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忘的現象

  記憶是人腦儲存資訊的形式,但人腦不可能無止盡的存下所有資訊,而遺忘就是刪除資訊的機制。遺忘是記憶機制中極重要的一環,它能使人過濾掉多餘的訊息,僅保留重要的部分,並藉此減輕大腦空間壓力。牽動著遺忘的因素非常多,時間、心理狀況、生理狀態、還有事件本身。有趣的是,相對於人對記憶所擁有的主動權,遺忘卻是人所不能掌控的,通常人能夠主動選擇去記憶但無法選擇遺忘。

(一) 遺忘的速度

  1. 學習與保留曲線

    保留曲線通常用以說明學習後的保留情形或遺忘情形,又稱為遺忘曲線(Forgetting Curve)。當學習完成後經過一段時間不再練習,所學過的材料就會遺忘,而通常時間過得愈久,遺忘得愈多,保留下來的也就愈少。若將學習後保留的量隨時間流逝產生變化的情形繪成一條曲線,即稱為保留曲線,其中橫軸表示學習完成後經過的時間,而以縱軸表示記憶保留的百分數。

    保留曲線通常具有兩個特徵:第一,在停止練習之後,曲線呈陡降現象,並在其後漸漸緩慢下來;第二,曲線最後不會和橫軸相交,表示學過的材料不會全部遺忘。   

    保留曲線的形式有很多變化,其變化通常受兩種因素的影響:第一,學習材料的性質,如果所學習的材料大多屬無意義的音節或勉強背誦的數字,則停止練習後將快速遺忘,保留曲線陡然下降的情形更為明顯,且技能學習的保留量通常要比語文學習的保留量高。第二,測量記憶的方法,即回憶法、再認法、節省法中,回憶法比較困難,所以測到的保留量較少,再認法比較容易,所測到的保留量也較高,節省法居中。

(二) 遺忘的原因

  1. 記憶痕跡的消逝——消退理論

    對遺忘的一種解釋是消退。消退是指如果訊息不被利用,就會逐漸喪失,這樣的說法看似合理,但問題之一為人們經常回憶起很久以前的往事,單靠消退理論並無法解釋為何有些記憶短期後便消失,有些卻長時間保存完好。

    心理學者提出記憶痕跡的理念來解釋學習、記憶、遺忘的歷程。他們認為經過學習活動後,在腦部會遺留一些痕跡,亦即學習的結果會在大腦上留下變化,使大腦皮質產生深淺不一的皺紋。學習後若經過一段時間不再練習,則原來留下的痕跡經過新陳代謝作用之後,會逐漸變化而消失,形成遺忘,然而目前腦部痕跡的說法只是假設性的推理,並無生理學上的驗證。

  2. 記憶的干擾——干擾理論

    記憶與其說是喪失了,不如說是被抑制或受到其他記憶的干擾。簡而言之,指新舊學習材料的彼此影響,依發生的時間順序可以分:

    (1) 順向干擾 (Proactive interference):

    舊記憶影響新記憶的提取和存取 ,例如:先讀生物學再讀心理學,然後在心理學測驗中想起生物學的內容 ; 朋友重辦手機門號後,當你想打電話給他時,會回想不起新號碼,是由於舊號碼的干擾。

    (2) 逆向干擾 (Retroactive interference):

    新記憶影響舊記憶的提取與存取,例如:先讀生物學再讀心理學,然後在生物學的測驗中想起心理學的內容

  3. 失去關鍵要素——舌尖現象

    指對於某些特定姓名、名稱或單字等雖確定知道,但一時之間卻無法想起,猶如這些事物躍躍欲出,在舌尖上滾了一下,又縮回去的現象。舌尖現象與記憶有密切關係。當個人在接受外界刺激時,會將其轉換成另一種抽象形式,以便在記憶中貯存備用,此歷程稱為編碼。其次,將經過編碼的訊息依記憶類別作長期或短期的貯存。最後是檢索,必要時將貯存在記憶中的訊息,再經過心理運作的解碼過程,使其還原為原本的形式實際應用。

    個體在對人名、物名及文字編碼時,同時將之編成形碼、聲碼、意碼,並將其置於長期記憶中的不同部位貯存。當原刺激物出現時,在檢索過程中或解碼順利時,則三種代碼一起呈現的反應不致有誤。若只能解出形碼與意碼,無法說出正確的聲碼,則形成舌尖現象。

4.動機性遺忘

記憶並非總是美好的,某些記憶使人難過、焦慮甚至痛苦。因此,自我的意識不知不覺會將這些記憶,透過遺忘來避免個人的不愉快。

5.機體性遺忘

  相對於動機性遺忘,人腦也可能因為物理上的損傷而造成記憶能力失常。不論是外來創傷或是大腦因年齡引發的退化,都有可能導致記憶力衰退甚至是完全喪失。

results matching ""

    No results match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