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籍影音

一、相關書籍:

(一)科普類

1. 哎唷!牙齒「踩」到嘴唇?揭開兒童語言學習之謎

  • 今井睦美著,黃涓芳譯(2015)。《哎唷!牙齒「踩」到嘴唇?揭開兒童語言學習之謎》。臺北市:貓頭鷹。

  本書探討兒童從無到有,學習語言的過程,並且探討兒童天生具有語言能力的謎題,並以此作借鏡,為大人提出學習外語更好的策略,並且思考語言能為人類所帶來的意義。由於兒童在學習語言時是透過分析大人對自己說的話,進而思考推測詞語的意涵,而不是由大人直接解釋每一個詞語的意涵,因此在教導兒童時的策略就是用「大量且面對面的高品質語言輸入」,由於兒童具有天生的學習能力,透過聆聽與自己可能相關的對話,自然就能吸引注意力且能逐漸揣測出詞語的意義,也就是在聽到一個陌生的新詞後,兒童才會去思考這個詞的意涵。

  人類是社會性動物,經常需要溝通才能理解對方的想法,而語言作為最主要的溝通媒介,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要能夠精確地傳達自己的想法沒有想像中的那麼簡單,在描述一個抽象性字詞時往往要透過已知的字詞去描述新字詞的概念,特別是專業領域的知識,更有可能因為使用詞語方式而讓人產生誤解。本書提出許多實驗上的證據以解釋語言的本質以及學習的正確方法,進而提出語言的學習是科學思考的重要基礎。

2. 語言本能-探索人類語言進化的奧秘

  • 史迪芬.平克(Steven Pinker)著,洪蘭譯(2015)。《語言本能-探索人類語言進化的奧秘(最新中文修訂版)》。臺北市:商周出版。

  語言作為人類特有的工具,有著複雜且獨特的文法結構以及運用彈性,在其他的動物物種上未曾見過,究竟為什麼其他動物沒有辦法在後天發展出語言,作者提出了一樣觀點,即是人類「天生」擁有語言能力,人類的基因裡面可能存在所謂語言相關的基因,可以產生兒童在早期學習語言能力所需要的功能,十個月大時的嬰兒就已經可以辨識世界上所有語言所含有的音素,這甚至是在嬰兒能理解第一個字以前就具有的能力,十八個月大時,兒童的語言能力開始突飛猛進,能迅速發展成能夠流利且和文法的對話。作者指出這可能是人類天生具有「文法基因」的緣故,使得兒童具有句法邏輯的天賦。

  作者認為這是人類進化出來的能力,在約800萬年前黑猩猩與人類的祖先人猿在演化上產生了分支後,逐漸發展出的語言能力,在經歷30萬代的過程中,一代一代的進化發展出最原始的語言-「原型語言」(proto-language),這樣的語言經過變化後延續至今,在現今全世界各種語言的短語都有相似的結構,正是可能源自原型語言。作者認為這樣的語言基因的產生的過程不是達爾文的進化論所說的,也就是語言不是由個體基因突變,然後透過物競天擇汰弱留強的產物。作者提出語言演化的假說,認為語言的本能是經由遺傳過程中的逐漸循環加強,由每一代的人類加強語言對環境的適應力,然後遺傳給下一代人,如此循環加強,至今才有複雜的語言本能。

3. 語言癌不癌?語言學家的看法

  • 何萬順、蔡維天、張榮興、徐嘉慧、魏美瑤、何德華(2016)。《語言癌不癌?語言學家的看法》。新北市:聯經。

  有鑑於聯合報於2014年底至2015年間專欄大力抨擊王品服務生「為您做一個上菜的動作」、阿基師「做一個擁抱的動作」等言語表述為「語言癌」;余光中、張大春等人更在報上評論此一「惡性西化」與「垃圾話」的現象,六位語言學家對此發表研討會,並專文反駁報紙與「專家」們的觀點。本書號稱「臺灣語言學史上第一本語言學科普書籍」,試圖由生成語法、語言使用及語言演變的觀點,告訴讀者語言不斷進行變遷,本身並無好壞的價值判準;所謂「語言癌」是語言變遷過程中再自然不過的現象。

(二)學術類

語言學概論:推薦閱讀教科書

  • 鍾榮富(2006)。《當代語言學概論》。臺北市:五南。
  • 謝國平(2011)。《語言學概論》。三版。臺北市:三民。
  • O'Grady, William, John Alchibald, et al. (2015). Contemporary Linguistic Analysis. 8th ed. Toronto: Pearson Canada.
  • Department of Linguistics, The Ohio State University (2011). Language Files. 11 th ed. Columbus: The Ohio Stete University Press.
  • Fromkin, Victoria, Robert Rodman, Nina Hyams (2013). An Introduction to Language. 10th ed. Boston, Wadsworth.

二、線上資源:

(一)科普文章選讀

1. 漢字閱讀:腦中現形記

  • 曾志朗(2003)。〈漢字閱讀:腦中現形記〉。《科學人》2003年10月號。

  漢字與拼音字母儘管文字不同、表達方式有所差異,但腦在閱讀認知活動上,有幾乎相同的規律。漢字的理解過程涉及「拆解→辨義→組合→理解」的過程,即使是形聲字,聲旁部件的語意仍然在腦中被激發。

2. 我們來聊天吧!

  • 陳瑀葳編譯(2015)。〈我們來聊天吧!〉。《科學人》2015年3月號。

  心理學及語言學家常以「會話分析」探討語言如何影響我們的心智活動與行為表現。文法規則及說話節奏流暢對話的關鍵,與音調起伏及文化語言差異則無關聯。語言會影響人類的行為,甚至價值觀。例如,以中文、日語表達時較謙卑;用英語時自尊較強。使用母語時,情緒容易波動、不理性,道德標準較高。

3. Google效應─搜尋引擎如何改變你的心智

  • 王怡文譯(2014)。〈Google效應─搜尋引擎如何改變你的心智〉。《科學人》2014年4月號。原作者:韋格納(Daniel M. Wegner)沃德(Adrian F. Ward)。

  本文探討網路心智。人類依賴網路獲取資訊,並將一部分的資訊儲存的工作交付給網路,造成心理的影響,自覺網路屬於自己認知能力的一部分。

(二)影音資源

1. TED: 你的語言會影響你的儲蓄能力嗎?

  本影片中,講者嘗試告訴我們語言對於儲蓄決策的影響:不同的語言會創造不同的行為模式。講者先從OECD會員國的儲蓄資料著手,他發現這些國家之間的儲蓄率差異很大,而他根據以前學習中文的經驗(如英文的uncle可能對應中文的叔叔、舅舅),猜測這樣的差距來自於語言。於是講者提出一個假說,即:若某個人們使用的語言,其文法中有未來式,那麼使用該語言的人,相較於使用無未來式語言的人,儲蓄率會比較低;若以國家作為區分的類別,使用無未來式語言的國家儲蓄率的確偏高(約5%),但是這要解釋所有可能的差異則有些困難。

  基於這個原因,講者進一步收集資料,恰巧美國國際開發署進行的一個開發中國家的訪問資料中,收集到了使用不同語言(有未來式與沒有未來式)的人的儲蓄資料。透過層層比對,他找到了合適的兩組資料,其中兩人都住布魯塞爾,而另外兩人都住奈及利亞;他們在除了語言之外,各方面都很相似;比對之後作者發現,不使用未來式語言的人,其儲蓄的可能性高了三成,退休時的儲蓄多了約25%。除了這種真正的儲蓄,作者也利用各國的健康資料,去探討如抽菸這種「負儲蓄」是否也跟語言有關;結果毫無疑問,與真正的儲蓄結果一致。

2. TED: 6個月掌握流利的外語學習方法

  影片中,講者先是點出一般人學習語言的兩個迷思:「語言需要天賦」、「沉浸在新的國家中是學習語言的方式」,之後提出一個快速學習新語言的方法,其中包含了五個原則和七個方法。五個原則分別為:1.聚焦在和你相關的語言內容上、2.從第一天開始就像使用工具一樣使用語言、3.當你開始了解訊息了以後,你就會無形中學會這個語言、4.語言學習不是累積知識,是生理訓練、5.心理狀態很重要。七個方法則是:1.大量的聽、2.先掌握語意,再了解字義、3.重新組合、4.聚焦在核心、5.找個語言長輩、6.模仿臉部動作、7.直接連結心理圖像。

3. TED: 語言如何改變人類

  講者講述語言在人類累積文化與智慧過程中的重要性,以及語言之所以會被發展並被人類所保留的原因。講者在一開始就點出語言是人類所擁有的一種強大的特性,我們不需要進行什麼手術,就可以直接的將彼此的想法傳達給對方。語言的存在讓我們不同於其他動物,甚至古代與現代人之間也因為是否掌握語言而有所不同。更準確地說,古代與現代人之間的差異,即社會學習(social learning),及其導致的問題(視覺偷竊),產生了語言。語言的存在解決了視覺偷竊的問題,使得我們「可以和他人訂立契約,完成交易」及「協調我們的活動」(因為可以彼此交流想法)。根據考古學的研究,我們的直系祖先在獲得了語言之後,很快地就走出非洲大陸,憑藉著社會學習與語言的優勢,人類能存活的環境大大增加,也因此開始散居各地,導致了各式各樣的語言產生;然而,雖然各種語言皆有其存在的原因,但是就歷史的軌跡而言,功能相等的特徵是難以同時共存的(如時間單位、度量衡),隨著通訊技術的發達,世界很有可能只剩下單一語言。

4. TED: 簡訊謀殺語言?開什麼玩笑!

  講者談論的是傳簡訊(texting)對於語言的影響。講者一開始就指出,那些「傳簡訊讓美國,甚至全世界年輕人的語言能力(包含識字和寫作能力)越來越退化」的想法是錯的,事實上傳簡訊是一件很神奇的事。他先從”傳簡訊和寫作並不相同”的觀點切入:傳簡訊比較像是說話,而說話和寫作並不相同。根據語言的歷史,說話當然是最早的使用語言的方式,寫作則晚了非常多。寫作其實是一個相對嚴謹的方式,寫作時對於文法、句型結構相當重視;而說話則不然,人們說話時只會用相對簡單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意思,沒有那麼多深思熟慮的痕跡。說話和寫作有時候也會混合在一起,像是早先某個年代的演講,就是像寫作的說話,說話的內容一點都不口語;同樣的想法反過來就是傳簡訊,傳簡訊也是說話和寫作的混合,他可以被想像是像說話的寫作,也因此簡訊的結構就跟說話一樣鬆散(就像說話時不會有人注意標點符號和大小寫)。更深入的探討簡訊的話,會發現它其實是一種新興的複雜體,他創造了一些字詞或標點符號的新使用方式,如:LOL、Slash。這些被稱為語用助詞(pragmatic particle),和日文的「ね」(ne)還有黑人青年常用的「yo」一樣,是人與人之間使用語言的一個方式。事實上,長輩們擔心年輕人語言能力退化的情況一直存在,最早甚至可以追朔到西元63年,但其實人們的語言能力都沒有退化,只是發展成了新的樣貌。傳簡訊不但不會使語言能力退化,反而讓年輕人多了一種寫作方式。

5. KHAN: 從失語症看頭腦與語言的連結

  本影片簡要的介紹了大腦中與語言、溝通和理解有關的部分,以及討論一些失語症的類型。無論語言功能集中在哪個半腦(右撇子多在左半腦,左撇子及靈巧的人則有較高比例在右半腦),都可以大致分成兩個主要區域:布洛卡區(Broca's area)和韋尼克區(Wernicke's area);其中布洛卡區是幫助我們說話,韋尼克區則是幫助我們理解。失語症的症狀與腦部受損的區域有關,當布洛卡區受損(布洛卡失語症,Broca aphasia),患者說話會含糊不清、不流利;相對的,若是韋尼克區受損(韋尼克失語症,Wernicke aphasia),患者說出來的話會意義不明(但流利),以及無法理解他人所說的話。除了這兩種類型以外,失語症患者可能同時兩個區域都受損(完全性失語症,global aphasia),兩個區域之間的連結受損(傳導性失語症,conduction aphasia),和其他各式各樣的失語症。此外,關於胼胝體被切除(左右腦的連結被切斷)者還有一件有趣的事,由於語言功能會集中在某個半腦,當患者看到某樣東西時,他可能講不出那是什麼,但是卻可以做其他動作(如撿起來)。

results matching ""

    No results match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