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運用

壹、心理異常的治療方法介紹

一、認知療法

認知療法學者認為心理異常源自錯誤的思考,故理性思考便是解決問題的關鍵。該療法最主要的治療方法有以下兩種: (I)改變謬誤的信念系統 1.憂鬱症的認知治療

Aron Beck在接觸憂鬱症患者的過程中,發現到患者往往會不自覺的有自我貶抑和消極負面的發言,而背後的負面信念影響了案主的思考模式乃至於核心信念,最後確實的改變事務上的認知並對於日常生活中產生影響。Beck認為這些負面的信念可能就是導致憂鬱症的原因,也奠定了認知療法的基礎:協助患者找出偏執的思考,並以更合適和正面的方式來認識自己。而根據研究顯示,Beck的認知療法至少會和藥物治療一樣有效(Antonuccio, 1995; Beck,2005)。

2.理情治療法(rational-emotive therapy, RET)

Albert Ellis認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核心價值,認定某些事「應該」、「一定」、「必須」如何。治療師帶領案主瞭解他們在事件後的情緒反應,其實是他們潛伏的信念造成。再藉由理性的對質來辯駁,找出其他可能造成事件的原因修正案主原先僵化的思考模式。

(II)認知行為治療法 在結合認知和行為的兩種觀點下,認知行為療法認為透過認知重建(cognitive restructuring)讓當事人改變負面的陳述後,即可以嬌正當事人的行為模式。主要分為以下三個步驟:

  1. 認知預備:治療師偕同案主認識內在的負面認知或對話
  2. 技巧獲得及預演:幫忙患者建立新的內在對話,避免繼續引發焦慮並降低自尊
  3. 應用練習:帶入真實生活。 另外,透過設定可達成的目標,擬定完成這些目標的實務策略,可以培養當事人的支配感和自我效能感(sense of self-efficacy)。

二、行為療法

1.行為療法反制約療法-基於古典制約原理的治療方式

(1). 厭惡治療法(aversion therapy)

  當患者被有害的誘惑性刺激所吸引時,利用人的反制約和交互抑制程序將這些刺激與負面刺激(如電擊、催吐)連結,久而久之,案主會對先前的誘惑性刺激產生厭惡而非慾望。舉例來說,在一位酒癮患者的酒當中加入無害身體卻有強烈刺鼻味道(或非常苦澀)的添加物。久而久之,患者便將酒與難聞的味道連結在一起,可以減弱對酒精的渴望。

(2). 系統減敏感法(systematic desensitization)

  為患者建立「焦慮階層」(anxiety hierarchy),接著讓患者學會深層放鬆的方法後,開始要求患者由輕微的焦慮階層開始假想,直到患者對於整個焦慮階層都不再焦慮,治療就算成功。此治療法對大多數患者相當有效。

(3). 爆炸法(implosion therapy)

  和系統減敏感法相反,在患者同意但沒有心理準備下,直接對患者進行焦慮階層最高層的刺激,若患者克服則對於恐懼的敏感度就會降低。心理治療師須依照患者狀態拿捏刺激的程度,否則容易對患者造成難以回復的傷害。這種療法常見於治療各式恐懼症(phobia)。例如將怕狗的患者帶進一間有著數十隻毛茸茸友善小狗的房間,並將門反鎖,使患者跟滿屋子的狗狗獨處。

(4). 洪水法(flooding)

  內爆法的一種形式,不同之處在於讓患者暴露於實際的情境下,並在在治療師引導當事人重複面對恐懼並且學習如何處理應付恐懼情境。一般而言,洪水法每次治療費時30分鐘到120分鐘不等,全部療程需六次才會見效(Marshall & Segal, 1988)

2.後效管理

(1). 正強化策略:

  在患者的良好反應出現取代不良反應時,給予適當獎勵來強化正向刺激並提高其出現次數。 (2). 消退策略:   由於許多行為同時有正向和負向的刺激,患者在呈現負面行為時極有可能有難以覺察的正強化在背後誘導行為產生。最明顯的例子是孩童藉由惡作劇獲得關注,因此不論如何處罰依然不停止該行為。故消退策略需要先徹底分析情境,確認強化物後將之排除,並編排計畫以修除強化物在背施加的可能性。

3.社會學習治療:

  由於人類可以透過觀察他人的行為獲得經驗,故社會學習療法就是讓案主觀察楷模的行為而受到強化。目前的討論大多環繞班杜拉(Albert Bandura)的兩方面探討:對楷模的模仿和社交技巧訓練。

(1). 對楷模的模仿:

  藉由對楷模的模仿來去除恐懼反應。以對蛇的恐懼治療為例,先讓使用「象徵式示範治療」的受試者接受放鬆技巧的訓練,接著觀看影片,影片中作為楷模的象徵式示範組無畏的撫摸蛇類,若因為影片畫面而產生焦慮時可以隨時喊停,待放鬆之後再繼續。然而,在象徵式示範治療(symbolic modeling)、參與式示範治療(participant modeling)、敏感遞減法及情況控制四種方法中,以參與式示範治療最具療效。

(2). 社交技巧訓練:

  引導患者了解社交既定環境中的內容,如何適當的反應,如何說話和展現行動,及採取行動的時機。一般通過「行為預演」的方式來讓患者進行角色扮演,去除過去使用逃避、暴力或恐嚇來應對人際關係的壞習慣,並且可以建立及增強任何基本技巧。

4.類化技術(generalization techniques):

  期待患者不會在療程結束後因為生活情境又使症狀出現,治療人員需要在治療情境和生活環境中建立類似的目標行為、強化物、楷模及刺激行為等。此外,由於現實生活中的回饋往往並非及時,採取「部分強化制」來使正回饋效果在現實生活中依然可以實現。例如採用代幣制度,需要考慮帶入社會讚許及其他內在性的獎勵,讓患者降低對外在實質獎勵的期待。

5.其他

(1). 選擇性增強(selective reinforcement):

  做出適當行為時給予回應,適合用於兒童以及自閉症等。

(2). 行為合約法:

  治療師與當事人訂立合約,當當事人能表現出適應性行為時,治療師會答應當事人的一些要求,甚至包含結束治療。

三、人本治療

在人本治療法的基本假設中,認為人的本性皆是善良的、人都會有自我實現的傾向,而且在過程中會用主觀的參照標準去評估外在事物,這套主觀的標準是由自我觀而來。所謂的自我觀代表人們保有選擇的自由並且透過選擇來創造自我價值,以證明自己的存在。自我觀的發展可能會受到生命中重要他人的影響,也有在追求自我實現的過程中發生改變,如果生活經驗與個人的自我觀不相同,便會動搖人們對於自我的認識。人本治療認為一個人需要被整體的了解,而不是只看到某些特定面向,因此人本治療法的會幫助個案更直接的表達自我感受,藉此釐清自我觀與生活經驗矛盾之處,促進個案自我觀的整合,如此一來,便能使個案找出達成自我實現的方法。整體而言,人本治療法的目標並不單單只是解決問題,更重要的是協助個案獲得個人成長,讓他們能成功的處理現有狀況或更有效率的解決未來可能發生的問題。以下將介紹兩種以人本治療理論為基礎所發展出的療法:個案中心療法(Client-centered therapy)與完形療法(Gestalt therapy)。

1.個案中心療法(Client-centered therapy)

個案中心療法由羅傑斯(Carl Rogers,1951~1977),他認為自我實現是人的主要動力,而人們天生就擁有許多潛在能力,這些能力可以在適當的環境中充分發展。然而假如環境沒有給予良好的支持,這些能力將無法得到好的發展,甚是走向偏差。此療法最重視的是人際關係,如果個人對於周遭的人們能給予溫暖、關懷以及真誠的態度,那麼自我實現的動力將會引導個人發展出成熟健全的人格。在進行個案中心療法時,治療師必須具備三個條件:誠實、準確的同理心、關懷。所謂準確同理心(Accurate empathy)是指治療師能從個案的角度看事情,設身處地的體驗個案的感受,然後反映給個案知道,讓他能更了解自己。在案主中心療法裡,治療師主要是扮演一位傾聽者,會重述個案說出的內容或情緒,以促進個案達成自我覺察。

2.完形療法(Gestalt therapy)

完形療法由波爾斯(Fritz S. Perls,1893~1970)在1940年代創立,他強調人必須考被視為有組織的且統整的整體,而非特殊分離的部分。完形治療著重在此時此地經驗的澄清及自我覺察能力的提升,透過覺察才能真實地成為整合的人,因此自我覺察是完形治療最重要的目的。當人們對自己與周遭環境有充分的自我覺察,並與環境作良好的接觸,才能從依賴環境支持變成向內尋求自我支持,以達人格的成熟與負責的態度。完形療法最有名的是空椅子技巧(Empty chair technique),又稱虛設對象法。治療師會把一張空椅子擺在個案前方,並請個案想像那張椅子上此刻正坐著某一個人物、情感或物件,然後個案可以跟椅子上的對象進行交談。這個技巧能幫助個案面對那些平時不敢表達的強烈情感,並藉由這樣的表達來緩解個案心中的不安。

四、心理動力治療法

  心理動力治療法是基於佛洛伊德理論而來,其假設心理患疾是因為本我、超我與外在環境的無意識衝突,改善關鍵在於幫助當事人察覺被壓抑的想法,為了發掘出壓抑想法,治療師將會與個案面對面談話,並且感受個案內在情緒、思考、衝突、個案帶給治療師的感覺等等。在接收到這些來自個案的訊息之後,治療師會用語言將這些感受分析給個案聽,讓個案逐漸察覺那些被壓抑的想法。此治療法中最有名的是自由聯想法,也就是鼓勵當事人在不加思考下就說出心裡聯想到的東西,並且心理動力治療鼓勵患者說出自己夢境內容,不過心理動力論者發現在治療過程人們會無意識的反抗自己潛意識被揭露,因為他們深信潛意識往往涉及個人最深層的隱私與慾望層次,而佛洛依德認為,在治療過程中當事人將對治療者產生移情作用,藉由移情,當事人將自己與他人的人際關係或情感投射在治療者身上,而藉此當事人也將內心衝突發洩出來。

五、生理療法

1.藥物治療

  如果以藥物的主要治療作用或其主要針對的標的症狀來區分,則精神科藥物 可以大致分為四大類,但值得注意的是,許多藥物其實具有多種治療作用,而不是僅限於其主要的治療用途。

1. 抗精神病劑(antipsychotics)

此類藥物常使用於原發性精神病性疾患(primary psychotic disorders)如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等,其作用機制為藥物本身會與神經突觸後的多巴胺(Dopamine)接受器結合,阻斷多巴胺作用於突觸後神經,如此一來可改善精神症狀如妄想、幻覺、激動、嘔吐、不自主運動等情況。其他原發性或續發性症候群,若合併有精神病症狀時,甚至癡呆及譫妄患者合併有激動及行為干擾時,亦可使用。對於躁鬱症患者,在急性期或穩定期皆可作為輔助性的情緒穩定劑。 1990年代以前上巿者屬於第一代藥物。其主要治療效果為控制正性精神病症狀,但容易造成椎體外徑症候群 (extra-pyramidal symptoms,EPS)。這些藥物統稱為 「傳統型或典型抗精神病劑」(conventional or typical antipsychotics)。這些藥物由於多巴胺的阻斷而會引起錐體外徑症狀群、遲發性不自主運動、內分泌障礙,由於抗組織胺的阻斷而會引起體重增加、嗜睡,由抗膽鹼阻斷作用而產生口乾、視力模糊、便秘、小便困難等副作用。 至於1990年代以後上巿者則屬於第二代抗精神病劑,統稱為「非典型抗精神病劑」(atypical antipsychotics),其主要治療效果來自血清素及多巴胺之拮抗作用。它們與第一代藥物最大的區別在於EPS較少,且除了正性精神病症狀以外,對於精神分裂症患者常見之負性症狀及認知功能缺陷也可能有治療效果。由於多巴胺作用引起之障礙包括錐體外徑症候群(高劑量時才較明顯)、泌乳素增高及性功能障礙等。

2. 情緒穩定劑(mood stabilizers)

可控制亢奮,憂鬱、衝動等症狀,主要用於雙極性情感疾患(bipolar disorders)的躁症發作(manic episode),對於輕躁症發作(hypomanic episode)、混合發作(mixed episode)、鬱症發作(depressive episode)也有療效,若使用於穩定期的患者亦可預防復發。此外,此類藥物也被用於增強抗憂鬱劑、抗精神病劑的輔助用藥。 目前臨床上最常用的情緒穩定劑是鋰鹽(lithium),其副作用為口渴、多尿、記憶力降低、手抖、體重增加、嗜睡、甲狀腺功能降低、影響腎臟功能,甚至可能引發中毒症狀如噁心嘔吐、腹瀉、視力模糊、暈眩、嚴重手抖、神智不清、心律不整、痙攣、心律不整等等。因此患者在服用鋰鹽的期間皆需定期監測藥物在血中的濃度。

3. 抗焦慮劑 (anxiolytics)

藉由增加γ-胺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GABA)濃度,降低腦部對於焦慮反應區域的活性,達到抗焦慮的效果。其中GABA是人體中重要的神經傳導物質,具有很高的活性,它能讓腦神經放鬆,還直接調控肌肉張力。 抗焦慮劑的主要作用是用來幫助降低或消除焦慮,因此抗焦慮劑可以幫助解除緊張、心煩氣躁與恐慌害怕等症狀,當藥物開始發揮效用時,身體將會出現全身性肌肉放鬆、心慌焦躁感降低,與穩定心神情緒的功用。由於抗焦慮劑具有鎮定效果,所以抗焦慮劑也被稱為鎮定劑。抗焦慮劑藥物因為抑制了中樞神經而會出現嗜睡、言語不清、肌肉無力與頭暈等副作用。

4. 抗憂鬱劑(antidepressants)

抗憂鬱劑藥物的主要作用為增加多巴胺(dopamin)、血清素(serotonin) 與正腎上腺素(norepinephrine)等神經傳導物質在突觸間的濃度,以緩解憂鬱症症狀,例如:改善低落的情緒、促進食慾、幫助睡眠、增加注意力集中等。治療憂鬱症的藥物可略分為第一代抗憂鬱劑與第二代抗憂鬱劑。 第一代抗憂鬱劑包括三環及異環抗憂鬱劑(tricyclic and tetra/heterocyclic antidepressants, TCA)與單胺氧化酵素抑制酶(monoamine oxidase inhibitors, MAOI)。此類藥品非專一性地抑制突觸間神經傳導物質的代謝,增加神經傳導物質在突觸間的濃度。 相較於無專一性的第一代抗憂鬱劑,第二代抗憂鬱劑因具備專一作用在特定酵素的特性,可以選擇性地增加特定神經傳導物質在突觸間的濃度,故副作用與藥物交互作用皆較第一代抗憂鬱劑發生機率降低。第二代抗憂鬱劑包括選擇性血清回收抑制劑(selective serotonin reuptake inhibitors, SSRI)、正腎上腺素與血清回收抑制劑(serotonin-norepinephrine reuptake inhibitors, SNRI)等。服用抗憂鬱劑常見的副作用有:口乾舌燥、排便或排尿困難、心跳增加、想睡覺或變化姿態時短暫的低血壓。

2.外科療法

  因為人們的心理作用主要跟腦部活動息息相關,此類療法之主旨為直接針對腦部內,心理異常作用的區塊進行外科方面的處理(e.g.開腦手術),但可能會對腦部造成暫時或永久性的傷害。

(1)前葉額切除手術(prefrontal lobotomy)

前葉額切除手術(prefrontal lobotomy)是由葡萄牙神經外科醫生莫尼茲(António Egas Moniz, 1874-1955)首先施行,對象為精神分裂症病人。 他因此手術於1949年獲頒諾貝爾獎。其做法為將額葉與間腦中間的神經連結切除,本手術原本是用來治療視覺失調,但後來發現會使人冷漠、情緒呆板,且會使人做出像小孩般幼稚的行為。通常外科療法使用的時機為所有療法都失敗之後,是一種極端情形的療法。

(2)扣帶回手術(cingulotomy)

扣帶回手術(cingulotomy)主要應用於治療強迫症。手術利用探針燒灼扣帶回(邊緣系統的一部分,專門掌管情緒)以切斷腦中的焦慮產生迴路,減輕焦慮和強迫症狀。但此手術的療效因 人而異,因此在手術前必須經由醫師詳細的評估。

(3)電痙攣治療(electroconvulsive therapy

電痙攣治療(electroconvulsive therapy,簡稱ECT)用於治療憂鬱症、精神分裂症。透過施加電擊於腦部可能使精神傳導物質或激素重新平衡。雖然被證實有效,但卻有副作用,如:意識混淆或記憶喪失。此種治療本身具有人道上的爭議性,因此病患在執行前必須簽署同意書。

(4)重複式穿顱性刺激術(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近年來研究人員以重複式穿顱性刺激術(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簡稱rTMS)來代替ECT來治療憂鬱症。其優點為非侵入性、無痛。方法是利用金屬線圈發出的磁脈衝穿透頭皮與頭顱,對腦部的特定區域進行刺激,以減緩憂鬱症狀。

六、遊戲治療 (Play Therapy)

(一) 何謂遊戲治療

  /「遊戲」對於在兒童的日常生活佔有重要地位,它能夠提供兒童成就感和成功經驗,使兒童的心智逐漸成長,並讓兒童進行某種程度上的社會化,對社會形成一定的認知;同時,「遊戲」也常被兒童用來表達自身內心的情緒、想法的工具。所謂「遊戲治療」就是藉由遊戲的本質,將心理治療的成分加入遊戲過程中,讓兒童在遊戲過程中能使用其本身最沒有負擔的溝通方式來表達自己的情緒、想法等,協助治療師與受治療者雙方建立互動關係的治療方式。【台灣遊戲治療學會】/

  遊戲治療就是一邊跟孩子玩遊戲,一邊觀察孩子的心理狀態,在與心理治療師互動遊戲的過程中,兒童會鬆懈心防,表露出較為真實的情緒,使心理治療能在不對孩子造成過大壓力的情形下對症下藥。

  而現今的遊戲治療除了適用於兒童外,也適用於各年齡層的人。例如:將遊戲與成年人的心理治療相互結合,使得成人能較容易投入治療過程中,因為大部分遊戲具有放鬆、帶來樂趣的氛圍,較容易激發成人參與治療的意願,故能夠協助成人進行診斷與治療、超越溝通的障礙。

(二)、遊戲治療之內涵 - 假想遊戲

1. 假想遊戲之定義:

  在治療的過程中,治療師透過對遊戲的觀察與反應,如:辦家家酒,進而對受治者做出診斷與治療,故有人稱這過程為「假想遊戲」(make-believe play)。

  假想遊戲的進行方式是受治者將其內在的想法以口語或非口語的方式轉變成一種遊戲,是一種兒童的內在世界與外在世界做溝通、協調的過程,在轉換過程中有三種心智活動在運作,分別是生命化、認同和趣味性。

  • 生命化(realification):

      受治者將內心世界對事物的想像,透射到外在世界,使這種想像產生意義,但受治者內在的想像與外在世界的實體有可能是相互矛盾的,例如:在治療過程中,兒童說「有一隻獅子在前面,牠要咬我」,即表示兒童內心中老虎的形象,在外在世界以「他」的形象呈現在兒童面前,這就表示兒童將內心世界的獅子賦予了生命意義。

  • 認同(identication):

      這是受治者在治療過程中最常出現的一種形式,受治者利用外在的物品、行為來賦予這個東西與其原本於外在世界實體不同的意義,例如:兒童利用布偶來代表一隻獅子,這個布偶就成為了遊戲治療中的主體內容。

  • 趣味性(playfulness):

      趣味性在遊戲治療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因為它具有降低緊張、防衛心之功能,使受治者透過遊戲來處理他內心的焦慮,例如:兒童使用玩偶來扮演一個緊張不安的小男孩時,他可以盡情地表現這個小男孩的情緒,因為這個玩偶不是他自己本身,而是小男孩在緊張。

2. 假想遊戲的二元性特質:

  二元性特質指的是親近(owning)和疏離(alienation),此兩種特質在受治者內心世界的運作下是既矛盾又主觀的,但也正因為此兩種特質的運作,使得遊戲治療能夠發揮效果。

  • 從親近到疏離:

      「將受治者個人內心對外在世界的負面情緒釋放出來」 例如:在遊戲治療過程中,兒童進行小白兔怕老虎的遊戲,此時,兒童內在負面的情緒其實就是小白兔的情緒,但在此過程中,兒童可以無任何壓力地釋放自己的情緒,因為小白兔只是遊戲中的角色,不是自身。所以受治者在親近到疏離的過程中,可以透過進行遊戲的方式來釋放自身情緒以克服他負面的情緒。

  • 從疏離到親近:

      「受治者透過遊戲修正自己主觀認定的負面想法或不好的經歷」 例如:兒童一直認為家人不愛自己,所以在遊戲過程中,可能會重複演出家人一直排斥自身親人的遊戲,但經過治療師的幫助及遊戲過程中具有的治療功能,兒童的遊戲內容會逐漸轉換成家人願意接受被排斥的親人。從這種疏離到親近的過程可以修正受治者的認知,也可以透過此過程來自我修復不好的經驗或負面情緒。

3. 假想遊戲的治療功能:
  • 情緒的調節器(regulator of emotional arousal):

      上述提及假想遊戲具有趣味性的性質,受治者在遊戲中把內在的一些緊張、害怕表達出來,且表達的過程是讓受治者覺得安全的,所以它具有調節受治者負面情緒的功能。

  • 不愉快主題的引出(the prevalence of unpleasant themes):

      在遊戲治療過程中,治療師不去解釋或分析受治者的內在,而是透過假想遊戲將受治者不愉快的主題引出來。

(三) 實施遊戲治療的方法

1. 畫人測驗:

  在治療過程中,畫人測驗常被應用於遊戲治療中,其可以作為診療、評估受治者心理狀況的工具。

適用時機:

  • 受治者有很大的焦慮時
  • 受治者不易詳細敘述較個人或內心深處的問題時
  • 在詢問問題時,受治者不易著墨在問題上,或出現前後表達不一致

實施方式:

  • 當受治者完成測驗,治療師依據作畫過程及其內容做基本的提問
  • 治療師將畫放到受治療者面前,然後將其中的人物假想成一位和受治者 背景相似的人物
  • 治療師透過假想人物,詢問一些與受治者相關的問題以獲取治療師想蒐集的資料
2. 角色扮演:

使用玩偶做出演出,先請受治者將情境中相關人物找出來,然後開始演出一齣戲之後,讓受治者和布偶對話。

 適用時機:

  • 用於受治者面對緊急、突發事件時介入使用,以獲取受治者的相關資訊

實施方式:

  • 請受治者將情境中的角色找出來
  • 模擬當時的情景
  • 請受治者依自己的想法演出一齣戲
  • 和扮演自身角色的布偶對話
  • 在角色扮演結束後,治療師開始引導、修正受治者的信念

(四) 結論

  台灣遊戲治療學會(ATPT)對遊戲治療功用的定義:「在遊戲治療中,兒童的遊戲將實際的現象以隱喻的方式表達、溝通、教導及學習,幫助兒童的想像力免於束縛,使其經驗得以再現。治療師有機會去瞭解兒童對此經驗的反應、感受及想法,兒童有機會重新整理,將現實中無法掌控的部份化為可掌控的,可以發洩精力、發洩競爭的需求、學習生活中的責任、達成困難的目標,及重新體驗挫折,使情緒獲得消散、以社會接納的方式來表達攻擊性,以及學習如何與別人相處和學到新的解決方法。」因此透過遊戲治療,治療師協助受治者達成以下目標,如:發展正向的自我概念、學會自我接納、具有獨立思考的能力、自我情緒控制的能力等。

  也就是說,此種治療方法是希望藉由遊戲來把受治者的內心情緒引導出來,幫助其面對自己的內在世界情緒,進而學會掌控它們,使受治者能開始意識到存於自己內心的力量,並了解自己擁有獨立思考、判斷及做決定的能力。

七、園藝治療 (Horticultural therapy;HT)

(一) 何謂園藝治療

1. 園藝治療的定義:

  /園藝治療為透過有系統安排的園藝活動如種植花草樹木、從事園藝產品的手工藝或加工以及療癒性景觀設計等,使參與者獲得社交、情緒、身體、認知、精神等方面的好處。簡單來說,園藝治療就是藉由接觸植物和親近大自然等方式來改善參與者生理和心理上的健康。【美國園藝治療協會】/

2. 園藝治療的意涵:

  園藝治療包含以下三個面向。

  • 演化

      人類的祖先是生存於原始的大自然環境中,也因此我們現代人的潛在基因使我們在面對這些事務時有較多正面的回饋,如:安全感、歸屬感、親切感等,而此種現象即為園藝治療的「演化理論」。在生理上,此種正面的回饋則影響我們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的正、負離子濃度,有助於提升我們的免疫力等,使我們的身體自然地健康起來。

  • 學習經驗

      學習經驗是從上述演化理論衍生而來的概念,人類對於感官所接收到的刺激所帶來的感覺是可以學習的。例如:花朵的美麗和香味、植株生長時的過程所帶來正面的回饋是能被學習的,可以讓人們從園藝活動中感受到療癒的喜悅。

  • 生活中過度的勞累和刺激

      現代人經常生處於生活步調緊湊的都市生活中,然而都市嘈雜繁鬧的人聲、車聲等帶給我們的感受通常是較為負面的焦慮感和緊張感,造成人類感官系統的疲乏,而園藝治療即是利用植株帶給人們和緩、良善的刺激來逐漸改善和擺脫日常生活中的負面情緒。

(二) 園藝治療的元素

  廣義的園藝治療包含植株和景觀兩部分。

  關於植株治療的部分,大自然中各式各樣的植物都有其不同的生命週期和照顧方式,從一顆種子開始破土生長發芽直到開花結果終至死亡,每個階段生長的需求有所不同當然在照護和管理上的方式也不同。參與者藉由一連串的園藝活動下可以了解生命的規律、價值,並且獲得相當的成就感等正向回饋。

  而景觀治療則是藉由各種構成大自然的非生命元素如水、風、聲音等來刺激人類的感官,進而對人們的身心靈帶來歡愉、平靜、輕鬆等治療效果。

  綜合以上兩個面向,園藝治療的元素可以分為以下五大類:

1. 視覺療效

  植株在各階段的顏色有所變化,一般來說從剛萌發的綠色嫩芽直到開出色彩繽紛鮮豔的花朵,不同階段的植株帶給人們的感受不盡相同,搭配和植株互補的景觀設計更是可以讓人們同時感受到不同的正能量。除此之外,植株吸引來的鳥兒、昆蟲飛舞亦可對視覺產生刺激。

2. 聽覺療效

  大自然界包含許多聲音,有蟲鳴鳥叫、潺潺流水聲、呼嘯而過的風聲、枝葉擺動的沙沙聲等均可以為我們帶來平靜且和諧的歸屬感。在景觀設計方面,圍籬、矮灌木叢等可以有效隔離外界的喧囂,讓人們處在更為自然、舒服的環境。

3. 觸覺療效

  植物的葉、花、果實、種子等有不同的質地,不同的觸覺會帶來不同的感受,並且活化、刺激神經之間的連結。

4. 嗅覺療效

  有香味的植物種類多,有些在幾公尺外就可聞到,有些必須近距離接觸才能聞到,甚至有些必須要輕揉花瓣、葉子才有香氣。例如:薄荷的香氣可使人心提振,薰衣草的香氣則使人心曠神怡,月菊花香濃郁亦可驅蚊。

5.味覺療效

  摘種蔬果等可食用植物可以滿足人類最基本的生理需求,有些蔬果也非常有益身體健康,對人類心理而言更具有撫慰和安全感。

(三)、園藝治療的效益

(一)、鍛鍊體能

  一個園藝活動包含許多參與過程,舉凡替植物澆水、施肥、修剪枝條等均須動用到各肢體相互協調才能完成,這些活動有助於防止肌肉組織萎縮、鍛鍊四肢各肌群並刺激神經連結,對阿茲海默症的預防和治療有實質性的幫助。

(二)、刺激認知

  在植物的栽種培樣過程中涉及許多需要決策的過程,像是確定花盆大小、澆水施肥份量、修剪何處的枝條以及位置擺放等,可以考驗參與者解決問題的能力並培養專注力和集中力,並活化腦細胞。

(三)、療癒情緒

  美國園藝協會曾做過調查,受訪者四千多位中約有六成的人認為園藝治療能給予和平寧靜的感覺;另外也有醫院調查指出,常常觀賞植物等風景的病患情緒得以改善,抱怨減少,甚至止痛劑用量下降。

(四)、擴展社交

  園藝活動的環境通常是較為自然舒適、無生活壓力的,適合參與者們相互敞開心房。一般來說參與者的話題都從栽種心得開始擴張發展,一直深入到家庭、工作、甚至心事等。另外規模較大的園藝活動,如:除草修剪、搭設棚子等亦可促進參與者們彼此的交流,達到擴展社交的目的。

(五)、創意發揮

  園藝治療屬於創造性藝術治療的活動,無論規模大小均須加入些創意的巧思,從如何運用五顏六色的植物進行美觀的搭配、擺設一直到各種草木花朵手工亦均考驗著參與者的巧思,完成之後更是能帶給參與者滿足感和成就感。

(六)、提升正念

  透過園藝治療的一系列活動,參與者可以體會生命的道理,對於植物的花開花落甚至人的生老病死的過程給予肯定和尊重。

八、催眠治療

(一) 催眠治療的定義

  美國政府定義催眠與治療有兩個部分:

  1. 催眠是繞過主意識信念限制的過程,每個人都有自我的價值標準與信仰,我們無法麻醉一個人的心靈,但我們可以利用催眠減低或者「繞過」主意識的思維邏輯分析能力,來創造一個改變的工作平臺或心理環境。

  2. 催眠治療定義為:「在使用催眠誘導進入催眠狀態的過程中給予指導。人們可以有選擇性的接受對自己有益的建議與暗示,建立新的思維方式來改變和創造適合自己的精神環境或精神狀態,同時您可以拒絕接受對自己無意義或違背自身信仰的一切建議。」

(二) 催眠治療的過程

  1. 環境設置
  2. 氣氛營造
  3. 談話
  4. 暗示性測試
  5. 術前暗示
  6. 導入
  7. 深化
  8. 治療或開發活動
  9. 恢復情醒狀態
  10. 解釋與指導

  其中催眠的關鍵就在於暗示,暗示的定義為,利用含蓄、間接的方法,對人的心理狀態產生直接而迅速的影響的過程。暗示往往是由現實加上催眠師的加工而成,使得被治療者藉由非理性的知覺通道去建立心裡共鳴的感應。

  例如:催眠師將手置於受術者頭上,同時暗示他:現在你的頭頂會感到微微發熱。受術者必會產生相應的反應。透過暗示,可引導受術者進入較深層的潛意識思想,在此時催眠師可以開始進行催眠治療的主體,例如使受術者忘記童年被虐待的經驗等。

(三) 催眠治療在生活中的應用

  雖然大部分人沒有機會接受正式的催眠治療教程,但催眠治療的精神還是能在日常中改善我們的生活,舉凡要減肥的人可以常常暗示自己:過於肥胖,會造成身體不健康,精實的體態會讓我變的更好,只要我循序漸進,吃的健康、多運動,體重肯定會下降,一定是這樣的...。

  除了減肥之外,戒煙、戒酒、強化自信等自我催眠皆可產生不錯的療效,詳細方法讀者可參考『催眠術治療手記』這本書,其中有相當豐富的資源可以學習。

貳、常見心理異常疾病的治療

  此處我們從心理異常疾病出發,著重介紹相關應對的特殊療法,讓讀者能更深入了解疾病治療的重要性。

一、幽閉恐懼症

幽閉恐懼症屬於場所恐懼症的一種。患者害怕密閉或者擁擠的場所,如電影院、室內密閉空間、電梯,因為擔心這些場所會發生未知的恐懼,出現焦慮、驚慌、呼吸急促、心跳加快、臉紅流汗,嚴重者甚至會出現窒息、昏眩、有瀕死感。但一旦離開這種環境,患者的生理和行為都會迅速恢復正常。

  • 治療方式

    治療幽閉恐懼症和治療其他焦慮症類似,可以採取一些解釋性的心理療法,或採用一些抗焦慮的藥物加以治療。以採行為治療為優先,因為被認為是在生活中習得的不良行為,必須通過特殊的正確的學習方法,減輕和消除病態的症状和行為,以新的、合乎要求的行為矯正取代病態行為。

  • 具體方法

    • 滿灌法

        在一定心理輔導的基礎上,將患者置於恐懼事物之前或場所之中,鼓勵患者想象最使他恐懼的場面,或把患者直接带入他最害怕的情境。 期間心理醫生在旁邊反複地、甚至不厭其煩地講述他最感恐懼情境中的細節,或者使用投影片放映最使患者恐懼的情景,以加深患者的焦慮程度,同時不允許患者採取閉眼、哭喊、摀耳朵等逃避行為。 在反覆的恐懼刺激下,即使患者因焦慮緊張而出現心跳加快、呼吸困難等神經系统反應,患者最擔心的可怕災難卻並沒有發生,這樣的焦慮反應也能相對地消退,症狀自然也就慢慢消除。

    • 系统脫敏法

      為目前治療閉恐懼症最安全最有效的行為治療方法。 由醫生界定階梯性恐懼值,並讓患者循序漸進地暴露於引起恐懼的事物之前或場所中,使患者的感官逐步接受刺激,使之對刺激的恐懼程度逐漸降低,最终達到症狀完全消失。 這種方法較前者療法缓和,容易被患者接受,但缺點是治療時間長,效果產生慢,因此對於病情嚴重的病人,可配合使用一些抗焦慮的藥物。

二、神經衰弱

  指大腦由於長期的情緒緊張和精神壓力,從而產生精神活動能力的減弱。主要症狀是精神易興奮和腦力易疲勞,睡眠障礙,記憶力減退,頭痛,並伴有各種身體不適等。

  • 治療方式

      神經衰弱治療一般以心理治療為主,輔以藥物、物理或其他療法。

  • 具體方法

    • 心理療法

        可以透過解釋、疏導等向病人介紹其神經衰弱的性質,讓其明確本病並非治癒無望,並引導其不應將注意力集中於自身症狀上,支持並增加治療的信心。 另外還可採用自我鬆弛訓練法,也有心理醫生採用催眠療法治療,目的是治療時為使患者獲得充分休息與放鬆。

    • 物理療法

      神經衰弱主要是各種原因造成大腦皮質內抑制過程的弱化。所以調整人體大腦神經元興奮性正常化、強化大腦皮層神經元放電、以及強化大腦皮層內抑制就成了神經衰弱治療中的最大難題。 目前,大腦皮層的磁療在這方面佔有獨到的優勢。磁療即是以磁場作用於人體治療疾病的方法。磁場影響人體電流分布、荷電微粒的運動、膜系統的通透性等,使組織細胞的生理、生化過程改變,產生鎮痛、消腫、促進血液及淋巴循環等作用。 其中最常用的就是鎮痛安眠墊,可產生模擬人體磁場特點的生物磁場,性能穩定,作用於人體可對人體本身的磁場進行糾偏,增強人體經絡的生物電磁能,有助於調整大腦皮層的興奮和抑制過程,從而更能達到最佳治療效果。

三、自閉症

  為一種腦部因發育障礙所導致的疾病,又稱孤獨症,其特徵是情緒表達困難、社交互動障礙、語言和非語言的溝通有問題,以及日常上常見的,表現出限制的行為與重複的動作,明顯的特定興趣,不能進行正常的語言表達和社交活動,常做一些刻板和重複性的動作和行為。

  • 治療方式

    治療方法可分為兩大類:教育干預和醫療管理。事實上,社會培訓和支持,也提供給那些有自閉症的家庭。

    • 教育干預

      教育干預主要的醫療方向著重於行為心理治療,早期研究已經注意到行為矯正可作為一種有效的治療方式,重點放於課程教學,以治療自閉症童幫助學習學科,提高溝通和自發性,增強社交能力。

      具體的教育方案舉例包括:

      • 家庭參與,包括父母的培訓
      • 知識結構架設,其中包括預測的常規和清晰的物理邊界,以減少分心
      • 高強度的干預,每週至少25小時,每年12個月
      • 與同齡人典型的神經互動

      盡量令自閉症兒童能明白對他的要求,令他對環境產生興趣,覺得參與有意義,因此我們目的是要製造一個穩定、一致的治療結構,以及要主動的幫助他們參與,幫助他學習其他較好的行為去代替這些行為。

    • 醫療管理

      經研究已發現自閉症不是由於父母的養育態度所導致,它的成因目前醫學上並無定論,但多方面的因素造成腦部不同地方的傷害以及一定的遺傳基因病變可能是此疾病的病因來源。 到目前為止,沒有特殊的預防方法可以預防自閉症,所以目前的一般性預防主要是預防腦傷,譬如重視產前檢查,母親在懷孕前應對德國麻疹等已具備免疫能力,在生產的過程應避免腦傷、生產之後也應避免造成腦傷的因素等,如此便可降低出現自閉症的機會。

四、思覺失調症

  一種表現思考、情緒、知覺障礙的腦部疾病,會有不合於現實的想法或意念進而影響生活功能造成受損的情形,最常發生在青少年至成年期階段,有可能突然發作,也可能經過一段日子的醞釀才發作。病程必須超過六個月以上才能確定此診斷。

  • 治療方式

    • 藥物治療

      目前藥物已成為治療思覺失調症的主要方法,而這些藥物可簡單分成口服、注射兩種,若用注射方式可有效減少忘記服食的機會,而藥物不止能在病發時減輕症狀,在病情好轉後也可預防復發或防止惡化。 而藥物治療的副作用常見的有困倦、手腳抖震、坐立不安、肌肉僵硬、皮膚對太陽敏感、食慾大振及暈眩。

    • 心理治療

      患者在患病期間,由於自身和周圍環境的因素,會產生一些情緒反應,如恐懼、沮喪、擔憂等,這時就需要加入心理治療作為輔助。其中認知行為心理治療方法是一種比較有效的心理治療,可以協助患者瞭解思覺失調的症狀,從而減低患者因症狀帶來的困惑,幫助其在治療過程中樹立信心。

      針對早期患者的心理支持及治療主要有兩種:基本心理支持與個別療法。

      • 基本心理支持主要提高給患者相關的知識、情緒支持、學習藥理及危機處理的方法,協助其適應日常生活,增加對病發的警覺性及症狀處理、預防復發。
      • 個別療法針旨在提升患者對康復過程中的心理適應能力,處理早期思覺失調帶來的情緒困擾或其他精神健康問題,以及通過認知行為治療處理抗藥性的思覺失調症狀。

      醫生會按照個別患者的需要及病情,做出不同的療法轉介,除了專業的心理治療外,家人、朋友的支持、理解和幫助對患者的康復也有很大的幫助。

五、妥瑞氏症

妥瑞氏症是一種以不自主、短暫快速、重複性且固著的動作為主要症狀的神經生理疾病,通常在兒童時期便已發病,最常見的症狀為快速短暫的眨眼睛、扮鬼臉、聳肩膀以及搖頭晃腦等,稱為tics,這些動作可以是肢體動作的、聲語的、簡單形式的或是複雜形式的。

  • 治療方式

    • 理解與尊重

      由於妥瑞氏症多好發於學齡兒童,教育界人士的正確觀念與態度尤其重要,特別是小學老師,更是妥瑞兒能否發展健全的關鍵角色。其實程度輕微未影響個人生活機能者,若不妨礙到周遭人的生活,就不一定非治療不可,也因此,妥瑞症的診斷確立後,如何讓病人及其家長、師長、朋友和社會大眾了解並接受妥瑞症比藥物治療更為重要。

    • 藥物治療
      • tics症狀壓制劑,如:Clonidine、Clonazepine、Topiramide、、Levetiracetam、Gabepentin
      • 精神用藥,如:Haloperidol、Sulpride、Resperidone,為多巴胺接受體抑制劑,臨床效果佳,但副作用也較多,常見的副作用包括嗜睡、煩躁不安及害怕上學(school phobia),可能會影響在學校的成績及行為。
      • 行為治療,目前有多種行為療法的技巧可以去修正或排除tics,但是針對其行為給予處罰是無法與tics和平共處的,代替的方法是給予更多的社會上接受其儀式化行為或言語、自我監督、放鬆訓練、及教導去確認和防止因疲倦引起症狀的加劇。
      • 心理治療,因為妥瑞症兒童可能有來自被同儕拒絕的經驗,會有社交隔離及自尊的喪失,所以心理療法也是普遍需要的。

      而不只是妥瑞氏症病童本身,其實父母、妥瑞症兒童及其家人一樣需要支持及被了解的,因為要和妥瑞症兒童一起生活並不容易。像是妥瑞症兒童的兄弟姊妹會擔心自己被影響,或是怨恨大家把注意力都放在妥瑞兒身上,擔心自己會被遺忘或覺得不重要。

results matching ""

    No results match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