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期的發展

一、成年期的身體發展

(一) 身體機能

簡單來說,成年人的身體機能在此到達顛峰,也是一個由盛轉衰的過程。

視力方面,大約從25~30歲就開始退化,在50歲過後,絕大部分的人感受到視力功能顯著下降。夜間視力發生麻煩,觀看近物變得困難,而且比較難以分辨短波長光(紫藍色)。聽力方面個體差異較大,但是大約60歲,大部分的人能感受到聽力功能下降,特別是頻率高的聲音。(但奇妙的是,老人的聲音比成年人高,可能是因為聲帶的硬化。)但即使如此,老人經常否定自己聽力減損,因為它被視為老人惹人嫌的特徵。另外,嗅覺和味覺直到大約60歲才開始退化。

性慾和性能力被視為成年人的一大特徵,它始於青春期,結束於更年期。一般而言,性激素的變化對女性的生活影響遠超男性,無論是月經期間或更年期。在月經來臨或更年期的到來,女性都經常要面對許多症狀,例如:頭痛、焦慮、疲倦、手腳冰冷等。相較於女性,男性的性能力的喪失是漸進式的,過程中通常沒有重大事件的發生。

另外,肌肉和骨骼的發育也在青春期結束後發育完全,在更年期開始時衰退。

(二) 大腦

在以往的認知中,人的大腦大約在12歲時就發育成熟。但是根據較新的研究發現,負責控制衝動的前額葉皮質要到20幾歲時才會成熟。這種不一致使得青少年比較喜歡冒險,但是比較無法控制自己的衝動,也較無法對自己的行為負責。在一般人的心中,成年人需要完全的對自己的行為負責。因此我們認為20歲以上的人才算成年,其背後的科學原理就在此。

基本上,大腦的神經元從20歲開始就有減無增。因此從數量來看,大腦在20歲時就開始退化,到大約50~70歲時將會有明顯的感覺:記憶力變得糟糕、更難運用新知識、平衡感和方向感變差、手腳不協調等等。然而,過去所學的技巧和知識仍然能夠運用自如,也就是說智力可大致劃分為結晶智力流動智力,而只有流動智力會隨著年齡而有明顯的退化。另外,人們在各個領域的智力測驗(特別指無關反應時間者)中,結果往往與受試者的年齡無關,而是他們是否在生活中經歷過相關的經驗,或曾學習過相關的知識。所以年齡並不是大腦退化的主因,荒廢不用才是。

人類的大腦在成年期前會不斷精簡、創造新連結,當人成年後,大腦的重塑過程開始放緩,然而大腦的額葉,在30歲時依然有新的連結在形成。隨著大腦結構改變,其活動運作也會跟著改變。在兒童的大腦中,相鄰區域往往會共同協作,而成年後,相隔較遠的區域也會參與協作。神經科學家推測,這種遠距離的協作讓成年人大腦更有效地運作,並處理更多複雜的資訊。

二、成年期的認知發展

(一) 成人的意義

成人不僅是身體發育成熟的人,更能對自己的行為負責,並且有「自己是成人」的自覺。成熟的概念是多方面的,它包括生理、心理、情緒、社會行為等均達一定穩定與固定的程度。

(二) 自尊

一般而言,社會對於成年人的期待遠高於其他人 (特別相較於兒童和老人),這使得成年人有一種優越感。正面來說,成年人會明顯地感受到社會對於他們的期望,並努力地完成社會給予他們的責任義務;另一方面,成年人也會歧視其他人,例如:認為兒童吵鬧而沒有自主行為能力、青少年只是處於發情期,罹患中二病的小屁孩、老年人只剩下不多的時間,只能混吃等死等。

為因應成年人的高自尊心。在成人教育方面,盡量營造開放而平等的氣氛,教師引導學生們討論,而非傳統的教師,以權威為背景,單方面地傳授「絕對正確」的知識。而對家長而言,面對即將邁入成年的兒女,要逐漸轉變相處的方式,相信兒女有自主生活的能力。今天仍然有許多老人,對兒女噓寒問暖,見面就問吃飽了沒,雖然是關心的一種表現,但是對於我們而言,卻可能是一種傷害自尊,不信任我們有自主行動能力的行為。

(三) 分化

分化是用以了解成人的一個普遍而切實的概念。亦即個體到了成年時,其能力、興趣、態度等呈現分歧與多樣化的現象。

分化的現象在成年期之前即已開始。最早是胚胎和胎兒結構性分化,繼續發展到嬰兒、兒童到青少年,歷經由全體到部份的發展程序,一直到成年時成為一個穩定而確切的實體。而嗜好、興趣、態度、能力均呈現差異,主要是肇因於經驗和學習。例如一個兒童通常什麼食物都吃;但成人,尤其是年紀較大的成人,對食物就有相當的偏好;一個年輕人幾乎任何地方都可以安睡,但一個成人就有相當的偏好。其他如對運動、音樂和政治方面的愛好,年輕人通常較具全盤性,但成人則較有區別性。

(四) 經驗

成人與兒童另一項重大的不同在於經驗。成人具有豐富而多樣化的經驗;兒童不是沒有經驗,就是只具很少的經驗。而兒童由於經驗的欠缺,在傳統教育學上,從不強調經驗。經驗也成為成人教育學與兒童教育學的極重要分野。除了經驗的累積,對於經驗的運用成年人較兒童成熟。在需要創意的測試中,兒童與成年人的差異不明顯;但在需要舉一反三以及需要先前解題經驗的題目時,成年人的表現明顯較兒童成熟。

經驗基本上可以代表每一個成年個體心理的所思所想,每個個體依其生活經驗而分化。因此在討論成人心理學時,建議要依個族群、社會地位、性別等差異進行分別討論。一般而言,藉由大數據統計而來的資料可信度是有待商榷的。

(五) 時間知覺

對成人而言,時間也是影響成人生涯計畫或行為表現的重要因素。成人與兒童或青少年,對時間的觀念亦不同。兒童或青少年往往採「累積」的觀念;而一個成人,則改採「剩餘」的觀念,即兒童或青少年對時間的看法,皆從生命的起始點開始。例如兒童會說:「我已經十歲了,還不能出去看電影。」這是一種累積的觀點;而成人則往往從生命的終點向前推移自己還有多久時間。

對於同一時間單位而言,兒童與成人的知覺亦有不同:兒童覺得相當漫長遙遠的時間長度,對於成人則有立即到來的感覺。舉例來說,兒童認為一年極其漫長,企盼過年的心態至殷,但似乎久候不至;成人則覺得一年飛馳即至,且一年快過一年。

McClusky(1964: 161-162)說:「對於一個六歲的兒童而言,一年就是其所知道時間的六分之一;對於一個十六歲的青少年而言,一年就是其所瞭解時間的十六分之一;對於一個四十歲的成人而言,一年就是其生活期間的四十分之一;對於一個七十歲的老人而言,一年就是其所生活年代的七十分之一。因此,隨著年齡的增長,同一時間單位(如一年)在已知時間總數裡就成為一個逐漸遞減的分數」。再加上生命期的逐漸減少,使成人對未來的態度有重要的轉變。

三、成年期的社會情緒發展

成年期又分為成年初期(12-20歲)、成年中期(20-40歲)、成年晚期(40-65歲)三個階段,在各個時期各有其不同的發展任務及特質。 依照Havighurt的發展任務理論,成年初期(adolescence)主要為(一)性別歸類(sex typing),指學習該文化認為符合個人性別之行為和特徵。(二)為步入職場做身心準備、(三)開始負社會責任。以及(四)養成價值觀、個人道德與意識形態。

成年中期(middle adulthood)的發展任務則為(一)選擇伴侶、準備步入婚姻並組織家庭(二)學習和諧的婚姻/家庭生活(三)學習養育/教養兒女(四)選擇一份穩定的事業(五)擔起公民的責任(六)尋找並加入同好會或職業工會等。

成年晚期(late adulthood)的發展任務則為(一)協助青少年責任心的發展以及幫助其轉變成快樂的成人(二)達到與維持個人社會經濟地位(三)擁有個人穩定及規律的休閒活動(能給予配偶及異性一定的尊重(五)接受與調整身理的改變及老化(六)照顧及學習與年老的父母相處等等。

Havighurt的發展任務理論又可和Erikson的發展理論互相對應、參照。根據Erikson的理論成年期的社會情緒發展主要有五大特質、方向:

(一) 建立親密關係

親密感是指其他人做出完整許諾的能力。建立親密關係,必須要在自身喜好做出讓步,扛起責任並放棄一部分的個人自由,但是同樣會獲得很大的回報。Erikson的觀點認為,做出許諾之前,必須先建立自身明確的認同感(亦即解決青春期危機),才會準備好對一份愛情做出許諾,並攜手度過一生。

然而,現代社會的趨勢是在婚約前進行同居,並盡量延緩做出婚約的許諾。而且在建立親密關係時,也必須考慮職業等認同議題上取得共識,相較於艾瑞克森所生活的時代有的更多樣化的選擇。

(二) 傳承

傳承是指對家庭、事業或社會做出有意義而影響深遠的貢獻。許多三、四十歲成年人由關心自身轉變為關心下一代,無論是自己的子女或是社會上年輕的下一代。此外,他們會開始審視自己對社會的影響:是否樹立一個好榜樣,有沒有遺留下好方法、好想法給後人,甚至考慮到身後名的問題。

(三) 壓力

社會大眾的刻板印象,普遍認為老年人是最不快樂的族群,因為他們要面對身體機能的退化、孤獨的生活和死亡的到來。但許多研究顯示,人的一生的快樂指數大致呈現U型曲線。也就是說,成年人反而是最憂鬱的族群。

在職場方面,成人要考慮就業或就學、升遷和退場;人際關係需要考慮事業、家庭和朋友間的平衡。面對各種挑戰,和角色的頻繁轉變,是使得成年人成為最不快樂的族群的主要原因。成年期也是自我實現的時期,當個體的自我實現不太順利時,在中年時期就可能會引發中年危機

(四)中年危機

中年危機包含範圍很廣闊,包含職業生涯、家庭生活、健康狀況。人到中年最明顯的特徵是會「自我評估」,審視以往成就是否達到自己的理想。然而,大部分人的評估結果是失敗、或對自己不滿意,覺得懊惱不已,情緒開始低落。不過這種負面情緒不會持續太久,大部份中年人都會降低自己的水準,跟現實生活作妥協。

職業生涯方面,不滿足與憤怒是中年期常有的負面情緒。大部分人都想改變工作環境,但也都會顧慮技能與體力能否克服改變,或者經濟壓力能否承載個人理想的實現,瞻前顧後考慮太多,使得行動力折於現實。中年人會有很多藉口,如「沒時間」、「沒適當機會」,所以中年人面對的狀況是想變又不敢變,因為不確定能否克服。如果在中年要有大轉變,例如創業,多半也是是抱持「賭」的心態,因為人生已到中間,不甘心,不妨姑且一試。

家庭狀況也是中年人所煩惱的。有一派說法是:若孩子是婚姻的潤滑劑,中年的夫妻關係難免疏離。有些夫妻年輕時相安無事,是為了孩子的成長,一旦孩子長大離家,只剩下夫妻兩個人,一有衝突就可能導致分手,所以中年是離婚的高峰期。另外,面對孩子長大離開父母生活,許多中年人表示生活頓失重心,再加上如果夫妻感情不好,那還得忍受下半輩子的孤獨的生活。但也不必如此悲觀,另一派學術研究指出:不是每個人都有中年危機,只有15%到20%的中年人才會產生危機感,而其多半是因為在年輕時就有過類似現象,只是在人生的中年階段,負面症狀會更加明顯。

簡單來說,中年危機潛藏在家庭、工作、體力衰退、自我價值等各層面。但事實上,各年齡層都會產生危機,差別只在於面對它的態度以及能否安然度過。

results matching ""

    No results match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