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現代社會中的心理異常-- 社會觀感:歧視

(一) 輿論烙印

精神病患常受到汙名化。一如台灣發生的鄭捷事件誤導大眾將其和精神疾病畫上等號,造成社會對精神疾病的誤解。有醫師指出病患的不當行為往往是旁人態度所觸發,並非皆具有攻擊傾向,同時也呼籲大眾在保障自身權益之時也莫因此忽視了患者的人權,將其排除在公共治理之外。

「烙印」在心理學上指的是「針對一個人的負面態度」,實例上如:大眾媒體常將精神病患者形容成具有犯罪傾向;法律術語上將精神病患者定義為無行為能力人。這些患者即便得到幫助、透過療程使心理健康獲得改善,卻可能因為治療而產生的烙印為他們帶來社會的負面觀感,造成負面的交互作用。

上圖顯示一連串行為與其被社會接受的程度與懲罰,可看出社會對於精神病患的懲罰類似對於罪犯或其他偏離常規者的,精神疾病的嚴重程度與社會不接受程度及懲罰呈現正相關之對應。

許多精神病患在尋求幫助時會面臨這樣的難題:得到幫助會帶來解脫卻也會讓自己被標記。病人也傾向內化被排斥的期望,進而影響其表現。另外,研究也顯示精神病患交流過的人被不名譽的烙印所影響的程度較低,對其危險性的評估也較低。

(二) 組織體系

隨著第二次世界大戰帶給全人類的衝擊,以及 1950 年與 1957 年舉辦的世界精神病學代表大會,國際社會意識到精神病學領域的不斷變化,經驗知識相對於理論有其重要性,而這些知識的流通可促進專業能力的共享,其中累積的新知和各種治療的可能性也可被運用於適應各地文化的需要。

1961 年 世界精神病學協會 (World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WPA) 正式成立,其宗旨為增加對精神病患者的知識和技能,提供在精神衛生領域工作的必要照顧,促進在精神病護理、教學和科學研究,協助最高的道德標準制定和遵守,保障醫師與病患的權利。WPA 每三年擧辦一次 「世界精神病學大會」(World Congress of Psychiatry),也組織擧辦國際性和地區性的大會和會議,並在 2002 年創辦並開始出版官方雜誌《世界精神病學》。

台灣於 1990 年通過精神衛生法,讓治療的過程有初步得以依循的根據,更因人力的加增,擴大對精神疾病照顧的範圍,有更多的管道與人力物力提供給非嚴重精神疾病的病患; 1995 年台北市立療養院與台大醫院精神科,設立了沒有 24 小時強制門禁的 精神官能症病房,象徵台灣精神醫學界對這些一般而言在職業、人際等自我功能上尚稱穩定,但在某些情況下引發障礙的個案正式邁開協助的步伐; 2004 年成立 台灣精神分析學會,認為精神分析不單作為一種臨床專業,更需不同領域的人才參與翻譯引介、人文研究以及學院的教學。學會定期舉辦演講和提供臨床課程,於 2015 年正式通過申請成為國際精神分析學會的研究團體。

然而,台灣的精神病患照護人力問題同樣受到關注。衛生福利部於 2016 年 4 月表示,目前台灣約有 34,000 多名一、二級精神病患,但僅有 96 名關懷訪視員。換句話說,平均 1 個訪視員要負責追蹤超過 300 精神病患,因此爭取預算以及增加相關人力都是未來需要努力的目標。

results matching ""

    No results match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