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研究

一、青少年親子關係以及正負向思考

常聽到有人說:「這個世界病了」、「人都生病了」,究竟什麼是「病了」?精神上的疾病,應該是誰的責任嗎?「那些人長大後變這樣,就是因為小時候,家裡大人沒有教!」所以行為舉止不符合社會期待就是一種罪?這些「病人」造就的後果,究竟是「沒有教他們的大人」還是「他自己」該負責呢?接下來我們將透過台灣本土研究,了解所謂做出駭俗行為之人,究竟跟他身邊的大人有沒有關係。

從出生開始,我們經歷學習模仿,接著進入社會化的過程。青少年時期,我們開始發展出自己的特質,體驗人生經歷。而成年後的個性通常是青少年的延續,並不會有過多的改變。所以我們由青少年時期與親子關係的融洽程度,推測出對於成年之後的影響。

研究青少年至成年初期親子關係的變化及其影響

  • 研究目的根據以下理論
    根據以下理論

    • 家庭生命階段發展論(Bengtson & Allen, 1993; Elder, 1984): 家庭成員間存在相互依賴性,且家人互動形式會隨著生命階段而呈現連續性與變化性。

    • 家庭發展雙動態模型(dual dynamic of family development, Elder 1984): 家人關係會因應家庭成員個人發展狀態而改變,同時,變動的家人互動形式也會型塑個人的生命經驗。 隨著個人成長,親子關係可能出現連續性與不連續性。

    • 社會化理論: 強調先前經驗的延續性,故著重親子關係的連續性

    • 父母期望論(Parental expectancies theory, Collins & Russell, 1991; Collins, 1992)與青少年個體化理論(adolescent individuation theory, Grotevant & Cooper, 1986): 解釋親子關係的不連續性。

探討台灣青少年至成年初期的親子關係特色,分辨階段親子關係的變遷類型以及影響變遷的原因,再進一步檢測親子關係類型對心理健康的長期影響。

  • 研究方法

樣本為台灣青少年,計畫始於2000年(青少年此時是國三),第一階段到2009,共蒐集九波資料,2011年開始進入第二階段成年時期的後續資料。主要變項之測量有:親子關係、心理健康、個人與家庭因素、成長生命經驗。

  • 研究結果

    • 親子關係及心理健康之變化趨勢

      (1) 支持隨著成長時期增加,衝突則是呈現波動,高中>國中、大學>成年初期。

      (2) 國中、大學時期憂鬱程度高於高中,成年初期的憂鬱程度最低。

    • 親子關係之類型與變遷類型

      (1) 原先類型
          a. 矛盾型:支持與衝突皆高
          b. 支持型:支持高,低衝突
          c. 衝突型:低支持,衝突高
          d. 疏遠型:低支持,低衝突

      (2) 變遷類型
          a. 長期矛盾型:穩定地支持和衝突皆高
          b. 穩定支持型:穩定地支持高,低衝突
          c. 持續衝突型:穩定地低支持,衝突高
          d. 疏遠轉衝突型:低支持與低衝突轉往低支持,衝突高

    • 親子關係變遷類型與影響因素

      • 持續衝突型比其他三類型遭遇到較多的生活事件。

      • 長期矛盾型或穩定支持型,與持續衝突型相比,前二者擁有較高的家庭凝聚力。

      • 穩定支持型比持續衝突型的受訪者,前者父母有偶者明顯較多。

      • 長期矛盾型的父母受教育程度明顯高於持續衝突型。

      • 性別、父母年齡、家庭收入、手足數等變項,影響並不顯著。

    • 親子關係變遷類型對心理健康之影響

      • 研究結論

      • 「長期矛盾型」: 長期親子關係相當一致具連續性,親子關係持續不佳。

      • 「穩定支持型」: 長期親子關係相當一致具連續性,親子關係保持穩定良好。

      • 「持續衝突型」: 原本或矛盾或疏遠的親子關係,進入成年後大部份轉為衝突, 意味青少年期間若無法擁有良好的親子互動,進入成年初期就可能每下愈況,難以期待 親子關係轉佳。
      • 「疏遠轉衝突型」: 原本或矛盾或疏遠的親子關係,進入成年後大部份轉為衝突, 意味青少年期間若無法擁有良好的親子互動,進入成年初期就可能每下愈況,難以期待 親子關係轉佳。
    • 憂鬱隨時期呈線性下降,自尊隨時期既呈線性上升亦呈倒U形曲線變化。

以上結果證實,親子間互動關係的長期變遷類型影響台灣青少年至成年初期的長期心理健康。

所以當下次別人再說「那些人長大後變這樣,就是因為小時候,家裡大人沒有教!」的時候,你會用這份研究怎麼跟對方解釋呢?

周玉慧(2013)。青少年至成年初期親子關係的變化及其影響。臺灣青少年成長歷程研究第五次學術研討會,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館

二、性別角色與性別刻板印象

1. Sex&Gender的差異

  • Sex
    生物性狀態,指生理上的男女特徵。

  • Gender

    • 指性別角色,社會運用某些非生物性特徵,譬如:穿著、儀態、言行、興趣、嗜好、工作、人格特質、在家庭中的角色等等,將人們清楚明確地劃分成男性、女性,並且規範了這兩種性別應有的模樣。

    • 根據Webster字典的定義,gender: the behavioral, cultural, or psychological traits typicallyassociated with one sex,亦說明gender是心理上的區別。

2. 台灣地區之性別議題研究

七零年代以前的台灣性別研究,因傳統因素而主張個人的性別角色與生理性別須相符合,兩者的吻合與否會影響個體的心理健康與社會適應。這種研究側重「男性化性格」與「女性化性格」的二元差異,認為男性特質與女性特質的分布位於連續性光譜的兩端。國內出現較多的性別角色研究,是從李美枝女士於1981年依據國外學者Bem(1974)的性別角色量表(BSRI)編定性別特質量表後,陸續才有更多研究者投入性別角色這項領域。目前國內對於性別角色的分類或測量方式大概有三種。   

  1. 平衡模式(balance model):以同一受試者的男性化分數和女性化分數的差異大小與方向決定受試者的性別角色,又稱t考驗法。

2.相加模式(additive model):Spence主張四種性別角色(兩性化、男性化、女性化、未分化)類型的認定,是由此人的男、女特質在統計中數上的位置判定,譬如:兩性化者代表此人的男性特質與女性特質,都在統計中數之上。自Spence提出相加模式後,多數性別角色研究都用此模式處理性別分類的問題。

3.交互模式(interactive model):此項模式的出現,源於相加模式受到一些學者的質疑,因為它會讓採取不同量表統計的研究成果難以互相比較。為了避免相加模式的缺點,交互模式改採用多元迴歸的方式進行研究。以男性化分數、女性化分數、及男性化X女性化分數為預測變相、其他行為特徵為效標變項作迴歸分析,研究性別角色與行為變相的關聯。

國內性別與性別角色研究以「性別角色刻板印象」與「四種性別角色類型在各種研究者感興趣或設想得到的變相上差異比較」為大宗,主要受美國研究方向影響。

3. 性別角色與性別刻板印象的研究

研究人們對於男性/女性特質的想像(譬如:男兒有淚不輕彈),並且探究這些想像是如何影響男性/女性角色在社會中的行為模式。研究方法為列舉數個特質,請受試者判斷哪些形容詞較符合心中「成年男性」或「成年女性」的標準。實驗結果中,被判斷為符合男性特質的形容詞多與完成工作相關,而被判斷為符合女性特質的描述則多為善與人和平相處。前者被稱為工具性特質,後者被稱為情感表達性特質。國外研究指出上述的性別刻板印象具有跨文化的一致性。除此之外,李美枝針在「男女大學生對吸引異性的特質」的研究中發現,大學生對於哪些特質能吸引異性的看法,是依循著性別刻板印象而來。(認為具工具性特質的男性較受女性歡迎,具情感性特質的女性則較受男性歡迎)

不過,國內對於廣告的研究則指出,男女的刻板印象雖然還是存在,但有隨著教育普及、生活水準提升、或社會觀念的開放等等而開始有所鬆動。譬如:高社經人士所閱讀的雜誌廣告較不具性別刻板印象、廣告中出現女性的專業工作形象,或是女性的衣著從保守變成性感暴露。

  1. 性別角色發展的因素及探討

    • 家庭
      子女的性別角色形成會受同性別之家長影響,而對於男生的影響又遠不及女生來的大。母親若為職業婦女,子女在性別觀念的發展上會較為平等,除此之外,女兒也較有可能發展出與傳統相異的性別角色。

    • 同儕
      於青少年時期影響最為顯著。男孩被期望表現成就、追求生涯目標、以及發展心智能力。女孩則處在追求成就以及既定性別角色的衝突中,不被鼓勵心智與生理潛能的發揮。

    • 學校教育
      學校中男女校長的比例懸殊間接加深學生對於男性決策者權威的印象。教科書內容、團體生活中也存在性別差異。但在學者對男女分校的研究中指出,學生的性別角色與成就動機的發展受多種因素影響,學校環境並非單一變因。

    • 大眾傳播媒體
      國內並沒有此方面的相關直接研究。僅能從媒體中普遍存在的傳統性別刻板印象與攻擊性之社會學習研究推論,此一關於性別角色發展的學習歷程存在。

  2. 性別角色的態度形成與變遷

    本研究試圖探討這一代的青少年的性別意識的發展軌跡,探討原生家庭的社會化、成長過程的學校教育、以及生活社區處境對其性別意識發展的影響。同時,亦將青少年步入成年的生命歷程中,原生家庭的社會化背景是否仍持續影響其性別角色態度(以下簡稱GRA,Gender-Role Attitudes)的變遷納入討論。

    (1)影響因素

    • 家庭社會化的影響
      根據社會化理論,本研究預期父母親的GRA、原生家庭的社會經濟地位(包括父母親的職業地位及家庭收入)、父母的宗教信仰、婚姻狀態、家務分工以及家庭的文化資本會影響青少年的GRA。

    • 生活處境的影響
      研究中將生活處境的影響區分為「學校及社區」以及「成人階段生活經驗的影響」。

      • 學校及社區
        本研究預期學校環境可能影響青少年的GRA。因此透過分析在校成績表現、班級男女比例、教育分流(高中、高職)等對GRA的影響來探討。

      • 成人階段生活經驗的影響
        本研究預期個人生命歷程的經驗會影響GRA的變遷。因此透過檢視青少年接受學校教育的時間長短(學歷到高中?大學?或更後續的深造)、就業經驗、宗教信仰以及婚姻、成為父母等角色改變帶來的影響,來探討生命歷程對GRA的影響。

    • 家庭社會化因素的持續影響
      象徵互動理論的學者指出兒童在原生家庭的社會化過程中,父母及家人的特質及其互動所表達出性別的意涵,會被概念化為一種潛在的性別展演符碼 (gender markers)(Goffman 1977; West and Zimmerman1987; Greenstein 1996),對於個人的性別展現(包括性別化、性別意識、GRA)有長遠的影響。本研究將利用縱貫資料及成長曲線分析模型探究在青少年進入成人的生命歷程中,父母親(譬如GRA、角色分工、宗教信仰)以及原生家庭背景(譬如社經地位、文化資本等)以及所處環境脈絡對於其GRA影響力的持續性。

    (2)研究架構及方法

    建構青少年於國三(15歲)到成年初期(26歲)的GRA發展及變遷之成長模型。

    第一階段的調查實施期間自2000年至2009年,蒐集了九波資料,第二階段於2011年開始進入成年階段的後續追蹤。整體計畫重點在了解臺灣青少年成長的過程,並試圖由家庭、學校和社區等三個重要社會制度的交互影響切入,探討青少年不同的成長歷程以及影響不同成長模式的可能因素。

    (3)結論

    本研究的分析結果發現青少年早期的家庭背景、學校生活及成人後的生活經驗都可以相當程度解釋青少年在生命成長歷程的GRA的形成及變遷,即社會化理論及處境論皆獲得一定程度的支持。除此之外,將研究結果整理後,會發現家庭背景、學校、社區等生命歷程因素對於青少年GRA的形成及變遷有性別差異。以初始期的態度而言,影響女性GRA的有父母本身的GRA、母親就業及家庭文化資本,影響男性的包括父母GRA、父母婚姻狀態及父母家務分工。可以說影響青少年男女初始期態度的因素都是父母的角色示範相關的因素,且女性的初始態度還受到家庭文化價值的影響。以家庭社會化對於成長階段的GRA的持續影響而言,影響GRA變遷的因素主要是文化價值的因素(就業方面,因為調查只做到26歲,所以可能還沒有那麼明顯);女性包括家庭文化資本及個人的基督教信仰,男性則包括母親教育及家庭所接觸的階層文化(社經地位)。

4. 國外與台灣的相關性別研究比較

國外對於性別角色發展的因素,已有發展完整的七套理論。分別是生物學理論、精神分析理論、社會學習理論、認知發展理論、性別基模理論、社會角色理論、自我表現理論。除精神分析理論外,皆有實際研究支持。

台灣對此議題大多採取「抓變項相關」的方式,利用相關研究法,而非實驗方式進行研究。台灣在性別相關的研究起步較晚,研究上也產生了一些缺失,主要有五項:分別為人云亦云、拾人牙穗、工具導向、方便取向、具歷史斷層等。其中台灣因仿效美國研究方式而導致研究結果本土色彩淡薄,甚為可惜。

資料來源:

  1. 李美枝, & 鐘秋玉. (1996). 性別與性別角色析論. 本土心理學研究, (6), 260-299 2.呂玉瑕, & 周玉慧. (2015). 二十一世紀臺灣青少年性別角色態度之形成與變遷. 臺灣社會學刊, (58), 95-155.

results matching ""

    No results match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