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節摘要

心理學上將學習(learning)廣義地定義為「一種透過經驗使行為或心智產生持續性改變的歷程」。因此,除了本能和反射以外的行為,都可說是習得的。

本章的核心觀念包含了非聯結學習聯結學習認知學習。非聯結學習是對單一刺激較簡單的學習形式,包括敏感化習慣化;聯結學習探討制約的形成,又分為古典制約操作制約

古典制約是讓制約刺激制約反應形成配對。透過帕夫洛夫(Ivan Pavlov)的狗實驗能了解到制約反應習得消弱自發恢復的機制,以及刺激類化刺激辨別海伯理論則說明古典制約的生物機制。最後,依存性探討了影響古典制約的關鍵因素。

操作制約解釋行為(相對於古典制約中的制約反應,此行為是個體「主動」執行的)如何受對應的環境結果影響。史金納(B. F. Skinner)根據桑代克的迷籠設計出史金納箱,以研究操作制約。以操作制約的理論為基礎,透過負增強懲罰,以及行為改變術,能使生物體產生新的行為反應,至於能否有效控制,就與獎懲和該行為之間發生的時間先後、頻率和強度有關。然而,後天制約學習仍會被先天本能行為阻礙,稱為本能飄移

行為心理學派的論點──「學習來自於經驗」;然而認知心理學派認為,學習不只是學到行為本身,也會學到能幫助他們表現出此行為的訊息,稱為「認知」,諸如思考、記憶、知覺和語言使用。

認知心理學破除以往有刺激才有學習的概念,提出了潛在學習的想法,並透過老鼠與黑猩猩的實驗證明認知地圖的存在及頓悟學習;藉由班都拉(Albert Bandura)的「波波娃實驗」研究觀察學習。然而,「先前信念」的認知會限制人們的學習。

在了解本章的核心觀念後,最新研究、本土研究及生活應用三部分希望能幫助讀者了解目前心理學對於學習此領域的研究,並讓本章內容能對生活有實質幫助。最後,列舉與本章相關的書籍和影音,讓讀者能自主學習。

results matching ""

    No results match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