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應用

「看了這麼多之後,才發現,原來我也有意識啊!而且,居然是如此神奇美妙的存在!但是,難道就不能來點有趣一點的嗎?」看著湯匙裡老師浮誇的倒影隨口滴咕了幾句,但我們還不知道的是,意識真的有好多有趣的應用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一、哲學的意識心理學應用

1. 瀕死經驗——人死後意識是否還存在?

瀕死經驗 (near-death experience、NDE),是一種人在臨死前所經歷的現象,這種現象的發生並不是絕對的。這種經驗一般包含靈魂出竅、隧道經驗(感覺通過狹長的黑暗,盡頭有光)、回顧一生的生活、看到過世的親人、感覺平和愉悅且沒有疼痛等等我們可能無法理解的現象。一般會認為這些現象發生於接近死亡時,但很多案例並沒有死亡風險。有些學者認為這類現象純屬幻覺,但也有人主張這些現象證明了意識可以獨立存在於身體之外。那麼主張身體與心靈(或者稱為靈魂)可以分離的二元論者(如:柏拉圖、笛卡兒)是正確的嗎?

"看到你自己,也就是所謂的靈魂出竅,很多人都有過類似經驗,圖來自http://www.ettoday.net/dalemon/post/4789"

瀕死經驗可能比你我想像的更常發生。根據美國知名的蓋洛普調查(Gallup, G., and Proctor, W. (1982). Adventures in immortality: a look beyond the threshold of death. New York, McGraw Hill.),以全美的樣本為代表時,有15%的人報告自己曾經歷過瀕死狀態,其中約1/3(大概八百萬人)表示有伴隨瀕死的神祕體驗。英國科學家山姆•帕尼亞(Sam Parnia) 一直從事著瀕死經驗的研究 ,他曾研究了六十三名被確診為臨床死亡而後又活過來的心臟病人。他們在活過來的一周內接受了研究小組的調查。

調查結果表明,五十六人說自己完全不記得昏迷時的狀態,但有七人稱自己有記憶。這七人中的四人屬於瀕死狀態,當時醫生已經宣布他們腦死了。這四人報告說,自己當時有清醒的意識,能夠記憶、思考、推理,還能四處遊盪,和別人交流。他們還說,當時感到安詳、快樂和舒坦。有人表示,自己感到時間變快了、意識更敏銳了,對身體卻失去了感覺;有人看到了明亮的光,進入了另外的世界並和死去的親人交流。一名病人甚至宣稱自己當時跟一個神秘的生物體進行了親密的接觸。

"有些受帕尼亞調查的瀕死經驗者表示會看到一個長長的隧道,盡頭是刺眼的陽光,走過去似乎就是另一個世界,圖來自http://www.ettoday.net/dalemon/post/4789"

美國喬治華盛頓大學附屬醫院加護病房醫生朝拉說,為了知道開給病人的止痛藥是不是管用,他監測了七名病重病人的腦波。他說,病人撒手人寰以前一個小時,原本微弱的腦波會有一段時間特別活躍。時間長短不一,最短的有三十秒,最長的有三分鐘。朝拉認為這種迴光返照應該是血流減少、氧氣量降低,死亡以前,腦中電波的最後一搏。他說,這股電波像瀑布一樣,從腦子的一個點發出,灑向不同的區域,會讓瀕死的人看到清楚的景象也會有感覺。而瀕臨死亡後來又活過來的人,還記得這種感覺,這也就是所謂的瀕死經驗。

有關瀕死經驗引發出一個基本的「心靈―身體」問題:心靈(心靈與意識有時被當作是同義詞,但一般來說,意識是心靈的核心意義或必要條件)是非物質的嗎?是否可以脫離身體而獨立自存?帕尼亞醫生說:「假如你證實了當腦部停止時,意識仍然繼續存在,那麼意識極可能是獨立的存在。」不相信意識可以獨立存在的人,會試圖說服人們瀕死經驗不過是大腦最後放電的現象,或者說與幻覺的體驗非常相似;而相信身體與心靈是兩種不同實體的二元論者,主張瀕死經驗可以作為靈魂不朽的證據。前者的觀點較符合唯物主義,而後者的觀點符合唯心主義。另外還有一派人秉持二元論,相信心靈與身體是互相影響著,是為心身二分法的擁護者。

  • 唯物主義(Materialism)主張物質形式與過程才是人類認識世界的主要途徑,且相信所有的實體及現象都是物質相互作用的結果。至於意識的部分,則是人腦中的生理反應,意即物質決定了意識的存在。
  • 唯心主義(Idealism)是哲學中與思想、心靈、語言等彼此之間關係的討論與看法。唯心主義相對於唯物論,主張物質是依賴意識而存在。
  • 心身二分法(Mind-body dichotomy)是一種認為精神現象某種程度上獨立於身體的觀念。西方著名哲學家笛卡爾,透過二元論的出發點,使心身二分法為眾人所關注。但心靈(mind)如何與肉體(body),甚至世界互相影響,目前仍然沒有可信的解釋。

    相關例子

  • 觀落陰

觀落陰是一種超自然現象,源自於道教法術,意指活著的人靈魂跟隨作法者的指引,進行出體,到陰曹地府旅遊。一般觀落陰的人,除了希望見到已往生的親人外,也可以是觀元辰宮。元辰宮普遍被民間信仰認為其擺設與自身的運勢有關,故很多人觀落陰觀元辰宮,為的便是一觀其運氣,或花錢改運。但觀落陰的真實性目前尚未能證明,也有催眠師認為,觀落陰乃是催眠現象的一種。

  • 右顳頂聯合區(angular gyrus) 與 靈魂出竅 的關係

2002年一位患有癲癇的中年婦人,進行腦部手術。而當醫療人員對婦人的右顳頂聯合區進行刺激時,這位婦女聲稱,她感到自己飄出了體外,正俯看著自己。後來研究發現,顳頂聯合區負責處理視覺與觸覺信號、從內耳發來的平衡和空間資訊,以及關節、肌腱、肌肉傳遞的感覺信號。它將這些資訊統整起來,讓人感覺到身體的存在,與自身與周遭環境間的相對位置。研究人員因此推測,顳頂聯合區功能紊亂與靈魂出竅體驗之間,存在密切的關係。 後續為了研究靈魂出竅,瑞士聯邦理工學院甚至展開了一項名為「自體轉換」的實驗( https://www.wikiease.com/wiki/靈魂出竅)。 包含此實驗,其他臨床案例均也指出顳頂聯合區功能紊亂,正是靈魂出竅體驗的核心所在。

2.意識真的存在?

我們或許都能直觀的說出意識的存在,但當被問及「意識是什麼」,可能就顯得有些棘手。 而且人的意識是否又與其他生物有所不同?想必我們都曾幻想過自己成為其他某種動物,如老鷹翱翔於天空、獵豹馳騁於原野、鯨魚悠游於大海之中。我們可以藉由五官知覺,徹底想像成為該生物所擁有的一切感覺,或許從影音資訊中、或文章、甚至於相關的生物感官及行為研究來加強模擬與推測。即便這種想像看似十分簡單,也在文學作品與電影中司空見慣,但若要我們宣稱可以因此明白一個生物的感覺,卻是有些自以為是了。 美國哲學家湯瑪斯・內格爾(Thomas Nagel)於1974年發表一篇論文 :〈成為一隻蝙蝠可能是什麼樣子〉〈What Is it like to be a bat〉,探討心靈與物體之化約性問題。

"內格爾認為意識的探討會使心物問題變得相當棘手,圖來自http://www.rugusavay.com/thomas-nagel-quotes/"

內格爾選擇蝙蝠為事例探討的原因為蝙蝠也擁有意識,且與人類演化途徑相似,人類對蝙蝠的物理構造完全了解,唯一不同則為蝙蝠表現出的行為與感覺器官與人類大相逕庭。 但內文核心思想為「我們雖然對蝙蝠有全盤的了解,也相信蝙蝠能產生自我的意識,但我們仍無法知道成為一隻蝙蝠可能是什麼樣子」。原因則為蝙蝠的外在感應靠著聲納系統,而人類在演化上,完全沒有體驗過聲納系統的主觀感覺。故我們根本無從得知成為一隻蝙蝠可能是什麼樣子。 但最後內格爾並未完全的否定物理概念與客觀科學,他相信物理概念能夠正確地描述意識,只是我們目前對心靈與物質的了解還不足,尚且無法就客觀層面來解釋意識而已。但當對心物的了解愈趨成熟,或許便有辦法完全解釋了。


二、日常生活中的意識心理學應用

1. 吸引力法則-讓潛意識引領你的生活

人類生活由意識與潛意識所影響,意識包含個體在當下隨時均可知覺到的現象,以及可察覺的意念和動機,意識主導理性行為的心智,包括邏輯分析、計劃、計算等,意識的運作佔人類心靈運作少於10%。是一套合乎邏輯的、理性的思考,佔個體心理層面為最小。而不易甚至無法察覺的潛意識,正悄悄地影響人類生活,控制著絕大多數的心靈。潛意識是過去的經驗與習慣形成的一種應變程序,它是一種自動導航系統。人類的潛意識力量無窮,現在就讓我們來學習如何掌握它。

從事任何事情時,意識總是走在最前面,先有意識才會激發行動的動力。想追求成功,首先要在心中產生關於成功的思想意識。思想有多遠,人就能走多遠。意識總是在最前面,只有先擁有成功的思想,才可能達到成功。當你用意識不停地關注成功,將它化為潛意識,那麼成功就離你不遠了!

上行,下效。存乎中,形於外。
"上行,下效。存乎中,形於外。"

  • 如何開發潛意識?

    開發潛意識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運用意念一再重複想像。將主動的意識,透過感官關注,重複地輸入大腦,讓大腦習慣它的存在。就如同要說服一個人時接受一件事時,要反覆在他面前不經意提起那件事。習慣能將意識轉化為潛意識,能將記憶寫入潛意識,而潛意識將直接影響我們的行為。隨時隨地在心中確認目標,想著自己的目標,不斷地經由大腦反覆記憶和輸入,當潛意識開始習慣接受這樣一個指令的時候,所有的思想和行為都會配合這個想法,吸引力於是發揮作用,吸引你所想像的成功,朝著你的目標前進,直到達到目標為止。潛意識所發揮的吸引力能激發人體驚人的潛能。

  • 正向思考

    正向思考是吸引力法則的出發點。說起來簡單,但卻是關鍵。意識可以成就一個人,也可以毀滅一個人。習慣正向思考、樂觀的人較容易成功;成天抱怨,悲觀消極、充滿負能量的人一輩子也無法改變現狀;一個渴望變得活力四射的人會比常人更有活力;一個希望自己有勇氣的人能變得勇氣十足;一個有自信的人通常表現得比常人好;堅信「我一定能行」的人就有很高的機會做到他想做到的事;而那些想著「我恐怕不行」的人則很有可能會落在別人身後。在現實中許多事實都證明了這個觀點。那麼,到底是什麼導致了這種差異的發生?沒錯,就是思想!思想是一切行動的開端。正向思考能夠擺脫恐懼,導向成功的方向;相反的,習慣負向思考將永遠無法走出黑暗。

  • 吸引力法則

    吸引力法則建立在同性相吸的基礎上,認為人類思考時大腦會發出不同頻率的電波,亦即人的各種思想具有不同的頻率,而宇宙萬物都具備特定的頻率,因此思想可以吸引具有相同性質、頻率的事物來臨。堅持關注自己想要得到的,我們就會吸引我們所關注的,堅持到最後,同時不忘加上努力,我們所關注的事物就會變成現實。相信奇蹟的人總是最靠近奇蹟。透過操控自己的意識,每個人都是自己機遇的製造者,成為自己心中所想像的那個人。運用吸引力法則,掌控自己的生活。

  • 潛意識放大效應

    當你將心中的想法化為潛意識後,解脫顯意識的束縛,讓潛意識接管一切,吸引力法則就會發生作用,潛意識將默默地影響你,時時提醒你走向正確的方向。潛意識能激發潛能,當你心中有一個夢想,你堅信他會實現,並持續朝此方向邁進,你會發現你的夢想越來越大。

  • 吸引力反力原理

    當你越想抵抗某件事或想法時,它反而越容易被潛意識所吸引過來。忘記一件事情也是很不容易的,如果你一遍遍在自己心中想這件事,然後說「我要忘記它」,你就會發現,對於這件事情想忘記它很難。忘記事情最好的辦法就是轉移你的注意力到其他事情上面。當你不希望一件事情發生時,最好的方式就是不去想它,將注意力轉移到其他事情上。過度的擔心只會更加吸引壞事發生。

  • 吸引力法則禁忌

    潛意識常常跳過意識支配人們日常生活中的各種行為,潛意識是一種習慣、經驗的程序。它無法判斷一件事物或是想法是好是壞,積極或消極,而全部吸收。因此,潛意識的感覺好壞,往往是影響成敗的關鍵,當有負面想法時,最好不要執著於它、也不要時時想著「忘記它」,否則將會將它越放越大。

  • 為何吸引力法則不靈驗?

    吸引力法則是由頭腦意識以及潛意識吸引兩方面形成的。很多人頭腦意識和潛意識是相互劇烈矛盾的(也就是說明明希望一件事發生,心中卻覺得希望渺茫),此時顯意識吸引就無法起作用,事實上大部分人一生是基本由潛意識吸引力為主導的。只有當潛意識與顯意識合一時,吸引力法則的作用才會顯現。

  • 宗教與吸引力法則

如前文所說,在吸引力法則的作用下,你越相信它,它越容易實現。我認為人類的宗教信仰出發點是和吸引力法則是相同的,宗教信仰只是加強吸引力法則信念的一種途徑,宗教中的神祉給人信仰的依附,透過各種神蹟故事的渲染,創造出集體信仰中心,你信得越虔誠,往往越容易靈驗。

  • 物理理論

    人在思考時大腦中的神經元會釋放電流,因此產生電磁波,也就是俗稱的腦波。David R. Hawkins在其著作《Power vs. Force》中提到,人的身體會隨著精神狀況而有強弱的起伏,大衛霍金斯博士(Dr. David R.Hawkins),運用人體運動學的基本原理,經過二十年長期的臨床實驗,其隨機選擇的測試對象橫跨美國、加拿大、墨西哥、南美、北歐等地,包括各種 不同種族、文化、行業、年齡的區別,累積了幾千人次和幾百萬筆數據資料,經過精密的統計分析之後,發現人類各種不同的意識層次都有其相對應的能量指數,也就是說人的思想是有頻率的。吸引力法則就是建立在同類相吸的原則上,認為正面的想法具有特定頻率,而這些頻率能吸引相同頻率的同類事物。運用吸引力法則,藉著去想你所要的生活方式,來預先創造你的生活,你就能依自己的意識創造生命。 • 實際例子 Morris E. Goodman人稱奇蹟先生。一九八一年三月十日,在一場墬機意外中,摔斷了脊椎,傷到第一和第二節頸椎,他的吞嚥反射功能損壞,無法吃、喝,橫膈膜也損壞,無法呼吸。他全身癱瘓,唯一能做的,就是眨眼睛。醫生宣告他成為植物人,但古德曼心中不這麼想。「別人的看法並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的想法。」他每天想像那樣的一幅畫面,「看到自己再度變成正常人,走出那家醫院。」 當他被戴上人工呼吸器,被醫生宣告永遠無法自己呼吸,因為我的橫膈膜已經損壞了時,他一直對自己說:「深呼吸、深呼吸。」最後,他不必再使用人工呼吸器了,沒有人能解釋古德曼的狀況。他為自己訂下目標,要在聖誕節的當天走出醫院;而且,他做到了。他用自己的雙腳走出了醫院。「人會成為他所想的樣子。」

    來源:http://www.azquotes.com/author/41420-Morris_E_Goodman "Man becomes what he thinks about.圖來自http://www.azquotes.com/author/41420-Morris_E_Goodman"
    宇宙中的一切事物都有一個頻率,你所要做的只是運用思想去改變頻率,或者創造相反的頻率。用堅定的信念,人人都可創造出屬於自己的奇蹟。 吸引力法則是那麼的神奇,你相信嗎? 既然相信它有那麼多的好處,那麼為什麼不試著接納它呢?擁抱自己的生命,試著執行它看看,你會發現生活中有意想不到的改變。從現在開始,改變自己,主宰自己的命運。 "想像力就是一切,它是生命將發生之事的預覽。"-愛因斯坦


三、紓壓上的意識心理學應用

壓力的產生通常是人在與外界交流的過程中,因為外界的知識、規範、意識價值與自我不同而產生的一種衝突。壓力並不只限於精神和心理方面,也常常會反應在行為表現上,由於人對壓力容易"念念不忘"並產生負面情緒,所以人們通常會試圖找些方法來來放鬆身心,稱之為「紓壓」。

Figure 5.5.1. 壓力在顏面及行為上的展現 "壓力在顏面及行為上的展現,圖來自 Can Stress Be Healthy? (2015, October). Science in Our World: Certainty and Controversy. http://blogs.mcgill.ca/oss/files/2014/05/stress.jpg"

壓力的產生與意識緊緊相扣,通常壓力的累積都是在我們意識清醒、注意力集中於外界環境上的時候,因此意識的清醒程度在某種程度上來說與壓力的累積有關。另外,根據一些關於腦波的研究,不同的腦波代表著不同的意識狀態,因此許多的紓壓原理也是藉由促發腦波頻率的改變,來達到紓解壓力的需求。以下將提供幾種紓壓的方式,希望各位讀者都可以找到自己喜歡的方式來舒緩身心!

1. 注意力轉移法

轉移注意力的方法相當多元,你想的到的紓壓方式大部分都是屬於注意力轉移法,這些方法主要透過人類的五覺,將人們的意識或注意力從固著的某種情境中拔除或轉移,讓人們脫離累積壓力的環境,達到身心放鬆的效果。常見的方法包括運動、旅行、遊戲、音樂、冥想等等…,圖5.5.2提供一個類似變魔術的手法,以轉移注意力的方式成功竊取身上的物品。以下將簡述幾種注意力轉移法的應用:

  • 音樂療法(α波音樂)

    西方國家將音樂配合醫療體系,廣泛應用於各種心理及生理治療之中,已不是新鮮的事了。音樂具有治療功能,能透過物理作用直接對體內器官產生共振效果,使人體分泌一種生理活性物質,調節血液流動和神經,也提升創造、思考,使右腦靈活,將人的腦波引導出成α波優勢的狀態,此時的身體的耗能低,相對腦部得到的能量就比較高,可增加學習及記憶力。另外,因為其能有效減緩焦慮、使身體放鬆,亦有幫助睡眠的功能。

    α波音樂則是指音樂節奏與α波一致或為其他雙聲道拍頻的音樂,是由羅札諾夫所開創,用來配合啟發式教育法。這種音樂是由不同的八個二階音程所組成的巴洛克風格音樂,每分鐘約60拍。實務上,α波音樂常常被拿來幫助睡眠、冥想以及瑜珈等舒緩運動之上。下述連結提供一個點閱率很高的α波音樂,敬請欣賞!

    Study Music Alpha Waves: Relaxing Studying Music, Brain Power, Focus Concentration Music

  • 冥想與靜坐

    冥想原本是宗教活動中的一種修心行為,如禪修、瑜珈、氣功等,但現今已廣泛的被運用在許多心靈活動的課程中。冥想的方法不勝枚舉,有坐禪的冥想,可稱為靜坐式,有站立姿勢的冥想,也舞蹈式的冥想,甚至祈禱、讀經也是冥想的一種。 冥想可使得新皮質熟睡,藉由舊皮質的功能,提高我們潛在意識的力量。當進入冥想狀態時,大腦的活動會呈現出規律的腦波,此時支配知性與理性思考的腦部新皮質作用就會受到抑制,而支配動物性本能和自我意志且無法加以控制的自律神經,以及負責調整荷爾蒙的腦幹與腦丘下部的作用,都會變得活性化。冥想不但能激發想像力、創造力與靈感,提升對於事物的判斷力和理解力,也能使身心達到安定、愉快、心礦神怡的感覺。

  • 「氣」可以被定義為具有意識的能源或是可以意識並加以控制的能源。存在於每個人當中,有些人能控制它,有些人卻做不到,其原因就在於能否冥想與集中意念去感受氣的存在。我們若能藉由冥想或其它方式的訓練法來控制並利用氣,就能夠自在的操控它。能夠操控大眾的人,多半擁有能強勢運氣能力的人,就好像是一種集體催眠一樣,能在心靈層面支配他人的人,一般被認為他發出來的氣很強。 「氣」所帶來的種種作用,都可以解釋為是能量的交流。例如氣功治療,是由環繞氣功師身體週圍的意識能量,與患者的意識能量相連結,故氣功師可以隨意超控患者體內的氣,調整患者體內的平衡,促進人體中氣的流動,使氣所流經的經絡能維持正常的狀態。也就是利用氣來使人體原本就具有的功能,能更有效率、更順利的發揮功能。 轉移注意力的紓壓方式很多,相信也有人選擇大吃大喝來抒發心情,但切記不要吃過度,這樣反而會成為後續壓力的來源,其他的紓壓方法也要注意,適中就好。這裡提供一個簡單笑話:”stressed”與”desserts”其實只有一線之隔,所以壓力造成的飲食必須小心,”stressed”顛倒就會變成”desserts”了。

Figure 5.5.3. stressed & desserts,壓力和甜點 "stressed & desserts,壓力和甜點,圖來自:Stress Less for the Holidays. (2014, November). Touch of Earth. http://www.touchofearth.com/wp-content/uploads/2014/11/070876b.jpg

2. 「紓壓」還是「紓情」

許多心理韌性訓練或正向心理學的書籍提供一個特別的思考模式,它們並不將壓力視為一種不好的、必須去除的東西,反而透過找尋壓力的源頭,來達到某種程度上根治壓力的效果,例如壓力的累積可能是差的時間管理所導致的,因此可透過時間管理的改善來減少壓力的累積。 上一段的例子在書中被歸類成可以改變的環境,可透過自身的能力改善環境以達到去除壓力的效果;然而無法以自身能力來改變環境的例子很多,因此書中也提供了轉換既有處理壓力的方式與角度的建議。舉例來說:當今天上班完,很累,想盡早回家休息,卻發現電梯壞了,不得不自己爬10層樓回家。這時,大部分的人會像A一樣,會覺得心情很不好,邊爬邊增加怒氣,甚至到家可以休息了,也對這件事耿耿於懷而不能好好休息。B可能看過心理韌性訓練或正向心理學的書,一開始很累又知道自己必須爬10層樓時,心情也非常不好,但他換個思考方式,想說最近好久沒運動,當作運動也不錯,還能瘦身。這個時候他開始脫離既有的處理壓力方式,換個角度思考,使原本負面的心情轉換成正面的,爬完樓後可能覺得很累,卻也感受到運動的充實與成就感而感到快樂,回到家馬上就可以進入良好的休息狀態。 雖然我們嘴巴上說要「紓壓」,題目也訂「紓壓」,但事實上讓我們真正感到不舒服的是負面情緒,負面情緒導因於壓力,所以很多人誤以為「紓壓」才是使身心放鬆的正確方法。雖然這並不完全正確,也不完全錯誤,但這裡更強調的是情緒的梳理,簡稱「紓情」,因為壓力很難完全根除,壓力導因於與自我意識有所差異的外界環境,且大多數的時候環境很難輕易讓自己左右,因此轉換處理壓力的方式以及觀看壓力角度,也可以達到良好的身心放鬆效果。


四、意識控制

1. 人工控制人類意識

是否可以用人工手法操控人類的意識一直是意識心理學中熱門研究類別之一,意識操控在生活中也成為許多電影題材,例如電影「全面啟動」中,主角的最終任務是要試圖透過進入目標人物深層夢境中,透過潛意識的更改影響到此人清醒時的意識,而以下是近年有關意識控制的實驗之一。

在2016年七月的《Frontiers in Psychology》期刊中,一群大多來自牛津大學的科學家進行了一項意識控制的魔術 (https://kknews.cc/zh-tw/science/v9xo6la.html) ,實驗中420位受試者看了一系列的五部靜音影片(靜音是為了排除引導性問題或話語干擾造成的影響),受試者必須在看完每一個影片後,寫下其看到的物品,其中,不同受試者看的影片內容相近,但物品不同,可能為硬幣、海綿球、撲克牌、絲綢或蠟筆其中一系列,此五系列影片中一到四部影片的內容如附圖所示 ,例如球系列的前四個影片分別是:球變色、球變消失、球放到牙齒邊、球變出現,第一二四部影片為魔術影片,大多受試者反應感到驚奇,第三部影片展現的是生活中不違背物理原則或人的生活中視為可能發生的現象,而每個人的第五部影片是相同的,第五部影片為「幽靈消失魔術」,影片內容並沒有上述物體的出現,魔術師僅以手勢表現讓物體消失的魔術過程。對於第五部影片的受試者反應,136(32%)位受試者表示看到了魔術師將某物體變不見了,其中45(11%)位受試者更明確說出了看見魔術師變不見的物體為何。 心理學家表示,人類感知是由「top-down cognitive processes」即先前所有的認知、知識及期待和「bottom-up sensory information」即從信息中得到的感官感受所組成。此模式適用於各種型式的感官刺激,譬如,一個人站在一排柵欄之後,人的某些部分是被柵欄擋住的,但觀測者不會認為看不到的身體部分不存在柵欄後面,其腦會自動結合以前所知而將看不見的部分補足。透用在此實驗中,受試者在前四個影片不斷被教育真實物體會一次一次消失又出現、出現又消失的,當看到第五個影片時,會自動結合前四個影片的認知,而產生有真實物品在影片中消失了的感知。 由此實驗證實人類的意識是可以有技巧性地被控制的,有朝一日科學家也可能研究出一套更有組織的控制方式。

2. 人類意識控制機器運作

反之,人類是否能用自己的意識來控制機器的運作是高度科技化的今日另一個熱議話題,想像某天,學生不需動手或出聲,只要在腦袋中想著指令,電腦就會開始在超普通心理學的文件中刪改或新增文字,生活會變得多麽不一樣,尤其若此應用到身障人士或癱瘓病患身上,他們將能得到一個全新的人生。 而現行的技術已經能做到類似的效果。例如有位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外科醫生在一年輕人的運動皮層植入了128個電極傳感器,透過此項植入,此年輕人可以藉此控制一個仿生手的其中一根手指。 另外,還有一項更先進的技術-Stentrode,此項技術中外科醫生會將一個細小彈性支架從腹股溝血管內植入並一直推移到大腦中的運動皮層血管。最終目標是希望Stentrode可以透過人類的意識操控與外骨骼對話並對外骨骼下指令,使癱瘓病患可以借助外骨骼獲得自主操控身體的能力 圖片來源:https://twitter.com/tomoxl/status/696810621854158848

然而,此項技術涉及腦部及貫穿全身手術,背後隱含了很大的風險,目前也仍未進行過人體實驗,但此項技術的開發,已為意識操控機器的技術開創一條路。


五、機器人的自我意識

隨著科學的發展,在各種情況下須要人類親自去做的事逐漸減少,如對一些危險環境的探測、沉重繁瑣、工序重複的工作等等,這些事情都可以交由機器人去代替人類來完成。然而以上的動作仍需由人類對其進行設定,而且一旦出現錯誤亦需要人類來進行改正。但如果機器人其本身具有自我意識,那麼機器人就可以自行去判斷自己應做的事,從而使更多的人能去進行更多其他不同的工作。 而在這裏就需要先界定甚麼是自我意識。自我意識是由自我認識、自我體驗和自我控制三種心理成份構成:

  • 自我認識

主我對客我的認知和評價,即自我認知和自我評價。自我認知是自己對自己身心特征的認識;自我評價是在自我認知基礎上對自己作出的某種判斷。

  • 自我體驗

自我體驗是主我對客我所持有的態度。它反映了主我的需要與客我的現實之間的關係。例如個體能體驗到成功感時,就會產生積極的自我肯定。

  • 自我控制

自我控制是個體對自己行為、思想和言語等的控制,即主我對客我的制約作用。而自我控制分為兩個方面:一是發動作用,二是制止作用。發動作用即個體發言或做出行動。而制止作用即主我根據當時的情境抑制客我的行動和言語。

以上即為自我意識的定義。而如何判斷一個個體是否具有自我意識?在二十世紀的七十年代,美國的心理學家戈登·蓋洛普就設計出著名的鏡子測試 ,這個測試的目的在於評估一個個體的自我意識。測試的內容為是在測試個體不知情的情況下,在其前額做一個標記,然後讓其面對鏡子,如果測試個體嘗試觸控或去除標記,或者至少顯示出注意到了自己前額的變化,便判斷該物件具有自我意識。而這種程度的自我意識,人類嬰兒在出生後約十八個月就具有。

要做出以上的判斷,可想而知對機械人而這需要一定程度的人工智能。而這就牽涉到另一個問題-----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 簡稱AI),具有智慧後才能進行思考。而在歷史有一個很有名測試----圖靈測試,就是用來判斷機器是否能進行思考,具體的測試內容為需要一個人(稱其為C)使用測試對象(即下文中的A和B)皆能理解的語言去詢問兩個他不能看見的對象任意一串問題。對象為:一個是正常思維的人(稱其為B)、一個是機器(稱其為A)。若經過若干題的詢問以後,C不能分辨A與B之間有任何實質的區別,則代表此機器A通過圖靈測試,即認為其具有智慧。然而事實直到現在仍未有任何的機器人能通過這個測試,也就是說到目前為止仍未有真正的具有自我意識的機器人出現。

人類在開發出真正的具有自我意識的機器人的道路仍很長,但如果開發出來後,相信將會對人類帶來很大便利,因為具有自我意識的機器人會懂得自己去進行自我調整,認識到什麼時候才真正需要進行冗長的和複雜的計算來解決問題,那麼它們在決策方面會更加自主,而不需要人類來輸入指令來一一調整其行為。

目前市面上已有類似有思考能力的機器人出現,日本電信公司軟銀集團 在2014年開發出了號稱第一個可以讀取人類感情的機器人Pepper,Pepper的開發宗旨是希望陪伴孤獨的人類、使人類更幸福,它可以與人類進行簡單的溝通、開開玩笑、唱唱歌,但無法幫忙打理家務事,當然Pepper的回應都是由大量預先寫好的程式支援的,並沒有實際的人工智慧,不過已是機器人意識開發的新里程碑。 圖片來源:http://www.appledaily.com.tw/realtimenews/article/new/20160720/911974/

雖然就目而言具有自我意識的機器人仍未出現,但也不妨礙我們對其的猜想,到底機器人具有自我意識後是會續繼遵照人類的命令去行事,還是說是會開始對人類的指令產生抵觸,從而拒絕執行命令呢?關於這方面的猜想就有待讀者的想象。

results matching ""

    No results match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