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動機
與動機相關的研究主題包羅萬象,有各種層面的理論與實驗,研究的重點與結果也不盡相同,且題材常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本部分從學生最熟悉的教室開始,了解學習動機的種類與在教學中的定位;第二部分是關於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蔬果攝取,從食物攝取的動機帶入蔬果攝取的討論;最後探討時下社會最流行的社群網路,從不同面向討論人們喜歡使用社群網路的原因。
(一)學習與動機
獎勵制度能提升動機嗎?
在 1970 年代中期,有大量研究探討內在動機與外在動機(即指獎勵制度)間的關係,有些人主張獎勵制度會降低內在動機,甚至取代內在動機,學生思想侷限在能否得到獎勵,為了減少犯錯不願意嘗試,達成目標後就停滯不前,獎勵也漸漸成為學生學習的必須品;內在動機指的是人與生俱來的求知慾、好奇心,內在動機會驅使學生專注於學習本身,投入大量時間、精神,也會積極嘗試而激發出更有創意的想法[1]、[2]。但也有些人主張,外在的獎勵制度對於學生的學習興趣並不會造成負面影響。
獎勵對於促進學習動機究竟是利多還是弊多,目前還沒有很肯定的答案,而且也受不同時間、環境、與個人特質等因素影響,論文中指出[2],學生的需求差異使設計一種獎勵制度滿足所有人是不可能的事情。現階段最大的共識就是外在與內在動機是不可切割的關係,未來研究會更著重於不同興趣在學習和個人動機上的影響,以及如何去發展個人興趣和動機。
(二)蔬果攝取
自我決定論(Self-determination theory, SDT)
自我決定論以多面向去了解人類動機的本質,嘗試以真實自我的角度研究人的動機,自我決定論將動機視為三個需求的組成,如果能達成這三個需求,將可以為一個人帶來最佳的發展跟進步。
1.自我效能 (Competence)
嘗試去了解個體本身所具有的能力,以及個體對於任務可能完成的結果與效能
2.與自我相關性 (Relatedness)
基於想與他人互動的本能,該行為是否具有製造與他人互動的機會
3.自主與自覺性 (Autonomy)
該行為與動機是否是是發自內心,以及該行為是否是自我決策而非受他人影響
在 Kate E. McSpadden 等人的實驗中,利用上述的自我決定論,對蔬果攝取(Furit & vegetable intake,FV intake)做動機分析,該實驗利用問卷的方式,用選擇題讓受試者選擇對於一段敘述的同意程度,最後收集到有效的樣本共 3397 名 18 歲以上成人, 問卷中以三大面向分析[59] (1)自主動機(Autonomous motivation):自主動機為個人喜好、價值觀所產生的動機,如有人天生就喜歡吃蔬果、有人想要保持健康而吃蔬果 (2)受控動機(Controlled motivation):個人受環境、他人等外在因素影響所產生的動機,如想得到他人認同、不想讓他人失望 (3)接受社會支持(Perceived social support):個人在社交圈內收到針對特定行為之資訊、鼓勵(通常來自家人、朋友)
此實驗中以自主動機對於蔬果攝取為正相關(r=0.32,p< 0.01),受控動機與蔬果攝取為負相關(r=-0.14,p< 0.01),接受社會支持與蔬果攝取無特別關聯(r=0.04,p< 0.05)。社會支持雖然在自主動機較高的人身上無顯著影響,卻可以改善受控動機較高的人的蔬果攝取量,這樣的現象也在其他行為上也可以觀察的到(如減重、運動),而且比起心理諮詢師、健身教練、醫生等專業人士,還是朋友與家人的支持對於健康行為(healthy behavior)來的更有效。此實驗驗證了社會支持在SDT中扮演調和者(moderator)的重要角色。
(三)社群網路
近年網路的發展日新月異,各式社群網站蓬勃發展,成為了網路世代每天不可或缺的一環。於是,心理學家對於社群網站對於個人、大眾心理上的影響,甚至有針對「社群網路戒斷症」等新興現代心理疾病的研究;其中,2011 年的這篇論文 (Why people use social networking sites: An empirical study integrating network externalities and motivation theory) 研究社群網站之於動機因素分析得最為全面[68]。
使用社群網路的動機?
到底為什麼大家在社群網站中往往無法自拔呢?科學家從動機理論與網路外部性的角度來探討。而「網路外部性」可以分為三個部分
(1)會員數量(Number of Members)
(2)同儕數量(Number of Peers)
(3)知覺互補性(Perceived Complementarity)
網路外部性會產生知覺上的效益,使人覺得「喔~這真好用」「很多人肯定我」的感覺並從中獲得一種內在的喜悅感與外在的歸屬感,而這兩種感覺混合成為動機,驅使你繼續使用社群網路。所以當你發現你的朋友們都在使用一個新的通訊軟體時,你會受他們的影響進而使用,因為你可以透過這個軟體與大家交流、分享;反之若是交友圈中,只有你使用某個通訊軟體,你會覺得自己不融入人群而喪失歸屬感,因為這跟馬斯洛的需求論相違背。
心理學家希望透過設計實驗獲得更詳細的結果,針對不同教育程度、職業、性別、年齡等因素作調查,發現以下結論:
知覺娛樂性 (Enjoyment) 是影響社群網路使用者最重要的因素,來自於使用者使用社群網路服務供應商提供的各式功能,例如貼文、上傳照片、網誌、分享連結等來產生喜悅的感覺。
同儕人數、會員人數以及知覺互補性是次要的因素,在功能上能讓使用者去認識其他使用者,增加社會連結,因此更加強社群網路使用者對於社群網路的黏著度和知覺有用性。
性別會影響次要因素所佔的比例。不論男女,知覺娛樂性是吸引他們持續使用社群網路最為重要的因素,但在探討次要因素個別的比例時,同儕人數對於女生是一個會影響持續使用的因素,卻對男生沒有太大影響;而會員人數相對不吸引女生,卻對於男生是一個僅次於自我內部喜悅感以外另一個很重要的因素。
在了解為何社群網站對人們有相當吸引力後,心理學家更進一步想分析人們在社群網路上的行為背後的動機是什麼,像是「為什麼人們會想要在 Facebook 上打卡」和「為什麼人們會想要 po 自拍照」。
研究分析在 Facebook 打卡的動機源自於 2009 年一篇對於網路照片分享與照片標籤動機的研究[80],在當時,社群網路處於一個爆發性成長期的階段;然而更早些時候,也就是社群網路尚未被大眾所知的年代,2004年就有對於電子化話語的探討[56],研究中提及,社群網路出現的初期,使用者發表照片或是一篇普通貼文,背後的動機多為自我展現的一種表現行為;而在今年 2016 年 1 月的一篇最新研究[64]電子口碑 (Electronic word-of-mouth, eWOM) 和 Facebook 的打卡功能做連結與整合,該作者認為:先前研究對於社群網路上自我揭露以及自我展示的動機稍顯不足,必須加上 eWOM 來分析動機。eWOM 的研究價值在於它不單單只是展現自我,而是使用者藉由社群網站服務供應商提供的功能來表態自己的意見與觀點。於是,此研究整合了先前的研究結果[3]並透過選取樣本做實驗,將動機略分為四大類:
(1)享受(Enjoyment),從事某件事過程中得到的快樂
(2)承諾(Commitment),原文是commitment to community,即幫助在網路世界的其他人
(3)自我發展(Self-development),透過得到他人的評價提升自我的技巧並從中學習
(4)增加聲望(Reputation Building),提升自己在社群中的地位
儘管現在大多數的社群網站都具備「打卡」功能,然而這個概念在當時卻相當新穎,大多數受訪的使用者表示,透過打卡能獲得某種娛樂性,甚至有店家更進一步利用這個功能,透過來店內消費的客人打卡,達到免費廣告的效果;而部分使用者表示,他們覺得透過打卡這個動作,某種程度上能代表他們會繼續使用這個服務的承諾;也有些使用者覺得,在特定地點打卡能透過地點本身代表的意義,來增加自己的聲望,例如在國家音樂廳打卡,來告訴朋友自己對於音樂的愛好、在國家演講廳打卡,展現自己對於某主題的關心度,甚至能發表關於地點的意見展示他們的個人觀點。
就愛自拍
第 86 屆奧斯卡金像獎頒獎典禮,主持人艾倫狄珍妮絲趁機拍下史上最大咖自拍照上傳推特,引發網友瘋狂轉載,刷新推特轉推次數紀錄,還讓推特一度當機,更引領了整個社群網路的自拍風潮。於是心理學家也針對自拍動機做分析研究。根據一篇今年 (2016) 的研究[87],他們隨機取樣 315 位韓國人(男: 94 人,女: 221 人,平均年齡: 29 歲),透過各式可檢測的行為詢問受測者發表自拍照的動機,並統計各類細項所佔的比例,發現並定義出四個足以成為自拍照上傳外在驅使力的類別:
(1)吸引目光(attention seeking)
(2)聯絡溝通(communication)
(3)記錄(archiving)
(4)娛樂(entertainment)
吸引目光(21.84%)這一類佔最高比例,以此為動機的使用者渴望獲取他人的肯定、讚美,而比起個人動態、塗鴉牆的更新,自拍更能凸顯個人的特色,網路平台為使用者提供一個最佳的舞台展示自己的獨特、優點,而「讚」、「喜歡」等正面評價也會轉換成使用者對自我的肯定,滿足使用者的需求。
聯絡溝通(19.66%)透過分享私人資訊(自拍)後他人在社群網路留言或者按讚,使用者可以在網路平台上建立一套人際關係,其他類似研究中也發現,不少人期待能和朋友在自拍照底下有一段對話、互動。
紀錄(18.54%)使用者以自拍形式記錄自己生活中特別的場景、場合,而在中社群網路能夠幫照片標記地點、時間、人名,也能整合以往的照片作為個人回顧,符合此類使用者的需求。
娛樂(11.38%)自拍成為使用者一種形式的娛樂,使用者會在不知不覺養成習慣而「慣性」的自拍
除了以上四種動機能作為預測一位使用者上傳自拍照的依據以外,一個人自戀的程度也是另一個重要因素,且此因素不只可以預測行為的出現,在個人上傳自拍照至社群網站的頻率中,影響程度遠勝其他因素:比起對照組,自戀程度較高的人,會有更高的頻率將自己的自拍照上傳。
有關社群網路的研究,對於社群網路服務供應商擬定未來發展方向有很大的助益,而且這類型的研究也帶起了分析新科技下人類行為背後的心理學的風氣,動機理論是一個在近年沒有什麼新想法的領域,希望在不久的將來,能因為這樣風氣的推動下,有更多的研究發現,孕育出新理論新想法。
(四)犯罪動機
我國法律上一般將犯罪先以所侵害之法律權益略分為「侵害國家法益」、「侵害社會法益」和「侵害個人法益」之罪,在侵害個人法益之罪的部份再細分為「侵害生命法益」、「侵害自由法益」、「侵害財產法益」等,以下進行之動機討論皆為「侵害個人法益」之犯罪行為。
一般性犯罪理論(General Theory of Crime)[1]
Gottfredson及Hirschi認為犯罪是低自我控制與犯罪機會交互作用的函數,其中他們也對犯罪下了定義「acts of force or fraud undertaken in pursuit of self-interest」,即為了自我利益而產生的暴力、欺騙(並非詐欺)行為,此類行為皆因一時的衝動而起,因此需要一定知識、技術並長期計畫的金融犯罪、組織犯罪、政治犯罪等不再一般性犯罪理論的探討範圍中。
自我控制能力較差的人在面對生理、心理需求時會傾向立即滿足自己,也較無法掌控突如其來的情緒及衝動,因此會選擇違法、侵犯他人但是能迅速滿足自身慾望的行為,例如搶劫、竊盜、傷害等。相對來說,自我控制能力較好的人則能延後對需求的滿足,行事前也較能考慮風險、後果、他人的感受等對未來的考量再下決定。
Gottfredson及Hirschi將自我控制能力以6個指標來表示:衝動性(impulsivity)、喜好簡單的任務(preference for simple tasks)、預估風險能力(risk-seeking potential)、喜歡身體活動勝於思考(preference for physical (as opposed to mental) activities)、自我中心(self-centeredness)、脾氣不穩定(the possession of a volatile temper)。他們的研究顯示低自我控制與犯罪傾向成正相關。
理論中低自我控制不代表絕對的犯罪傾向,而是面對犯罪機會(某種促使人犯罪的情境)時,低自我控制者相較於高自我控制者更容易犯罪
相關實驗
2007年Nicole W. T. Cheung和 Yuet W. Cheung在香港以當地1030名學生為樣本為理論做出測試[6],並與其他元素進行共同分析,發現低自我控制與低社會連結、負面的個人經歷、不良交友、家庭教育等有關。此份研究中,必須綜合低自我控制與低社會連結兩者才可較好的預測犯罪傾向,這是在其他相關實驗中沒有的現象,作者推測此因樣本地中國之社會文化較其他西方樣本地為保守(若僅為低自我控制仍會受到社會文化抑制而無明顯犯罪傾向)。
2006年Bruce J. Arneklev , Lori Elis Florida ,Sandra Medlicotty發布的論文[7]為此理論的測試,樣本來自1991年某南方城市的394位民眾,此研究中加入了“Imprudent Behavior”(不違法但是對會造成不良後果的行為,如抽菸、喝酒、賭博)作為Low Self-Control的行為指標,與他們的預期相異,Imprudent Behavior雖然與低自我控制相關但是卻和犯罪傾向無明顯關聯。其餘大部分的數據都符合理論預測,低自我控制者教育程度較低、收入較低、社交能力較差。較特別的發現為,理論上自我控制之於犯罪的影響大於其他人生事件的影響,但數據中,婚姻卻能使犯罪傾向大幅降低,愛情的力量真的很偉大。
受害者促成理論(Victim-Precipitated theory)[8]
Martin E. Wolfgang分析了1948-1952年費城的殺人事件為基礎發布的理論。
先為Victim-Precipitated(以下簡稱VP)作定義,「The role of the victim is characterized by his having been the first in the homicide drama to use physical force directed against his subsequent slayer」,即受害者是先出手攻擊的那一方。artin E. Wolfgang認為殺人事件通常與被害者有很大的關聯,他調查的VP事件中有超過一半以上的事件發生在住家,而殺人動機則是爭吵或是家庭紛爭居多,意謂著兇手多為死者所熟識之人,武器則是刀為多,可以推測通常事件發生在受害者在和兇手的爭吵過程中出手攻擊兇手,兇手激憤之下失控殺害受害者,此理論推翻當時大眾對於兇手的過度批判和對受害者的憐憫---受害者的行為亦促進了加害事件的可能。
Martin E. Wolfgang也分析很多VP事件其他層面(種族、性別、手法等,在下方圖表中有詳細數據),比較有趣的是,在VP事件中受害者受酒精影響的數量明顯多於非VP事件,兇手方面則無甚差別,很多VP事件中死者已經喝醉,本來無傷人意圖,但是有其他人傷害或對他的朋友、妻子做出無禮行為,他在酒精作用下做出的反擊造成了他的死亡。
二、情緒
(一)情緒和身體
從古至今,關於心靈與身體的理論從沒少過,哲學家普遍稱之為心物問題(英語:Mind–body problem)。亞里斯多德 (Aristotle) 之前的古希臘哲學家對它常有討論;近代哲學中,笛卡爾重新審視了這個問題,提出了笛卡爾二元論:人是由「心靈」和「肉體」兩部份所組成;唯心主義主張,所有物質都是基於「心靈」存在,因此只有心靈存在;唯物主義認為,心靈是基於物質運作而產生的現象,一個人的肉體就是它的全部。
撇開哲學問題不談,如今我們能觀察到的是心靈的一部份--情緒,與身體、肉體、健康之間的互動的結果,互動過程仍然處於一個理論的階段。哪些情緒影響身體的健康,抑或影響作息、壽命,雖然仍是不為人知的謎題,但近代科學家也不屈不撓的運用現代科技,試著找出一些端倪。以下參考近五年的國外期刊論文,分別討論正面、負面情緒對身體帶來的影響。
在探討正面的情緒對身體的影響時,必然會談到一個廣為流傳的想法:長期「沐浴」在正面的情緒之下,會有比較長的壽命、比較健康的身體等諸如此類的正面回饋,這到底是迷思,還是有科學根據、理論基礎的說法?
短期而言,有文獻 [66] 以心跳、呼吸等觀測數據來佐證,正面情緒的出現,可以增加迷走神經的活性。迷走神經的生理結構 [19] 就不贅述,而其作用在於掌控人類對環境的適應能力、對刺激的還原能力、在壓力下工作的能力、對疾病的抵抗力等等,與生存息息相關的能力。在做靜坐、瑜伽等活動時,除了尚且無法驗證的更高維度作用之外,也有研究顯示可以使迷走神經活化,所以可以使人在做完此類活動之後,有種煥然一新的感覺[29]。
長期而言,文獻 [45] 所提出的結論,是長期下來的調查數據顯示,正面情緒對於健康確實有正面的影響,但是他們也同時提出了一些懷疑:基於實驗數據是長時間的結果,極有可能受到其他因素例如生活品質等的影響。因此,對於正面情緒對健康的正面影響,短期的效果目前為止比較有理論基礎。
以上敘述了正面情緒對身體的些許正面影響,「那是不是負面情緒會對身體健康帶來不好的影響?」等想法想必會萌芽,當然,國外學者也不例外。接下來,將帶入近年以負面情緒和身體健康為研究主題的文獻,一窺負面情緒對身體帶來的影響,再決定如何回答此段落開頭的問題。
焦慮
回顧學生時期,每當到了期中、期末考前,是否都會有「緊張到睡不著、吃不下」之類的感覺呢?是的,這個小段即為探討緊張、焦慮造成的影響。首先,大腦其中一個功能--管控功能,或稱執行功能 (Executive functions)--即在 2015 年的文獻中[86]被指出其受損與焦慮有不小的關係。大腦的這一部份,主要負責管理和控制工作記憶、注意力、決策、抽象思考等其他認知過程,更複雜的功能包含更新工作記憶的內容、在不同工作中切換等。在這篇文獻[86]中,提到當人在焦慮的時候,執行需要注意力的工作的效率會降低。既然焦慮會影響大腦,想必也會影響其他器官才是,這邊就看到在[79]這篇中提到,在研究 989 名有焦慮等症狀、並且也有一些疾病的患者之後,歸納出一個與焦慮相關的結論,那即是:「焦慮與潰瘍有很大的關係」
恐懼
嚴格來說,研究時接觸到的恐懼,其實不能算一種情緒。雖然沒有明確定義,但是在一般文獻中提到的情緒,貌似都指的是比較長時間維持的一類;文獻中的恐懼,則常常是讓人觀看恐怖圖片所引發相對短暫的「狀態」。恐懼能讓人辨識、逃離危險,進而增加生存機率,雖然有轉瞬即逝的性質,卻與人、動物的生存有著強烈的關係。既然有著與生存相關的特性,想必會讓人聯想到的即是大腦裡面相對古老的結構--杏仁核了。近年的文獻[36] [61] [46]中,不只提到杏仁核與恐懼的學習、記憶有關係,也有提到其中的分子互動機制。另外,恐懼也和痛覺有關係。這就必須提到[63]的實驗,他們讓人觀看恐怖圖片,然後對手指等末梢之處做觸覺實驗。結果發現,在恐懼的狀態下,受測者感受到的疼痛程度較低,他們所提出比較生理上的解釋是,恐懼使得流往四肢的血液減少,才使得觸覺變得比較不敏銳;也或許是演化使然,畢竟人在面對恐懼的時候,感受疼痛不比逃跑等求生功能優先,才得到這個結果。
憂鬱
說到負面情緒,不得不提的就是惡名昭彰的憂鬱了!根據這篇文獻[38]的結果,負面情緒和生理病痛大多都呈現正相關,並且,憂鬱症的相關程度是最高的。儘管確切的分子互動程序未知,但是既然這個結果呈現統計上的顯著。巧合的是,這段的憂鬱也和前一段落的恐懼一樣,和痛覺有些許關連。只不過,不同的地方是,憂鬱會讓痛覺的程度放大。他們發現,憂鬱症的患者對痛覺的敏感度比非憂鬱症患者來得高,並且對於痛的產生的門檻值也比較低[57]。
以上敘述了各種負面情緒所產生的一些影響。值得一提的是,情緒管理的重要性、壓抑情緒的壞處分別在近年的文獻[88] [41]被證實。在文獻[88]中,他們用問卷的方式去獲知身體健康程度與情緒管理的能力,結果發現,情緒管理越好的受測者大多是比較健康的;這個團隊所給出的解釋是,情緒管理相對差的人,或許比較容易養成不好的習慣,例如:暴飲暴食、抽煙等。而在這篇[41]則是以 fMRI 去觀察腦部活動,發現人在壓抑情緒的時候,海馬迴幫記憶做編碼的功能會受到干擾,進而使記憶效果降低。
綜上所述,「正面情緒帶來正面影響,負面情緒帶來負面影響」或許可以是前一大半部份的總結;然而,也別忘了「情緒被壓抑會對身體健康、記憶產生負面影響」這項重要的論點。負面情緒的產生其實正是情緒能被抒發的關鍵,同時抒發過程中,也能讓旁人明白自己需要幫助、讓自己得到關心與鼓勵。由此來看,負面情緒本身的存在其實是非常有價值的;而生活節奏、壓力、習慣、環境造成的情緒壓抑,使負面情緒堵塞在心中所造成的身心失調,才是我們應該正視的問題。
還記得開頭提到的身心問題嗎?到底是肉體基於心靈存在,還是心靈是肉體運作的結果呢?這繞口令般的問句,與是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簡直有九成像阿!儘管礙於當前科技,並非所有身體、器官、大腦的互動都能被觀測到,我們也就無法給出解答,但是無論身心何者為因,何者為果,證明兩者密不可分的研究已是堆積如山。英文有句諺語「A sound mind is in a sound body」,其意為健全的心靈存在於健康的身體,或許應該改為「A sound mind is in and only in a sound body」比較妥當。畢竟,也只有健全的心靈會讓身體健康。
(二)情緒與飲食
情緒不僅僅是外在事件觸發而來、或是單純影響自身的身心健康,就像諺語所說的:「小不忍則亂大謀。」情緒也可能會影響一個人的行為、表現,甚至可能做出讓人後悔的決定。所以第二部分會從與生活最息息相關的「吃」來講起,看看情緒和飲食究竟有何關聯,是否「吃」真的只是為了生理需求而產生的行為呢?
首先,我們要先來討論情緒在選擇食物方面的影響。並非單純因為喜歡的程度就決定我們對食物的選擇,而是食物帶給我們的情緒影響最多。影響情緒的因素又分為外在的 (extrinsic) 和內在的 (intrinsic) ,在Gutjar, S的實驗中將受試者分為三組:
(1)blind taste (僅品嚐,看不見食物外表與包裝) (2)package (食物包裝) (3)taste and package together (包裝與品嚐皆有)
第一個是盲嚐,第二個是看見包裝,第三個則是兩者皆有。實驗發現三者都會引發情緒,進而影響人對該食物的喜好程度,並非單靠"喜歡與否"就可以解釋消費行為。
情緒→喜好→消費行為
食物所引發的情緒若是喜悅的,才會使我們開始喜歡然後選擇購買,當每項產品有他們的情緒檔案 (emotion profile) 時,則可以幫助生產者預測該產品的市場需求,再加上 liking chart,提供了更多影響消費行為的參考〔54〕〔55〕。
很多人都說情緒性飲食 (emotion driven eating, DED) 是在負面情緒籠罩時發生的,作為發洩、紓壓的一個管道,像宮崎駿的電影《神隱少女》裡的妖怪無臉男,在混入湯屋之後就因為貪心和寂寞而吃了一大堆生理上根本不需要的食物和熱量。很多以前的文獻也是聚焦在負面情緒帶來的暴飲暴食,但最近的研究發現在情緒性飲食中,正面情緒的影響力是比較大的,食物的攝取甚至大於實驗者處於負面情緒時〔42〕,而因此增加的食量也很難透過理性的飲食控制來阻止〔44〕。就像活動辦完時都會想要去吃個慶功宴或大餐一樣的感覺。
另外,開心/悲傷/中性的影片影響人的情緒也會對吃的多寡造成一些影響。有人說邊看電視邊吃東西會使我們分心,所以一不注意就吃下了很多食物而不自知。近期的實驗中,研究者讓小孩和一個被指示要適量吃零食的同伴一起看電視,結果發現,富含情緒的影片會使人更專心於影片中而無法顧及其他,也會以攝食來減緩影片帶來的負面情緒;相較之下,中性的影片沒有那麼多情緒的干擾,比如:紀錄片,則會讓孩童有更多的心力花費在影片以外的事物上,所以他們便開始注意同伴的進食狀況,也會調整自己,讓雙方吃的食物量不致於差太多。所以研究者建議避免讓孩童邊看電視邊吃零食,以免情緒佔據他們過多的注意力,造成過量飲食而導致的肥胖〔65〕。
前面描述了很多正面情緒帶來的飲食慾望和食物的選擇,在 Two facets of stress and indirect effects on child diet through emotion-driven eating(2015) 中則描述壓力引發情緒帶來的飲食行為:HCLN (High Calories, Low Nutrients) 和 EDE (Emotion Driven Eating),但此論文將壓力情緒二分為自我效能感 (self-efficacy)〔註〕和無助感 (helplessness),因為若單純就壓力而論,其實在數據上它和 HCLN 飲食無顯著關聯。
[註]自我效能感指的是利用自身技能去完成某項工作的自信程度,所以自我效能感越高表示對壓力的掌控程度高,有自信可以 handle stress。
面對壓力,自我效能感越高對於人吃更多蔬果或是健康食品有顯著的影響;但對充滿無助感的人來說,壓力可能引發情緒性飲食或是 HCLN 的飲食習慣,所以在很多減肥課程中應該提升參與者管理壓力的能力〔47〕。
最後,我們要來談談食物上癮和情緒的關聯,原本的暴飲暴食最後變成「上癮」,究竟是如何呢?
過去的研究指出「食物上癮」和「藥物成癮」是有相當多相似處的,兩者都是大腦特定部分和神經遞質的活化。另外,衝動和情緒失調除了在藥物使用失調方面扮演重要角色外,對食物上癮也有顯著的影響,論文最後提到未來臨床治療努力的方向應該是教導病患如何控管和面對情緒〔40〕。
情緒不只是外在事件引發的結果,也可能是行為的原因,更可以提供生產者有用的資訊去掌握消費者真正的喜好。
不管是正面還是負面情緒,對於「吃」這件事的影響都是非同小可,除了單純開藥試圖解決問題之外,現在有更多的論文是希望當事人面對自己的情緒並掌握它,這也是很多臨床治療舊的方向。
參考資料
[1] Baranek, Lori Kay, "The Effect of Rewards and Motivation on Student Achievement" (1996).Masters Theses. 285.
[2] Jessica Lynch,” Whole Class Reward Systems and Their Effect on Student Behavior”(2005).46
[3]Nov,O., Naaman, M.,& Ye, C.(2009). Analysis of Participation in an Online Photo-Sharing Community:A Multidimensional Perspective.Ji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61, 555-566
[5] Gottfredson, Michael R. and Travis Hirschi.(1990). A General Theory of Crime. Stanford, C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6] Nicole W. T. Cheung, Yuet W. Cheung , Self-Control, Social Factors, and Delinquency: A Test of The General Theory of Crime Among Adolescents in Hong Kong, 2007
[7] Bruce J. Arneklev , Lori Elis and Sandra Medlicott , Testing the General Theory of Crime: Comparing the Effects of “Imprudent Behavior” and an Attitudinal Indicator of “Low Self-Control”, Western Criminology Review 7(3), 41–55 (2006)
[8] Martin F. Wolfgang, Victim Precipitated Criminal Homicide, 48 J. Crim. L. Criminology & Police Sci. 1 (1957-1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