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病

一、介紹

精神病是由於腦功能障礙造成患者某方面脫離現實,有時會產生幻覺或妄想,而患者可能因為這些幻覺或妄想做出奇怪的行為,並且感受到很大的痛苦。一般而言我們對於精神病還是會有些畏懼,但對於生活受到很大困擾的精神病患而言,了解、正視、勇敢面對、接受治療,才能一步步帶領患者走向正常的生活。

二、病因

精神病的是由很多因素交互影響所導致,不能只看單一個面向。以下大致分成心理、生理、社會三大因素:

1. 心理因素:

每個人擁有不的性格,這些性格又影響病患面對壓力的態度。個人情緒失調會造成人格心理障礙,進而引發不同程度的精神疾病。

2. 生理因素:

精神疾病源自於腦部的神經傳導物質失衡,所引發的腦功能失調。至於失衡的原因,可能是先天遺傳或後天體質演變,像是遺傳染色體基因異常或突變,研究顯示,精神病在某些特定家庭的發病率較高。而不同的神經傳導物質失衡會造成不同的症狀。

3. 社會因素:

生活壓力、文化背景、家庭環境、人際關係,種種負擔都是患者漸漸走向精神病的因子之一。當然,依照每個人性格的不同,相同情況或相同程度的壓力未必會對每個人造成相同的影響。

三、病徵

1. 精神分裂症

精神分裂患者較明顯的症狀包括幻覺、妄想、思考形式障礙、情緒障礙、行為障礙等。以下將分別說明:

(1)幻覺

最常見的是幻聽,內容可能是嘲笑患者、批評患者、甚至命令患者。講話者可能有男有女,可能一個人說話,也可能一堆人七嘴八舌。幻聽可能彼此交談,談論著患者的事情,幻聽也可能對著患者講話。有些患者還會發現,自己腦中一浮現什麼念頭,就立刻有人把它唸出來。幻聽是很令人驚恐的,因為你找不到誰在說話,而且,對方似乎對你瞭若指掌,幻聽可能指揮、嘲笑、命令患者。第二常見的是幻視。患者會看到一些不存在的東西。
(2)妄想

最常見的是被害妄想,指不合理地堅信有人要害他,以及關聯妄想,堅信旁人都注意他,講話影射他,報章雜誌報導的都跟他有關等不合現實的推論。
(3)思考形式障礙

指的是思考的結構發生問題,像是胡言亂語、言語鬆散、令人難以理解。嚴重時,患者可能連句子也講不完全,或製造出一些只有他自己知道的名詞。有些時候,患者會卡在某些思考上,而像唱片跳針一樣,不管別人問什麼,他都回答相同的話語。

(4)情緒障礙

情緒穩定度下降,病人可能忽哭忽笑;可能情緒反應過度誇張或是反應減弱,例如聽到家人過世,自己毫無反應,聽到一顆樹枯了,卻悲痛欲絕;也可能情緒與思考脫節,想到越悲傷的事情,心情越是快樂。

(5)行為障礙

患者可能深陷於幻聽妄想世界中,忽哭忽笑、自言自語,也可能相當沮喪,自覺前途毫無希望;也可能過度亢奮、不睡覺、話說個不停,甚至攻擊其他人或自殺。
有些時候,患者會陷入一種「木僵狀態」,即意識清楚,但是對於外界毫無反應。患者可能像蠟像一樣,動也不動,卻可任人擺佈成各種姿勢;患者也可能無目的地亂動一通;甚至患者可能學習別人講的話或動作。另外,還有一些容易被忽略的症狀像是反應變慢、智力下降、動機減弱、整天懶散、缺乏表情、缺乏社交技巧等。不管是哪一種症狀都必須持續一段時間才能被診斷為精神分裂症。

2. 躁鬱症

又稱為情感性精神病,是僅次於精神分裂症最常見的一種精神病。分為躁症和鬱症。只要有躁症的出現,便符合躁鬱症的診斷標準,但在臨床上躁鬱症病患常見躁症與鬱症交互出現。

(1)躁症:

症狀包括情緒亢奮、急躁、變動快或易怒,睡眠減少。食量改變,通常是增加,但體重可能因過度的活動而下降。興趣增加,好管閒事,計畫一堆,花錢如流水,輕易做出超越自己經濟能力範圍的承諾,但卻不易信守承諾,過度樂觀,但是事情往往無法踏實地完成。嚴重時甚至有攻擊、破壞行為,做出魯莽或難以收拾的事。

(2)鬱症:

症狀包括情緒低落、沮喪、憂鬱、提不起興致,有時會有無故的擔憂或害怕。有睡眠障礙,可能怎麼樣也睡不著,也可能整天想睡覺。食慾改變,體重急遽改變,常見食慾下降,體重減輕,沒有體力,容易疲倦。不喜歡與人社交,反應遲鈍,說話變小聲,速度變慢。想法悲觀,喪失自信,擔憂未來,自覺生活沒有意義,未來沒有希望,症狀不嚴重時還會求助於他人,但嚴重時則認為別人也幫不了忙,自殺成為唯一解決現狀的辦法,嚴重時也會有幻覺、妄想,或者多日不吃不喝,若不及早治療可能危及生命。

3. 器質性精神病

任何臚內、外及體外毒物、刺激因素,直接或間接造成腦結構損傷或腦功能異常,以致於無法從事正常人格精神行為功能。若涉及一個以上腦結構部位或腦功能異常,則稱「全盤性」或「廣泛性」腦症侯群,又稱「腦器質症候群」,又分「急性」及「慢性」腦症候群。以下為兩種臨床表現狀態:

(1)譫妄狀態Delirium state:

是一組以意識內容改變和廣泛認識功能障礙為特徵的「急性」全面精神障礙。診斷譫妄的三個必要的條件為

1.注意不能持久集中,以致話題不能說完,不能持續做一個工作或簡單的計算困難

2.記憶障礙主要為近事遺忘,尤其即刻記憶不良,但遠記憶尚良好,若持續的對月份或年份不能正確記憶,經再三校正仍不能記憶時,是譫妄的徵象

3.定向不良是由於注意集中新近記憶障礙所致

(2)癡呆狀態Dementia state:

以大腦認知功能的受損,緩慢出現全面智慧障礙為主要臨床特徵,包括記憶、思維、理解、判斷、計算等能力減退和人格改變,而無意識障礙。多見於起病緩慢、病程較長的「慢性」腦部病變。其中記憶不良,以近期記憶障礙顯著,另外以往獲得的知識減退,以致影響社交活動和工作能力。

4. 妄想症

妄想症是一種慢性進行且以有系統、有組織的妄想為主要症狀的精神疾病,美國估計此病盛行率約在0.025至0.03%,但一般罹患此病的病人不自認有病,少主動求醫,因此其盛行率可能低估。此病平均發病年齡約40歲,但範圍自18至90歲都有,其中以女性患者稍多。妄想的內容可能發生於真實生活的情境,且持續至少一個月以上。通常病人的人格、整體功能沒有太大的障礙。妄想症又分為以下幾種類型,其中又以被害型和忌妒型最為常見。

  • 情愛型:妄想另一個人正深深的愛著自己,對方通常是知名人士或地位較高的人。
  • 誇大型:妄想自己具有誇大的價值、權力、知識、身份、或與神或名人有特殊關係。

  • 忌妒型:妄想自己的性伴侶不忠實,懷疑其外遇。通常男性較多。

  • 被害型:妄想自己或身邊親近的人受到某種方式惡意的對待,像被下毒,被跟蹤等。

  • 身體型:妄想自己有某些身體缺陷,認為身體有實際上並不存在的疾病或現象。

  • 混合型:具有上述各型一種以上的特徵,但並無任一種特別突出。

四、治療

精神病患者通常對於自身的精神病狀態沒有自知能力,不承認自己有病,也就拒絕就醫治療,因此家人如何有技巧地勸說也是很重要的。雖然精神病經治療後仍無法完全根除,但只要持續接受治療,有良好的復健及支持性的環境,便可以有效預防復發。以下是精神病患常見的幾種治療方式:

1.藥物治療

已有許多研究資料支持,不用藥比用藥的病患復發率高三倍左右。使用藥物治療時,須找出治療目標症狀,以低劑量開始,並維持最低有效劑量為原則。通常最少要治療六週,盡量維持單一用藥。

2.心理治療

幫助病人解除內心情緒的困擾,可以減輕引發躁鬱症的壓力,讓病人透過了解自己來預防疾病的再發。

3.住院治療

如果患者有強烈的自殺念頭,有身體疾病讓藥物監測變得困難,無法停止使用酒精或毒品,有自傷、衝動或攻擊行為時,住院是必要的。通常是短期住院早期發現早期治療也能降低住院的機會。

4.復健治療

對於慢性精神病患者,應著重於讓病人成功的復健以回歸家庭與社區。由於精神病全面影響個人的情緒與行為表現,使患者的社會互動、工作技能、與自我照顧的能力變差,包括日常生活、職業能力、人際關係等訓練將幫助他們恢復部分生活品質。

5.電痙攣治療

Electroconvulsive therapy,簡稱ECT。是將病患短暫全身麻醉後,透過貼附在頭部單側或雙側的金屬電極,將電流通過腦部,引發整合放電來調整病患大腦功能的一種療法,通常用在重度憂鬱症及精神分裂症患者。其副作用包含短期記憶喪失、頭痛、噁心嘔吐、肌肉抽蓄等等,通常在療程結束後都能逐漸緩解。近期曾腦中風或有腦腫瘤的病患應避免採取電療,以免造成腦壓過高,引發生命危險。儘管臨床研究已證實電療較一般藥物迅速又有效,電療仍有其風險,必須經由醫師確認過後再考慮是否採用。

五、結語

多數人因為不了解,而對精神病患者有不良的印象,事實上,精神疾病和身體疾病一樣,都需要身邊的人及社會大眾的關心和體諒。除了透過社會案件來對精神疾病有些了解之外,也應主動了解,並多多關懷身邊的人,多一份留意,就能讓少一點人因此受苦。

results matching ""

    No results match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