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寬恕也能減輕壓力!?



  老人常說放過自己也放過別人,這句話是真的! `

  近期美國研究(Forgiveness, Stress, and Health:a 5-Week Dynamic Parallel Process Study)[*]指出,寬恕能減輕壓力進而降低心理健康的風險。心理學家利用332位年輕、中年和老年的人,連續五週內觀察他們不同程度的寬恕、壓力、心理和生理的健康症狀,最後發現,寬恕多一點能減輕壓力,接著降低心理健康症狀(不包括生理)。但如果反向操作,利用心理健康狀況良好降低壓力再間接提高寬恕程度只有間接關係,非直接。

前言

  從以前就有很多心理學家嘗試探討寬恕和健康的關係,各式各樣的論文都是極盡各種客觀公平的方式去衡量寬恕、健康和壓力的關係。Exline et al.觀察同理心、責任、抱負和迴避跟寬恕的關係,第一次持續五週,第二次利用相同實驗方法紀錄,兩週一次,持續九週,這兩次的實驗得到的結果是:同理心增加、責任歸屬他人的減少跟寬恕的增加有關。

  McCullough et al. (2007)[1]做了三篇研究探討憂鬱反芻(rumination;心理學的詞,意指人不斷思考過去的事,且沒有辦法想出好辦法,最終無限惡性循環,心情憂鬱,走不出自己的迴圈)和寬恕的關係,他得出提高寬恕可以降低憂鬱反芻,反之亦然,而且可以順勢降低怒氣。

  這些研究使本篇論文作者提出實驗假設:寬恕是動態、可觀察的且有三種特性:隨時間改變、和社會心理跟關係過程有關、和社會心理的幸福結果有關(比如說憂鬱反芻)。很多研究者根據Lazarus and Folkman's 相互作用理論研究壓力和健康的關係,發現環境刺激、左右人的壓力,且不可控制,心理壓力也會造成許多身體症狀,比如說心血管疾病和慢性疾病等等。這些研究使作者假設寬恕會藉由改變壓力程度來改變健康,且必須長期持續實驗來得到結果。

  但至於為何是寬恕來影響壓力呢?明明很多東西都能減輕壓力,但研究者認為寬恕比其他方法更有效減輕壓力,因為寬恕有以下三個特點:

  1. 不寬恕由生氣、恨意和怨恨來衡量
  2. 不寬恕導致壓力且影響健康
  3. 寬恕能夠減少不寬恕所帶來的壓力

  即使有一堆人研究寬恕、壓力和健康的關係,至今仍沒有人研究寬恕的改變跟壓力和健康的改變關係程度,也沒有人研究寬恕和健康的同時影響。這造就作者為何做這篇論文。

1. 實驗簡介

  作者想要評估寬恕程度、壓力多寡和心理和生理健康症狀的互相關係。利用五週,找來120位男性、207位女性和5位性向不明的人(年齡層範圍16-79位,平均年齡27.9歲,中位數為21歲)參與實驗,並且設立兩個實驗模型:

模型一:提高寬恕來減少壓力,最終減輕心理和生理健康症狀
模型二:減輕心理和生理症狀來減輕壓力,最終提高寬恕

2. 實驗方法和結果

  首先,我們一定會好奇抽象的心理和生理健康狀況、壓力和寬恕這些數據該怎麼量化呢?科學家用問卷方式,讓受試者隨個人感受不同填分數。

  • 寬恕的問卷:評分標準為1-5,1為強烈不同意,5為強烈同意,分數越高代表寬恕程度越高。ex: I wish for good things to happen to the person who wronged me.

  • 壓力的問卷:評分標準為0-4,0為從不,4為頻繁。ex: During the past week, how often have you felt confident about your ability to handle your personal problems?

  • 心理健康狀況問卷: 評分標準1-5,1為從不,5為頻繁。ex: During the past week, how often did you feel so sad that nothing could cheer you up?

  接著,利用這些得來的數據,用潛在成長曲線模型分析兩個模型,最後得出結果   

  模型一:寬恕程度增加會減少壓力,降低心理健康症狀,但跟生理健康症狀毫無關係 圖表一

  模型二:減輕心理健康症狀會減輕壓力,接著提高寬恕(但為間接效果),減輕生理健康狀況,跟壓力和寬恕完全無關 圖表二

  其中又以模型一的實驗結果更有寬恕和壓力以及心理健康症狀比模型二的實驗結果更有高度相關。

3. 討論和反思

  這項實驗突破之前從未有人做過關於寬恕、壓力和生理和心理健康症狀的影響過程,並且有六點值得注意:

  1. 寬恕是動態的,隨時間而改變,壓力、生理和心理的健康症狀也在實驗的五週有明顯變化
  2. 實驗期間個體差異度明顯
  3. 寬恕程度影響壓力接著影響心理健康(但沒有生理健康)
  4. 心理健康症狀(不包括生理)會影響壓力進而影響寬恕程度
  5. 無論是模型一或模型二,壓力都扮演著寬恕和健康關係的連結
  6. 模型一的實驗結果較模型二顯著

  生理健康症狀在兩個模型的分析結果都不顯著的原因可能為實驗週期只有五週,身體的改變可能需要更長時間才會反應(不像心理狀態,短期內,甚至一天就會有效果)。此外,鑑於心理健康的影響速度頗快,未來也許有學者能研究更短期內寬恕、壓力和心理健康的關係。

  這個實驗另一個盲點是關於受試者在填寫問卷時,是否因為自我感覺良好而沒真實反映寬恕、壓力、生理和心理的狀態,且毫不自知。受試者的不自覺現象常常發生在許多關於寬恕的研究裡,因此希望其他學者們找出更能確實反映受試者狀態的方法。

results matching ""

    No results match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