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教養觀

行為主義的動機理論:

行為主義的動機理論是重視外部動機的理論,希望藉由獎勵與懲罰來調控學習者的學習動機,如「胡蘿蔔與大棒」,故若學習者學習動機低落,這意味著教師應調整學習環境帶來的刺激。

將這個想法套用至我國傳統的教育方式上其實相當自然:教育者藉由外在獎勵(讚美、嘉獎、獎品)以及懲罰(訓誡、體罰、勞動服務),來控制學習者的學習動機,進而影響學習成果。

林文瑛(1995)曾從本土社會普遍被接受的教養行為──體罰著手,企圖了解一般教師與父母主張體罰的教養觀。由傳統說法,如「玉不琢,不成器」、「養不教,父之過」等,作為贊成體罰的理由。但由傳統家訓入手,探討傳統教育觀念的「嚴教觀」、「懲罰取向」等,卻發現對現代父母與教師的體罰傾向,只有10.6%的解釋力。

林文瑛認為,教養觀無法預測教養行為,原因是教養行為並非單純是哲學理念或思考的具體反映,他是人性觀(自覺或不自覺)與教養觀共同參與的具體實踐。為驗證此假設,本土學者選擇能力觀作為主題,探討父母的能力觀,以及能力觀與父母針對子女學習行為的教養觀之關係。

選擇此主題,主要是因為許多研究均指出,父母最常出現管教行為的時期多半為子女的國中、小階段,而最常管教的是子女的學習行為。在本土學者有關體罰的行為的研究中,父母與子女對體罰的察覺曾出現有趣的差異:父母認為自己多半體罰子女違反道德的行為,子女卻說父母最常因學習方面的問題體罰他們。其中透露的,可能還是父母教養信念與行為的不一致,換句話說,父母在觀念上可能認為道德層次是教育的主要目標,行為上卻不自覺地重視子女的學習表現。此外,林文瑛與王震武(1995)的另外兩個研究反映出與此推論一致的重要事實:父母的教育目標常常十分道德取向,也是十分能力表現取向。而現在這樣一個高唱知識經濟的時代,父母的教養行為愈來越與知識的學習牽扯不斷,也越來越在乎子女與他人的競爭,因此釐清「先天/後天」、「可塑性高/可塑性低」、「成就反應能力/成就反應努力」等傳統能力觀,究竟如何影響父母的教養觀及教養行為,顯然是有必要的。

研究一:

對宜蘭地區18位父母實際教養子女的過程,梳理出教養行為背後的人性能力觀──能力的個別差異來源、能力受環境影響而改變的可能性,以及能力與表現之間的關係等等。訪談的問題主要包括一些能力觀的問題。而有關能力觀的問題舉例如下:

  1. 能力不好的可以改變嗎?那些看起來比較不聰明的小孩,是不是有可能透過某些教養而變聰明?
  2. 聰明的小孩是不是成績一定很好?為什麼?
  3. 假如你的孩子學業成績表現不好,你會用何種方式來要求孩子有好的表現?
  4. 你認為社會上重視什麼樣的能力?

綜合訪談結果,研究者歸納如下:

  1. 父母一般均傾向認為,能力有先天的個別差異。
  2. 多數父母持多元智力觀,但亦有一元智力觀。
  3. 無論持一元智力觀或多元智力觀,一般均認為環境對能力的影響十分有限,因此在學習方面通常都是注重學習態度,而非學習表現。
  4. 父母普遍認為努力是表現能力的中介變項,沒有好表現並不能就斷定孩子沒有好天賦,還要看他是不是夠努力。
  5. 受訪的父母認為一個人早期的表現能夠反映天賦能力,而最終斷定是否有能力的指標,仍然是表現。

因此,就訪談結果而言:

  1. 父母顯然較傾向「能力不可塑」的能力觀
  2. 父母認為較小的孩子有較大的教養可能性。

研究二:

為了證實研究一的訪談結果,並進一步釐清能力觀與教養觀之間的關係,作者設計一份重點以「能力可塑性」、「能力觀與表現歸因的關係」、「能力觀與教養觀的關係」為主軸的研究。

假想案例主要以「表現歸因」以及「教養觀」為標的。舉國小生案例如下:

小強是國小三年級的學生。他好玩、上課不專心、喜歡看電視及漫畫。他的考試成績一向不理想,老是落在班上的後半段。(「不用功而成績不好」) 君君也是國小三年級的學生,他乖巧、聽話,上課專心,家庭作業也都很認真完成,可惜考試成績一向不理想,老是落在班上的後半段。(「用功而成績不好」)

讀了案例,受訪者需要反映的項目包含:

  1. 「表現歸因」的問題:受訪者就案例主角成績不佳的原因,在「能力歸因」與「努力歸因」上做判斷。
  2. 「教養觀」的問題:主要以受訪者對父母「教養有效性」以及「教養行為傾向」的反應作為指標。

研究者得出以下結果:

  1. 能力可塑性 結果與作者預期應該集中在兩極端(能力可塑與能力不可塑)雙峰的結果相異。其次,研究一結果顯示,父母基本上認為能力是天賦,不是可受環境左右的;而研究二卻顯示,父母比較認同「能力可塑」的陳述。
  2. 能力觀與表現歸因 只要不用功的情境,父母幾乎相當一致的認為案例主角成績之所以不好是因為不夠用功。相對地,當十分用功卻依然成績不好,有超過五成的父母會歸因到聰明才智不足。此結果相當程度驗證前面所述的能力與表現的中介變項之說法。
  3. 能力觀與教養可能性 一般而言,無論用功與否的情境,父母均傾向加強管教可以有效改變學習表現的判斷。而值得注意的結果有二:其一,教養可能性的判斷有隨小孩年齡漸長而下降的趨勢。其二,教養可能性的判斷會因孩子的用功與否而異。
  4. 能力觀與教養行為傾向 父母最常使用的教養方式為:改變孩子的學習環境、用獎勵的方式加以善誘。顯然,能力觀與教養方式的選擇是有關係的。甚至整理後可以發現幾個有趣的現象:
  • 持低可塑性能力觀的之父母比持高可塑性能力觀之父母較常採用「處罰責罵」的方式。
  • 認為能力可塑性越高的父母,多採用「鼓勵開導」教養方式。
  • 持高可塑性能力觀者使用較多正向(如「獎勵」)的教養方式。

results matching ""

    No results match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