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國病例研究

(一) 中國少數民族畢業生心理健康狀況研究

  隨著中國經濟崛起與龐大的人口因素,造成了嚴峻的就業環境,而城鄉差距愈日益擴大的現代中國,西南少數民族畢業生就業問題成為具有共通性與特性的關注焦點。主因為少數民族畢業生普遍熱衷於奔往大城市就業,然而因為教育資源等城鄉差異,與其他漢族畢業生相較之下,在語言、溝通能力方面相對不足,或是無法充分學以致用、適性發展,再加以其他因素,例如:傳統擇業觀、漢語水平、畢業學校的程度,易受到不公平的對待,造成了少數民族畢業生於在學期間易對未來的不確定性產生焦慮、抑鬱等心理問題,而這些心理問題的存在也直接影響了民族地區經濟、文化和政治發展與社會的穩定,不容忽視。

  根據郭振友、韋君蘭、梁秋瑜 (民103) 針對中國福建桂林高校的研究,發現少數民族高校畢業生 (以下簡稱畢業生) 其中偏執、強迫、人際關係敏感、抑鬱、焦慮等心理問題檢出率呈現以下情況:

  • 城鎮高校畢業生高於農村高校的畢業生
  • 未擔任學生幹部的畢業生高於擔任學生幹部的畢業生
  • 專科畢業生高於本科畢業生
  • 未獲得獎學金的畢業生高於獲得獎學金的畢業生
  • 沒有兼職經歷的畢業生高於有兼職經歷的畢業生

  其中,兼職經歷、家庭居住地和民族成為少數民族畢業生心理健康狀況的危險因素;而在性別差異方面,女性抑鬱因子的問題檢出率則高於男性。

  由於少數民族大學生多來自於偏遠山區,與漢族學生相較之下,承受較大的經濟、人文、地理等方面的壓力。且有關數據顯示,2008 年以來,西部高校漢族畢業生就業的情況明顯好於少數民族畢業生,之間因素的差異,增加了少數民族畢業生的精神負擔和壓力。因此,在加強其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中,除了鼓勵他們勇於承擔社會責任、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之外,應將重點放置於培養其就業能力,在應對挑戰上,能有更大的自信心,並消除恐懼心理。

圖一 中國農村孩子(李悟,民104)

(二) 盲校學生主觀幸福感與對應關係的相關性研究

  主觀幸福感 (subjective well being,SWB) 是個體依據各自的標準對其生活品質做出總體的評價。從需要 (包括動機、慾望、興趣)、認知、情感等心理因素與外部誘因交互作用而形成的多層次、複雜的心理狀態,此為反映社會、個體生活質量、個人心理健康狀況的重要指標之一。

  視障學生 (弱視盲生及全盲生) 由於缺少視覺的感官,在適應環境與調節自身行為的能力上比正常學生還低,無論在學習或是適應社會的過程中都相對困難許多。而主觀幸福感的高低及應對方式是否合理,都很可能影響他們對待生活的態度,甚至是人格的形成和發展。根據林艳艳、赵洁、曹光海對 (民103) 對於山東省盲校學生的研究,發現盲校學生對於社會信心體驗、成長進步體驗、目標價值體驗、自我接受體驗、身體健康體驗、心態平衡體驗、家庭氛圍體驗的表現結果尚可,知足充足體驗和心理健康體驗、人際適應體驗則呈中等,其中心理健康體驗最低。

  而在個體差異上,則分為以下幾種:

1. 性別

在知足充欲體驗上,女盲生高於男盲生;可以社會角色期望來解釋,男性被賦予較大的社會期望,因此承受較大的壓力,不易安於現況。

2. 家庭經濟情況

家庭貧困的盲生的各項體驗均較低;因為在物質、精神、醫療條件上相對較為匱乏。

3. 視力情況

弱視盲生的目標價值體驗高於全盲生;全盲生生活條件較弱視生更為艱辛,因此目標價值低。

4. 父母文化程度

父母文化程度較低的盲生的各項體驗均較低;除了經濟因素,在管教方式上也較不具有方法,能為子女量身做的有利條件較少。

  結果顯示,盲校學生主觀幸福感普遍呈現水平狀態,沒有特別的起伏。主要原因為:其與社會接觸較少,限制了他們對於社會的認知;交流對象往往限制於其父母、學校教師及同伴等少數人群,而其心中對盲生存在著同情、內疚、負罪感,往往不能理智地關愛盲生,對之溺愛、放任,產生盲生幸福的假象;盲生由於缺少視覺形象,造成所使用的詞彙缺乏感情基礎,往往無法確切地表達自身的心理狀況與有效地宣洩,在與他人交流、自我教育、監督和控制上都不如普通學生,嚴重影響其心理健康。應協助盲生調整其應對方式,教導其使用較成熟的方法應對各式挑戰,提高其主觀幸福感和心理健康水平。

圖二 盲校學生的快樂盲人節(劉潺,民97)

(三) 農村留守經歷與社會支持逆境信念與孤獨感的關聯性研究

  留守兒童是指雙親或父母其中一方至城市工作,而被獨留於農村生活的兒童,通常由單親教育、隔代教養,或是其他親戚朋友。童年中缺乏父母為其成長帶來巨大的困惑。農村留守經驗會造成其情感的孤寂。個性上產生的心理問題包括有敵對想法、孤僻與不合群、沉默寡言、內向,並且有逃學、厭學的不良心理。

17歲的小寶是一名留守少年,他在除夕夜服農藥自殺,更在遺書說「我死了……為家庭減輕負擔」、「同時我將不再受我爸爸的氣」小寶1歲就留給爺爺奶奶帶了,他的父母平日在昆明打工,父親一年回來一次,母親和其他3個孩子通常不回來,小寶的父親付老三說,他常年在外打工,與小寶聚少離多,即便父子兩見面時,小寶在他面前也很沉默。有一年過年,小寶和他鬧了不愉快,小寶對他說:「誰叫你生我的?」付老三認為,孩子不應該這樣和父親講話,當即讓小寶跪下認錯。從留守兒童到留守少年,小寶有很多困惑:在學校有人向他收保護費,他不知該怎麼辦;曾有同學想來他家玩,但因為家裡條件太差而作罷。 (楊一帆(民106)

  中國有需多針對此議題的研究,對象以青年為主,採用隨機取樣,根據其童年狀況分析,並透過 UCLA 孤獨量表、自尊評定量表 (SES) 、領悟社會支持量表 (PSSS) 等工具進行測量。結果發現具有農村留守經歷的大學新生其負面指標 (孤獨感、自尊低落) 明顯高於非留守農村的新生。分析造成其心理疾病的成因,可分為以下幾點:

1. 缺乏良好親情教育

在童年缺乏穩定和諧的親子關係,容易產生缺乏安全感、自卑、孤僻等不同程度上的心理問題。

2. 監護人無法完全管教

隔代教養易產生思想上的年代隔閡,監護人也容易以溺愛的方式進行教育,不斷給予物質上的滿足,對孩子的過錯放任;而親戚則較無責任心去教育,採通融政策,使孩子不良的生活習慣無法被教育,養成扭曲的品行。

3. 學校教育因素

「留守兒童」在生活條件和學習能力上相對於其他同齡兒童較為缺乏,而學校教師大多無法給予足夠的重視,難以實現與家長之間的雙向溝通,造成孩子的問題持續惡化,家長與教師之間便互相推卸責任。

4. 社會因素

迫於經濟因素,農村大量的剩餘勞力外流,父母不得不將孩子置留家中,造成情形的惡化。

5. 自我調控因素

自控能力較差,在情感、情緒的表達上有所困難,且容易造成負面的學習效果,受不良分子的誘惑。

  在預防這個方面,應透過完善家庭教育,建立家庭內良好的親子關係;治療方面,需要及時發現問題,並加強學校教育、教師素質。政府應加強和完善社會制度,充分發揮社會教育職能,藉此提高「留守兒童」自我調控能力。

圖三 留守兒童恐釀巨大危機(周慧心,民105)

(四) 參考資料:

  1. 李悟(民104年8月18日)。中國農村孩子。多維新聞。取自http://culture.dwnews.com/news/2015-08-18/59675410.html

  2. 林艳艳、赵洁、曹光海 (民103)。山东省盲校学生主观幸福感现状及与应对方式的相关性。中国学校卫生,35

  3. 周慧心(民105年3月31日)。留守兒童恐釀巨大危機。大紀元。取自http://www.epochtimes.com/b5/16/3/31/n7479726.htm

  4. 郭振友、韦君兰、梁秋瑜 (民103)。桂林市高校少数民族毕业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中国学校卫生,35

  5. 张为波(民103)。高校少数民族毕业生就业问题及对策研究。民族學刊,21

  6. 楊一帆(民106年2月10日)。「死了為家裡減負擔」雲南留守少年自殺。大紀元。取自http://www.epochtimes.com/b5/17/2/9/n8793336.htm

  7. 劉潺(民97年10月16日)。盲校學生的快樂盲人節。新華網。取自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photo/2008-10/16/content_10201269.htm

  8. 蔡祥焜、李瑾、魏艳丽、孙静、霍军生 (民104)。农村寄宿制学校初一学生认知能力状况。中国学校卫生,36

  9. 谢其利 (民104)。农村留守经历大学生社会支持逆境信念与孤独感的相关性。中国学校卫生,36

  10. 谢其利、宛蓉、张睿 (民104)。农村留守经历大学新生自尊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与孤独感的关系。中国学校卫生,36

results matching ""

    No results match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