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官能症
一、介紹
「精神官能症」為各種內在精神壓力,造成以焦慮情緒為主要表現的臨床病症,為最常見的精神疾病,也是輕型精神疾病的代表。國外的研究報告顯示,「精神官能症」的終生盛行率約在20%~50%之間,但是實際接受臨床醫療的個案僅佔其中少數。因為醫學家認為此病會出現神經細胞功能的障礙所致,過去曾被誤稱為神經病,但是爾後醫學研究發現,精神官能症有其生物性、社會性以及心理上的因素,因此,為了強調精神心理的因素,將之命名「精神官能症」。此類病患擁有之共同病況意識,為極度感覺身心不舒服,尤其身體不適的困擾促使自己問診,常因此延誤多時才至精神科門診就診。
二、病因
「精神官能症」的病因是多方面的,個人的成長背景、性格特徵、生理疾病及社會環境的壓力等因素,都可能會影響到疾病的表現。以下分別針對生理、心理及社會不同層面的因素介紹:
1. 生理(體質)因素:
當中樞神經的「神經傳導物質」失衡,或週邊神經的「自主神經系統」及「內分泌系統」運作失調時,就會造成病患的身心不適。
「神經傳導物質」為神經細胞用來傳遞訊息的化學物質。
「自主神經系統」分為「交感」與「副交感」神經兩大部分,掌管人體血壓、心跳、呼吸、腸胃蠕動、肌肉張力等運作的協調。
「內分泌系統」包括腎上腺、腎上腺皮質、甲狀腺、性荷爾蒙等,協調身體各部份器官功能的平衡,以及新陳代謝正常運作。
2. 心理(個性)因素:
人的「價值觀」、「人生觀」、「個性」與「氣質」等,都會影響到個人對事物的看法及處世的態度。由於「樂觀」的程度不同,當面對生活壓力時,便會表現出截然不同的反應,進而影響到個人的情緒,造成緊張、失眠、鬱悶、頭痛或失眠等症狀。
3. 社會(環境)的因素:
在生活步調頻繁、變遷快速的現代社會中,人都需要面對各種人際關係、工作、生活、社會或環境的壓力。有些壓力是屬於有形的,比較具體的,例如:求職、失業、結婚、生子、金錢、病痛、喪偶等等;但是更多的壓力是屬於無形的,有時甚至連當事人也說不出所以然來,例如:生活的不安定感、時間的壓迫感、緊張忙碌、焦慮擔心、社會治安敗壞、環境髒亂及噪音等等。
三、病徵
就精神醫學的觀點而言,「精神官能症」並不是單一的疾病診斷,而是涵蓋了以焦慮、緊張、情緒煩躁、鬱悶、頭痛、失眠、心悸等臨床症狀表現的不同種類精神疾病之統稱。依據臨床症狀的不同,大致可分為以下幾大類:
1. 焦慮性疾患Anxiety Disorders
焦慮症是因內心難以言喻的害怕情緒,造成身心異常的反應,又包括以下幾種症狀。
(1)恐慌症(Panic disorder)
恐慌症的特徵是自發性的恐慌發作,主要症狀是在事先毫無預警情況下,突然發生極度的恐懼、害怕和不適感,同時伴隨著心悸、大汗、顫抖、呼吸急促或窒息的感覺、胸痛或胸部不適、噁心或腹部不適、頭昏或頭重腳輕、自我感喪失、脫離現實、怕自己失去控制或發瘋、恐懼即將要死去、感覺異常、潮濕或發冷等症狀。主要在青春期及成人期的早期發生,其病程為慢性,有些病例在突發一次恐慌發作後,相隔幾年後再發。
(2)畏懼症(Phobic Disorder)
初次發病為急性,之後的焦慮為持續慢性。好發於各年齡層,男女比1:2,對特定物體、情況、處所感到害怕,想要逃避。病患通常膽小、內向、怕羞、依賴、並有創傷性經驗。以下針對不同恐懼分項說明:
處境恐懼:害怕特定情境,如公共場所、空地、隧道、電梯、搭飛機
社交恐懼:怕人注目,逃避人多的社交場所,常因怕人面紅耳赤
單純性恐懼:害怕某些特定物體,例如怕動物、怕見血、怕高。
(3)廣泛性焦慮症(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
又叫做神經質、神經衰弱,通常慢性起病,症狀由少到多,發病率為人口2-5%,發病年齡為18-40歲,其中以20歲左右居多。對一般日常生活事件均可引發焦慮症狀。臨床症狀包括不能靜止、感覺浮躁、不耐煩、容易疲累、無法專心或心中一片空白、易怒、肌肉緊繃、睡眠障礙等症狀;因為焦慮緊張可能影響到人際關係、工作表現、家庭生活等,進而導致情緒低落、憂鬱、死亡意念等;此外,伴隨著焦慮症狀,經常產生許多身體不舒服的症狀,包括:心悸或心跳加快、出汗、發抖、胸痛或胸悶、呼吸困難或窒息感、噁心、腸胃不適、頭暈、昏沈、失現實感等不舒服。
(4)強迫性精神官能症(Obsessive compulsive disorder)
好發於青年,男女比例相當。症狀包括重複出現的思想、衝動或是影像,例如重複洗手、開門、關門、計算、檢查等非意識性的強迫式行為,這些闖入的意念行為讓患者困擾不已,患者本身也感覺強迫行為耗時且不理性,但是又難以制止,而致患者痛苦不堪。
2. 精神官能性憂鬱症Neurotic Depression
又叫做抑鬱症,病患的個性多愁善感、多慮、依賴性高,稍有壓力即會顯現病狀,以情緒低落、鬱悶、失眠或嗜睡、胃口不好或吃太多、活力低或疲累、失喜樂感、低自尊、自責、無法專心、對將來感覺沒有希望等為主要症狀。症狀經常是慢性化,常持續兩年以上,成年較易發病,比例女大於男。此症狀常造成工作表現、人際關係、家庭生活的障礙,除了情緒低落的核心症狀之外,也經常合併有身體不舒服的症狀,包括胸悶、呼吸困難或窒息感、無力、噁心、腸胃不適、頭暈、昏沈、體重減輕或增加等。
3. 身體型疾患(心身症)Somatoform disorder
臨床表現是以莫名的身體疼痛、腸胃不舒服、心悸或胸悶、假性神經症狀、倦怠無力、麻痺、吞嚥困難等為主要症狀。病患雖然身體很不舒服,但是卻找不出確切生理病變的原因。主要是由於情緒因素引發病患的身體疾病。
4. 解離性疾患(歇斯底里) Dissociative disorder
「解離性疾患」的臨床表現以突然的意識、認知等障礙為主要症狀,經常有記憶力損傷等症狀,俗稱「歇斯底里」。通常為急性發作、反覆出現,好發於青壯年,比例女遠大於男,多數病患伴隨有急性或慢性的巨大心理創傷或壓力事件。主要的病狀包刮情緒爆發、迷濛、昏睡、局部或全部失憶、人格變換、假性癡呆等。
5. 壓力相關性疾患Stress-Related disorders
個體在面臨壓力事件時的精神反應,依據其臨床精神症狀的嚴重程度,由正常到嚴重病態,依序可以區分為正常壓力反應、適應性疾患、創傷後壓力症、反應性精神病。嚴重時可能導致病患惡夢連連、心理烙印、壓力不安,長期受煎熬。
四、治療
在醫學科學發達的今日,精神性疾病已經具有相當的治癒率,有70%以上的精神官能症病患在治療後可獲得明顯的改善,因此有類似症狀的人,必須及早就醫,減少身心的煩惱。現代精神醫療的主要治療模式如下:
1. 精神藥物治療:
針對「生理」因素進行治療,依據臨床症狀及診斷的不同,適度的使用抗焦慮劑、抗憂鬱劑、其他精神治療藥物,可以有效且快速地緩解症狀。大致而言,藥物的治療雖然快速有效,但是需經由醫師的仔細診療才能對症下藥及避免藥物不當使用所造成的副作用,某些精神疾病更需要輔以心理及行為治療才能見效。
2. 心理、行為、家族治療:
針對「心理」因素進行處理,需根據病患不同的需要來選擇,經由適當的心理治療或諮商協助,可以改善性格上的缺陷或盲點,增進人際關係,緩解生活壓力行;為治療或其他治療模式,則是應用在緩解症狀,改善患者的偏差行為等層面;當患者的精神症狀是導因於家庭或婚姻的不良關係時,婚姻或家族治療是有必要的。
五、結語
「精神官能症」有很高的盛行率,台灣每百人中約有九位精神官能症病患,其臨床症狀表現更是十分多樣化。儘管精神醫學的進展一日千里,許多人對精神疾病的觀念仍停留在數十年前,甚至把精神疾病當做發瘋、心理不正常,讓多數病患在承受「精神官能症」的身心煎熬時,卻往往不知道或不敢尋求適當的精神醫療協助,而耽擱了病情。因此,要能有效的處理「精神官能症」,首先是要對精神官能症有正確的觀念和認知,其次是不可「諱疾忌醫」才能使精神疾病得到有效的防治,有效提昇整體社會的身心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