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觀念-感覺與知覺
壹、感覺
一、視覺
(一)如何看東西:
視覺是透過視覺感官細胞接收外界電磁波的刺激後,經過感覺轉碼所獲得的感受。
(二)光的性質:
人眼能夠接受只能接受可見光(波長為400nm至700nm的電磁波)的刺激,有些動物如貓和狗可以看到紫外線(波長小於400nm),有些深海動物則可以看到熱泉發出的紅外線(波長大於700nm)。
(三)視覺系統:
指可以感受電磁波刺激的細胞,如人眼、節肢動物的複眼、蚯蚓的光感受器等。
人眼主要由角膜、虹膜、瞳孔、晶狀體、視網膜及視覺感官細胞組成。角膜是主要的聚焦元件,虹膜是一片中央開孔(瞳孔)的膜,可以控制瞳孔的大小。虹膜也是決定人眼顏色的構造,而且是獨一無二的,就有如眼晴的”指紋”。瞳孔可以控制進光量,效果就如相機的光圈一樣。晶狀體是次要聚焦元件,令物體更精準地聚焦在視網膜上。
人體有兩種視覺感官細胞,視桿細胞(rod cell)及視錐細胞(cone cell),視桿細胞處理光線模糊,黑暗環境的視物,只能分辨黑白。視錐細胞處理明亮的環境的視物,可以分辨色彩。這也是為什麼我們在夜空中只能看到黑白的星星,儘管有些星星是有顏色的。
在夜裏起床去廁所的時侯,都盡可能不開燈,不是怕影響家人睡覺,是因為開燈就會有種刺眼的感覺。為什麼會刺眼?因為我們睡覺時習慣在黑暗中,使用的是視桿細胞,當我們突然遇到明亮的環境,人眼需要一段時間由視桿細胞過渡到視錐細胞,這個過程稱為亮適應(light adaptation),反之為暗適應(dark adatation)。時常看電影都會發現海盜都戴一邊眼罩,為的就是可以馬上在黑暗環境中戰鬥。
(四)色彩:
光的波長決定了光的顏色,不同波長有不同的色相(hue),如黃色跟紅色就是有不同的色相。而接收的光波不是只有單一波長而是多種波長疊加,就會影響色彩的飽和度(saturation)。光的強度則決定色彩的亮度(brightness)。
【視覺box1】亮適應與暗適應:
錐細胞與明亮的光線適應有關,亮適應(light adaptation)指對逐漸明亮的光線生理調整錐細胞變得較活躍;暗適應指對逐漸黯淡的光線的生理調整,此時桿細胞變得較活躍。
【視覺box2】明亮與黑暗環境的設計:
工程心理學家在設計環境或產品時,會將亮適應與暗適應考慮進去。當人們從極亮或極暗的環境中進去或出來時,無法看得清楚。因此,戲院內的出口號誌必須在暗適應產生前就能夠輕易地被看到;階梯應該有扶手、特殊的燈光或是景是以提醒人們。雖然每一次進入明亮或和環境時適應都會發生,但當老年時我們會失去部分暗適應的能力,因此,在設計老年人居住的環境時光線的變化應該變得比較慢。
二、聽覺
(一)聲音的性質:
聽覺是耳朵與聲波互動的結果,而聲音是由一種由機械力產生的作用,當聲音發出後,會撞擊介質中的分子,被撞擊的分子會推動另外的分子,而此分子又會再撞擊另外一個分子,造成一個三度空間的機械能波,因此,有關於聲音的傳播,我們可以將其視為一系列看不見的波長,任何一個可以使得空氣震動的物體,如音叉、琴弦等等,都可以產生聲波。聲波的頻率(音調)決定了人耳聽覺上音高,聲波的振幅(強度)代表其蘊含的能量,決定了人耳感覺上的響度,通常以分貝(dB)表示。
(二)聲音與人耳:
人耳是怎麼將這些聲波轉換為聽覺感受的呢?實際上,我們外表可見的耳朵,又稱為「耳廓」,實際上只是耳朵的一小部分,是匯聚聲音的通道。當聲音進入耳朵之後,聲波會對耳朵裡面的鼓膜撞擊,從而產生震動,進一步地,又會使得三塊有關聽覺的骨頭震動,稱為聽小骨(Ossicles),他們分別是錘骨(Malleus)、砧骨(Incus)、鐙骨(Stapes),這些骨頭將鼓膜與耳蝸聯結起來。
耳蝸是組成內耳的重要器官,形狀像是蝸牛,耳蝸可以說是真正的聽覺器官,上面帶有微小的毛細胞,當聲波進入耳朵後,震動會使得耳蝸內的液體震動,而裡面的毛細胞會對液體的運動進行探測,並且將剛剛產生的神經衝動傳遞到大腦。
人耳構造圖片
(三)我們如何辨認音高?
人類是怎麼分辨傳遞到大腦的聲音高低呢?聽覺的「頻率理論」認為,隨著音高的增加,聽覺會產生相同頻率的神經衝動,像是5000赫茲的音高,會進而造成5000赫茲的神經衝動。另外一種理論叫做「位置理論」,位置理論認為,不同音高的聲音會激活耳蝸中不同的特定區域,高音區位位於耳蝸底部,低音區位位於耳蝸外部。
大體而言,人耳一般可以聽到的聲波頻率,約位於20到20000赫茲之間,值得注意的是,我們對此範圍內的中間範圍頻率最為敏感,特別是音調的變化。
(四)聲音的定位:
聲音的定位來自一個很直觀的現象,首先,我們的雙耳位於頭部兩側,可以分辨十萬分之一秒的速度差異,當聲音來自右側時,聲音會較快抵達右耳;另一種方式,是透過聲音到達耳朵的強度差異,以上兩種方式,都可以幫助我們倚賴聽覺來理解環境與監控周遭的事件。
(五)聽覺的喪失:
聽覺的喪失又稱為耳聾,有關於耳聾的理論,大體上可以分為兩種,一種叫做「神經性耳聾」,是由於毛細胞或是聽覺神經受到損害所造成的,因為聽覺信息在抵達大腦之前就會遭到阻斷,所以,這種神經性耳聾是沒辦法用助聽器處理的。
另一種耳聾,我們稱之為「刺激性耳聾」,指的是過大響度的聲音,損害了耳蝸中特定區域的毛細胞,如果你長期在噪音環境中工作,可能會造成刺激性耳聾,而毛細胞一旦受損後就將不可恢復,需要多多注意。
【聽覺box1】適應無聲音或無視覺的環境:
當我們失去某些感官系統時,我們會更倚賴其他的系統。我們也倚賴周遭的人幫忙或學習各種的輔助科技以使感官系統發揮最強大的功能。
除了經過訓練導盲與導聽犬以及其他動物的協助,可以提供更多的訊息,另外,科技與可以將某一種感覺訊息轉為另一種感覺訊息。例如:聲音可以轉為視覺或震動,使耳聾人士可以看到鈴聲響的聲音,感受到鬧鐘聲響的震動,且讀到電視或電話的聲音。
【關鍵詞彙】
- 骨傳導(bone conduction):骨傳導是一種聲音傳導方式,即通過將聲音轉化為不同頻率的機械振動,通過人的顱骨、骨迷路、內耳淋巴液傳遞、螺旋器、聽神經、聽覺中樞來傳遞聲波。相對於通過振膜產生聲波的經典聲音傳導方式,骨傳導省去了許多聲波傳遞的步驟,能在吵雜的環境中實現清晰的聲音還原,而且聲波也不會因為在空氣中擴散而影響到他人。
- 聽覺(Auditory perception):指的是聲波通過聽覺神經上的聽覺衝動,傳送到大腦皮層聽覺中樞而產生的主觀感覺。
- 分貝(Decibel):是量度兩個相同單位之數量的比例單位,主要用來度量聲音強度。
- 振幅(Amplitude):振幅是指在波動或是振動中距離平衡位置的最大位移。在聲學上,振幅影響音量大小,與響度有關。
- 頻率(Frequency):頻率是指單位時間內某事件重複發生的次數,在聲學上,頻率與音高影響密切,頻率越高,人耳會感受到越高的聲音。
三、味覺(Gustation)
嘗到味道的兩個要素分別為:
(1)物質分子能被唾液分解。
(2)有充足的唾液以分解此物質。
而我們能嘗到的基本味道有四種:
(1) 苦味
(2) 酸味
(3) 鹹味
(4) 甜味
人類對此四種味道的敏感度為(1)>(2)>(3)>(4),一般來說,苦和酸的東西是不可食用的,因此對苦味和酸味的敏感度較高,可防止食物中毒。另外,若嚐到以上四種以外的味道,則是基本味道的組合,就像三原色以外的顏色,皆由三原色組合而成。但許多研究者認為,還存在第五種基本味道,稱作Umami(日語),即一種特別美味,雞湯、奶酪、豆類中的胺基酸都能引發Umami,Umami的味覺接受器對麩胺酸特別敏感,而味精(MSG,主成分為麩胺酸鈉)提味的作用就是利用其含有大量的麩胺酸。
而辨識味道所仰賴的結構,即為舌頭上的味蕾(Taste bud),人舌頭上的味蕾約有10000個,但每個人的味蕾數量差異很大,因此某些人對味道更為敏感。這群味蕾接受器細胞位於舌頭的乳突內,當味覺接受器接觸物質時,味蕾被活化,激發神經衝動,將信息傳至大腦。甜味和苦味由特定形狀的感受器與特定的化學分子配對所產生,而鹹味與酸味則是由帶電的原子進入味細胞末端所產生。
味覺能力會隨著時間退化,隨著年齡增加,味覺細胞的更新速度變慢,味覺逐漸消失。這也許解釋了為何許多孩童不喜歡吃菠菜和內臟,因為他們與成人的味覺感受不同。
四、嗅覺(Olfaction)
空氣中的氣味分子經過鼻腔後,傳到鼻腔(Nasal cavity),嗅粘膜(Olfactory epithelium)上的嗅覺接受器與分子接觸,電子化學訊息在此產生,訊息經過鼻腔神經元纖維到達嗅球(Olfactory bud),將訊息處理後傳至大腦中。
許多食物嘗起來並沒有味道,透過嗅覺我們才能分辨它們,例如:巧克力、咖啡、大蒜、葡萄酒、威士忌等,這也說明了為何感冒的人,總覺得食物嘗起來沒味道。 研究發現約有1%的人完全沒有嗅覺,這樣的患者在生活上有諸多不便和危險,例如在火災中聞不到煙味,而沒有及早察覺火災的發生,或因誤食變質的食物,而產生食物中毒的症狀。 有些人聞不到特定氣味,稱為嗅盲或失嗅症(Anosmia)。這樣的症狀說明,不同氣味分子對應至不同的嗅覺接受器,對於人類而言,大約有300~400種嗅覺接受器存在,可感受到約10000種氣味。
失嗅症是由於過敏、感染、或頭部創傷,而使嗅覺神經損壞,接觸某些化學藥品也可能引起失嗅症,例如:氨水、化學顯影劑、染髮劑等,因此避免吸入有毒物質,才能保護嗅覺功能的健全。 新生兒對香味和臭味的反應並無太大差別,這說明了對氣味的喜愛或厭惡是侯天習得的。例如,若某人在生日宴會上第一次聞到臭鼬的味道,可能會喜歡上這樣的味道。
外激素或信息素(Pheromone)是透過空氣傳播的化學信號,是聞不到的,但能讓人產生被吸引、厭煩、焦慮等情緒,外激素也在動物的交配、家庭成員識別、領地標記等扮演重要腳色。外激素的接受器是鋤鼻器(Vomeronasal organ),位於鼻中隔兩側與神經細胞相連的凹陷處。
【關鍵詞彙】
- 外激素:為一種分泌至體外的化學物質,能經由嗅覺器官被察覺,而引發同類物種的反應。
五、皮膚感覺
皮膚下不同的接受器讓我們能感受到各式各樣的感覺,而皮膚感覺包含:
(1) 觸覺
(2) 壓覺
(3) 痛覺
(4) 冷覺
(5) 熱覺
皮膚的感覺受器
眼睛表面雖然沒有觸覺感受細胞,但因為那裏有許多游離神經末梢,因此五種感覺都能接受到。而皮膚上約有20萬個對溫度反應的神經末梢,50萬個對觸覺、壓力反應的神經末梢,300萬個對痛覺反應的神經末梢。 太多的刺激通常會造成痛覺,疼痛警告我們組織受到傷害,內部組織受傷也會造成痛覺。
身體不同部位對疼痛的感受度不同,例如膝蓋背面比腳底敏感很多。人體內部器官也有痛覺神經,受到刺激則會產生內臟痛(Visceral pain),但內臟痛經常轉移到身體表面,稱為移位痛(Referred pain),例如:心肌梗塞的病人可能覺得左肩、臂、小指疼痛。皮膚、肌肉、關節的疼痛,稱為軀體痛(Somatic pain),第一類型的軀體痛由粗大的神經纖維傳導所致,感覺強烈、確定和快速,告訴我們痛覺來自何方,此為身體預警系統(Warning system)的功能,例如:被針刺到的痛覺。第二類型的軀體痛由細小的神經纖維傳導所致,疼痛感覺傳導較慢,且持續不斷,這是身體提示系統(Reminding system)的功能,提醒大腦身體受到傷害,此種疼痛相當惱人且極度痛苦。
另外,也有不同的人對疼痛的感覺差異也很大,若對痛覺異常遲鈍,容易遭遇意外。 動態觸覺由皮膚感受器的感覺與肌肉和肌鍵的動態信息結合產生。動態觸覺可以提供物體細節的訊息,例如:物體的大小和形狀,而動態觸覺主要是對物體沿弧線慣性移動的感覺,這使人們可以運用工具作為肢體的延伸部分使用。
【關鍵詞彙】
- 內臟痛:來自內臟器官的疼痛。
- 移位痛:感覺身體某部位疼痛,但疼痛實際來自其他部位。
- 軀體痛:皮膚、肌肉、關節和筋腱疼痛。
六、肌覺(kinesthesis)
肌覺使我們感受到骨骼肌肉運動,肌覺接受器在肌肉或肌肉與骨骼間偵測到位置變化時,將機械能轉為電子化學能,最後訊息傳至脊髓神經,再傳至腦中。
【肌覺box1】思考:
並非只有眼睛看到的才能相信,閉上眼睛,移動手臂及腿,改變位置,停止移動但仍閉上眼睛。此時你身體的各部位現在的相對位置在哪裡?張開眼睛看看你的回答是否正確?你如何知道答案的?
七、平衡感(vestibular sense)
平衡感由頭的位置、移動與相對的地心引力來源決定,平衡接受器位於內耳的前庭平衡系統(vestibular system),前庭平衡系統告訴視覺系統如何控制眼睛的位置以調整頭部,同時使用眼睛接受到的訊息感受移動與平衡。
平衡感的感覺器官為半規管,是三根充滿液體的管狀結構,頭部移動時,會引起液體打轉,接著使神經纖維末端的壺腹嵴彎曲,彎曲信號透過毛細胞傳至大腦。根據感覺衝突理論(Sensory conflict theory)當大腦平衡系統的感覺與眼睛、身體接收到的訊息不能匹配時,會感到噁心和頭暈,例如:暈車。而為何感覺衝突會引起嘔吐,是因為根據進化論,許多有毒食物會干擾平衡感、視覺、身體感覺間的訊息協調,以嘔吐作為對映的反應,可排出胃部的有毒食物。
【關鍵詞彙】
- 感覺衝突理論:視覺、前庭系統和動態知覺的信息衝突或不匹配,導致噁心頭暈的症狀。
貳、知覺
一、知覺的恆常性
知覺是一種把身體所感受到的各種感覺整理並運用的過程。事實上,各種形式的能量被我們視覺感覺到時,總會有變化使我們的感覺不同,但是,因為知覺的恆常性,即使物體影像發生變化,我們能會認為該物體是不變的,也因此人類能成功的辨別出物體,使眼中的世界呈現穩定。
恆常性包括:
(一)大小恆常性
對知覺而言,雖然物體投射在視網膜上的大小在改變,但人類的知覺會覺得物體的大小不變。大小的恆常能幫助我們了解物體變化的意義,假設現在一個人向你走來,你看到這個人的影像會越來越大,但你會知道那並不是因為那個人變大了,而是因為他越來越靠近你。 但大小恆常性也常常令人產生視覺錯覺,Muller-Layer錯覺是個常看到的例子,兩條看似一長一短的線,事實上卻是一樣長的!這就是人類因恆常性而產生的錯覺。
(二)形狀恆常性
當看物體的視角不同,物體投射到眼中的形狀也會發生改變,然而,你會覺得物體的形狀並未發生改變,這就是形狀恆常性。假設你現在正在開門,在視覺上,原本長方形的門在打開的過程中會變成梯形,但你的知覺卻會認為門依舊是長方形,形狀並未改變,這就是形狀恆常性。
(三)亮度恆常性
指當物體表面反射入眼睛的光線數量不同時,眼睛雖感覺到亮度不同,但知覺卻會認為亮度沒有發生改變。
(四)色彩的恆常性
雖然視覺告訴我們色彩正在變化,但知覺卻依舊認為色彩是不變的。
【知覺恆常性box1】思考:
將書束起來並放下,如此可以看到書的頂端、側面及正面。接著,將書挪近臉部,近到其他東西都看不見為止。現在,將書移開,放在桌上或地上,然後慢慢後退,繼續觀察書的大小與形狀。再往前靠近,撿起來,放在正常閱讀的距離。這本書的樣子是否總看起來像一本書?
二、知覺的組織性
(一) 人體有了感覺之後必須透過組織才能成為一個有意義的知覺,最簡單的方式就是把感覺訊息組織成一個背景和其上的圖形,稱為背景-圖形組織,研究指出,背景-圖形組織可能為一種天生的組織能力。而知覺的組織是根據什麼而成形的呢?完形心理學家(又稱格式塔心理學家)曾對此做過研究,最後發現人類會依照某些原則知覺,稱為完形法則。
完形法則分為:
1.鄰近法則:
在空間上,我們會習慣把較靠近的物體視為一組。如現在有五個人,其中三個人站在一起,另外兩個人站在一起,則我們會把三個人視為一組,而另外兩個人視為一組。
2.相似原則:
我們習慣於把形狀、顏色、大小相似的物體視為一組。如現在街上有一群人,他們都只穿黑色和白色的衣服,那我們會把穿黑色衣服的視為一群、穿白色衣服的視為一群,而不會把他們看做一個整體。
3.連續原則:
知覺喜歡簡單、連續的圖形,而不喜歡破碎的圖形。
4.閉合原則:
知覺會把事實上不完整的圖形視為一個閉合且連續的圖形。如現在我們將一個圓形的現切成兩半,呈現出兩個半圓弧線段,我們能會把它視為一個圓的整體,而不會把它視為兩個獨立的圓弧形。
5.對稱原則:
我們習慣於把對稱的圖形視為一組。
6.同域原則:
處於同一地帶或同一區域的物體容易被視為一組。如現在地板上有紅色和藍色兩個區塊,並分別站著一些人,則紅色區塊上方的人會被視為一組、藍色區塊上方的人會被視為另一組。
(二)組織性對人類來說是非常重要的,沒有組織性可說是就無法辨別出物體。有種病會使人在知覺處理上有困難,稱為失認症。失認症的患者雖然能感覺的到東西,但他們卻無法辨別和理解出這些東西是什麼。就是因為他們的感覺無法組織成有意義的知覺,而造成無法辨識感覺到的物體。
【關鍵詞彙】
- 完形法則:二十世紀初時,由德國心理學家所提出,其內容是在說明人類如何解釋視覺所看到的東西,並將其轉化為認知的物件的法則。
- 失認症:指在沒有感官功能不全、智能退化、意識不清或注意力不集中等情況下,不能使用感官辨認熟悉物體的病徵。
三、知覺的學習
知覺是會受到學習的影響的,透過學習,可能會使我們大腦對於訊息的加工方式產生改變,而使我們的知覺產生變化。知覺習慣是我們學習知覺的一個重要方式。大部分的知覺學習,在於我們生活中知覺組織和注意模式的經驗習得。
這裡有一句英文,"This is a a cat.",如果你是會英文的,你應該讀得懂這句話,但,你發現了嗎?在這句話中"a"出現了兩次,但是卻因為你習慣讀英文而導致了你把這個多餘的"a"給忽略了,這就是學習對於知覺的影響。
事實上,學習對於知覺的影響是隨處可見的。如所謂的"異族效應",當不同種族在識別面孔時,總會有看起來都一樣的感覺,如當你在看一群鴿子時,你分辨得出來嗎?是不是會有看起來長得都一樣的感覺呢?
由於學習造成我們對知覺的認定,常會造成我們有錯覺的產生。"環境背景"和"參照系"的不同就會對我們的知覺產生影響。"環境背景"即是人會因環境不同而有不同的知覺,如現在有一個高185公分的人,站在一群平均身高170的人之中,你會覺得他很高,但是如果它是身處在一群平均身高200公分的人裡面,你卻又覺得他矮了。這就是環境背景的不同所產生的影響。"參照系"則是每個人用來比較的標準,同樣的事件,會因每個人標準不同而有不同的知覺,假如現在你正在舉一個十公斤的啞鈴,對你而言,是重還是輕呢?每個仁的答案都不盡相同,這是因為每個仁有自己的"參照系",根據"參照系"的不同,就會有不同的知覺。
這些都是我們對知覺的學習,習慣的不同,會產生知覺的差異,證明了學習對知覺的影響。
【知覺的學習box1】他們看到的是我們看到的嗎:
心理學家Richard Nisbett和他的同事認為,不同文化背景中的人知覺到的世界是不一樣的。歐美文化強調個人主義,所以歐美人更關注自我和個人力量。而東亞文化強調集體主義,所以他們更看重人際關係和社會責任。因此,在解釋一個人的行為時,歐美人傾向於解釋為內部的因素(他這樣選擇,所以他才做),而東亞人則更多的認為是背景的原因(因為對家庭的責任,他才這樣做)。
這樣的文化差異是否會影響我們對物體和和事情的知覺?答案是肯定的。為了解釋這種差別,Chua、Boland和Nisbett用中國人和美國人做實驗。呈現給他們背景中有一物體的畫面(如森林中有一老虎),發現美國人注視物體較多,而中國人則是注視背景較多。
【關鍵詞彙】
- 異族效應:是指無法分清外國人的長相。這是由於我們在知覺發展過程中出現了"知覺窄化(perceptual narrowing)"。
四、深度知覺
深度知覺(depth perception),即為判斷物體相對於自己的方向(direction),以及測量物體與自己之間的距離(distance,在後面簡稱為深度(depth))的知覺。前面討論的都是二次元的知覺,人生活在三次元空間,需要有關於深度(depth,你與某物體之間的距離)的訊息。而聽覺只能大致判斷物體來的方向,對物體相對於自己的行進方向,與三次元物體深度的判斷,並無太大的助益,因此人類需要以視覺為主的深度知覺。
如果人沒有深度知覺以接收深度的訊息,不僅僅生活中諸如跑步、刷牙等簡單的動作沒辦法做,還可能會有意想不到的危險與不便。當你沒有深度知覺時,你並不知道自己與周遭的物體之間的距離有多遠,隨時有與物體相撞的危險。在野外時,如果你走向懸崖而誤以為懸崖的底部與懸崖的上方與自己的距離一樣遠,而繼續向懸崖的方向前進的話,你可能會因此摔下懸崖而喪命。由此可知深度知覺是攸關生物存亡的重要知覺,許多四足動物在出生不久便有深度知覺,能明確地察覺前方是否有懸崖,而提前躲避。但是人在幾歲時出現深度知覺,一直是科學家們探討的課題。究竟深度知覺是與生俱來的還是後天習得的,科學家為此爭論不休,許多科學家為此設計實驗,觀察嬰兒是否具有深度知覺。
(一) 嬰兒的深度知覺相關實驗研究
1.視崖實驗(Visual Cliff Experiment)
Eleanor Jack Gibson 和R.D Walk在西元1960年時,設計了視崖實驗,測試嬰兒是否具有深度知覺。他們找來了36個嬰兒,年齡分佈在6個月~14個月之間。研究人員將嬰兒抱到桌子桌面的中間,將桌子分成左右兩半邊,右半邊的桌布為紅白相間的棋盤方格,左半邊的桌面設置一層透明的玻璃,玻璃下方的地板與桌子的右半邊桌面一樣,都用紅白相間的棋盤方格桌布,讓桌面的左半邊看起來是空的,製造出懸崖的效果,即為標題的「視崖」,如下圖。
接著讓嬰兒的媽媽與一名陌生女子分別站在桌子的左側(左半邊桌面為視崖桌面)與右側(右半邊桌面為正常桌面),分別招手吸引嬰兒爬向他那側,如下圖。
實驗結果發現,多數的嬰兒,即使嬰兒的母親在桌子的左側(左半邊桌面為視崖)鼓舞他越過視崖,嬰兒仍不敢越過視崖,爬向他的媽媽。相反地,嬰兒爬向桌子的右側(右半邊桌面為正常桌面),即使站在桌子右手邊鼓舞他的是名陌生女子。這實驗推得嬰兒在6個月大時,便有深度知覺。但是仍無法推知深度知覺是與生俱來的,還是後天習得的,因此之後仍有科學家,設計相關實驗,猜測深度知覺是與生俱來的,還是後天習得的。
2.先天習得理論:立體眼鏡實驗
Jane Gwiazda 設計了一個實驗,給嬰兒戴上一種特殊的立體眼鏡,看預設的平面圖片,使得某些圖看起來是三次元的,某些圖看起來是二次元的。接著觀察嬰兒看不同圖片的頭部動作,即可判斷嬰兒是在幾個月大的時候擁有深度知覺。最後發現嬰兒約在四個月大的時候,就擁有深度知覺,與其他研究證明人類腦部發展出深度知覺的年齡不謀而合,說明深度知覺主要仰賴大腦的發育(Aslin & Smith於1988年提出),而非後天的學習。
詳見:https://spicystrawberry.files.wordpress.com/2011/09/gandw-model-answers.pdf
3.後天習得理論:視崖心跳實驗
Campos et al. 於1973年設計了一個實驗,設計了與Eleanor Jack Gibson 和R.D Wall的視崖實驗相同的視崖,將各種年齡大小的嬰兒放置在視崖的上方,透過特殊儀器觀察各種年齡大小的嬰兒的心跳率,比較嬰兒被放置在視崖上方的心跳率,與嬰兒放在正常桌面的心跳率。如果嬰兒被放置在視崖上方的心跳率有大幅增加的跡象,即可斷定該年齡層的嬰兒具有深度知覺。最後發現五個月大的嬰兒被放置在視崖上方時,心跳並沒有增快的跡象;九個月大的嬰兒被放置在視崖上方時,才明顯有心跳加快的跡象。
因此Campos et al. 認為嬰兒在五個月大的時候,並沒有深度知覺,與深度知覺在腦部發育的年齡並不相符,而相對支持深度知覺是後天學習的假說。
直至今日,深度知覺是與生俱來的,抑或是後天的學習,科學界並沒有統一的定論,但不可否認的是,有一部分的深度知覺是與生俱來的,有一部分的深度知覺是後天習得的。
五、深度知覺的線索
透過關於距離的各種訊息,可以推知物體與自己之間距離的遠近,進而推測出物體相對於自己的方向。而這些距離的訊息,通常稱為深度線索(depth cues),或是深度訊息。大致可以分成雙眼線索、運動線索和單眼線索三類。平常日常生活中的月亮錯覺,也是深度知覺根基於這些線索,所產生距離上的誤判。
(一)雙眼線索(Binocular Cues)
為什麼人要有兩隻眼睛,而不是一隻眼睛呢?因為透過兩隻眼睛可以獲得更多關於深度的訊息,其中的原理包括網膜像差(retinal disparity)和輻合作用(convergence)。
1.網膜像差(Retinal Disparity)
當雙眼注視一個物體時,因為兩隻眼睛有三吋的距離,即使是注視同個物體,因為角度的不同,在雙眼的視網膜上所產生的影像,也會有所不同。網膜像差,即為左眼看到的物體影像與右眼看到的物體影像的差別,又稱雙眼像差(binocular disparity)。一般來說,當物體與你的距離較遠時,兩眼視線的夾角會變小,左眼與右眼所看到的影像,重疊區塊的面積會變大;物體與你的距離較近時,兩眼視線的夾角會變大,左眼與右眼的影像重疊區塊的面積會變小。如下圖,看較遠的物體(樹木)時,兩眼視線夾角變小,網膜視差也變小,大腦由此判定,看到的為較遠的物體;看較近的物體(手指)時,兩眼視線夾角變大,網膜視差也變大,大腦由此判定,看到的為較近的物體。
引用自:https://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7/79/1423_Retinal_Disparity.jpg
用眼睛觀察周遭時,光線會激發視網膜而產生影像。假設有兩個在視網膜上產生的影像,如果這兩個影像間的水平距離夠小的話,視覺系統可以將它們視為同一個物體的影像;如果這兩個影像間的水平距離太大的話,視覺系統就會將它們歸類為兩個不同物體的影像。當視覺系統接收到兩個不同的物體影像時,如果這兩個影像的水平距離小於特定的長度時,視覺系統便會將這兩個影像整合為一個物體的立體影像,其中這兩個平面影像間的水平距離,即為物體的立體影像的深度,表示現實生活中物體的厚度。
2.輻合作用(Convergence)
另一個雙眼的深度訊息為輻合作用。當你凝視一個物體時,眼球會一定程度地向內側轉。當眼球注視較遠的物體時,眼球向內側轉的角度較小;而當眼球注視較近的物體時,眼球向內側轉的角度較大,如下圖。
當物體近到距離眼睛只有幾吋時,雙眼要內轉到幾乎是鬥雞眼的形式,才能確保物體能聚焦在雙眼的中央小窩(fovea)上。尤其將物體從三、四公尺的遠處移至幾吋的近處時,便能明顯地看到雙眼的輻合作用。但是輻合作用的極限距離只有10吋,再遠就會因為兩眼視線近乎平行,眼球旋轉角度太小而難以觀察到此作用。
【關鍵詞彙】
- 輻合作用:原意指流體向同一個中心點匯集,此處指兩眼球向兩眼中間旋轉的現象。
(二)運動線索(Movement Cues)
相對運動視差(relative motion parallax)是另一個可以獲得深度訊息的來源。當你在運動時,你與靜止的物體會產生相對運動,因此物體影像在你的視網膜上也會產生相對運動。越近的物體,其影像在視網膜上產生的相對運動速度越快;越遠的物體,其影像在視網膜上產生的相對運動速度越慢。這也是為什麼在疾駛的汽車上,透過側邊窗戶看遠方的山和近處的路燈時,會發現路燈看起來是急速移動的,但山看起來好像是幾乎沒有移動的。
【關鍵詞彙】
- 相對運動視差:視差表示從兩個不同的觀測點,觀測同一個物體的視網膜影像的差異程度。一般來說,越近的物體,視差越大。而相對運動視差表示,與觀測物體有相對運動時,物體在兩個不同的時間點觀測的影像的差異程度。
(三)單眼線索(Monocular Cues)
又稱圖像線索(pictorial cues),即使只用一隻眼睛,仍然可以運用各種圖像線索從平面的圖畫上獲得深度的訊息,以判斷物體的遠近。以下除了調適作用,都屬於圖像線索的範疇,都是運用光線將三次元物體投射至二次元平面的原理。許多畫家都是依據下列線索,讓三次元的景物能夠呈現在二次元的圖畫上。
【關鍵詞彙】
- 圖像線索:藝術家將三次元影像中的深度,巧妙地呈現在二次元圖畫的手法;可延伸為一個二次元圖片裡,隱含三次元影像深度的線索。
1.重疊(Superposition)
當兩個不透明的物體重疊時,較近的物體會遮蔽(occlusion)較遠的物體。而當光源從近打至遠時,較近的物體的陰影也會遮蔽較遠的物體。如下圖,透過日常的經驗,我們已經預設黃色圖形為圓形,紅色圖形為三角形。而正方形遮蔽了三角形,推得正方形的距離比三角形近;三角形遮蔽了圓形,推得三角形的距離比圓形近。
引用自:https://visionhelp.files.wordpress.com/2011/06/superposition.gif
2.相對大小(Relative Size)
相對大小運用了光線的照射原理,相同大小的物體,距離自己較近時,在視網膜平面投影的影像較大;距離自己較遠時,在視網膜平面投影的影像較小。如下圖,黑色球看起來比橘色球大,由此推得黑色球距離比橘色球近;橘色球看起來比紫色球大,由此推得橘色球比紫色球近。
3.直線透視(Linear Perspective)
直線透視也運用了光線的照射原理,當物體距離自己較近時,在視網膜上投影的影像較大;當物體距離自己較遠時,在視網膜上投影的影像較小。如下圖,有兩條完全平行於你的視線的平行線(鐵軌),當你將視線逐漸從近處拉向遠處時,這兩條平行線投影在你視網膜上的兩個影像間的距離會逐漸接近。當視線移至視覺最遠的極限距離時,兩條平行線投影在視網膜上的影像會匯合於一點。
你的視覺系統隊對於匯合的線條的視覺解讀導致了龐式錯覺(Ponzo illusion)。如下圖,你會覺得上面的平行線比下面的平行線要長,是因為你將兩條向上匯合的線條解釋成向遠處延展的線條,因此會錯將較上方的線條解釋成較遠的線條,因為較遠的物體需要比較長,才能在視網膜上產生相同長度的影像,因此誤以為上方的水平線條比下方的水平線條長,實際上,上下兩條水平線條是一樣長的。
【關鍵詞彙】
- 龐氏錯覺:由義大利科學家Mario Ponzo於1911年提出,內容提及影像的解讀會受環境背景的影響,並舉兩條向遠處延伸的線平行線會造成龐氏錯覺為例,月亮錯覺即為龐氏錯覺最典型的例子。
4.結構梯度(Texture Gradients)
結構梯度,表示在一個具有若干重複的物件的環境,如果物體距離越遠,則其單位面積影像含有的重複物件密度越高,所含的物件數目也越多;如果物體距離越近,則其影像單位面積含有的重複物件的密度越低,所含的物件數目也越少。如下圖,一個稻穗田,遠處的稻穗看起來比較密集,甚至會覺得稻穗兩兩黏在一起;近處的稻穗則看起來比較疏散,能清楚地分出每株稻穗。
引用自:http://pic.pimg.tw/linut/4af049992cc22.jpg
5.空氣透視(Atmospheric Perspective)
用眼睛觀察物體時,物體時常被周遭的溼氣或是灰塵等遮蔽,造成物體影像的模糊。因此用眼睛看較遠的物體時,影像也會比較模糊,用眼睛看較近的物體時,影像會比較清楚。如下圖下方的山因為比較清晰,而讓人覺得它比較近;上方的山看起來比較模糊,讓人覺得它比較遠。
6.明暗(Light and Shadow)
藉由物體的陰影以及物體的照光面和背光面,可以推知光源的方向、物體的立體形狀與物體朝向自己的方向。如下圖,可以透過陰影方向推得光源來自右上方,也可以從物體邊緣的背光面,推知物體為立體球形。
7.圖形水平面裡的位置(Height in the Picture Plane)
一般來說,相同的物體,如果被放在圖畫中較高的位置,看起來感覺會比放在較低位置的物體遠。如下圖,上方的紅色的花就看起來比下面的粉紅色的花還要遠。
8.調適作用(Accommodation)
當眼睛注視一個較近的物體時,控制水晶體(crystalline lens)的肌肉會拉緊,讓水晶體收縮;當眼睛注視一個較遠的物體時,控制水晶體的肌肉便會放鬆,讓水晶體伸張,如下圖。而控制水晶體的肌肉會將其鬆緊程度傳回大腦,作為判斷物體遠近的依據。但是調適作用的極限距離為1.2公尺,如果超過了1.2公尺,調適作用近乎失效。
【關鍵詞彙】
- 調適作用:此處指對於不同距離的物體,水晶體肌肉調整至特定的鬆緊程度,洽使物體的影像焦點能聚焦在視網膜上。
(四)月亮錯覺(The Moon Illusion)
當我們在地平線附近看見月亮時,總覺得月亮特別的大,但是當月亮上升至天頂位置時,又覺得月亮沒有在地平線附近時來得大,如下圖,明顯感覺到地平線附近的月亮比天頂位置的月亮還要大。
以前人以為是大氣層放大了月球,但事實上大氣層並沒有放大的功能,如下圖,用連續拍照的方式不難發現,在月亮上升的過程中,其影像大小完全沒有改變。事實上,月球在地平線附近時,會比在天頂位置還要遠一個地球半徑的距離,因此地平線附近的月亮影像,會比在天頂位置的月亮影像小1.5%。那究竟是什麼原因讓地平線的月亮看起來比較大呢?
因為在地平線附近有許多的近物,好比建築物、群山等近景,提供了大量的深度線索,透過這些深度線索,人的深度知覺會主觀將月亮的距離,不斷地向後推,而地平線無限伸展,讓眼睛運用直線透視的視覺線索,大大地加強龐氏錯覺。如下圖,後面的球看起來比前面的球大,但事實上,前後兩顆球是一樣大的;而當月亮在天頂位置時,因為附近缺乏近物可以做相對距離遠近的比較,因此龐氏錯覺並不顯著,人的深度知覺也無法正確地推估月亮的實際距離。這也是為什麼地平線附近的月亮看起來比較大,天頂位置的月亮看起來比較小的原因了。
【關鍵詞彙】
- 輻合作用:原意指流體向同一個中心點匯集,此處指兩眼球向兩眼中間旋轉的現象。
- 相對運動視差:視差表示從兩個不同的觀測點,觀測同一個物體的視網膜影像的差異程度。一般來說,越近的物體,視差越大。而相對運動視差表示,與觀測物體有相對運動時,物體在兩個不同的時間點觀測的影像的差異程度。
- 圖像線索:藝術家將三次元影像中的深度,巧妙地呈現在二次元圖畫的手法;可延伸為一個二次元圖片裡,隱含三次元影像深度的線索。
- 龐氏錯覺:由義大利科學家Mario Ponzo於1911年提出,內容提及影像的解讀會受環境背景的影響,並舉兩條向遠處延伸的線平行線會造成龐氏錯覺為例,月亮錯覺即為龐氏錯覺最典型的例子。
- 調適作用:此處指對於不同距離的物體,水晶體肌肉調整至特定的鬆緊程度,洽使物體的影像焦點能聚焦在視網膜上。
六、動機與知覺
在每天的生活中,我們的眼睛、耳朵、鼻子和皮膚等不斷的接受外來的訊息,然而這些訊息的數量超過人們認知系統所能掌握,故我們不會意識到所有的訊息,而是會優先注意特定的訊息,並抑制其他訊息,我們稱其為選擇性注意(Selective attention)。舉例來說,當我們在找尋某一樣東西時,我們會注意那一個我們所想要找尋的東西,而忽略附近其他的東西。 當我們同時做好幾件事情時,我們會把心力分配到這些事物上,此即注意分配(Divided attention)。
注意分配與人儲存和加工訊息的能力限度有關,由於人們對於熟練的活動不需太多的注意,我們便可以把心力分配到其他事物上,例如熟練的駕駛不像新手必須對於每一個駕駛動作投入全部的注意,而能夠一邊開車,一邊聆聽廣播的內容。
注意也會受到刺激的差異對比和變化的影響。與其他刺激相比,鮮明的刺激(強度很大、很不尋常時)通常更容易獲得注意,例如安靜的圖書館突然傳出巨大的聲響,又或者是在人群中奇裝異服的人特別顯眼。 適度的重複刺激可以增加訊息的接受度,在日常生活中的電視廣告或是網路廣告便經常使用這種效應。然而若是頻率過高,反而可能產生慣性,亦即對刺激的過度熟悉,導致對該刺激失去注意力。
【關鍵詞彙】
- 選擇性注意:優先注意輸入的特定的感覺訊息刺激。
- 注意分配:在同一時間,將心力、心理資源分配到兩種以上不同的工作上。
(一)注意和知覺
相信大家在小時候都聽過「齊人偷金」這一個故事,在此為大家簡單複習一下:「昔齊人有欲金者,清旦衣冠而之市,適鬻金者之所,因攫其金而去。吏捕得之,問曰:『人皆在焉,子攫人之金何?』對曰:『取金之時,不見人,徒見金。』」
這個故事便說明了知覺和注意之間的關係。 心理學家Arien Mack和Irvin Rock認為,沒有注意就沒有知覺。當人們的注意集中在一個物體上時,他們對另外的物體就會出現盲視,即便這些物體曾的的確確出現過。Mack和Rock把這種效應稱為不注意盲視(Inattentional blindness)。
在諾貝爾得主心理學家Daniel Simons和Christopher Chabris的影片實驗中充分的展現了不注意盲視的現象,當我們把注意力集中在我們感興趣的事物上時,我們可以更仔細觀察到這些事物的細節,然而卻忽略了周遭的事物。
【關鍵詞彙】
- 不注意盲視:無法察覺非自身所注意的感覺訊息刺激。
(二)習慣化
習慣化(Habituation)指的是對一個不便或是可以預期的刺激因其連續出現而變得熟悉,使得反應的傾向減弱。舉例來說,如果你周遭有人做出奇怪的舉動,例如用鉛筆剔牙,一開始你會覺得吃驚,做出較大的反應,但經過一段時間之後,你可能就見怪不怪,做出較少的反應。
而習慣化(habituation)和感覺適應(sensory adaptation)有其不同之處。感覺適應指的是感覺器官持續接受刺激一段時間感覺敏感度降低,差異閾值隨之增大,此時必須增加刺激強度才能產生感覺經驗。
當我們在接受新異性刺激時,在我們意識到之前,我們的身體便會為接受這個刺激做好準備,例如頭轉向刺激物、瞳孔放大、腦電波變化等,這種生理反應狀態被稱為朝向反應(Orientation response),簡稱OR。當一個訊息反覆數次之後,便開始習慣化,進而使朝向反應減弱或消失。
【關鍵詞彙】
- 習慣化:對於一個反覆出現且沒有變化的刺激朝向反應減弱的現象。
- 朝向反應:機體面對新異性刺激,為準備接受訊息所表現出的變化。
(三)動機和注意
動機往往與注意十分相關。當你在運動過後滿頭大汗感到口渴時,與飲料、水等相關的詞彙就特別容易吸引到你的注意。正因為這個原因,在運動場旁你經常可以看到運動飲料的廣告,目的正是引起你的注意。與性有關的內容容易引起一般人的注意,故我們時常可以看到性與廣告之間的結合。在電視廣告中,香水、牛仔褲、沐浴乳等都時常可以見到運用這類手法來刺激與性有關的動機以獲得觀眾的注意。
除了性以外,與焦慮有關的內容也容易引起注意,常見的牙膏、漱口水、生髮水廣告便常利用人們對於口臭或是禿頭的焦慮吸引注意。 動機除了和注意有關,還可以改變知覺。根據McClelland和Lieberman的發現,不同成就動機的人,對不同詞彙的辨識能力會有所不同。
相較於成功動機較低的人而言,成功動機高的人容易辨識出代表成功的詞彙(例如:奮鬥、努力、肯定)。情緒性刺激是各項刺激中最容易吸引注意的,其可能原因為情緒性刺激與非情緒性刺激差異大,故容易被偵測。
七、期望性知覺
(一)知覺加工
知覺的加工主要可以分為兩種途徑,分別是自下而上加工(Bottom-up processing)和自上而下加工(Top-down processing)。前者這個途徑描述我們從一個個細小的感覺訊息拼湊,進而形成完證的知覺,例如在聽音樂時,當你聽到一段很有特色的旋律,你可能突然發現這一首音樂是貝多芬的作品;而後者則是指透過我們所擁有的既有知識、經驗等,找到幾個關鍵特徵,並把各種感覺特徵組成一個有意義的整體,例如當你在遊樂場等你的朋友時,你不會把每個路人和你的朋友相比較,而是你的腦中有一個你的朋友的整體形象,當走過來的人符合那個形象,你才會進一步辨識確認是不是你的朋友。
這就如同觀賞畢卡索的名作《格爾尼卡》一般,當你第一次觀看時,你所使用的是自下而上加工,從各項特徵中,你得以辨識出被扭曲或簡化的公牛或是人體;之後你在一次觀看這幅畫時,你使用的是自上而下加工,你可以馬上就看到那些在畫面中所呈現出來的東西。
【關鍵詞彙】
- 自下而上加工:從環境中許多基本的感覺訊息分析,並形成完整知覺的過程。
- 自上而下加工:利用既有知識找到關鍵特徵,短時間內將各種感覺組成一個有意義的整體。
(二)準備、定勢和覺察
接下來所要探討的是知覺期望(Perceptual expectancy),或稱知覺定勢(Perceptual set)。它指的是一種心理活動的準備狀態,人們按照期望、背景、動機而非實際的物理刺激來感知刺激,例如在閱讀英文草寫的書信時,我們不會一個一個字母去辨識,而是按照期望和上下文來推斷,這就是知覺期望的作用。
在某些情況下知覺期望也可能帶來困擾,例如在跑道上等待的跑者期望聽到起跑槍響,在聽到外面的其他聲響時可能被誤導而就這樣跑了出去。
許多時候知覺期望是透過暗示所形成的。前蘇聯心理學家包達列夫(Алексе́й Алекса́ндрович Бодалёв)在研究期望對知覺影響的實驗中,向兩組大學生出示同一個人的照片,在實驗前告訴第一組學生這個人是個罪犯,告訴第二組這個人是位科學家,要兩組學生寫下對這個人相貌和特徵的描述。實驗結果第一組描述「雙眼深陷表明他內心的仇恨、凸出的下巴表明他犯罪的決心」,然而第二組卻認為「雙眼深陷表明他思想的深度、凸出的下巴表明他克服困難的意志力」。從例子可以發現,這些暗示會造成知覺的扭曲。 下次在見到新朋友時不妨想想,究竟你對他的認知是真的你所看到的他?還是別人向你描述的他?
【關鍵詞彙】
- 知覺期望(知覺定勢):根據自身的期望以特定的方式感知刺激。
【期望性知覺box1】釜中蛙綜合症
心理學家Robert Omstein和生物學家Paul Ehrlich提出我們所面臨許多大規模的危脅都類似於釜中蛙綜合症的現象。如果把青蛙放進釜中,慢慢地將釜中的水加熱,青蛙並不會發覺,直到被活活燙死。
我們的知覺系統對於大而快的變化注意得較多,而對逐漸的變化不敏感,這或許是人類進化的結果。當人類作為狩獵者時所發展出有助於生存的知覺功能(對於會動的獵物或可能的配偶能做出較大的反應),現在可能變成缺陷。
八、超感知覺
超心理現象的種類繁多,舉凡我們在戲劇、小說中所看到的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都可以被囊括在內。一般超心理學將研究領域分為超感知覺(ESP:Extrasensory perception)和心靈致動(PK:Psychokinesis)。其中超感知覺指的是不用感官或感覺訊息而可以有所知,即使在完全隔離的狀態下,仍然能知覺到人、事、物的狀態或性質;而心靈致動則是指不經由已知的物理力量移動物體或是改變事物。由於本文篇幅有限,故將著重於超感知覺的探討。
超感知覺基本上包含了「超感視覺」(Clairvoyance)、「心靈感應」(Telepathy)、「預知」(Precognition)三個部分。
【關鍵詞彙】
- 超心理學:對於不尋常心理事件的研究。
- 超感知覺:透過感覺器官以外的方式獲得知覺感知外在的能力。
- 心靈致動:透過心靈來控制或影響物質的能力。
- 超感視覺:俗稱千里眼,可以不受距離或物質屏蔽影響看到東西。
- 心靈感應:俗稱讀心術,可以閱讀他人思想。
- 預知:預言未來的能力。
(一) 對於ESP的評斷
從電影或電視中,我們經常可以看到有關於超感知覺的描述。然而究竟超感知覺是否真的存在,至今仍然是心理學界不斷爭論的問題。舉例而言,在2015年12月13日勇士隊作客公鹿主場時,場邊球迷穿著一件寫著「24–1」的T恤,象徵勇士隊即將24勝1負敗給公鹿隊,結果最終勇士隊真的敗給了公鹿隊。這樣的巧合難道可以說明預言是真實存在的嗎?想必不能!事實上,人們時常沒有注意到巧合經常發生,而這些「不尋常的事件」發生機率其實不低。故心理學家對於超心理學抱持著謹慎的態度,並訂定了嚴格的標準以檢驗ESP的真實性。
(二)超心理學研究的有效性
如前面所提到,為避免研究的偏誤或騙術等因素影響實驗結果,心理學家訂下了一些嚴謹的標準,只有滿足這些標準的研究才能被心理學家接受。以下分別列出上述之標準。
1.控制嚴謹的標準
此處所指之標準分別對於實驗的材料與實驗的程序進行規範。首先,對於實驗所使用的材料常見的規範有:
(1)唯一性:實驗材料是獨一無二的,以避免調換,例如當場書寫的標記。
(2)不可複製性:實驗材料必須是無法複製或是無法在實驗時間內複製的。
(3)不可逆性:實驗材料一旦遭動手腳便遭破壞而不可復原,以避免作弊等情形發生,例如將實驗用的紙牌護貝。
(4)符合雙盲原則:實驗的執行者與受試者皆不知道材料的內容,避免執行者無意識地透過眼神、臉部表情或唇動等給了受試者材料
的線索,以排除作弊或是洩漏訊息的可能。 而實驗程序則需滿足嚴密的監控、嚴格的統計考驗、忠實的數據紀錄,以避免作假或是統計謬誤的情況產生。
2.可重複性的標準
若是一個研究無法被有效的重複,亦即以同樣的實驗方式得到相同結果,那麼這個研究結果便會遭受質疑。尤其在許多有關於超感知覺的研究中並不是每個實驗都有統計上的顯著效果,許多研究也就因此不被接受。
3.抽屜問題
抽屜問題(file drawer problem),或稱發表偏倚,意思指的就是一般在發表時並不會將不顯著的研究結果公布出來,這使得統計結果出現偏誤。這個問題的解決方法為徵求統計結果不顯著的研究在期刊上發表,若不顯著的研究數目小於能使原有資料無效的研究數目,則原有資料便可被學界認可。
(三)結論
有關於超心理學的研究固然有趣,但時至今日能夠被科學界所接受的超心理學現象仍是少數。就目前而言,我們對於超感知覺的理解還是很少。期望未來的人類能夠不斷探索新知,解開這些有趣的謎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