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觀念

壹、所謂性格

一、定義性格

性格(Personality)是一組具有特徵的思想、感情和行為的型態。

二、性格的特性

  1. 獨特性,表能彰顯該個體之特性是有別於其他人,即具有區別性(distinctive),能夠有效區別個體間的差異。
  2. 穩定性,即性格是具有跨時間、跨情境之一致性。該特性之表現並非隨機、意外的發生,而是具有一定的持續性或持久性。故雖然性格會受遺傳與環境的變化所影響,但發展過程中相對穩定。
  3. 性格是可用以描述、解釋、預測或控制該個體之思考、情感和行為的一組特性。

貳、古典與現代理論

一、古典理論

  1. 意識結構模式(The Topographical Theory):佛洛伊德將意識層面分為意識層(Conscious level)、潛意識層(Unconscious level)和前意識層(Preconscious level)。
意識結構模式 特徵
意識層 • 一個人在任何時刻所能知覺到的每一件事(感覺、知覺、記憶等) • 佛洛依德認為意識層只是我們心靈當中的極小部份
前意識層 • 人們沒有辦法時時察覺,但是只要稍加注意便能把它帶入意識層當中
潛意識層 • 思想的一部分(包括記憶、動機、事實、幻想等等) . • 無法察覺但對人的行為有極大的影響
2. 性格結構(Structure theory):佛洛依德認為人格或人的精神主要分為本我(id)、自我(ego)和超我(super-ego)三個部分。
性格結構 特點 原則 思考形式 與意識關係
本我 • 與生俱來 • 本我中的需求必須立即被滿足 • 由「生之本能(life instincts)」和「死之本能(death instincts)組成 享樂法則(Pleasure principle) 初級歷程思考(Primary-process thought) • 全部都在潛意識層
自我 • 為了合乎實際以適應社會所形成的部份,用來平衡原慾和現實壓力的衝突 • 從本我發展而來較具理性的部份,介於本我與超我之間 現實法則(Reality principle) 次級歷程思考(Secondary-process thought) • 大部分在前意識層 • 部份在潛意識層 • 小部分在意識層
超我 • 社會價值觀內化而成的部份 • 評斷行為是否合乎內心的道德準則和社會標準 理想法則(Idealistic principle) • 大部分在前意識層 • 部份在潛意識層 . • 小部分在意識層

「生之本能」:人類基本需求飢渴、性衝動等等的滿足,促進個體求生的原慾

「死之本能」:攻擊及破壞兩種原始動力

3. 性心理發展階段論(Model of personality development):佛洛伊德認為每個個體的性格都是經歷一連串性心理階段的發展而成的。
階段 時期 特徵
口腔期(Oral stage) 出生-2歲 • 焦點在口腔和嘴唇 • 通過吸吮和咬的動作吸取營養和獲得愈快感
肛門期(Anal stage) 2歲-4歲 • 焦點在肛門 • 通過排泄(特別是排便)來獲取愈快感
性蕾期(Phallic stage) 4歲-6歲 • 焦點在性器官 • 通過探索和刺激性器官的到快感 • 男孩可能出現「戀母情結(oedipal conflict)」 • 女孩可能出現「戀父情結(electra conflict)」
潛伏期(Latency stage) 6歲-青春期初期 • 焦點轉移至學習技能上 • 壓抑對異性的興趣 • 大量社會技巧增加
生殖期(Genital stage ) 青少年期 • 焦點在尋求異性關係方面 • 擁有利他觀念

(1) 當人們無法正常依循每一個階段前進或心理上仍然停留在某個階段時形成所謂的「滯留現象」。

(2) 出現本我和超我之間產生強烈衝突時(如「滯留現象」或「退化」),人們會使用防衛機制(Defense mechanisms),即自我用來保護個體以免被自己無法接受的想法(來自超我)及衝動(來自本我)所驚嚇或傷害的一種自我保護方式。

二、現代理論差異

1.特質論(Trait of type view) :

特質論著重於各種不同的人格「結構」,即所謂特質(trait)。特質是我們與他人不同,構成獨特自我的特性。

(1) RaymondCattell利用Thurstone的因素分析研究一群的性格測驗,發現它們所測得向度可以分為十六個性格特質。

(2) Hans Eysenck的性格理論主張,性格只有三種主要特質分別為外向(Extroversion)、神經質傾向(Neuroticism)和精神病傾向(Pychoticism)。

(3) 許多人格學家都在他們的理論中確認了某些相同的主要人格特質,當中最被廣泛接受的人格結構特質模型為「人格的五大理論(“Big Five”theory of personality )」分為神經質(Neuroticism)、外向性(Extroversion)、開放性(Openness)、友善性(Agreeableness)、盡責性(Conscientiousness)。

2.情境論(Situationist view)

人的思想與行為全是受情境因素影響,無內在特質。

(1) Skinner認為行為有其環境的依仗性,強調環境在塑造人的行為之角色,人們因環境的酬賞依仗關係從而發展出適應的性格。

• 操作制約(Operating conditioning)是社會學習論的基本原則之一,他人行為的效應(他人所給予的獎賞及處罰)是影響個人行為的因素。行為論的基本假設在於,人們可以獲得增強的方式表現其行為,而且行為差異主要來自個人在成長過程中所遇到的學習經驗。

• 為了解釋情感,行為論者對性格的說明加上了古典制約(Classical conditioning),也就是特定情境與特定效果結果相連的學習,例如:當孩童因為做出被禁止的事而遭父母處罰時,會引發與焦慮或罪惡有關的情境反應,也造成將來孩童行為的本身便會引起相同的情緒反應。根據古典制約的術語,被禁止的行為變成制約刺激(Conditioned stimulus,CS)與其配對出現的是非制約刺激(Unconditioned stimulus,US),焦慮則是制約反應(Conditioned response,CR)。

(2) JulianRotter認為行為不是僅僅依賴外在刺激就會產生,更重要的是這些刺激和強化對個體的意義。Rotter注重個體對環境的知覺,所以發展出社會學習理論的主要觀點分為內控(Internal locus of control):認為自己能控制大部分的行為即行為結果。外控(External locus of control):認為環境與外來因素大部分控制自己的行為和行為結果。

(3) Albert Bandura的社會認知論中,一個對人格非常關鍵的個人變數是「自我效能」的概念。「自我效能」即指個人深信自己有能力去完成某事的信念。Bandura的理論談及人們的思想和行為的互動。相互決定論(Reciprocal determinism)把人類的運作歸因於雙向的互動,在此個人的變項(如自我效能)影響環境,而環境影響行為。

3.互動論(Interactionist view)

人本身的特質與情境共同影響思想和行為,內在特質確實存在,但其表現受到環境的左右。不論是特質或情境,似乎都不能完全解釋人類的行為。所以學者開始同時考慮兩種因素,特別是互動取向(Interactionist approach)論者,其中心觀點為特質之間或者特質與行為之間的相關性必須視個體所處的情境而定。互動論者融合了特質論和情境論,互動論者相信人們只有在同事考慮到性格和情境兩者才能預測人們的行為。

參、性格的生物基礎

一、行為系統

  1. Behavioral Activation System(BAS, go/ approach system):與外向性有關,對酬賞敏感,產生正向感覺與趨近行為,此系統敏感容易衝動,導致藥物濫用。

  2. Behavioral Inhibition System(BIS, stop/avoidance system):與神經質有關,受威脅性刺激激發,引起焦慮與行為抑制。此系統敏感容易產生焦慮和憂鬱。

上述兩個系統與生理有相關,如內向與外向的人在玩牌賭贏或賭輸時會有不同的腦波(EEG)模式,而EEG顯示腦部左側前葉與BAS較有關係,右側前葉則與BIS較有關係。在嬰兒期間右前葉的活性較高者四歲時會顯得較抑制,對新鮮刺激較少注意,同時成長後見到新鮮的刺激有較高的杏仁核活動(恐懼)。相對的左側前葉活性較高者則對新鮮刺激注意較多。

二、Eysenck三大性格向度的神經基礎

  1. 內向/外向性-大腦皮質的激發(arousal):內向者生來具有較高的激發水平(level of arousal),對刺激較敏感,所經驗到的感受較強。

  2. 神經質-自律神經系統:高神經質的人,對壓力的反應性較高且迅速,當危險消失時仍無法馬上減輕其活動量。

  3. 精神病-內分泌:對自己行為缺乏控制或是不能學會抑制某些反應的能力。這與遺傳有關,也與腦中某些神經傳導素缺乏(如5-HT)有關。自主神經系統低反應性對刺激不敏感,易鋌而走險而不自知,可預測其犯罪傾向。

肆、氣質

氣質為具有生物基礎的行為傾向。性格與氣質的差異在於氣質是純描述的,但性格有理論意義,前者為表象而後者為深層結構。 Hippocrates 的體液說中則將人分為多血質、膽汁質、抑鬱質、黏液質四種不同氣質。

一、氣質傾向

Plomin(1984)根據遺傳分析提出三種氣質傾向:

  1. 社會性(Sociability):對與人相處的喜好,是否孤僻。

  2. 情緒性(Emotionality):情緒穩定程度,具遺傳性。

  3. 活動力(Activity):強度(Vigor)為活動的大小;速度(Tempo)為活動的節奏。

二、行為抑制(behavior inhibition)

1980年代Jerome Kagan根據實驗將兒童的氣質分為抑制型(inhibited)和行為非抑制型(uninhibited)兩類,在面臨陌生環境的最初時間內,兒童若表現出敏感、退縮、膽怯的行為,就是抑制行為,若在其他類似情境下也穩定地表現出這些行為,該類兒童便是抑制型兒童;相反的,若兒童在最初的時間內表現出不怕生、善於交際或主動接近的行為,就是非抑制行為,而在類似情況下穩定地表現這些行為的兒童就是非抑制型兒童。

三、明顯的氣質

  1. 害羞(Shyness and inhibition):Kagan認為某些小孩天生就對環境的刺激較為敏感,他們的自主神經系統對刺激的反應較強烈,如:腎上腺皮質醇的濃度較高。這些孩子長大後較不願意過度暴露於外界或社會刺激中,杏仁核對陌生臉孔反應較為強烈。但後天環境(社會文化)或父母的對待足以改變這一特性。

  2. 尋求刺激(sensation seeking):容易表現在替身演員、冒險家、賽車選手等身上。尋求刺激的男生與單胺類氧化脢(MAOB, monoamine oxidase-B) 過低。這個酵素用來分解單胺類,暗示其單胺類傳導素分泌後不易被分解。

伍、基因與性格的關係

長年以來人們相信父母的性格會影響孩子的性格,且某些研究結果支持性格本身具有可遺傳性,其遺傳變異約佔整體變異的30~50%,科學家也嘗試進行了各種實驗來探討基因與性格的關係,例如:1989年的明尼蘇達雙生子研究。在探討基因與性格的關係時,可藉由同卵和異卵雙胞胎生長環境的異同來分析,研究發現同卵雙胞胎的性格比異卵雙胞胎更接近,然而,僅部分習慣與基因有關,如對於宗教的態度,因此推測基因是影響行為並成為個人的特徵,進而影響人群的反應來塑造出性格,又或是基因影響自主神經系統、神經傳導素及代謝或體格特質,再影響人的性格特質。雖然特質看起來是能夠被遺傳決定的,但不同特質遺傳性的變異很大,且基因對性格有可能是有多重而間接的作用,因為是一群基因共同作用於一性格特質,而非一個性格特質由單一基因控制,因此探討性格的決定因素時,先天和後天或是基因和環境之共同考量下,較能提供完整的解釋。

表徵遺傳學(Epigenetics)的研究顯示基因的效果會受到後天經驗的調節,但在這類的研究中,環境因素的影響不大,因為收養的家庭可能十分相像,同時,微觀環境會因基因不同而有改變,亦即環境的異同不全然取決於客觀事實,而是受主觀的影響,這是由於個人對於環境衝擊的接受程度不一樣,即使有類似的基因,也可能造就不同的結果,因此在性格的決定或表現上,具有相當大的自主性、自我選擇性及獨特性,並非單一機制或環境可以決定的。另外,Top-down process會影響環境知覺,而Meany的研究顯示,身邊的社會互動對基因表現與否有極大影響,基因與環境對於外顯行為的影響是有交互作用的,只有一個因子具獨佔性的影響是不可能的,環境不僅與基因互動影響當世代表現,也會對基因有所選擇,也就是環境推動了演化。

陸、性格的演化與變異

一個世紀以來,Darwin(1859)演化理論在生物學上扮演極為重要的角色,而近代演化心理學則源自於Wilson(1975)的社會生物學研究。社會生物學(sociobiology)和日後的演化心理學(evolutionary psychology)提出的基本假設是:在演化過程中,提高有機體生存及繁衍子帶機會的行為經過天則被保留,並成為人類性格的面向。

許多演化心理學研究都集中在擇偶議題上,擇偶涉及同性之間的競爭。由於男性與女性的生育功能不同,因此擇偶標準也有差異。女性對每個後代付出的投資比男性更大,因此女性在選擇繁衍對象時重視男性的基因品質、能力和共同養育後代的意願等因素;對男性而言,最佳繁衍策略在於盡可能提高生育次數,主要是尋求能夠且願意生育的女性。David Buss、 Douglas Kenrick及其他演化心理學坦討兩性的性格差異,並假設性別差異來自於繁衍策略的不同。他們推論,正在尋找伴侶的女性,應會展現其年輕和美貌(代表生育力),且比男性更謹慎挑選伴侶;男性會顯示自己養育後代的能力,且對於伴侶的選擇標準較低。有一系列研究支持上述假說:女性會藉由裝扮、手飾、衣服和髮型來增進自己的外貌,藉此吸引異性注意;男性則會誇耀自己的成就、賺錢能力、展示財物及炫耀肌肉。生育力的代表特徵是年輕,而經濟資源的代表特徵是年長,因此演化理論認為:男性擇偶時傾向選擇年輕女性,女性則偏好較為年長的男性,而上述擇偶的性別差異已經在37個文化得到證實(Buss,1989)。有些學者則將演化論點更進一步推展:他們認為男性偏向個人主義、盛氣凌人和問題導向的性格特質,是因為這些特質可以增加其生育能力(Gary,1992;Tannen,1990),而女性較為包容、分享、以社群為依歸,上述性格特質有助於他們提高自己後代的生存機會。

演化論者還提出其他有爭議的說法,他們根據擇偶偏好的差異性,主張性關係忠誠和嫉妒來源應當存在性別差異。由於男性的擇偶需求較為頻繁,使他們比女性更容易出軌,也更關心伴侶是否忠實,因為他們擔心自己投資於他人的後代。這代表男性較可能背叛自己的伴侶,並且在遭到背叛時表現較強烈的嫉妒,且當男性激烈競爭伴侶時可能會導致暴力,例如Wilson和Daly(1985)發現男性的親密暴力加害人殺害其伴侶通常跟性忌妒與男性所有權相關。

一、演化取向的人性觀

演化取向的人性觀看來相當冷酷,因為物種必須用這樣的方式才有助於適應,而且影響性格和社會行為的原因都在基因之中,上述論點降低積極改變的可能性。演化關乎改變,演化論者首先強調:當環境改變時,有機體唯有適應改變才有可能生存並繁衍後帶,其演化造成的改變速度比我們所期待的更緩慢。

二、對演化取向的評價

有些批評者指出,演化心理學為當今不公平的社會狀況和偏見提供極為薄弱的辯護,倘若女生在經濟和政治權力上低於男性,是因為物種演化適應的結果;倘若男性毆妻或是外遇,他們無法控制這樣的行為,一切都是基因的影響造成的;假設某些種族在社會中擁有較多的權力和財富,這是因為其行為經過天擇而保留,或是其基因較為優異。演化論者也受到科學社群的批評,他們指出,演化心理學的假說無法證明為偽,且無法進行驗證。過去10年的風潮是以嚴格的實證研究來檢驗人類行為的演化理論,甚至有些學者放棄性格和行為之性別差異等較爭議的研究主題,而探索演化如何影響腦的認知結構形成。然而,評論者的質疑在於演化心理學對性別差異或是人類共通行為的解釋是否有必要,演化心理學以繁衍策略來解釋某些現象,但其實研究者通常都能找到其他解釋,例如性格特質的性別差異可能出於體型或力氣有別。總之,演化心理學可以解釋許多行為的發生,這一點相當具有吸引力,並且可以與行為論相提並論。

results matching ""

    No results match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