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的歷史發展

  從前言中已讓我們對「心理學」這門學問有初步的了解。然而想更深入探討這門科學,我們可以從他所形成的歷史脈絡,以及其衍生出的六大主義,來充分瞭解心理學的背景知識。首先,我們得從心理學是如何出現進行探討。

(一)哲學心理學與科學心理學的中心思想發展

  心理學可以說是以哲學為起源,科學為推進力,而衍生出的一門學問。以1879年為分水嶺, 將心理學切割為兩部分。西元1879年以前,統稱為哲學心理學的年代。哲學心理學顧名思義是以哲學的角度來影響心理學的發展,以探究人類的本質為出發點,融入哲學性的思考與分析,像是「知識論」,用來探討人如何而能知覺這個世界。[1]雖然哲學心理學以古代文明為支撐背景,像是亞里斯多德、柏拉圖等等皆屬於受哲學心理學影響的學者,但仍然相當模糊難以界定,因此之後才會又有科學心理學的崛起,來給予心理學更穩固的方向發展。

  西元1879年以後,科學心理學接替了哲學心理學,成為當時心理學的主要依據,也沿用至今,成為現代心理學的代表。科學心理學以實驗為依據,將思維轉化為實際可量化的數據來評估,進行系統性的研究。科學包括客觀性、驗證性、系統性三大特徵,藉由這三點共同將其使得原先哲學心理學模糊的定義與模式,有了可靠的依據來佐證,同時也能應用到其他觀念的延伸,讓心理學更加蓬勃發展。[2]

  哲學心理學與科學心理學著名的代表學者主要有:亞里斯多德、笛卡兒、洛克。

1.亞里斯多德

  亞里斯多德著有「論靈魂」這本書,是世界上第一部論述心理現象的著作,對於當時仍以靈魂為探討方向的哲學心理學來說,有著顯著的影響力。[3]

2.笛卡兒

  笛卡兒提出「先天觀念論」,賦予身心關係一種突破性的思考,認為由心為出發點,理性控制身體的各種活動,是與生俱來的能力,將哲學心理學的觀念逐漸導向科學心理學。[4]

3.洛克

  洛克提出「經驗主義」,是一種和笛卡兒站在相反論點,認為人的心理活動是藉由後天經驗所影響的。[5]

(二)古典心理學理論的三大方法取向

1.實驗性心理學

  讓心理學得以實踐的則是科學實驗。德國心理學家馮特(Wilhelm Wundt)被公認是科學心理學的創始人,同時也被稱為「心理學之父」。他於西元1874年發表了《生理心理學的原理》,於西元1879年創建世界上第一個心理學實驗室,這兩項貢獻確立了科學心理學的地位與未來發展。馮特也創建了心理學的第一個學派「結構主義」,與其弟子鐵欽納(E. B. Titchener)同為集大成者。[6]

2.結構主義Structural Psychology

  馮特主張以「經驗」為研究對象,用「內省法」分析出意識過程的基本元素。他認為最簡單的心理元素是感覺和感情。這兩種心理元素會組成各種複雜的心理現象。藉由研究者給予刺激,來觀察受試者的反應。[7]

  結構心理學的要點主要可分為,一,心理學是從個體本身的觀點研究其自覺的經驗,因此採用內省法來進行實驗。二,人類的意識是由思想(idea)、情感(feeling)與衝動(impulse)所組成的,其中思想來自於外界,屬於客觀的部分,而情感與衝動都是由內在所萌生的,因此屬於主觀的部分。內省法,又稱「自我觀察」,是一種受試者陳述自身意識經驗,而讓研究者研究內在心理歷程的方法。結構心理學研究者,訓練受試者以意識的元素或屬性來報告意識所呈現的內容,據以分析意識的內涵。

3.功能主義Functional Psychology

  興起於1890年代,以美國人詹姆斯(William James)為先驅,代表人物有杜威(John Dewey)和安吉爾(J. Angell)等等。 此派受達爾文(Ch. Darwin, 1809~1882)進化論及美國實用主義的影響,主張心理學的研究應重視心智功能,強調心理學的分析應著重於個人適應環境時所顯現的心理及行為功能,而非分析大腦的意識結構。功能主義除了沿用內省法外,也採用了觀察法與實驗法。研究對象也從個人,擴大到動物層面。使用實驗法討論獨變項與依變項間的因果關係。在控制影響實驗結果的無關干擾變項之下,有系統地操弄獨變項,然後觀察或測量依變項隨獨變項改變的結果,而後從中找出因果關係。

(三)現代心理學理論的六大方法取向

1.行為取向Behavioral Approach

  到了二十世紀初期,自然科學多發展到了偏向機械式的宇宙觀,注重量化、認為應以客觀的方式討論心理學,而非以前多以主觀、內省的方式探討意識的部分,可說是心理學從行為主義後,研究重點從人的內心意識轉向展現在外的行為。此研究取向最有名的行為主義學派的心理學家認為行為是唯一或最簡單可以了解內心的方法,但認為它可能只是表現了精神狀態運作後的結果。行為主義學派的先驅是美國心理學家托馬斯華生 (Thomas J. Watson) 於1913年發表《一個行為主義者眼中所看到的心理學》,其於書內提及四大主張:

--強調科學心理學所研究者只能夠由別人客觀觀察和測量的外顯行為並非意識

--心理學的任務在於預測和控制行為

--環境決定個體行為

--在動物上做的實驗結果可以推論到人類

  這種客觀實驗方式為標準的行為取向,因此被人稱為行為主義學。此學派後進心理學家又依研究方法不同分為兩大派,即是古典制約與操作制約。古典制約學派代表的心理學家為俄羅斯的巴夫洛夫(I. Pavlov),著名的實驗為: 狗的分泌唾液實驗。實驗中巴夫洛夫穿著白色實驗衣將狗食放置餐盤中,一開始狗是因為看到狗食而流口水,但之後有一次,巴夫洛夫依舊穿著白色實驗衣但並未帶著狗食進入狗的視線,發現狗仍然會流口水,此反應則稱為制約反應,因為一個無關的刺激而產生流口水的制約反應。古典制約學習現象可分為五個:

--削弱

  完成古典制約學習後,若之後只是出現制約刺激,則對於制約刺激的反應將會越來越弱。舉上面實驗為例,若巴夫洛夫一次又一次地只穿著實驗衣而不帶狗時進入狗的視線,則狗的流口水反應將一次次地減弱。

--自我恢復

若制約反應被削弱後,經過一段時間休息,再次出現制約刺激時,又會出現制約反應。舉上面實驗為例,若巴夫洛夫讓狗的流口水反應減弱後,使狗休息幾天,在休息後再著實驗衣而未帶狗食進入狗的視線,狗依舊會產生流口水的制約反應。

--類化

  即制約學習完成後,若發生其他類似的制約刺激,將產生相同的制約反應。例如: 也許別人之後穿著實驗衣進入狗的視線,狗依舊會產生流口水的制約反應。

--辨別

  制約學習完成後,若同時出現許多類似的制約刺激,則接受刺激者有辦法辨別,並只對該刺激做出反應。

--高次制約學習

  制約學習完成後若出現其他制約刺激與原本的制約刺激一起出現,新的刺激也可以引發受刺激體的制約反應。

  操作制約學派,又稱工具制約,代表的心理學家為美國的桑代克(E. L. Throndike)及史金納(B. F. Skinner)。桑代克以貓進行迷籠實驗(puzzle box),桑代克發現當貓一開始放進籠時,動作十分驚恐且瑣碎,但這之中不小心誤觸出入口的機關後順利逃出,之後桑代克再將這隻貓放入迷籠後,發現貓的混亂動作減少,觸動開關的速度和時間也漸漸縮短,這樣的動作學習,被稱為操作制約,而這樣的學習原理則稱為正增強作用,即增加行為出現的一種安排。支持行為主義學的知名行為主義者,包括了自稱為新行為主義的克拉克·L·赫爾,以及稍後發展了認知主義的愛德華·C·托爾曼(Edward C. Tolman)。

  總而言之,行為取向主要研究個體行為在控制情境下觀察行為的變化。此內涵就像傳統行為學派的研究主題差不多,但更強調刺激與反應之間的連結性。

2.精神分析取向Psychoanalytic Approach

  20世紀初,奧地利精神科醫生佛洛伊德憑其臨床經驗,以此研究方法發展出著名的心理動力學,而後發展出許多的分支,其中卡爾·古斯塔夫·榮格(Carl Gustuv Jung)被現在心理學界認為其和佛洛依德為心裡動力學的代表。整體而言心理動力學派認為潛意識推動人類行為,認為人的心靈分為意識及潛意識。

  意識為人類可以察覺到的,如早餐吃什麼、第一印象等,可意識的心理活動即意識。而生物本能,如慾望、生命力和衝動等,因不符合社會道德規範和個人理智,故長期進入人的深層意識中而無法被察覺,這就是潛意識。下意識則是介在意識與潛意識之間,常為一些不愉快的回憶或念頭等等,在個人控制能力鬆懈時會出現讓個體察覺,如夢話或喝醉時的胡言亂語——以上為心理動力學分支中共通的部分。

  但根據對人格發展論解讀的不同佛洛伊德將人格分為本我、自我及超我三個部分。本我指一切本能的慾望,本我按照滿足己身快樂的原則不理會社會規範或道德倫理,唯一的要求就是讓自己快樂;自我是自己可意識到的一切思考、判斷或記憶,並盡力保持本我滿足和不破壞整個體制的和諧;超我則是人格結構中代表理想的部分,透過內化社會規範,在這樣的體制下實現自我理想,以達到心靈上的富裕。但榮格則將人格分為內向及外向,內向的人通常將內心的感受由內而外投射出去,並且多主觀意識,這樣類型的人內心情緒處裡不佳時,較易得到憂鬱症。外向的人則是將這股原慾投射在自己和其他人之間,若是情緒處理不佳則較易得到躁鬱症。

  無論此學派如何分類,他們主要研究的方向大致為人類潛意識的動機以了解人性並治療精神疾病。希望在對人性解釋和心理治療的基本理念上,仍遵循早期精神學派所強調的潛意識和採用分析方法治療心理疾病的理念。

3.人本取向Humanistic Approach

  其中以此取向最耳聞的即是始於1960 年代的人本主義心理學,其反對行為主義把人等同於動物,故只研究人的行為而不去探討人的本性,拿精神個案為實驗,不考慮正常人心理,故提出理論極度不同於過去各家心理學學派,因被稱作心裡學的第三勢力。人本主義心理學認為心理學的主要題材應該是經驗和意義而不是行為,認為行為主義忽略了人類活動中最重要的成分,亦批判傳統心理學在大量的數據統計中忽視了個體。心理學的重點應是個體獨特性,故研究該從人的本性探討,研究人的心理,強調人的尊嚴價值、創造力和自我實現力。基本理論大致可分下列幾種,

--人性本善論

  人性本善論是人本主義心理學基本的人性觀,也是人本主義的動機論與人格論的出發點和理論支柱。他們認為,在適當的成長和自我實現的環境中,人性是善良的,至少表現為中性。人性的惡是由於基本需要未被滿足,在自我實現的環境被破壞的前提下而引起的。著名心理學家馬斯洛也提出愛是人類的本性,是一種健康的感情關係,需要雙方相互理解和接受。 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 動機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內在動力,而需要的強度決定著動機的強度,但只有最為強烈的需要才形成人們的主要動機。馬斯洛將其需要層次理論分為低層次的基本需求和高層次心理需要,並同時主張低層次需要是高層次需要的基礎,各層次需要的產生與人的發育階段密切相關。

--自我實現論

  自我實現論是人本主義心理學個性發展理論的核心。理論認為,人的自我實現是完滿人性的實現和個人潛能或特性的實現,前者是作為人類共性的潛能的自我實現,後者是作為個體差異的個人潛能的自我實現。馬斯洛認為,自我實現是人的最高動機,它是以人的生理需要等基本需要為物質基礎的。

  此學派著名的人本心理學家有亞伯拉罕·哈羅德馬斯洛和卡爾羅傑斯,他們最著名的理論即是眾所皆知的需求層次理論,認為必須先滿足人類天生的需求最終達成自我實現,強調心理學關注重點不應於人類的問題症狀而是其正面特質。強調人具備自我調整以恢復心理健康的能力,認為人性觀包括現象場、真誠自我感受、自我實現、自我一致性等等。

    總而言之,人本取向的研究主要是以主觀經驗發展出助人發展自我潛力從而充分自我實現的理論,此取向興起於20世紀60年代,從心理學歷史發展來看所探討的是自由意志與自身決定的問題,故本取向主張以正常生活中的需求、欲望、情感、意志等層面做為心理學研究的主題,以人本身價值為出發點,故而稱之人本心理學。

4.認知取向Cognitive Approach

  其中以此取向最耳聞的即是認知心理學,1960年代被認為是認知心理學史上的重要年份。此年代的心理學研究都體現了心理學信息加工觀點。首先是1956年,諾姆·喬姆斯基(Noam Chomsky)在麻省理工工學院會議中發表了喬姆斯基譜系。而後1957年,艾倫·紐厄爾(Allen Newell)和赫伯特·斯馬特(Herbert A. Simon)發表計算機模式理論,即是影響後世極深的General Problem Solver。也由於此先驅者,專門研討認知心理學的書籍開始問世。英國著名實驗心理學家唐納德.布羅德本特(Donald Broadbent)於1958年出版《知覺與傳播》一書曾指出的認知的訊息處理模式是建立在一種以心智處理來思考與推理的模式上。認知心理學的定義廣泛。具體的說法為認知心理學為一門對人類心智歷程與結構的科學分析,其主要探討內容是人類知識上的產生與轉換及使用,如記憶的儲存和應用之研究。德裔美國認知心理學家Ulric Neisser 的研究多半與自然環境與生活事件記憶的觀察與連結有關,而於1967出版的《認知心理學》被後世認知心理學的先河,故又為「認知心理學之父」。其於書中曾闡述「認知」是由人體感知覺系統所接收到之資訊,經過六種心理歷程的解析而產生的結果。這六種心理歷程分別如下,

--轉換,意即將感知的外界刺激轉變成形式記憶

--縮減,意即將大量的資訊和感知輸入進行過濾和篩選

--添加,即是當外界資訊供應不足時,人體的知識系統經驗會自動添加和補充資料 儲存,提取,即在必要時使用儲存的資訊運用。

  認知心理學將傳統各家心理學學派的理論觀點與研究方法加以綜合和延續,並從其他學科中得到啟發並連結各領域科學,創造新的思考角度探討人類心智歷程的架構及發展,是一門以科學方法驗證人類內部訊息處理的新興學科。總而言之,認知取向的研究主要為從認知歷程中探討知識學習記憶和運用的心理歷程。

5.心理生物學取向Psychobiological Approach

  此取向較著名的即是完形心理學,此誕生於1912年。它強調經驗和行為的整體性,反對當時流行的構造主義元素學說和行為主義“刺激-反應”公式,認為整體不等於部分之和,意識不等於感覺元素的集合,行為不等於反射弧的循環。其代表人物魏泰默為完形心理學的創始人,首先從事似動現象(apparent movement)的實驗,揭櫫了完形主義的根本要義。對於「創造性思維」(productive thinking)無論是在心理學對於思維的觀點上,或是在教育實踐的啟發上,都是具有開創性的貢獻。而柯勒,以小雞視覺辨別實驗為驗證完形心理學提供實驗的依據;並且以黑猩猩為對象,進行著名的實驗研究,研究頓悟學習將完形心理學系統化。最後由考夫卡將完形理論貫徹到發展心理學的體系中,擴展了完形主義理論的研究範疇。

  完形心理學從現象學的理論出發,主要以「直接經驗」 或「現象經驗」做為其研究對象,具體而言就是指意 識組織結構和整體的行為。完形心理學家認為,學習是個體對整個刺激情境所做 整體性的反應,而非向部分刺激去做分解式的反應。 比如音樂、美術不能用拆開的方式去欣賞。故出現了所謂的完形法則,

--圖與地法則,即在一個具有一定配置的場域內,有些刺激突出,容易被察覺;而其他刺激則退居於次要地位形成背景。例如:色盲表

--接近法則,即空間或時間彼此接近的刺激,容易被視為整體。例如:桌子上散置很多筷子,其中兩支較為接近者,傾向於看作為一雙

--相似法則,即互相類似的個體刺激,容易被看成一個整體,例如,顏色、大小相近的圖形

--閉合法則,即刺激的特徵傾向於聚合成形時,即使其間有斷缺處,也傾向於當做閉合而完整的整體

--連續法則,即刺激中能彼此連續成為圖形者,即使其間無連續關係,人們也能組合在一起看作於整體

--對稱法則,即在若干刺激中,對稱的刺激常會被視為一個整體

  完形心理學堅持心理的整體觀,認為每一種心理現象都是一個完形,都是一個被分離的整體。在他們看來, 部份相加不等於整體,整體不等於部份之總和。這對對於人類知覺現象與學習理論的研究提出一系列有實驗佐證的知覺組織法則,稱之「完形組織法則」(Gestalt laws of rganization),這些法則迄今仍為說明人類知覺運作的重要依據。

6.跨文化學派Cross-Cultural Approach,顧名思義,跨領域與心理學的結合研究方法,都可被歸類於此。

results matching ""

    No results match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