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研究
(一)本土心理學的緣起與發展
心理學起源於西方國家,影響世界各地的心理學研究甚鉅,但其使用的方法與工具在不同文化背景下並不能達到相同效果。每個文化的發展都有其傳統性、在地性,直接將不同文化的研究方法套入的結果也難以貼近真實情況。1970 年初期華人本土心理學家也在思考這個問題,其中楊國樞老師是重要的推手之一,他分析心理學發展有三個狀態:本土、西化以及本土化,並致力於發展本土化心理學,將華人的文化與傳統融入西化的華人心理學,加以研究。
在這幾年裡臺灣本土心理學研究領域寬廣,產出豐厚的成果。在家族主義與組織行為、華人領導模式、父權式領導、差序式領導、領導行為與部屬績效、上司下屬的信任關係、主管忠誠與組織忠誠、後儒家假說、世俗化形式主義這些主題上有許多的研究。
在人格心理學方面則有中庸心理、關係取向、權威取向、面子心理、人際和諧和衝突、社會比較歷程、 宗教信仰與信仰改變、族群關係與衝突、內隱理論、古代人格理論、社會取向和成就動機、性的感情與情緒、嫉妒情緒與行為等研究。而發展與家庭心理學的主題較少,有道德與道德發展、恥感發展、家族主義與泛家族主義、孝道心理、親子關係與適應、婚姻關係與適應、婆媳關係與適應、家庭教化等。
以下介紹幾個本土研究:
中庸心理學: 楊中芳教授的研究指出,華人具有不同於西方國家的中庸思想體系,在具體情境之中選擇行動前後的思維過程,擅長於認清複雜的互動關係並以顧全大局為重。這個過程與儒家思想的自我修養有關,在成長過程中淡化了自我,盡量使對待別人如同對待自己。
關係主義心理學: 關係取向或關係主義為東方社會的文化特色,有別於西方文化呈現的個人主義性質,東方社會普遍盛行以集體主義為中心的關係結構。在文化形塑過程中,傳統社會以精耕農業為主要經濟型態,因此在經濟匱乏與固守土地的社會條件下,個人不得不融入團體以獲得利益,此種傾向逐漸發展成集體主義,又可以稱為「家族集體主義」。社會中為讓團體利益超越個人利益,東方社會容易強調關係中人與人應當如何互動,衍生出一套既定的文化系統,因此許多本土心理學研究著重於各層面人際互動對於關係取向之影響。
權威取向心理學: 華人社會中的權威取向可以歸咎於家庭教育的型態,因華人的教養方式大多以權威型為主,要求孩子必須要尊敬長輩以維持和諧。經過社會化後,下位者會形成兩種心理成分:權威敬重與權威服從,並了解其在社會中的角色義務,學習上對下關係互動的規範。而經由此關係結構不斷的訓練後,自然而然人們就容易依照權威模式行動。在比較西方個人主義與低權威取向社會後,許多本土心理研究著重於權威取向人們的心理與行為,以及現代化新權威取向之發展。
(二)中國心理學
中國從何時開始有「心理學」,一直是一個爭議的問題。 中國老一輩的心理學家認為,中國沒有「心理學」,只有「心理學思想」,因在封建制度下缺乏成為一門獨立科學的條件。中國有許多關於心性、情感、才智方面的思想,其中對於心理治療與輔導都有顯著影響,像道家與佛家的心論或中醫提及身心相互影響的一些討論等。中國古代認為人的性情思想是由一定的器官承擔的,並且會在器官上反映出來。
中國心理學史分為兩大部分,大致可以十九世紀作為分水嶺:在此之前為西方心理學未進入中國前的古代心理學思想,再來則是則是西方心理學進入後的近代發展情況。
中國傳統心理學,貫穿百家思想言論,出現在命相、風水、醫療及日常中。像是中國古代許多古著中的文字都有心理學思想的味道,例如說《孟子》的「心之官則思」1、《春秋元命苞》中的「人精在腦」2︑《黃帝內經》中的「神形合一」、「心神相印」3 等。服從禮而非刑,是儒家心理學根本,認為「人性本善」,強調以內在道德法則作規範;而法家強調對人的外控,產生標準、規矩等,模塑人的行為規範,頗有行為主義心理學的味道。以儒法互補的方式對待人的行為規範,構成了一種心理與行為建立方面的雙向性,及對人之心理與行為的內在提升與外在約束。道家思想則提供對人之心理與行為的自然性回歸,偏重於向內、清靜、消極、修行等方面。
而在十九世紀後期,現代心理學開始萌芽。站在古代心理學的思想基礎上,結合中國社會發展的方向,並吸取及融入國外現代心理學的知識與發展成果,逐步發展而成,尤其在毛澤東思想指導下,發展更加迅速。
中國的近代心理學發展主要分為胚芽時期、開創時期、低落時期與發展時期等四個時期。開創時期主要為心理學的基礎研究 ,在生理心理、心理過程、發展心理、比較心理學等領域取得一定程度的結果。生理心理領域主要觀察內分泌系統、腦神經系統與行為關係;心理過程中主要為視知覺的研究,如漢字知覺、圖形知覺、錯覺等內容;發展心理學方面則進行了許多與兒童相關的觀察與實驗;比較心理學部分則做了與雞胚胎行為的相關實驗。
發展時期在各個基礎心理學研究上,都發展得更為深廣,例如出現了航空心理學、工業心理學、運動心理學等特殊心理學,研究內容也都變得較為透徹與深入。其現今主要研究方向有幾點:
- 以社會主義和毛澤東思想做為心理學工作的指導思想
- 貫徹心理學理論並與實際上做結合,將研究應用在現代化建設
- 透過國外心理學研究的討論和分析,應用在中國上
- 發掘中國古代心理學的經典思想和文字,提取為現代所應用
西方心理學大師對中國心理學思想也有一些評價,如馬斯洛在《科學心理學》中討論了道家的心理學方法,而榮格對《易經》也極為欣賞。所以中國心理學思想的體悟可說是一種傳統,而西方心理學即便是一種科學,也是根植於他們的傳統,兩種傳統各自有偏重的特點,只是西方心理學借助其自然科學而蓬勃發展,稱霸現今心理學界。
1 心這個器官是會思考的。古人以為心是思維器官,所以把思想的器官、感情等都說做心,現指腦筋。 2 人的思想和精神是從腦部生成的。 3 描述心靈和精神相互交匯、融合唯一的狀態。
(三)臺灣心理學
有關臺灣的心理學發展,主要可劃分為四個階段:
第一階段 為臺灣心理學初創期,主要進行研究地方為臺大心理系,對國外心理學理論研究也對中國古代本土心理學思想有著墨,探討知覺方面的基本問題。
第二階段: 此時期臺大首批留學生返臺加入研究工作,國外翻譯著作和本土著作數目逐漸增多。許多大學在此時期增設了心理學系並開了許多心理學相關課程,臺大也在 1961 年開了心理學研究所,著名的心理學教授楊國樞先生致力於社會心理學的研究,並大力提倡心理學本土化。
第三階段: 各方面的心理學研究愈來愈蓬勃,不僅國外翻譯著作和本土著作愈來愈多,也出現不少心理學專門的出版社和圖書公司。現代醫學心理學方面,也在此階段逐漸成長。
第四階段: 也為現階段的心理學發展,對各領域研究更為深入。現代做心理治療方面的技術也趨於成熟。現在有些學者也在做臺灣心理學本土化和華人本土化的研究,希望發展出關於專屬華人社會心理學的相關理論。不過心理學本土化的研究容易招致國際主流心理學的質疑與批評,再加上其研究可能只有少數學者在做,容易產生銜接上的斷層,因此道路上遭遇了許多困難以及挑戰。現在本土化心理學方向也主要為兩路線:一條為以西方的心理學理論作為基礎,並跟事實對照發展本土的研究。另一條為觀察本土社會,從事實證主義路線,慢慢發展本土的研究。
(四)心理實體論與心理非實體論
心理實體論最早可溯源於希臘哲學時代,其最根本的主張為認定人的身體外尚有一個非物質並且支配著身體的「靈魂」,為一切生命、思想與動力的根源,意思是我們預設人類的行動中存在一個等同於實體的內在心理機制及歷程。
心理學便是針對此心理機制進行研究的科學,先將要觀察的現象以現有的心理學理論和假設來拆解成數個獨立要件,加以定義後再推演出要件間運作互動關聯的建構模式,以此作為預測和控制的依據。
心理學家楊國樞於〈我們為什麼要建立中國人的本土心理學?〉中強調發展本土心理學的重要性,而李維倫教授則指出目前學界「心理實體論」的基本預設會使本土心理學發展困難:由於歷史脈絡、文化建構等因素,我們無法得知「東方」人的心理機制是否等同於「西方」社會,如此一來便無法使知識本土化。(同樣地,西方一詞其實也是一個籠統的說法,其包含了各個地區和國家,也延伸出了各種心理學派別。)
有鑑於此,他嘗試提出一個本土心理學研究方向——受啟於德國現象學哲學家海德格,早期作品中對人存在狀態的現象學分析,及其後期作品中對語言的思考——李維倫發展出一套「非實體論」的研究取徑。「心理現象的非實體化」指的就是謹慎思考研究者對心理現象的理解關係,此反省模式亦是現象學的還原思考。
在心理學研究工作上,此還原思考模式可分別在兩個層次進行。
相涉關係(Relatedness): 相涉關係是事物與人遭逢(Encounter)的基礎,也是人理解事物並表現出喜好、拒斥、反應和行動的根據。所以人在某一具體場景中和某一事物的相涉關係可以用來作為瞭解人心理狀態的主要因素之一,我們可以將此關係作為心理學的研究對象。
涉入狀態(Involvement): 若以心理實體論為預設觀點,由於要探討的是研究對象與其事物間的關係,因此研究者會試圖保持主客分明的關係,但其實研究者免不了進入了一個涉入狀態,意思是指當研究者對某些現象發問並提出探究時,研究者早就已經進入現象的關係之中。研究者必須釐清非實體化的理解關係,其中所牽涉到的議題包括了研究者的立足點,理解活動的本質,以及所產生之知識的性質。
根據李維倫教授的說法,發展心靈非實體化的研究方法必須處理以下兩項任務:一為研究行動本身的規劃,確保「在相涉入之中理解」的關係,以避免同樣採取主客分明的實體論思考方式;二是設定非實體化研究方法的目標現象並對其特徵加以考察,做為建構具體操作步驟的依據。
(五)心理學的社會再現
臺灣是如何想像心理學?這疑問應可和中國心理學相比較,或與北美的研究相互參照後得到一些蛛絲馬跡;而從中也能發現到一個有趣的問題:在臺灣人所想像的心理學,是如何形成社會上的實踐?或許可由法國新興的社會心理學派所發展的「社會再現理論」切入、進行探討。
社會再現理論的概念是由法國的社會心理學家 Serge Moscovici 於 1961 年所提出,在 1960 年代及 1980 年代,法國心理學家 Herzlich 和 Jodelet 已陸續採用了此理論進行心理與疾病相關的實證研究。
「社會再現理論」是指於日常生活中,經社會溝通所產生出的「共同意識」,進一步轉變為「共識性知識」,這套共識最後成為生活於這個社會下,群體内部成員所共享的常識。而這套具有社會共識性的知識體系,主要源自於人們的經驗基礎,亦源自於人們經傳统、教育和社會相互交流後,所接收和傳遞的信息、知識與思維模式。換言之,社會再現是「公眾」為了達到溝通與能夠正常交互行為而產生,透過「個體」於日常生活中的語言及行為、人與人之間的互動及交流,一同建構出的一套社會共識。
至於社會再現有何功能?因其為蘊涵了價值觀、想法和實踐的一套動態系統,所以具有兩個重要的功能:建構秩序與提供規則。
建構秩序:即賦予社會中的個體有能力,去找到他們自己在物質世界和社會世界中的定位,並進一步掌控它。
提供規則:即藉由提供給社會群體中的成員一個可以對其自身所處的世界、個人和族群歷史明確地的命名以及分類出多樣相互行為的規則,期旨在促使他們彼此之間能夠交流、互通。
自 1960 年代由法國心理學家 Moscovici 提出至今,時至今日,在法國、德國及西班牙有許多將社會再現理論運用於其他領域的研究,甚至連結到文化心理學、社會相關聯之心理學,亦即已從純心理學延伸至其他社會科學的領域。
其中「觀光領域」應用社會再現理論的研究也正方興未艾。舉例來說,李若平(2008)以社會再現理論,探討阿里山地區居民對於觀光發展所產生的感受、贊同與否,他的研究結果發現,「經濟」是造成居民對於觀光發展有著正向感受與支持觀光發展最大的原因,如果要清楚辨認一個「社區內部的社會再現」,最主要的關鍵在於辨別居民感受上的共通性與共識性,其中社會再現扮演著價值與感覺進行有意義地融合的角色。在這個過程中最重要的主角,便是社會個體,相對地以活動事件對居民的觀光影響來看,主角即是社區居民。
以上述例子,我們可以知道社會再現是一套「社會個體對知識的重新建構過程」,意即社會中的個體於歷史與文化的脈絡中,與他人不斷的互動後,其知識與價值觀重新建構的過程。社會再現因具有「動態性」與「轉變」的本質,因此社會再現是會不斷的改變、亦是一種流動性的理念。
而臺灣人是如何看待心理學的?其實於任何國家,不同學科、學派的發展都是依照著這個國家的文化、歷史脈絡所依存發展。而在臺灣的文化脈絡下,可觀察得知心理學科、派別時常會與政治有所牽連,其中政治色彩上的區別更是會造成其差異化的發展,彼此交織成一個巨大且綿密的網絡。假如摒棄一般普通心理學所提及的主題、撇開專業性理論部分,而從「心靈的角度」去切入(當然,於社會再現的探究中可能會參雜部分渲染的想像),或許就能探究出為何臺灣於現今的社會脈絡下,會造就出如此的社會再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