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研究

一、青少年親子關係以及正負向思考

  常聽到有人說:「這個世界病了」、「人都生病了」,究竟什麼是「病了」?精神上的疾病,應該是誰的責任嗎?「那些人長大後變這樣,就是因為小時候,家裡大人沒有教!」所以行為舉止不符合社會期待就是一種罪?這些「病人」造就的後果,究竟是「沒有教他們的大人」還是「他自己」該負責呢?接下來我們將透過台灣本土研究,了解所謂做出駭俗行為之人,究竟跟他身邊的大人有沒有關係。

  從出生開始,我們經歷學習模仿,接著進入社會化的過程。青少年時期,我們開始發展出自己的特質,體驗人生經歷。而成年後的個性通常是青少年的延續,並不會有過多的改變。所以我們由青少年時期與親子關係的融洽程度,推測出對於成年之後的影響。

1. 研究青少年至成年初期親子關係的變化及其影響[1]

  • 研究目的

  在以下理論解釋中,探討台灣青少年至成年初期的親子關係特色,分辨階段親子關係的變遷類型以及影響變遷的原因,再進一步檢測親子關係類型對心理健康的長期影響。個體化理論是生命經驗促使子女獨立,降低依賴父母,減弱親子關係。角色認同理論是子女歷經人生歷練後,能夠理解和進一步認同父母,增進親密。壓力理論是子女在成長的改變會造成親子關係的緊張失衡,但在建立新的親子互動後,失衡會逐漸消失。

  • 研究方法

  樣本為台灣青少年,計畫始於2000年(青少年此時是國三),第一階段到2009,共蒐集九波資料,2011年開始進入第二階段成年時期的後續資料。主要變項之測量有:親子關係、心理健康、個人與家庭因素、成長生命經驗。

  • 研究結果

    • 親子關係及心理健康之變化趨勢

      (1) 支持隨著成長時期增加,衝突則是呈現波動,高中>國中、大學>成年初期。

      (2) 國中、大學時期憂鬱程度高於高中,成年初期的憂鬱程度最低。

    • 親子關係之類型與變遷類型

  (1) 原先類型

    a. 矛盾型:支持與衝突皆高

    b. 支持型:支持高,低衝突

    c. 衝突型:低支持,衝突高

    d. 疏遠型:低支持,低衝突

  (2) 變遷類型

    a. 長期矛盾型:穩定地支持和衝突皆高

    b. 穩定支持型:穩定地支持高,低衝突

    c. 持續衝突型:穩定地低支持,衝突高

    d. 疏遠轉衝突型:低支持與低衝突轉往低支持,衝突高

  • 親子關係變遷類型與影響因素

    • 持續衝突型比其他三類型遭遇到較多的生活事件。

    • 長期矛盾型或穩定支持型,與持續衝突型相比,前二者擁有較高的家庭凝聚力。

    • 穩定支持型比持續衝突型的受訪者,前者父母有偶者明顯較多。

    • 長期矛盾型的父母受教育程度明顯高於持續衝突型。

    • 性別、父母年齡、家庭收入、手足數等變項,影響並不顯著。

  • 親子關係變遷類型對心理健康之影響

  • 研究結論

    • 各時期親子關係均可分為「矛盾型」、「支持型」、「衝突型」、「疏遠型」,此四種類型在不同時期的比例有所變動,成年初期的變化明顯。

    • 親子關係變遷類型包括「長期矛盾型」、「穩定支持型」、「持續衝突型」及「疏遠轉衝突型」。

    • 親子關係變遷類型與成長生命經驗有關,相較於「持續衝突型」受訪者,「穩定支持型」受訪者有較高比例離家或有婚姻經驗。

    • 憂鬱隨時期呈線性下降,自尊隨時期既呈線性上升亦呈倒U形曲線變化。。

  以上結果證實,親子間互動關係的長期變遷類型影響台灣青少年至成年初期的長期心理健康。

  所以當下次別人再說「那些人長大後變這樣,就是因為小時候,家裡大人沒有教!」的時候,你會用這份研究怎麼跟對方解釋呢?

二、性別角色與性別刻板印象

1. Sex&Gender的差異

  • Sex 生物性狀態,指生理上的男女特徵。

  • Gender 指性別角色,是社會用於區別男女特質的基準。為社會用來區別男女有所不同的所有非生物性特徵。如穿著、儀態、言行、興趣、嗜好、工作、人格特質、在家庭中的角色等等。

    根據Webster字典的定義,gender: the behavioral, cultural, or psychological traits typically associated with one sex,亦說明gender是心理上的區別。

2. 台灣地區之性別議題研究

七零年代以前的台灣性別研究,側重「男格」與「女格」的二元化差異,認為男性特質與女性特質的分布為一個連續性光譜的兩端。而國內性別角色的相關研究始於李美枝女士於1981年沿用國外學者Bem(1974)的性別角色量表(BSRI)編定性別特質量表。對於性別角色的分類或測量方式大概有三種。   

  • 平衡模式(balance model):以同一受試者的男性化分數和女性化分數的差異大小與方向決定受試者的性別角色,又稱t考驗法。

  • 相加模式(additive model):Spence認為兩性化者應是指同時擁有男性化與女性化特質的人。主張四種性別角色(兩性化、男性化、女性化、未分化)類型的認定由男女特質於統計中數的距離判定。自Spence提出相加模式後,多數性別角色研究都用此處理性別分類的問題。

  • 交互模式(interactive model):由於對相加模式的採取不同量表統計難以比較質疑而產生。避免了相加模式的缺點,採用多元迴歸的方式進行研究。以男性化分數、女性化分數、及男性化X女性化分數為預測變相、其他行為特徵為效標變相作迴歸分析。     國內性別與性別角色研究以「性別角色刻板印象」與「四種性別角色類型在各種研究者感興趣或設想得到的變相上差異比較」為大宗,主要受美國研究方向影響。

  • 對性別與性別角色的研究

  探討人們是否仍存在男女有別的知覺。研究方法為列舉數個特質請受試者判斷這些形容詞較符合心中「成年男性」或「成年女性」的標準。實驗結果中,被判斷為符合男性特質的形容多與完成工作相關,而被判斷為符合女性特質的描述則多為善與人和平相處。前者被稱為工具性特質,後者被稱為情感表達性特質。國外研究指出這種刻板印象具有跨文化的一致性。 國內研究由廣告指出女性角色的形象由原多為保守,隨社會觀念開放走向工作形象或性感暴露者漸漸變多。而透過教育普及與生活水準提升,性別刻板印象有逐漸鬆動改善的趨勢。根據李美枝另一向關於男女大學生對吸引異性的特質研究中發現,受試者認知存在對男性具工具性特質、女性具社會情感性特質的者較吸引異性的性別刻板印象。

  • 性別角色與成就動機、專業選擇的關係

    • 大專女學生的性別角色態度越趨於現代者,越傾向非適性(高職業地位)之職業。
    • 個人現代性越高,性別角色態度越不傳統者,越不會有逃避事業成就的傾向。
    • 已婚婦女對主婦、妻子、工作的角色期望越高,他所面臨的家庭與工作角色衝突越高。
    • 婦女個人之性別角色態度的傳統性與其對成功恐懼之整體態度成顯著正相關。

  由於「男外女內」與「男尊女卑」的性別刻板印象深植人心,使女性普遍有逃避事業成就的情形發生。而對於性別角色態度的本土研究,主要有以上四個研究結論。

  總而言之,婦女會擔心己身成就被社會以負面眼光看待而影響個人職業期望與個人職業態度。

  • 影響性別角色之發展因素

    • 家庭:子女的性別角色形成會受同性別之家長影響。而對於男生的影響又遠不及女生來的大。母親的就業與否也影響子女的性別角色發展。母親若為職業婦女,子女在性別觀念上發展會較為平等。
    • 同儕:於青少年時期影響最為顯著。男孩被期望表現成就、追求生涯目標、以及發展心智能力。女孩則處在追求成就以及既定性別角色的衝突中,不被鼓勵心智與生理潛能的發揮。
    • 學校教育:學校中男女校長的比例懸殊間接加深學生對於男性決策者權威的印象。教科書內容、團體生活中也存在性別差異。但在學者對男女分校的研究中指出,學生的性別角色與成就動機的發展受多種因素影響,學校環境並非單一變因。
    • 大眾傳播媒體:國內並沒有此方面的相關直接研究。僅能從媒體中普遍存在的傳統性別刻板印象與攻擊性之社會學習研究推論,此一關於性別角色發展的學習歷程存在。

  對於性別角色發展的因素,國外已有發展完整的七套理論。分別是生物學理論、精神分析理論、社會學習理論、認知發展理論、性別基模理論、社會角色理論、自我表現理論。除精神分析理論外,皆有實際研究支持。國內對此議題大多採取「抓變相相關」的方式,利用相關研究法,而非實驗方式進行研究。以上為列舉四個影響性別角色發展之因素分項討論。

  • 台灣對於性別研究的缺失

  台灣對於性別研究的缺失主要有五項,分別為人云亦云、拾人牙穗、工具導向、方便取向、具歷史斷層等。其中台灣因仿效美國研究方式而導致研究結果本土色彩淡薄,甚為可惜。

三、華人社會人際關係認知

  如何友輝(HO.1998)所說,人際關係分類是研究人類心理與行為不可缺少的一步,而西方學者借助實證研究發現人們在對人際關係進行認知過程中是依據維度、因素或特性的基礎發展人際關係的分類理論。與西方人相比,我們華人的行為受人際關係的影響更大,但學界很少從事實研究探討華人對人際關係的認知。   關係在華人社會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人們依據自己與別人的關係不同而有區別的對待別人。華人社會中人際關係可分為不同類別,像是儒家中的五倫等等。但有關華人社會的人際關係分類多數基於學者的分析或是日常生活中關係運作現象的總結,像西方學者那樣根據個體對關係特性的評定來找出共同的關係特性的研究非常少,也少有人探討華人在知覺自己與他們關係時究竟依據什麼標準。
以下提出的研究為香港理工大學張志學[1]利用多維度法首先初步了解華人受訪者在關係進行認知時所依據的標準,而得到一個三維度的解。再分別將之前做出的三個維度命名為關係的遠近、個人與關係夥伴交往時的自主性及個人對關係夥伴的依賴性,結合前人的發現與理論對該結果進行討論。

  • 研究目的

  在於探討個體對他們的社會關係的心理表徵,更具體的說,研究者希望透過這一研究檢驗華人如何認識自己與他人的關係。

  • 研究方法

  本研究採用多維度法的資料蒐集方法與處理程式,讓守法者比較兩兩關係之間的像似姓,然後通過統計處理找出受訪者在做相似性判斷時所依據的標準。受訪者在第一階段受訪者為六十一名來自中國各地的普通成年人;第二階段受訪者為北京某管理學院六十名成年人。

  • 研究結果

 

圖16-14 中國社會人際關係類類型與特性
  從圖16-14中可得看出,多維度法得到的第一個維度與除了「關係雙方的互賴程度」與「雙方的交往頻率」兩個特性之外的所有特性都有比較高的相關,第二個維度與「交往的功利性」、「交往的自由度」、「交往時是否感到輕鬆」、「彼此尊重的程度」及「注重利益」幾個特性有顯著相關,第三個維度則與「交往的功利性」、「友好程度」、「互賴程度」、「交往的頻率」及「對個人的影響」緊密相關。根據這些結果,並對照每個維度正負兩端的關係類型,研究者將第一格維度命名為關係的遠近,將第二個維度命名為個人在交往中的自主性,第三維度可看成個人對關係夥伴的依賴程度。

  • 研究討論

  第一維度-關係遠近:此與前人所發現的親密比較相似,但這一維度表示的涵義並不全是西方人所講的親密與不親密。關係遠近可能包含得意義比親密要豐富一些。西方研究者所發現的親密維度基本上是指真實情感,但從純粹情感角度來說,不少華人未必與親戚保持很濃的情感關係,但在關係遠近的維度上親戚關西比朋友關係更位於正端。

  第二維度-個人在交往中的自主性:此維度在研究中「交往的自由度」和「交往時是否自在」成顯著的正迴歸係數,而在「交往的功利性」與「尊敬」呈現負回歸係數,此結果表明在位於正端的關係中,個人似乎與交往對象保持平等、自主而又自由的交往。而在負端關係中,個人在交往中會勝到一些社會規範。說明了華人的確比較注重個人在與不同關係夥伴交往時會考慮到一些法則。

  第三維度-個人對關係夥伴的依賴程度:根據表二的結果,可以推斷出該維度似乎在反映了個人對關係夥伴的依賴程度。位於正端關係中,個人與關係夥伴的交往比較頻繁,交往也比較深入。相反的,負端的關係中,個人只與對訪保持一般關係,與前人所提出的相互依賴有相似含意。

results matching ""

    No results match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