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研究
前言
&emsp&emsp在大部分研究裡面,本土研究大多針對特定族群去進行分析、設計實驗以找出他們的壓力來源、成因以及制訂解決方法等,並由多種不同要素去探討各種族群與其壓力的關聯性。本段將以不同年齡段與族群分類討論,從數篇本土化研究中討論,歸納剖析不同年齡層與族群的主要壓力與壓力源。最後,將介紹面對壓力時,普遍認為應有的態度與解決方案。
一、學生
&emsp&emsp青春期(約8~19歲)是人類的生理與心理從兒童成為成人的階段,此階段的孩子情緒波動大,且正值學習和與他人建立互動的時期,大部分的壓力源來自與(生理、心理、社會)動機衝突,學齡兒童的心理發展和學業與他們的心理關係也時常被做為研究議題。以下以各個學習階段分論,引述多篇本土研究結果,介紹學生的壓力和其對身心之影響。
&emsp&emsp國中開始,孩童的人際和學業成為生活主要重心,在台灣目前的升學制度之下,國中生普遍花許多時間在學習上,和同儕相處的時間也占大多數,他們會非常在意父母、同儕的觀感以建立自身價值觀。
&emsp&emsp《國中生教育期望、學業自信對學習表現與身心壓力之影響》[1]中,研究者想觀察學生的身心狀況或學業表現與自我期望或父母期望是否有較大的相關性。我們預期父母會在潛移默化中傳遞自己的理念給孩子,而其期望會和其他因素融合形塑孩童對自身的期望,並提供壓力影響孩子的學業表現和心情。結果顯示,國一生的『學業自信』高低是影響學習表現和開心程度與身心壓力的關鍵;而『自我期望』會提供學業表現正面的影響,同時也會給予壓力;『父母期望』則對學習表現並無正面影響,而會增加國一生的心理壓力。當學生的『學業自信』愈高,對表現的預測性愈高,心理和生理壓力愈低;且當『自我期望』與『學業自信』一致,學業表現較佳,開心程度也較高。
&emsp&emsp若從人際關係去探討,部分學者認為,獨處是對信任感和自我認同的訓練,且獨處的需求被看作是和依附的需求一樣重要,在《國中生獨處能力與主觀生活壓力、身心健康之關係研究》[2]的研究中想要了解壓力、身心健康和獨處能力之間的關係。結果顯示,獨處能力高的學生其較無身體或心理上的疾病,而壓力愈高者其獨處能力較低,無法運用獨處處理壓力且會因壓力感到不舒適,因此其身心健康各方面的症狀也較嚴重。
&emsp&emsp高中時期生理和心理趨於成熟,而同樣以課業和人際關係為可能的主要壓力源。《高中職學生心理健康、校園人際關係與學習自我效能之研究》[3]中,想要探討學生的心理健康和校園人際關係及學習自我效能之間的關聯性,學習自我效能是指一個人對自己的能力的瞭解和信心。從一些學生們在學習上的態度和行為,與其在同儕中的表現狀況和心理焦慮或快樂的程度,我們發現:三者之間皆有正向顯著的關聯。
&emsp&emsp而和國中時期相同,學業壓力和學生的心理健康也有一定的關係,研究《高中生課業壓力與健康狀況之相關研究》[4]結果可看到,高中生的課業壓力與健康有關聯性,且以和同儕之間的課業表現比較特別顯著,顯示了高中生的課業壓力主要是建立在競爭中,這些情況對身體和心靈健康都有明顯影響。
&emsp&emsp大學是個小型社會,大學生已經是邁入成人的第一階段,無論是課業、人際,生活本身都要自己負責,由自己決定。比起以前大學生增加了許多其他壓力來源,如感情關係、經濟、未來展望和規劃等等,也比較沒有指引和幫助的角色。《大學生的生活壓力與其因應策略》[5]中發現,大學生以財務因素和學業壓力為最高,同時也會學習自己處理壓力和發洩情緒,然而壓力愈大者傾向較負面的因應方式或逃避,容易進入惡性循環。
&emsp&emsp綜上所述,以台灣本土狀況來說,學生時期的主要壓力是來自課業,而各種不同的環境背景也會塑造不同的壓力。在《青少年正負向思考與心理健康之關係》[6]中,我們可以看到,在不同領域中的思考方向中,若多為正向,其因應壓力的狀況較良好,身心健康情況較好,對外表現也比較優秀。即積極的生活方式和處理事情的態度是有助於一個人建立自己的信心和提升自我能力,並擁有健康的身心條件。學生需要的可能是更多協助建立積極心態的管道和幫助,以學習正向思考並有效處理壓力。
二、中年
&emsp&emsp中年期(45到60歲),身心發展逐漸邁向衰老,身理功能開始衰退,罹患疾病等健康問題不斷上升,以致體力變差、容易疲倦等等,降低了原本生活品質,心理健康因而容易受到影響而產生負面情緒變化,加上面對職場、經濟上的變化,以及家庭親人的生老病死的情形,所承受的壓力往往較其他年齡層來的高。
&emsp&emsp根據精神衛生護理雜誌,對社區中年人做了個調查,除了教育程度與各主要研究變項間不具顯著相關外,年齡、慢性疾病之嚴重度、 健康問題之嚴重度、生活壓力、健康行為自我效能等變項與心理健康狀況呈現顯著相關:
(1)年齡、健康行為之自我效能與心理健康狀況呈現負相關,顯示中年人的年齡越輕、健康行為自我效能越好的人其心理健康狀況的嚴重度越低。
(2)慢性疾病之嚴重度、健康問題之嚴重度、生活壓力與負向心理健康狀況呈現正相關
(自我效能(self-efficacy)源自於Bandura社會認知理論(1986),此概念是指個人對達成其預期行為 表現與執行此行為能力之信念。許多研究顯示自我效能是維持健康行為或改變健康行為之重要因素, 換言之為個體對自己能力及表現的自我評價與信心 [8]。)
&emsp&emsp研究證實,健康行為自我效能對於改變個人健康問題及促進心理健康狀況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而促進中年人健康行為是護理人員重要任務之一,因此提升中年人健康行為自我效能將能有效影響其健康行為。
&emsp&emsp另外一個研究,對中年婦女做了個有無參與瑜伽運動與懷孕婦女身體徵象、心理壓力及婚姻滿意度之比較性的研究,各種數據都指出懷孕可能引發婦女身心壓力,若婚姻滿意度低落可能加重了懷孕婦女的壓力,研究發現出了懷孕婦女身體徵象與心理壓力呈現正相關,心理壓力與婚姻滿意度卻產生負相關,身體徵象與婚姻滿意度則是不相關,然而加入瑜伽運動的婦女,身體徵象、心理壓力與婚姻滿意度並無不同,顯示了懷孕婦女做瑜伽在身體徵象、心理壓力和婚姻滿意度是無法影響。[9]
三、老年
1.老年人的壓力源
根據研究結果,以下是老年人(60歲以上)壓力源前三名[12]:
(1) 身體層面:
在研究中,老年人最有壓力的是身體功能衰退,其次則是身體疾病及意外傷害,老年人在此方面壓力源如下:
- 身體功能衰退無法自理,身旁的人照顧服務加重。
- 擔心子女對自己的經濟負擔趨於嚴重。
- 身體功能衰退及疾病帶來的不便,影響了老年人心理上產生無用感。
(2) 人際關係層面:
針對了老年人的問卷調查,在此層面的老年人,都一致認為缺乏對象傾訴,感到孤單寂寞主要有:
- 朋友數減少及社會參與感降低。
- 與親朋好友的聚會減少。
- 與其他鄰居相處問題。
(3) 失落感經驗層面:
- 失去健康,調查發現老年人總是緬懷過去年輕的身體健康,時常感嘆歲月不等人。
- 喪失配偶、家人、朋友,失去了摯愛的人令他們相當痛心,進而影響情緒起伏。
2.如何紓解老年人壓力
進而在老年人的自我紓壓方式,研究中調查了他們的經濟能力、宗教信仰、尋求協助、活動經驗。
(1) 經濟能力
研究發現高學歷及經濟地位較高者面對壓力尋求協助較頻繁,反之低學歷即經濟地位較低者尋求協助較缺乏,但也有可能是研究樣本數太少,經濟因素可能不完全和自我紓壓有強烈相關性。
(2) 宗教信仰
從事宗教信仰的老年人,當壓力產生時,心裡會寄託於宗教信仰中,使得抗壓性高於無宗教信仰者,但是加入了經濟因素考量,經濟地位較高又有宗教信仰會有更明顯的抗壓能力,這證明了經濟因素和宗教信仰的結合,在老年人自我紓壓中是具有正相關性。
(3) 尋求協助
研究中以安養機構的老年人為樣本,結果顯示了機構裡的老年人壓力產生時,最常找的是機構裡的其他老年人、醫師、親人、社工......等,而沒有尋求協助的老年人,多半是依賴自己的習慣,此老年人可能是獨立性高抑或不知要尋求誰協助,然而研究中也發現老年人主要的問題大都是健康問題。
(4) 活動經驗
機構中有近1/3的老年人有參與心理活動的經驗,高達2/3則是沒有參與心理活動經驗,不參與活動的因素多半是費用高低、對教育的焦慮感、行動不方便......等,產生了對學習的厭惡感,結果經驗豐富者具有更多知識對抗壓力。
研究中提出了許多有趣的治療方案,其中黃富順的懷舊治療,他鼓勵了老年人對過去再做思考並將之說出來,此治療是針對心理層面,這帶來了健康不傷身的紓壓方式,老年人能透過回憶紓解寂寞失落感,此時若加上諮商師、心理輔導師的協助下,這可以大幅的降低老年人的心理壓力。
四、不同職業
心理壓力的測量是必須將生活環境中之社會結構因素列入考量,而不能將個人抽離生活脈絡來討論,因此我們針對不同職業,將工作情境中之各項因素列為考量,來探討職業結構對個人身心的影響。
1. 重工業工廠員工
在一篇研究中[10],以台灣南部之重工業工廠,年齡介於17至65歲員工為研究對象。結果顯示,顯著影響心理健康的分別為年齡、個人收入與服務年資。而以年輕、低收入、服務年資較淺的工作者,其心理健康狀態較差,與國內其他類似的研究比較,發現有著相同的研究結果。
年齡:15至30歲的發展正是由學校步入職業的階段,常使出入社會的年輕人在社會化與職業化的過程中受到嚴重的衝擊,而個人特質尚在發展,其心理安適程度較易呈現不穩定的狀態。
經濟:為對健康最易產生直接影響的因素,尤其台灣社會目前價值觀以金錢和物質為貴。
服務年資:缺乏經驗不但無法與資深員工共事,更可能影響人際關係,破壞工作氣氛。
另外,比較工作要求與工作主控性,對心理健康影響較明顯的是個人隨工作的主控性程度[8]。若有較高的決策程度,則工作態度較趨於正向,反映目前社會科技化、民主化的趨勢。這也顯示,若要改善工作對身心的不良影響,職業結構的再改變是不可忽略的重點,不只要重視勞工的安全、職業病的防治、環境汙染及疾病的篩檢,更應重視勞工的工作角色及調整工作的內容與分量。
而社會支持對於心理健康的效果也有顯著的效應[8],支持度越高的工作場所,其心理健康程度也越高,工作場所中的人際關係,對個人建構社會網路中扮演重要角色,尤其對於重視群體取向的華人而言,意義更是值得重視。
2. 醫師
醫師工作性質特殊,步調快並講究時效,且工時長、又有輪班制度,經常處於高壓力的情況。過大的壓力不僅造成醫師身心健康及工作滿意度的負面影響,更容易使醫師於臨床醫療服務做出錯誤的診斷處理,導致醫療疏失增加,而影響服務品質,對醫病雙方身心造成相當程度的傷害。
在《醫師工作壓力之文獻回顧》中[11],比較台灣醫師與其他職業勞工的工作壓力與憂鬱狀況,結果約有13.3%醫師處於高憂鬱情形,明顯高於其他勞工的3.7%,其中高憂鬱醫師可能與較高的工作負荷、一個月內值班8~10天,喝酒次數頻繁有關,而台灣東部的醫師憂鬱程度較低,可能與較高的工作控制及職場的社會支持有關。
台灣研究發現,實習醫師在經過三個月的內科訓練後,和其他值班辛勞程度較低的科別相比,呈現長期專注力較差,做決定的衝動性較強等,這可能與睡眠品質被剝奪有關,研究顯示,壓力對於睡眠品質有顯著的影響。 醫師的壓力源可大致分為以下幾類:[15]
(1) 主治醫師壓力源:
社會文化變遷(例如對醫師的尊敬不如以往)
法律問題(例如醫療糾紛)
收入減少
健保規範影響醫師自主能力
醫病關係變差(例如對醫師的不信任)
病患不合理的期待(例如要求手術成功率100%)
身為醫師的責任感
職場發展與家庭生活的衝突
(2) 住院醫師壓力源:
情境壓力(例如睡眠剝奪,沉重的工作負擔)
專業壓力(例如病患照顧的責任,生涯規劃,健康照護型態的變遷)
個人壓力(例如經濟議題,因應策略技巧不足,家庭問題)
(3) PGY壓力源:
(畢業後一般醫學訓練計畫Post Graduate Year program)
工作情境壓力:
值班時要常常保持警覺,睡眠不足
負擔過多行政責任,工作被瑣碎事打斷
工作過量
工作影響生活品質(例如夜間或清晨接到電話)
情緒/病患需求壓力:
害怕做錯事
害怕引起訴訟事件
害怕被不切實際的過高期待
其他:
醫學臨床技能之壓力
親友生病與臨終病患處置之壓力
個人心理因素之壓力
(4) 補充:壓力相關的精神症狀——手機幻覺症候群
發生幻覺機率高的情形:
- 醫學生或住院醫生
- 習慣將手機放在胸前口袋
- 攜帶手機時間長
- 越常用震動模式
醫療工作中手機震動或鈴聲通常伴隨緊急醫療狀況,必然伴隨著強大的情緒反應,例如增加憂鬱、焦慮等。
曾以台灣實習醫師做為一年追蹤對象,在每季的最後一個月於網路上填寫問卷,問卷主要探討”手機震動幻覺”並加上”手機幻聽症候群”,顯示實習前僅有27.4%醫學生自述有"手機幻聽症候群",實習階段中第一季增加至84.9%,第二季為87.7%,第四季仍為86.3%,實習結束後兩周降至為54.2%。而實習前有78.1%有"手機震動幻覺",第一季增加為95.9%,第二季為93.2%,第四季略降為80.8%,實習結束兩周則降至50.0%。[11]
當今醫療糾紛幾乎是工作環境品質最大的壓力源,醫療糾紛比率越高的科別,人才流失也略趨嚴重。
(5) 補充:醫師過勞
在內科病房工作時,醫師的愛普沃斯嗜睡量表(Epworth Sleepiness Scale)平均超過10分,這個分數是在嚴重嗜睡疾病,如猝睡症、睡眠呼吸中止症才會出現的狀況。再以心率變異性探討自律神經功能,發現值班時的夜間工作以及內科期間的夜間睡眠,交感神經受到抑制;值班隔天的晚上,副交感神經趨於活躍──這分別相當於吃下高劑量與低劑量的安眠藥史蒂諾斯(Zolpidem)後自律神經的改變。[16]
3. 牙醫師
工作壓力不僅會對個人的工作滿意與身心健康造成影響 ,更會造成工作組織和服務對象的損失,而牙醫師被認為是醫護人員中工作壓力最大的族群。
(1) 牙醫師壓力來源:
牙醫師的壓力來源相當多元,在病患消費者意識抬頭的現今社會中,牙醫師除了要不斷充實自身專業知識,在診療中還需盡最大的努力進行說明與解釋[17]。然而,溝通能力的學習與培養在傳統的醫學教育中並不被重視,這無形中又更增加了牙醫師的壓力感受。 國外的研究也指出,牙醫師常面臨的工作壓力來源包括:時間緊迫的壓力、焦慮惶恐的病患、工作負荷過重、保險給付的會計問題、組織人際互動、不適當且故障的器材 、太多的工作瑣事等。
在此參考文獻中[18]使用以下兩個指標作為研究工具
- 職業壓力指標(OSI): 包括工作壓力感受、工作滿意、身心健康、及因應努力。
- 職業倦怠量表(MBI): 包括情緒耗竭、去人格化、個人成就。
其中「職業倦怠」(burnout)可定義為「由於工作本身對個體之精力、體力或身體其他資源耗用過度,造成身體匱乏、體力耗盡或精神衰竭,致使個體在工作中呈現束手無策及情緒耗竭的狀態」。
(2) 研究結果:
性別差異:
男女性牙醫師在壓力感受、職業倦怠、工作滿意、因應努力、身體健康上並無顯著差異。男性牙醫師的心理健康得分顯著高於女性,顯示男性的心理健康狀況較佳。年齡差異:
青年族群與中壯年族群進行比較,兩個年齡族群在工作滿意、壓力感受、職業倦怠、因應努力和身體健康上均無顯著性差異,但在心理健康上,中壯年族群顯著優於青年族群。婚姻狀況差異:
在工作滿意、因應努力和心理健康方面,均是已婚者顯著優於未婚者。而在職 業倦怠之情緒耗竭和去人格化方面,則是未婚者高於已婚者,顯示未婚者有較高的職業倦怠。在其他方面,已婚與未婚者則無差異。職務位階:
職務位階區分為院長、主治醫師和住院醫師三組。在工作滿意與因應努力 上,院長的得分最佳,其次是主治醫師,而住院醫師最低;在身體健康 和心理健康上,則是主治醫師優於院長;在職業倦怠之情緒耗竭和去人格化方面,住院醫師的得分高過主治醫師,表示其職業倦怠程度較嚴重。而工作壓力感受方面則無顯著性差異。
(3) 結論:
- 女性、年輕、未婚、住院牙醫師的工作滿意較差、壓力因應較差、身心健康較差、且職業倦怠程度較嚴重。
- 工作壓力與工作滿意、心理健康呈顯著負相關,與「情緒耗竭」呈顯著正相關;因應努力與工作滿意、身心健康、「個人成就」呈顯著正相關,與「情緒耗竭」、「去人格化」呈顯著負相關。
對待壓力與身心健康:
牙醫師的職業倦怠便會直接影響對病患的照顧品質。牙醫師若能了解職業倦怠的過程,並固定地從事放鬆和休閒活動,則可避免職業倦怠的產生[19]。
4.警察
警察個人壓力
警察人員由於工作性質特殊,工作項目繁雜,其執行職務時常須實施強制、取締、干涉等手段,易招致一般民眾普遍的誤解與埋怨,其工作環境顯較其他職業感受到更大的壓力。因此,長久以來,警察工作一直被視為高壓力的職業。 國內有關警察工作壓力的研究相當豐富,有關警察人員的壓力來源,綜合來說,可分為下列幾點[20]:
一、警察工作性質:
(一) 不確定性、不可預測性與危險性皆高。 (二) 由於行政任務過多,工作繁雜,且任務之間會互相衝 突,使角色模糊矛盾。 (三) 需面對現實黑暗面,引發個人價值觀的衝突。 (四) 與司法系統的協調等。
二、警察工作與家庭衝突:
由於工作本身之高危險性、高辛勞性、高不確定性、高衝突性,易造成家庭生活不協調,夫妻關係與親子關係不和。
三、警察組織機構特性:
(一) 警察傳統之軍事化、權威化管理,面臨現代社會民主化、人性化需求之挑戰,例如溝通方式、升遷考核制度方式。 (二) 各項行政、勤務、休閒與生活支援之硬體設施不良。
四、社會與警察組織之不能契合:
(一) 警察組織是健全社會之一環,然而由於其工作之特性,可能會因少數勤務人員之過失,加深民眾對警界之負面刻板印象,使員警及其家屬自我概念受損。 (二) 由於行政體系以往常動用警力處理政治與民眾利益有關之事務,使警民關係不佳。 (三) 警察與立法、司法及其他行政體系之互動不能配合,造成警察功效不能發揮。
五、警察個人因素:
警察本身之人格強度、人際關係能力、個人危機(如感情、財務、工作挫折、升遷挫折等)處理能力等警察角色之外,尚需執行生活中之其餘角色,如丈夫、父親、子女、朋友之能力。
六、社會支援網絡:
警察工作與外界隔絕性高,除特定團體外,不易自其他社會網絡團體中得到情緒、訊息、尊重與實際(財務或實務)的支持,而這些支援,經由研究證實,是減少壓力來源及壓力源衝擊的有效緩衝;相反的,警察人員最密切的社會支援網絡是家庭,因其工作特性,家庭反而成為其壓力的重要來源。
警察工作壓力主要在於:
1、眾目昭彰
如不能適應,則可能引起憂鬱或焦慮,並且暴躁而易怒。
2、危險性高
警察人員在處理和偵查犯罪案件時,容易遭受暴力份子的攻擊。
3、面對人性的扭曲
警察人員在工作情境中,接觸太多邪惡人性及心理衛生(家庭、學校或社會)失敗者的一面,難免對人性發生扭曲,影響生活適應。
4、形象易於受損
只要極少數的警察人員有不良行為,所有制服或非制服警察人員的形象,即被烙上野蠻、不誠實或享受特權的標籤。
5、替罪羔羊
般民眾對政府施政不滿,往往消極地將情感投射到制服警察人員的身上,尤以群眾行為,更是如此;同時,不法份子、惡勢力集團或不良少年幫派,常將警察視為憎恨與恐懼的符號,企圖加以反抗,在在均足以使警察人員易遭受到攻擊。
6、與自己期望不符
警察人員本身也常不切實際地視自己為「超級英雄」的角色,而與現實脫節,造成期望落差的壓力。
7、變動無常
經常變動勤務時間與地點,造成適應上的困難。
8、無法兼顧家庭
難得與配偶或家庭共享天倫之樂。
9、未來缺乏保障
不斷對退休後的生活感到著急。
10、其他
升遷可能性小,工作負擔太重,缺少適當補償及調劑身心之機會。足見警察工作壓力不但來源廣泛,而且影響更是深遠
警察家庭壓力
一、生活作息不定的問題
一般均認為警察工作的最大壓力,是來自二十四小時的不斷服勤,不定時的勤務分配,以及輪流值班的方式。這種工作性質與方式,使得家庭生活作息混亂。
二、家庭經濟困難的問題
根據研究,警察在 23 項高壓力職業中,對於薪資待遇不滿者,高居第 1 位,因此,經常須要兼差以維持一家生計[21],而一般年輕的警察家庭,更必須面對先生兼職或太太外出工作的選擇;結果不是先生疲憊不堪,就是太太因為外出工作,使得相聚的機會愈來愈少,產生嚴重的後果。另一方面,由於經濟的壓力,加上非法金錢的誘惑,致使意志不堅的警察人員,誤入歧途。
三、家人精神負擔的問題
警察人員經常須要執行艱鉅的任務,內心難免憂慮安危而覺得恐懼,但其只是在同事中尋求心理的支持力量,大家彼此分擔,而不願意告訴家人。因為警察人員認為,家人知道了一定會擔心害怕,反而增添麻煩,因此寧可保持緘默,但相反的,警察家人卻因此而單獨承擔沉默的重擔,嚐受無端的恐懼和長期的擔憂。例如,警察經常晚歸,家人因而徹夜難眠,或造成精神衰弱等。
四、社會地位低落的問題
人與人相互間的言語行為,是社會行為的指標。大多數的警察人員相信,其工作的重要性,但是社會大眾公然表現的敵意,與低賤的社會地位,不僅警察人員本身倍受困擾,也影響其與親密朋友和家庭三者間的關係。
五、社會友誼孤立的問題
警察人員 70~80%的時間均在為別人服務,扮演強者的角色,排難解紛,維護社會治安,因而,一般人都忽略渠等也需要愛和友誼。由於警察人員成天接觸到的,多是人間最悲慘與黑暗的一面,加上人民的不諒解和不支持,致使渠等在執勤時常常感受到:我在和整個世界搏鬥。
六、角色期待衝突的問題
由於工作的關係,警察人員必須要壓抑他們的情感,在工作時要求不能表現出生氣、厭惡、悲傷等的情緒反應,以保持良好的形象。但是長久以往,這種工作角色會改變一個人,日積月累,使警察人員覺得顯露情緒反而不自然和不舒暢,致使無論何時何地,他可能都收藏喜怒哀樂,而外表冷默的看這個世界。即使下了班,大部分的警察人員也將冷淡的感覺帶回家,妻兒很難感受到或看到他感性的一面,和輕鬆的人格特質,妻子要侍候一個沒有情緒反應的機器人,兒女要面對一個嚴肅冷峻的父親,造成緊張和壓力。
七、親子關係不佳的問題
警察人員的孩子,經常由於其父親職業的關係,而遭受同伴、同學或老師對他的批評與排拒,使小孩的心靈產生不良的影響。小孩不滿意他的父母親,因而造成父母子女間嚴重的不和與衝突,演變成青少年問題。另方面,警察人員因為沒有時間和小孩相處,管教小孩幾乎全由太太負責,不良的親子關係,孩子的反抗心理,也加深了警察在子女管教方面的困擾和歉疚。
綜上文獻可知,我國警察人員之壓力,有來自於個人、工作及家庭等三部分壓力,而每一部分的壓力都對警察人員造成鉅大影響。如個人壓力,可能來自挫折、衝突或人情問題,個人如果不能適應壓力,可能嚴重的影響身心健康;工作壓力則可能來自勤務、組織、行政管理等問題,個人若不能適應工作壓力,可能造成離職或發生職業倦怠感;家庭壓力則可能來自生活不定時、休假與家人不能配合、家庭關係不和睦等問題,進而影響家庭的和諧。 警察人員的壓力來源,不僅種類繁多,其職業本身特性所產生壓力,也會有日常影響或長期影響的不同。日常壓力部分,係指警察人員日常執行勤務或親身感受頻率較高的壓力問題,例如,交通違規告發或親友病亡等;長期壓力部分,係指壓力持續存在,一時無法解決的問題,例如,媒體對警察的負面評價或家庭經濟狀況不佳等。根據文獻探討發現,警察人員確實有很多不同壓力,因此,本研將警察人員的個人、工作及家庭壓力列為重要變項,探討其影響警察人員心理困擾的情形。
五、親職壓力:
親職壓力為父母親在履行親職角色時,因父母親個人的因素(如個人特質、成長背景);子女的因素(如氣質、年齡、健康狀況);夫妻關係(如婚姻滿意度、共親職)以及外在支持系統(如親友網絡、社會資源)等,而產生焦慮、 沮喪、自責等的壓力感受。
親職壓力模式:
1.父母領域(parent domain):
父母領域的壓力來自父母的特質和情境因素。父母範疇的壓力來源包括憂鬱、親職勝任感、親職依附、夫妻關係、社會支持、健康狀況及親職角色限制等七個項目。其中前三項是父母的特質;後四項則是與擔任父母角色時的情境有關。
2.兒童領域(child domain):
兒童領域的壓力來自:子女使父母擔心、焦慮、害怕、困擾或精疲力盡等的特質;以及在親子互動過程中,父母對子女的表現是否符合自己的期待。其壓力來源包括適應性、過動分心、強求、情緒、可接納性、父母的增強等六個項目。其中前四項與兒童的性格、特質有關;後兩項則是與親子互動有關。
研究對象:
大多數研究以母親為主要的研究對象,這或許可歸因為「教養」 自傳統以來一直被視為女性的天職,母親是孩子的主要照顧者,又得承擔教養子女的重任。然而時代變遷,許多婦女投入就業市場,除了須擔負工作壓力外,也必須扮演好家庭角色。致使多數研究者認為女性在工作、家庭與婚姻及親職教育中所感受到的壓力是值得探究的。
此外,近年來父親參與家務及親職照顧工作已有逐年增加的趨勢[22],再加上近年來婦女勞動參與率的提高、雙薪家庭的普及與性別平等的呼聲高漲,父親參與親職及父職角色的轉變將成為未來社會的趨勢[23]。但國內截至2007年,專以父親為受訪對象的研究僅有一篇[24],係探討幼兒父親的父職參與意願、社會支持與親職壓力之研究。可見針對父職方面的研究仍有發揮的空間。
有障礙孩子的家庭必須面對孩子獨特的需求與終其一生的壓力,而孩子長期健康上的問題,都會使家庭面臨情緒上、人際上及社交上的壓力
總結:
1.就母親而言:多數研究者支持母親的年齡、教育程度、社經地位愈低,其親職壓力愈高;母親的親職壓力大於父親的親職壓力;當母親的親職壓力愈低,其整體生活品質愈高。 2.就家庭而言:多數研究支持不同的家庭結構與親職壓力呈顯著相關;另外,父母親的親職參與程度愈高,其親職壓力愈低;父母親的親職壓力愈高,其婚姻滿意度愈低。 3.就子女而言:當子女數較多、孩子具有某些令父母感到困難的特質時,父母親的親職壓力愈高;2.當幼兒的年紀較小、獲得較少的社會支持時,父母親的親職壓力較高。[25]
六、如何對待壓力與維護健康?
最後,我們將整理壓力對於人體可能造成的身心危害,以及各篇文章中所建議的管理與調適方法。
〈心理健康促進於社區精神疾病高風險青年之論述分析〉[13]關注好發精神心理疾病的年齡層,即15到25歲的青少年與青年之族群中,高風險群如何早期發現並治療之成效,同時以回顧文獻的方式,彙整以健康促進措施之種類。
近年來,國際間精神疾病防治重點,多以早期介入處置為重點,以減少精神病對個案的長期性衝擊。精神疾病高風險可分為風險早期與晚期,早期以個案內在主觀為基本症狀,而晚期轉為明顯的脫離現實行為。早期的介入治療處置中,藥物性治療容易引發汙名壓力與健康:生理病理反應〉與倫理問題(例如:病情輕重與藥物處方的平衡輕重)。又,傳統性非藥物治療,如認知行為治療、認知矯正、整合性治療、營養性提供,於最新研究(Piskulic、Barbato、Liu、Addington,2015)中,顯示無明顯成效。
因此,此文認為除個人治療外,還須注意支持性環境之有無,以及健康促進之行為。本文整理出規律運動、均衡營養、壓力管理、人際支持、健康責任、自我實現等六項措施,希望協助精神疾病高風險之青年的健康維護。
而在〈壓力與健康:生理病理反應〉[14]中,將焦點放於壓力對於身體造成之影響,現代醫療仍然忽略壓力過度激發或長期累積下的病理反應,並針對此類疾病主流採取抑制生理機能不當的用藥。此文以文獻回顧之方法整理不當壓力對於身體機制的運作過程,以及其後引發之各類疾病,並於最後呼籲,機能性身體化症後群需要全方面的生理與心理照顧,而非治標不治本之醫療方式。
一般而言,壓力是為了在適應環境下,人體所產生預警系統。透過交感神經反應,達成有助脫離險境之身體機能,同時使其他非應急器官機能受到抑制;危機過後,由副交感神經系統取代,達成人體的放鬆。兩者正常互相交錯乃人體之正常運作。
然而,不適當的急性壓力或長期累積之壓力源,則使交感神經長期主導身體,將造成身心的受損,Selye提出「普遍性適應症後群」,區分三階段壓力治病模式,而本文作者則重新詮釋了此疾病過程;首先,病患的症狀多樣,生理上常見的有睡眠障礙、疲倦、頭痛、頭暈、肌肉或關節痠痛僵硬、腸胃症狀等,心理上則有心浮氣躁、情緒失控、焦慮、憂鬱等症狀,症狀出現之頻率與嚴重度是個人而定。嚴重的話,更會形成病理性疾病,主要分成新陳代謝障礙、免疫機能混亂、心血管疾病等。
對於壓力引發疾病,醫師多半為對照症狀下藥,不同部門診斷不同症狀,此類分割診療將造成醫療上的浪費;同時,此類病理無法解釋病因之疾病,容易造成醫病雙方的挫折,更可能使病患陷入無助焦慮之惡化的窘境。
為此,作者建議,診療應為病患作出整體性考量,關心病患是否有心理、社會、行為壓力等致病原因,對症下藥,才是有效解決,落實全人照顧之理想。
從以上兩篇文章總結,不當壓力對於人體造成之身心衝擊,不可以單就生理性機能用藥,而須從身體、心理、社會三種層面為患者做全方位的考量。最好是及早發現及早防治,而治療方法也趨多元而溫和,可用以社會支持、持續運動、飲食均衡等緩慢而長期等方式做改善。
紓解壓力方法
一、適度的運動
適度的運動是最可行及最簡便的方式,運動可紓解人體的肌肉緊張,亦可使個人的精神得以獲得舒展的機會,大多數的運動均可適度的緩和個體的壓力和焦慮,但在運動時須以中、低強度為宜,並以有氧性、非競技性、規律性、持續性的運動為主,不管運動的種類為何,只要個人認為該運動能滿足自己的興趣及體力,就能達到紓解的效果。
二、調節飲食
儘量少吃太辛辣而刺激的食物,宜多食用平淡的食物,如此自可減緩某些緊張的壓力。
三、休閒活動
利用假日的時間安排休閒活動也是一種紓解壓力的方法。可以閱讀書報雜誌、聽聽音樂、到公園散散步等不費體力或精神的方式來消遣度日,以紓解因課業所造成的壓力,凡此活動都有益於身心之健康而減緩生活緊張所帶來的壓力。
四、充足的睡眠
充足的睡眠可暫時遺忘緊張焦慮的情緒,根據心理學的研究:個人在受到挫折時,睡眠即為一種鬆弛劑,因此,睡眠亦為一種紓解壓力的方法。
五、心智放鬆法
心智放鬆法基本上是一種身隨心性的意念放鬆方式,底下為幾種較流行、普遍的心智放鬆法
(一)呼吸法:
所謂呼吸法即中國早期的引導或吐納之意,藉由深而長的吸氣與呼氣,達到放鬆的效果,一般以腹式呼吸為佳,即吸氣時腹部突出,吐氣時腹部凹下。
(二)冥想法:
很多人發現,最令人感到輕鬆的是在記憶中回想過去某個輕鬆愉悅的景象,每一個人一生中都會有某些時候覺得很輕鬆、安適、與世無爭,從往事中找出您自己的輕鬆圖像,回憶詳細的意象,或許您去釣魚時,山中湖水平靜,無波的圖象,如果是這樣,特別是注意環境的小細節,這些詳細的枝節,您想的愈多就會顯的愈輕鬆。
(三)運用自我暗示的力量:
在考試時考卷發下來的前一、二分鐘,可以配合呼吸的調整,並在心裡不斷默念「我一定可以過關」、「別人也一樣緊張」等鼓勵自己的話。
(四)保持平常心:
評估自己準備情形,不對要求太高,坦然接受考試的結果。
(五)音樂治療法:
在讀書疲倦時或感受壓力時,選擇自己喜歡的音樂,閉眼專心聆聽音樂,跟著音樂起伏、摒棄雜念。
(六)肌肉放鬆法:
將身體各部肌肉,緊張半分鐘,放鬆半分鐘,輪流交替,釋放心中焦慮。
(七)靜坐:
當個人面臨到極大的壓力而有充裕的時間時,可實施靜坐,它主要是教人一直想著一個適當的念頭,不要專注於任何感覺或思潮,任意念飛馳,通常每天練習兩次,每次15至20分鐘,只要閉起眼來,以最舒適的姿勢坐著,也就是在靜坐中將注意集中於一個思想的精微部份,而歸於意念的本源,靜坐不是學術上的觀念,也不是宗教信仰,而是一種包涵了心理的平靜與自我控制的習慣,更是一種生活實踐的方式。
總結
由幾篇本土研究可看出,不同的年齡甚至在不同的職業,壓力的來源都不盡相同。學生的壓力來源主要為學業自信與父母的期望,隨著年齡的增長,同儕、經濟、感情等因素影響逐漸增長。到了中年,身體健康狀況開始衰退,疾病的產生,加上親人的離去或是重大事件的發生等,為主要的壓力來源,另外,在職場上,不同的職業,因就業環境、經濟、健康因素等等,所承受的壓力也有所不同。到了老年,身體機能持續衰退引起的無力感,以及家人好友離去所產生的孤獨感,則造成此階段的壓力產生。
適當的壓力可以促使更大的行動力與更有效率的工作力,然而,不當的壓力及未適當宣洩卻會造成人體身心上的衝擊,除了傳統的藥物治療外,更重要的,則是從身體、心靈、社會三層面來考量,如社會的支持、持續的運動、飲食均衡等等,都對於如何處理壓力有正面的效果,進而促使身心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