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研究三 明眼者與盲者對物可伸取性的知覺與姿勢控制

一、前言

當人閉上眼睛,必須透過非視覺的知覺管道擷取訊息,熟悉的世界會變得不一樣。對於倚重視覺做行動的人類而言,無視覺相對於熟悉的睜眼情境,對事 物的知覺是否一樣?盲人因失去視覺能力,需依靠聽覺和觸動覺等系統來覺知週遭環境的事物,像是簡單地伸手開或關收音機,或是藉由手杖揮動與敲擊,產生聲音及振動來確認環境屬性,並進一步地覺知行動的可能性。經過相關文獻探討,可知個體能夠透過知覺系統覺知環境賦使,且透過身體擺動的改變來覺知環境。然而未曾有研究探討盲者的環境賦使知覺,以及盲者與明眼者在聽知覺時的身體擺動。盲者與明眼者的主要知覺管道不同,他們的知覺結果是否會有所不同?採用的行動因應是否有差異?

二、問題探討

本研究的第一個研究問題:「以聽覺執行的可伸取性判斷,明眼者與盲者的準確性、身體尺度比例、與身體擺動是否不同?」。研究發現盲者聽知覺能裡與身體擺動皆不同於明眼者。基於上述,本研究對問題一的假說為:「在聽覺可伸取性部分,盲者與明眼者有不同的判斷準確性、身體尺度比例、以及聽知覺時的身體擺動。」對於聽覺環境賦使知覺而言,Rosenblum等人之研究操弄上限制或要求頭部動作,改變了知覺者自然的行動因應,可能影響個體對環境賦使的知覺,因為Stoffregen等人發現覺知訊息或環境賦使時,身體擺動會順應工作目的而改變與調整。

本研究則讓盲者與明眼者在自然站立的情境下進行知覺判斷工作,並量測其身體擺動,因此本研究第二個研究問題為:「明眼者視、聽覺與盲者聽覺判斷物體可伸取性時,身體擺動是否會改變?」Stoffregen等人發現個體知覺時身體擺動會改變,Easton等人發現盲者在有聲環境中身體擺動也會改變,因此本研究對問題二提出之假說為:「明眼者視、聽覺與盲者聽覺判斷物體可伸取性時,比起無判斷的自然站立情境,會有不同的身體擺動。」

最後,一般明眼者常透過視覺來覺知環境賦使,且同樣能以聽覺覺知物體可伸取性。Welch與Warren提出感官合適性假說,認為對空間判斷而言,視覺比聽覺和觸覺更合適,此又被稱為空間知覺的視覺主導現象,但未曾有研究對視、聽兩個知覺管道的環境賦使知覺做比較。本研究之第三個研究問題即為:「明眼者以視覺與聽覺判斷最大可伸取距離與手長之比例、判斷準確性、及身體擺動是否不同?」因為明眼者的視、聽知覺經驗不同,在環境賦使的判斷上,需擷取不同形式的訊息,本研究對問題三提出 之假說為:「明眼者的視、聽覺判斷可伸取性環境 賦使,有不同的身體尺度比例、判斷準確性和身體 擺動。」

三、實驗執行

參與者進入實驗場地後可觀察場地,但未看到判斷目標。接著量測參與者之實際最大可伸取距離:個體閉眼手握與實驗用相童塑膠盒,靠牆站立手前平舉,軀幹不轉動且不前傾,測得塑膠盒中央至肩峰距離為「實際最大可伸取距離」。接著測量個體之手長(肩峰至中指尖)、身高、眼高、及耳高等資料。記錄以上資料後開始進行實驗。實驗分為視與聽覺兩階段,以平衡次序安排兩階段之先後順序。參與者在無判斷期間戴上不透明面罩並閉眼,另戴上播有音樂之耳機,用以阻隔實驗者移動目標所產生的聲音訊息。視覺情境判斷時,由實驗者拿下耳機與面罩,參與者閉眼待實驗者指示「開始」,才睜眼判斷目標可否伸手抓取,並回應「可以」或「不行」,接著以1(最低)至5分(最高)評估判斷的「信心」高低;聽覺情境判斷時,參與者僅拿下耳機(戴著面罩),待目標產生聲響後開始進行判斷,試作期間即為目標聲響開始至參與者提出回應為止,回應內容與視覺判斷相同。

表1 明眼組與盲組的手長、最大可伸取距離及各依變項 表2 各情境下明眼組與盲組的身體擺動

四、結論

本研究探討明眼者與盲者,對於伸取器物環境賦使的知覺,以及覺知環境賦使時的姿勢控制。依據研究問題以及實驗發現之結果,歸納結論為:

  1. 明眼者與盲者以聽覺判斷目標物的可伸取性方面,兩者有相同的準確性和身體尺度比例,但盲者有較大身體擺動;
  2. 比較無判斷與判斷試作時的身體擺動,明眼者以視與聽覺判斷時,皆會減少身體擺動,而盲者則在聽覺判斷時增加頭部擺動;
  3. 在明眼者視、聽覺判斷部分,最大可伸取距離的準確性相同,視覺判斷有較大身體尺度比例,較小的身體擺動。

基於上述,盲者與明眼者的身體擺動會改變,以因應知覺工作,符合生態心理學的知覺-行動配連。而兩族群的視、聽知覺經驗有所差異,因而發展出不同的姿勢控制方式,面對相同知覺工作,獲得適配本身的環境賦使知覺。對盲者而言,行動能力受限於視知覺的限制,過去常見做法是將環境中的物體或特性提供給盲者,使其心理能建構一個類視覺的空間形式,例如椅子的形狀、桌子的高度、階梯的方位等。雖然提供環境特性並建立空間概念,有助於盲者對環境的定向與定位,但本研究在此仍強調,除了給予盲者環境特性與空間概念外,亦需要讓個體更了解本身的行動能力,例如 透過身體活動,協助盲者建立環境與本身行動之間的 關係,像是可伸取範圍、可攀高度,對盲者在環境中 的行動會更有幫助。再者,本研究發現盲者與明眼者 在聽覺覺知環境賦使時,會採用不同的姿勢控制方 式,也就是以不同的行動達到相同的目的。盲者擷取 訊息有特定的動作形式,因此對於盲者知覺-行動的 指引,建議依據盲者本身特性,引導其發展特定的行 動來擷取環境訊息,藉此幫助盲者建立「環境-個體 行動關係」,此是一種環境與個人間的特定關係,而 不只是建立類化明眼者視覺訊息,強調環境中物體相 對關係的「心像視覺空間」。

results matching ""

    No results match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