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研究
因著東西方的文化差異、價值觀的不同等等,在動機與情緒的研究領域也有著大不同的觀點,在這裡我們要介紹從台灣本土研究的觀點,關於愛情、關於學習的動機與情緒…...
一、學習篇
(一)動機
過去西方成就動機的理論主要強調個人自己設定目標,以滿足自己內在的成就需求。並沒有特別探討社會中對個人的期許如何影響個人成就動機。
1. 回顧本土成就動機[11]
余安邦、楊國樞(1987, 1991)將成就動機界定為「個人想要超越某種外在決定的或內在決定的目標或優秀標準的動態心理傾向;而目標或是優秀的選擇是社會或個人所決定的。」他們認為成就動機有兩個各自獨立的向度—個我取向、社會取向,並且彼此在「目標、結果評價、行為」等方面有不同特徵。
- 目標與結果的評價:
社會取向成就動機強調:成就目標的內容是由他人或所屬團體決定,評價是否達到目標的內容也是由他人或所屬團體決定;個我取向成就動機特徵是:成就目標及內容是由自己決定,評價時採用的標準大都是由個人設定。 - 成就行為:
社會取向成就動機所引發的行為,主要是由他人或所屬團體決定,“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是由他人所屬群體決定,並且個人在追求成就時會比較依賴他人或所屬團體的幫助,行為的維持與延續常常需要他人在旁監督或關注。同時會不斷對自己的行為檢討,行為也因此具有變通與動機性。
他們認為社會取向成就動機有兩個特徵,其一:個人認定的價值基本上是他人或所屬團體的價值,這些價值尚未內化成為個人價值系統的一部份,也就是個人對成就的價值觀念內化較弱。個我取向成就動機則是個人對成就的價值觀念內化較強,成就的價值已是個人價值的一部份。其二:行為的工具性較強,把事情做好為的是其他的目的,例如工作報酬、團體榮譽、避免處罰。個我取向的成就動機的功能自主性較強,完成事情的目的就是把事情做好。
2. 本土成就動機概念模式的反思[11]
社會取向與個我取向基本上只著重於探討個人內在特徵或是人格特質,陳舜文(2005)認為應該更進一步考量情境因素,換句話說,就是不同動機特質的人會表現出何種心理與行為可能視他所面對的目標或情境性質而定。若延續余氏、楊氏的概念可推論:面對具有社會期許的成就目標時,個體的某些行為與心理現象就可能受到社會取向成就動機之強弱所影響,而與個我取向成就動機關聯較低;相對的,面對不具社會期許的成就目標時,比較可能受到個我取向的成就動機影響,與社會取向的成就動機關聯較弱。
(二)案例
在搜集本土關於成就動機的研究論文時,為了讓成就動機的概念更容易理解,我們將研究對象限定於大部份人們較熟悉的群體,也就是台灣的大學生。在這主題下,探討個人在台灣這個環境下成就動機的產生、察覺旁人對於自己的成就的心態如何影響事情的結果,並以大學生的英文學習狀況與動機作為進一步的延伸應用舉例。
1. 燃燒你我他的小宇宙—大學生成就動機與目標[11]
華人追求成就的心理與行為會受到所追求的目標的情境與成就動機影響,換句話說,當一個目標擺在眼前,這目標是家庭、社會與自己共同期待的、抑是單單自己或社會其中一方期待的,都會影響他對於情緒與面子的敏銳度、事情成敗的歸咎對象及呈現方式,而不只是個人可以主宰對這些事情的感受和言行。以下依照不同主題介紹個人對各個角色的情緒與面子的感受、結果成敗的歸因的形態。
- 成就目標類型
成就目標有三類:唯獨個人有強烈興趣的「個人成就目標」、旁人或社會所期待的「社會成就目標」、個人與社會共同期待的「共同成就目標」。(參見表3-1)
表3-1 成就目標基本類型與性質
成就目標類型 | 社會成就目標 | 個人成就目標 | 共同成就目標 |
---|---|---|---|
目標建構來源 | 社會期許 | 個人興趣 | 社會期許、個人興趣 |
內團體價值 | 重視 | 未重視 | 重視 |
個人價值 | 未重視 | 重視 | 重視 |
自主選擇權 | 非自主認定 | 自主認定 | 共同認定 |
促發的成就動機取向 | 社會取向 | 個我取向 | 社會取向、共同取向 |
資料來源:“華人的社會目標與成就動機:以台灣大學生為例”。陳舜文,2005,臺灣機構典藏 NTUR,246246/55837,頁29。
假設有一位大學四年級的學生參加了研究所入學考試,無論是否能夠成功考取資格,情緒感知的方面,「社會成就目標」與「共同成就目標」會讓這位考生對於父母、或其他對他抱持期待的人的情緒與面子敏感度會比「個人成就目標」來的高。(參見表3-2)
表3-2 成就目標類型對追求成就之各項反應的影響
情緒、面子的影響程度 | 社會成就目標 | 個人成就目標 | 共同成就目標 |
---|---|---|---|
自我情緒 | 低 | 高 | 高 |
內團體情緒察覺 | 高 | 低 | 高 |
內團體面子察覺 | 高 | 低 | 高 |
資料來源:“華人的社會目標與成就動機:以台灣大學生為例”。陳舜文,2005,臺灣機構典藏 NTUR,246246/55837,頁52。
結果成敗的歸因方面,當考取研究所是「個人成就目標」,並且他成功達成目標時,他會傾向認為是因自己的“努力”而得、其次是因為“運氣”好;但若考試失利時,他也會認為是因為是自己不夠“努力”、和“運氣”不好,但歸因於自己“能力不足”的可能性最低。另一方面,當考取研究所是「社會成就目標」,倘若失敗,考生會認為是自己不夠“努力”,但成功的這方面並沒有顯著的歸因對象。
- 大學生的日常
生活就是由許多大大小小的目標建構而成,這些目標的來源有從自己內心的興趣或所重視的價值而產生,例如:為西班牙之旅學習西班牙語、把鋼彈組裝完成...等;有些則來自社會或身旁朋友家人,也就是所謂內團體的期許,在內團體中又分為由父母、長輩組成的縱向團體,他們讓人產生的縱向目標例如:好好整頓生活、學業要有好表現等,另一類由同儕組成,稱為橫向團體,帶來橫向目標,例如:籌辦畢業旅行、舉辦系上營隊。而常常這些目標有時亦是個體自己與大家共同期待的。
對於成敗的情緒敏感度,若是自我重視的目標,成敗結果會對本身有較大的影響,若是內團體重視的目標成敗,則較容易察覺到他們的情緒。對目標的重視程度與發覺情感變化的敏銳度有直接關聯,但是對目標的重視程度對於面子的感受的關聯比較間接。舉例來說,學生小明的父母很重視他的課業表現,而小明這次成績表現不錯,小明知道他達成了父母的期待,並察覺到父母的反應是高興的,再由此推測他們是感到有面子的。
在結果的成敗歸因方面,「個人成就目標」也是傾向內歸因—歸因於自己的努力;「社會成就目標」值得注意的是,當個人認為是朋友愈重視的目標,愈有可能歸因於運氣,或是他人的協助等傾向外歸因的行為。可能是因為在橫向關係中表現的比較謙遜時,更能夠得到同儕的認同與協助。 - 當目標衝突時
當來自社會的期許與個人想要追求的目標衝突時,人們會如何面對這樣的狀況呢?假設小明剛從學校回到家裡,打開遊戲機正要與朋友連線準備解任務,就在同時媽媽卻要求小明快去洗澡,他會如何處理這場衝突呢?
處理衝突的方式取決於對目標的成就動機的程度,個我取向動機越高,越有可能在衝突當中表達自己的意見,並且也容易以自己的取向做決定,採取他人的期許做決定的機率越低;另一方面,當社會取向動機越低,越能夠聆聽別人的意見,也越容易依照他人的期許行事,也就是採取「順從、間接溝通」的方式處理。而小明的狀況混雜著橫向團體與縱向團體的期許,這時就要視小明傾向服從哪一個團體的期待,或是他的個我取向動機偏向哪一方,而形成共同成就目標,決策過程的行為與決策結果就會因此產生差異。
比起西方人,在華人文化下成長的人們除了會追求個人感興趣的目標外,還會顧及或是追求內團體所期許或決定的目標,依照目標的類型,人的行為與心理會產生不同的傾向,形成不同的決策。儒家傳統中的理想社會關係是以“角色關係”為規範的核心,而不只是個體與個體間的“個人關係”,倫常關係之中規定了人在每一個角色上應盡怎樣的義務、塑造什麼樣的形象,甚至有許多事物是個人毫無興趣但是必須不求回報的去實踐的。換句話說,在華人社會中因社會期待而產生的社會目標時常在其中隱含該角色的社會義務,而目標的達成與否,則會影響社會與個人之間對彼此的看法,這影響力有時會擴及到有直接關係的角色。例如孩子表現好壞可能影響父母的心情與面子。
2. 大學生與英文[3]
對於學生的角色,學習本身的動機時常除了個人興趣以外,環境中仍有許多他人的期待與體制設計的影響,接下來以大學生英文學習動機、歷程說明。
a. 大學生學英文
在台灣,高中三年是許多人英文實力登峰造極的三年,在升學考試的壓力以及大大小小填鴨式考卷的洗禮下,練就了一身英文好功夫,卻往往同時對英文倒盡胃口;有許多人到了大學,沒有了升學考試的壓力在背後推趕著,英文程度就好比雲宵飛車一般急速下墜。
要如何才能夠維持高中三年辛苦所累積的英文實力呢?又或者,我們就這麼在大學時代跟英文分手好嗎?而這一切都是跟「學習英文的動機」有關。
b. 就這麼在大學時代跟英文分手吧!?
如果生活及課業完全不需要用到英文的話,和英文分手當然是件合情合理的事,但是就許多的大專院校的學生來說,想要順利畢業的話都有一道英文畢業門檻要跨過,各校要求不一,可能需要通過某個英文檢定考試或是修畢某些特定課程。既然大學生不能在大學時代與英文輕易say goodbye,我們便來放大檢視大學生與英文學習之間的關係。
c. 「學習環境」、「學習策略」擺兩邊,「學習動機」擺中間!
我們所處的學習環境除了影響我們用什麼樣的策略學習英文外,也會影響我們學習的動機。
大學生花最多時間待的地方不外乎是大學校園了,一個大學生所修的課程、教授的授課方式、教室的硬體設備皆會影響他的學習動機以及學習策略。從上面這張圖可以看得出來,學習動機扮演著很特別的角色──在這裡學習動機是學習環境及學習策略的「中介變數」,要怎麼理解「中介變數」的概念呢?若把學習環境看做「因」而學習策略看做「果」,學習動機就是因果之間的第三者,或是這麼說:學習環境如何「間接」影響學習策略。以下將以學習動機作為介紹的主軸,看大學生究竟是如何在大學生活裡與英文共處。
圖案說明
- 學習環境
學習環境可以分為三類:物理環境,如:教室有幾張桌椅、黑板是綠色還是黑色的;教育環境,如:教學方式;社會環境,如:師生、同儕之間的互動。- 學習動機
白話解釋就是為什麼學英文- 學習策略 學習英文的方法
- 箭頭代表影響的方向,學習環境會影響學習動機以及學習策略,而受到學習環境影響的學習動機則會影響到學習策略。
d. 黑板不黑沒關係,學習嗨 (Hi) 不嗨 (Hi) 比較重要
台灣大學生在物理環境、教育環境以及社會環境三個項目中,以社會環境的學習感受最為不佳。台灣大學生普遍在日常生活裡沒有什麼機會能夠使用英文和人溝通,自然而然對於英文的記憶及期待除了「考試」還是只有「考試」。
e. 最重要的問題:「為什麼想要學英文?」
如同前幾段,有些人在心裡十分想要跟英文say goodbye,可是卻被英文畢業門檻狠心阻撓,在這裡,英文畢業門檻可以被認定為是「外在動機」,大學生接受到個體(大學生本人)以外的刺激(英文畢業門檻),進而開始學習英文。
有「外在動機」當然也就有「內在動機」的戲份,如果大學生本人覺得學習英文本身是件很快樂的事,那麼驅使他學習英文的就是「內在動機」。
比起高中絕大部分的人都是單純為了通過考試得高分而學習英文的情況,大學生的英文學習動機複雜得多,雖然「考試」仍然占有其不墜的地位,但是面對到申請研究所、交換學生以及畢業求職等問題時,英文則被視為一項重要的工具,這些動機被稱為「工具性動機」,也是台灣大學生學習英文最具影響力的一個項目。
f. 救救菜英文
根據不同的學習環境及學習動機會因應而生不同的學習策略。而「補償策略」為臺灣大學生常用的策略,補償策略的方法如:使用手勢彌補語言的不足、轉換話題跳過不會的英文或是換句話說找到自己會用的詞彙。然而這是治標不治本的應急式語言學習方法。採用「記憶策略」或是「認知策略」才能真正建立扎實的英文實力。
「為什麼要學英文」成了英文學習最核心的問題,為了應付考試或是檢定等一時的英文學習目標,最後還是會跟英文分手快樂。當然外語學習也不局限於英文,在大學生裡,因為日本動漫文化的風行,日文可以是說炙手可熱的第二外語選擇;隨著韓劇的流行,也有越來越多學習韓文的人。以上渴望能夠融入所學語言的文化或是由內所建構的正是所謂的「融合性動機」。
3. 結論
由此可見,台灣大學生在學習生涯中,除了個人志向、興趣以外,仍有一股強大而不可忽視的力量影響著他們的學習動機,更影響了學習當下所展現出的行為,而這股力量來自於他們所在的環境。如何在設立目標時適切地引導年輕學子、並讓學生們重視尋找自己的長才與興趣,將是教育的重要課題之一。
二、愛情篇
(一)緒論
身為大學生的我們,課業、社團、愛情學分缺一不可,根據 Erikson 的心理社會發展階層理論 (Psychosocial Stage Theory of Development) ,成年期的任務為親密及孤獨,若我們能在這個階段建立與他人之間良好的親密關係,心理上便能感到滿足。親密關係涵蓋愛情、親情等層面,在大學生的階段,正是生理與心理上發展成熟之時,李佩怡(1996)的研究結果提及,影響大學生最久的失落事件為愛情關係的結束。也就是說,大學三大必修學分(愛情、課業、社團)之一的愛情學分,對人們如何發展良好的親密關係有著極大的影響。
因此在本土研究的範圍中我們將探討大學生在談戀愛過程中的行為動機以及情緒,以下將先從自我決定理論開始探討在戀人的親密關係中,受到不同動機導向影響所產生的不同表現。在動機理論中,自我決定理論 (self-determination theory) (Deci & Ryan, 1985) 說明了個體如何針對情境與關係線索進行認知評估後,而產生行為的動力。
(二)自我決定理論受動機導向的影響
動機理論的相關研究,說明了個體如何對關係與情境進行評估,而後產生了行為的動力,尤其Deci與Ryan (1985) 提出自我決定理論 (self-determination theory) ,主張人類行為受到天生具有追求成長趨力的影響,個體的內外在動機皆會影響其對外在環境壓力或威脅事件的詮釋與認知評估,進而影響個體的行為表現。Knee、Patrick、Nanayakkara 與Neighbors (2002) 採自我決定理論的觀點,認為發生在親密關係中的互動行為,主要受到不同動機導向 (motivational orientation) 的影響,可分成:
- 自主感導向 (autonomy orientation)
- 被控感導向 (controlled orientation)
在愛情關係的情境脈絡中,本研究將此自我決定歷程中發生的兩種動機導向,稱之為「愛情動機導向」。此兩種導向是連續性光譜的兩端,個體受此驅力與需求的影響,會自行發生認知評估歷程,進而影響愛情關係中的互動行為[4]。
自主感導向是指個體對該段愛情關係評估為開放、自由、而不受約束的,所以較能有選擇性,是一種成長動機 (growth motivation) (Knee et al., 2002) 。當個體在愛情關係中,自主感導向被驅動時,會使得個體較能表現出正向的行為與因應策略 (Koestner, Bernieri, & Zuckerman, 1992; Koestner & Zuckerman, 1994) ,個體會比較願意投入關係、努力維持關係且較容易以正向的認知評價來看待關係,甚至較容易發展出積極維持關係的策略,以及較多支持對方的行為 (Deci & Ryan, 1987) ,伴侶雙方也因此容易對此關係感到滿意 (Knee, Lonsbary, Canevello, & Patrick, 2005) 。Hodgins與Liebeskind (2003) 、Hodgins、 Liebeskind與Schwartz (1996) 等人的研究也發現,自主感愈高,個體也愈少負向的人際行為溝通方式,例如責備他人或是表現攻擊行為。可知,自主感可能是驅動某些正向行為的動機。
Knee 等人 (2002) 認為被控感導向是一種自我動機 (ego-motivation) ,其指個體對該段愛情關係評估為被威脅或被操控,當自我受到威脅才會驅動個體去做某些事情,屬於被動去維持關係的行為。此與自主感導向不同,自主感導向強調成長動機,意即個體願意去維持關係或做某些行為,乃因為個體願意去做或為了得到好的正向結果才行動,但被控感導向屬於要逃脫某些危機或威脅,才會採取行動的策略。當被控感導向驅動時,個體有可能會做出負向或破壞關係的行為,甚至會展現暴力行為 (Follingstad, Bradley, Helff, & Laughlin, 2002) 。
Knee 等人 (2002) 認為,雖然這兩種導向是光譜的兩端,但低被控感並不代表高自主感,兩者應分開測量與分析。其認為自主感導向與約會關係中的正向行為較有關連,但自主感導向驅動時,並不一定代表個體在約會關係中破壞性或負向行為會被抑制;該研究也發現,被控感導向愈高,個體在約會關係中愈容易表現出否認與防衛。由此可知,自主感與被控感導向對約會關係各有不同的影響,自主感導向雖然會降低負向情緒的表現,但更重要的是可驅動正向行為的表現,被控感愈高雖然有較少的正向行為,但重要的是,被控感導向可能是驅動負向行為表現的主要原因。
(三)戀愛關係 | 愛情風格
在探討完親密行為中的動機導向後,我們將進入到不同愛情風格的探討。
愛情風格指個人在戀愛關係中呈現的行為、想法和情緒。個體對於愛情的觀點不同,也會形成不同的愛情風格。以下將分成兩個理論來介紹不同的愛情風格。
1. John Lee 愛情色輪論 A Colors Circle of Loving [62]
加拿大學者 John Lee (1974) 的「愛情色輪論」,被認為是最能完整涵蓋到愛情各面向的理論。Lee (1973) 蒐集從古希臘到1970年代的數百篇愛情文獻,將其中有關愛情本質的描述紀錄下來,歸納整理了四千多個對愛情的描述,並將之分類為六個類型。
主要三類:情慾之愛 (Eros) 、遊戲之愛 (Ludus) 、友伴之愛 (Storge) 。這三種愛情類型是愛情的「三原型」,就像是色彩中的三原色,依不同比例混合後,會重新組合成另外三種次要的愛情類型。次要三類:癡迷之愛 (Mania) 、現實之愛 (Pragma) 、利他主義之愛 (Agape) 。
a. 情慾之愛 (Eros)
又被稱為浪漫愛,具此愛情特質的人相信一見鍾情,注重外表吸引力,渴望知道對方的一切,不論是悲傷、喜悅或過去的經驗。希望情人與他有共同點,如:星座、血型、情侶裝等。愛聽對方愛的承諾,且易發生性關係。
b. 遊戲之愛 (Ludus)
具此愛情特質的人以自我為中心,視自己為愛情遊戲中的高手。不願被愛情束縛,不想佔有對方,希望伴侶也有一樣的想法,將性視為一種戰利品,會同時與多人交往,或不斷地換對象。「同樂」 (have fun together) 是他們覺得最重要的。
c. 友伴之愛 (Storge)
愛情的發生是從朋友做起,與情人的關係是漸進式的,交往的過程中可感受到信賴、平和和溫馨。與情人身體上的親密接觸或性行為較其他類型遲,也不激烈,但不會影響他們在過程中獲得的滿足和快樂。與情人短暫分開不會有太大困擾,有時分手了還能與對方維持良好關係。
d. 現實之愛 (Pragma)
兼備「遊戲之愛」和「友伴之愛」的冷靜、平穩,站在現實的角度上,選擇最符合條件(如:家世、學歷、能力、未來成就等)的伴侶。在交往過程中會不斷促使對方努力向上,以增加其價值。只要他們認為與對方的交往是合算的「交易」,那麼就會繼續保持忠誠,並將這段關係視為「愛」。一旦他們覺得對方不再值得,就會提出分手的要求。
e. 癡迷之愛 (Mania)
兼具「情慾之愛」的浪漫激情和「遊戲之愛」的好勝心。具有此特質的人,會對情人有強烈的依賴感、佔有慾和忌妒心,短暫分離使他們焦慮。對自己的情緒很難控制,常因過度焦慮多疑,而讓情緒在極端間擺盪。
f. 利他主義之愛 (Agape)
亦稱為奉獻愛,兼有「情慾之愛」的深情和「友伴之愛」的堅定,認為愛情是一種責任,以對方為中心,盡心付出自己的一切求得對方的快樂且不求回報。擁有情慾愛的熱情,也具有友伴愛,能將感情長久維繫下去。
Lee 認為大部分人的愛情均同時含有以上六者愛情類型的特質,只是比例不相同,就像是調色一般,基色即使相同,不同的比例調配出現的顏色自然不一樣。
2. 卓紋君 臺灣人愛情風格之分析研究 [7]
西方愛情研究開始發展後數十年來,逐漸受到學者的重視,許多愛情的理論與測量工具紛紛出籠。反觀台灣,研究愛情的文獻報告多半借用西方的理論與量表來探討國人的兩性關係或行為。卓紋君此研究旨在發展屬於臺灣人的愛情量表,並探討愛情風格與一些個人特質變項的關聯,藉此檢測量表的效度,並增加對愛情現象的了解。
此研究將台灣人愛情風格分為8類,分別為:犧牲奉獻型、執著佔有型、悲觀保留型、真情投入型、游移手段型、肉體感官型、婚姻目的型、浪漫表達型。
(四)男女大不同 | 愛情觀
在研究中我們也發現男女生在愛情觀念上有顯著的差異,根據調查,台灣女性大學生傾向於浪漫表達型的愛情風格,而男性則傾向於犧牲奉獻型、執著佔有型、真情投入型、肉體感官型、游移手段型與婚姻目的型[8]。
呂貞儀(2010)在「大學生愛情態度與愛情衝突的生氣情緒表達之相關研究」中指出,在愛情態度中,大學生的友情之愛顯著高於遊戲之愛,且男性大學生在遊戲愛、熱情愛高於女生;女性大學生在友情之愛則是高於男性[4]。
當大學生的戀愛次數越多,現實之愛傾向越高;交往時間越長,利他主義之愛的傾向越高。
(五)愛情關係 | 情緒因子
大學生的愛情態度,與愛情衝突的「生氣情緒表達方式」有顯著相關。在生氣情緒表達上,男性大學生以動作表達、隱藏在內心不表達的頻率高於女性;女性大學生以言語表達、間接表達的頻率高於男性[4]。也就是說,女性大學生會藉由言語表達心中不滿,向周遭朋友傾訴的可能性較高,而男性大學生則以動作抒發情緒,或是將情緒放在心中隱藏起來。
就成長環境的家庭關係而言,父母之間不常爭執衝突互動的大學生,在愛情衝突的生氣情緒表達中以動作表達的頻率,低於父母之間常爭執衝突的大學生。亦即父母經常性的爭執衝突,也會影響孩子負面情緒表達[4]。
此外,情緒表達對於愛情關係也有相當大的影響。大學生正向情緒語言表達、正向情緒動作表達、正向情緒間接表達的方式,與愛情關係滿意度呈正相關;正向情緒不表達與愛情關係滿意度呈負相關[31]。因此,當我們表達出正向的情緒,愛情關係的滿意度也會提升。
(六)結論
大學生正值談戀愛的年紀,而親密關係中的互動行為,依每個人的不同而會產生不同的行為,主要受到不同動機導向驅動,而產生正向的行為或負向的行為。在不同情侶的愛情風格也各不相同,其中最著名的理論為 John Lee 的「愛情色輪論」,以情慾之愛 (Eros) 、遊戲之愛 (Ludus) 、友伴之愛 (Storge) 三原型,依照比例混合成不同的愛情風格。此外,在愛情的觀念以及情緒表達上,男女生有很大的差異,多瞭解一點這些不同,彼此相處的關係也能更融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