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動機

(一)什麼是動機?

  動機(Motivation)是指使個體活動,並促使該活動朝向某一個目標進行的心裡內在歷程(張春興,1991,現代心理學),(亦指能夠引導與刺激個體行動的因素)。動機的特徵為產生能量、導向與持續行為。動機產生能量使個體產生行為,將行為導向一個非隨機的目標,並且使行為持續到直到目標達成為止。
  至於動機是如何形成的,動機的來源分為內在動機與外在動機,以下將說明這兩者相關理論與相互關係。

(二)動機的來源

  依據動機的來源可分為內在動機和外在動機。內在動機包含為驅力(drive)和本能以及特定學習行為。驅力是源自於滿足生物的需求(need)。當生物的需求無法被滿足時,會產生驅力,並產生行為來滿足需求,使其能夠生存。與驅力相關的理論有驅力驟降論(drive reduction)、馬斯洛(Abraham Maslow)的需求層次理論和耶克斯.道森法則(Yerkes-Dodson law)

壓力降減論

  驅力降減論(drive reduction theory)由行為主義心理學家霍爾 (C.L.Hull) 提出,主要原理為均衡作用。他認為動機的產生,主要是因為個體缺乏某些基本的生理需求,使生理偏離恆定狀態,如飢餓、渴等。這些匱乏將促使有機體嘗試減輕不平衡的生理狀態,因而產生驅力以滿足這些需求,維持身體恆定。

人類需求層次理論

  人類需求層次理論,由心理學家馬斯洛(Maslow)提出。他認為人類的行為動機來自於「需求」,並將這些需求畫成一金字塔由下而上分別為

生理需求(Physiological needs)

  維持個體生存和發展最基本的需求,例如呼吸、睡眠、飢餓、性欲等;

安全需求(Safety needs)

  免於身體的威脅和傷害以及心理上的恐懼和混亂的需求,例如人身安全、工作保障;

愛與歸屬需求(Love and belonging needs)

  對於關心與愛(親情、友情、愛情)的需求,明確希望被接納、成為團體的一份子;

自尊需求(Esteem needs)

  又分為內部尊重與外部尊重。內部尊重也就是所謂的自尊,希望擁有個人價值、自我肯定;外部尊重則是希望自己有成就、有信心、受到社會他人的認可與重視;

自我實現需求(Esteem needs)

  是最高層次的需求。自我實現需求促使自己潛能得以發揮,成為自己的理想型,為了這個理想即使犧牲很多也在所不惜。

  馬斯洛認為人們滿足需求是有順序性的,要先滿足金字塔下層的需求,才會進而追求下一個需求層次的滿足。越接近金字塔下層的需求越容易被滿足,而越少人能夠滿足靠近金字塔頂端的需求。人必須不斷追求更高境界,不該被低階需求限制住;若一直停留在低階需求,就是處在一個匱乏的狀態。自我實現需求是終極的追求目標,一旦達成才能獲得真正的滿足,而這個不斷追求的過程猶如登山一般。因此馬斯洛在研究已滿足自我實現需求者時,提出了「高峰經驗」的概念。高峰經驗(Peak experience)是一種短暫的、幸福的、充實的、忘我的、無上喜悅的經驗,是達成自我理想後超越時空的滿足感。

耶基斯–道森法則(Yerkes–Dodson law)

  最初由心理學家羅伯特.耶基斯(Robert M. Yerkes)和約翰.迪靈漢.道森(John Dillingham Dodson)於1908年發現。是一條關於動機和表現之間的關係,這條定律說明了在一定範圍內,動機強烈程度和表現好壞呈正比,但只會達到一個峰值。當動機強度太高,表現反而下降。這個過程形成一倒U字曲綫。例如些許的壓力可以促使學生讀書得到較好的成績,但是當壓力太大時可能會造成情緒崩潰等負面影響,使結果較差。

耶基斯–道森法則

  然而,並非所有行為都能以需求層次理論解釋,例如:革命鬥士為了爭取權益而絕食抗爭。僅由滿足生物的生存需求的角度解釋動機的產生,仍無法完整說明為何會有這類非以滿足需求為目的的行為出現,因此心理學家提出了外在動機與誘因(incentive)。相較於驅力,誘因的產生多與學習、經驗與外在環境相關,個體因為已知行為的後果而產生誘因。誘因與外在物品或是外在目標有關,使生物追求環境中的某個目標。而動機以誘因的來源不同分為內在動機(intrinsic motivation)和外在動機(extrinsic motivation)。內在動機為源於內心的刺激,為了追求快樂、個人價值或是心靈上的滿足而產生。例如:學生為了獲得知識的快樂而認真念書;外在動機則受外界會給的回饋影響。例如:學生為了獲得獎學金而認真念書。內在動機與外在動機可以造成相同的行為,例如:追求知識(內在動機)與追求獎學金(外在動機)皆造成認真念書的行為。隨著時間變化,同一個行為的動機也可能在內在動機與外在動機之間轉換。例如:原本因喜愛彈吉他(內在動機)而選擇吉他老師作為職業,然而隨時間過去,但擔任吉他老師只是為了能夠賺錢生活(外在動機)。

(三)生理、心理和社會動機

  動機的類別可以分為生理、心理和社會動機。不過動機的成因複雜,一個行為的產生即使被歸在其中一個類別中,誘因跟驅力都會是產生此動機的原因。

生理動機

  是指激發行為的因素來自於生理因素,這類動機通常與本能和生存和生存有關,是與生俱來的行為動力,例如:飲食與性動機

攝食動機

  維繫生命的重要行為。攝食的動機來源有驅力,在生理機制作用下,當產生飢餓感時就會進食。然而,即使身體沒有發出飢餓的訊號,人們仍會想要吃東西。由此可見,誘因也是攝食動機的來源,例如時間、味覺與文化都會影響攝食行為。

攝食內在驅力:

I. 血糖濃度
  調控進食,當葡萄糖濃度降低時就會產生飢餓感,使生物有攝食動機。
II. 中樞神經(Neural Processes)
  下視丘(hypothalamus)是主要影響攝食的大腦結構,負責整合、抑制與刺激進食的訊息、監控葡萄糖的濃度並控制攝食相關的行為,若下視丘受傷對進食行為將產生嚴重後果。下視丘的腹內側區(ventromedial hypothalamus,簡稱 VMS)是飽食中樞,負責傳達飽足的訊息而停止進食,如果 VMS 遭受破壞,則個體無法停止進食,稱過食症(hyperphagia),這種過度飲食的結果即是導致肥胖。下視丘的外側區(lateral hypothalamus,簡稱 LH )是飢餓中樞,會傳遞進食訊息,若此部位受傷會無法傳遞訊息,個體將缺乏進食動機,稱吞嚥不能症(aphagia),此時須強制餵食,否則可能導致死亡。

  其他的大腦結構亦會影響進食行為,例如:前額葉皮質 (prefrontal cortex)處理味覺訊息,如甜、鹹等,這些訊息會顯示對特定食物的回饋性質(the reward properties of food),而邊緣系統 (limbic system)的作用會使人看到這些特定的食物時,被激發進食的渴望 [85][92]。邊緣系統或右額葉(right frontal lobes)的損壞有時會造成美食家症候群(gourmand syndrome),病患會著迷於精緻且多樣化的食物,亦會在意料理的製作方式,但他們卻不必然會因此過度進食,他們只會專注於精緻的食物 。

上圖/下視丘(Hypothalamus)。Wikipedia CC3.0。
下圖/下視丘核(Hypothalamus Nuclei)。Bethopedia。The Hypothalamus and Homeostasis。2012。

III. 體內知覺的作用 (Internal Sensations)
  胃收縮理論(stomach contravtion theory)(Cannon 和 Washbur,1912)提到,胃部的痙攣收縮是產生飢餓的起因,但後來的研究證明胃部的收縮不全然是造成飢餓的原因,有些胃切除的人仍會感受到飢餓(Janowitz&Grossman,1950)。因此,來自於胃部的感覺可能在產生飢餓感上扮演一部份的角色,但這並不足以充分解釋身體如何偵查到對食物的需求,以及被刺激去進食。       此外,前述的VMA和LM用來調節攝食的最主要訊息是來自於血液。新陳代謝中主要的能量來自於血糖與脂肪,因此當體內的受起測量到能量被耗盡,也就是血糖與脂肪量低於恆定標準時,會促動LH而啟動攝食。反之,當血液中已有高度葡萄糖含量或高度脂肪酸含量時,這樣的訊號會被VMS用來中止攝食行為(David A. Bender,2007,營養與代謝)。

IV. 荷爾蒙的作用
  瘦體素(Leptin)是調節脂肪儲存、加快生物的新陳代謝、抑制食慾控制體重的蛋白質荷爾蒙[71]。部分證據指出,瘦體素可能影響對食物的獎勵價值回饋,使得食物變得不怎麼吸引人,進而抑制進食動機[48]。由於瘦體素的作用速度緩慢,因此相較於短時間的飲食控制,瘦體素對於長時間的脂肪代謝影響較為重要。若動物缺少製造瘦體素的基因,會造成嚴重的肥胖,但只要注射瘦體素,就能有效且快速地降低其體脂肪(Johnson & Vickers,1993;Vandewaters & Vickers, 1996)。

  另一種影響人的胖瘦的賀爾蒙是由胃製造的腦腸肽(Ghrelin),其主要功用則是促進食慾及調節能量恆定,引發脂肪囤積進而導致肥胖,除此之外,亦可促進胃腸道的蠕動功能。當人的體重下降,腦腸肽的分泌會增加,以促進進食。

  目前仍不清楚有多少賀爾蒙影響著人的胖瘦,尚有許多研究正在嘗試藉由賀爾蒙的控制,來預防與治療肥胖的問題。

攝食外在誘因:

I. 飲食時間
  每個人的基礎代謝不同,早餐吃的量不同,體內長期儲存的能量也不同,若依照生理機制決定是否吃飯,每個人進食的時間都不相同。常常人們感到飢餓是因為到了「吃飯時間」。進食受時間影響是受到「古典制約」(Иван Петрович Павлов,1927)而產生的行為。吃飯時間對人的相對於鈴聲對狗的作用。鈴聲與食物產生了連結,而吃飯時間與進食產生連結,因此當吃飯時間到時,人們因為養成了在此時間進食的行為而感到飢餓。

II. 味覺
  Barbara J. Rolls提出了「特定感覺飽足感(Sensory-specific satiety)」一詞,描述當進食相同的食物時,獲得的滿足感會逐漸降低,因此相較於單一的食物,多樣化的食物更能促進攝食。這種對特定食物喜愛的降低可能是身體調節食物攝取的方式之一,從演化上來看,多樣化的食物攝取使人類能獲得更多的營養,有利於生存。所以當人們有機會進食不同風味且多樣化的食物時,比起只吃單樣的食物,人們往往吃的比平時還多(Daniel H. Pink, 2010),這也是為什麼人們總是在食物多樣化時,不知不覺地吃下大量的食物。

  且對於具高卡路里與高蛋白質的食物而言,它比低卡路里與低蛋白質的食物製造較大的滿足感(Daniel H. Pink, 2010)。甜的食物也相對苦的食物得到較多的偏好,因為通常有毒的食物會附帶苦味。以有利於生物生存的角度來解釋,這樣的現象是為了能得到較多的能量以及趨向食用安全的食物。

III. 文化
  通常熟悉的食物較會引起攝食動機,因此會偏好面對自身文化中常見的食物。與實用甜食的原因相似,因為熟悉的食物有一定程度的安全性,減少攝取不熟悉的食物能夠降低吃到有毒食物的機率,而能降低死亡率(Galef 和Whisfin,2000)。同樣的原因,家人的飲食習慣也會影響一人對於不同食物的偏好。文化能夠塑造對於不同食物的接受度,進而影響攝食動機。例如,生長在東南亞的民族較能接受以昆蟲作為食物來源。然而對於從未以昆蟲為食的族群來說,即使知道昆蟲有良好的營養,在面臨缺乏食物的情況時,許多人仍會拒絕進食昆蟲。宗教或理念,如素食主義,也是影響攝食的文化原因,當面對禁止食用的食物時,即使飢餓,也不會進食。

性動機

  性動機的激發亦源於生理因素,種族為了繁衍後代並伴隨著生理機制的成熟與學習而產生。然有些性行為無法單以繁衍後代的視角解釋,以下分為內在驅力與外在誘因討論

人類的性反應模式 (human sexual response pattern)

a.興奮期
可能持續幾分鐘到幾小時,主要特徵為生殖器會充血、血液流速變快,此外女性陰道會濕潤而男生則會開始勃起。
b.高原期
興奮期繼續刺激,陰莖勃起及陰道濕潤會達到完全,繼續刺激會達到高潮。
c.高潮
持續約數秒至十數秒,反應包括神經肌肉劇烈的收縮及強烈的愉快感。而女性在一個週期中可能會有數個高潮或者沒有高潮,但男性只會有一個高潮。
d.恢復期
血管恢復到正常狀態,此時男性會進入不反應期,持續時間隨年齡上升而增加,可能從數分鐘到數小時不等;而女性則可馬上受到刺激,再次達到高潮。

性行為內在驅力

I. 性荷爾蒙
  由腦下垂體所控制,也是刺激性行為的重要驅力。下視丘刺激腦下垂體,繼而釋放賀爾蒙。男性賀爾蒙(androgens)與雌激素(estrogens)是兩種主要的性荷爾蒙,女性體內的雌激素濃度較高,男性的雄性荷爾蒙濃度較高,他們會引響兩性的性動機,沒有這些賀爾蒙,人類的性欲便會消失。

II. 大腦中的下視丘
  掌管性的中樞,透過刺激下視丘可以讓女性達到高潮、讓男性射精;而切除下視丘中性相關區域則會造成性抑制。除了下視丘之外,腦部有關性的區域也連結到了外部皮質,如顳葉皮質具有選擇適當性對象的功能,顳葉皮質損傷的人會試圖與任何東西交配。

III. 其他知覺
  舉嗅覺層面為例,香水以及許多動物發情期尿液中的費洛蒙,都是透過嗅覺來增加性吸引力。

性行為外在誘因:

I. 心理影響

  生理上也許只是為了繁衍後代,但對許多物種而言,心理上的歡愉感以及對關係親密的渴望也是引發性行為的因素之一,此外,生物還會因為對象的改變、心理感受的轉變而改變對性活動的認知與感受,因此,性除了生理上的運動外,也是心理上的互動。

II. 文化影響
  性行為其實也會受到文化的影響,就像在傳統社會與基督教文化中,一般認為要婚後才可以有性行為。但是不同的文化環境會有不同的思想,例如在愛爾蘭的一個名Inis Beag的小島上,人們認為性行為有害健康,因此性行為進行的時間很短,且著衣進行;但在南太平洋的部落中,性行為卻是開放的,男孩成年禮時還會有年長的女性引導他們。由此可以得知,生長的文化環境也是影響性動機的一大因素。

同性戀:

  大部分的文化下產生的性傾向為異性戀,但是同性與雙性戀也很普遍。我們可以將同性及異性戀視為一個連續光譜的兩個端點來看,其中一端為完全異性戀;另一端則為完全同性戀,其餘的人落在兩者之間。從生物學的論點來看,同性戀並不符合生理繁衍動機,甚至曾被心理學家及精神分析學家認為是一種疾病。不過根據Evelyn Hooker(1993)的研究,發現同性戀和生理失調及精神病之間並無關連。至於同性戀、異性戀與雙性戀是如何發生的,有些人認為性傾向可能是與生俱來的生理反應,來自於遺傳基因(Balthazart,2012),研究發現,同卵雙胞胎中其中一人是同性戀者,另一人為同性戀者的可能性顯著較高(Hamer et al.,1993)。大腦影像顯示,具同性戀傾向者擁有較大的右半腦(Savic & Lindström, 2008)。生物因素是否為決定性傾向的主因?後續研究提供了不同觀點。一研究指出,孩童的氣質與童年經驗將影響其性傾向的選擇。(Daryl Bem 1996, 2000);社會對同性戀的敵意亦為一顯著的環境影響因素,或許也是同性戀與異性戀的最大不同之處(Herek,1998)。基本上,性取向乃根源於自身選擇性慾的對象,受到外在與內在的雙重影響。傳統社會觀感使除了異性戀外的性取向受到壓抑,然各種性傾向都為光譜上重要且不可或缺的一環。

心理動機

  發自內心所產生,使個體在某個環境中能夠更有利的生存,例如好奇、成就動機。

成就動機

  驅使人去設定目各種不同的目標,並且去達成。成就動機高的人比較常獲得成功。影響成就的因素與自我調節能力和設定的目標與成功與否息息相關。自我調節能力中,延宕滿足(delay of gratification)具有相當的重要性。在Mischel著名的的棉花糖實驗(Stanford Marshmallow Experiment)中,提供受試小孩兩種選擇,馬上吃掉棉花糖或是過一段時間後能得到兩倍棉花糖數量,以測試小孩延宕滿足的能力。結果顯示,選擇則後者的小孩,也就是較能延宕滿足的小孩,在日後的成績表現上較優異,且這個優異的表現會延續到成人時期。Mischel等人的研究發現,具有較優延宕滿足能力的小孩會使用不同的策略,例如忽略或是將物品想像成較無吸引力的東西,轉移對於誘惑物品的注意力,降低誘惑物品對於腦部的刺激。目標設定方面,Edwin Locke和Gary Latham的理論認為,具有挑戰性且特定的目標最能導致成功。與耶基斯–道森法則的內容相同,過於簡單或過於困難的目標都會降低成就動機。也分為有內在驅力與外在誘因。

成就動機內在驅力

  Henry Murray(1938)認為人有追求成功的需求,然而每個人對於追求成就的需求都不同,是造成追求成功的動力不同的原因之一。透過主題統覺測驗(Thematic Apperception Test, TAT)可測得每個人成就需求的不同。David McClelland等人在透過比較不同人在此測驗中的結果和真實的發展情形做研究,得出了通常成就需求較高的人有較高的機率達到較高的目標,有較好的成就。

成就動機外在誘因

  一個人對於結果的經驗與預測會影響動機,若是認為自己的努力可以達到目標帶來成功,就會增加去追求某目標的動機。維克托.弗魯姆(Victor H Vroom)、愛德華.勞勒(Edward E. Lawler)和萊曼.波特(Lyman W. Porter)先後提出預期理論(expectancy theory)認為期待性(expectancy)、手段性(instrumentality)和吸引力(valence)是影響動機的三大因素。

  期待性為經過努力後能成功的可能性;手段性為行為者認為將會產生何種後果;吸引力為行為者對於此結果所判定的價值。若公式化來看三者與動機的關係,這三者的乘積為動機的多寡,因此當某人認為將要追求的目標缺少這三個因素中其中一個,個體就不會產生追求此目標的動機。

  Albert Bandura提出自我效能(self-efficacy),是認為自己的付出能夠帶來成功的期望。有高自我效能的人能設下適合的目標以追求,能夠導致成功,然而自我效能低或是過高的人通常會設下過於簡單或困難的不理想目標影響成就。由亞當斯(J. Stacy Adams)提出的公平理論則是提到人對於經歷過的結果做出下次行為的調整。亞當斯認為人會追求公平性,應該得到與投入相對應的產出。由量化自己投入與產出的比值於他人的比較。例如 ,當自己的投入大於他人的,但是產出卻比他人少,此時就會調指使兩人投入與產出的比值相同。可能為覺得自己能力不足,而減少下次投入動機;當相同的投入但是得到較多的產出時,可能會認為自己不用付出太多也可以得到相同的結果,也減少下次的投入。應用上,預期理論和公平理論為管理心理學的重要理論,幫助預期及控制部屬的工作表現。

  從上述的兩個理論中可得知,對於一個經驗的解讀往往對於成就動機的產生有很大的影響。歸因理論(attribution theory)解釋個體對於產生一個結果的原因的詮釋與對於下次結果的預期。心理學家們從不同的角度歸因,有分為內在與外在(internal v.s. external)、穩定與非穩定(stability v.s. instability)及特定與廣泛(specific v.s. global)。

內在與外在

  內在歸因是將原因歸在自己身上,認為自己的能力愈特質造成某個結果;外在歸因則是認為是外在環境的影響造成結果。例如:某天工作效率不佳是結果,內在歸因的人可能會認為是因為自己生性懶散;外在歸因可能會認為是因為同事太常來打擾而影響。

穩定與非穩定

  若一人認為某個結果是穩定的,則任為長期以來都將會是這樣的狀況,即使努力也不會有所改變;若認為是非穩定的,則認為某種結果是暫時的現象。對同一件事透過不同面向歸因的組合,會使個體對某個結果有不同的看法。舉例來說,有人在某次考試中得到高分。如果他時常得高分且相當用功,他會認為是因為他的能力使他能夠得高分,而且之後都能得到高分;若他幾乎沒有考過高分且不用功,他會認為這次結果是因為他運氣好,下次可能仍無法有好的成績。

  一個結果會有不同面向的歸因詮釋,引此造成不同解釋原因的組合,組合成樂觀的歸因或是悲觀的歸因,通常樂觀的歸因會使人產生成就動機,而悲觀的歸因則會讓人覺得努力沒有結果,註定會失敗而容易放棄。

不同面向的歸因組合有對結果有不同的詮釋 David Straker, Changing Minds, [http://changingminds.org/explanations/preferences/locus_control.htm]
特定與廣泛

  若認為結果是特定的,則認為結果是針對自己或是在某個情況下才會發生;若認為是廣泛的,則推測此結果在許多情況下都會發生。

社會動機

  是指由他人的刺激引起,也因由他人的對待而滿足的動機,因此社會性動機是學習來的,其表現的形式與社會文化有關 (Decker,2010;張春興,1991),例如:親和/歸屬、社會讚許與權力動機

親和動機 (Affiliation Motivation)

  是指個體與人建立友好關係並和他人親近親密的需求。親和動機被馬斯洛歸類在需求階層的第三個層次–愛與歸屬需求,因此渴望他人的關心、認可、支持、讚賞,需要友情、愛情、親情,期望與他人有所互動、交往,皆是親和動機的範圍。
  高親和動機的人會較積極參與各種社交活動,通常也較容易成為團體中的領導者。相反的,低親和動機的人不喜歡與太多人接觸,傾向獨來獨往的生活方式。當一個人的親和需求被滿足時,他會感覺心情愉悅;反之,若個體的親和需求無法被滿足時,他會產生失望、難過、氣憤等情緒。親和不僅僅是心理上的渴求,亦是物理生存之必須,沙克特(Stanley Schachter,1959)的實驗證明人們若與社會隔離,將發生焦慮失眠、情緒不穩定的症狀

魏斯(Robert Weiss,1974)

分析親和動機由以下幾種元素組成
I.  依附
由親密的重要他人得到信任以及安全感,如:小孩與父母、朋友、伴侶等,相互幫助、依靠。
II. 社會整合
在社會的團體中與他人交流、合作,得到一種與社會連結的歸屬感,例如:班上同學一起參加大隊接力得到冠軍,大家一同慶祝這榮耀的時刻,凝聚班上的向心力並得到滿足的感覺。
III. 價值保證
當個體獲得他人的稱讚和肯定時會得到自我價值肯定的滿足感。
IV. 可靠同盟
藉由與他人的親密關係,找到可以信賴並倚靠的夥伴,不至於在碰到困難時因求助無門而感到焦慮恐懼。
V. 獲得指導
得到由相關個體提供的幫助和教導,使自己可以順利解決難題並得到相關的經驗和知識。例如:老師提供知識給學生並為學生解答,使學生有所成長並在學習上得到滿足感。
VI. 教養機會
當個體有能力去教導他人並傳承自身經驗時可以從中獲得一種被重視和需要的感覺。

影響人們親和動機的情況

I.  接觸(contact)原則
接觸會增加對彼此的依附感,強化親和動機。(徐光國,1996)
II. 自我開示(self disclosure)
源自「社會交換論」的觀點,及一個人自我開示能獲得對方等質的坦誠信任,強化對方的親和動機。(徐光國,1996)
III. 恐懼
一般而言,當人們越覺恐懼,越會尋求依附的對象。Sarnoff H. Zimbarbo(1961)的實驗,研究恐懼和親和傾向的關係,發現高恐懼組的親和動機較強。
IV. 出生序
同樣由沙克特(Stanley Schachter,1959)的實驗提出,通常長子與獨生子的親和動機較強烈。
V. 情緒
興奮或失意時,人們的親和需求會轉趨強烈。如遭受壓力或挫折時許多人會打電話找親友訴苦。(徐光國,1996)
VI. 焦慮感
沙克特(Stanley Schachter,1959)在一項實驗中,以操縱不同的焦慮程度來測量焦慮感與親和動機的關係。高焦慮組的會傾向有他人的陪伴,低焦慮組則相對較低。當個體處於陌生或不熟悉的情境下,不知如何是好時,便會轉而尋求與自己境遇相似他人的幫助,希望可以藉此得到一些資訊,讓自己得以應對目前碰到的狀況和問題。

results matching ""

    No results match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