生活應用

目前「智力」此領域在生活上主要應用於智力測驗,藉以透過實際數據來量化人們的智慧,並作為生育、教育和就職等議題的參考基準。然而要完整量化智力並應用於現實生活中並非易事,由於大腦中包含著廣泛的思考能力,且智力衡量還混合著邏輯判斷、思考討論、抽象概念及複雜理解等諸多維度的能力。也許這其中仍存在大量爭議,但也因心理學已有長久的發展,並演化出幾近完整的系統;也能夠將智力測量推廣、應用到人們生活中的各個面向。最後因為這套完整的架構,心理學的應用才能有著無限的發展可能性。

一、幼兒智力測驗:發現遲緩兒、給予協助

智力測驗創始於法國實驗心理學家比奈,在1905年他和他的同事西蒙一同創造了測量智力的方法,編成了《比奈-西蒙量表》,從此開啟了現代智力測驗運動。

1. 幼兒智力測驗的意義

「智力」是很難定義的一個名詞,但為了教育以及科學研究或實際需求,許多專家們將這種抽象的智能具體化、量化,所以出現了所謂的「智力測驗」,其測驗所得的分數,就是一般人所謂的智商或IQ,但實際上智力測驗所涵蓋的意義是無法測量人類全部的能力,只能代表具有的學習能力而已。

在成長的過程中,兒童的各項能力會逐步發展成熟,包括:語言表達、環境辨識、理解對話、情緒掌控等。為了瞭解孩子是否在發展上需要特別的協助,才有了幼兒心理、學習能力測驗等之出現。

現在智力測驗常用於鑑定資優、智障、認知發展遲緩等特殊兒童的認知強弱項,並做為擬定臨床治療計劃及決定教育安置和養護方案的指南。

2. 幼兒智力測驗怎麼做?

施行智力測驗的機構多在大醫院中的兒童評估中心,目前常用的是「魏氏幼兒智力測驗」(適用三~七歲)和「魏氏兒童智力測驗」(適用六~十七歲)。

魏氏幼兒智力測驗

作業量表 測量兒童處理視覺訊息和操作、圖形設計、物行配置等能力
語文量表 評估孩子的字彙量、語文邏輯思考和理解、常識、算術能力

魏氏兒童智力測驗

作業題材 測驗孩子對圖畫概念的了解、符號替代與尋找等能力
語文題材 測驗孩子的詞彙、記憶廣度、數字序列之記憶排列等能力

測驗的同時,施測之專業人士會觀察兒童的行為以補足、加強智商評估的準確性。例如:受測時的專心程度、聽從指令的能力、情緒穩定度、挫折忍受力等,這些資訊可增強智力測驗的準確度。

3. 分數的解讀

以先前資料畫出與受試者同年紀孩子智商之鐘形曲線,以受試者之得分與常態分布進行比較:

分數=智商 評價
130以上 非常優秀
129~120 優秀
119~110 中上
109~90 中等
89~80 中下
79~70 接近智能不足
69以下 智能不足

平均孩子智商100

智商分數在鐘形曲線的左端(70以下)和右端(130以上)最敏銳,對於智商在中間的孩子測驗結果並不一定準確表現其智力程度。智商130以上和70以下的孩子各佔總數之2.27%,魏氏幼兒及兒童智力測驗之結果對於這些兒童才最有意義。

然而智商分數並不是絕對的,也不是在智力測驗中得分較高的孩子就一定比較聰明。得出的分數除了和孩子的資質相關外,也受到前述的情緒穩定度或專注度等影響。

一個很資優但無法聽從指令的孩子得到的分數,可能和不是那麼聰明、但是配合度高的孩子一樣。這是觀察受試者行為很重要的原因,也因此智力測驗並非「一試定終生」。

4. 智力測驗的結果如何幫助孩子?

在魏氏智力測驗中,分數低於70分的孩子,表示能力極度不足,已經達到障礙程度,家長應該和專業人士詳細討論如何適當的訓練孩子,以及尋找特殊教育資源。

智力測驗的意義並非只有智商分數,更重要的是得知孩子能力的分佈,了解孩子各項能力是否都一致的高或低,或是有明顯的起伏。若是後者,看出孩子的優勢及弱勢能力後,便可利用孩子的優勢能力來加強弱勢能力。像是語文能力不足,但對圖片的分析及觀察力佳的孩子,可利用圖片配合口語解釋來教導孩子,增進語文能力。

幼兒與兒童智力測驗可為認知功能和同儕比較有所缺乏、障礙的孩子找出優勢及弱勢能力,進而瞭解訓練孩子的方向;而某些能力明顯超越同儕的孩子,也可以透過智力測驗找到優勢能力,給予適當的栽培環境。

5. 幼兒智力測驗之反思

智力並不是兒童成長過程唯一的成長指標,有許多重要的品格、態度,最重要的更是學習環境。因此,智力測驗的目的是讓家長瞭解孩子「當下」的能力,並不代表孩子未來的表現一定如此,更無法預測孩子未來的幸福程度。若不善用智力測驗的結果,反而可能帶給家庭更多焦慮,或是為孩子貼上標籤。如果家長和老師都能以更廣的角度看智力測驗,智力測驗對孩子才是個祝福。

二、智力於教育上的應用

1. 考試中的「天才」vs「笨蛋」

「小欣很文靜,常常考100分,是老師們都喜歡的資優生,但她下課都坐在位子上看書,不太跟大家玩;反觀小明,每次都考倒數幾名,可是他籃球打得很好,也總能跟同學們打成一片,被叫笨蛋也不會生氣。」

生長在台灣的你我,相信對這個情境都不陌生。從小學、國中、高中到大學,我們面臨大大小小的考試,小至平時考、期中期末考,大至基測、學測、指考,考試評量了我們的學習成果,也將我們區分成「天才」與「笨蛋」。然而,考試成績高就代表智力高嗎?

考試是一種成就測驗,在學校教育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在教學過程中,協助教師了解學生學習情況,以便選擇最適合學生的教材與教法。在輔導過程中,可依據測驗結果幫助學生選擇課成、選擇文理組及升學等輔導工作。在行政上,教師可利用測驗結果來做能力分班的依據。而智力測驗的功能,著重於預測教育、訓練及工作中可能的表現,多使用在教育或訓練之前,且測驗的多為一般性、較為廣泛的能力。成就測驗與智力測驗施測的時間點與目的雖不盡相同,然測驗的內容多具備語文、數理等測定項目,兩者間難以截然區分。

由路君約教授研發的「學校能力測驗(水準四)」(見下圖),以過去學習成果的展現(成就測驗功能),預測未來在學習工作上可能有的表現(智力測驗功能)。主要施測對象為高中、高職、五專水準之學生。測驗內容側重直接測量在學校所學得的能力(school-learned abilities),包含了「語文類推測驗」、「數學理解測驗」、「空間關係測驗」,屏除了常見的「抽象智力」、「抽象心理能力」或「高級心理能力」的測驗。路教授認為執著於智力「數值上」的高低沒有意義,不僅無法表現學習成就,也無法預測未來成就的高低,智商的概念應予以屏棄。

2. 台灣社會瘋迷的資優班文化

◆進入資優班=拿到人生勝利組入場券? 
◆資優班著重語言數理能力,不重視人文素養的栽培→知識營養不良

2.1.資優班的風起雲湧**

「小欣、小明升上了國中,參加了資優測驗,測驗內容包括語文、數學、自然三個科目。考試後1週,分班名單公布,小欣順利的錄取了數理資優班,然而比起數學自然,小欣更喜歡詩詞、文學,於是他決定加入每週1次的文學讀書會,和同好們一起分享心得。小明看到名單後無所謂的聳聳肩,他聽說資優班的學生禁止加入校隊,所以更慶幸自己在普通班,因為他夢想加入籃球校隊,更加精進他的籃球技巧。」

教育部早在民國68年就明文禁止國中進行能力分班,民國88年也將「國中3年必須進行S型常態分班」入法,可參考下圖,圖中數字為入學考試之智力測驗所得之名次。然而民國90年底,人本基金會與台中縣市教師會聯合調查,發現全國竟高達80%以上學校違反常態分班規定,依舊有能力分班的狀況出現。[1]時至今日,以「能力分班」為名的學校已大幅降低,然改以「資優班」為名的分班教育卻是如雨後春筍般出現。到底資優班文化代表了什麼意義?它為什麼這麼迷人?

2.2.只有會讀書,才是「資優生」嗎?

「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風氣瀰漫了臺灣社會,進而衍生出家長期盼孩子國小領縣(市)長獎畢業,國中進入資優班就讀,透過繁星或基測進入明星高中就讀,大學選校不選系、努力擠進名牌大學大門,一步一步掛著資優生的光環,打造成功人生。這套普遍學生的成長套路,都顯現出台灣民眾對「資優」的偏狹想像──只有語文、數學、理化好,才是資優生。然而以多元智力理論教父──哈沃德•加德納(Howard Earl Gardner)──的角度來看,這樣的價值觀是十分狹隘的。

迦納德相信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智能組合」,傳統智力測驗只著重語文與邏輯能力,造成許多具有其它方面的天賦與才能的學生受到了貶抑與忽視,同時也合理化了制式(uniform)的教育方式,採用單一的課程、教法,以及標準化測驗來對待所有學生,而輕忽了個別差異的重要性。[2]

讓我們再來看看小欣、小明的案例。小欣擅長數理,也喜歡語文,對詩詞文學也有高度敏感性,在「邏輯-數學智慧」、「語文智慧」上有傑出的表現,可是她生性害羞,與同儕間的應對進退不太擅長,在「人際智慧」發展就差強人意。反觀小明,課業上表現不佳,對讀書也沒有太大興趣,但他擅長運動,籃球打得很好,跟同學相處融洽,由此觀之,他在肢體-運作智慧與人際智慧都比一般人傑出。

在迦納德的多元智力理論你,他們各有各的「天才」,他們理當要持續往自己有興趣、天賦的面相方展,但在傳統扁平化的教育制度下,崇尚學霸的社會追捧學業成績優秀的學生,對於其他專長的學生則認為是教育制度底下的失敗者,缺乏適性的教育與發展,往往使不擅長學科的學生,必須硬著頭皮繼續升學研讀,痛苦萬分。如何扭轉臺灣錯誤的教育制度?除了打破傳統「高智力」的迷思,更加多元適性的課程,符合不同學生的學習需求,是臺灣教育改革前進的方向。

3. 教育思維大轉彎:你我都是「資優生」

3.1. 多元智力在教育上的應用─天才的發現、評量與打造

迦納德提出的多元智力理論中,強調的並非找出或是界定人類具有多少智力,而是如何利用多元管道幫助學生學習,並能讓學生在學習之後能將所知所學實際應用在生活上,消弭學業與事業間的斷軌。要如何將多元智力的概念應用在教育上呢?可以從課程設計、教學活動、教學環境與教學評量方式等面向進行。

課程內容宜多元化,除了語文、數理、社會等學科,體育、音樂、美術等科目也不能偏廢。多元的課程提供學生發覺自身的強勢智力,同時也覺察自己的弱勢智力,在有優勢的領域精益求精,在不足的地方補強。課程設計多元有趣後,教學活動也應避免單一形式教學,以免處於弱勢智力的學生無法有效學習。除了教師講授、學生聽講的形式,小組討論、分組報告、觀看錄影帶、戲劇表演、角色模擬演練等方式都是不錯的選擇,提供學生更多元的參與課程方式,引起學生的學習動機。

在什麼樣的環境能讓學生更有學習熱情呢?除了可以依課程變換教學場地,在教室中設置公佈欄,並設計師生對話區,學生可以即時反應學習狀況或提出對課程的建議,幫助教師更快速的掌握學生情況,並同時檢討課程的問題且進行修正。而評量方式在多元智力發展教育中至關重要。評量方式不應僅限於紙筆測驗,可以透過書面報告、口頭報告、實際操作等方式進行,依據課程性質的不同作相對應的設計,才能真正協助學生發展強勢、弱勢智力。

其實,大學教育中的通識教育,便是依據多元智力發展的概念進行設計。通識教育課程的目的在幫助學生透過多元化的課程,了解包括生理或心理方面的自身與自身、自身與社會環境、自身與自然世界等相互之間的種種關聯,使學生生活於現代社會而善知何以自處(教育部,1984)。所以除了本科系內課程,每個人都要修習通識課程,以鼓勵學生學習不同領域的知識,發展多元智力,並能將所知所學應用於生活,不與社會脫軌。(註三)

近年來小學、中學的教育也強調多元的課程規劃,輔導中心也提供各式多元智力測驗、職業興趣量表等資源,提供學生探索個人興趣,加深對自己的了解。透過對多元智力的認識,發現每個人的「天才」,尊重每個人的所長,社會才能越加多元發展與健全。
註三、賴羿蓉教授:多元智力理論在通識教育課程設計中的應用

3.2 臺灣做的夠好了嗎?

雖然教育部推動教育改革,極力禁止能力分班、推廣多元適性教育、課綱內容多元,但觀察中小學教育現況,還是有諸多令人沮喪之處。除了眾多國中打著各式資優班的旗幟進行能力分班,不少國高中都將美術、音樂、體育課挪用來補學科進度或是考試,失去了多元課程設計最初的意義。

再端看大學通識課程的推廣,通識課程品質良莠不齊,PTT版上諸多課程被評比為「甜、良、閒」,有些課程甚至僅拿高中程度的內容進行授課,經常出現老師教得意興闌珊,學生出席率零零落落的窘境。通識課程要如何設計更能夠吸引學生參與,?是大學教育急需檢討改善的部分,若僅是規定通識修習學分,恐怕難以達成該類型課程設計的初衷,實為可惜。

4.展望

智力測驗,發掘人們的優勢能力,發現劣勢,讓我們更能發揮所長、填補弱勢。在教育應用上,應是協助人們找到適合自己的教育方向,而不是反成了「階級劃分」的工具。而通識教育的概念若能普遍落實在初等、中等、高等教育裡,學生能在學習的歷程上更加了解自己,選擇更合適的發展與出路,相信有助於社會健康的發展。期盼臺灣社會更重視多元發展,教育內容的設計著重多元智能的概念,方能給予莘莘學子更正確合適的學習方向、環境,打造多元人才。

參、職場上的智力:聰明人才能勝任工作?

1. 職場的智力測驗

使用智力測驗預期未來的工作表現

鑑別工作應徵者的一種方式

分派不同工作給予不同智力測驗結果的人:各司其職

長久以來無論是教育、心理學或是企業界,都非常信賴以傳統的智力測驗,來預測一個人在未來學業或職場上的表現。不少科技公司往往在面試時拋出一兩題智力測驗作為審核的基準之一,近年來甚至連一些服務業的面試過程都會對應徵者進行智力測驗。不論各行各業都想網羅聰明人作為員工,但是「聰明人」的界定談何容易,這也使得智力測驗成為重要的工具之一。

隨著對於智力的研究益加精深,智力測驗不再是單單測量一個人的「智力」,甚至可以測量受測者在各個領域的天份和才華。藉由這樣的結果來分析每個受測者各種專業領域的能力優劣與分佈,有助於企業根據應徵者的受測結果,來給予不同的職位或階層;更甚者,公司也會藉由對部份高難度的工作設下相關門檻,藉此尋找自身認為所需之聰明人及人材。

然而傳統智力測驗可能在未來會面臨到全新的挑戰,因為日前任職於英國史特靈大學(University of Sterling)記憶與學習研究中心(Centre for Memory and Learning in the Lifespan)主任亞洛威博士(Dr. Tracy Packiam Alloway)主張:一個人的短期記憶(short-term memory)或工作記憶(working memory)能力,是比傳統智力測驗更好、更簡單且能更精準評估心智能力的指標;她指出工作記憶不僅可與傳統智力測驗一樣,用來評估一個人的心智能力,也是對現代孩童在未來學校與職場所需要之能力的精準指標。

此外,傳統智力測驗著重於問題解決及抽象理解的能力,但當今搜尋引擎和網路資料庫相當普及也容易使用,隨著科技漸漸能提供全方位的計算輔助,也導致傳統的智力審核標準不一定與工作能力或效率呈現正相關及因果關係。同時社會步調加快,使得一心多用、多工處理和應用多方資訊以解決問題的能力,變得比長期記憶來得重要;這也就是所謂的「工作記憶」能力。

2. 職場上只需要「智商」嗎?

在職場競爭中,智商不該是單一準則,情商也是相當重要的一環;舉例來說,幽默感可以調劑人際之間的緊張氣氛和工作壓力、強化團隊合作精神。此外也有例子說明最聰明的人不一定能在職場上成功,美國前能源交易公司安然聘請了內部最頂尖也最聰明的人才來管理利潤最為豐厚的部門,但卻幾乎沒有對其施加任何監督;儘管他們都聰明絕頂,但也都狂妄自大,甚至忽視風險、導致公司虧損數十億美元。或許心理研究讓我們知道如何測量智商,但仍無法準確量化情感商數。綜上所述,「高智商」並不是職場勝者的唯一特質。

此外,常有雇主在面試時,要求求職者「考試」,亦即須做性向測驗、心理測驗或是智力測驗等等,以確定求職者確實是公司所要的人才。然而這種情況下是不是違反了勞委會即將通過的就業服務法施行細則的規定呢?以上這些社會與法律因素都是企業在施行智力測驗時需要考量的變因。

2.1 情感商數

A. 競爭合作意識:大學生應該認識到,合作是第一位的,競爭的目的只是為了更好地合作。

B. 形象意識:員工的個人形象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企業的整體形象。

C. 角色轉換意識:多數企業認為角色轉換速度是影響大學生順利就業的重要因素。企業招聘員工便是希望新人能迅速適應工作境,為企業創造效益。

D. 敬業精神:儘管當今社會人才流動頻繁,但不論工作崗位如何變換,敬業精神總是必備的一環。

E. 學習意識:現代社會瞬息萬變;相應地,企業也會要求員工有廣闊的胸襟、開闊的視野,能以開放的心態面對並學習新生事物。

3. 智力測驗轉型

暢銷書《如何移動富士山》作者龐士東(W. Poundstone)指出,高科技業不同於傳統產業,由於變動迅速,朝不保夕,企業需要的員工是能對假設提出質疑,並且能從新的角度看事情,這種怪考題不求絕對的標準答案,卻要看你如何思考,並提出可行的解決方案。

起初,只有剛創業的科技公司才會採取「怪題徵才」,不過近年來各大產業瞬息萬變、充滿不確定因素,使得全球各大頂尖企業,如微軟等,還有傳統產業、法律事務所、航空、大眾傳媒,甚至是美國軍官考試也採用類似方式,促使「怪題徵才」大行其道。

4.「富士山」考題大行其道

台灣企業界在選才的考題上,也開始加入「富士山式」的創意。舉例來說,建華金控在招考新人時曾問過:「如果打開浴室,發現裡頭有一頭大象,你會怎麼辦?」而中信金控在去年儲備幹部的口試題目中也有:「早上起床,你如果變成了一隻貓,怎麼辦?」

建華金控人事處專案經理周岱宜指出:這類創意考題沒有標準答案,出題的用意便是要觀察應試者面對這類問題時,能否馬上應變,且回答是否具有彈性和創意。至於像保誠投信在招募儲備幹部時,有一題考題是:「請問從台北車站出發,如何到保誠投信?」問題看起來比較正常,有面試者會回答「搭計程車」這種想當然耳的答案,但也有面試者會列出各種情境分析,將當天趕不趕時間、天氣好壞等因素都列入考量中。哪一類考生思維比較縝密細膩,結果當下立判。

肆. 政府優生政策:只生聰明小孩?

本節作者:莊勻

1.社會達爾文主義:人類自己決定演化方向

社會達爾文主義者認為要避免「不適」人群的過量繁殖以及「適應」人群的不足繁殖。他們不樂見社會福利和瘋人院之類的社會機構允許「劣等」人生存並且讓他們的增長水平超過了社會中的「優等」人,這樣社會將被「劣等」人所充斥。因此,他們主張對於智力不足者應予以絕育,才不會使智障基因廣泛流傳於後世,造成社會資源浪費。

2.優生染色體檢查方法

檢測的方法分為「胚胎植入前遺傳篩選」和「生殖細胞基因療法」。

「胚胎植入前遺傳篩選」配合試管嬰兒使用,該技術能篩查胚胎的潛在疾病基因,將有問題的胚胎提早銷毀,只留下無問題的,達成人口優生化。

「生殖細胞基因療法」分為兩種:「種系基因治療」和「體壁基因治療」,是改變人體生殖細胞的方法,最有希望大幅改善遺傳基因、同時也引起最大的爭議。其中,「種系基因治療」是指生殖細胞基因依據功能被修改、整合進入基因組中,也就是在受精卵、精子或卵子插入新的基因,從而永久性改變後代基因遺傳。這種方法對基因性疾病和遺傳性疾病的對抗非常有效。

如果這些方法操作成功,確實可以用來控制人體身高、智力和胸圍。但是,要是失敗,意味遭到破壞的基因,也會傳給所有後代。

3.智力優生學歷史與各國現況

3.1.美國

優生運動始於19世紀末。1907年3月9日,印第安納州率先制定了絕育法,對慣犯、強姦犯、白痴、弱智等推行強制性絕育。之後內華達、華盛頓、愛荷華、康乃狄格、加利福尼亞、紐約等州相繼制定了絕育法。到20世紀20年代,美國已有24個州制定了絕育法。

3.2.德國

1933年,希特勒上台之後,立即效仿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立法,制定了《遺傳病子孫防止法》,採取了對精神分裂症病人、智力低下者、低能者而不限於弱智者採取絕育斷種措施的做法。

3.3.日本

1948年,制定《優生保護法》,簡化申報程序。《優生保護法》不僅允許以優生為理由進行絕育,也允許以優生為理由進行墮胎。

3.4.南非

1975年《墮胎絕育法》中規定「嚴重智力低下的婦女可以在國立醫院進行絕育手術。」

3.5.中國

1988年11月23日,甘肅省通過了《甘肅省人大常委會關於禁止癡呆傻人生育的規定》(以下簡稱《規定》)。這是中國第一部專門的優生立法。《規定》第1條指出其立法目的在於「提高人口素質,減輕社會及癡呆傻人家庭負擔」;第3條明確規定:「禁止癡呆傻人生育……癡呆傻人必須施行絕育手術後方准結婚」;第5條規定:「對已經懷孕的癡呆傻婦女,必須施行中止妊娠和絕育手術」。

1990年1月13日,遼寧省通過了《遼寧省防止劣生條例》(以下簡稱《條例》)。根據《條例》第2條的規定,所謂防止劣生,「是指採取具體衛生保健措施,防止先天缺陷兒出生,生育健康的後代。」《條例》第1條指出其立法目的在於「促進民族興旺,提高人口素質」;第8條規定: 「有下列情形之一,有生育能力的,婚後禁止生育;其中患病一方必須在婚前施行絕育手術;有生育能力的已婚者,患病一方也必須施行絕育手術:(1)雙方有重性精神病史的;(2)雙方為中度癡呆傻或一方為重度癡呆傻的;(3)一方患有軟骨發育不全、成骨不全、馬凡氏綜合症、視網膜色素變性、進行性肌營養不良(面肩肱型)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病的;(4)雙方患有地方性克汀病的。」《條例》雖然於1995年11月25日被廢止,但基本內容卻為《遼寧省母嬰保健條例》所繼承。

3.6.英國

根據《2005年精神健全法令》,保護法庭可以代替那些醫學上被認為缺乏心智能力的人員做出決定。這些人群會被要求接受外科手術、人流、強制避孕、甚至終結生命。

3.7.澳洲

出現關於智障女童手術的案例。北領地高等法院認為對先天智障女童瑪里恩實施絕育手術符合瑪里恩的最佳利益,法庭允許其父母作為瑪里恩醫療決定的代理人,給瑪里恩實施子宮和卵巢切除術。

3.8.比利時

首都布魯塞爾的政府慈善機構中,年齡在18-46歲智障女性中22.2%已經施行了絕育術,比整個比利時的女性絕育術的比例要高出7%。

伍、動物的智力應用

1. 動物的智力

人類的智力一直被公認是所有生物中最頂尖的,當然「智力」這個觀念本來就是由人類提出的。除了有各式各樣針對人類的智力測試外,歷史上一直有科學家嘗試測試動物的智力,證明牠們的行為是有經過大腦判斷而作出,甚至透過種種實驗去分析和鑑定牠們的思維、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估計不同動物的智力程度。早在1925年,Wolfgang Kohler便利用香蕉研究黑猩猩的智力,他故意將香蕉放在黑猩猩拿不到的地方,像是高處或籠子裡;起初猩猩只是坐在地上,經過一陣子後,牠開始嘗試用箱子、木棒等工具來協助拿取香蕉,最後也成功拿到食物。經過一連串實驗證明,黑猩猩具備思考解題的過程,並且也有「使用工具去達成目的」這種動物界中較少見的能力。

不僅黑猩猩這種跟人類較相近的靈長類動物,被發現具有解難能力,甚至鳥類亦曾經在類似實驗中展示了驚人智力。科學家(Bird & Emery,2009)曾找來四隻秃鼻鴉,分別在牠們面前放置大小不同的石頭以及一支盛載了半滿的水的試管,水面上則飄浮著秃鼻鴉愛吃的小蟲。由於試管太窄太深,秃鼻鴉的喙伸到一半便被卡住了,吃不到小蟲。過了一會兒,伊索寓言中的故事成真了,秃鼻鴉開始將石頭投進試管裡,直至水位上升到牠的喙能輕易伸進去的地方,再把小蟲吃掉。經過幾次反覆的試驗後,秃鼻鴉進而察覺到投下較大的石頭會令水位升得更快,繼而轉投大石頭。可見秃鼻鴉同樣具有敏銳的觀察和思考能力,還能進一步學習強化。以上實驗紛紛證明,有些動物可能比我們預想的聰明得多。不過到底科學家們是根據哪種標準去判斷某種動物聰明與否?在芸芸動物界中,哪種動物的智商是最高的?

2. 動物智商排行榜

事實上,現今並不存在一個公認的權威動物智商排行榜,坊間流傳的排行榜雖不至於大相逕庭,但不同動物在不同研究者心中的排名卻各有出入,以下就列舉兩個較多人關注的排行榜:

在Hybrid Librarian的Youtube頻道上,一部「World's 15 Most Intelligent Animals」的影片截至2017年6月為止,吸引了近二百萬點擊數,其公開了世界上最聰明的十五種動物,排名如下(由低至高):蜘蛛 < 老鼠 < 海獅 < 貓 < 鸚鵡 < 螞蟻 < 烏鴉 < 水獺 < 豬 < 章魚 < 狗 < 鯨魚 < 大象 < 海豚 < 類人猿(Great Apes);而另一著名網站Toptenz則列出了另一版本的十大最聰明動物排行榜,名次如下(由低至高):唇鬚孔蛛 < 老鼠 < 烏鴉 < 邊境牧羊犬 < 北太平洋大章魚 < 非洲灰鸚鵡 < 大象 < 獼猴 < 寬吻海豚 < 黑猩猩。

雖然以上兩個排行榜的作者都對「最聰明動物」有各自的定義,但不難發現當中的共通點為章魚、大象、海豚,這三者都位處於動物界智力的頂層,而且作者都一致認定與人類基因最相近的靈長類動物為最聰明動物之首。但以上排行榜的準確性,仍然有許多可質疑處。首先,世界上現存的動物數量相當龐大,研究人員無法一一測試每種動物的智力程度;接著,動物亦不可能像人類一樣進行各種系統化的智力測試,因此排行榜中的不公平性顯而易見;最後人類作為研究者,總是會以人類自身為出發點、並用人類的智力標準,來觀察、衡量動物智力。比如說:大象經人類訓練後懂得用畫筆作畫;海獅和水瀨經過人類培訓後懂得根據指令轉圈、頂皮球;鸚鵡能夠模仿人類說話等舉動,都被認為是聰明的象徵,然而以上行為之所以被認為是「聰明」,僅僅是因為類近人類的行為習慣。也因此佔據各大排行榜之首的都是靈長類動物,只因其行為舉止最接近人類。根據這套評定標準,與其說這是「最聰明」動物排行榜,倒不如說是一個「模仿人類能力最高」的動物排行榜。

3. 反思

動物都有不同的習性,例如:變色龍會隨周圍的環境而變色隱藏自己、烏賊感到生命受威脅時會噴射墨汁,我們會說這些動物很聰明嗎?到底這是屬於生存本能,還是經過大腦思考的高智力表現?人類要準確無誤地判斷動物的智力,尚存在著相當高的難度,人類與動物之間的不公平性更造成了動物智商排行榜的更大誤差。這類動物智商排行榜,娛樂性頗高,但準確性仍需要自行斟酌。

results matching ""

    No results match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