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應用

心理學研究法最常用的分成五種。分別是個案研究法、實驗法、觀察法、相關法、調查法, 以下一一介紹並舉出生活實際應用案例,以讓大家察覺生活中的心理學。


壹、個案研究法

一、研究方式

個案研究法的研究對象常為個人或團體,最早這種方法被用於了解病患的的疾病史中,因個案研究法中,個人背景資料的追溯是其中很重要的一環,因此又有人稱之為「個案史」(case history)。

Eisenhardt(1989)訂定了個案研究法的八步驟:

個案研究法有兩個主要的特徵:

1.廣集個案資料,包括家庭背景、社交生活、身體和心理特徵、過往是否有犯罪前科等。

2.搭配多種方法,例如搭配問卷法、測驗法、實驗法、觀察法等,有助於了解個案情況。

二、起源──最早的應用

個案研究法也稱案例研究法,由美國哈佛大學法學院創始。1870年,蘭德爾擔任哈佛大學法學院院長,法律教育面臨前所未見的壓力:其一,是傳統的教學法受到大眾的反對;其二,是法律文獻數量急劇的增長。蘭德爾認為,法律條文的意義在幾個世紀以來的案例中得以擴展。這種發展大體上可以通過一系列的案例來追尋。由此揭開了案例法的序幕。

案例法在法律和醫學教育領域中的成功,激勵了商業教育領域。哈佛大學洛厄爾教授在哈佛創建商學院時建議,向法學院學習案例法。1908年案例法在哈佛商學院開始被引入商業教育領域。起初因商業領域嚴重缺乏可用的案例,哈佛商學院僅借鑒了法律教育中的案例,才得以在商業法等課程中順利的使用案例法。因此,人們開始有針對性的研究和收集商業等案例。

三、研究案例──研究法的謬誤-藥越貴越有效?

所謂安慰劑效應(Placebo Effect),是指當我們給被驗者服用據說會影響情緒的藥物,再要求被驗者敘述自己的情緒狀況時,被驗者的情緒可能的確是受到藥物影響,但也有可能是被驗者因為服用藥物,對自己產生情緒受到影響的預期才闡述同樣的狀況。
美國辛辛那提大學(University of Cincinnati)的神經學家Alberto Espay針對安慰劑效應進行了實驗。他挑選了12位罹患巴金森氏症(Parkinson's disease,PD)的病人,先停用原本的藥物「Levodopa」後告知病人,有兩種新藥可幫助他們製造多巴胺,實際上這兩種「藥物」都只是生理食鹽水。

研究結果發現,在運動技能(motor skill)測試中,接受較高費用藥物治療的病人,其測試結果比接受低費用藥物治療的病人較佳,顯示病人主觀相信服用較貴藥物會得到較好的結果。但是不管是何種安慰劑,效果都沒有比服用常規藥物Levodopa時好。

貳、實驗法

一、研究方式

為了瞭解人類行為,科學家要確認因果關係,最常用的就是實驗法。實驗法是最嚴謹的科學研究法,因為是在科學家控制的狀態下去進行,觀察獨變項和依變項,獨變項就是指被改變的變項。

二、研究案例──赫爾曼‧艾賓豪斯的「遺忘曲線」

赫爾曼‧艾賓豪斯(Hermann Ebbinghaus,1850-1909)是德國的心理學家,也是第一個用實驗方法研究記憶衰退的心理學家。為了能夠客觀地研究記憶與遺忘,記憶的實驗必須採用標準化、一致性的測驗項目,因此艾賓豪斯發明了兩千多個無意義單字,把一個母音嵌入兩個子音之中,並隨機抽出若干字來做為記憶實驗的內容。他以自己為實驗對象,每次實驗取出若干單字,加以排出字序後,測驗自己需要重複幾次才能完全記住這些字序,並間隔不同的時間測驗自己的記憶與遺忘狀況,同時也測驗複習之後,需要多久時間才能再重新完全記住這些字序。艾賓豪斯從實驗結果得到了一些遺忘規律,得出著名的「遺忘曲線」,是使用科學實驗方法,成功用量化呈現遺忘的特性的案例。

上圖為《艾賓豪斯的遺忘曲線》。

參、觀察法

一、研究方式

觀察法為心理學中被廣為使用的研究方法之一,也可以擴大到行銷研究層面,例如「神秘客」的運作。「神秘客」為一種行銷研究的進行方式,主要是奠基於觀察法所產生出來的行銷研究方法,透過第三方參與式觀察的方式,深入消費情境,與被觀察者進行互動,進而審視並彙整企業品牌的服務問題與員工管理制度,為心理學中的觀察法運用到行銷領域的一個典型例子。以下為觀察法在生活中的實例。

二、研究案例──企業界的「神秘客」

據公布的一項「服務品質調查」,首都客運、鼎泰豐、老爺大酒店、凌志汽車分獲各行服務品質最佳企業。是《遠見》雜誌第十一屆服務品質調查,四月一日至九月十日出動二十名具國際證照的「神密客」實地調查十九類不同行業企業,主要觀察員工服務態度、熱誠表現,約佔總評分七成五,出狀況測試的魔鬼題佔總評分二成五,今年共評比兩百八十三家企業門市,規模歷年最大。
以神祕客至LEXUS測試為例,神祕客保養汽車離去後,還去電指車內撿到螺絲,車廠立即安排再入廠檢修,保養過程中神祕客還宣稱手機沒電,維修技師林彥志立刻大方出借他的手機,令神祕客感受到「把客人當朋友」的服務態度。

透過第三方參與式觀察的方式,深入消費情境,上圖為神秘客示意圖。

肆、相關法

一、研究方式

相關法想得知的是兩變數之間的相關程度,並不主動操弄自變項以研究其與依變項間的因果關係,而是被動地觀察、計算數個變數間的關係:正相關、負相關或是沒有相關。現在市面上常有些標榜對身體有特殊療效的商品,消費者因缺乏足夠的科學證據,常仰賴自身常識、廣告內容及其他非科學的資訊,來決定是否購買商品。假設消費者買了聲稱具有幫助入睡及睡眠品質的精油,回家使用後發現失眠、睡不好的情形並未獲得改善,便向消基會檢舉此商品廣告不實,此時便可採用相關法來進行裁決。研究者選定不同職業不同性別的人,檢測精油是否對睡眠有直接影響,比較使用前後的睡眠時數、容易入睡程度、睡醒後精神狀況等,針對兩組資料進行統計分析,決定兩者的相關性。不過相關法只能了解兩個變項之間的相關性,無法斷定何者為「因」、何者為「果」。

二、研究案例──睡眠與學業成績的相關性

一般社會的刻板印象中,認為成績好的學生總是用功讀書,在深夜的書桌前挑燈夜戰,才能獲得優異的學業表現。尤其是國中到高中階段的學生,學業壓力之大使得他們無不犧牲睡眠來換取更多的讀書時間。

但是挪威一項針對學生睡眠情況與學業成績研究中指出,睡覺時間、睡眠時數以及睡眠缺損都與學業成績有關,上床睡覺時間越晚、睡眠時數越少、睡眠缺損越嚴重,學業成績就會越低落。這項調查包含了近八千位青少年,在這項研究中學業表現最好的那群學生,是在晚上10-11點間睡覺、每天睡7-9小時、睡眠缺損少於一小時。

有人會指出,不一定是睡眠時間不足導致學業成績低落,也可能是因為學業成績較差,所以需要花上更多時間熬夜趕上,至於成績好會唸書的人當然早早唸完就睡了。因為本研究採用的方法是相關性研究法,結果只是代表相關性,並不代表因果關係,上述的可能性確實存在。

伍、調查法

一、研究方式

調查法是指以某一(或某些)問題為範圍,要求被調查者回答他個人的想法或 做法並收集資料。此法藉由累積許多個人的資料,以分析推測團體的心理趨向,研究的是被調查者的「資料事實」──如性別、年齡、職業等,與「心理事實」──如意見、態度、信念等,兩個變項間的關係,常見的問卷、民意調查或訪談便屬之。進行調查法研究時,通常是隨機從母群中選取樣本,針對不具代表性的樣本調查,並無學術上的意義。

二、研究案例──Facebook熱門的問卷抽獎

以下為生活中運用到調查法的實例,如在臉書的NTU台大學生交流板中發表問卷調查,填寫調查問卷的人成為樣本,其調查範圍十分廣泛,如每天生活習慣造成哪方面的影響、對同志婚姻的看法、消費者購買物品的心裡因素、自殺防治等相關議題,可說是不勝枚舉,因填寫問卷可有機會參加抽獎,所以填寫人數較多,表示樣本人數不會過少,較具有合理性,因為此法可快速收集到眾人對某議題的看法,所以被廣泛使用。但在社團發表問卷調查,也有某些缺點,如接受調查的族群,幾乎為同年齡層的大學生,較缺少社會大眾多族群對議題的看法,有時較缺少普遍性。

上圖為臉書的NTU台大學生交流板中的調查問卷形式。

results matching ""

    No results match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