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研究

  在本節中,對應核心觀念區分出的三大主題:基因與環境、神經系統、大腦結構與功能,我們以一些來自中國或關注東西方差異的研究,提供相關領域中不同面向的觀點。

一、基因與環境

1. 行為遺傳學對發展心理學研究的影響

  • 行為遺傳學的目的

      對人類複雜的行為進行探討,以研究其遺傳機制為根本目標,含括人類種種行為的起因,行為受基因的影響,以及環境在此過程中與基因的交互關係。

  • 行為遺傳學的基礎

    • 質量行為性狀

      行為受到單個或少數幾個基因座的控制,受到基因的影響效應較大,環境的影響效應較小,使得個體間不同種類的差距會較為明顯,這稱為質量性狀。舉實例來說:「華爾茲」小鼠因為跑動時,路徑會呈現圓周式前進,頭部也會跟著不時晃動,像是在跳華爾茲一樣,因而得名。經過實驗證明,這種行為是由一種基因座來控制,華爾茲小鼠相對正常老鼠來說是體染色體隱性遺傳。

    • 數量行為性狀

       行為受到多個基因座控制,基因的影響效應較小,環境的影響則較大,這稱為數量性狀。例如智商、個性等皆屬於這個類別。舉實例來說,先測試得到20位男性智商(同雙卵生與二卵雙生各占一半)如表格一,使用雙生法來估計智商的遺傳率。

    (表一)

    根據智商的廣義遺傳率算法,對於同卵雙生,表現型方差16.2,異卵雙生則是44-55。智商的廣義遺傳率是0.64,這代表了人類智商受基因的影響占64%,受到環境的影響達到36%。經過大量實驗證明,智商受到遺傳的影響很大,但是表現仍受到環境的影響,例如:學習環境、個人的努力程度、遭遇等等。

  • 環境的影響

    • 家庭環境

      家庭是人類受到環境因素影響的主要場所,從個體一出生開始,就時時刻刻受到家庭的影響,除了是提供一個有助於身體發展的適當環境外,更重要的是家庭經驗可以提供兒童一個固定的參照點,由家庭環境相關理論可得知家庭環境分為靜態環境和動態環境兩種,前者包括家庭的一般狀況、子女的教育設施、家庭的文化狀況等三因素;後者則含家庭的一般氣氛、父母對子女的教育關心等因素(賴保禎,1997),對於個人的學習成就的獲得、人格特質的培養、社會技巧的學習等,可能都有重大影響,國內學者探討家庭環境對孩子的影響,已有一系列的實徵結果,如表格二: (表二)

    綜合以上相關研究結果,可以得知家庭對於個體的發展,佔有重要的地位。環境對個人的影響過程中,因與環境的互動而受到環境個層面的交互影響,在最裡面為小系統(microsystem),小系統中的家庭是個體發展中最先接觸的地方,重要他人與兒童互動的質與量和人格特質、態度極相關,長期與兒童互動,影響兒童發展。

  • 文化環境

       文化進化是上一代傳給下一代文化特徵的過程,而傳遞的過程往往透過文化與社會規範的形式。其與生物進化的差異可從兩方面觀之:在速度上,文化進化因為透過知識一代代間的傳承,相比起生物進化快速很多;從結果上,生物進化是讓生物有著種種特性,而文化進化則是讓生物知道如何運用這些遺傳來的種種特性。

  • 遺傳與環境的交互作用

      關於遺傳、環境與心理發展關係的研究,大致上分為三種論點:

    • 遺傳決定論:認為兒童心理發展是由先天不變的遺傳決定的,兒童的智力和品質在生殖細胞的基因中就決定,後天環境和教育的影響只能延緩或加速這些先天遺傳能力的實現,而不能改變它。

    • 環境決定論:認為環境決定兒童的發展,行為主義心理學家提出的「刺激-反應」公式表明,兒童心理發展是由環境和教育機械地決定,從而否認遺傳的作用,否認兒童的主動性和自覺性。

    • 調和論:遺傳決定論和環境決定論之間的爭論到二十世紀、40年代前後停滯不前,由此出現一種採取折衷辦法的調和論。遺傳是兒童心理發展的生物前提,而心理朝什麼方向發展、水平的高低、速度的快慢、心理的內容和範圍、心理品質的好壞及對遺傳因素的改造程度,都是由環境決定的。

2. 文化基因的概念與東西方之差異

  • 文化基因的起源

      生物基因有著遺傳與變異的兩種現象,這在生物界中普遍存在,無論是物種形成還是生物進化,都需要遺傳與變異的支持。遺傳與變異是相輔相成的,卻也是對立的,遺傳使得基因傳承下去,讓物種得以延續。變異則使基因發生變化,使物種得以不斷的進化。大約在1950年代時,美國人類學家克羅伯(Kroeber)和克拉克洪(Kluckhohn)開始構思「文化基因」,猜想著生物基因的特性,是否在不同文化中也能夠適用,有著類似基因控制機制的文化基因?

  • 文化基因概念的延伸

      1976年,英國習性學家Richard Dawkins出版《自私的基因》,基於生物基因gene,提出一個新的概念——"Meme",做為傳播人類行為、想法、風格的因子。人類學家發現,這種因子與生物基因一樣有著異曲同工之妙,也經由模仿、變異、選擇而展現演化的過程。著名的研究為文化基因與環境遺傳對於犯罪行為的相互作用:主要論述為犯罪者的小孩在與非犯罪者小孩比較下,較易受到犯罪環境的影響而誘發較多犯罪行為,如圖一,是種文化基因與生物基因交互影響的觀點。 (圖一)血親雙親及養父母隊子女犯罪的影響

  • 文化基因 vs 生物基因

      文化基因與生物基因有何相同之處呢?從其獨特性、遺傳性、規定性、到變異性等方面討論,生物基因是藉由去氧核糖核酸DNA(基因遺傳物質),將基因從親代傳承給下一代。而文化基因也有著類似的傳承方法,由一個文化、人類族群,透過思想、語言、習俗、知識等形式傳承下去。在早期,文化基因的形成是相對獨立與封閉的,尤其是東方與西方文化的差距特別明顯,兩者文化獨自發展,各有特色,這種現象蓋因受到當時條件所限制,包含是空間、地域、語言、環境等多重因素的限制與生產力的制約,兩種文化直至日後交通革新,乃至戰爭的發生後,才開始有更深入的交流與碰撞。

  • 東方文化基因的起源

      中國的傳統哲學中,對社會倫理道德的追求遠遠超過對自然的關注。為何中國會沒有科學的出現呢?這與中國當時的思想有著密切關係,只具備常識性的認識和思辨性的猜測,且缺乏對自然探究的熱情與研究方式,這些思想與環境條件,對科學與哲學的產生和發展造成極大的阻礙。中國許多的辯證方向,主要是針對人事,諸如:儒墨道法,皆與人生道理有著較大的關聯,而極少看到客觀和自然論述。並且中國提倡經世致用、實用科學、工匠傳承,科學在世人眼中不過是雕蟲小技、旁支末節。中國科學因此以實用為主體,提倡天、算、農、醫的中國古代科學技術,形成注重解決問題的特點,而追求真理的自然科學與中國傳統概念背道而馳,失去了社會土壤,因此在中國舉步維艱。

二、神經系統

1. 神經傳遞素對於行為的影響

  動物的發育是一個不斷進化的過程,個體的生存都依賴於對於環境的適應,長期適應使基因發生改變,而基因表達反過來能被出生後發育過程中的各種因素調節。所以個體經驗很可能被轉成長期的神經適應和相應的生理與行為模式。 在神經系統中神經傳遞素扮演訊息傳遞的角色,控制幾乎所有的功能,由前個神經細胞分泌,能與下個神經細胞、肌細胞或感受器等等結合。大腦中常見的神經傳遞素包括乙醯膽鹼、GABA、血清素、多巴胺、去甲基腎上腺素、腎上腺素、褪黑激素、腦內啡等。 神經傳遞素能調節個體的生理活動和行為,但行為本身也有一定程度影響神經傳遞素的功能,彼此之間可謂息息相關,密不可分。以下希望透過簡單的舉例,使大家更能了解社會行為以及神經傳導素之間的作用。

  • 血清素和衝動行為

      葉啟斌在2016年發布的「躁鬱症狀等與腦部血清素的關連性的研究」指出,血清素不僅調節情緒,也與衝動控制有關。研究目的是為了找到反社會人格患者的早期預測的因子。他們找來有不良行為的青少年,填寫躁鬱量表、進行腦造影檢查、並追蹤其行為。最後研究結果發現,許多行為不良的青少年,前額葉血流量不足,而且腦部的前額葉、紋狀體、中腦的位置的血清素比一般人少,因此推測行為問題有部分原因可能來自於像血清素不足等腦部功能缺損。

  • 多巴胺和成癮行為

      林思賢等人在2013年發布的「多巴胺和精神科疾病:影像學的證據」指出,多巴胺太高會有思覺失調的症狀,太低則容易有成癮行為,包括酒癮、藥癮及網路成癮等。他們使用新的同位素造影技術,清楚看到人腦內多巴胺與血清素的含量,針對人們做各項研究。例如:對一般人與毒癮患者進行研究,發現毒癮患者在長期吸毒後,腦內多巴胺會降低,分別是正常人的8成與6成,而經過戒毒後,能恢復到正常人的9成。由這項實驗我們可以看見,神經傳導素如多巴胺的分泌不只影響人的行為,同時也受到人們行為的影響。

2. 神經對於行為的影響:鉛中毒

  鉛是一種多親和性毒物,在日常生活中鉛幾乎無所不在,大多是由燃燒化石燃料、開採礦業,以及工業製造等所產生,鉛的用途多元,對基於健康考量,近年來已大幅的減少使用。 鉛煙霧粒徑只有數微米以下,呼吸時可直達肺泡,較大的鉛塵則停滯在上呼吸道,經痰排出,但常會由口咽將含鉛的痰吞入吸收,含鉛之物質食入後大多經由糞便排出,約10%被小腸吸收進入肝臟,再隨血液儲存於其他身體組織中。 神經系統最易受鉛的損害,對成年人的影響主要表現在周邊神經系統,造成運動神經元病變、軸突退行性變化、神經傳導速度減慢,因而出現關節痛、肌肉無力、顫抖、腕垂、伸肌麻痹等症狀;至於對嬰幼兒,主要作用於中樞神經系統,鉛腦症即是主要的鉛中毒疾病,有抽搐、幻想、腦水腫等癥候,後遺症包含智能障礙、視神經萎縮、聽神經缺陷等。慢性鉛中毒的病人在神經電子學檢查下,有軸突退化性神經病變的情形。 早在1975年,國內曾發生過蓄電池工廠工人鉛腦症中毒案例,中毒工人出現精神異常,意識不清等症狀。其後有關鉛的研究重點雖放在週邊神經病學,但在1988年亦注意到環境內低劑量鉛產生幼兒發育較差之事實,運動協調障礙,情緒、視力性運動協調、記憶及語言形成能力低下。

三、腦之結構與功能

1. 對線段長度的估計差別

  先前的心理學實驗,已研究出西方人關注自我獨立,而東方人關注個人與社群的連結,但不同的文化會影響到我們怎麼觀察這個世界嗎?令人訝異的是,這真的會影響到我們的知覺判斷(Perceptual Judgment)!   2008年1月,麻省理工學院研究人員海登(Trey Hedden)和蓋布瑞利(John‧Gabrieli)在心理科學(Psychological Science)雜誌上發表了對東西方人種的一個實驗:其一,在各個線段附近放上不同的正方形,受試者要估計各個線段的長度是否相同,意即受試者必須判斷線段這個「獨立於環境的個體」;其二,受試者要估計各個不同的線段和正方形組合之比例,意即受試者必須判斷「相關的兩個個體」。在受試者判斷時,同時用大腦掃瞄器追蹤腦部血流來測量神經系統的活躍程度(神經系統的活躍程度,即腦掃瞄的亮度,與人的用腦強度成正比)。實驗發現,當在判斷線與正方形之比例時,西方人的腦掃瞄比較明亮,腦部運作得更積極;當判斷線段的長度時,東方人的腦掃瞄比較明亮。研究人員認為,當在文化舒適圈(cultural comfort zones)裡時,受試者腦部較不活躍,而超出此範圍時,大腦就需運作得更努力。因此,研究發現,東西方對於所看到的事物並無不同,但知覺的判斷會受到文化的影響而有所不同。

2. 不同的語言對大腦塑造作用

  首先,我們要先了解左右腦有什麼不同。在大腦中間有一條很深的裂溝,將大腦一分為二(圖二),這個裂溝稱為大腦縱裂(Longitudinal Fissure),左右兩半分別為左腦半球(Left Hemisphere)與右腦半球(Right Hemisphere)。一般來說,左腦可稱為意識腦,負責知性、知識、理解、思考、判斷、推理、語言、抑制以及五感(視、聽、嗅、味、觸覺);而右腦可稱為本能、潛意識腦,負責圖像化機能(企劃力、創造力、想像力)、與宇宙共振共鳴機能(第六感、念力、透視力、直覺力、靈感、夢境等)、超高速自動演算機能(心算、數學)、超高速大量記憶機能(速讀、記憶力)。

(圖二)取自腦的美麗境界

  研究顯示美國的孩童隨著受教育年齡增加,在識別詞語能力上,表現出左半球的優勢;而中國孩童學習漢字,則表現出兩半球均勢。研究結果發現,原因是英語為拼音文字,因此較激活左腦;而漢字是象形文字演變而來的表意文字,因此不只激活左腦,右腦同時也被刺激。因此,東西方因為語言文字的不同,左右腦的激活程度也有差異性。

3. 自我認同與文化對大腦的影響

  首先,我們先簡單介紹大腦皮質,其可分為四區,即靠近額頭的額葉、頭頂的頂葉、約耳朵位置的顳葉、後方的枕葉(圖三),它們皆負責掌管不同的功能。額葉(Frontal Lobe)是所有大腦功能的統合、思考和概念的形成、計畫的執行,另外也在有意識的情緒上扮演重要角色;頂葉(Parietal Lobe)負責基礎感覺功能、訊息的整合、空間知覺;顳葉(Temporal Lobe)負責聽覺、情緒、記憶;枕葉(Occipital Lobe)負責視覺功能。

(圖三)取自腦的美麗境界

  而前額葉皮質(Prefrontal Cortex, PFC),位於額葉的前部、運動皮層(Supplementary Motor Area)和運動前區皮層(Primary Motor Cortex)的前方(圖四)。前額葉皮質司掌解決問題、分析事情以及執行能力,就像大腦的中央執行系統。[9]
(圖四)取自前額葉的功能與精神疾病

  美國人在做測試時,只要考慮到自身認同,大腦前額葉皮質就會被活化;而中國人在測試時不僅在思考自我,甚至考慮到母親時此區也會被活化。顯然,在東西方文化裡,不同的思考脈絡讓大腦產生不同的反應模式,進而使前額葉皮質這個思考中心產生不同的變化,這種不同的結果可能來自於東西方思維方式取向的不同。西方人強調是非、對錯與個人,中國人強調中庸、和諧與團體。從上面例子,我們能夠發現大腦的結構與功能,在東西方文化的影響之下,會產生不同的反應。雖然東方人與西方人皆為地球上的同一物種,但「文化」這個後天的因素,卻在心理學上展現出越來越深的影響。

results matching ""

    No results match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