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老年期


(一) 不同年齡層解決問題的差異性

1.研究大綱:

研究不同年紀在處理因己所產生的家庭問題時,會使用何種方法來解決問題和情緒上的變化。受試者皆被問到如何解決問題以及如何控管情緒。研究者將他們分類為三種解決問題的策略,分別是:借助外物、主動控管、被動控管三種。

得出的結論大致上呈現:中年較老年易使用主動控管,同時老年在情緒控管上較中年被動。

2.前言:

朋友、家人或是情人之間的衝突,在處理上較容易因年齡不同而有不一樣的處理策略。在這種較私人的問題中,老年期的人更容易採取被動解決問題的策略,但這邊的被動指的是:不直接面對問題。同時,青壯年時期的人容易採主動面對問題並解決之的策略。

雖然被動的策略常常被視為成效較不好的方法,但這在老年期而言並不一定,因為被動的目的是抑制負面情緒的產生,而且同時被動的解決問題相對不必耗費心思。可想而知,因為老年人體力上較弱,被動的解決問題反而不一定是較沒效率的方法。

3.研究方法:

(1)研究族群:

35位青壯年(17男18女) 18~39歲,31位中年(16男15女) 40~64歲,38老年(18男20女) 65歲以上

受試者為美國亞特蘭大城中的自願者

接受這份研究耗時約1.5小時可獲得15美金

(2)測試方法及量化分析

研究者使用3*2*2*3(Age group × Gender × Emotional salience × Strategy type)混合模型,年齡層和性別為組間因子(between-subjects factors),問題所產生的情緒變化(大或小)和解決問題的策略種類為組內因子(within-subject factors)

受試者被要求描述兩個近幾年來曾經發生過的家庭問題(家中的衝突),其中有一個情況要是"情緒相關性小"(low emotional salience),而另一個情況是"情緒變相關性大"(high emotional salience)

其中每個情況裡,受試者都被要求回答下列問題:

〈1〉他們怎麼處理或如何試著去解決該問題

〈2〉當面對問題時,受試者的情緒為

〈3〉整體上來說,受試者如何面對這些情緒

〈4〉是什麼影響受試者將問題分配為情緒起伏大或小(high or low emotional salience)

接著受試者回答一些關於解決問題和處理問題時所引發的情緒的感知性問題,回答這些問題是利用分級式回答

(a)你覺得解決問題的有效程度為何?

(b)你覺得你的方法在處理立即性的問題時的有效程度為何?

(c)你覺得你的方式在預防和最小化未來的問題的有效程度為何?

(d)你覺得你的方法在提高自尊和認為自己更好的方面的有效程度為何?

(e)你覺得你在處理問題時含有自己面對問題的情緒的有效性為何?

4.研究結果:

(1)Problem-Solving Response

高度情緒波動跟運用策略呈現正相關,同時低情緒波動跟不運用策略呈現正相關性。不管哪個年齡層,都傾向借外物去解決問題而非主動或被動借決問題。

(2)Emotion-Regulation Reponse

在解決自己造成的問題當中,年齡並無差異,但性別有差:女性需要更有方法的去調整自己的情緒

(3)年齡相關部分:

中年時期會相對於老年人傾向使用借助外物和主動解決問題,此外老年人較年輕人傾向使用被動解決問題


(二) 從社會心理發展理論探討高齡者的人生四道

陳欣蘭溫素美南開科技大學應用外語系

1.研究背景與目的:

在艾瑞克森(Erikson, H. E. )的「心理社會發展理論(theory of psychosocial development)」中提到,老年期的發展若是做不到自我統整,就會陷入悲觀絕望,能夠做到自我統整的老年人可以在晚年時平安喜樂,安然度過人生最後一刻。人生四道為「道謝、道愛、道歉、道別」,是從安寧照護系統所發展出來的,藉由這人生四道達到「善終、善別、善生」的結果。

所謂「道愛」,是向自己摯愛的親人表達自己的關愛,

所謂「道謝」,是謝謝對方為自己所做的一切,

所謂「道歉」,是互相原諒彼此的過錯,

所謂「道別」,是將彼此放在心上,互相珍重告別並再次感謝。

並不是只有到臨終的時候才可以做這人生四道,而是在平時就能夠做到,以免為時已晚,也讓自己能夠隨時保持心理愉悅、無負擔。

2.研究方法:

藉由訪談的方式,詢問受訪者想要「道謝、道愛、道歉、道別」的對象分別為何,受訪者為條件略同但歲數不同的對象,以了解不同年紀對於人生四道的想法。在這次的研究中,完整的完成所有問題的有三位女性,在研究中也有男性的受訪者,但是男性較為不願意將心裡的話出來,或者是不知道要對誰說,因此沒有男性的結果。

3.結果與討論:

本研究經分析資料之後,得到以下結果:

(1)道愛的對象都是自己的另一半:也許是跟民族性有關,對受訪者來說,他們都會羞於說出自己的答案。

(2)道謝的對象是對自己有重大幫助的貴人:高齡者想要到謝的對象幾乎都是在自己生命的轉折處出現的貴人。

(3)道歉的對象都是自己的親人或是手足:這個問題是最困難的,受訪者總是深思很久,才能緩緩道出。

(4)道別的對象主要是自己的至親:在分別來臨時,最想陪伴在身邊的通常都是至親。

由以上的研究結果得知,不同的年齡對於人生四道的看法差不多,四道的表達對象通常都是至親。不過由於此研究只針對女性長者做訪談,並沒有男性受訪者的答案,所以有其限制性。

results matching ""

    No results match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