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研究(英文期刊)
臉盲症的治療與國外最新研究
至今,科學界對於臉盲症已有將近七十年的研究,儘管生活應用章節中敘寫的,隨著近代科技技術的進步,人們對於臉盲症的病理與大腦辨識容貌與記憶的組織已經有全然的了解,然而由於人類大腦的神經結構相當複雜,以及後天受損部位不同而引起的多重辨識問題,目前心理學家仍然沒有研究出一套系統性治療臉盲症的有效方法。在這個章節,我們將討論目前的治療方法、超憶症與國外的最新研究發展方向。
一、傳統(目前)治療方法-土法煉鋼
治療過程分成兩個部分:診斷與治療 (一)診斷 研究者會透過多種測試去評估個人的臉孔辨識能力以及基本認知能力與視覺功能,前者是對於臉盲症主要的判斷依據而後者則是檢視出每個人的基本視覺與知覺能力。典型的測試有四種: 1. 先記誦多個沒有見過的面孔,然後再要求病人分辨 2. 辨認有名人士的臉孔 3. 同時看多張人臉,然後找出相似處與差異處 4. 看人臉以分辨該人臉的年齡、性別與情緒
(二)治療
現今的患者只能通過記住人面孔周邊細節—髮色、髮型或高度等細小線索—來輔佐認人,大多數輕度臉盲症患者在反覆練習記誦之下,都可以成功無誤地認清一些熟人,目前國外也已經出現成功治療的患者—Oliver Sacks。然而,這種治療過程相當困難且費時,還有不少缺點: 1. 時間的不確定性:由於患者是藉由細節記憶分辨人臉,一旦對方換了髮型或髮色,患者則需要重新再次去記住新線索好辨識熟人。 2. 治療效果有限性:重度臉盲症患者的成功率低。 3. 成功的有效性:患者僅能認出少數幾位自己親近的人,還是會影響正常社交。
二、國外最新發展方向
國外目前有關臉盲症的研究主要有兩個方向,一個為對傳統治療方法的改進,另一個則是開發新的治療方法,內容主要是朝研究超憶症與先天性臉盲症。
大腦辨認臉孔的神經過程-超憶者認臉功能的奧秘
1. 超憶者 2. 定義: 擁有超常自傳性記憶,能在不刻意選擇記憶記得自己發生的事情。在2006年首次描述超憶症的症狀:不正常地花費大量時間思考自己的過去且具有超常能力回憶自己過去的特定個人事件。而他們對於記憶容貌也有超乎常人的能力。因此科學家期望能從研究此類病者治癒臉盲症。 1. 研究發現: 2. 超憶症者連接大腦中間和前部的白質—跟自傳式記憶相關的區域—比常人更強健,或許可以從中找出實際治癒臉盲症者的方法,然而較少研究往這方面發展。 3. 在看見人臉時人的眼球運動研究中發現,超憶症者的眼睛停留在鼻子的時間較正常人與臉盲症患者長久,這或許可以顯示臉孔的中央區域—尤其是鼻子—是我們要認出別人時最重要的辨識容貌資訊部位。
先天性臉孔失認症(DPs)的研究
在業界有關顯性基因促成臉盲症的研究資料一直不多,直到近來年人們猜展開對於他的研究與治療方法。 1. 2013年驗證「吸入催產素有助於幫助先天性臉盲症的人」 2. 催產素除了公認能促進性相關活動與社會認知之外,他還能刺激人們在看人臉時較長時間停留在對方眼睛,而眼睛則是公認提供正常人辨識面容的重要部位之一。 3. 結果證明:催產素確實能夠短暫的提升認知臉部的能力與分辨臉部情緒。 4. 2016年展開「先天性臉盲症者的眼球運動」研究,讓超憶者、一般人與患者看一系列動態的人們的日常活動,最後的結論如下: 5. 越嚴重的臉盲症者花越少時間觀看臉的內部 6. 如同後天性臉盲症者,他們花更多時間注視著別人的嘴巴而非眼睛 7. 2014 年「臉盲症患者在50年來的進步」的報告,報告內容為在四種不同臉盲症痊癒的治療方式下,先天性患者與後天姓患者痊癒的有效成功率,研究的整理以表格呈現。 8. 此報告的重要性在於證明臉盲症有效治療方法的出現,儘管臉孔辨識能力的進步案例多半出現在先天性患者身上,但後天性的仍然有不少的進步證據。 9. 報告同時也針對先天性患者辨識臉孔能力的治癒表現好過於後天性者的事實,提出以下原因: 10. 先天性患者的臉部辨識組織並未受到損害 11. 先天性患者臉部辨識機制與正常人僅有細微的性質上差異,以成分N170 ERP為例,先天性與後天性患者的多寡可能是影響患者治癒能力的因素 12. 根據第二點DPs與APs不同表現的分析,研究總結說先天性患者擁有臉部辨識能力,然而臉部辨識組織系統中可能存在某種擾亂性連結。
參考文獻:
- Bobak, A.K., Parris, B.A., Gregory, N.J., Bennetts, R.J., & Bate, S. (in press). Eye-movement strategies in developmental prosopagnosia and “super” face recognition. Quarterly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 Bate, S., Cook, S.J., Duchaine, B., Tree, J.J., Burns, E.J., & Hodgson, T.L. (2014). Intranasal inhalation of oxytocin improves face processing in developmental prosopagnosia. Cortex, 50, 55-63 .
- Face processing improvements in prosopagnosia: successes and failures over the last 50 years.Front Hum Neurosci 2014 5;8:561. Epub 2014 Aug 5.
聽覺
一、響度知覺(loudness perception)
當聲音強度增加時,基底膜的最大震幅面積將增加,使得該特定頻率敏感細胞之外的附近細胞的反應衝動也增加。這似乎意味著神經衝動次數與涉入之相關神經元多寡都可以用來表示音強訊息!事實上也的確如此,當聲音強度在40dB以下時,音強增加則神經衝動次數也增加,但是超過50dB以上時,該特徵頻率的神經衝動多已飽和,因此將鄰近特徵頻率的神經也一起『扯』進來,負責登陸音強訊息。聰明的讀者,看到這樣的運作機制應該會感到好奇:因為基底膜的質地因不同位置而有不同變化,我們對不同頻率的音強感受性應該也有所不同吧?沒錯,這可以從以下的一些心理物理實驗結果得知。
二、音高知覺(pitch perception)
音高不單純是由音頻決定,它同時受到好幾個聲波的物理特性影響。 將400Hz的數倍泛頻,即800Hz、1200Hz、1600Hz、2000Hz與2400Hz同時播放出來,唯獨400Hz基頻本身沒有播放出來,則受試者將聽到的音高與單獨播放400Hz相同,但音色(timbre)稍有不同!此現象稱為週期性音高(periodicity pitch)或失落的基頻效應(effect of the missing fundamental)。依照耳蝸力學原理,單獨400Hz與800Hz+1200Hz+1600Hz+2000Hz+2400Hz的聲波將造成基底膜不同部位震動,如果基底膜決定音高感受,則這兩個音高感受應有所不同,但事實上它們所產生的音高感受卻相同。這表示基底膜並不完全決定音高感受,顯然更高的處理層次有新的運作機制滲入。
三、聽覺定位(auditory localization)
想像一個場景有隻鳥在樹上「啾啾」,有隻貓在樹下「喵喵」,在視覺中,視網膜上的影像保留了鳥和貓的相對位置訊息,但在聽覺中,兩個聲源是以不同頻率的方式被耳蝸接收,位置訊息已經遺失,聽覺需要其他的位置線索。而這個位置線索分為兩種,一個是雙耳線索(binaural cues),這個是用來區辨經度的,雙耳時間差是對低頻音有效,雙耳強度差則是對高頻音有效;而另一個是單耳線索(monaural cues),這是用來用來區辨高度的。
聯覺(Synesthesia)
一、簡介
如果在播放重金屬搖滾樂的時候,有人說「這首歌的顏色是藍色」,請先不要反駁他對音樂不熟識,根本不懂甚麼是藍調,因為他可能真的不知道甚麼是藍調,他只是把看到的說出來而已,他有可能是「聯覺人」。 所謂聯覺,就是當某一個感官受到某類事物的刺激,就會激發出另一種感覺,就好像兩種感覺聯合起來,同時出現。其他例子像是看到不同的字體或數字會對應到不同的顏色,看到某樣東西時好像碰到鏡子,甚至有些例子是並不需要實體出現,假設看到3這個數字的時候會同時看到紅色,只要腦海中通過計算1+2得到3時,也會同樣看到紅色。
二、歷史上的記載
有關聯覺的記載已經超過200年了,但是在最近幾十年才有越來越多的研究和貢獻,而且隨着科技的不斷進步,可以幫助我們去知道聯覺背後的機制和原理。第一個有文獻記錄的聯覺人是奧利地醫生Georg Sachs,在1812年,他正在做他的醫學論文,裡面有詳細地提到他自己對於數字和顏色的緊密關係。而在一些非文獻的記錄裡也有提到,科學家Robert Boyle(1627-1691)發現有一個先天性的盲人可以通過觸摸而知道布的顏色,雖然這個能力並不像是聯覺,但卻勾起了科學家們的好奇心,屬於聯覺的大航海時代就這樣開始了。
## 視錯覺(Optical illusions) 概括來說,外在事物在我們的視網膜上形成影像,而大腦卻對其訊息產生不正確的分析,使得物體或圖像產生變形、變色、膨脹等等「眼睛受騙」的現象,稱為視錯覺(或錯視)。我們經常能看到許多有趣的視錯覺影像,著名的有旋轉舞者、魯賓之杯與螺旋圖。
但是你知道除了人類,其他動物的眼睛也會被這樣的圖像騙嗎?在實驗心理學雜誌(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中曾發表一篇研究:在實驗中,捲尾猴與獼猴看了德柏夫大小錯覺圖(Delboeuf illusion)後,也產生了像人類一樣的視錯覺。科學家表示,雖然這不能證明人類和其他靈長類看出去的世界長的一模一樣,但猴子確實適合作為研究人類感知的重要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