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青少年期的身體發展
(一) 身體機能
青春期(puberty)即兒童轉變成生理成熟、有生育能力之成人的性成熟時期,是人體重要的發展階段。此時外顯骨骼、內顯性徵都在急遽成長中。發展中最明顯的證據是第二性徵的展現。雄激素是影響男性生長的重要關鍵,而雌激素是影響女性生長的重要關鍵,不論是青少年男女,由於體內激素的作用,他們開始對性產生強烈的好奇和渴望。
青春期始於青少年期生長陡增(adolescent growth spurt),大約持續3到4年,不過每個人開始時間和發展速率皆不相同。平均而言,男孩會比女孩晚個2年。在此時期,性器官的發育是最為顯著的生理現象,此種改變主要分為主性特徵以及副性特徵,主性特徵為生殖器官的成長與成熟,副性特徵則為生殖器官以外的兩性身體差異,例如女孩子發育乳房、男孩子長鬍鬚,以及兩性都出現陰毛等等。
(二) 大腦
青少年的腦部將會繼續發展。青春期的大腦是腦區之間的連結會持續增強並充滿變動的獨特大腦。青春期大腦的最重要功能之一,就是根據環境來修正大腦中的溝通網絡,以改變自己的行為反應。這種特殊的變動能力,又稱為發展彈性,能夠幫助青少年在思考和社交上大步前進,但是不斷改變的本質也讓他們容易做出危險行為或發展出精神疾病。 青少年期高度危險的行為起因於大腦邊緣系統和前額葉皮質的成熟時間不一致。青少年初期,杏仁核和腹側紋狀體等掌管情緒、酬賞與動機的腦區域,也就是邊緣系統,功能會逐漸強化,此變化與賀爾蒙的變化可以解釋青少年情緒較為極端與易波動。而額葉區,掌管衝動與理智判斷的認知控制,會較晚(成年初期)才發展,因此青少年在管理其情緒、慾望和衝動時常會較無法掌控,暴力、帶有風險的性行為、自殺和意外事故等等在青少年期會急遽增加。
二、青少年期的認知發展
由於額葉皮質快速發展,青少年之認知正在上演一段奇妙的變化。根據Piaget的發展理論,青少年已經進入形式運思期一段時間,開始能夠處理抽象而複雜的問題,以及俱備運用演算法的能力,推導出符合邏輯的結論,同時也漸漸學會如何去處理沒有標準答案的議題,如愛情、人存在的普世價值等。
青少年認知發展中亦有一重要特徵,也就是容易產生自我中心主義(Adolescent Egocentrism)(尤其是在青少年早期)。其中可分為兩大特性:
想像觀眾(imaginary audience):
青少年時常認為自己是偶像劇中的男女主角,是全場矚目的焦點,此時他們會非常看重自己,因此在意他人對自身的看法與評價,期待自己能夠獲得他人肯定。舉例來說,若青少年在此時長了青春痘,他/她便認為全世界人都看到我的青春痘而產生自卑感──這也就是外表在這個階段非常重要的理由,青少年往往特別在意自身的形象。個人神話謬誤(personal fable):
此時青少年會無限放大自己,認為自己比別人更加獨特、可以成為眾人的英雄。由於認知的轉變,青少年開始認為師長們不能理解自己,而自身的想法絕對正確,進而聽不進師長們的勸告,並產生一種別人無法理解我的心態。嚴重者有可能產生無敵謬誤──認為災難不會降臨在自己身上,而有膽量去進行一些行為偏差的活動,如飆車、吸食毒品、加入黑幫等。
三、青少年期的社會情緒發展
Erikson的發展理論指出青少年期的主要任務為發展出自我認同(self identification),並了解「我是誰?」和「我要往哪裡去?」──也就是自我角色的統整。為了了解自己,他們嘗試、修正或放棄許多信念、角色和行為方式,試圖整合各種價值觀與評價,方能塑造自我概念,以建立自己和別人行為的標準,知道自己對重要事情的衡量標準,並了解自己的價值和能力。因為青少年會嘗試各種角色和行為,許多專家相信青少年期是個角色試驗期。
大部份孩子的價值觀和道德標準來自於父母,父母的態度將會影響其自我尊重的感覺。青春期開始後,同儕的價值觀和評價會越來越有影響力。青少年會把這些評價做一致性的整合。如果父母、老師和同儕都反映出一致的價值觀,找尋認同的過程會較為容易,但若父母和同儕等重要人物的價值觀有明顯的差異時,將很有可能造成衝突,而出現角色混淆(role confusion),無法將他所扮演的不同角色化為一個自我。
找尋自我認同有很多種方式,有些人在長時間的嘗試後,做出了人生目標並朝之邁向;而某些人自我認同危機(self-identity crisis)可能根本沒出現過,這些青少年接受了父母的價值觀,而成為了符合父母所想要的角色,也就是說,他們的自我認同很早就已經形成了;也有些人採取了偏差的自我認同,成為了和家人或社會的價值觀不符的角色;還有其他青少年經歷了較長時期的自我認同混淆(self-identity confusion),且很難找尋到自我,有些人甚至至成年時,也一直未曾擁有強烈的自我認定──這些人從未對任何事物產生允諾或忠誠。
理論上,認同危機在20歲成年初期或中期將會解決,進入到人生的其他任務。當自我追尋成功時,將會得到自我認同,若未能通過認同危機,青少年將會欠缺一致的自我感受,無法建立評量自我價值的一套內在標準,即Erikson稱呼的認同混淆。不過自我認同形成後,並非完全固定,在成年期中獲得不同的想法或興趣,都有可能會再改變他們的自我認同。
另一項自我認同的關鍵是自尊(self-esteem),指對自我價值的感受(Harter,1998),在青春期到成年期社會比較是自尊發展與形成的關鍵 青春期,由於身理變化主要受到荷爾蒙的影響,且呈現明顯的個體差異性 :有些青少年看起來就像成年人而有些模樣則無顯著差別,早熟與晚熟的差距深深影響青少年對外觀及身體意向的滿意度,甚至自尊心。 青春期在世俗觀點上普遍被認為是情緒起伏不定、內在混亂和叛逆的一群(Steinberg,Morris,2001),這可能源自於青少年具有想要逃離雙親以建立個人的個人認同的傾向。此一時期的青少年不在一味接受父母、單方的意見而傾向綜合共種價值觀與評估並形成個人意識,故常令父母感到挫折、沮喪或者難以理解而視為叛逆。然而,依據Steinberg和Morris的說法,實際上,大部分青少年只在初期的時候與家人衝突增加,之後便進入較穩定的親子關係 尤其當父母採取開放 民主 與尊重的教養方式 以及清析 明確的規定青少年很少會有長期的叛逆問題 相反的 若是父母對待青少年的方式過於嚴苛而且很少表現溫暖 讚美或者過度放縱則青少年不但容易與父母變得生疏,甚至容易產生情緒和行為問題。(Baumrind,1980) 整體而言青少年是一個發展其意度很大的族群,因此很難對其發展進行明確的劃分:一位青少年極可能在多個不同的領域處於不同發展階段
參考來源: 《心理學導論》(ATKINSON & HILGARD'S INTRODUCTION TO PSYCHOLOGY, 15E)Susan Nolen-Hoeksema.Barbara Fredrickson.Geoffery Loftus.Willem Wagenaar 著,危芷芬.田意民.何明洲.高之梅編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