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研究
本章節主要以兩份關於重複夢境的本土研究論文作為介紹,一為系列夢境的個案分析;二為童年開始的重複夢境分析之研究,兩份論文都為張治遙教授所編寫。本章將分成兩部分,一為對於兩份研究論文的大綱進行摘要,二為比較兩份論文之差異,並且探討之。
一、系列夢境的個案分析
釋夢文獻中,重複出現的夢境尤具意義值得探究。重複夢境通常是焦慮、不安、衝突、反映未解決的問題。經常出現在一個人處於壓力下以間接、隱喻的方式反映壓力(ex: 被追逐。非直接夢到壓力本身),告訴夢者某些必須了解但沒有正視的問題。
1. 研究目的
探索描述系列夢的意義,能對夢境意義提供較詳盡的描述性的資料,並提供日後研究。
2. 研究問題
- 個別夢境的意義為何?
- 系列夢境之間是否有關聯性?
3. 研究結果
夢境一:奶奶家的骷髏頭
時間:國小中年級
訪談時間:2001/05/02
內容:在奶奶家睡覺,起床上廁所。好黑,很陰森,好冷。去廁所途中的一間房間,有骷髏頭,而且非常鮮明,看了非常害怕,不敢上廁所,就醒來了。夢境二:困在空房子裡
時間:國中
訪談時間:2001/05/04
內容:想回家,可是很黑,不知道在哪裡,心裡很急,然後開始奔跑,希望離開黑暗找到亮光。然後看見前面有一棟房子,我就在裡面了。它是一棟空房子,我不喜歡這裡,我不知道為什麼握會出現在這裡,我想跑出去,很心急,然後照到一個陽台,我就往下跳,沒想到又跳回房子裡。我很痛苦,我開始哭,就醒來了。
黑暗:多次提到,非常有意義。都是涉指家庭經驗,害怕、不安全感、想逃離、孤單都是夢者與父母、姊姊的互動的感受與體驗。
空房子:房子可能家的象徵,空的是夢者想要逃離。不安全依附關係所帶來的核心衝突。
有光亮的地方:反映夢者掙脫黑暗、力爭上游的強烈動機。夢境三:被母親活埋
時間:二專二
訪談時間:2001/05/09
內容:夢見我小時候,奶奶家外有一塊空地。我記得媽媽挖了一個坑,當我夢到坑的時候,我就在坑裡了。我覺得很難過,不知道為何要在這裡,媽媽在坑上,我就在坑裡問媽媽為何把我埋掉,然後我就開始嚎啕大哭,媽媽也很難過的開始哭,但他說沒辦法,我就醒了。
遺棄:夢者自己詮釋的。早期在與家人的互動所形成的內在客體關係,投射在夢境裡面,很深沈的悲痛。悲傷和遺棄是關係密切,遺棄是內含,悲傷是因這內函而生的感覺。夢境四:失控騎在一條佈滿屍塊的路上
時間:二技重考那年
訪談時間:2001/05/11
內容:一條很黑的路,兩旁都看不清楚,不知道在哪邊,我騎著車,不知道要騎去哪,但我想離開那,因為很黑很害怕。一開始我騎得很慢,但越來越快,不受控制,我沒辦法控制速度一直往前衝。我開始看到黑黑路上有一隻斷掉的手臂或腳,甚至斷掉的人頭,我越騎看到越多,甚至看到一具屍體,蓋著白布,我一只知道我在作夢,但我很想醒來,我頭很痛,拼命要醒來。
害怕:主要情緒,兩個層次,與夢境一樣。
不情願:另一著要情緒。夢者說當時有一個令他感到困擾的男生在追他。也可能是早期媽媽的互動,跟媽媽的相處沒有討價還價的餘地,很緊繃。
悲哀、從心理涼到外面:夢者扮演屍塊時的感受。這感覺是早期內隱的、潛伏的深刻的情緒,象徵與母親的不安全依附關係。夢境五:從背後被痛毆並遭溺斃
時間:二技一年級
訪談時間:2001/05/11
內容:我騎車騎在一條不是很寬、長長的路上,兩邊都是田,有點暗,心情還好,好像我要去找人,突然覺得有人攻擊我,然後我就被抓住了,我用力掙扎,我不知道攻擊我的是誰,然後我感覺在水裡,他把我壓在水裡,我很痛苦無法呼吸,然後我看清了那個想殺我的人,當我看到他的臉,夢境中的我已經溺死,然後我就醒了。
在訪談中發現夢者對攻擊加害者很深的情緒:從背後攻擊、痛毆活活溺死,其實是夢者人格的一部分,代表不在乎、有點狠心、不重感情、不在乎別人的想法。這部分跟媽媽的特質有點像,夢者害怕媽媽這部分,更害怕自己有這部分。也因此他極力反對這特質的出現。
夢境特徵
依據不同夢境的摘要整理表,以及先前個別夢境整理的資料,可以歸納做出如下的特徵:
夢境中的場景幾乎都是黑暗的
夢境中都是夢者獨自一人或獨自一人面對加害者
掙扎與逃離
夢境中充滿害怕的情緒
悲傷是另一較突顯的情緒
被強勢者加害是部分夢境的主題
都是可怕的夢
不同夢境間的相關性詮釋
早期與家人互動經驗形成的內在客體關係是夢境主軸
壓抑的情緒在生命深處沈澱為悲傷的情緒,這是夢者早期與母親互動為求生存適應所發展出來的情緒模式
不斷的掙扎與逃離生命早期烙下的黑影,尋找生命的亮光
前述整理出來的夢境特徵均可以反映出夢者早期與家人互動的經驗與感受,尤其是與母親的互動,形成內在的客體關係,在潛意識中持續性地影響著夢者的人際互動模式及情緒模式,以重複夢境、很有力量的方式在夢境中尋求表達及呈顯。夢境中的母親、攻擊加害者,均是內在客體關係的投射。
從以上不同夢境間的相關性整理與詮釋,可以清楚發現不同夢境間有關連性存在。夢境呈現了夢者早期與父母互動所形成的內在客體關係,尤其環繞在與母親之間的關係,不安全依附的矛盾衝突情緒是夢者生命中的核心議題,也是迄未完成的議題。
4. 結論
受訪者夢境之間是有關聯性的,反映出生命早期與家庭互動經驗所形塑出的內在客體關係。夢者的內在客體關係呈現著不安全依附所導致的諸多負面情緒,這次夢者生命底層核心的、衝突的、未解決的議題,以潛意識的、不為夢者所察覺的方式深深影響夢者的人際關係。透過解夢可了解覺察自己生命核心議題的方法。從夢境中可以探索夢者內在狀況及生命中重要的議題。
二、童年開始的重複夢境分析之研究
夢是瞭解兒童內在精神世界最好的窗口,兒童夢境深具臨床價值。夢的類型裡面,重複夢境(recurrent dreams)是相當值得重視的一類夢境。重複夢境反映創傷經驗,顯示做夢者企圖藉著不斷的強迫性、重複來掌控難以負荷的情緒,是潛意識發出的強烈訊息,要讓夢者知道某些必須去瞭解卻沒有正視的事。重複出現的夢需要多加仔細檢查,因為它給予夢者相同的訊息不斷地重複又重複,表示這個夢非常重要。
有關重複夢境,過去研究指出多數的重複性的夢都被做夢者報導為不愉快的夢約有 86%-90% 的童年重複夢境為不愉快或具威脅性的夢境,此比率比成年人高。
Hill 提出的「認知—體驗釋夢模式」(cognitive-experiential dream model)是晚近崛起的釋夢模式。該模式有豐富的實徵研究,其釋夢的有效性得到研究廣泛的支持該模式整合存在人本取向、心理動力取向、認知行為取向的觀點,發展出探索—洞察—行動三階段的釋夢方法,步驟具體清楚,較具結構,易於教導及學習,不同理論取向的釋夢者均可使用。
1. 研究問題
本研究旨在瞭解童年開始的重複夢境之意義,著重於兩方面:
- 同一做夢者,童年不同重複夢境之間的關聯性為何?
- 童年開始的重複夢境意義為何?
2. 研究方法
採用Hill提出的認知—體驗釋夢模式,釋夢模式分為三個階段:探索、洞察、行動。
探索
研究者會先請做夢者以現在式第一人稱進行夢境描述,猶如夢境此刻正在發生似的,再次經驗夢境。使夢者儘量貼近、融入夢境中的心境及感覺,在體驗與情緒中,請做夢者針對夢境中重要 的人、物、場景或情緒等等意象進行聯想。聯想的方式主要採晤談的方式,但也經常輔以角色扮演的方式。
洞察
研究者主要協助做夢者就前一探索階段所獲得關於夢中重要意象的聯想及體會,共同建構出夢境的意義。在此過程中,研究者有時會基於對做夢者過去經驗及心理動力的瞭解提出個人的 看法供其思考,但研究者尊重做夢者的觀點和反應。同時,研究者也經常必須處理做夢者可能的防衛,予以適當的尊重、理解及必要的面質。根據 Hill 釋夢模式,第二階段「洞察」係植基於心理動力取向,研究者主要選取客體關係的理論來詮釋夢境的意義。因此,在釋夢晤談過程會去瞭解做夢者早期與父母互動的經驗與感受。
行動
行動的目的在改變。在諮商情境中進行釋夢的目的,是在帶來改變。但本研究釋夢的目的,不在進行諮商或心理治療,而是探究夢境的意義,故不特別著墨在第三階段的行動。
3. 研究對象
本研究蒐集 5 人共 9 個童年開始發生的重複夢境樣本這九個夢境似乎都反映 做夢者生命早期的創傷性經驗。
4. 研究結果
依創傷的性質,可以區分為兩個類別。第一類,夢境主要涉及分離焦慮有關的創傷性經驗。第二類,夢境主要涉及做夢者與父母長時間互動的創傷性經驗與感受。
第一類的四個夢境主要反映單一特定的創傷事件, 當早期創傷的議題得到舒緩或解決的時候,重複夢境可能就停止了,夢境的持續時間較為短暫,在做夢者對該單一事件的心事完 了,夢境也不再出現。
第二類五個夢境主要涉及做夢者與父母長時間互動的創傷性經驗,而非單 一的、特定的創傷事件。夢境的持續時間較長久,幾乎都是從國小以前一直做夢到大學。因為早期已經形成的親子互動模式,從做夢者的視角來看,僵化未見改善。
5. 結論
本研究發現,同一做夢者在童年若發生不只一個的重複夢境,不同重複夢境彼此之間似乎有很大的關聯性,反映相同的議題。
童年開始發生的重複夢境,主要反映生命早期的創傷性經驗, 這個創傷性經驗主要都與父母的不安全依附關係或分離焦慮有關。
三、個案報告
1.背景
焦慮症患者除情緒困擾,也常以身體症狀的形式表現。本報告個案之身體症狀顯著,但其醫療信任度低,建立關係顯困難。為了重塑治療關係,策略性透過催眠體驗,改變其醫療態度,後以催眠技術合併認知治療介入。
附註: 認知行為治療(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簡稱 CBT)是一種心理治療的取向、一種談話治療,以目標導向與系統化的程序,解決喪失功能的情緒、行為與認知問題。
2. 個案報告
某男性一年以來感覺持續有尿意,頻尿且憋不住,1小時需解小便 2 ~4次,情緒顯著焦慮;造成飲食限制(避免飲水)及社交減少(不敢出門)。各項生理檢查結果並無異常,經診斷為焦慮症。住院檢查及治療。住院期間覺得醫療處置無效,多個人主觀意見,治療態度疏離,有貶抑醫療之言談。
3. 治療策略
先透過催眠體驗促成治療關係改變,以催眠技術合併認知治療,在個案意識清楚狀態下進行(非深度催眠),將症狀形象化,同時進行內在暗示與認知校正,並給予個案症狀的自我控制感。
4. 治療歷程
催眠體驗與重建關係:醫療態度轉為配合,且主動要求接受心理治療。
催眠技術與認知治療:於催眠中將症狀具體形象化(滴水的水龍頭),利用知覺轉 移與暗示建立個案的自控感(手握緊即可關緊水龍頭)。並透過生理撿查正常與住院觀察到個案「夜間可維持睡眠不須如廁」,理性分析生理與功能性的狀態,予認知治療介入。
深化催眠與回復正常:透過催眠程序與暗示,將個案回復到主觀正常的狀態。
5. 結果
治療效果良好;生理症狀於第二次呈現戲劇性改善,至第三次後症狀已消失,焦慮情緒亦同步緩解。
6. 討論
未來臨床上接觸某些身體症狀明顯而受僵化思考或過度理智防衛之個案,可考慮在放鬆訓練外,在認知行為治療的架構下搭配催眠技術,減少治療阻礙。
四、中文版睡眠失功能信念及態度量表之信、效度探討
1.目的:
在失眠的病因與治療上,睡眠相關的認知與信念扮演極為重要的角色。本研究目的為探討繁式(DBAS)與簡式(DBAS-16)中文版睡眠失功能信念及態度量表之信、效度,以提供國內研究者和臨床工作者使用參考。
2.方法:
先要求194位正常睡眠者與273位失眠患者均填寫一份自陳式問卷題本,其資料包含基本資料、睡眠失功能信念及態度量表及匹茲堡睡眠品質量表等,將資料收集後計算DBAS與DBAS-16之信、效度,並比較正常睡眠者與失眠患者在得分上的差異。再來,在失眠組當中有84人接受失眠認知行為治療,且在治療結束後再次填寫問卷題本,探討量表是否能反應出治療前後認知改變的差異。
3.結果:
DBAS及DBAS-16全量表皆具有良好的內部一致性信度,然而,在分量表的信度上,DBAS五個分量表中,有兩個分量表之內部一致性信度不佳,反之,DBAS-16四個分量表皆具有可接受的內部一致性信度。由驗證型因素分析結果,顯示DBAS的五因素結構只有部分得到支持,相較之下DBAS-16的四因素結構具有較佳的適配性。
在區辨失眠組與正常睡眠者的鑑別度上,DBAS與DBAS-16皆可顯著地區辨兩組受試者(除DBAS分量表三及DBAS-16分量表三外),而在接受失眠認知行為治療後,失眠組患者 在DBAS與DBAS-16的後測分數皆顯著低於前測。最後,在效標關連效度上,DBAS及DBAS-16與匹茲堡睡眠品質量表的相關達統計顯著。
4.結論:
DBAS與DBAS-16具有良好的信、效度,然而,DBAS五個分量表間的內部一致性差異頗大,且在因素結構上,DBAS-16之適切性優於DBAS。因此,本研究結果顯示DBAS-16不但可反應失眠患者對於睡眠相關的信念,且在各測量指標上皆具有良好的特性,因此,中文版DBAS-16在臨床及研究使用上是一份具有價值的量表。
五、癌症影響、情緒覺察與反思、和患者憂鬱與焦慮症狀相關研究
1.目的:
罹患癌症,健康狀態受到影響,亦會導致各方面如個人生活、人際關係與自我的改變,當然情緒狀態亦是。就認知與情緒自我調節雙軌模式 ,癌症患者的情緒適應依兩者的處理歷程而變化。根據情緒處理理論,情緒自我覺察與反 思能力高的個體,其情緒適應亦較佳。本研究欲探索,癌症對於個體的正負影響、情緒覺察與反思能力、和患者憂鬱、焦慮症狀的關聯,以驗證情緒適應的雙軌模式。
2.方法:
於教學醫院癌症中心門診區招募患者,共36名進入資料分析,皆處於癌症緩解狀態。在知情同意後,患者進行15分鐘的訪談,內容包含癌症事件的發生過程、處理情況與結果。訪談過後,請個案填寫癌症影響量表與醫院焦慮憂鬱 量表,而訪談內容依情緒處理評量表,由研究者作情緒覺察與反思能力之評分。覺察能力依照情緒描述的多寡、明確度與豐富度作評定;反思能力則根據個案對事情回顧的豐富度、是否有抽離反思、和客觀立場,進行評定。
3.結果:
結果顯示,癌症正向影響與情緒覺察、情緒式反思、認知式反思具有顯著低到中度之正相關 (r=0.539, p0.1)。而情緒覺察與反思能力和焦慮、憂鬱分數並未達到顯著相關。
4.結論:
研究結果,顯示癌症患者的情緒適應只與認知歷程,即癌症影響有關,未支持認知與情緒自我調節雙軌模式。然而 情緒覺察與反思能力、和焦慮、憂鬱症狀未達顯著相關,這與過去研究文獻不符,其可能是由於樣本數過小,或此 一族群患者憂鬱與焦慮症狀較少,而產生地板效應 。或者如過去研究顯示,情緒調節與情緒適應較具有關連,這些 議題有待後續研究進一步探索與驗證。
Stroebe、Schut提出「雙軌歷程模式」,認為喪親者不意定要接受失落的事實才能走出悲傷,因為喪親者的生活處於擺動的狀態。有時傾向於情感主導的失落導向,有時傾向於認知主導的復原導向,有時則什麼也不進行,停滯於中間地帶。這個理論將個人長時間且反覆的調適歷程視為一個動態的非線性歷程,他假設喪親者會在失落導向和恢復導向間交替。 ‘ 摘自: http://web.pu.edu.tw/~pu10270/26/A02.html 穿越生命的月台
地板效應又稱低限效應,當要求被試完成的任務過於困難,所有不同水平的自變數都獲得很差的結果,並且沒有什麼差別的情況時,我們就說實驗中出現了低限效應。出現低限效應也一樣意味著試驗失去了它的意義。 摘自: http://wiki.mbalib.com/zh-tw/ MBA智庫百科
六、潛意識思考及意識思考對困難問題決策之影響
1.目的:
本研究目的為驗證「在簡單的作業情境下是意識思考所做的決策佔優勢,而在複雜且困難的作業情境下,則為潛意識思考佔優勢」的假設。
2.實驗一
方法: 先由33人填寫問卷從研究者準備的33個有關購買手機會考慮的向度中選出最重要的12個,選出分別具有隨機8個正向、4個負向向度的手機作為A,6個正向、6個負向的手機作為B,4個正向、8個負向的手機作為C;再由108人平均分成立即決策、意識思考、潛意識思考三組,立即決策組看完每支手機12個向度後立即以九點量表評分每支手機,意識思考組四分鐘後才評分,潛意識思考組先進行四分鐘干擾作業再評分;評完三支手機後再分別對12個向度的重要性評分,以A與C的得分差判斷對受試者而言辨別的難易度,經運算作為難易度指標。
結果:
- 受試者對手機的好惡程度不因思考情境改變。
- 依難易度指標分成易分辨組和難分辨組: 易分辨組A、C分數差在三種情況下的差異未達顯著差距,呈不顯著的潛意識思考優於意識思考之結果,故對參與者而言,在簡單情境之下,對於 A 手機的優勢性所做的決策,並不會因為思考情境的不同而有所差異;難分辨組的潛意識思考下的A、C差距明顯比意識思考情況下大,顯示在困難的作業情境下,潛意識思考對於 A 手機的優勢性所做的決策會優於意識思考情境下所做之決策。
3.實驗二
方法:共90名參與者,不同的是給受試者觀看所有的36個向度,其餘程序與實驗一相同。
結果:易區辨組呈現不顯著的意識思考優於潛意識思考之結果,故對參與者而言,在簡單情境之下,對於 A 手機的優勢性所做的決策,並不會因為思考情境的不同而有所差異;對難區辨者而言,和意識思考情境相較之下,在潛意識思考情境下對於 A 手機的優勢性更能做出明確的判斷
4.結論:
在困難情境下,確實呈現潛意識思考優於意識思考;但在易區辨組中,實驗一和實驗二卻出現了和預測相反的結果。綜合結果而言,當訊息複雜度提高,潛意識思考的優勢性便能發揮出來,較低時則相反。然而難度的界定在於參與者本人的能力,可能如此才能精確反映出作業難度對認知運作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