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籍影音

在了解意識的基本觀念與閱讀各式研究後,你們是否對「意識」有一定程度的理解呢? 此章節提供一些參考書目和影音資源,讓對於意識還有疑問或是想要了解更多的讀者能得到相關知識。接著,就讓我們繼續延伸閱讀,用更多元的觀點探索「意識」。

一、通論式書籍

1.《意識新探》

作者:Susan Blackmore

譯者:薛貴

出版: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7

圖片來源: 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CN10539587

本書因為出版社的特殊關係,為中英雙語版本,如此方便學生在初初接觸普通心理學關於「意識」章節的討論時,除了能就後半中文版本部分進行直接流暢的閱讀,也能在遇到相關關鍵字的討論時,向前對照相關之英文部分做更多資料索引。

全書共分為八章,分別是:

  • 為什麼關心意識之謎

  • 人類的大腦

  • 時間與空間

  • 一個巨大的幻覺

  • 自我

  • 意識意志

  • 異常的意識狀態

  • 意識的演變

從其章目的安排,我們可以從最初的原始疑問:「意識是什麼」循序漸進至人類大腦的運作與組成,接著在第三章中觸及意識建構的核心,分別從神經科學與量子物理學的角度切入,使得人們可以藉由外部感官的刺激(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內部感官的成形(作夢、想像)及思想等如何競爭進入意識體驗,使我們得以連結現實世界及自身的抽象意識流。第四章則討論意識究竟是真實存在的實體或是只是提供了人們一種幻覺的投射,並以視覺現象做為主要例子說明──在「大幻覺理論(Grand illusion theory)」下,非注意盲 1變化盲 2如何反應了意識的作用,並且其與傳統感知理論的巨大差別如何能夠應用到人工智能的「具體化認知/生成認知」中。隨後在第五、六章中,作者透過解析大腦左右半球的功能與組成,輔以幾個經典實驗案例,說明從人類最久遠存在以來的哲學討論,到催眠通靈的神祕經驗,最後是理性的科學理論框架,意識在人們生活中扮演著何等重要的腳色,左右了人們的自我認同與行動決策。第七章則從睡眠與做夢談起,進一步延伸到精神類藥物及超越常理的經驗討論,並且提出特定的行動實踐(如冥想)在意識科學研究中始終佔有一席之地;最後一章則綜合了前述所有討論,指出意識的科學研究始終都是隨著人類生活的需求與發展在不斷變化的,人們的主觀經驗可能影響我們對客觀世界的認知與建構,另一方面,客觀存在也會反過來形塑我們的知覺與思想。

簡而言之,透過這本薄薄270頁的小書,任何人都可以輕鬆掌握這幾十年來的精神科學與心理學發展進程,及關於意識的討論如何隨著時間與不同領域的知識累積,而有了不一樣的應用與認識。

【1】非注意盲(inattentional blindness),指大腦進行多工處理時,因為注意力集中特定焦點,在資訊量龐雜而頻繁刺激時,沒有發現背景中的醒目的意外刺激的現象。主因在於注意力分散或任務繁重,佔去過多認知資源,而選擇性忽略背景刺激。

【2】變化盲,指人們對通常容易注意到的背景的大變化反而可能無法察覺,可能原因為變化後的刺激表徵未能顯現,或是和原刺激表徵無法比較或是相互融合等,使大腦無法進行區辨。


2. 《看見紅色:憤怒》

作者:Nicholas Humphrey

譯者:梁永安

出版:台北,立緒文化,2010

圖片來源:http://www.eslite.com/product.aspx?pgid=1001118971952505#

這本書作為哈佛講座的演講內容集錄,收錄了倫敦政經學院自然哲學與社會學中心Humphrey教授關於意識的七個講題,有別於傳統在心理學與精神科學對於意識的討論多集中在各式各樣的科學試驗及大腦與感官神經的交互作用外,以其作為基底轉化而為人們日常生活中各種各樣意識生動作用的時刻,並且多方觸類旁通說明意識在社會科學領域中又扮演著何等重要的角色。

第一章作為引言說明Humphrey教授所營造的演講氛圍是「一片紅色」,並點出本書主題在於解釋意識在哪方面攸關重大,並指出這樣的討論主要都可歸結到和人類自尊攸關的三個理由:首先,意識的存在呼應了人類在形而上層面有別於其他諸多生物的自重感與特殊性;其次意識雖無法輕易為外人道知,卻是每個人私底下深知的一種秘密知識。最後,意識的特殊性在於人們雖然用各種科學方法與定義試圖探索意識的疆界,但我們始終無法真正掌握或宣稱我們掌握了意識運作的真正秘密,而使得意識(或說意識研究)的地位始終如一。

於是在進入第二章後,Humphrey先以投影幕上的紅色說明人們的感官知覺在現象學的知識領域中如何建構,接著援引了人類和恆河猴與鴿子的對比研究,輔以古今中外的文學家、畫家、劇作家對於顏色的描繪與使用如何貼合我們對於色彩的認知,最終拉到維根斯坦的哲學討論中,總結現象學分析中意識的6大議題:

  • 現象經驗/命題態度

  • 感官感覺/知覺

  • 價值/事實

  • 第一人稱/第三人稱

  • 心靈的推理理論/心靈的模擬理論

  • 存在(being there)/空(emptiness)

隨後的二到七章便是針對上述六個議題做更細緻的討論,如在第三章中便以「盲視」作為主題,以猴子海倫與白內障致盲的女孩H.D.為例,藉由一系列的實驗與後續研究,說明人們的感官感覺與知覺的關係,又具有什麼樣的作用,這樣的感覺與知覺經驗如何構成意識與達成其所欲達成的功能。

隨著章節的推進,Humphrey並不甘於只是討論實驗案例與意識的科學研究進程,更多的關注其如何影響人類社會中種種社會互動與「自我」的建構。「同理心」的投射性在全書後半作為主要核心,一方面扣連了前面章節提到的共同意識,反映意識事實是人與人之間互相溝通的重要存在,另一方面更是個體在分化及建構主體認同的經驗條件。於是意識既是自我的基礎,更是人類社會網絡的抽象根源。


二、主題選書

  1. 《A.I.人工智慧:不可思議的心靈》

作者:Igor Aleksander

譯者:沈高毅

出版社:台北,楊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1

意識研究的應用討論中,非常關鍵的一個方向便是人工智慧的研發,特別是在進入21世紀之後,各種科技的無限可能性除了提供人們更舒適便利的生活,許多時候其實也是在挑戰人類關於自我的想像以及創造的可能性。人工智慧的出現與進展不只是科幻小說或動漫的熱愛主題,在於當代的科學研究中更始終扮演著重要的里程碑。那麼究竟人工智慧與人類的最根本差別為何呢?意識的有無及如何建構或許就可是列居其中最重要的因素。

本書有十個大的章節,從最初的基本猜想神經元與思考的關係,討論人們對於人工意識的想像是一串方程式或哲學辯論,到自動人與大腦的恆久對抗,一方面說明大腦如何創造意識及機器的行為功能,另一方面則說明學習與程式化的系統轉換在人們的生活世界中,如何在不同位面發生;第四章與第五章則說明自我意識如何可能與形成,及睡眠與夢對人們帶來什麼樣的影響,及意識如何可能被機器或說人工智能所擁有。第六章與第七章則說明語言、文字、圖像怎樣建構人們的抽象符號世界,使溝通得以可能,這樣的法則又該如何轉換而為人工智慧所擁有的效能。第八章和第九章則更進一步的論及感官知覺、本能與情感及心靈在人類生活中如何習以為常的作用著,而這些特殊的抽象經驗對應到機器人的設定時,可能應運而生各種多樣性目的的機器人,以及在科幻小說中的機器人以實際的當代科學觀點檢視,具有什麼樣的遠見或是過慮。

最後的章節則是以一場假設發生在2030年的未來訪談,模擬當時的人類與研發出的人工智能在各領域知識層面及生活中可能發生的發展與衝突可能的對話,呈現人們在初初邁入21世紀時,對於人工智能的想像與憧憬。值得一提的是,本書的每一個章節在章末都會有一頁特殊設計的書信或是對話,來自多工處理器(或說人工智慧協調者)Molecula的立即回饋,除了可以簡單的回應該章節提出的諸多困難與問題在於人工智慧看來的想法,更增添了全書的趣味性與可讀性。另外必須小小注意的是,本書出版年為2001年,距今已又是快要20年過去,許多情況或許已與過去不同,然而卻不失為一筆珍貴的資料,對比過去與現在的人工智慧研究進程。

三、<大腦的秘密檔案>

作者:Rita Carter,翻譯:洪蘭,遠流出版社

第八章——通往意識的高地

額葉不僅是形成概念、建構計畫、思想與思想結合形成新記憶的地方,更是「意識」的所在地,自我意識由此產生,情緒由身體的生存系統轉換成主觀感受,亦關係到注意力的集中、賦予世界意義,給了我們生活的目的。除此之外,最高的心智狀態其實是落在額葉的幾個「點」而已。

關於「意識」及其延伸出的「心智」研究分為兩大學派:

  • 認為意識是超越理解能力的先驗哲學,即笛卡爾的二元論(Cartesian dualism)認為心靈和物質兩個世界是分開的,而大腦屬於物質世界。

  • 另一派認為心靈世界是大腦活動的產物,因此意識是屬於物質世界,可被探索、解釋,而不需訴諸超自然。

覺識、知覺、自我意識、注意力、反思,皆是構成意識的「零件」。而意識經驗的品質取決於有多少「零件」的參與,以及如何參與。心智運作歷程之中,在意識產生之前有許多神經系統在大腦的各部位參與作業。

要產生整體的意識,光是使知覺突然間在額葉出現是不夠的。即雖然意識來自大腦皮質,卻需要整個腦來支持。腦幹、中腦、和視丘等等,皆是控制意識關於注意系統的一部份,將神經傳導物質送到皮質的各個部位去。和正常人不同,心智不完全者還有一些大腦活動在後面、側邊、額葉低處發生。

盲視,一種稀有的腦傷情況,卻可使患者觸及意識邊緣,即患者可以看得見,但卻不知道自己看得見。盲視患者的視覺訊息透過眼睛傳來,並經過視丘後,因盲視患者的「主要視覺皮質(V1)」受傷,掌管正常視覺的神經元死亡,無法在對各自的是也起反應而成了「盲點」。不過還有一個小的神經通路通到「V5運動區」,盲視患者的意識是正常的,這便是有些盲人看不見物體,卻能感受物體運動的原因。

意識最重要的作用不再於能做計劃、選擇、從一而終,或是不受潛意識大腦的影響, 而是對意義的直覺感,並能夠將各種知覺組合成一個天衣無縫的整體,從中找出我們之所以能存在的意義。

腹內側前額葉(Ventromedial prefrontal)以及亞數皮質(subgenual cortex)是大腦情緒的中心區,其中躁鬱症發病時,此區域特別活躍,而憂鬱症正相反。緊密地將意識的腦與潛意識的腦結合在一起。他將各部位整合成一個完成的自我,使我們的知覺有意義,並將兩者結合在一起,成為一個有意義的整體。

意識不是一個實體的東西,而是一個歷程。儘管「什麼是意識?」,在現代科學仍為一個尚未解開之謎

至今,大部分的認知科學家或神經科學家認為意識實在過於哲學性與捉摸不定,無法用實驗的方法研究。然而,本書作者卻抱持相反立場,認為唯一可行的方法就是以實驗攻城。

因此,作者假設意識的不同層面都有一個共同的基本機制(或多個),選擇了哺乳類的視覺系統,因為人類的視覺意識是產生對目前景象最好的解釋,這需要動用到人類過去的經驗,不論是我們自己或是祖先世代留在我們基因中的,都會使對自主化的動作(如說話或動作)輸出提供對好的資訊。

「視覺意識」包含多種歷程,意識確實受到視覺性注意力的滋潤,雖然對視覺意識而言,注意力並非必要。注意力是來自感覺,或是來自大腦某個部位的計畫,而視覺性的注意力可以被導向視野中的某處,或導向一個(或多個)移動的物體上,為了解釋視覺輸入,大腦必須聯合激發時最能代表「外在景觀」的神經元,然而,達成這種行為的神經機制現在尚有爭議。


四、<腦中有情 The Emotional Brain>

作者:Joseph LeDoux,翻譯:洪蘭,遠流出版社

第九章 再論感覺

1. 覺識的平台

工作記憶使我們知道「此時此刻(Here and Now)」是這裡,現在正在發生,也是當今許多現代科學家所同意的,所謂「意識」就是覺識到工作記憶中所進行之事。

工作記憶亦是一個容量有限的序列處理者,它創造並且操弄符號的表徵,監控低層特定處理者。因此,工作記憶可以說是轉變成意識之前的一個關鍵部分。

思想的意識和潛意識層面有時是用序列和平行的功能來描述。意識的做事法是序列的,一次一個,而潛意識因為由許多不同系統所組成,似乎是平行處理。

有的認知科學家認為意識是有限的容量和序列的處理,位於所有認知階層中的最頂端,凌駕於平行處理的各種特別目的地的處理者;另外一些學者卻認為意識是一個虛擬的序列處理者(virtual serial processor),它是個平行處理者,但行為做的像是序列處理者。

序列處理者是用操控符號的方式來製造它的表徵,而我們只有對符號表徵的訊息有意識。平行處理者是在符號下運作,他們的運作是不能直接透過意識去得知的,因為不是所有的符號下處理都送回意識處理者那裡去,因此有時,符號下的運作我們並不自知。

意識是在頂端,所以它可以用外顯的符號語言去說明它的目標,例如「起身走動」,不需要地送詳細的只是告訴肌肉細胞如何收縮,因為這些在低層的處理就已處理相當完善了,意識只需要接受低層處理者計算的結果就夠了。該推論使我們了解我們知道心智運算的結果,卻不知道運算的過程;會做一個行為,卻不知道這個行為的肌肉如何牽動。

2. 情緒表徵

並非指「工作記憶正是解開意識之鑰」,而是把工作記憶當作解釋「感情」的原則,「感覺」是當特定情緒系統的活動使它在工作記憶中被表徵出來,而這個表徵又達到意識的程度。

3. 從意識的評估到情緒

  • 杏仁核直接影響皮質

    杏仁核與皮質的連結使杏仁核的防衛系統可以在我們面對危險時影響我們對情境的注意力、知覺、和記憶。它提供工作記憶訊息,出現的東西可能是好是壞,但它不是產生對於該物體是好是壞的感覺。

  • 啟動杏仁核

    除了皮質直接對杏仁核的影響之外,還有好幾種間接的管道使杏仁核可以影響皮質的處理歷程(杏仁核投射到皮質的各個區域),其中一個重要管道就是大腦的激發系統。

    情緒的刺激會引起激發,但其他刺激不會,新奇的刺激所引起的激發不動用到杏仁核,它是直接由感覺系統進入激發系統,這種激發效果很快就習慣化了(habituate)。

    假設刺激是有意義(如危險),則杏仁核便立即採取行動,它也會立刻啟動激發系統。但如果刺激一直出現,又被杏仁和解視為具有危險性,激發系統將會一直被驅動,這個系統就會反過來又使皮質特別敏感的處理此刺激。而杏仁核也因為接受激發系統的軸突輸入,所以杏仁核所激發的激發系統又使杏仁核更激發,變成情緒反應的惡性循環,使個體所在目前的情緒狀態中。

  • 身體的回饋

    自主神經系統(ANS)反應(改變血壓及心跳速率、毛髮豎立等等)及賀爾蒙反應歸類為內臟反應。當杏仁核激發會自動引發各種反應的展現(僵直不動、逃跑、戰鬥等等)和內臟反應出現時,便形成身體的訊號,送回大腦去。

4. 思想和感覺的差異

意識的情緒感覺和意識的思想在某些方面很相似,兩者都是工作記憶裡的潛意識系統運作過程中,次符號過程的符號(subsymbolic)表徵。兩者差異並非來自意識運作系統,而是來自不同的次符號系統,還有是因為情緒感覺所動用到的大腦系統遠比思想來的多。

5. 魚有感覺嗎?

要證明除了自己以外的任何人是有意識相當困難,但是不是不可能,依照我們在哲學上有多嚴謹。我們可以說服自己,別人也是有情緒感覺及意識的心智狀態,因為我們可以和他們說話,相互比較彼此的心智經驗(因為有共通的自然語言)。

在哲學上也許不能完全指出其他人是有意識的,但是從實用觀點來說,違背哲學的確定論,將別人當作有意識的人是比較實際可行的事。

因為所有人都有差不多的大腦結構,我們可以假設除了大腦病變者以外,人的大腦都有相似功能。假設我是有意識的,而你同樣也有大腦結構,那你也應當是有意識的。此種推理在知覺和記憶等大腦功能上是如此,在意識上亦是。

部分腦科學家認為,工作記憶的地方,意識的大門之稱的前額葉皮質,只存在於靈長類之外,根本不存在於其他動物之中。

行為上的證據顯示,除了高等靈長類之外,其他動物並無「自我意識(self-aware)」,因為他們無法分辨認識鏡中的自我。

自然語言只存在在人類的大腦之中,雖然大腦使的語言得以發展出的仍不清楚,但演化使大腦改變,進而使語言出現。

因此,可以頗有信心的支持別人也有意識的論點,但無法大膽推論其他動物也是否具有意識的心智生活。不論人類以外的生物是否有意識,其意識應當和人類相當不同,因為它們沒有語言。

作者認為意識並非思考和推理的先行條件或是等於思考與推理。動物也可以解決許多問題,但是他們並沒有特別意識到在做什麼,或是為什麼要這樣做。

意識是把思考提升到一個新的層次,但不等於思考。任何一個有機體倘若具有意識,那他就會有感覺,情緒並非因為他是意識的感覺而演化來的,而是以大腦的狀態和身體反應而演化的,它們是情緒的根本,意識的「感覺」只是情緒蛋糕上的點綴糖霜。


以下為若干影片為應用於意識方面的實驗,幫助我們更深入了解意識的作用。

五、David Chalmers: How do you explain consciousness?

影片網址:
https://www.ted.com/talks/david_chalmers_how_do_you_explain_consciousness

意識是人類存在的幾個重要基礎之一,每個人都具備意識,並且沒有比意識更直接的感受了。倘若人類不具有意識,生命中的一切便會顯得有些失去意義和價值,蓋我們藉由意識有形、無形的活動而有了生活的型態,因此意識某種程度上賦予了我們存在的意義。

1. 為什麼意識令人費解?

在意識的領域上,相關實驗的發展是緩慢的,許多人認為對意識進行研究有些詭異,因為意識是主觀的,而科學的本質是客觀的,兩者的概念有所衝突,所以儘管後來心理學以及神經學都有所進展,但意識的研究是二十幾年前才逐漸興起、發展起來。

而這也是為什麼意識是種最神秘最令人費解的現象,人能夠直接理解自己的意識,但無法知道他人是否皆具有意識。

二十年前, 改變開始了,人類對於意識的探索逐漸開始。神經科學家Francis Crick及物理學家Roger Penrose著手研究意識,雖然至今仍存在著幾個根本上的研究限制,以下述之:

近年來, 關於意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研究某些腦區同種特定意識狀態之間的聯繫。科學家們瞭解了某些腦區和面部識別有關, 有的與痛覺有關,還有的與快感有關,但這只是說明它們有相關性,還不足夠解釋原因。再者,我們知道這些腦區與某些意識經驗有關聯,但不知道為何有關聯。

人們有一套美妙的解釋鏈,習慣了用物理解釋化學,用化學解釋生物學,用生物學解釋心理學的一部分。但是意識似乎並不符合這一情形,因為一方面它是一個已知數,另一方面我們不知道如何讓它符合科學的世界觀,所以現在有些人認為意識是一種反常的事物。

本影片對於了解意識提出了兩個瘋狂的想法:

  • 把意識當成是一種基本概念

    一如科學家有時會把宇宙中空間、時間、質量作為一種基本概念,這樣的道理在研究意識上是相同的,我們應當假設意識為某種根本的東西,為自然界中基本的一部分,進而研究控制意識的基本定律。

  • 假設意識是普遍存在的

    這種觀點被稱作「泛心論」,意思是每個系統都具有某種程度的意識,所以不論是人、狗、蒼蠅,甚至基本粒子都有意識,一切事物皆有心理活動。但這僅表示所有系統都可能有一些原始的主觀體驗,一些原始意識的前兆。

    近年來神經學家 Giulio Tononi 採用一個關於資訊整合的方式,稱之為phi的數學測量,他推測 phi 和意識相關,在人類大腦中有令人難以置信的資訊整合數量, 而高度的 phi 值及代表著越大量的意識,即意識程度越高。 在Tononi的理論中,意識程度會因為生物的複雜度提升或下降,但絕不對降至為零。

    泛心論可以幫助我們將意識和物理世界相結合。物理學十分深奧抽象,它用一連串方程式描述現實結構,但又無法瞭解其現實基礎。從泛心論者來看,物理方程式可以是它現在的樣子,但同時也可以用它們來描述意識的量。這種泛心論觀點,有著改變我們與自然關係的潛質,也有可能產生一些社會倫理影響,而有些可能是違背直覺的。所以當我們思考意識的時候,會具有被迫改變觀點的傾向,但對於倫理目標和道德考量來說,最重要的不是關於意識的事實,而是意識的程度和複雜性。


六、Cheerleader inattentional blindness and smooth pursuit

影片網址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DISZ7zT8YQ

我們的大腦一天大概要接上上百萬條資訊,但是如果大腦要處理每個資訊的話,大概會麻痺吧? 所以大腦會優先過濾一些我們眼前的資訊,但是此時旁邊的其他為想細節就有可能被忽略,這就叫 「inattentional blindness(不注意視盲)」。

1. 實驗進行方式

此實驗室測試觀者的注意力,一開始觀者在一個有美式足球員和啦啦隊在一旁加油的球場比賽,而此時觀者是被要求要注意美式足球員是否有把球踢進球框,在球員踢進以後再問觀者是否又看見三位拉拉隊員將他們的上衣脫下,露出寫著“Made You Look”的黑色的背心。

2. 實驗結論及解釋

當觀者可能正感到懊惱時,實驗者解釋其實此實驗只是在鑽我們大腦的漏洞而已,是為了證明雖然這些小細節可能就在我們眼前,但我們卻可能會因為不注意視盲而忽略他。舉一個日常生活中易發生的例子,有時候當我們開車到了一個定點,卻發現自己對剛剛經過的路程中有什麼東西一點印象都沒有。當不注意視盲發生時,我們不能怪我們的大腦沒有去過濾這些訊息,因為他正在過濾他剛剛被下達的指令,如以上述的實驗為例的話,就是「被要求要注意美式足球員是否有把球踢進球框」這個命令。再者,實驗指出,我們的眼睛因為跟著移動的球或是美式足球員所以導致了失焦,便是因為「Smooth Pursuit」的緣故,也就是腦袋跟眼睛的合作讓我們看見快速移動的物體,卻忽略了其他的東西。

1. 非注意盲(inattentional blindness),指大腦進行多工處理時,因為注意力集中特定焦點,在資訊量龐雜而頻繁刺激時,沒有發現背景中的醒目的意外刺激的現象。主因在於注意力分散或任務繁重,佔去過多認知資源,而選擇性忽略背景刺激。
2. 變化盲,指人們對通常容易注意到的背景的大變化反而可能無法察覺,可能原因為變化後的刺激表徵未能顯現,或是和原刺激表徵無法比較或是相互融合等,使大腦無法進行區辨。

results matching ""

    No results match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