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研究
本章以下節次將透過社會心理學期刊的最新研究來探討個人的社會認知與其對行為的影響。
一、人際關係——幽默感與社交
幽默以及她帶來的笑聲在我們每日生活中佔有一席之地,而大部分的幽默產生於人際互動中。2013年歐洲社會心理學期刊刊載一篇〈I. 探索幽默的應用在最初的人際互動中產生的人際關係影響〉,便是探討幽默感與社交情境的關係。
幽默感能促進社交,增加好感,這是當然之理。然而,研究者發現其實幽默感與好感是交互作用的,除了幽默感能增進好感以外,與有好感之人相處也會讓人更加幽默。
為了研究幽默感與社交的關係,設計了以下實驗:實驗包含兩個部分,第一部分是雙方(不認識、初次見面的)受試者被要求向對方完成自我揭露的任務,之後為對方評分,而其中包含幽默度。第二部分是在兩個異性受試者一同參與任務,而任務分為幽默或不幽默的情境作為對照。
兩個結果均證實,幽默感與人際互動具正相關,因為對方幽默感的表現會使自己得到被喜愛、肯定的訊號,而享受彼此間的互動,因而有雙方互動上正面的影響。幽默感也會使得原先不熟識的人之間較容易產生親近感,而這些結果在性別間並無差異,顯示幽默感的這個效應與異性互相吸引的效應無關。
I. Stanislav1 Treger,Susan Sprecher,Ralph Erber(2013).Laughing and liking: Exploring the interpersonal effects of humor use in initial social interactions.European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Oct2013, Vol. 43 Issue 6, p532-543. 12p. 2 Diagrams, 3 Charts.
二、社會影響
社會提供多種環境刺激,會影響人們的心理與行為,而社會心理學的研究揭露人們如何感知這些社會刺激並做出反應。
根據《英國社會心理學期刊》刊載於2016年3月的〈II.壞人更少受社會痛苦所苦:道德狀態影響他人對社會痛苦的判斷〉一文,人們在社會環境中時常會目睹他人遭受社會性或生理性的痛苦,而對此採取行動的第一步便是偵測他人受苦的程度深淺。目前已知觀察者及受苦者的多種特性,諸如種族、性別及政治觀點等,都會影響感受他人痛苦的能力;而其研究旨在探討被觀察者之道德狀態如何影響人們對其痛苦的判斷,進行了四項實驗,並指出觀察者的若干特點會影響人們對他人痛苦的同理心。
有鑒於道德之於社會判斷所扮演的關鍵重要角色,此項研究調查了人們對他人的社會及生理上痛苦感受的判斷,是否如函數般隨著道德狀態而改變。
研究一中,實驗控制了未知第三人的道德特質,並發現受試者對於那些被描述為缺乏道德狀態的第三人,較少呈現社會性痛苦。
研究二中,增加了一項控制變因,在沒有提供被觀察者道德品質資訊的情況下,結果顯示出道德對判斷社會痛苦的影響,大大的受到被觀察者缺乏道德特質的描述影響。
研究三揭露道德的具體角色,當作為另一個評量面向(如能力)的資訊時,其對痛苦的判斷沒有影響。
研究四則顯示被感知為缺乏道德品質的社會目標,相較於被感知為高道德者;因為他們被觀察者感知到較少的人性,所以被視為經歷較少社會痛苦。
結果顯示,對於(被認為是)道德狀態較低落者,人們對於他們感受到的社會性痛苦,也就是人們對他們的同理心,是較少的。
II. Paolo Riva, Marco Brambilla,Jeroen Vaes(2016).Bad guys suffer less (social pain): Moral status influences judgements of others' social sufferingBritish.British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1 March 2016, 55(1):88-108
三、過度自信
我們都知道對自己程度的認知有助於學習。學習者需要理解自己現有程度與所欲學習的目標間的差距,因此自知之明在學習當中不可或缺。然而,根據過往研究,人們有錯誤的自我評價(self-assessment)。大部分人的錯誤都是過度自信(overconfidence)。在2016年《實驗社會心理學期刊》刊出一篇〈III. 瞭解過度自信:智力理論,注意偏好,和扭曲的自我評價〉,旨在探討過度自信的原因。
首先研究者提出理論說明人們信仰的智力理論會影響他們過度自信的程度。根據過往研究,可分成秉持個體理論(entity theory)和漸增理論(incremental theory)的兩種人。個體理論的支持者相信智力是天生不變的,而在某領域受挫後,與其增長該方面的智力,不如發覺自己擅長的部份而適性揚才;漸增理論的支持者則認為智力是可以增長的,所以即使於某領域受挫仍會努力適應並尋求進步。另一個過往研究顯示較為過度自信者傾向忽略自己的缺點而叫注意自己的優點。綜合前述兩個脈絡,研究者提出秉持個體理論者因為傾向迴避自己的短處,所以傾向忽略自己的負面領域,進而較容易過度自信;漸增理論支持者則相反。
研究一欲證明智力理論跟過度自信的關係。首先於實驗前一週先對試驗對象以問卷調查,在問卷中以級距問受試者對「你可以實質改變你的智力」等等相似的問題的評價,並從評價得出受試者支持的智力理論。接下來請受試者做一份中等難度的試題,做完後問他們覺得自己做得如何。結果顯示,平均起來人們有高估自己分數的傾向,而較支持個體理論者確實較有高估自己的傾向;較支持漸增理論者則相反。
研究二則欲證明智力理論、注意分配的偏好、與過度自信三者的關係。研究者的假設為:個體理論支持者可能較偏好將注意分配在簡單的問題、面向,而這樣的偏好可能讓他們相較於漸增理論支持者更容易過度自信。實驗者首先讓兩批受試者閱讀看起來具公信力的學術期刊,分別讓他們閱讀證明個體理論與漸增理論的論文,讓他們分別相信兩種理論。接下來讓他們做測驗(該測驗的題目其實分為簡單、困難、中等,但是受試者不會知道),並記錄他們花費在各題的時間。最後再請受試者評估自己的分數。結論是,受個體理論論文制約的那組(所閱讀論文為證明個體理論正確者),相較於受漸增理論論文制約那組,分配在困難的題目上的時間明顯較少。並且他們對於自己的測驗分數也相較之下更過度自信。此實驗支持了實驗者上述的假設。
研究三則試圖透過使個體理論支持者從事困難的任務,試圖減少他們的過度自信。在作答後,實驗者要求個體理論支持者一字不差的將題目輸入電腦(困難、挫折性任務),而後再請他們評估剛剛的答題成績。從下圖最右方可以看出來,這時他們過度自信的狀況減少,比漸增理論支持者少。
III. Joyce Ehrlinger,Ainsley L. Mitchum,Carol S. Dweck(2016).Understanding overconfidence:Theories of intelligence, preferential attention, and distorted self-assessment.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March 2016 63:94-100
四、如何減少自我中心主義
自我中心主義(egocentrism)在現代社會非常常見,人們常以為自己於他人眼中很特別。有關自我中心主義的研究有許多,例如有關注其原因者,認為其肇因於失敗的定錨(anchoring)與自我調整。儘管深知現實世界跟自己眼中的世界不同,人們仍然失敗於自我調整,以第一人稱視角看世界,因此造就自我中心主義。
然而,關於如何減少自我中心主義的研究並不多。2015年歐洲社會心理學期刊刊載一篇〈IV. 觀察中的自我:透過專注冥想減緩自我中心主義〉,指出透過以第三人稱視角來看自己,能夠減緩自我中心主義,而專注冥想(mindfulness meditation,又譯正念冥想或內觀冥想,然而原文用心感知、專注於某件事物,故翻專注冥想)能幫助人轉換視角(vantage-point shift),以第三人稱視角看自己,故為有效方法。
實驗比較三組人冥想、專注冥想(告訴他要專注於呼吸,盡量不要有別的念頭)、不冥想後,看見特定衣服所見的想像(有些人看見鏡中穿該衣服的自己、有些人以自己眼睛視角故其實看不到穿該衣服的自己、有些人看見他人穿著該衣服),來觀察受試者視角的變化。結果顯示,經過專注冥想的人確實比較能夠以第三人稱視角看自己,對減緩自我中心主義有幫助。
除了減少自我中心主義以外,專注冥想還有其他好處。有研究指出專注冥想能幫助認知與行為表現,而且能減緩如憂鬱、焦慮等等問題。所以靜下心來專注冥想是有益身心的活動。
IV. Marius Golubickis,Lucy B.G. Tan,Johanna K. Falben, C. Neil macrae(2015).The observing self:Diminishing egocentrism through brief mindfulness meditation.European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June 2016, Vol. 46 Issue 4, p521, 7 p.
五、無聊感引發政治極端思想
無聊感:是一種負面情緒,可能來自不好的經驗,促使人去追求更有刺激性、意義的活動。更準確地說,無聊感可以增加團體象徵物(實體物品、圖騰、徽章、口號)所具有意義的價值,提升向心力,但同時也可使人脫離該群體。
政治意識:人們將政治意識當作確定性和凝聚感的來源,認為政治觀點有助於對事件的理解。例如:縱使他人的解釋過簡單或不正確,有極端政治觀點者也較能在思考後了解事情的來龍去脈。政治意識也部分反映自己和團體該處在何處,可作為面對不確定感、沮喪的立足點。基本上,政治態度的傾向為一種能夠減少潛在威脅的強烈信仰和認同。然而,看似毫無關聯的兩者,竟然有著微妙的關聯性。
根據歐洲社會心理學期刊刊載於2016年3月的一篇〈V. 無聊感致極端政治觀點的產生〉進行的三項實驗中發現:
1.如果一個人感到無聊,會造成其政治傾向的極化,而且左翼(自由派)的受試者較右翼(保守派)明顯,因此,透過測驗一個人無聊的程度可預測其政治極端化的可能性。
2.人如果在特定情境下感覺到無聊,政治傾向就會越極端,而且男性比女性明顯。
3.適當的無聊感可增加人追尋生活意義的動機,反之,若無聊感過度,則減少生活的意義,負面影響多於正面影響。
V.Wijnand A. P.,Van Tilburg,Eric R.,Igou(2016).Going to political extremes in response to boredom.European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Oct 2016, Vol. 46 Issue 6, p687, 13 p.
六、暴露在性別歧視下可以降低固有的性別刻板印象與偏見
「性別」,是現今鬧得沸沸揚揚的議題,而「性別刻板印象」,在當今仍舊影響著社會。根據歐洲社會心理學期刊刊載於2015年9月的一篇〈VI. 暴露在性別歧視下可以降低固有的性別刻板印象與偏見〉中揭示:原來,個人對性別角色的看法,不只受到生長環境的左右,更與生理性別相關。
實驗一表示,無論是暴露在1親善型或2敵意型性別歧視)下,女性都會表現出較弱的性別刻板印象(相對於暴露在無性別歧視環境者)。但對男性則無影響。
實驗二的設計概念為:性別歧視環境如何減少女性固有的性別刻板印象,透過強化女性和能力的關係,或弱化女性與溫暖事物的連結(如:玩偶),抑或兩者皆是。結果指出:暴露在性別歧視環境下的女性對女性化的名字、能力反應較快;反之,沒有暴露在性別歧視環境下的女性則對男性化的名字、能力反應較快,但暴露在性別歧視環境下的女性對於同時含女性化、男性化的名詞反應一樣快。因此,結論為兩者皆是。
整個研究的結論如下:
1.暴露在性別歧視環境下並不會增加對刻板印象的聯想,反而會增加3準確性定向控制過程(accuracy-oriented control process),並改變女性反應的傾向
2.若最近無暴露在性別歧視環境下,女性較不會對抗性別刻板印象;若長期遭受性別歧視,女性則會更有動力的駁斥性別刻板印象
3.女性利用改變當其被視為次等(能力差)而不是優勢(溫柔、溫暖)的反應,來減少固有刻板印象,這也會影響女性在工作上的表現(將女性放在好的位置來反對性別刻板印象)
4.男性對性別歧視反應不明顯的原因:通常為優勢族群的他們,常常被視為是有偏見的,因此他們逐漸學會控制在各種情境下對偏見的反應
5.人們很難反抗親善型性別歧視(相對於敵意型性別歧視)
6.暴露在親善型性別歧視下仍然會減少女性的自信心,也可能損害女性在工作上的表現,因此女性也可能會積極地爭論善意的性別歧視。
VI. Miguel R.Ramos,Manuela Barreto,Naomi Ellemers,Miguel Moya,Lúcia Ferreira,Jimmy Calanchini(2016).Exposure to sexism can decrease implicit gender stereotype bias.European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June 2016, Vol. 46 Issue 4, p455, 12 p.
註1:親善型性別歧視則傾向於幫助女性,在主觀上對女性抱持正面情感,但仍是以性別刻板印象及固定角色來看待女性,表面上看起來是愛護女性,但其根源卻是男性主導的傳統信念,其結果對女性也會構成傷害。
註2:敵意型性別歧視與偏見之概念雷同,它是一組貶抑女性的信念、態度或刻板印象,同時伴隨敵意的情緒,即女性若違反傳統性別角色,則抨擊且懲罰之。
註3:即面對負面事物時有正向的思考,也能清楚知道自己在團體中的位置。
七、社會認同促進生活福利因為他們滿足全面性心理的需求
出自歐洲社會心理學期刊刊載於2016年4月的<VII. 社會認同促進生活福利因為他們滿足全面性心理的需求>
VII. Katharine H. Greenaway,Tegan Cruwys,S. Alexander Haslam,Jolanda Jetten(2016).Social identities promote well-being because they satisfy global psychological needs.European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Apr2016, Vol. 46 Issue 3, p294-307. 14p.
實驗一:
測試我們對就讀心理系最後一年且正在寫畢業論文學生的4縱向比較假設,當他們正在壓力最大的一年,也正是學生最容易出現憂鬱症狀的時期。我們調查了在學期初的學生和寫了七個月的畢業論文的學生,若社會認同作為給予滿足需求的來源,那麼獲得這種資源的人某種程度上應該會有正向的幸福結果出現。
結果:實驗結果支持我們對社會認同的獲得滿足全面性心理需求的假設,並且這個過程與降低沮喪感相關,這些影響不僅僅侷限在一個特定的需求。更特別的是,我們發現隨著人們獲得一個重要的社會認同,全面性心理需求的滿足也跟著增加,並且這樣的需要滿足更調解了獲得認同在減低沮喪感的影響。
實驗二:
用兩種方式評估認同的獲得和失去,第一個是藉由引進框架操作讓參與者思考關於認同感移轉的觀念,從獲得一個新認同或失去一個舊有認同的概念來轉移;第二個則是使用一些比較分離性的方法去評估獲得認同與失去認同。這些方法讓我們可以評估這些需求滿足與生活福利在架構上獨立的影響。
結果:實驗結果提供了一些證據支持認同感的獲得與失去對全面性心理需求有著相反影響的假設,並且也影響著沮喪感。
結論:
社會認同會促進生活福利的原因可能是他們滿足基本的心理需求,特別是在歸屬感、自尊心、控制欲、有意義的存在上。一個5縱貫性研究顯示,認同感強度的獲得與需求滿足的增加相關;另一個6橫斷面研究顯示,社會認同的獲得與失去預測了個別對需求滿足的增加與減少;最後,一個實驗表示,與控制因素相對,社會認同的獲得增加了需求滿足,而社會認同感的失去則減少它。
註4:縱向比較即時間上的比較,就是比較同一事物在不同時期的型態,從而認識事物的發展變化過程,揭示事物的發展規律。
註5:縱貫性研究是指對一群研究對象進行長時間觀察或蒐集資料的研究方式,主要為探討研究對象在不同時期的演變,目前已越來越普遍用於測量變化及解釋因果等研究。可以觀察事件發生時間的順序,探討隨時間變化的變項,有助於掌握社會變化。
註6:橫斷面研究指在同一段時間內,觀察或實驗比較同一個年齡層或不同年齡層的受試者之心理或生理發展狀況,能夠較快速且全面地瞭解特定事件或群體的特徵、現象與各層面的狀況,亦能進行比較。
八、越好的家庭認同---非與家庭成員之間的連結---成就越好的健康
有非常多來自各學門的研究證明,參加並參與社群團體(如家庭、部落、運動團體)對於人類的經驗有非常重要的影響。社群團體在近乎所有人的生活中佔了中心的角色,隨著多數研究員著重於社會取向的存在所提供的關鍵性演化效益,這樣社交上的獲益開始在每天生活中被看見。許多與心理學、精神病學、藥學上的研究現在提出,有統整的社會性生活提供無數與健康相關的好處,比如更能抵抗病毒或是不容易憂鬱。
實驗:
在the University of Valencia尋找了200個大一的學生和6個大三的學生(Mage = 21.02 years,SD = 2.09, range = 18–25),完成調查問卷兩次,分別是九月中(T1)和隔年的五月中(T2),中間間隔八個月。家庭認同是使用four-item Group Identification Scale來評估(比如:我感受到家庭的羈絆,1=我完全不認同,7=我完全認同)。家庭聯繫則是由三個問題來評估,第一個問題是家庭成員中平均有幾個人是每天都會面對面談話,第二個問題是家庭成員中平均有幾個人是每天都會電話談話,第三個問題則是平均一個月與家庭相關活動(如晚餐、旅遊)的數量。
結論:
團體是人生存在的中心,人們一出生就是特定團體的成員,並且在一生中持續屬於這些團體。研究顯示主觀的團體認同是致那個團體相互吸引和相互支持的前提。此研究證明,家庭認同在健康上有正向的影響,並且這樣的影響並不會因為與其他家庭成員人際關係的交流而減少,因此,我們相信,這就是一個很重要的步驟,去了解社會存在與健康的相互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