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書籍

(一) 《記憶心理學》

作者:楊志良等
編者:陳美惠 出版社:五南 年代:2001

本書是一本有系統地介紹國內外記憶研究成果的著作,也是反映記憶研究最新成果和最新方法、技術的教材。

「有關短期記憶編碼方式,最有影響的是Conard(1963,1964)提出的聽覺編碼理論。其後,隨著研究的深入,人們發現短期記憶的編碼方式還有視覺性編碼和語意性編碼等。除了音、形、義編碼方式外,莫雷(1986)還提出了策略性編碼的觀點,及短期記憶編碼的方式是隨情境不同而不斷改變的一種策略。」——節錄自第二章「從訊息處理的觀點看記憶」,第47頁

共分為三篇:第一篇「記憶」,以分項概述的方式介紹目前研究分類的記憶,帶給讀者對記憶基本的認識;第二篇「接近心靈的底層」,探究內隱記憶的研究進展,以三個不同研究方法及兩種對立的理論,試圖客觀的解釋內隱記憶的歷史及內容;第三篇「走進生活空間」,透視生活記憶的現象,介紹包括自傳體式記憶、情緒記憶及記憶錯覺的特徵並分析,且描述記憶與場所的關聯。

內隱記憶的特點是:人們沒有察覺到自己擁有這個記憶,也沒有下意識提取這個記憶,但它卻會在特定作業的操作中表現出來。本書整理了兩個解釋內隱記憶的理論,多重記憶系統理論把記憶看成由多個擁有不同操作歷程的系統所組成的複合系統,而內隱記憶是其中的一種系統,和其他記憶的儲存方式不同,因而表現型式也就不同。遷移恰當處理理論則認為內隱記憶現象的發生,只是記憶測驗所要求的處理歷程不同所致。本書對兩個論點分別用實驗說明,並整理其差異。

(二) 《記憶 vs. 創憶》

作者:Elizabeth Loftus & Katherine Ketcham 譯者:洪蘭 出版社:遠流 年代:2010

本書以對記憶扭曲的實證研究,解說記憶重新建構的特性與過程,讓讀者了解記憶、人心與治療師彼此互動的影響。

「對易受暗示的病人來說,任何一個經驗都可以變化成綺麗的幻想,這些假的記憶是他們覺得自己很重要,值得治療師的注意和興趣。假如治療師真的對他很感興趣,問他許多很專門、具有暗示性的問題,表示他的驚訝、厭惡、相信、不可置信的各種表情,說出他的意見和看法,甚至變得很激動、很興奮,這時病人會覺得他有壓力要把這些記憶變成真有其事才行。換句話說,治療師的反應可看作是想像情境變成真實記憶這個過程的催化劑。」 ——節錄自「迷失在購物商場中」,第141頁

記憶並非先前經驗的完全拷貝,也不是固定儲存於大腦的某個部位、等待隨時提取;相反的,記憶具有可塑性,當記憶重建過程不自覺的將想像、誤導、虛構、社會的期待等編織進來,虛擬記憶的種子便會從栽植、發芽到茁壯。當它攙雜了外界各種的經驗、情緒後,你已分辨不出什麼才是自己的真實記憶。 90年代的美國,「壓抑記憶」之說曾掀起性侵害風暴,使無數家庭支離破碎。心理治療師告訴病人,壓抑記憶源於童年過於震驚和痛苦的經驗,非年幼孩童可以承擔,於是記憶採取壓抑的方式把它排除在外。許多人在治療師的接納之下釋放了記憶,於是往事重現,更多童年被性侵害的「記憶」回復,然後個案被鼓勵與父母斷絕關係,提出控告。越來越多困惑而痛苦的父母尋求記憶專家的協助:如果父母真的做過這些事,為什麼毫無記憶?這些事從來不曾發生,孩子為什麼會有這種記憶?

於是作者運用自己的專業上法庭為無辜受害的父母辯護。她設計一種實驗,證明記憶是可以被「種植」而後發展的。協助實驗的大人使他的小孩相信自己曾於大賣場走失,小孩提供了一些虛構的線索,而孩子的想像力甚至自動創造更多細節,製造了一個不曾存在的記憶。這個實驗後來經過反覆驗證,不但證實一個不存在的記憶可以被種植,且比想像中更容易。 心理治療師中不乏碩士博士,甚至知名醫生學者,因為過度熱心而產生偏頗。而病人無條件相信治療師,才敢把藏得最深的秘密說出來。然而記憶是如此弔詭,真實與虛構界限模糊,治療師的角色定位及心理治療創傷記憶挖掘的後果,在書本最後仍然未能有定論。

(三) 《透視記憶》

作者:Larry R. Squire & Eric R. Kandel 譯者:洪蘭 出版社:遠流 年代:2010

本書為第一本從認知的心智行為以及分子生物學的觀點深入探討記憶的書。 「一生所累積的一點一滴經驗、知識和學習可以用語言描述出來的,或是以心像呈現的皆可稱之為『陳述性記憶』。陳述性記憶是不完美的,極易被扭曲,然而它同時又可以是相當正確,尤其在一般知識的累積上與一般意義、主要宗旨和重點的登錄上是相當正確。」 ——節錄自第四章「陳述性記憶」序,第141頁

除了了解記憶是如何作用,並從分子生物學的領域中探究大腦的記憶系統與認知記憶儲存機制,從而尋求研發治療因年齡而造成記憶衰退的藥物,以及減緩阿茲海默症病情惡化的治療法,對於未來神經學和精神病學在醫學上的研究和臨床治療,將有莫大的幫助與影響力。 由對生物神經系統的研究開始,為生物的記憶機制提出了嚴謹的分子生物學科學證據。將心理學、行為心理學、認知心理學所發展或觀察得出的理論或假說,以分子生物學或是神經科學的研究加以檢驗。

本書將記憶區分為「非陳述性記憶」——改變行為但無法以回憶表徵,與「陳述性記憶」——能被有意識的回憶的記憶。非陳述性記憶的部分,介紹習慣化、敏感化、古典制約這三種行為與其分子生物學的腦神經機制。陳述性記憶則介紹記憶的登錄、儲存、提取、遺忘等行為與其腦神經機制。最後一部份由短期記憶如何轉變為長期記憶的相關研究介紹記憶儲存的分子機制,與學習、知覺發展、遺忘等等。

(四) 《記憶的秘密》

作者:Rebecca Rupp 譯者:洪蘭 出版社:貓頭鷹 年代:2010

本書以深入淺出、詼諧的方式解釋記憶的本質,以實例說明,讓一般人也能懂大腦的生物化學機制。

「鎂光燈記憶是種生存技能,是在早期人類演化過程中產生的,這種手段使人能夠從那些危及生命的突發事件中,快速吸收所有的細節。那些有條不紊的思想家坐在那兒分析遇到一隻熊的所有含意時,不管願不願意,他們可能早就從基因庫被淘汰掉了;對種族綿延較好的方法,是在震撼恐懼的剎那間,把與這個事件有關的所有資料都印在腦海中,然後逃跑,等到平安後再慢慢處理這個新的資訊。」 ——節錄自第52篇「鎂光燈」,第179頁

由於記憶的相關細節有許多方面可以探討,例如:工作記憶如何將短期記憶轉為長期記憶,而長期記憶又有哪些類別;也可以從生理的角度分析記憶與大腦的不同部位的對應關係,或神經元如何作用;可以探討為何健忘、是否能加強記憶;或者從心理學的角度解析記憶的壓抑與虛妄。這本書面面俱到的涵蓋了上述各種範圍,以小篇幅介紹每個主題,總體來說是一本心理學科普書,若是想了解記憶的本質的讀者,可以從這本書閱讀起。

本書先從記憶對我們生活的影響說起,舉出許多生活化的例子,帶出涉及記憶的生理機制和記憶的分類,包括人類的記憶方式、生物實驗研究與大腦相關的知識、練習對記憶的增強作用。第二部份則探討遺忘,談及健忘的原因、與記憶有關的疾病、隱藏記憶及遺忘曲線。最後一部分是提供一些記憶的方法,由從古至今實際的案例說明增強記憶的方式,和介紹各式流傳多年的記憶術,幫助讀者加強記憶的組織。

(五) 《記憶的風景》

作者:杜威‧伊斯瑪(Douwe Draaisma) 譯者:張朝霞 出版社:漫遊者文化

本書整理記憶的不同面貌,並以實驗及研究佐證。

「記憶有其自由意志。我們告訴自己:我必須記住這件事,必須銘記這一刻,不能忘記這個神情、這種感覺、這樣的撫愛……結果不消幾個月,甚至不出數日,便發現記憶已經不付我們期待中的色彩、氣味或滋味。」 ——節錄自書中第一章 總論,第13頁

本書致力於探討與所有人息息相關的「自傳式記憶」,包括以視覺影像為大宗的最初記憶、氣味滋味與記憶的關連、刻骨銘心的記憶,並闡釋了與自傳性記憶相關的各種大腦似曾相識感(Deja vu)、閃光燈記憶、懷舊效應這些我們或多或少經歷過的體驗,更生動探討了瀕死體驗、學者症候群、絕對記憶等各類文學、電視影集、電影熱愛的特例題材相關分析,以及腦損傷對記憶的影響等現象與問題。

(六) 《記憶七罪》

作者:丹尼爾‧沙克特 譯者:李明 出版社:大塊文化

本書探討記憶衍生的問題,佐證以實驗及研究,進而提出對於這些記憶問題的新觀點。

「且讓我們拿古代的七罪作個類比。驕傲、憤怒、嫉妒、貪婪、暴食、慾望、怠惰,都很可能為我們招惹禍端。不過換個角度來看,這些罪惡不過是誇張了某些有用甚至為生存所需的特性……記憶七罪亦可作如是觀。與其視之為人體體構造系統天生的弱點或缺陷,倒不如認為它們提供了一扇窗口,使我們得以窺見記憶在人類演化過程中的適應狀況。」 ——節錄自書中 緒論,第15頁

書中將記憶出的差錯分為七項:健忘、失神、空白、錯認、暗示、偏頗、糾纏。這七種缺失就像就古人所說的七種罪:驕傲、憤怒、嫉妒、貪婪、暴食、慾望、怠惰,在日常生活中經常發生,為我們帶來不便,甚至造成嚴重的後果。

雖然如此,作者認為這些缺失是人類演化適應中很重要的一環,故整理出這些記憶為我們招惹的七大類麻煩,進而探討形成記憶缺失的生理性質,提出看待這類問題的新觀點,也希望減少或避免由此造成的損害。

(七) 《永遠的現在式》

作者:蘇珊‧科金(Suzanne Corkin) 譯者:謝雯伃 出版社:夏日出版社

本書紀錄了心理學家對於一位失憶患者的觀察及研究,由於這位患者,我們得以更了解記憶的形成及作用。

「有至少四年的時間,亨利無法處理父親過世的事實。但在兩年後的一九六八年八月我為他進行測驗時,他用過去是談論他的父親:這代表隨著時間過去,他的大腦可能已經將這個痛苦的事實吸收到無意識的記憶痕跡中,儲存了起來。」 ——節錄自書中第六章「與自己的爭執」序,第143頁

1953年,在27歲時,莫雷森接受了一項實驗性精神外科手術,切除左右腦的部分海馬迴組織,企圖減緩一直困擾他的癲癇。沒想到手術竟帶來了悲劇性後果——莫雷森醒來時,他形成新記憶的能力已經喪失,自此他連跟誰說過話、吃過什麼都記不得,再也無法獨立生活。終其一生,被困在當下那一刻中。然而莫雷森的悲劇對人類而言卻是個贈禮,說明了記憶的功能及結構。

神經科學家蘇珊.科金50年一直以莫雷森做為研究對象,並監管他的照護,探討亨利的案例如何讓整個記憶研究領域產生巨變,以及人類大腦的驚人複雜程度。在亨利過世後,她將這些研究彙整成本書,記錄了亨利的人生以及遺產。

results matching ""

    No results match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