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研究
英文期刊
Understanding psychotherapy and how it works
什麼是心理治療? 心理治療是心理治療師用來幫助病患重拾更快樂健康的生活的方式,他是透過創造一個友善的環境讓病患能夠完全的信任治療師,透過客觀的對話方式讓病患能重拾對於自己的信心.
什麼時候該考慮心理治療? 當你長期感到沮喪、焦慮、生氣,而你努力試著解決卻一直無法好轉時,就能考慮透過心理治療來讓自己的情緒能夠好轉.
文章出處:http://www.apa.org/helpcenter/understanding-psychotherapy.aspx
壹、如何看待心理治療
一、文章標題:When the Therapist Leaves: A Personal Account of an Unusual Termination
二、文章大意:
Amy是一位心理治療師,她原本在西岸建立了一套自己的心理治療療程,但為了支持自己的丈夫,他不得不搬到東岸去,而在西岸原本所經營的一切也被迫需要停止.這個重大的改變讓Amy感到十分的焦慮,因為他必須要面對失去原本自己所熟悉的一切,被迫要去適應新的環境,但讓他最煩惱的是她和Louise的一段關係.Louise是一位跟著Amy治療了很久的病患,從一開始Louise完全無法對Amy敞開心房,每次的療程都只能蜷縮在沙發上害怕的小聲說話,到最後在Amy努力的旁敲側擊之下終於慢慢的敞開,但這樣的情況對於Amy要跟Louise說明自己得要搬家而他們的療程需要終止這件事變得更難以開口.在Amy要開口的前夕,他自己變得異常的緊張焦慮,但Louise的反應卻讓他十分的意外,在聽到消息的第一時刻Louise什麼都沒說的就離開了他們做治療的小房間,然而在三天後Louise回到治療是的沙發上對著Amy說『我要求你要為我做三件事情,在我沒有說完前你都別打斷我,你必須知道你的離開對我來說是多麽中的打擊。 我希望你能夠
- 帶我到診療室以外的地方散步
- 來參觀我的花園
- 帶我參觀你的花園』 帶我到診療室以外的地方能讓我瞭解到你是真正存在於世界上的,而不是只有在那個小房間,這樣會讓我在診療結束後好受一點. 他的花園反映了他的個人,沒什麼花草,只有一些石頭,光禿禿的,沒有什麼生氣的感覺。 而我的花園能讓他感受到他碰觸到了我叫隱私的那一塊而又不過分的親密深入,讓他能夠記得我除了坐在小房間以外的樣子。 在Amy離開的前幾天,Louise邀請他來參觀他的房子,在他的小房間內擺了觀音的雕像,Louise說觀音像是她學生的家長給他的禮物,他說他們沒發現診療間也有一個,那就是Amy。 這番話讓Amy十分驚訝,在離開的時候他發覺並不是Louise在停止這個療程,而是Amy自己在做最後的離別,而Louise要求他做的這三件事情,正式引導他的方式!
三、文章主旨:
心理治療看似是病患在受到治療師的幫助,但其實心理治療是雙向的,在診療過程中治療師也會因為病患的各種情緒而產生對於自己的懷疑和情緒的低落,而在這個例子裡面我們看到一個非常成功的相輔相成的案例,不只病患被打開了心房,診療師自己也被病患給深深的影響!
四、文章出處:
https://www.psychotherapy.net/article/when-the-therapist-leaves#section-anticipating-the-move
貳、心理治療的對象
一、文章標題:9/11 One Year Later: A Psychotherapist Reflects on His Experiences at Ground Zero
二、文章大意:
作者塔伯在九一一事件發生後一年加入紅十字會替災區的警察、消防員、建築工人等致力搶救以及恢復曼哈頓原貌的第一線人員進行心理輔導與治療。他的工作包括給予救災人員支持和開啟他們的話題,使被輔導者願意抒發自己的情感,不論是喜悅的還是沉痛的。在雙子星大樓原址,工人沒有受過直接面對斷肢殘骸、傷患和破敗家園的訓練,因而對於心理治療師的到來多半敞開心房與之談論;心理治療師的數量甚至不足以滿足工人的心理需求。然而,另一方面,因為素日的訓練以及工作上對社會痛苦的直接接觸,許多消防員和警察刻意延後悲傷,為小事大開玩笑,表面看似毫不在意。對他們來說,將心中的驚慌和痛楚說出口異常艱難。也因為兩個極端的拉扯,塔伯對於自己的能力有了質疑,無法輔導每個人與無法使每個人被輔導成為他的沉重負擔。塔伯的創傷症候群反映在他的失眠與疲勞上,而當他結束紅十字會的志工服務,他將這種抑鬱與沉痛也一併帶回家。
再度執業的塔伯發現他開始無法對尋求治療的病患感到耐心。他將病患的經歷與九一一事件的創傷相比,認為病患只是在瑣碎的事上打轉,因此在治療過程中更傾向於定下一個解決方法然後有些不耐煩地說:「就這麼做吧!」。塔伯意識到自己的轉變,這才發現他將自己在志工服務中累積的痛苦與期待獲得的回應投射在病患身上。他突然明白,心理治療師也是人,也有抒發自己情感的心理需要。通過書寫文章以及發表演講,塔伯逐漸能夠以新的觀點看待自己在雙子星的經驗,縫補心中的創痛。
三、文章主旨:
心理治療的對象其實是受到創傷的每個個人,心理治療師也包含在其中的範圍內。事實上,即使是治療師,即使受過訓練,只要有需要,每個人都應當正視創傷,坦然接受治療。
參、心理治療的必要性
一、文章標題:A Little Girl in a Dark Corner
二、文章大意:
有時候一早起床,諾拉會看到角落裡的那個小女孩。小女孩總是在房間最黑暗的角落,躲在窗簾後面。即使如此,她不自然的白皮膚、光著的腳以及棗紅色的裙子在早晨的陽光中總是特別清晰。雖然她看來有點邪惡,諾拉仍然感覺自己有種轉頭看她的必要:小孩很安靜,諾拉從沒聽過她的聲音。諾拉閉上眼睛假裝睡著,過一陣子,當她張開眼睛,小女孩也消失了。
作者是諾拉的心理治療師,也是諾拉之外唯一知道這個小孩的人。諾拉覺得那個小孩渴望自由,渴望逃出房間。事實上小孩的感受諾拉再熟悉不過。幼時的她總會躲在房間逃避父母親的嚴重口角;而當母親叫她下去吃晚餐時,諾拉會感到一陣逃出房間的輕鬆,然而隨之而來的是對於父母宣布離婚的重大恐懼。諾拉收到大學入學通知書後便無預警地離家,此後再也沒和家人聯絡。她把自己和那個「邪惡的家」(也就是父母的家)遠遠地隔開,但她的焦慮並沒有消失。她會連續數天將自己鎖在房間中,然而最嚴重的情況是和小女孩待在一起時:小女孩會在作了惡夢的隔天早上出現。諾拉的惡夢總是重複出現的景象:緊閉的門背後有詭異的生物意圖衝破房門抓住她。諾拉害怕櫥櫃、害怕能夠藏匿的空間。她每天穿著一樣的衣服,因為太過害怕衣櫃中藏著小女孩。
作者希望諾拉把小女孩帶到心理治療的房間中。唯有如此,諾拉才會明白小女孩其實是小時候的她,被她強迫遺忘在背後的童年。小女孩的需求,對溫暖的渴求、安全感與親密連結一直都被忽略,導致現在的諾拉被無法承受的痛苦所糾纏。「生病的、噁心的、邪惡的」是諾拉想到自己時的形容詞,她從來沒有對自身童年時的悲慘經驗感到同情。當諾拉開始試著憐憫地看待自己,小女孩也從孤獨的黑暗中被解放出來。隨著時間過去,小女孩最終離開了諾拉的房間。
作者認為,許多外表光鮮亮麗的大人實際上仍然有小時候的童年陰影纏身。這些人格的碎片被鎖在原生家庭中,情感的需求沒有被滿足。而透過心理治療,病人可以觸碰到受傷的過去,進而將這些碎片縫合到人格中使整個人完整,使糾纏的恐懼褪去。
三、文章主旨:
心理治療確實有其必要,因為它能夠撫平人生曾經深埋的巨大創傷,使人格完整,使一個人正視自己曾經的痛苦。
肆、心理治療的流派與方法
文章標題:
精神分析學、淺議三種心理學流派以論影響下的心理治療、精神科醫師都不懂「夢的解析」,但只有佛洛伊德可以撫慰幽暗受苦的心、行為治療、一種新的心理治療方法—接納承諾療法(act)、
文章大意:
一、心理治療流派簡論
是依據某種心理學的理論,運用心理學的方法,而發展出的方法和技術。 大致分為精神分析、行為主義和人本主義三大流派,在不同時期影響著心理治療的方法。 精神分析療法或稱心理分析學是19世紀末由佛洛伊德創立。精神分析理論認為,人受到無意識動機、衝動與壓抑之間的矛盾、防禦機制和早期經驗的重大影響。會產生的核心症狀是焦慮,為了防止焦慮,人們會運用自我防禦機制避免痛苦,引此造成症狀。這些被抑制的潛意識可以透過專業手段使患者意識化,例如夢境解析。 行為主義療法由美國心理學家華森(J. B. Watson)於1913年所創立,主要研究的是可被觀察和測量的外部刺激。此學派強調心理學是一門科學,因此注重實驗跟觀察,重視環境對個體行為的影響。行為治療學家主張心理障礙中的異常行為可以透過學習來獲得矯正,也認為人的中心任務是要學習如何適應當前的社會環境。此學派常用的方法會將患者暴露於其恐怖的情境中。
人本主義療法在50年代興起於美國,以馬斯洛、羅傑斯為主流人物,受現象學和存在主義哲學影響比較明顯。人本主義理論是根植于其自然人性論的基礎之上的,似本能的需要就是人性,它們是善良的或中性的。惡不是人性固有的,它是由人的基本需要受挫引起的,或是由不良的文化環境造成的。 人本主義治療的方法有來訪者中心療法、存在主義療法、完形療法等。
二、精神分析療法舉例
1、集中注意法:讓病人斜卧在躺椅上,放鬆全身肌肉,閉上雙眼。醫生把一隻手按放在她的前額,叫她注意一個特殊癥狀,回憶與這個癥狀有關的經歷。 2、自由聯繫法:不引導病人的思想,不限定回憶的範圍,告訴病人必須遵守一個規則,要求他隨時把心裡出現的任何想法立即說出來,不論他認為這些想法多麼荒謬,多麼沒有意義,或違反道德甚至愚蠢、有罪。不要怕說出來會使他感到羞恥、難為情或者煩惱、傷心,也不要顧慮別人的批評、恥笑和非難。讓病人斜卧在躺椅上,醫生坐在側後面病人看不到的地方,不加暗示和干擾,讓他自由地表達思想。
三、行為主義療法舉例-系統脫敏法
原理:以一系列的逐步接近問題的刺激程序完成治療。 常用治療:驚恐症、陽痿等恐懼問題。 主要內容: 確認病人引發焦慮的刺激源,並把這些刺激源按照引發病人焦慮的程度進行等級排列。讓病人接受漸進式深度的肌肉放鬆訓練,讓病人學會區分緊張和放鬆肌肉的感覺,以便在軀體上和心理上能夠達到放鬆的狀態。進行實際脫敏程序:讓處於放鬆狀態的病人從最弱等級的刺激開始進行生動的想像,直到病人在其想像中不再對該刺激感到不安,就可以對下一個等級的刺激開始訓練。
四、人本主義療法舉例-來訪者中心療法
該療法認為任何人在一般狀況下會有正向積極的無限潛力,如果人的自身体驗被壓抑,就會表現為心理病態和適應困難。如果創造一個良好的環境使他能夠和別人正常交往、溝通,便可以发揮他的潛力,改變其適應不良行为。所以,心理諮商人員應該與病人建立相互尊重的關系。這樣即可使病人處於主動的位置,學會獨立決策。
五、新興療法-ACT
簡單理解,事件的本身不是傷害你的東西,而是你對事件錯誤的認知而影響了你。因此,改變不合理的認知,相應的心理問題也會被解決。接納承諾療法,是美國內華達大學臨床心理學教授海斯在80年代末期所創立的,因為ACT強調的是接納症狀,不要一直盯著症狀,自己和問題之間的關係才是問題。ACT將人類的心理病因用一個六邊形模型表示,治療技術也是一個六邊形的模型,通過以下程序以提高心靈活性:接納放下、認知解離、接觸當下、觀察自我、澄清價值、承諾行動。
文章出處:
- http://big.hi138.com/jiaoyuxue/xinlixue/201105/312459.asp#.WT1o7zP3WHo
- https://zh.wikipedia.org/wiki/心理治療
- https://hk.thenewslens.com/article/42269
- http://blog.xuite.net/kc6191/study/16875996-行為學派%28behaviorism%29心理學
- https://zh.wikipedia.org/wiki/行為治療
- https://kknews.cc/zh-tw/psychology/xv95zq.html
- http://www.twword.com/wiki/心理分析療法#9
六、藥物治療
(一)、文章標題:The Medical Model
(二)、文章大意:
主要用於治療憂鬱、焦慮和OCD的藥物分為MAOI和SSRI兩種。抗精神病的藥物則可以通過阻擋d2接收元而被用來治療精神分裂症。抗精神病的藥物有三類:
典型抗精神病藥物:如chlorpromazine,會在腦內各區域阻擋d2接收元
類典型抗精神病藥物:如pimozide,往往只在其他藥物都失敗時才使用
非典型抗精神病藥物:如risperidone;有些非典型藥物也會阻擋血清素接收元效用
抗精神病藥物一直被視為一個相對便宜又有效的治療方式,因為它不僅能夠快速地減低症狀,更能使很多人回歸一般人的普通生活。雖然停用藥物有機率會使精神病復發,但藥物治療仍比完全不治療好得多,50到60%的病人甚至受惠於藥物治療。
適當性議題:
藥物沒有解決精神病的導因,只是減低症狀的發生
抗精神病藥物會產生一系列副作用,包括震顫以及體重增加。這使得許多病患拒絕繼續治療
選擇藥物治療者多因為其效果簡單、快速並且沒有一對一談話治療危險
有些藥物會導致依賴性
相關道德議題包含資訊對稱與否之下的同意治療以及一些治療方式的不人道影響
七、電擊治療
(一)、文章標題:The Medical Model
(二)、文章大意:
電擊治療自1930年代開始,並被用於治療精神分裂症。此治療方式的理論奠基於電擊產生的癲癇與精神分裂不能同時發生,因而在電擊之下精神分裂的症狀會消失。藥物治療發明後,電擊治療被大幅禁止,只有在特殊情況才會使用,例如緊張性精神分裂症以及重大憂鬱症。
接受電擊前,肌肉會先被麻醉以放鬆,氧氣也會準備好。治療時微小的電流會在半秒內穿過大腦,隨後癲癇會發作大約一分鐘。療程歷時五個禮拜,每個禮拜三次。事實上電擊治療只能被用於其他治療都失敗的時候。雖然將它用在患有重大憂鬱症並且心理與藥物治療失效的病患時看似有極大的功效,然而Sackheim發現這些病患在一年內疾病復發的機率極高,因而這種治療效果只是暫時的。電擊治療的副作用還包括損害的語言能力和記憶,以及因為個人意義重大的事實的遺忘所導致的自尊喪失。電擊治療始終是一個極具爭議性的治療方式,不單因為患者的同意與否經常是不得而知的,其效用也依舊是未知數。 電擊治療理論分為三種:
電擊治療會將病患的疾病電擊出他們的身體,如用懲罰矯正一種不恰當的行為
隨著受到電擊,大腦中的特定神經傳導元會因為被刺激而改變病患行為
電擊後的失憶能夠使病患重新開始,因為他們會忘記自己曾經沮喪或受過精神分裂症的痛苦
八、精神外科治療
(一)、文章標題:The Medical Model
(二)、文章大意:
只有在藥物和電擊治療完全失效時,精神外科治療才會被當作選擇之一。這種治療方式包括在病人有意識時切除被認為與心理異常相關的腦神經纖維或是燒除部分神經。最常見的精神外科手術就是大腦前額葉的切除,然而這些手術都會導致不良的影響,像是令病患成為植物人或是使病患的個性消失。
手術只能被作為最後手段,只有在病患的其他治療都失效或是心理異常的症狀極其嚴重才會被使用。這種治療方式不僅風險高,副作用及影響也無法預測;除此之外,效果更是不可逆的。因而,精神外科治療方式在1970年代藥物治療發明後便鮮少再被使用。
九、違禁毒品作為新興心理療法的最新研究:
本節主要內容來自獨立研究機構Multidisciplinary Association for Psychedelic Studies (MAPS),致力於迷幻藥物在心理治療上的益處與風險。部分歷史介紹參考自該藥物本身的維基百科頁面。
(一).MDMA
MDMA,正式學名為亞甲二氧甲基苯丙胺(3,4-Methylenedioxymethamphetamine),1912年從實驗室被合成出,兩年後取得專利,被用於食欲抑制劑或戰時士兵的興奮劑,數十年後,MDMA開始被作為搖頭丸的主要成分,在90年代銳舞電音風行時流行於許多酒吧,並被列管為毒品。
然而,近期MDMA開始被視為治療創傷後壓力心理障礙症(PTSD)的創新療法。研究發現,MDMA透過生理上對杏仁核的刺激,能夠有效增加對自我與他人的正面情緒,增加人際間信任感,並減少對他人的陌生感,總體而言大幅增加使用者的社交感。因此,在PTSD療程上,被視作為有效降低臨床醫生與病患間人際隔閡的工具,搭配臨床醫生的精神治療,成為新興療法。
2001年後,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批準MDMA用於PTSD患者的試驗,除了美國,加拿大、以色列、瑞士等國家皆投入相關研究,MDMA相關的療法逐漸被重視。
(二).LSD
1938年瑞士化學家Albert Hofmann進行一項關於麥角鹼類複合物的大型研究計畫時,發明了正式學名為D-麥角酸二乙胺(Lysergic acid diethylamide)的LSD,並在五年後偶然透過皮膚吸收,發現了它的精神轉換效果。按質量而言,LSD是迄今為止發現的最強烈的精神藥品之一,它的一次典型劑量只有100微克,卻能造成使用者6到12小時的強烈效果,包括催化精神經驗或神秘體驗,並增強互相連結感。
過去人們即有LSD用於心理治療的經驗,從1950到1970年代,LSD被用於上千人身上,作為酒癮、絕症引發的焦慮及抑鬱的治療,主要效用在增強精神病治療的療效,有些精神病學家認為LSD可以幫主病人解開受壓抑的淺意識內容,甚至產生自我接受和自我降伏的潛力,讓患者更能面對自身的精神問題。除此之外,60年代LSD廣泛傳播,成為嬉皮運動的重要象徵,並因此於1967年被美國正式列入管制毒品,90年代也曾經在銳舞文化中受到歡迎。
近年來,LSD在精神療法上逐漸被重新重視,除了傳統對成癮現象(如酒癮)的戒除,並開始有實驗研究LSD對那些即將死亡而極度焦慮的患者的療效,與對叢集性頭痛的治療。雖然目前在精神療法上尚未有大幅進展的研究,也尚未得到官方任何認可,但對於LSD對使用者精神層面的大幅效果的關注與研究已經逐漸展開。
(三).其他種類藥品
在當今人類多數政權列管的違禁毒品中,除了MDMA與LSD外,大麻(marijuana)、死藤水(Ayahuasca)這兩項至少被人類服用上千年的傳統天然致幻物,也開始被研究用於精神療法上。在生理上大麻的止痛效果已被重視許久,而精神上有些研究指出它對抑鬱症患者的療效,也有一些關於大麻與治療PTSD的研究正在進行中;死藤水則是一種興盛於南美洲的傳統草藥,用於宗教儀式,雖然在藥理學上尚未完全被人類理解,但也已經有對用於藥物濫用、成癮的治療之研究進行中。
LSD、大麻
1938發明、嬉皮與銳舞文化、1967美國禁止 LSD是一種最強效且最能改變情緒的化學物質,通常持續12小時左右。它無味、無色、微苦。通常以一小片、膠囊或是膠狀方塊(稱窗玻璃)等形式販售,再切割成有設計圖案或卡通圖樣的小方塊(又稱「瘋狂的卡通人物(loony toons)」)。偶爾會以液體形式出售,但不管是何種形式,LSD會將使用者呈現嚴重脫離現實的狀態。
死藤水
巫術中使用,使人進入通靈狀態的飲料。飲用死藤水後約莫半小時會開始發揮功效,一小時後幻覺效果來到最大化,幻覺會在腦中停留四到六小時。但幻覺與幻覺之間也是有差異的:據死藤水飲用者表示的說法,死藤水造成的幻覺與LSD或迷幻蘑菇造成的幻覺非常不同;而且飲用死藤水後,你內心與理智都清楚明白你正在體驗幻覺,並不會有幻覺與現實無法分辨的情形發生。其他迷幻劑使用後會真正出現「幻聽」的效果,但飲用死藤水後不會有幻聽,反而是現實生活已經真實出現的聲音,被放大好幾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