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分類模式
(一)焦慮症
1. 描述
焦慮是一種緊張、焦躁、憂傷的感覺,和恐懼不同的是,恐懼有特定對象或事件,但焦慮沒有特定對象或事件。 焦慮症主要有四種徵候:情緒、認知、身體、行為的症狀。 情緒症狀會使當事人驚恐、覺得大難臨頭,但又不知原因,有時甚至因此而感到憂鬱; 認知症狀則是患者尋找焦慮的原因時,由於找不到根源,所以感到更挫折,使其心思無法專注在別的事物上; 身體症狀則像是流汗、呼吸困難、心跳加快、高血壓、肌肉緊繃……,而且這些症狀很多都有續發性症狀,例:肌肉緊繃引起頭痛或肌肉痙攣、高血壓導致中風……;而 行為症狀則會使患者心神不定、煩躁,並做出各種沒有意義的動作,譬如:來回跺步、用手指輕敲物體……,而患者通常不會察覺自己有這些行為。 不過其實一般人有時也會表現出焦慮徵候,所以要如何判定一個人是否是焦慮症患者?一般會依以下三個層面來判斷:
(1) 焦慮的程度
舉個例子,若要上到某大廈86樓,但此大廈只有一台電梯,裡面還擠滿了人,一般人可能會對這個情況感到有點焦慮,不過還是會坐電梯上去;但焦慮症患者可能會因為害怕電梯會因此脫線掉落,選擇走86樓的樓梯上去
(2) 焦慮的理由正當性
在重要的時刻,例如:學校期中考、進行一場大型演講……前,感到焦慮是正常的;但若在沒壓力的情況下感受到同等焦慮則顯得異常。
(3) 焦慮造成的後果
如果因為焦慮而後對生活產生了負面的影響,例如:因焦慮而無法出家門,導致失去現有工作,那這樣的焦慮就算是焦慮症
昔日遭性侵精神創傷,20 多歲荷蘭女選擇安樂死
荷蘭有名女子因 15 年前曾遭到性侵害,患上創傷後壓力症候群,並且有厭食、抑鬱症、幻覺、和自殘等行為和狀況,也出現抗拒治療等情形, 除了心理問題,她身體也有障礙,幾乎臥床不起。最終在她 20 多歲時,醫師認為她的創傷等症狀是不治之症,同意她的安樂死請求。~~
創傷後壓力症候群屬於典型的焦慮性創傷症候群,更驚人的是根據估計,竟然有 28.8% 的成年人有經歷過創傷後壓力症候群。
2. 類型
焦慮症因被體驗程度、嚴重程度、誘發情境不同,大致分為五大類:
(1) 畏懼症
特徵是對特定物件、事件或環境感到異常的恐懼
- 情緒症狀:害怕特定生物或情境
- 認知症狀:認為該生物或情境會帶來嚴重傷害
- 身體症狀:肌肉緊繃
- 行為症狀:逃避相關情境
(2) 恐慌症
特徵是一再感到強烈、無法控制的焦慮,且這種焦慮通常是短暫、無緣故突然發生的。
- 情緒症狀:害怕自己快死亡或失控
- 認知症狀:擔心下次再發生
- 身體症狀:強烈交感神經反應
- 行為症狀:逃避會造成焦慮的活動
- 典型症狀--懼曠症:個人極度害怕置身於公共場合或開放空間,這使他感到難以逃脫或可能出糗。
(3) 廣泛焦慮疾患
特徵是病患在大部分時間都感到焦急及憂慮,且時間至少持續 6 個月以上,但卻未受到任何特定危險的威脅。
- 情緒症狀:持續性擔憂
- 認知症狀:無法專心
- 身體症狀:難以入睡
- 行為症狀:坐立不安
(4) 壓力異常症
特徵是皆由創傷事件引起的
- 情緒症狀:情緒過度反應或過度淡漠
- 認知症狀:創傷經驗在腦中反覆出現
- 身體症狀:無法放鬆
- 行為症狀:逃避相關刺激
典型症狀: (1)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腦海裡不斷重複創傷事件
(2)急性壓力異常症:對剛發生的創傷性事件產生劇烈但短暫的反應
(5) 強迫性疾患
- 情緒症狀:焦慮不安
- 認知症狀:無法中斷某種念頭
- 身體症狀:神經緊繃
- 行為症狀:無法中斷某種行為
3. 病原學解釋
心理生理取向
神經傳導物質的濃度與活動力可能不正常而導致焦慮,特別是GABA(gamma-aminobutyric acid),因為這是大腦中的化學煞車物質,可以減緩大腦的活動,一旦GABA濃度過低,大腦的活動會增加並高度激發,這種高度激發就會導致焦慮。心理動力取向
以心理動力學觀點,焦慮是因為本我和超我發生衝突而造成,當個體經歷如此衝突時,會因為害怕超我懲罰的恐懼感產生焦慮。行為論取向
經常被用來解釋恐懼症的發展。恐懼被認為是透過古典制約而行成,即透過跟令人害怕的經驗配對呈現後,原本中性的物件或情境就成為引發恐懼的刺激。認知取向
強調當事人的知覺歷成或態度可能扭曲了他如何評估他自己正面臨的危險。人本論取向
當發現理想和現實的自己有很大差異時,人們會因為無法接近理想的自我而感到焦慮文化取向 文化背景或環境影響焦慮症發展,例:koro這種焦慮症(男性擔心陰莖縮進身體並覺得馬上就要死亡)大部分只發生在東南亞男性的身上
(二) 心境障礙
1. 描述
又名情感障礙,情緒劇烈的高昂與低落為特徵,且伴隨相應行為模式的改變,臨床症狀分為抑鬱發作與狂躁發作二類。
(1) 抑鬱發作
核心症狀為意志消沉、語言緩慢、對過去的娛樂感到興趣缺缺,對生活的無助與絕望感可能伴隨自殺的欲念,出現失樂症(anhedonia)的情況。 心理上的症狀為對自我的質疑與責怪,焦慮和抑鬱隨之而來,甚至引起生理上的胸悶、頻尿、出汗等情形;精神上的症狀為幻覺與妄想,患者可能出現幻聽的情況。
(2) 狂躁發作
情感高漲、自我感覺良好、對外界刺激的敏感度增強。嚴重的話容易因受到刺激而出現攻擊性與破壞性行為,言語增多、常伴隨運動性的興奮感:活動量的增加,體力的消耗能夠引起暴食,抑或未獲得足夠睡眠而消瘦、未攝取足夠飲食而惡化生理狀況。
2. 類型
(1) 憂鬱症 (depressive disorder)
因為發作頻繁,被稱為「心理病理中的普通感冒」,人人一生中或多或少體驗過。最顯著的症狀出現在情緒上,患者會感到十分悲傷、生命沒有希望,覺得做什麼都不對;而在認知上患者會呈現出低自尊、低行動力而且會常有悲觀的想法,容易自殺。憂鬱症屬於單極性症狀,主要成因是抑鬱發作。
(2) 躁鬱症 (manic-depressive disorder)
和憂鬱症不同,躁鬱症是雙極性疾患(bipolar disorder),患者會遭遇抑鬱與躁狂階段 (manic episode) 交替出現。躁狂患者容易自尊過度膨脹而無法持續做同一件事,且常有妄想的情況,這些妄想通常沒根據並不實際,會導致患者在社交上的障礙。
另外,女性抑鬱患者人數較男性多。普遍推測是因女性悲傷時會想到可能的原因及其對他們感受的意義,偏向思考和回憶事件;而男性會試圖通過集中、注意於其他事情來分散。
3. 病原學解釋
心理生理取向
單極性疾患:大腦中正腎上腺素或血清胺的降低可能導致憂鬱症。 雙極性疾患:由藥物治療對此類患者效果顯著推得生理因素在此類疾患中扮演重要角色,並且由統計知常有雙極性患者出自同一家庭,進而推論此疾患與基因遺傳及生理層面有關。心理動力學取向
當人們對喪失的東西(通常是象徵性的東西,且是童年的事件)感到悲傷時會感到憂鬱,或是對自己生氣時也會引起憂鬱,人們會藉由對自己感到憤怒避免他人以及超我的指責。行為論取向
行為學派探討正強化與懲罰的數量與效果。若經歷不充足的正強化及許多懲罰,則會導致憂鬱。認知取向
認知學派提出 2 個重要觀點解釋憂鬱,分別為負性認知定勢及解釋風格模型。前者認為個體消極地否定自我能力並對現況做負面解釋,因而對將來同樣抱有負面想法;後者基於習得性無助,個體弱化面對外界反應的行為、情緒,即使轉移至新環境中也同樣抱有負面認知,更而自我驗證、解釋缺陷。人本論取向
人本論認為憂鬱是因為覺得活著沒有目的,而若幫助其找到人生意義,可改善病情。文化取向 憂鬱的等級、症狀及表達方式在不同文化有很大差異,例如:憂鬱的中國人比別的文化的人更傾向說出憂鬱帶來的身體症狀;或是在另一研究中,美國人與歐洲人比奈及利亞人更傾向說出自己無價值的想法
(三) 人格障礙
1. 描述
周姓男子殺害雙親,精神疾病專家對於他走上歧途是人格障礙所致,即使精神疾病檢測結果未公開,專家指出其對於情感的認知與常人不同,即便知道殺人犯法,仍在頭腦清楚的情況下選擇犯罪,推斷其患有反社會人格障礙。 https://hk.news.yahoo.com/%E4%BA%BA%E6%A0%BC%E9%9A%9C%E7%A4%99%E8%B5%B0%E4%B8%8A%E6%88%90%E9%AD%94%E8%B7%AF-215516086.html
人格障礙 (personality disorder) 是一種持久的(慢性的)、不可改變的、不適應的感知、思維或行為模式,可能嚴重損害其社交的功能,可能受基因和環境影響。
在DSM-5中,診斷人格障礙的必要條件是: (1)自體與人際運作存在顯著減損 (2)一個以上領域或面向的病態性人格特質 (3)在人格運作或人格特質呈現(expression)上的減損,無論時間和情境都是相對穩定的,並不能由個人發展階段或社會文化環境的常態(norm)來理解,也不是來自某種物質(例:藥物濫用)或一種一般性醫療狀況(例:嚴重頭部撞傷)
2. 主要類型
主要分為ABC三大類: A類型:包含妄想型、孤僻型和思覺失調型,一般民眾會認為這類人「怪怪的」 B類型:包含反社會型、邊緣型、做作型和自戀型,通常在社會觀點中這類人「不好惹」、「壞壞的」 C類型:包含畏避型、依賴型和強迫型,此類患者會對社會感到害怕、焦慮、沮喪
主要人格障礙症: (1)妄想型人格(paranoid):對他人猜疑、有疑心 (2)自戀型人格(narcissistic):總是過度評價自我 (3)做作型人格(histrionic):行為舉止猶如在舞台上演出 (4)畏避型人格(avoidant):不想與他人有親密關係 (5)依賴型人格(dependent):缺乏自信、不敢對自己負責 (6)強迫型人格(obsessive-compulsive):對細節、規範非常感興趣且執著 (7)反社會型人格(antisocial):表面上有魅力、誠懇,但卻總會傷到他人,完全不會顧慮別人及社會規範
(1) 偏執型:
對與他們打交道的人的動機表現一貫的不信任和猜忌,常懷疑別人想要傷害及欺騙他們。
(2) 表演型:
過分的情緒化和尋求被注意,希望自己總成為注意的中心。
(3) 自戀型:
一種誇大的自我重要感,被成功或權力的想像所佔據且需要被持續的讚美。
(4) 反社會:
持久的缺乏責任感、不遵守法律,違反社會規範的行為模式,對於他們的傷害行為不會感到羞恥或後悔。
3. 病原學解釋
在病原學上沒有明確解釋
(四) 解離性障礙
1. 描述
失憶為解離性障礙可能引起症狀,稱為解離性失憶症(Dissociative Amnesia),患者因心理因素而失去記憶。2015 年八仙塵爆事件對於傷者和目擊者都造成心靈上的創傷,由於過去曾出現因經歷重大災變而引起失憶的症狀,專家呼籲需注意目擊者、第一線的救難人員、負責照料傷者的醫護人員是否有出現急性壓力症候群的症狀,必要時配合臨床心理師提供心理諮詢,協助其走出陰影。 https://tw.news.yahoo.com/%E5%85%AB%E4%BB%99%E4%BA%8B%E4%BB%B6%E9%81%8E%E5%BA%A6%E9%A9%9A%E5%9A%87-%E7%81%BD%E9%9B%A3%E7%9B%AE%E6%93%8A%E8%80%85%E6%81%90%E5%87%BA%E7%8F%BE%E5%A4%B1%E6%86%B6%E7%97%87-010900420.html 解離性疾患(dissociative disorder)是指某人對過去經驗、個人歷史或個人身份認同產生極大的改變。
2. 類型
(1) 解離性失憶 (dissociative amnesia)
一種突然失去記憶的經驗,通常發生在壓力非常大的生活經驗後;失憶的範圍包括當時的壓力事件與之後發生的所有事情,並使人較難記起重要的個人細節
(2) 解離性漫遊症
此類疾患的人將徹底忘記過去的事並重新開始新的生活。他們不只身份、工作、住所會換新的,連行為和人格也有可能完全不同。_
(3) 解離性身份疾患 (dissociative identity disorder, DID)
又稱多重人格疾患,指兩個或多個顯著不同的人格存在於一個個體之中。在任何一個時間點,其中一個人格站支配地位,主導人的行為。_許多此類患者童年都曾被嚴重虐待與傷害,對這些個案來說,解離性身份疾患所產生的人格具生存上的必要性。
3. 病原學解釋
在病原學上沒有明確解釋
(五) 思覺失調症
1. 描述
2016/5/17 南韓首爾隨機殺人事件
南韓首爾發聲隨機殺人事件,34 歲的兇嫌疑似不滿長期遭女性忽視,當天在地鐵江南站附近的一間 KTV 的廁所內殺害素不相識的 23 歲女子。警方宣部嫌犯患有思覺失調症,犯罪原因是,「恐女症」。5/21 更有數百人戴上口罩和穿上白色雨衣,到該地鐵站附近區遊行示威,抗議近年發生愈來愈多針對女性的暴力事件,讓許多女性擔心成為下個受害者。2012/4/2 奧克蘭校園槍擊案
高元一在他曾經就讀的私立基督教奧伊克斯大學開槍打死 7 名師生,3 人受傷,後在鄰近一間超市向保安坦白殺人被捕。受審時其工設辯護人表示其患有精神病,處於基於宗教信仰的自我妄想世界,對其是否有能力進行訴訟程序表示質疑。經檢查後認定早在幾年前就患有偏執型思覺失調症,不適合繼續接受法庭審理,但一旦恢複行為能力,仍將面臨 7 項謀殺控罪和 3 項謀殺未遂罪。之後被關押在位於納帕的州立精神病院。2015/5/29 北投割喉案
龔姓嫌犯為了洩憤翻牆進入文化國小,割頸殺害年僅八歲的小二女童,幾乎將脖子割斷,犯案後還躲到頂樓偷偷觀察其他人的反應,被訊問之時甚至說「別人很無辜,我也很無辜。」檢察官本來求以極刑,但經過鑑定後發現龔嫌患有思覺失調症,最後以無期徒刑結案。
思覺失調症是一組包含不同症狀的疾患,有:幻覺(不存在的知覺刺激)、妄想(扭曲的思考)、不正常的思考(覺得自己是個偉人)、不正常情緒反應(平板或不適當情緒表達)。其牽涉一系列急性發病和偶爾緩解,大部分患者一旦有一次完全發病就難以痊癒,只能透過心理治療和藥物治療控制,是一種慢性疾病。
社會上經常把思覺失調症患者與隨機傷害罪犯劃上等號,此症狀的患者因此常受到污名化與歧視。思覺失調症這種綜合心理疾病,主要分為正向症狀與負向症狀兩大項:
2. 正性症狀
表現為誇張、過度的。因此正性症狀較為明顯。通常患者發病之初就是以正性症狀開始的。
妄想: 病患堅信自己的信念,就算和現實狀況相去甚遠,導致人際關係、工作受到嚴重的影響。妄想的種類非常多,有誇大妄想 (grandiose delusions)、被害妄想 (Persecutory delusions)、身體妄想 (Somatic delusion)、關係妄想 (reference delusion)、愛戀妄想 (Erotomania)。
幻覺
與一般感覺產生的機制不一樣,並不是由刺激而生。病患對高頻率、長時間的幻覺會感到不舒服、不愉快,但若是和認識的人有關的,就會有比較正面的感覺。幻覺可包含聽覺、視覺、觸覺、嗅覺、味覺等五感。其中幻聽是最常見的,統計約有 74% 的思覺失調患者有幻聽症狀。思維瓦解 (胡言亂語)
思維瓦解須由病患的話語中去判斷,病患會答非所問、亂跳話題,嚴重時可能讓人無法理解。由於輕度的症狀十分常見且沒有特異性,症狀需要夠嚴重才有辦法與之溝通治療,而不同的語言背景也會造成診斷上的困難。嚴重紊亂和異常行為 (包含緊張性行為)
有許多的表現方式,造成各種問題,導致難以有正常的日常生活。 緊張性行為 (Catatonic behavior) 主要是對環境的反應力降低,使其和外界格格不入,表情痛苦、凝視、重複的刻板印象等症狀。在其他的心理疾病也會發生。
3. 負性症狀
主要是一般正常功能的缺乏,如冷漠、不說話、孤僻、情緒上的唐突。症狀雖不如正性症狀明顯,但藥物治療成果卻較差,隨著時間流逝,負性症狀就逐漸增多。
- Diminished emotional expression:病患會減少臉上、眼神以及言語的感情傳達,在說話時頭部、手以及臉的動作與以強調。
- Avolition:自發性地不想工作、遠離社交活動。
- Alogia (失語症):降低說話的頻率。
- Anhedonia (快感缺乏):從快樂回憶或正向次激體會了解快樂的能力下降。
- Asociality:明顯缺乏參與社交活動的興趣,和 Avolition 有所關聯,不過在社交活動仍能有有限的表現。
4. 亞型:
在 DSM-IV 以前,思覺失調症依主要症狀據被劃分為多種亞型;然而因實際臨床案例,患者通常有多種表現症狀,不易以亞型做為區分,因此 DSM-5 中已經刪去亞型部分。
- 偏執型 (Paranoid Type of Schizophrenia):又稱妄想型,會出現強烈且圍繞著同一主題的妄想和幻覺,像是情色妄想或被害妄想。常在 30 歲後發病,患病人數最多,超過50%。本型預後較好。
- 紊亂型 (Disorganized Type of Schizophrenia):多為長期,且多在青春期前後發病,所以又稱青春型。思維障礙、意志和行為障礙、情感淡漠、情感錯亂等病症,比如無故大笑、親人過世卻毫不在意。對認知能力產生的損傷較大,嚴重甚至會無法閱讀、無法看電視,雖然能透過藥物進行改善,但仍回不到患病前的水準。紊亂型患者的幻覺和妄想,往往是隨機且不連續的主題。
- 緊張型 (Catatonic Type of Schizophrenia):模仿別人、緊張型木僵或蠟樣屈曲,患者活動力下降或者過於興奮。服用抗精神病藥物後能迅速緩解,本型預後最好。
- 殘餘型 (Residual Type of Schizophrenia):至少有過一次思覺失調病,雖然已經沒有嚴重症狀,有時仍會呈現輕微程度的自閉、情感淡漠、負面思維、思維異常等輕微症狀。
- 單純型 (Simple Schizophrenia):懶是本行的最大特色,隱密地、漸漸地發作,早期類神經衰弱,之後會有意志力障礙、情感淡漠等病徵,通常較難被發現,當生活已經被嚴重影響時,往往錯過了黃金治療時期。本型預後最差。
- 未分型 (Undifferentiated Type of Schizophrenia):存在精神症狀,但是和上面幾種不符合。
5. 病原學解釋
- 心理生理取向
思覺失調症和腦部神經傳導物質多寡有關,特別是大量的多巴胺,而許多抗精神病的藥物更是支持了心理生理取向的觀點。不過心理生理取向還有另一個解釋:腦部結構異常,特別是腦部組織的退化。 - 心理動力取向
心理動力取向認為思覺失調患者回到了心理發展最早期的口腔期,由於此時期自我和本我還沒有完全分開,所以患者在現實中無法抑制本我的功能。 - 行為論取向
思覺失調症患者感到極度缺乏獎勵或懲罰,導致他們開始忽略環境中有意義的事轉而注意無關緊要的事;而一旦人們被貼上思覺失調的標籤,他們的異常行為較正常行為有機會得到眾人的注意力。 - 認知取向
認知取向認為患者會經歷到超負荷的知覺刺激或相互矛盾的思緒,造成他們在其他方面的困難,例:在和人溝通這方面,有些人認為患者缺乏適當過濾機制,所以無法遮擋不相關的刺激與想法。 - 人本論取向
人本論認為思覺失調不是病,而是社會對有問題的行為貼上的標籤;而只要人們居住在不適合居住的狀況下時,就會變得思覺失調,做什麼都行不通。 - 文化取向 思覺失調症中的幻聽、妄想及缺乏洞察力……是許多文化共有的,但有些外顯症狀及思覺失調症的比例則有跨文化的差異,例:發展中國家的思覺失調症患者能較快有能力回到工作崗位上,另外在徵候的解讀也會有差異。
(六) 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 (DSM)
1. 簡介與歷史
由美國精神醫學學會出版,是一本在美國與其他國家中最常使用來診斷精神疾病的指導手冊。DSM 與國際疾病與相關健康問題之統計分類,簡稱 ICD,同為國際間經常使用的另一個選擇。DSM 之所以被發展出來,一開始是由於美國二戰後退伍軍人症候群在門診上的表現,因而提供更多客觀的詞彙給精神病學研究,而編成 DSM。
2. 版本演進
隨著一次次的改版,手冊厚度逐漸增厚。
- DSM-I
1952 年出版,因應退伍軍人的症候群而編成的,當中列有 60 種精神疾病。包含那時認為的精神疾病患者及患者人格對於心理、社會及生物因素的反應。 - DSM-II
1968 年出版,比起第一版修飾精神疾病患者的描述以及對其的診斷,仍保留反應行為的描述。 - DSM-III
1980 年出版,放棄心理動力學觀點,改使用較中立客觀的醫療模式為主要診斷方法,使正常與不正常有了明確的區別。 - DSM-III-R
1987 年出版,第三版的修訂版。 - DSM-IV
1994 年出版,包括 297 種疾患。 - DSM-IV-TR
2000 年出版,第四版的修訂版。 - DSM-5
2013 年出版,已去除過去 DSM-III 出版以來的五軸診斷系統,並在第五版開始改用阿拉伯數字取代羅馬數字。
3. DSM-IV-TR 診斷系統
採用五軸式診斷系統:
- 第一軸
臨床疾患 (指精神或心理疾患),唯人格疾患及智能不足除外。常見的第一軸違常包括憂鬱、焦慮、躁鬱症、過動症、與精神分裂症 (2014 年後改為思覺失調症)。 - 第二軸
人格疾患及智能不足。常見的第二軸違常包括邊緣型人格異常、分裂型人格異常、反社會型人格異常、自戀型人格異常,以及心智遲緩智能障礙。 - 第三軸
紀錄了一般醫學狀況,能以許多方式與精神疾患產生相關性。例如:甲狀腺機能亢進、中風、腦創傷而可能導致精神異常。 - 第四軸
用以紀錄現行患者的心理社會及環境問題。通常診斷紀錄為簡潔扼要描述現行患者遇到的問題,如「人際關係不良」、「長期失業」等簡單描述即可。 - 第五軸
對社會功能之整體評估。
使用的工具為 GAF,由 1 到 100 分。患者於 GAF 量表中若分數低於 50 分則稱「住院指數」,代表患者精神狀況已嚴重到需強制住院或強制矯治;若低於 20 分,則被診斷為「監獄指數」或「自殺指數」,代表患者有嚴重地違反社會行為而必須坐牢、或已經嚴重到會產生自殺且無法照顧自己的現象;若指數為 0 分,則通常意味著該患者為遊民、或是找不到家屬的患者。然而,因 GAF 指數只是評斷其嚴重性而非評估其整體功能性,因而其意義性遭受質疑,故 DSM-5 不再使用 GAF 指數
4. DSM-5 項目重編以及診斷準則的改變
DSM-5 最著名的診斷方法為去除五軸診斷而只保留診斷準則 ABCDE;各疾病準則改變,如亞斯伯格症不再獨立診斷出來;精神分裂症的各亞型 (妄想型、緊張型、混亂型、殘餘型) 也都去除;哀慟反應 (bereavement) 也可包含於憂鬱症裡面而不再相斥;性別認同的準則則大幅修改,並且新增了賭博性疾患。以下列舉 DSM-5 中較為詳細的改變:
神經發育障礙
- 心智發展遲緩改名為「智力發展障礙」或「智力發育疾患」,且定義比先前更為嚴謹。
- 語音疾患和口吃已經改名為「溝通性疾患」,症狀包含語言性疾患、說話性語音疾患、兒童期發病的流暢性疾患、以及社會性溝通疾患,其特點為社會語意以及非語意性的溝通損傷。
憂鬱性疾患
- 「傷慟反應」在 SM-IV 裡需排除憂鬱症的準則已經移除。
- 新增疾患「破壞性情緒失調疾患」,於兒童 18 歲以前發作。
- 過去在 DSM-IV/TR 裡的附錄裡「經前不悅症」正式成為一個疾患診斷。
- 過去稱為輕鬱症的疾患,現在被稱作「持續性憂鬱症」。
焦慮性疾患
- 刪除 DSM-IV 過去對恐懼症及焦慮症要求的準則︰「18 歲以上,且必須認識到,他們的恐懼和焦慮是過分或不合理的。」
- 恐慌發作變成正式的疾患而非現象。
- 恐慌症和懼曠症分開成為兩個獨立的診斷。
- 特定類型的恐懼症變成註記但其內容不變。
- 改變廣泛註記「社交焦慮疾患」 (社交畏懼症) 以利於註記只有出現「表現型行為問題」 (如公眾演講或表演)。
- 分離性焦慮以及選擇性緘默從「初發於早期疾患」移出並歸類於焦慮性疾患。
性別焦慮/性別煩躁不安
- 性別認同障礙改為性別焦慮 (Gender dysphoria) 診斷,且各診斷子項目差異亦較 DSM-IV 大。
- 將孩童、青少年及成人分別分開診斷以符合各年齡層發展階段。
- 基於性取向的性別認同障礙之亞型已刪除。
- 改變措辭,如合併準則 A 及準則 B (跨性別鑑定,並厭惡朝著該性別發展)。改變後的準則創造出可以區別孩童、青少年及成人的性別焦慮診斷。該診斷群組從性功能障礙移出並分類進本診斷類別裡。該措辭的變化有一部分是因為使用「障礙」的汙名化結果,且目前在性別認同障礙的文獻裡專家時常使用"性別焦慮"來稱呼。這種對孩童的特異性診斷之成立可反映孩童有較少經歷的洞察力、甚至擁有洞察力能表達事件也相當有限。
自閉症類群障礙
- 廣泛性發展障礙更名為自閉症類群障礙,且不再定義相關亞型。其中原本分屬不同類別的亞斯伯格症與自閉症,現在涵蓋於自閉症類群障礙下,這樣的改變引起了相當激烈的討論,尤其是擔心一向被視為高空能社群的亞斯伯格症患者,失去原有的身份認同。
- 原本的社交互動缺損與溝通缺損視為同一種障礙,並不再規定相關症狀須於三歲前出現。總結來說,希望能在涵括各種症狀下,強調內部的高度異質性,以避免原本過度分類時所產生的模糊地帶,例如:高功能自閉症與亞斯伯格症的區分。
溝通障礙症
- 溝通障礙症有大幅更動,幾乎重新定義了所有相關的診斷名詞與分類概念。舉例來說:原有的構音障礙症改為言語發音障礙症。
- 增加稱為噪音障礙症的診斷。且因為這部分大幅的改變,造成許多細節不慎完整,許多學者擔心未來會有所爭議,需特別留意。
注意力不足過動症
- 將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的診斷更加著重在情境及發展之差異,例如:把先前「不適應」一詞改為「直接在社會及學業職場上之影響」,把適用情境做更詳細的描述......等等。此類改變再加上近幾年對過動症的研究,整體來說有相準則放寬的傾象,雖有助於此類青少年患者及成人患者的診斷,但也可能會對臨床光做有巨大的影響,像是盛行率攀升、用要增加或求診患者增加。
5. 對 DSM 的質疑與批評
但是,由於 DSM 手冊的背後,牽涉到龐大的商業利益與醫療糾紛。根據 Health (2006) 的調查,發現編纂 DSM 的人員,竟然高達 56% 都與某家藥廠有生意往來與糾結。DSM 向來是告訴我們誰有病、誰沒病的準則,如今卻陷入這樣的商業、法律糾紛。紀錄片《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致命騙局》就在告訴我們這場商業醫學道德倫理的致命問題。
(七) 參考資料:
- http://cht.a-hospital.com/w/%E6%83%85%E6%84%9F%E6%80%A7%E5%BF%83%E5%A2%83%E9%9A%9C%E7%A2%8D
- http://mypaper.pchome.com.tw/my13tryto/post/1285663616
- http://www.tph.mohw.gov.tw/?aid=509&pid=62&page_name=detail&iid=434
- http://www.tph.mohw.gov.tw/?aid=509&pid=62&page_name=detail&iid=434
- http://www.reangel.com/05-Read.php?LI=2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