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2.1社會認知、基模、歸因

一、社會認知(Social Cognition)

社會認知 (social cognition)是描述人們如何在不同社會情境下,對於自己接收到的各種資訊進行消化、處理、記憶、詮釋等等,或對該人、事、物產生自己的理解和認知。

二、基模(Schema)

上述的認知捷徑,指的就是利用各種認知基模 (schema)。基本上,我們對於外在世界的知識是以基模的型態予以儲存。認知基模是一種根據個人經驗所建構成的認知訊息處理模型,用來表現一個人對於特定概念或特定刺激的知識。基模就像「漏斗」一樣,可以讓我們快速「過濾」、「篩檢」大量且複雜的資訊,幫助我們迅速聚焦我們要看的、感知的,進而形成認知判斷。

三、歸因(Attribution)

歸因 (attribution),指的是人們將生活中觀察到自我或他人的行為,對其所發生的原因作出解釋和推論。人們透過歸因,不但可以知道觀察所見之行為與事件的發生原因,還能藉此建構並理解、認識自己所身處的世界。也因此,歸因深深地影響著人們與他人、與社會和與這個世界互動的方式。所以,在社會心理學者心中,關於歸因的理論與模式就成為相當重要的社會認知基礎。以下將詳談之。

1.歸因理論

  • 海德(Heider, 1958)的歸因理論

    海德認為人類擁有歸因的基本需求,因為人們可因此將賦予周遭世界意義,使其事理清楚分明、前因後果有跡可循。海德的歸因理論可分為下列兩種:內部歸因(internal attribution,亦稱作個人歸因),以及外部歸因(external attribution,亦稱作情境歸因)。 前者傾向將觀察到的行為歸因於當事人的個人性格、能力、態度等內在因素;後者則是傾向歸因於情境狀況、他人的行動、社會壓力、運氣等情境或環境因素。例如:教授有一天上課心情突然特別好,不時哼歌、開玩笑,與平常簡直判若兩人。 看到這樣不尋常的改變,你會如何解釋他的行為呢?你的推論可能是:因為教授突然性情大變 (內部歸因);或者,也許教授論文剛剛被頂尖期刊接受了 (外部歸因)。

  • 凱利(Kelley, 1967)的歸因理論

凱利提出的歸因理論,除了對海德的歸因論進行擴充和發展,亦對人們的歸因過程作了較細緻、合理的邏輯分析和解釋。他主張,人們對行為的歸因涉及三個因素:客觀刺激物、行動者、所處情境;其中,行動者的因素屬於內部歸因,客觀刺激物和所處情境屬於外部歸因。一個行為是何種歸因需依以下三種行為訊息判定:

特殊性(Distinctiveness)

又稱作場合區別性,指行動者的行為是否只在特定情境下發生。例如:一名學生只有在特定一堂課才會睡覺,其他課精神則很好,那麼這件事特殊性就高,易被歸因於外部 (所屬情境)。

一致性(Consistency)

指行動者是否在任何情境和任何時間點都對同一刺激物或事件做相同的反應。例如:一名員工的工作績效無論何時都是穩定的,即一致性高,上司會歸因於他認真工作所致 (內部歸因,行動者)。

共同性(Consensus)

指其他人面對同一刺激物或事件是否也做出與行為者相同的方式反應;如果每個人面對相似的情境都有相同的反應,即可說該行為表現具共同性。例如:所有走相同路線的員工都遲到了,則遲到行為的共同性就高。

依據三種行為訊息的程度可以判斷是何種歸因,例如: 小明很喜歡聽某首歌但不喜歡聽其他歌(特殊性高),而且不管時間、地點、心情如何都很喜歡聽(一致性高),其他人也很喜歡聽這首歌(共同性高),則小明聽這首歌這件事的歸因較可能是這首歌很好聽(客觀刺激物)。

2.歸因偏誤

歸因偏誤描述的是人們在特定脈絡之下,總是傾向作出某類歸因的現象。這樣的歸因方式速度較快。 雖不必然是錯誤的,但相較於前述幾種歸因理論所描述之審慎推論過程,歸因偏誤的作法確實比較大而化之。

以下介紹的是常見的三種歸因偏誤:

  • 基本歸因偏誤(fundamental attribution error)

    人們在解釋他人行為的發生原因時,一般傾向作內部歸因,而易忽略外部歸因,也就是常會認為那只是個人的因素造成,而低估情境因素的影響。例如,假設你在超市,結帳時店員對你很沒有禮貌,那麼根據基本歸因偏誤,我們八成會作出內部歸因,推論該名店員單純就是脾氣不好的人。

  • 當事者與旁觀者偏差(actor-observer bias)

    當事者會傾向以外部歸因來解釋自己的行為,然而卻傾向以內部歸因來解釋旁觀者的行為。回顧前述超市無禮店員的例子,假設現在請你回想自己也曾有待人無禮的情形,你會推論自己就是脾氣不好的人嗎?很可能不會。你可能會認為自己是個脾氣不錯的人,而之所以會有失禮的情形,純粹是因為當下特殊 (外部的) 原因,像是工作壓力。

  • 自利歸因偏誤(self-serving bias attribution)

    人們在對自己行為進行歸因時,會傾向把好的結果作內部歸因,而不好的結果作外部歸因。例如:你社會心理學的隨堂測驗考得很不錯,你會歸功於運氣好,還是歸功於自己的努力認真?根據自利歸因偏誤,你應該會選擇後者。

3.自我實現預言(self-fulfulling prophecy)

自我實現預言指的是,當一個人對另一個人抱有某種期待時,這種期望會在不知不覺中引導另一個人的行為,使他朝著期待的方向前進,最終實現預言。例如:由 Dr. Rosenthal 和 Dr. Jacobson 完成的實驗:他們給一所中學的學生作智商測試,然後告訴老師一些學生有高智商,但這些學生並非真的高智商,而是被隨機選取的,但隨後的實驗結果竟顯示,那些被老師認為「高智商」的學生,在來年的成績的確有顯著成長。

results matching ""

    No results match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