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籍影音

一、書籍

1. 路西法效應:在善惡的邊緣了解人性

作者:Philip Zimbardo

譯者:孫佩妏,陳雅馨

出版社:商周出版

ISBN:9789862726389

書籍介紹:

  在書中,作者詳盡地解釋了史丹佛監獄實驗的經過。路西法效應是在史丹佛監獄實驗後由作者提出的一種現象,是指在特定情境或氛圍下,思維、行為、性格,表現出了惡的一面,這體現了人性中的「惡」是可以人為在特定情境下,或是直接由情境造成的。一般的書籍、大眾對於犯罪者,皆將他的行為歸在於「內在人格」,這本書則從體制、系統的角度探討犯罪者的心理模式,給讀者一個新的角度思考。

▲圖16.10.路西法效應

2. 學著好好愛(戀愛社會學)

作者:孫中興

出版社:三采

ISBN:9789863424970

書籍介紹:

  作者為台灣大學社會學系的教授,作者從社會學、心理學到傳播學,講述了他對人生最難解的謎題「愛」的想法。愛,是每個人都會遭遇到的課題,尤其身為學生,戀愛學分更是不可少的必修學分。本書利用理性科學的方式討論愛的本質與迷思,雖包含了許多老師學術研究的理論,但用說故事的手法寫成,讀來輕鬆有趣。這一次,就跟著老師,從不同角度,學著,好好愛。

▲圖16.11.學著好好愛

3. 洗腦:操控心智的邪惡科學

作者:Dominic Streatfeild

譯者:紀迺良

出版社:麥田出版

ISBN:9789861737218

書籍介紹:

  大家從小就常聽過「洗腦」,但洗腦究竟是什麼?如何洗腦?真實世界存在這樣的例子嗎?本書可為你解答!本書作者多明尼克透過大量的解密文件,以及訪談英國軍情五處、六處和美國中情局、研究人員、戰俘、受害人、家屬等,撰寫洗腦從冷戰時期的起源,迄今不斷被使用的秘史,揭開世上最隱密的思想操控術,將「洗腦」的所有技術、試驗、效果以及後遺症攤在世人面前。

▲圖16.12.洗腦:操控心智的邪惡科學

4. 烏合之眾:為什麼「我們」會變得瘋狂、盲目、衝動? 讓你看透群眾

作者:Gustave Le Bon

譯者:周婷

出版社:臉譜

ISBN:9789862355541

書籍介紹:

  作者勒龐生長的背景是動盪不安的法國大革命時期,因此他對於群眾心理以及群體力量的觀察格外深入。勒龐發現:一個群體的運作具備其獨有的特徵,不同於個體單獨的行為模式。群體在組織化的過程中,每個成員的觀念和想法會漸趨一致,他們自覺的個性會逐漸消失,取而代之的是集體的群眾心理。本書是作者最有名的著作之一,對於後世的社會心理學研究影響深遠,也是現代意識形態研究不可或缺的材料。

▲圖16.13.烏合之眾

5. 性、謀殺,以及生命的意義:演化心理學家教你如何過更有意義的生活

作者:Douglas T. Kenrick

譯者:莊安祺

出版社:大塊文化

ISBN:9789862133040

書籍介紹:

  本書嘗試以演化學的觀點分析:人類表面看似不理性的行為,其實有著極深層的理性基礎。如果你想瞭解愛、利他主義、英雄主義以及成功,你也必須理解世界同時存在的憎恨、自私、膽怯以及失敗;如果你想瞭解人類天性何以產生哲學家、慈善家以及詩人,那你更要瞭解我們與豺狼、猿猴以及陰溝裡老鼠之間的若干關係。

▲圖16.14.性、謀殺,以及生命的意義

6. 收買與出賣的祕密:關於說服的創意、魅惑,及其弔詭

作者:Robert Levine

譯者:李明

出版社:大塊文化

ISBN:9867600002

書籍介紹:

  在說服與被說服的攻防間,我們比自己所想像的要更容易被別人說服;其次,最有效的說服者往往最不起眼;最後,無論說服誰,說服的原則並沒有太大的差別。儘管如此,說服最讓人著迷之處常在於創意與技巧部分。也因此,說話的內容其實往往不比說話的方式、說話的時間地點、說話的人來得重要。精通說服藝術的人都知道該如何充分運用說服流程中的情境、架構,以及種種間接、非口頭的特性。

▲圖16.15.收買與出賣的祕密

7. 背叛:最不能碰觸的真相

作者:Jennifer Freyd、Pamela Birrell

譯者:郭恬君、楊琇玲

出版社:商周出版

ISBN:9789862723432

書籍介紹:

  背叛或被背叛幾乎是每個人都曾有過的經歷,面對背叛我們常會遇到知與不知的兩難。作者舉出許多真實案例,包含親身經驗帶領讀者探討關於背叛與「盲視背叛」的核心問題,為什麼我們想要對背叛視而不見?又該如何減緩背叛帶來的傷害?「只有面對背叛和隨之而來的痛苦,我們才能成長並捍衛真相。」本書教我們如何面對背叛、處理背叛,以及最重要-走出背叛的陰影。

▲圖16.16.背叛

二、電影

1. 沈默的羔羊 The Silence Of The Lambs(1996)

分類:戲劇 / 驚悚 / 犯罪
IMDb評分:8.6 / 10

  經典的食人魔漢尼拔醫生系列,內容描述一位CIA女幹員逮捕連環殺手的故事,與變態心理學相關。

▲圖16.17.沉默的羔羊

2. 象人 The Elephant Man(1980)

分類:戲劇 / 傳記
IMDb評分:8.2 / 10

  由真人真事改編,是關於一位宅心仁厚的醫生,從馬戲團中救出一位長相畸形的人(象人John Merrick)的故事,從裡面可看到醜陋與美貌、外在與內心的對比等議題。

  本電影可發現John Merrick他為何「服從」於馬戲團團主?而在遇見醫生後,John Merrick的「態度」又有何變化?最後,他的怒吼:「我不是動物,我是人,我是一個男人…」,簡短的一句話,道盡這社會中人們看待他的「態度」和「偏見」,而這其中是否也有「社會期許性偏誤」呢?

▲圖16.18.象人

3. 叛獄風雲 The Experiment (2010)

分類:戲劇 / 驚悚
IMDb評分:6.4 / 10

  改編自史丹佛大學的實驗(與《路西法效應》相同),電影設定是科學家在報上刊登廣告徵求受試者,因此參與實驗者皆來自社會中不同的角落,各種性格互相衝撞也揭露更多人性的問題。

▲圖16.19.叛獄風雲

4. 單身男女2(2014)

  十個男人九個壞一個愛搞怪,當同時遇上「花心的地球男」和第十一個人「專情的火星男」時妳會如何選擇?或是當遇上「浪漫的水星男」時又該如何抉擇?

  愛很簡單,還是沒那麼簡單,如果能夠重新選擇,你/妳會願意改變嗎?本電影透過五位角色之間的關係,可發現在人際間的吸引是因為鄰近性、相近性、平等,還是外貌呢?亦可發現,在每段戀情中,彼此間是「熱情愛」,還是「友伴愛」呢?

▲圖16.20.單身男女2

5. 愛Love(2012)

  愛是什麼?愛是簡單,還是困難?本電影透過八位角色,三段關係,來表達不同的愛。角色與角色間在一段故事裡又符合了「愛情三角理論」的幾項(激情、親密、承諾)?又組成了哪一種愛呢?

▲圖16.21.愛Love

三、 影片

1. Ethics Defined: Fundamental Attribution Error歸因偏誤—歸因偏誤

  當有人做不好的事或是硬要切車時,你會怎麼想? 但如果那個人是你自己時,你又有何想法呢?本影片探討人對於這些行為所做的「解釋」,也就是「歸因」上可能產生的「偏誤」。

*觀念可參考核心觀念的16.2.1社會認知、基模、歸因

2. Halo effect月暈效應—印象

  本影片透過以下兩個街頭實驗來探討我們對人所創造的「印象」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影響著我們的「判斷」思考:

  1. 在倫敦車站同樣提著大皮箱上樓梯,但衣著「平凡」與「吸引人」的兩位女士,是誰會先受到路人的幫助呢?
  2. 在紐約街頭衣著相同,但身材「高大」與「矮小」的兩位男士,由路人第一眼來判斷他們的職業或年薪為何?

    *觀念可參考核心觀念的16.2.2印象與偏見

3. Doll experiments克拉克娃娃實驗—偏見

本影片為一高中生仿照克拉克的娃娃實驗:當「黑」與「白」的兩種娃娃放在黑人小孩面前,請他們指出自己偏好或討厭哪一個?或是哪個是好的或壞的娃娃?此實驗主要在探討他們的「選擇」與「種族偏見」或「自我貶低」的關係。

*觀念可參考核心觀念的16.2.2印象與偏見

4.Cognitive Dissonance費斯汀格的實驗—認知失調論

  已經歷無聊實驗的受試者A,在給予A一元或二十元的報酬下,A被要求告知下一位受試者B此為有趣的實驗。本影片在探討當「認知」與「行為」相悖時,究竟是「高」報酬,還是「低」報酬,會導致我們去「扭曲認知」來說服自我呢?

*觀念可參考核心觀念的16.2.3態度

5. Asch Conformity Experiment亞許從眾實驗—從眾

  在知覺實驗中,當大家輪流講答案且選擇也都相同時,而你知道這是錯誤的,那你會說出不同的答案?還是礙於團體壓力,也選擇同樣的答案呢?透過實驗來探討人在群體中是否會「改變自己的行為」來符合「團體的期待」。

*實驗內容可參考核心觀念的16.2.4從眾、順從與服從

6. Milgram Obedience Study米爾葛蘭電擊實驗服從-順從

  為何允許牙醫把鑽頭放入我們的嘴裡?為何願意暴露喉嚨讓人拿剃刀替我們刮鬍子呢?還有,難道納粹本身都冷酷無情、不受良知限制嗎?其實這些行為全都基於—「服從」,服從權威者(包括擁有強大全力、專門技術...的人)的要求與指令。   本影片中,Milgram欲透過電擊實驗來探討:「為何當時的德國士兵能違背自己的道德完全的服從上級的命令?」,而在實驗中發現有65%的參與者持續服從這殘忍的命令直到最後……

*實驗內容可參考核心觀念的16.2.4從眾、順從與服從

7. Love Triangles愛情三角理論—愛的三元素論

  本影片敘述愛很簡單,它是由Robert J. Sternberg所提出的一個三角形所組成,也就是所謂的「愛情三角理論」,而三角形的各是由一個成分所構成,而這三個成份的各式組合正決定著我們所經歷的愛。

*觀念可參考核心觀念的16.2.5人際關係

8. Bystander Effect旁觀者效應—旁觀者效應

本影片在人來人往的倫敦街頭,透過以下三種人 (1)正常穿著的男性(2)正常穿著的女性(3)穿著西裝的男性倒在路邊時,是否會有人伸出援手? 還有,是否只要有一人施予幫助,就會有其他人響應?此實驗主要在探討怎樣的「因素」會影響到「受援助的機會」。

*觀念可參考核心觀念的16.2.6團體與利社會行為

9. Stanford Prisoner Experiment史丹佛監獄實驗—去個人化

史丹佛大學心理系的Philip Zimbardo親自說明此實驗,即將受試者分為兩群,分別扮演「獄卒」與「囚犯」,嘗試去看當把好人放到壞的環境中會發生什麼事?探討人在失去自我認同時,到底是人在扮演角色還是人被角色所操控……

*觀念可參考生活應用的犯罪心理學

results matching ""

    No results match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