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觀念
一、動機
(一)定義
動機 (Motivation) 是指使個體活動,並促使該活動朝向某一個目標進行的心裡內在歷程 (張春興,1991),亦指能夠引導與刺激個體行動的因素。
(二)來源
動機是一種不容易觀察的內在狀態,依動機來源可分為內在動機和外在動機。
1.內在動機:
動機來自個體內部的需求或刺激。例如:學生認真念書的動機,是因為在學習新知的過程獲得滿足並感到愉悅。
2.外在動機:
動機來自個體外面的刺激或誘因。例如:學生認真念書的動機是想要得到家長及老師的肯定,或是避免受到師長的責罰。
(三)類別
動機類別大致可區分成生理性動機與社會性動機
1.生理性動機 (biological motivation)
生理性動機是指激發行為的因素來自於生理因素,這類動機通常與本能有關,是與生俱來的行為動力,包含飢餓和性動機。
- 飢餓:當血液中的葡萄糖濃度過低時便會產生飢餓感,促使人類進食以維持生命。
- 性動機:為了孕育下一代,性荷爾蒙促使人類進行性行為。
2.社會性動機 (social motivation)
社會性動機是指由他人的刺激引起,也因由他人的對待而滿足的動機,因此社會性動機是學習來的,其表現的形式與社會文化有關 (Decker,2010;張春興,1991)。
- 成就動機:人們會克服困難、追求成功。
- 社會讚許動機:尋求他人的支持與認可。
- 權力動機:追求權威來獲得對他人的影響力。
(四)理論
1.驅力降減論
驅力 (drive),指動機性緊張 (motivational tension)或激發狀態,是一種內在的不平衡 (internal imbalance) 狀態,促使個體採取行動以獲得某一特定的目標,滿足其需求。分為原始驅力 (primary drives) 與次級驅力 (secondary drives)。
- 原始驅力:包含飢餓、渴、性等。
- 次級驅力:又稱獲得性驅力。是經由學習或經驗產生的動機,包含追求財富與成就等。
驅力降減論 (drive reduction theory) 由行為主義心理學家霍爾 (C.L.Hull) 提出,主要原理為均衡作用。他認為動機的產生,主要是因為個體缺乏某些基本的生理需求,使生理偏離恆定狀態,如飢餓、渴等。這些匱乏將促使有機體嘗試減輕不平衡的生理狀態,因而產生驅力以滿足這些需求,維持身體恆定。
2.馬斯洛的人類需求階層理論
馬斯洛(Maslow)認為人類的行為動機來自於「需求」,他提出金字塔狀的人類需求階層理論,由下而上分別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愛與歸屬需求、自尊需求、自我實現需求。人們會先滿足金字塔下層的需求,再進而追求下一個需求層次的滿足;而金字塔代表的是愈下層的需求滿足的人愈多,愈接近金字塔頂端滿足的人愈少。
a.生理需求 (Physiological needs):
是人類維持個體生存和發展最基本的需求,例如呼吸、睡眠、飢餓、性欲等。
b.安全需求 (Safety needs):
免於身體的威脅和傷害以及心理上的恐懼和混亂的需求,例如人身安全、工作保障。
c.愛與歸屬需求 (Love and belonging needs):
對於關心與愛(親情、友情、愛情)的需求,明確希望被接納、成為團體的一份子。
d.自尊需求 (Esteem needs):
又分為內部尊重與外部尊重。內部尊重也就是所謂的自尊,希望擁有個人價值、自我肯定;外部尊重則是希望自己有成就、有信心、受到社會他人的認可與重視。
e.自我實現需求 (Esteem needs):
是最高層次的需求。自我實現需求促使自己潛能得以發揮,成為自己的理想型,為了這個理想即使犧牲很多也在所不惜。
人必須不斷追求更高境界,不該被低階需求限制住;若一直停留在低階需求,則人的存在就是種匱乏。自我實現需求是終極的追求目標,一旦達成才能獲得真正的滿足,而這個不斷追求的過程猶如登山一般。因此馬斯洛在研究已滿足自我實現需求者時,提出了「高峰經驗」的概念。高峰經驗 (Peak experience) 是一種短暫的、幸福的、充實的、忘我的、無上喜悅的經驗,是達成自我理想後超越時空的滿足感。
(五)攝食動機
攝食是維繫生命的重要行為。人類有一套生理機制來負責進食與停止進食,而引發飢餓感的是血液中的葡萄糖濃度,葡萄糖濃度過低時,就會產生飢餓感 [23]。
以下介紹攝食的生理機制:
1.中樞神經的作用 (Neural Processes)
下視丘 (hypothalamus) 是主要影響攝食的大腦結構,負責整合、抑制與刺激進食的訊息、監控葡萄糖的濃度並控制攝食相關的行為,若下視丘受傷對進食行為將產生嚴重後果。下視丘的腹內側區 (ventromedial hypothalamus,簡稱 VMS) 是飽食中樞,負責傳達飽足的訊息而停止進食,如果 VMS 遭受破壞,則個體無法停止進食,稱過食症 (hyperphagia),這種過度飲食的結果即是導致肥胖。下視丘的外側區 (lateral hypothalamus,簡稱 LH ) 是飢餓中樞,會傳遞進食訊息,若此部位受傷會無法傳遞訊息,個體將缺乏進食動機,稱吞嚥不能症 (aphagia),此時須強制餵食,否則可能導致死亡。
其他的大腦結構亦會影響進食行為,例如:前額葉皮質 (prefrontal cortex) 處理味覺訊息,如甜、鹹等,這些訊息會顯示對特定食物的回饋性質 (the reward properties of food),而邊緣系統 (limbic system) 的作用會使人看到這些特定的食物時,被激發進食的渴望 [85][92]。邊緣系統或右額 葉(right frontal lobes) 的損壞有時會造成美食家症候群 (gourmand syndrome),病患會著迷於精緻且多樣化的食物,亦會在意料理的製作方式,但他們卻不必然會因此過度進食,他們只會專注於精緻的食物 [50]。
2.體內知覺的作用 (Internal Sensations)
Cannon 和 Washbur 在 1912 的實驗顯示,胃部的痙攣收縮是產生飢餓的起因,但後來的研究證明胃部的收縮不是飢餓的必要條件,有些胃切除的人仍會感受到飢餓。因此,雖然來自於胃部的感覺可能在人們經常體驗的飢餓感上扮演一部份的角色,但這並不足以充分解釋身體如何偵查到對食物的需求,以及被刺激去進食。
此外,前述的 VMA 和 LM 用來調節攝食的最主要訊息是來自於血液,新陳代謝中主要的能量來自於血糖與脂肪。啟動攝食的兩個基本信號就是由監視血糖和脂肪在血液中含量的感受器 (receptor) 所發出。當血液中葡萄糖含量過低或不敷新陳代謝之用時,會促動 LH 而啟動攝食。反之,當血液中已有高度葡萄糖含量或高度脂肪酸含量時,這樣的訊號會被 VMS 用來中止攝食行為 [26]。
3.荷爾蒙的作用
瘦體素 (Leptin) 是調節脂肪儲存、加快生物的新陳代謝、抑制食慾控制體重的蛋白質荷爾蒙 [71]。部分證據指出,瘦體素可能影響對食物的獎勵價值回饋,使得食物變得不怎麼吸引人,進而抑制進食動機 [48]。由於瘦體素的作用速度緩慢,因此相較於短時間的飲食控制,瘦體素對於長時間的脂肪代謝影響較為重要。若動物缺少製造瘦體素的基因,會造成嚴重的肥胖,但只要注射瘦體素,就能有效且快速地降低其體脂肪 (Johnson & Vickers,1993;Vandewaters & Vickers, 1996)。
另一種影響人的胖瘦的賀爾蒙是由胃製造的腦腸肽 (Ghrelin),其主要功用則是促進食慾及調節能量恆定,引發脂肪囤積進而導致肥胖,除此之外,亦可促進胃腸道的蠕動功能。當人的體重下降,腦腸肽的分泌會增加,以促進進食。
目前仍不清楚有多少賀爾蒙影響著人的胖瘦,尚有許多研究正在嘗試藉由賀爾蒙的控制,來預防與治療肥胖的問題。
4.飲食時間與味覺對攝食的影響
攝食行為深受學習影響,我們習慣在 12-2 點之間吃午餐,但這在生理層次上是不合理的。每個人的基礎代謝不同,早餐吃的量不同,體內長期儲存的能量也不同,因此我們攝食常常不是因為身體缺乏能量,而是因為習慣吃飯的時間到了 [50]。味覺更是攝食行為的主要動機,不限於好吃的食物,多樣化的食物更能促進攝食。隨著進餐的過程,人們往往會失去對食物味道的興趣,這種現象稱為「特定感覺的飽足感 (sensory-specific satiety)」。對於具高卡路里與高蛋白質的食物而言,它比低卡路里與低蛋白質的食物製造較大的滿足感 [16]。這種對特定食物喜愛的降低可能是身體調節食物攝取的方式之一。當人們被提供機會進食不同風味且多樣化的食物時,比起只吃單樣的食物,人們往往吃的比平時還多 [16],這也是為什麼人們總是在食物多樣化時,不知不覺地吃下大量的食物。
(六)飲食心理學
1.肥胖 (obesity) 與節食
根據研究結果顯示,BMI 大於 24 以上,其代謝症候群的危險性明顯增加,也會提升高血壓、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的風險,而導致肥胖的因素,可能有環境、心理動機及環境因素。如果環境中存在多種致胖因素,例如:鼓勵大量飲食、食物多糖多脂且缺乏運動,就可能產生肥胖的結果。心理動力 (psychodynamics) 的觀點則認為當人們處於壓力時,可能將進食化作一種化解壓力的防衛機制 (Macht & Simons,2001)。但此研究的結果分歧,在壓力的情境下,有些人以進食來降低焦慮,有些人卻可能因此抑制食慾。從遺傳因素探討肥胖的成因之研究指出,70% 的體重變異與遺傳條件有關 (Ravussin & Bouchard,2000)[16]。
2.飲食性疾患與身體意象
當人們對自己身體意象的知覺與他們實際體型之間的偏離過大時,容易提高患有飲食疾患 (eating-disorder) 的風險:當一個人的體重低於他被期待體重的 85% 之下,而他仍對肥胖表現出強烈恐懼,就可能是心因性厭食症 (anorexia nervosa);反之,如果一個人的行為特徵是無法控制地、定期地暴飲暴食,再透過各種方法,例如催吐、禁食與濫用瀉藥和利尿劑來排除體內過多的卡路里,則可能罹患心因性暴食症 (bulimia nervosa) 。心因性暴食症患者非因飢餓而進食,而是因為食物能帶來滿足感。心因性厭食症的患者可能也有暴食症的症狀,這兩者長期下來,都可能導致病患營養不良而死。
這兩種飲食疾患的患者大部分是女性,有證據指出,人們罹患飲食疾患的傾向可能是遺傳上的傳遞 [16]。然而,有大量的研究將焦點放在女性對自己理想體重的期待上,這種期待常常是社會與媒體促成的,傳媒上的女星一個比一個瘦、女性的行銷雜誌也常常傳達減肥的資訊,這種文化誘導的錯誤知覺可能是造成女性罹患飲食疾患機率較高之原因[16]。
(七)性動機
1.生理上的性
a.性荷爾蒙
人類的性行為不同於動物以生理變化為基礎,是相當複雜的。性行為與性荷爾蒙有密切的關聯,而性荷爾蒙是由腦下垂體所控制的,也是刺激性行為的重要驅力。雄激素與雌激素是兩種主要的性荷爾蒙,女性體內的雌激素濃度較高,男性的雄激素濃度較高,他們會引響兩性的性動機。性別認同也會受到性荷爾蒙的影響,青春期第二性徵開始發育後,外在社會的認同與賀爾蒙的影響是複雜而交互的。在過往的案例中,有生理男性從小被做了變性手術,並且被當作女孩來扶養,但到了青春期後便因為荷爾蒙的做用而變的悶悶不樂,最後回歸男性認同;也有因先天無法辨別生理性別,而被當作女孩扶養,最終也自我認同為女性的案例。由此可見,性別認同不是單單由荷爾蒙或社會的教育所能決定的,而是交互作用的結果。
b.大腦運作
大腦中的下視丘為掌管性的中樞,透過刺激下視丘可以讓女性達到高潮、讓男性射精;而切除下視丘中性相關區域則會造成性抑制。除了下視丘之外,腦部有關性的區域也連結到了外部皮質,如顳葉皮質具有選擇適當性對象的功能,顳葉皮質損傷的人會試圖與任何東西交配。
另外,其他知覺也會對性產生影響,舉嗅覺層面為例,香水以及許多動物發情期尿液中的費洛蒙,都是透過嗅覺來增加性吸引力。
c.人類性反應週期
人類的性反應模式 (human sexual response pattern) 分為四個階段,分別為興奮期、高原期、高潮、恢復期:
- 興奮期:可能持續幾分鐘到幾小時,主要特徵為生殖器會充血、血液流速變快,此外女性陰道會濕潤而男生則會開始勃起。
- 高原期:興奮期繼續刺激,陰莖勃起及陰道濕潤會達到完全,繼續刺激會達到高潮
- 高潮:持續約數秒至十數秒,反應包括神經肌肉劇烈的收縮及強烈的愉快感。而女性在一個週期中可能會有數個高潮或者沒有高潮,但男性只會有一個高潮。
- 恢復期:血管恢復到正常狀態,此時男性會進入不反應期,持續時間隨年齡上升而增加,可能從數分鐘到數小時不等;而女性則可馬上受到刺激,再次達到高潮。
2.非生理的性
a.性的心理因素
性行為在生理上也許只是為了繁衍後代,但對人類而言,心理上的歡愉感以及對關係親密的渴望也是引發性行為的因素之一,每個人腦中會有自己的性行為腳本,就如同對於其他事物會有喜好一樣。此外,人類還會因為對象的改變、心理感受的轉變而改變對性活動的認知與感受,因此,性除了生理上的運動外,也是兩個人心理上的互動。
b.性的文化因素
性行為其實也會受到文化的影響,就像在傳統社會中,一般認為要婚後才可以有性行為。但是,不同的文化環境會有不同的思想,例如在愛爾蘭的一個小島上,人們認為性行為有害健康,因此性行為進行的時間很短,且著衣進行;但在南太平洋的部落中,性行為卻是開放的,男孩成年禮時還會有年長的女性引導他們。由此可以得知,生長的文化環境也是影響性動機的一大因素。
3.同性戀的成因
有些人認為性傾向可能是與生俱來的生理反應,來自於遺傳基因 (Balthazart,2012),研究發現,同卵雙胞胎中其中一人是同性戀者,另一人為同性戀者的可能性顯著較高 (Hamer, et al.,1993)。 另有觀點認為同性戀和環境有關 (Bem,1996),研究指出,年幼的男孩如果展現出非典型男性的行為,這些社會化經驗導致他們長大後較可能成為同性戀者。同樣的現象亦發生在女同性戀者身上。
(八)成就動機
成就需求是一種心理層面的動機,也就是對於「完成某些事」或「達到某種標準」時可以得到的成就感的渴望。
1.成就的認知因素
a.歸因
歸因理論認為,個體對於行為表現有一個基本的區分標準,此標準稱為內外歸因。內在歸因簡單的說就是內在因素,以及自己可以控制的如動機、努力等,而外在歸因就是如環境等外在因素。如同動機的認知理論所說,動機可分為內在動機及外在動機,而成就動機也會受到兩類因素的影響,即內外歸因。
b.自我調節
自我調節是一個從設定目標到完成目標的過程,而其中設定目標、計畫以及自我監控是達成目標的關鍵。設定目標可以幫助自我檢視,而設定一個好的目標則可以增進表現,當一個目標具有明確性、短期性時,會更容易監控計畫,而有挑戰性時則可以激起更強烈的熱忱。研究也發現,具有高成就的人能較有系統的規劃及較嚴格的自我監控。
2.成就的社會因素
不同文化對於成就動機也會有不同的影響,因為各個社會對於各種行為的需求不同,例如在西方社會,個人的榮譽感是重要的成就動機,但在傳統的中國文化中,卻以家族的榮耀為主,強調光宗耀祖等。
二、情緒
(一)定義
情緒是由某種刺激(外在的刺激或內在的身體狀況)所引發的個體自決的心理失衡狀態,心理失衡狀態具有複雜的情感性反應,如喜、怒、哀、樂等等。
1.情境刺激
因為外在的情境給予個人感官的刺激,例如受到驚嚇或得知好消息。
2.認知評估
對於所接收到的刺激,評估其對個人的意義。
3.情緒反應
a.主觀經驗
受到個人經驗所影響而產生的情感狀態或感覺,雖然認知評估可能發生於意識或無意識狀態,但是主觀經驗通常發生於意識狀態中,人可以清楚感覺到正向或負向情感狀態。
情緒的主觀經驗可以引導個人行為、進行決策及訊息處理過程 (Schwarz & Clore, 2003)。例如對於符合當前情緒狀態的事物,會投入比較多的注意力,導致我們對於符合情緒狀態的事物學的比較多,也記得比較好。Bower(1981)的研究分為三個階段,在第一階段參與者被誘發正向或負向的情緒,第二階段參與者閱讀一段簡短的故事,故事裡有兩個角色,分別是快樂與悲傷的人物,故事鮮明描述發生在他們身上的事件和他們的情緒反應。第三階段參與者被要求評估哪個角色才是故事的主角。結果發現被誘發快樂情緒的認為快樂的人物才是主角,反之亦然。
b.生理反應
情緒通常也會引發生理反應,這些反應與自主神經系統中的交感神經系統有關,交感神經負責激發體內能量,以應付緊急或危險的情況。當情緒消退之後,交感神經的作用也會趨緩,而由副交感神經系統接手,使個體回復正常的狀態。
雖然說情緒狀態會伴隨著生理變化,但是我們卻無法單由生理變化判斷個人處於何種情緒狀態下,因為不同情緒所引發的生理反應可能相當接近,所以情緒的辨識必須同時考量生理反應與認知評估兩項因素。
c.臉部表情
情緒除了引發生理變化,也會伴隨臉部表情作為溝通情緒的工具。
d.行為傾向
情緒狀態也會引導個人的行為傾向,相同事件在不同的情緒下可能會有不同的選擇和反應。
(二)生理
現代心理學將情緒定義為身體與心靈上改變的複合體,包括心理刺激、感受、認知過程、臉部表情和姿勢的表現與個人對外在刺激的特殊行為反應。面對刺激時,情緒能夠調節自主神經系統做出反應,因為情緒的可調整性,能對外在刺激做出最適當的反應,提高生存率;將情緒與性、進食等行為整合在一起,便能促進生存與繁殖。達爾文認為,情緒是高等生物面對生存與繁殖的問題時,透過演化所產生的,它能幫助我們更能夠面對環境所產生的問題。
1.神經系統與情緒:
a.副交感神經系統(parasympathetic nervous system):
促進放鬆、消化,可以幫助儲存能量。
b.交感神經系統(sympathetic nervous system):
讓個別器官面對高壓情況,當情緒興奮、緊張時便會使交感神經活躍。
c.邊緣系統(Limbic system):
掌控情緒、動機、嗅覺、行為、記憶的腦區,其組成有:
- 部分視丘 (thalamus) 與下視丘 (hypothalamus)
- 扣帶迴 (cingulate gyrus)
- 杏仁核 (amygdala) — 情緒性記憶的生成中心
- 海馬迴 (hippocampus) — 參與外在記憶與回憶的生成
- 嗅球 (Olfactory bulb)
病例中的實例:
- 扣帶迴長腫瘤的病人,會出現害怕、沮喪以及易怒的性格。
- 視丘前核切除的病人會有突發性笑或哭的現象。
- 狂犬病病毒會傷害 hypothalamic neurons,造成易怒以及具攻擊性行為。
2.杏仁核與情緒
1956 年 Weiskrantz 研究因顳葉與杏仁核受損,導致患者對異常刺激或對象產生情緒反應的症狀(Klüver–Bucy syndrome)時,提出杏仁核會將感官接收的刺激分解或是加強,進一步影響情緒。根據紐約大學神經科學家 Joseph LeDoux 的研究指出,感覺器官所接收的訊息大部分經一般神經傳導路線傳至大腦皮質區,由多種迴路處理後,產生反應;另一種路徑則是經間腦傳至杏仁核,雖反應較快但訊息無法完整處理。如此推測,受到外在刺激時,杏仁核會先用恐懼等情緒快速面對並反應,大腦皮質經過完整分析後再做出接續的反應,可視為身體的一種防衛機制。「杯弓蛇影」便是如此的情緒反應 [12][67]。
恐懼驚跳反應測試(fear potentiated startle test)是一個目前常用來研究恐懼記憶是否形成,及杏仁核功能是否正常的實驗方法。實驗步驟如下:先給予實驗動物一個制約刺激(conditioned stimulus, CS),例如燈光;再搭配一個嫌惡性的非制約刺激(unconditioned stimulus, US),例如足部電擊。經過連續性的配對訓練後,實驗動物會將兩種刺激連在一起,以後若給予制約刺激時,受測動物會出現心跳加速、血壓上升及呼吸變快等生理變化,行為上也會表現出因為害怕而靜止不動的狀況,此時若再給予一個聲音刺激,此動物馬上會因驚嚇而向上跳起,經由跳起高度的實測值,即可判斷該動物的恐懼記憶是否已形成。
科學家在比較杏仁核正常和杏仁核受損老鼠的實驗結果後,發現杏仁核受損老鼠的驚跳高度值明顯低於正常老鼠;預先在老鼠腦中杏仁核處注射一些抑制其活性的藥物後,所得到的實驗結果也類似杏仁核受損的老鼠,這些實驗動物都不會出現明顯的驚跳反應。由上述結果可得知,恐懼記憶的形成和恐懼記憶的表現都與杏仁核的功能正常與否有直接的關係 [9][10] 。
Vermetten、Schmahl、Lindner、Loewenstein與Bremner (2006) 利用核磁共振方式測量 15 個人格分裂症女性病患以及23個女性健康者的海馬迴及杏仁核體積,分析比較後發現此疾病的患者平均擁有較健康者小 19.2% 體積的海馬迴與小31.6%體積的杏仁核,研究結果明顯指出人格分裂症病患會具有較小體積的海馬迴及杏仁核 [12][91]。Moscon 等人(2009) 也針對 50 位自閉症患者與33位健康的兒童進行核磁共振掃瞄研究,結果發現自閉症兒童的杏仁核有明顯的肥大現象 [12][19]。
Carien 等人(2007)的研究結果指出,左、右兩側前額葉分別調節相反的兩種情緒,左側調節樂觀正面的快樂感覺,右側負責負面情緒如恐懼沮喪等。一般而言,當左前額葉活動時,除了會有興奮的感覺之外,還會抑制杏仁核的活性,降低負面情感的產生。有些憂鬱症患者即是因為左前額葉無法正常運作,杏仁核異常興奮不受抑制,反而導致患者完全墜入恐慌、害怕等典型、嚴重的憂鬱狀態 [12][43]。
由上述研究可以發現,情緒的反應、表達等均與杏仁核有重大關聯。
3.壓力與侵略性 (Aggression)
侵略性指體內的交感神經系統活性提高,所以心跳變快,血壓變高,是類似於生氣的情緒,切除杏仁核可以解決過度侵略性的情況。而除了杏仁核,下視丘也是控制侵略性的重要中樞。中腦是將侵略訊號轉變成行為的地方,傳遞訊號有兩種路徑,一種是由杏仁核經過下視丘傳到中腦,或是由杏仁核直接傳到中腦,轉變成行為。由腦幹 Raphe nuclei 分泌的血清素 (serotonin) 可以降低侵略性並使人產生幸福感。
大腦感受到壓力,分泌促腎上腺皮質激素釋放激素 CRH (corticotropin-releasing hormo),作用在腎上腺製造可體松,才能夠面對環境產生生理反應。而壓力的來源也受到杏仁核跟下視丘的調控
(三)情緒的類別
每個學者所提出的基本情緒略有差異:
Tomkin(1962) 認為基本情緒有八種,分別為驚訝、有趣、愉悅、憤怒、害怕、嫌惡、羞愧、痛苦。
Ekman(1972) 認為基本情緒有六種,分別為驚訝、憤怒、厭惡、快樂、悲傷、恐懼。
一般而言,情緒可分為正向情緒及負向情緒,但兩者並非同一向度的兩個極端,而是兩個獨立的情緒向度,可以同時並存。Dacidson(2002) 發現,當人們經驗到正向情緒時,左額葉比較活躍,而經驗到負向情緒,則是右額葉比較活躍,且憂鬱症病患的左額葉活動性較一般正常人低。
Posner、Russell 與 Perterson (2005) 提出情感的環狀模型,此模型以兩個向度進行情緒的分類,分別為愉悅程度與激發程度 [24]。
Ekman (1982) 發現某些臉部表情可能具有普同性,宣稱人類的情緒可能是與生俱來的,對於生存有重大的價值。不管在哪種文化長大,皆能辨識這些情緒,他將快樂、生氣、悲傷、嫌惡、害怕、驚訝稱為六種基本情緒。雖然有些情緒可能是遺傳而來,但是仍有些可能是後天學習的。而且情緒的表達原則也可能因文化不同而存在差異。情緒表達原則是指在特定情境下,人們應該表達那些情緒,以及哪些行為適合於傳達這些情緒的規範及原則。Ekman 認為所有人可能都共享相同的情緒,但是因為文化的表達原則不同,因此表現出不同的情緒狀態 [33]。
(四)情緒理論
1.James-Lange 情緒理論(詹郎二氏情緒論)(1890):
由 William James 和 Carl Lange 兩位學者提出,他們主張情緒源於生理變化,其途徑是由刺激事件引發生理變化,我們察覺到生理變化並加以解釋,形成情緒感受。
此理論認為生理反應先於情緒反應,也就是生理變化產生特定的感覺,因而引發情緒經驗。但是單憑對生理反應的覺知,並不能判斷自己的情緒,因為許多情緒發生時的生理變化都是相近的,人們並無法從少數能夠覺知的生理變化而推論到多樣複雜的情緒狀態。所以可以推論,情緒經驗的產生不一定發生在生理變化之後[24]。
2.Cannon-Bard 情緒理論(坎巴二氏情緒論)(1929):
由 Walter Bradford Cannon 和 Philip Bard 提出,反對詹郎二氏情緒論,認為因為人類的行為、生理變化太過於緩慢,無法解釋迅速的情緒變化,並且生理反應的樣式不足以解釋情緒的多樣性。
他們主張生理激發和情緒經驗同時產生。人接受到刺激事件之後,會先激發大腦中的視丘,再來視丘一方面傳送訊號到自主神經系統,產生生理變化,另一方面也同時傳送訊號到大腦皮質處理其經驗到的情緒之性質,也就是說不同情緒並不會有相對應的生理反應,只要傳送到大腦皮質的訊號能夠辨別是何種情緒即可 [24]。
3.Schachter-Singer 情緒理論(斯辛二氏情緒論、情緒二因論):
由 Stanley Schachter 和 Jerome Everett Singer 提出,主張引發情緒的刺激事件會導致生理反應,生理反應則會促使個體觀察外在環境,作為辨識情緒的線索,也就是說情緒跟生理反應與認知評估有重大相關[24]。
4.Ledoux (1996)發現不同大腦系統掌管不同情緒種類:
有些情緒需要依賴認知評估與相關記憶才能產生,因此某些特定情緒的產生,混合了大腦、生理反應、認知解釋以及與此情境有關的記憶。情緒不單單只是某條途徑造成的,而是有許多快慢不同的途徑所控制[14]。
5.臉部回饋假說 (the facial feedback hypothesis, Tomkin, 1962):
指某種情緒引發臉部出現相對應的表情時,產生臉部動作的生理變化(例如:血流量的變化)也可能引發或強化內在的情緒感受[35]。
6.正向情緒拓建理論 (Fredrickson, 2009):
認為情緒本身有其適應環境的功能,正向情緒主要功能在於拓展視野與學習能力,而負向情緒主要功能在於遠離危險、增加生存機會。正向情緒跟復原力有關,復原力高的人會採用正向情緒安撫內在的心理創傷 (Michelle Tugade, 2004)[33]。
(五)情緒的影響
處於某種特定情緒中,會影響訊息處理的過程 (Forgas, 2008),當處於負向情緒時,處理訊息會更重視細節、努力思考。
情緒也會影響對訊息的專注程度,負向情緒會讓注意力較為集中,容易專注在關鍵訊息上,正向情緒則會擴大注意力範圍,所以需要創意的工作,應該保持在正向情緒中。
情緒還會影響對訊息的記憶,最著名的就是武器效應 (Fawcett et al. 2013):當人們目睹一場凶殺案,且兇手手上有武器,武器會激發人恐懼害怕的情緒,將注意力引導至武器上而忽略其他細節,導致對這事件的記憶受損[24]。
(六)情緒管理
從新聞媒體及雜誌上,我們時常看到許多人不善於處理情緒問題,而鑄下各式人倫與感情悲劇,甚至最近人心惶惶的隨機殺人事件也是情緒異常宣洩的一例。傳統教育及觀念上,我們追逐明確的 IQ 成就,卻疏忽 EQ (情緒智商)的重要。美國心理學家 Goleman 在 1995 研究成功人士發現:「人生的成就至多只有 20% 歸因於 IQ,80% 則受其他因素影響,包含自我了解、溝通能力與處理情緒的能力。」因此該如何覺察自己的情緒,運用情緒來釐清事件、幫助思考,並在適當宣洩後調整情緒逐漸成為生活中益發重要的課題。
1.理性-情緒理論
生活中我們常把不愉快的情緒歸因於外在事件,例如:心情不好是因考試考不好、被朋友爽約、失戀...等,認為是「事件」導致情緒不好的「結果」。然而心理學家艾里斯 (Ellis,1962) 認為,心理的困擾或煩悶情緒大多來自不合邏輯的思考或不合理的信念,是個人對事件的「認知」或想法才是產生情緒的關鍵。換句話說,考試考不好不會造成情緒不好,而是考試考不好讓人認為自己很失敗而心情不好;也不是被朋友爽約導致心情不好,而是認為朋友不在乎自己讓心情轉為負面。若我們能多利用理性思考,減少非理性思考,大部分負面情緒都能迎刃而解。
艾里斯提出 ABC 理論,A 為 Adversity,也就是引發的事件,例如男朋友和自己分手;B 為 Belief,也就是個人對事件的信念,例如覺得男朋友不再愛自己了;C 為 Consequence,是這件事帶來的結果,例如分手後覺得很難過,再也無法相信愛情。從被分手的人的角度來看,是男朋友與她分手才造成她的痛苦,也就是 A 導致 C,但艾里斯認為,導致 C 最主要的其實是 B,也就是被分手者對事件的信念決定他看待事件的觀點。艾里斯認為,如果被分手者可以改變她的信念,將原本這些非理性的信念轉成較理性的信念,如:被分手者改變想法成,「也許我們本來就不適合,分手能讓我遇見更好的幸福」,就不會有負面的情緒。
艾里斯認為人常會出現的非理性信念:
- 每個人都需要得到生活中所有對自己重要的人的喜愛和讚許
- 一個人必須能力十足,在各方面都有成就,否則就不是個有價值的人
- 任何人做錯了事,都應受嚴厲的責罵與懲罰
- 如果事情不如預期的發生,會很可怕、很糟糕
- 不快樂、不喜歡是由外在因素所造成,個人無法控制
- 我應該非常擔心危險可怕的事情,以防它再度發生
- 面對困難與挑戰不如逃避來的簡單
- 一個人應該要依靠比自己強的人
- 過去的經驗決定了現在,永遠無法改變
- 每個人應該為他的難題或困擾而煩惱
- 人生中的每個問題都應該有一個正確完美的解答,如果得不到將是很糟糕的事情
2.情緒調適
理性-情緒理論幫我們發現負面情緒的來源進而調整,然而人有時是情緒的動物,無法如此理性思考與判斷,因此適當的情緒調適方法就顯得重要。
a.覺察並接受自己的情緒
無論遇到什麼事,最重要的是先看到自己處在哪種情緒狀態,知道自己當下的狀況,負面情緒才有方向去妥善解決。然而,人有時像帶著面具的小丑,將快樂呈現給他人,卻過度壓抑自己的悲傷情緒;或是有些人因過分理性,負面情緒不這麼明顯表露,這卻不代表沒事,而是我們用心理防衛機制處理,讓負面情緒不被看到,並不表示已經被處理完畢。
b.適當時機表達
情緒表達是好的,但是如何表達卻很重要。試想對方如果在氣焰上頭來質問你,你的反應想必也會傾向負面及不耐。如果人在情緒發生後能夠冷靜思考,先釐清自己生氣的原因,思考如何表達想法,如此才能真正促進溝通,而非只是單純向人發洩;思考自己情緒的同時也要顧慮到他人的狀況,適不適合在此時了解你的情緒,否則只會被視為無理取鬧。
c.使用「我訊息」表達
把原因歸諸於他人,是人的慣性,如「都是你害的,我才會...」,「要不是你,我才不會...」,然而這樣的表達反而會激起他人的防衛心,開始否認甚至反擊,難以得到正面回應。心理學家高登 (Gordan,1975) 在研究溝通時發現,如果在表達時多用「我訊息」而少用「你訊息」表達,往往能製造較佳的效果。「我訊息」例如:「我們其實是擔心你沒有考好試的話,以後工作難以被肯定」、「我常常感到孤單,因看到朋友的男朋友都陪著她,我更加難過」等。
d.適當宣洩
負面情緒累積過多也需適當宣洩,才有足夠空間面對下一個挑戰及壓力。最好的方法是找人談談,把它說出來的同時,除了將負面情緒傾倒,也同時更理性將事件與情緒的關連做更好的整理。其他良好的宣洩方式如:運動、唱歌、藝術、旅遊等,因人而異都可以試試看,不好的宣洩方法如自殺、自殘則要避免。
3.憂鬱症及憂鬱情緒
「憂鬱情緒」為暫時的情緒低潮,「憂鬱症」則是長期處於憂鬱情緒,且為一種症狀。是否從憂鬱情緒轉為憂鬱症,可由三項指標來判斷:
a.情緒:
與過去相比,原來感興趣的事現在幾乎都不感興趣?心情幾乎天天都很低落、愁眉不展?
b.生理:
個人毫無食慾,有時卻又暴飲暴食,以致短時間內體重明顯增減?常常失眠或嗜睡?會覺得疲憊,一整天有氣無力、相當虛弱?
c.心理:
注意力變得難以集中?對自己毫無信心或感到自卑,並認為沒有改變的可能?對未來感到無助或絕望?腦中常流轉著生活無趣的想法,甚至想以自殘自殺的行為來了斷?
如果上述症狀強度與持續時間比一般人嚴重或持久,也就是憂鬱情緒兩週以上,就有可能得到憂鬱症。此時可前往醫院的精神科或身心科尋求協助。最重要的是,憂鬱症並非丟臉的事,跟感冒一樣,人人都有可能得,也會在你獲得幫忙及適當治療後,病症解除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