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心理學(Industrial Psychology)

  將心理學知識應用在工業生產及管理,研究人類對生產、分配、財貨、勞務等消費關係,解決工業上人類行為問題之科學。而此「工業」一詞屬於廣義的概念,舉凡各種營利性及非營利性的機構,也就是說,只要是與整個經濟系統中的人類行為有關,即囊括在工業心理學的範疇裡。 其中還可細分成四大部分:人事心理、組織心理、工程心理、消費心理,以下將會以這四部份做初步的介紹。

一、人事心理

  組織內部之人事問題,如人員甄選、評價等,除了將新進員工安排至適任的工作崗位,對於已聘僱的人員調至其潛能最佳發展的職位,也是重要的目標。

1. 員工甄選

  新進人員聘僱方法有很多種,其目的不外乎就是更了解應徵者的背景,但為何要取得應徵者的相關資訊呢?雇主在決定將應徵者安排至某一工作時,已“預測”此人會有怎樣的表現,而我們都知道人無法做出百分之百準確的預測,甚至錯誤預測才是常態,但是當雇主取得越多的應徵者相關資料,其預測的準確性也會跟著提高。換句話說甄選過程的關鍵,在於應徵者相關資料的完整度。以下介紹幾種常見的聘僱方法:

  • 個人資料遞交

  也就是常見的自傳、履歷,自傳是依個人書寫自身的相關背景,履歷則會著重在工作經驗、技職專長等。通常這兩者是雇主對應徵者的初步認識,應徵者為求成功獲得工作也難免會有誇大其詞的時候,因此雇主可用特殊的問卷,搭配符合的計分方式,進一步取得應徵者的其他資料。

  • 晤談

  晤談主要有三種功能:獲得應徵者客觀資料、對應徵者做主觀評估、經晤談者判斷做出決定。其優點是簡單且有彈性,缺點則是不同晤談者對相同應徵者的主觀判斷差異大。但不可否認,第一印象對晤談的決策有重要的決定性,受狹道現象(Gating Phenomenum)所影響。狹道現象意指人在過程中會逐漸縮小其知覺範圍,只專注在某一類事物的刺激。加拿大心理學家Webster認為狹道現象會使得各種資料的出現時機決定了它的受重視程度,也就是說,若在晤談初期應徵者表現出不良特質,會使晤談者形成不良印象,而此印象會持續存在,甚至使得晤談者忽略應徵者的良好特質,反之亦然。

  • 介紹信

  通常在甄選高階人員時會需要用到介紹信,但其潛在缺陷很多,最主要的問題就是介紹人是以怎樣的態度來寫介紹信呢?是坦白誠懇、還是隱惡揚善?不難猜測大部分的介紹人都專說被介紹人的優點而不願提及缺點。為了避免這種缺陷,有人會使用問卷式介紹表取代傳統介紹信,利用其標準化的格式探詢被介紹者的特性。但美國心理學者Browning發表的結果,從508位應徵教學工作者的問卷介紹表,比對這些人從事工作後一年的績效資料,發現兩者相關並不高。儘管介紹信及介紹問卷對於甄選應徵者的功 用不高,但在另一方面,我們可以將信中的不良資料當做拒絕應徵者的依據,也就是,利用介紹信及介紹問卷來刷掉一些人,而非選取一些人。[1]

2. 人事測驗

  人類所擁有的能力一般可分為兩大類:基本能力與工作專長能力。基本能力指的是絕大部分的人所共有的能力,包括智能、心理運動能力等;工作專長能力則是從事某種工作的人所學得的能力。每個人在學習各種知識與技能的能力並不相同,這種能力稱為“性向”,屬於基本能力的範疇,測量此能力的結果常作為預測工作績效的基礎。

  智能本質分析:由早期的美國心理學家Thurstone所提出,他找出了七個基本的心智能力。

  • S:空間知覺(spatial visualization)
  • P:知覺速度(perceptual speed)
  • N:數字能力(number facility)
  • V:語文理解(verbal comprehension)
  • W:文字順暢(word fluency)
  • M:記憶(memory)
  • I:演繹推理(inductive reasoning)

  智力三向度:繼Thurstone之後,另一位美國心理學家Guilford提出此概念,也稱為智力結構(Structure of Intellect, SI),Guilford的模型姜智能分成三大向度,每一向度又分幾種類別。

  • 運作(Operation)

    • 認知:指對發現並理解所要思維的訊息
    • 記憶收錄(短期記憶):指對需要記憶的訊息立即予以記憶

    • 記憶保存(長期記憶):指對思維過的訊息能夠保持相當時日

    • 擴散思維:指思路廣闊,能從不同角度之思考問題的思維方式
    • 聚斂思維:指根據已有的經驗邏輯途徑尋求固定答案的思惟方式
    • 評價:指在對各種訊息處理時,對訊息的性質及其適切之選擇與取決之過程
  • 內容(Content)

    • 視覺訊息:指經由視覺器官直接觀察可見的體形象
    • 聽覺訊息:指經由聽覺器官直接聽到的聲音
    • 符號訊息:指具有涵意的文字、數字、圖案等符號
    • 語意訊息:只由語文傳達的訊息
    • 行動訊息:指對別人外顯行為的主觀解釋(屬於社會智力)
  • 產物(Products)
    • 單元:指思惟產物結果是可以採用單位計算的
    • 類別:指經思惟後按事物特徵類化,得到類別的認知
    • 關係:指經思惟後了解到事物之間的關係
    • 系統:指經思惟後了解到複雜事物的系統結構
    • 轉換:指經思惟後能將某種事物轉換成另一種形式
    • 涵義:推測,指經思惟後能從現實事物的表象得到啟示,並作用預測未來的依據   此三大向度構成一立方體,每個向度的各種分類共可組合成6x5x6=180個不同的能力,如圖。[3]
圖16-16 智力的三種向度

二、組織心理

  一個人的若要工作就會需要工作場所,而工作場所即是由組織環境與社會環境所構成,也就是說個人從事的生產活動,是藉由組織功能來表現。組織心理學主要研究個人動機、員工態度與士氣、團體動態、組織管理等問題,注重組織的生存與發展和團體與個人的配合協調。[2]

1. 個人動機

  探討動機理論常見的有心理學家馬斯洛(A.H. Maslow)的需求層次論、阿吉里士(C. Argyris)的成熟理論與赫茨伯格(F. Herzberg)的雙因素理論。而探討動機的期望理論,則有佛洛姆的期望理論與波特爾和羅勒爾的公平理論。

  • 雙因素理論(Two-factors theory)

  由美國心理學家弗雷德里克·赫茨伯格(Frederick Herzberg)提出,雙因素分別為保健因素與激勵因素。

  保健因素:指維持員工工作動機的最低標準,使組織能繼續維持,相當於馬斯洛提出的生理、安全、感情等較低級的需求。保健因素大部分是以工作為中心。

  激勵因素:可激發員工之工作動機到最高程度,此因素對職位的滿足具有積極性的效果,相當於馬斯洛的受人尊敬、自我實現等較高級的需求。相對於保健因素,激勵因素則是以人員為中心。[5]

  • 期望理論(Expectancy Theory)   由北美著名心理學家和行為科學家維克托·弗魯姆(Victor H.Vroom)提出,其基本內容主要為期望公式與期望模式。期望理論的基本內容主要是弗魯姆的期望公式和期望模式:

    • 期望公式:

      M=\sum{V}xEx工具性

      M(motivation):激發力量,是指調動一個人的積極性,激發人內部潛力的強度。

      V(valence):目標價值(效價),指達到目標對於滿足他個人需要的價值。同一目標會由於各人所處的環境、需求不同,其需要的目標價值也不同。

      E(expectancy):期望值,根據過去經驗判斷自己達到某種目標的可能性是大還是小,即能夠達到目標的概率。

      工具性:指能幫助個人實現的非個人因素,如環境、快捷方式、任務工具等。

    • 期望模式

  個人努力—→個人成績(績效)—→組織獎勵(報酬)—→個人需要

  努力和績效的關係。取決於個體對目標的期望值,即由目標本身和個人的主客觀條件決定。績效與獎勵關係。人總期望在達到預期成績後,能得到合適的獎勵,若無,則時間一長積極性就會消失。勵和個人需要關係。獎勵要視各種人的不同需要、考慮效價,才能以最大限度挖掘人的潛力,有效的提高工作效率。需要的滿足與新的行為動力之間的關係。當人的得到滿足之後,會產生新的需要和期望目標。需要得到滿足的心理會促使他產生新的行為動力,並對實現新的期望目標產生更高的熱情。[4]

2. 態度與士氣

  態度是一種心理狀態,大多受學習與經驗所形成,影響人類行為甚巨,因為態度是對於事物的主觀觀點,且一旦形成後便很難改變,個人亦習以為常難以察覺。態度通常與喜惡密切相關,其他因素像是性別、年齡、家庭、收入、居住環境、教育程度、黨團、宗教信仰等,皆會影響一個人的態度形成,但實際上影響態度形成的因素十分複雜,每個因素又會互相影響,上述只是一般常見的因素。

  士氣就是員工從消極轉為積極的態度,所形成的一種團體精神。士氣高昂通常代表效率的提高,在企業或機關表現出來的就是熱誠的服務精神,或是生產質量的改變與增加。影響士氣的因素一般常見的有:工作動機、薪資報酬、職位階級、團體意識、管理方式、工作環境、工作性質、工作成就、員工考核與員工特質等。影響員工心理的因素,通常不是那些重大政策,而是一些細瑣的事項,組織管理者應多觀察員工、與其接觸,注意其工作情緒,在適當的時機提昇士氣。

3. 團體動態

  個人在組織中工作,不僅是一獨立個體,也是團體中的一份子,可以說個人是細胞、團體為器官,組織為完整個體,三者連貫。團體之所以形成,乃是基於擁有共同的心理基礎,如情感、興趣、利益、慾望、目標等,彼此互相認同並發展出交互行為,使成員意識得以交流、刺激、反應,促使行動愈趨一致。但團體種類繁多,且每個團體都致力於自身規範和目標的達成,難免會和其他團體造起競爭或衝突,此時反而會形成組織的一大負擔。根據雪恩(Edgar H. Schein)與謝里夫(M.Sheriff)的研究,發現團體間的競爭會有如下的情況:

  • 競爭前團體內狀況

    • 內部更加團結,成員更忠於團體
    • 以團體任務為重,較不關心成員心理需求,一切以達成任務為優先
    • 領導方式逐漸偏向獨裁型態,成員也暫時能忍受此種領導
    • 內部組織更明確,形成穩定階層,不再分歧散漫
    • 要求成員高度效忠與服從
  • 競爭前團體間狀況
    • 各團體開始將其他團體視為敵人
    • 觀察力產生偏差,產生偏見,只見對方缺點和我方優點,不見對方優點和我方缺點。
    • 敵視對方而減少溝通交往,使偏見更加深
    • 若強迫團體間溝通,則每個團體都只注重己方代表的發言,不理會對方代表,甚至阻饒、打斷其發言。
  • 競爭後贏家狀況
    • 凝結力更為堅強
    • 因放鬆而失去戰鬥精神,甚至有得意忘形的傾向
    • 改為較關心成員心理需求,任務完成置於其次
    • 因為勝利,所以不會想要檢討過去的團體作業以求進一步改善
  • 競爭後輸家狀況
    • 常不承認失敗,找藉口掩飾
    • 若慘敗,容易陷入分裂危機,過去的內部衝突浮出檯面而造成爭端
    • 會因緊張而準備更加努力,同時也會找尋責怪的對象(代罪羔羊)
    • 同樣比較不關心成員需求,還是以團體任務為優先
    • 當輸家接受失敗事實,開始對過去觀察重新評估,會改變團體結構變得更加團結

  競爭與衝突違反了整個組織的效率與利益,但仍有方法讓組織管理者能夠去消除團體間的直接衝突,重新建立溝通管道,方法如下:

  • 轉移競爭對象,對抗共同敵人
  • 設置新的共同目標
  • 設法使團體間的思想交流
  • 藉由訓練以消除團體競爭
  • 以角色扮演促進互相了解

  總而言之,團體就如同個人一般,常彼此競爭,若想使團體競爭與衝突完全不發生,是不可能的事,這些減除或預防措施,或許不是最完善的方法,但能更客觀的了解人的行為,進而知道如何處理衝突問題。適當的競爭與衝突的,有助於工作效能的提升,亦是一種進步的表現。

4. 組織管理

  就組織結構的觀點而言,一個為眾人所接受的定義為:兩個或以上的人,各具特殊專長、各展才智,為共同目標而努力,且個人的行為完全受到正式法規的限制。除了上述的概念外,現今的組織不再局限於科學管理的機械化概念,也不只是人群關係的社會學概念,而是包括生理學、生態學、心理學、人類學⋯⋯等各門各類學科的總體,應用的是有效的系統,由輸入(input)、轉化(conversion)、輸出(output)而回輸或反饋(feedback),不斷地與內在、外在環境發生交互作用的總系統,乃是包括靜態(statics)與動態(dynamics)的組織體。

  組織管理階層對人性的看法,影響其管理哲學,進而採取他所認為適當的管理策略,對人性的看法不同造成管理策略有所差異。美國管理心理學家雪恩(Edgar H. Schein)認為管理人員對人性的假設,有四種人性的哲學觀點:

  • 理性經濟人

  此假設來自於快樂主義(hedonism),認為人的行為都在追求本身的最大利益,人們工作的動機即為獲取經濟報酬。據此假設所引發的管理方式,是組織以經濟報酬來達成工作績效,取得員工服從,並以權力和控制體系來保護組織與引導員工。

  • 社會人

  此假設與理性經濟人完全相反,認為員工的滿足感來自於社會性的需求。人們最大的工作動機是社會需求,藉著與同事關係去獲得認同感。員工的工作效率受同事影響遠較管理者的控制為大,且隨著上司能滿足他們的社會需求程度做變化。據此假設,管理者除應注意工作目標的完成外,也應重視員工的需求,了解員工的團體歸屬感,使其與組織關係持續保持親密。

  • 自我實現人

  此假設主要認定人會利用自己的技能,去從事成熟、有創造性、有意義的工作,以發揮自我潛能的慾望。人們都希望在工作上具有某種程度的獨立自主性,認為外在壓力可能造成不良適應,若組織給予員工機會,他會自動地將個人目標與組織目標整合起來。因此,管理者應使員工感到工作具有意義,鼓勵員工接受工作的挑戰,獨立自主地完成,以工作來滿足其自尊與價值。員工對組織的獻身是出自於內心的自願,而非靠組織的誘導。

  • 複雜人

  此假設認為人的本身十分複雜、變動性很大,每個人都有許多需求與不同能力、不同動機層次,且其層次常因時、因地、因事而改變。個人是否感到滿足,或是否願意獻身於組織,是個人動機與組織交互作用的結果,常依自己的動機、能力與工作性質,對不同的管理方式做不同反應。據此假設,沒有一套管理方法適用於所有時代的所有人,管理者需洞悉員工的個別差異,發現探究問題,並面對差異解決問題;同時針對不同需要採取應變行動,不能將所有人視為同一類而以固定模式來管理。

三、工程心理

  主要研究機具的設計、操作原理、工作設計上,如何適應人體機能,以人類身心的共同特性為考慮因素,使能在實際工作時發揮人類潛能。尋求人力與機器設備的互相配合,謀求物質環境便於個人能力的運用。於積極面,可提高工作效率、節省體力;於消極面,能減少錯誤與意外發生,提升工作環境安全。工程心理學內容包括機具設計、工作情意、意外與安全、疲勞與效率等問題。

1. 機具設計

  工程研究的目的,在於尋求最經濟有效的方法,以求達到最佳的生產目標。此種目標的達成需仰賴一些標準的建立,即為工業效標,一般工業心理學家所建立的效標有:作業效標、生理效標、心理效標、安全效標等。根據這些標準來改善工作方法、提升工業環境、才能達到增加產量、改善品質、降低成本等目標。

  人因工程(Human Engineering),又稱人體工學,主要涉及工作設計,使人類在工作時能充分發會其能力或維護其安全。人因工程可解釋為"為人類方便使用所做的設計",其大部分的研究來自於心理學、人類學、生理學與生物學。下圖所示之人類行為模式,可用來了解人因工程:

   S(刺激) -> O(有機體) -> R(反應)

  以操作術語來說,訊息輸入 -> 中介歷程 -> 行動歷程,也可套用該模式。如下圖。

  工作設計不外乎兩大傾向:一為以工作為中心,稱為歷程中心或裝備中心;一為以員工為中心,稱為工人中心。歷程中心工作,即以制定最低工作活動規範,或以理性方法找出不同生產方式所需最低時間而設計的。工人中心工作則與所謂的工作擴展(job-enlargement)有密切關係,以員工工作動機為最重要的考慮因素。在工作設計中,可採用歷程中心來設計工作,而已工人中心來組合工作,如此便可將兩個看似相對的概念融合在一起。

2. 工作情境

  工作情境的安排與設計適當與否,直接影響員工工作效率甚鉅。至少包括三項意義:

  • 物理環境因素:包含照明、音響、空氣等情況。
  • 時間因素:如工作時間長短、休息次數與間隔等。
  • 社會環境因素:如公司組織、領導、溝通等。

  對於工作情境對效率的評價,同樣必須先確定若干標準(效標),以作為比較和預測的依據。

3. 意外與安全

  機具設計的目的,一方面在增加產量、提高品質、增進工作效率;另一方面為降低疲勞、提供安全舒適的工作環境。但人在操作機器時,難免發生失誤,輕者影響產品品質,重者足以造成意外事件。近代工業使用大規模的機械動力,萬一沒有完善的安全措施,意外事件的發生常造成勞資雙方極大的損害。意外事件的發生都有其原因,且大部分都是人為造成的,如何防止意外事件,即在工作場所推行整體的安全方案。工業安全方案的推行,必須涉及教育、工程和行政三方面的配合,其實施有五大步驟如下:

  • 成立工業安全組織
  • 發現事實予以紀錄
  • 搜集資料予以分析
  • 選擇補救方法
  • 補救措施的回饋

  工業安全方案的實施,有賴全體員工共同尊守與合作,養成安全意識與習慣、自發地接受安全訓練、遵守安全規則、導正健全的心理與人格,管理者也應建立適當的工作情境、減低工人情緒壓力,方能達成工業安全的目標,降低意外事件的發生。

4. 疲勞與效率

  影響工作效率好壞的因素甚多,其中疲勞為最主要的因素之一。疲勞會減低工作效率、降低生產質量,甚至發生事端損傷工人或工具,造成疲勞的原因大致可歸納為三類:

  • 生理原因

    係直接由於生理的限制,使人有困乏感。一方面是體內養分消耗殆盡,另一方面則是消耗過程中產生的廢物累積,影響生理的正常功能。

  • 心理原因

    係受個人內心主觀因素影響,非生理因素造成。如工作動機、情緒、知覺、態度等心理因素,也會因內心衝突或外在環境的壓迫所造成的心理壓力,影響疲勞的產生與否,決定工作效率的高低。

  • 工作環境原因

    工作環境雖非疲勞產生的直接因素,但卻是間接因素,影響人體產生疲勞與否甚鉅。良好的工作環境可使人有效地發揮工作能力,減少疲勞發生,提高工作效率;反之,不良的工作環境,足以減低個人的工作能力而產生疲勞的現象。

  上述三大因素有時呈現相輔相成的關係,”生理影響心理,心理影響生理“,兩者的疲勞常為彼此產生的原因。

四、消費心理

  消費心理研究如何透過市場銷售與廣告的途徑,把產品消費掉滿足人類身心的要求,一方面提升人類生活水準,一方面增進社會的繁榮與發展。因此欲充分了解消費心理的內涵與意義,須瞭解人類的消費行為,作廣告研究與市場研究。

1. 消費行為

  著名經濟心理學家開特納(G. Katona)認為影響消費行為的變數有五種因素:一為消費者的經濟條件;二為當前環境;三為購買習慣;四為契約義務;五為消費者的心理狀態,包含動機、知覺、學習、態度、人格,是影響消費行為的最重要因素。消費行為的研究即在有系統地全面探討消費關係,重要的有消費者偏好研究、產品檢驗研究、消費者態度及動機研究等,可利用各種方法搜集有關資料,以用來發展或改變產品與勞務的性質,符合消費者的需求;或構思出適切的廣告計畫以便說服消費者。常用的消費研究方法有:

  • 消費者評議小組法
  • 問卷調查法
  • 評等與量表法
  • 語意差別法
  • 晤談法
  • 投射技巧法
  • 其他方法等

2. 廣告研究

  廣告的目的在促進產品的大量消費,引起消費者的注意,涉及個人的知覺問題。所謂知覺包括所有人類從環境中接收訊息的過程,研究顯示知覺受到下列幾種變數影響:

  • 知覺的對象

  知覺受到被察覺對象的影響,亦即人對廣告的吸收,受到廣告本身的特赦所影響。人類知覺的基本特性為選擇性與組織性。

  • 知覺的選擇性

  指只有某些訊息會被個人察覺到,其他則被忽略或排除在外,情況因人而異。一般而言當被知覺對象或事件具有與眾不同的特性時,較容易被察覺。

  • 知覺的選擇性

  當個人收到許多訊息時,會依個人所熟知或可辨認的型態產生關係,從而組織其知覺。因此,為使人們對產品有深刻印象,可將廣告性質與產品特性相聯結。

  • 知覺的環境

  知覺對象或事件的環境,對事物知覺得方式有相當效果。就物理環境而言,廣告牌之所以受到注意,乃因它在環境中凸顯的緣 故;相反若廣告不受重視,是因為它在環境中不顯著。就社會環境來說,由於組織活動的社會環境不斷地改變,個人對相同事物 或行為的知覺可能會有所不同。如廣告內容具說服力或產品品質有配合廣告詞的宣傳性,則對消費者的知覺有正面效果。社會環境也會形成一種先入為主的觀念,直接影響知覺,如某些產品的廣告號召力強,形成某些消費者的固定消費習慣。

  • 知覺的個人

  在相同環境下,不同的個人在不同的時間也會有不同的知覺。人類的知覺傾向與個別差異,是造成主觀知覺性與知覺不可靠的主要原因。

  基於上述,廣告的應用,是藉著人們的心理過程,發揮廣告的心理功能,達到擴大銷售的目的。若要想發揮廣告的心理功能,先要研究消費者的購買動機,進而由廣告訴求誘導消費者產生購買行為的心理過程。引起注意後,再來便是要促使消費者關心、發生興趣,拉住消費者使其繼續看或聽。之後是創造消費者的慾望,確立其信念,告訴消費者他們確實需要這項貨品或勞務,且本公司的產品可以滿足你的基本需求。最後是鼓勵消費者採取購買行動,此時,廠牌的標明、產品的區別、市場的區分以及消費者心理的分析,都是必要的。尤其是廣告必須發揮訴求的效能。

3. 市場研究

  市場研究是基於科學研究原則,使用觀察、試驗、歷史、調查的方法,仔細搜查消費者與市場行為的正確知識,使得市場營運更趨有效的發展。市場研究為企業的市場營運提供指導資料,其功能可就市場、產品與分配方法等三方面做說明:

  • 就市場的觀點而言

  市場研究的目的是決定產品銷售潛在力量,了解市場的大小與性質。可分析出一般產品的消費者態度與意見,就消費者購買產品   的次數與使用習慣,對一般產品與特定產品加以比較。同時可就價格、分配路線與推廣方法,分析市場競爭情形。

  • 就產品的觀點而言

  市場研究對新舊產品繼續不斷地推薦適當策略,可適應變動的市場情況。可決定現有產品改進的需要,以獲得競爭利益;發現舊   產品的新用途,擴展市場的新領域;也可為新產品發掘市場,包括市場價格、廠牌偏好以及建立產品特色等。

  • 就分配方法的觀點而言

    • 根據一般經濟情形及市場性質,分析公司與競爭者的價格結構。
    • 研究批發商與零售商的邊際價值。
    • 編纂分銷商與代銷商的成績標準。
    • 擬訂售貨員的報酬計畫。
    • 分析售貨員的成績,包括銷貨量、費用、利潤等。
    • 分析銷售統計,包括顧客、地區與產品利益。
    • 分析分銷售方法,來決定最有效的分配路線與分配政策。
    • 分析分配費用,對部分無利益的銷售路線加以檢討。
    • 研究顧客關係,增加對公司產品的好感與接受性。
    • 評價廣告媒體,決定最有效的佔有市場手段。
    • 研究競爭者的廣告、銷售促進與銷售方式,以便發展市場利益。[2]

results matching ""

    No results match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