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妙的嗅覺與費洛蒙》

作者:王子豪 出版社:元氣齋 出版日期:2006/03/10 以性質而言,本書相較於其他的科普書為較深入且單一的介紹,弱勢希望了解費洛蒙與嗅覺之間的關係,本書可以為讀者帶來更豐富的知識,也是相關書籍中,少數的中文著作。    作者認為,嗅覺動物最特別的感官,不僅會影響情緒、行為,也會因不同人身上的味道而有不同的吸引力。《奇妙的嗅覺與費洛蒙》這本書將嗅覺與費洛蒙連結,說明費洛蒙之於嗅覺的影響。

在第五章〈嗅覺、費洛蒙與吸引力〉當中,介紹嗅覺與費洛蒙在人際關係方面的影響。已經有部分實驗證明充滿愉快香氣的環境之中得以增加工作效率,但這項因果關係也與受試者對於氣味的定義及個人經驗、習慣及喜好有關,不能以偏概全論之。另外,研究也顯示,嗅覺較為靈敏者在個性上通常較為內向,在學術上稱為「嗅覺生存反射」。此項理論認為嗅覺靈敏度高者對於生活中的原始危險訊號較為敏感,較容易害羞、逃避新事物,故「嗅覺顯現個性」的說法確有其理論。在本章中,作者也針對「男人的汗水味」進行實驗,雖然「男人味」在輿論上一直被視為是迷人的象徵,但研究結果證明無論男女對於這種氣味並沒有特別喜歡,男人甚至更加排斥。在應用上,英國某間公司研究人員發現,若將催繳帳單上噴灑製造出此種氣味,付清帳單的比例較其他帳單高出17%。在此,研究人員解釋,應是接收帳單的人聞到此種氣味感到不愉快,不想再次見到帳單,結果付清比例因此提升。就人類情感方面而言,科學家認為,兩性之間的情欲也可以用科學的觀點作為解釋。費洛蒙即是人類陷入愛情的原因之一。作者認為,人與人之間是否對特定的人感到心動或是厭惡雖有許多種解釋,但其實最好的解釋及氏對彼此散發的化學信號是否剛好相互符合。但作者也強調,費洛蒙可能可以扮演愛情關係中的重要角色,但卻不是唯一的影響因素。也可能因為相互吸引後,對於外表、偏好等等影響。性學專家約翰.曼尼(John Money)稱之為「愛情地圖」。在約翰.曼尼的研究結果中,他認為「愛情地圖」與童年經驗有關(包含正面與負面),也是長大後選擇另一半的影響條件。但「愛情地圖」這項理論仍有待繼續研究,並不是唯一的定論。    由此可見,嗅覺與費洛蒙在人類生活中確實占有的重要地位。

《為什麼你沒看見大猩猩?:教你擺脫六大錯覺的操縱》

作者:Christopher Chabris & Daniel Simons 譯者:楊玉齡 出版社:天下文化 出版日期:2011年04月21日

 這本書的名稱,來自1999年哈佛大學進行的心理實驗。實驗的內容中,有兩組人分別穿上白色與黑色上衣,在一定的空間內交互走動並進行組內傳球。在時間之前,受試者被告知需要注意白色組員間空中傳球及地面傳球的總傳球的次數。但在實驗的第35秒左右,有一隻大猩猩從畫面的右方走出,並在兩組之間捶胸頓足之後離開,歷時約9秒。當實驗結束,實驗者公布傳球次數的正確答案,但重點並不再正確的次數,有趣的是,約有一半的受試者並沒有看到大猩猩。這個現象在科學上的專有名稱為「不注意視盲」。本書中作者以「錯覺」為主軸,以視覺、記憶、自信心、知識、因果等等分支進行錯覺的介紹。    不注意視盲是本書的第一章所要探討的內容,作者由美國波士頓的一件車禍的離奇案情談起,因為該位警員的證詞並無法吻合陪審團依照人證及物證看來的預期看法,於是遭到偽證罪起訴並判刑。但事實上,這可能就是因為「不注意視盲」所造成的現象。因為該名警員專注於追上嫌犯,卻忽略其他警員誤認另一位便衣刑警為嫌犯而遭受毆打的事實。而後又提到美國的核子潛艇意外撞上漁船的事件、羅斯里斯伯格四分衛的車禍事件、機師沒看到跑道上的障礙物等等,希望傳達作者認為人們總習慣相信具有說服力的說法,並用以解釋事件的發生經過。故日常的錯覺也可能會影響我們的行為及思考,例如開車時因為注意大馬路上汽車的路況,卻忽視了突然出現的摩托車。在一項研究報告中,分析六十多件案例汽車撞上摩托車的車禍案例,卻發現其中的汽車駕駛都沒有騎摩托車的經驗。而這個狀況也可能發生在其他感官──「不注意耳聾」。一位著名的小提琴手如同街頭藝人般在地點站演奏小提琴,原本實驗者預計依照當地的文化知識水平來看,可能會有許多人圍觀,甚至可能需要動用國家警力,但事實上證明他們多慮了。出入地鐵站的人們並沒有預期在地鐵站聽到(或是看到)知名演奏家的表演,並沒有將注意力放在這方面,這就是「不注意耳聾」的實力。作者於文章的最後也提到應該如何對付注意力錯覺的問題,除了透過不同人的想法觀點探討問題以求全面性之外,科技上也已經有許多偵測的儀器,但作者強調,所有的高科技也都有其侷限。

《氣味》

作者:阿尼克.勒蓋萊Annick Le Guérer 譯者:黃忠榮 出版社:邊城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5年11月24日

此書由神話、宗教、文學、哲學與科學等等角度出發,以歷史的回顧描繪氣味對於人類在精神及物質上的影響。前言中,恩培多克勒斯(Empedocle)所述,在各次各樣的嗅覺分析中,相信人類的嗅覺正在逐漸喪失,我們稱之為「嗅覺減退」,而這項原因可能與除臭劑的發明、衛生的進步及食品保存技術的改變等等因素有關。    在第一部中,作者由人類對於嗅覺及傳播開始介紹,並由歷史的脈絡貫穿本書。第二部則是作者對於瘟疫氣味的介紹。西元前已有對於氣味傳播疾病的研究,而亞里斯多德也認同氣味在傳染病中佔有重要的地位。受到希波克拉底的空氣理論和伊比鳩魯的原子論影響,西元一世紀左右的學者將疾病與歸結為病菌或死亡。病菌在當時被視為是原子,在空氣中偶然聚集後被人類吸入體內,就會對人類產生不良的影響。此後,更多研究將疾病與空氣中的臭味連結在一起,因此也帶給人類對於臭味的恐慌。第三部中,作者則由宗教的面相帶入嗅覺氣味,說明血液、乳香及神聖事物之間的連結,企圖對探索香料的起源及最原本的功能。在此,也有人研究在不同宗教狀態中的人,在嗅覺感受上的不同,也有所謂「聖人氣味」的描述出現。但所謂「聖人氣味」隨著科學的分析漸漸失去了它原有的神祕地位,甚至出現了兩派的分析觀點。在第四部中,作者則由不同的哲學脈絡介紹「氣味」在當時的討論及定位。就基督教而言,基督教禁止人們在嗅覺方面的快感,在聖保羅的著作中,他認為一切身體愉悅的東西能阻礙人與上帝溝通,充分無疑地顯現出它對於香料的不信任感。雖然十八世紀的哲學家試圖恢復嗅覺的名譽,但其後康德與黑格爾甚至認為,嗅覺是一種反社會且缺乏美感的感覺。康德認為不同於視覺、聽覺、觸覺是外在的表面感受,嗅覺與味覺則是內在的化學反應。而相較於味覺,人們可以選擇要吃哪一道佳餚,但嗅覺無論願不願意,都必須「分享」氣味,這使嗅覺在所有感覺之中更加貶低其地位。而在第五部中,作者介紹精神分析學家佛洛伊德、弗里斯與艾瑪所做出的研究,其中包含以心理學的角度分析嗅覺在部分精神病患的影響等等。而在文章的結尾,作者介紹佛洛伊德的繼承者及其對嗅覺研究上的建議做結,構成一本嗅覺及氣味在學術脈絡上的整理。

《氣味之謎:主宰人類現在與未來生存的神祕感官》

*作者:Rachel Herz 譯者:李曉筠 出版社:方言文化 獲得獎項: 美國科學促進會2009年年度最佳科學著作獎決選書

 本書以「嗅覺」為起點,介紹在不同環境之下,嗅覺帶給人的感受。作者認為相較於其他的感官,嗅覺是非常敏感並且更具有牽動情緒的感受。我們可能會因為聞到某些味道而感到快樂、感到悲傷或是恐懼,但有時人們往往不知道這些感受的來源是受到嗅覺的影響。例如在某些門市或賣場,商家也會利用特定的「背景香氛」促進消費者的買氣或是提升員工的工作效率。嗅覺在人們的生活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它甚至在不知不覺當中左右了人們的心情、飲食、行為、婚姻等等,而這本書就是將以「氣味」為主軸,帶領讀者認識由氣味帶來的慾望、偏好、回憶、治療、性以及對應用在科技上的成就。    在本書中,作者不斷強調味覺是獨特的,就如同每個人的指紋一樣。就算在人類還沒有意識到之前,剛出生兩天的嬰兒與母親,也能靠嗅覺辨認彼此。這也能解釋受過專業訓練的追蹤犬,為何得以靠著氣味尋人。在第五章〈氣味與性〉中,作者認為無論是人類或是其他動物,氣味對於選擇伴侶也是影響因素之一。對於某些人來說,對的氣味可以提升安全感及幸福的感受,而這些氣味所指的是對方的體味,而非香水。    氣味與回憶的關係也是非常密切的,當你聞到某一個氣味,或許就能想起被擱在腦中角落的回憶。例如聞到了烤麵包的香氣,或許就能想起小時候母親牽著孩子的小手逛麵包店的情景。而這種靠著氣味喚起的記憶,在學術上稱之為「普氏記憶」。另外,在研究上,利用氣味改善人們記憶力的方式是存在的。但相反的,人們卻對於「氣味」的本身不太具有記憶力。我們可以回想起爐火的爆裂聲、回想起衣服的顏色,但我們似乎無法對於氣味有一個很精準的記憶。 作者認為造成此現象的原因,可能是因為氣味線索除了比視覺或聽覺有更少的接觸機會以外,因著氣味所形成的連結會干擾與同個氣味的其他連結。故我們之所以喜歡或是厭惡某個氣味,除了對於氣味本身的吸引或排斥,也可能是因為隨之而來的記憶是否令人愉悅。

results matching ""

    No results match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