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籍影音
在了解意識的基本觀念與閱讀各式研究後,你們是否對「意識」有一定程度的理解呢? 此章節提供一些參考書目和影音資源,讓對於意識還有疑問或是想要了解更多的讀者能得到相關知識。接著,就讓我們繼續延伸閱讀,用更多元的觀點探索「意識」。
一、通論式書籍
1.《意識新探》
作者:Susan Blackmore
譯者:薛貴
出版: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7
圖片來源: 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CN10539587
本書因為出版社的特殊關係,為中英雙語版本,如此方便學生在初初接觸普通心理學關於「意識」章節的討論時,除了能就後半中文版本部分進行直接流暢的閱讀,也能在遇到相關關鍵字的討論時,向前對照相關之英文部分做更多資料索引。
全書共分為八章,分別是:
為什麼關心意識之謎
人類的大腦
時間與空間
一個巨大的幻覺
自我
意識意志
異常的意識狀態
意識的演變
從其章目的安排,我們可以從最初的原始疑問:「意識是什麼」循序漸進至人類大腦的運作與組成,接著在第三章中觸及意識建構的核心,分別從神經科學與量子物理學的角度切入,使得人們可以藉由外部感官的刺激(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內部感官的成形(作夢、想像)及思想等如何競爭進入意識體驗,使我們得以連結現實世界及自身的抽象意識流。第四章則討論意識究竟是真實存在的實體或是只是提供了人們一種幻覺的投射,並以視覺現象做為主要例子說明──在「大幻覺理論(Grand illusion theory)」下,非注意盲 1和變化盲 2如何反應了意識的作用,並且其與傳統感知理論的巨大差別如何能夠應用到人工智能的「具體化認知/生成認知」中。隨後在第五、六章中,作者透過解析大腦左右半球的功能與組成,輔以幾個經典實驗案例,說明從人類最久遠存在以來的哲學討論,到催眠通靈的神祕經驗,最後是理性的科學理論框架,意識在人們生活中扮演著何等重要的腳色,左右了人們的自我認同與行動決策。第七章則從睡眠與做夢談起,進一步延伸到精神類藥物及超越常理的經驗討論,並且提出特定的行動實踐(如冥想)在意識科學研究中始終佔有一席之地;最後一章則綜合了前述所有討論,指出意識的科學研究始終都是隨著人類生活的需求與發展在不斷變化的,人們的主觀經驗可能影響我們對客觀世界的認知與建構,另一方面,客觀存在也會反過來形塑我們的知覺與思想。
簡而言之,透過這本薄薄270頁的小書,任何人都可以輕鬆掌握這幾十年來的精神科學與心理學發展進程,及關於意識的討論如何隨著時間與不同領域的知識累積,而有了不一樣的應用與認識。
【1】非注意盲(inattentional blindness),指大腦進行多工處理時,因為注意力集中特定焦點,在資訊量龐雜而頻繁刺激時,沒有發現背景中的醒目的意外刺激的現象。主因在於注意力分散或任務繁重,佔去過多認知資源,而選擇性忽略背景刺激。
【2】變化盲,指人們對通常容易注意到的背景的大變化反而可能無法察覺,可能原因為變化後的刺激表徵未能顯現,或是和原刺激表徵無法比較或是相互融合等,使大腦無法進行區辨。
2.《看見紅色:憤怒》
作者:Nicholas Humphrey
譯者:梁永安
出版:台北,立緒文化,2010
圖片來源:http://www.eslite.com/product.aspx?pgid=1001118971952505#
這本書作為哈佛講座的演講內容集錄,收錄了倫敦政經學院自然哲學與社會學中心Humphrey教授關於意識的七個講題,有別於傳統在心理學與精神科學對於意識的討論多集中在各式各樣的科學試驗及大腦與感官神經的交互作用外,以其作為基底轉化而為人們日常生活中各種各樣意識生動作用的時刻,並且多方觸類旁通說明意識在社會科學領域中又扮演著何等重要的角色。
第一章作為引言說明Humphrey教授所營造的演講氛圍是「一片紅色」,並點出本書主題在於解釋意識在哪方面攸關重大,並指出這樣的討論主要都可歸結到和人類自尊攸關的三個理由:首先,意識的存在呼應了人類在形而上層面有別於其他諸多生物的自重感與特殊性;其次意識雖無法輕易為外人道知,卻是每個人私底下深知的一種秘密知識。最後,意識的特殊性在於人們雖然用各種科學方法與定義試圖探索意識的疆界,但我們始終無法真正掌握或宣稱我們掌握了意識運作的真正秘密,而使得意識(或說意識研究)的地位始終如一。
於是在進入第二章後,Humphrey先以投影幕上的紅色說明人們的感官知覺在現象學的知識領域中如何建構,接著援引了人類和恆河猴與鴿子的對比研究,輔以古今中外的文學家、畫家、劇作家對於顏色的描繪與使用如何貼合我們對於色彩的認知,最終拉到維根斯坦的哲學討論中,總結現象學分析中意識的6大議題:
現象經驗/命題態度
感官感覺/知覺
價值/事實
第一人稱/第三人稱
心靈的推理理論/心靈的模擬理論
存在(being there)/空(emptiness)
隨後的二到七章便是針對上述六個議題做更細緻的討論,如在第三章中便以「盲視」作為主題,以猴子海倫與白內障致盲的女孩H.D.為例,藉由一系列的實驗與後續研究,說明人們的感官感覺與知覺的關係,又具有什麼樣的作用,這樣的感覺與知覺經驗如何構成意識與達成其所欲達成的功能。
隨著章節的推進,Humphrey並不甘於只是討論實驗案例與意識的科學研究進程,更多的關注其如何影響人類社會中種種社會互動與「自我」的建構。「同理心」的投射性在全書後半作為主要核心,一方面扣連了前面章節提到的共同意識,反映意識事實是人與人之間互相溝通的重要存在,另一方面更是個體在分化及建構主體認同的經驗條件。於是意識既是自我的基礎,更是人類社會網絡的抽象根源。
二、主題選書
3.《A.I.人工智慧:不可思議的心靈》
作者:Igor Aleksander
譯者:沈高毅
出版社:台北,楊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1
圖片來源: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180515
意識研究的應用討論中,非常關鍵的一個方向便是人工智慧的研發,特別是在進入21世紀之後,各種科技的無限可能性除了提供人們更舒適便利的生活,許多時候其實也是在挑戰人類關於自我的想像以及創造的可能性。人工智慧的出現與進展不只是科幻小說或動漫的熱愛主題,在於當代的科學研究中更始終扮演著重要的里程碑。那麼究竟人工智慧與人類的最根本差別為何呢?意識的有無及如何建構或許就可是列居其中最重要的因素。
本書有十個大的章節,從最初的基本猜想神經元與思考的關係,討論人們對於人工意識的想像是一串方程式或哲學辯論,到自動人與大腦的恆久對抗,一方面說明大腦如何創造意識及機器的行為功能,另一方面則說明學習與程式化的系統轉換在人們的生活世界中,如何在不同位面發生;第四章與第五章則說明自我意識如何可能與形成,及睡眠與夢對人們帶來什麼樣的影響,及意識如何可能被機器或說人工智能所擁有。第六章與第七章則說明語言、文字、圖像怎樣建構人們的抽象符號世界,使溝通得以可能,這樣的法則又該如何轉換而為人工智慧所擁有的效能。第八章和第九章則更進一步的論及感官知覺、本能與情感及心靈在人類生活中如何習以為常的作用著,而這些特殊的抽象經驗對應到機器人的設定時,可能應運而生各種多樣性目的的機器人,以及在科幻小說中的機器人以實際的當代科學觀點檢視,具有什麼樣的遠見或是過慮。
最後的章節則是以一場假設發生在2030年的未來訪談,模擬當時的人類與研發出的人工智能在各領域知識層面及生活中可能發生的發展與衝突可能的對話,呈現人們在初初邁入21世紀時,對於人工智能的想像與憧憬。值得一提的是,本書的每一個章節在章末都會有一頁特殊設計的書信或是對話,來自多工處理器(或說人工智慧協調者)Molecula的立即回饋,除了可以簡單的回應該章節提出的諸多困難與問題在於人工智慧看來的想法,更增添了全書的趣味性與可讀性。另外必須小小注意的是,本書出版年為2001年,距今已又是快要20年過去,許多情況或許已與過去不同,然而卻不失為一筆珍貴的資料,對比過去與現在的人工智慧研究進程。
4. 《潛意識正在控制你的行為》
作者:Leonard Mlodinow
譯者:鄭芳逸
出版社:台北,天下文化,2013
圖片來源: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590678
在討論到意識時,「潛意識」往往是大眾更為熟悉與熱衷的討論議題。然而潛意識到底是什麼,又如何在人們的生活中影響一言一行呢?在本書內容中,就將深入淺出的帶大家一覽潛意識的真實樣貌與諸多可能性。
本書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是「大腦的兩個層面」,細分為四章說明意識與潛意識的區別,及人們如何感覺到潛意識在我們的生活中如影隨形。第二部則是「潛意識控制了你的社交行為」,細分為六個章節討論人們生活中未經思考的片刻,舉手投足間傳遞的訊息如何影響別人對自己的看法,或在不知不覺間我們可能對特定的事物族群分類與建立標籤。
不論是在第一部或是第二部中,作者都援引了大量的生物實驗或是生活事例,如在第二章關於盲視的主題討論中,一位非洲男性醫生因中風損害左腦視覺皮質區,隨後接受了關於臉孔辨識及避開障礙移動的相關實驗,結果均顯現了其並未完全喪失視覺。而後在盲點、掃視1和差勁的邊緣視野中,這些特性的討論均表現出潛意識的自動加工處理,使我們可以看見如同攝影般的完整精緻圖像。而在第二部的人際互動中,作者則透過「視覺優勢比率1」的實驗,說明潛意識讓人們不自覺地依照自己的社會階級位置調整我們的注視方式(也就是交談時的眼神交會),當一個人的視覺優勢比率接近或大於1.0,則表示擁有高社交地位,小於1.0時則反之;並且這樣的情況是無時無刻都在發生的。
最後,作者指出相較於意識所建構的自我,潛意識更在許多時候扮演著主導內在未知自我的角色,若是失去了潛意識所提供的各項優勢,人們對於自我形象的形塑將會流於破碎低落。這種正面的幻象補足了我們在實際生活中來不及處理的各種龐大資訊的措手不及與自我缺失;也因為如此,潛意識在意識這一主要課題中始終佔有不墜的地位。
【1】掃視,目光大範圍的左右掃動以取得最大視野及可見資訊量。
【2】視覺優勢比率,交談時雙方眼神注視對方眼睛之時間相除得之。
影音推薦
一、通論式影音
1. 大衛.齊爾莫斯: 如何解釋意識?
March 2014 at TED2014
意識是人類存在的幾個重要基礎之一,我們每一個人都具備意識。我們都主演一部內在的電影,這部電影就是你的意識流,對於內在世界甚至與外在世界,主觀的精神體驗。意識賦予存在意義,如果我們沒有意識,生命中的一切便失去意義和價值。為何我們擁有意識?而不是如同機器人般,整日INPUT及OUTPUT所得之事物,而是內化情感。
許多人認為對意識進行研究是不可能的,科學的本質是客觀的,意識的本質卻是主觀的,所以不可能以客觀的科學研究主觀的意識,這是二十世紀普遍存在的論點。心理學以客觀方法研究人類的行為,神經學家以客觀方法研究大腦,卻沒有任何人提及意識。而在此片中對於意識有著兩個不同的想法,第一個想法就是,意識是一種基本概念。物理學家有時會把宇宙中的某些方面作為一種基本概念:空間、時間,和質量。他們會假定一些基本定律來約束它們,這相當於以它們為基礎, 然後在構建其他理論。第二個瘋狂的想法是意識也許是普遍存在的。每個系統都有某種程度的意識,這種觀點被稱為泛心論,一切皆有心理活動,每個系統都是有意識的,不僅僅是人類、狗、老鼠、蒼蠅,甚至連微生物,基本粒子都有意識。理解意識是理解宇宙和我們自己的關鍵,這也許只需採取正確的想法。
二、Selective Attention Test
以下為Selective Attention Test ,這部分將舉三個影片例子說明:
個體的邊緣感覺系統接收外界的各種訊息刺激,引起神經衝動或神經興奮,此一訊息刺激稱為「感覺訊息」。感覺訊息並未經個體之解釋和歸類,僅能以毫秒計算停留的時間。這些訊息只有獲得「注意」時,才能受到中央認知系統的保留並做進一步的處理。但個體注意能力資源有限,未能對諸多同時輸入的訊息一一注意,因此在瞬間受到注意的訊息也十分有限。這種只對某些訊息刺激加以注意,而對其他訊息刺激予以忽略的現象,稱為「選擇性注意(Selective Attention)」。以下將舉三個網路上的測試影片為例,提供此論點有力的證明。
2. The original, world-famous awareness test from Daniel Simons and Christopher Chabris.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JG698U2Mvo
為最經典的測試,影片中會要求受試者專心數出身穿白色衣服的人共傳了幾次球,但在影片的最後卻會提到,有看到猩猩嗎?藉以指認人腦在專注一件事時,無法注意另一件看似簡單的變化。
3. The Monkey Business Illusion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w-YPKR0grk
而這則是第一項測驗的改良版,除了提醒是否有注意到猩猩的存在之外,對於那些早就知道會有猩猩出現的受試者們,則提出了第二個問題:有注意到身穿黑色衣服的隊長偷偷跑去更換衣服顏色了嗎?
4. Selective Attention Test - Apple Toss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Hd_L7dg3U4
這個實驗是以兩排面對面的人相互傳接蘋果,並請受試者注意排第三順位的兩人相互傳蘋果的次數,而影片最後則告知其實有人將蘋果偷偷更換為紅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