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應用

  動機與情緒深深影響人類生活上的一舉一動,這章節中,我們將從動機及情緒的角度來探討日常生活的成就與權力,到維繫健康的運動、減肥心理學、玩樂生活,乃至社會上犯罪心理的分析,將概念實際應用在生活當中。

一、權力遊戲

  個體欲支配、命令並影響他人的內在驅力。
  權力動機主要可分為個人化權力動機社會化權力動機兩種:

(一)個人化權力動機

  因自己個人的慾望或利益而產生的權力需求,可分為以下三種類型:
I.單純個人愛表現,喜歡在群體中展露頭角,將每個有可能對自己地位造成威脅的人當成假想敵。
II.喜歡追求權力,享受支配、控制、影響他人的過程,不擇手段都要達成目標。
III.追求高品質的物質生活,視其為生命中至高無上的東西,通常需得到一定大小的權力才能獲得相當程度的物質,個體便會因此希望得到權力。

(二)社會化權力動機

  追求權力的出發點不是自己,而是因周遭的人事物,通常是以社會大眾的福祉為優先,想要為大家服務,想要達成一些較遠大的目標,所以需要掌握一定的權力才能號召民眾,引起大家的共鳴[27]。

  實際例子:美國影集《紙牌屋》的主角法蘭克・安德伍德(Frank Underwood)就是一個典型權力動機極強的人,且他的權力動機是屬於個人化的權力動機。在影集中他為了達到象徵權力的地位,運用各種手段,有機智的、有狡詐的、也有兇殘的,他為了達到目的而不顧一切,踩著別人往上爬,抹黑自己的競爭對手,甚至還殺了人,他做了各種骯髒齷齪之事,但絲毫不感到羞恥或愧疚,這都是因為他的權力動機已經強烈到讓自身失去了正常人應有的判斷力,才會造成這種誇張的結果。《紙牌屋》將美國白宮政治界的黑暗面生動鮮明的描繪出來,影集中充滿了各種權力動機強烈的人們,我們可以看到他們是如何的鬥爭並取得權力。

二、運動心理學

  運動心理學[15]是一門研究運動者在運動時的生理、心理、運動間的相互影響,歷經了一百多年的發展,衍生的議題包括運動員人格特徵,運動員動機、情緒、壓力、表現關係,目標設定、自我對話、意象訓練等等。

  當代運動訓練體系提出顛峰的運動表現包含四要素:體能、技術、心理、戰術。其中運動員的心理層面就直接影響了心理與戰術兩要素。 Orlick 與 Partington 的研究就發現運動員的心理準備程度與他們在奧運上決賽中排名有顯著相關[82]。美國各重要運動賽事協會如 NBA 、 MLB 、 NFL 從 1985 年開始就陸續聘用專職的運動心理學家,臺灣也自 2000 年跟進成立了臺灣運動心理學會,顯見運動心理學的重要性[20]。

  以下將運動心理學分成兩部分探討,第一部份為尖端表現的追求,多是討論運動當下的生理與心理調整;第二部份是運動前的準備,包括目標的設定、自我對話與意象的訓練等。這些方法不外乎調整自己的動機與情緒以求最好的表現。

(一)尖端表現

  尖端表現即 peak performance,為一運動員發揮超越平均水準的表現。Garfield 和 Bennett 曾在訪問過百位以上的頂尖運動員後歸納出八種尖端表現時會有的感受:

思想鬆弛:指內心平靜,感覺時間慢了下來。
身體鬆弛:指肌肉的協調一致而使得動作流暢。
信心與樂觀:指對事物有正面的看法,相信自己能ˊ完成。
專注於目前:不會沈湎過去或擔心未來,全神貫注時動作彷彿是自動化的完成。
活力澎湃:指一種充滿力量且快樂的感受。
知覺性高:對周遭事物有了較敏銳的感受力,並能作正確的反應。
有控制的能力:指潛意識的能揮灑自如,而非強力的控制他人或環境。
蠶繭狀態:指不受外物干擾的狀態。

I.順流狀態

  為了達到尖端表現, Martens 曾提出所謂的順流狀態(flow state) 為眾多專家所接受。所謂順流狀態指的是運動員不受其他事物或是情緒的干擾,而能全神貫注且感到自己操控自如的狀態。

  McGrath 認為是否能進入順流狀態與運動員對自己的預估能力和對任務的預估難度與挑戰性、重要性有關。若運動員覺得任務非常的重要(例如身為國手有國人期待)且自己的能力不足以勝任,會產生源自焦慮的壓力;反之如果運動員覺得任務非常的容易(例如已經重複做這件事多次了)且覺得對自己來說太大材小用了,會產生源自厭倦的壓力。若要從壓力區進入順流區,則任務的挑戰性、重要性與自身的預估能力就要達到一個平衡。

II.喚醒水平

  Gould 與 Krane 提出另一種為了達到尖端表現衡量自己狀態的方式:喚醒水平 。喚醒水平泛指有機體的生理和心理狀態,是由感性興奮性水平、激素水平以及肌肉的準備性所決定的一種狀態。高喚醒水平可引起興奮,激動,但也使人焦慮不安;低喚醒水平使人放鬆愉快,但也使人厭倦冷漠。

  連結喚醒水平與運動表現有兩個理論,一為驅動理論,其認為喚醒水平與運動表現為線性正相關,但研究顯示在過高的喚醒水平下容易有越來越大的負誤差,於是後來普遍為專家所接受的為倒 U 理論。

  倒 U 理論描述喚醒水平一開始提高時運動表現也會提高,但是到一定程度之後,運動表現反而開始下降,這和高喚醒水平所引起的焦慮有關,例如教練隊球員的過份激勵。因為倒 U 的曲線特性,於是有了所謂最理想喚醒水平區。運動員應該上下調整自己的喚醒水平到最理想喚醒水平區,就能讓自己有較好的表現。

  以下節錄 Weinberg 和 Gould 提出的一些提升與降低喚醒水平的方法 [2-3]

提升喚醒水平的方法:
1.刻意加速呼吸節奏
2.激勵自己
3.影像訓練

降低喚醒水平的方法:
1.保持微笑
2.享受當下運動的樂趣
3.放慢節奏

倒U理論參考原文來源:(引用自網路) Psychology Arousal, 2011/9/4
http://pe-arousal.blogspot.tw/2011/09/inverted-u-theory.html

Mind tool, mind tool editoral team
https://www.mindtools.com/pages/article/inverted-u.htm

(二)運動前的準備

I.目標設定

  根據 Locke 的定義,「目標」是指在一段特定的時間內,把一項任務掌握到一個指定的精練程度 [69]。在眾多心理學文獻中,「目標訂定」與「任務表現」有著顯著的正相關。所以目標訂定也在運動心理學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以下比較不同目標訂定方式:
1.「高難度目標」通常較「低難度目標」有效
2.「清楚、明確的目標」通常較「一般性的目標」(例如我要盡全力)有效

以下列出幾種在訂定目標時容易犯的錯誤:
1.一次定了太多目標 2.沒有隨著時間調整原本的目標 3.沒有事後對目標作評估 4.沒有訂定表現性目標(與自己比較,例如希望提高自己投籃命中率從原本的 50% 到 70%),而訂定結果性目標(通常有別人造成的因素而非單純與自己比較,例如希望在比賽中打贏對手)

II.自我對話

  自我對話是一種較為廣闊的運動心理學應用,方法眾多甚至需要依不同的運動員而有不同的方式。也有很多運動員自己找出了自己的方式。

  例如國立體育大學競技與教練科學研究所的張育愷曾利用「停止思考法」協助一位跆拳道員。該名跆拳道員十分懼怕一名曾經讓他失敗的敵手,他在與敵手比賽時會被害怕、緊張的思緒所縈繞。於是他開始練習與模擬「停止思考法」,方法是在看到自己不想看到的人或是有負面情緒開始時,在心中想像一個巨大的停止標誌並大聲默唸「停!」,就好像讓自己重新開機一般。該選手說在熟練此法後還可以用來幫助自己面對各種原本不願意面對的狀況。

(三)意象訓練

  運動心理學最吸引人的應用或許就是意象訓練了。意象訓練是指在沒有實際肌肉活動的情況下,在腦海中想像運動時的一切形象,包括動作、環境,甚至觸感、味道。Martens 認為意象訓練的應用可以幫助運動員掌握與練習複雜運動技能、預演策略與戰術、復健治療等等,他同時指出意象訓練對籃球的投籃、足球的定點射球、游泳的起跳、網球的發球、高爾夫球運動等,都有增進表現的效能[69]。

  在 NBA 掀起「林來瘋」的林書豪就曾說過,他在板凳上都會想像自己是場上的球員,模擬自己的動作。其實這都是某種程度的意象訓練了。

  支持意象訓練的有兩種理論,一為心理神經肌肉理論(psycho-neuromuscular theory),理論認為想像時雖然沒有實際的肌肉活動,但會產生和實際活動時相同但是較微弱的神經衝動。二為符號學習理論,該理論認為意象訓練就好像在大腦中寫成程式一樣,到了實際運動時,身體就能按照寫好的程式自動的運作起來。

  Mahoney 與 Avener 將意象訓練分成內部透視與外部透視。內部透視是以第一人稱,也就是自己為參考點,想像自己的肌肉活動,所以基本上是看不到自己的;外部透視則是以第三人稱,以環境為參考點,在腦海中觀看自己活動,但比較不能想像自己的肌肉活動。研究顯示內部透視通常具有較佳的效果,但是運動員使用內部透視遇到困難時改採外部透視也可能帶來幫助。

三、生活大小事

(一)玩樂動機[72]

  生活,有可能一整天平淡、也有可能會有發生驚奇或樂趣,而我們會對那些驚奇印象特別深刻,也會有動機在忙碌的生活中停下腳步嘗試與探索那個樂趣,為什麼呢?為什麼遊戲形式的樂趣會強烈吸引著我們?進一步來說,我們該如何應用這個玩樂動機來改善生活呢?

  首先,我們來介紹 Volkswagen 跟瑞典政府單位所提出的樂趣理論,以及遊戲化的定義。

I.樂趣理論(The Fun Thery)

  人們與生俱來就有玩樂的天性,遊戲對人們具有強烈吸引力,將無聊的事情變得有趣[11]。

II.遊戲化(Gamification)

  把現實中的社會活動包裝成遊戲,可以運用電腦,也可以是個裝置。因為人有玩樂的天性,所以如果我們將正面但缺少吸引力去做的事包裝成遊戲,讓大家在生活中自己體驗自己發現,那麼那份想玩樂的動機就會輕易的大過於不想做的好事。《Gamification by Design》[3]這本書歸納了玩樂的四種動機。

1.為了征服(For mastery)
人是好勝的動物,如果遊戲裡有個目標或挑戰,那麼我們就會出現征服的想法,一定要解出任務,一定要積分比別人高,於是「玩玩看」的想法就產生了。
2.為了紓緩壓力(To destress)
當你一直做和事業或學業相關的一件事情時,厭倦很容易產生,進而造成壓力,為了抒發壓力或者是讓自己脫離厭倦,我們會去尋找舒壓的方法,而遊戲就是一種充滿樂趣而且舒壓效率很好的活動。
3.為了獲得樂趣(To have fun)
由樂趣理論得知「人們與生俱來就有玩樂的天性」,而且遊戲是充滿玩樂性質的,所以「為了獲得樂趣」,就是與生俱來的動機。
4.為了社交(To socialize)
人是群居的動物,大家都想要交到知心朋友,所以如果有一個活動可以兼具樂趣與社交,那麼動機一定很強烈。玩遊戲為什可以交朋友呢?因為遊戲內容可以是共通話題,也可以多人玩一個遊戲,就可以認識不同背景有共同興趣的朋友,所以如果想要擴展自己的交友圈就可以玩遊戲。

III.應用[11][89]

1.The speed camera lottery
  為了讓測速照相機不是那麼的擾人,我們想讓它遊戲化,讓它可以使駕駛者遵守速限。透過測速相機將每台經過的車子都記錄了起來,只要有乖乖遵守限速的駕駛,就有機會獲得超速駕駛們的罰金。

2. Plant Nanny
  將原本一種本能的喝水動作,變成養花的過程,讓它變得有趣起來。也因為這種有趣,Plant Nanny 讓人更加願意去喝水 —— 儘管本來的目標不光是增加飲水量,而是為了種植小植物。

3.Color Run
  把「跑 5 公里」的目標,換成「以最炫的色彩衝過終點線」,同時提供了顏料包這種道具,讓跑者相互互動,而在這種互動過程中,大家甚至可以自發組織起遊戲,讓整個過程變得有趣。

4.bubble gum
  你有走在路上踩到口香糖的經驗嗎? 黏到鞋子的口香糖真的很不好清理,要如何讓大家不要亂吐口香糖? 有設計者就把腦筋動到玩樂動機上,在人來人往的購物區旁放了一個紙看板,版上有用粗黑筆畫了一個圖案,希望大家用五顏六色的口香糖來填滿它,果然效果很好,大家把自己吃完的口香糖黏到看版上,希望自己可以讓那個圖案更多彩,亂丟到地上的口香糖就幾乎沒有了。

5.the deepest bin
  公園裡常常看到地上有垃圾,垃圾破壞了原本想要提供美美綠地讓大家休息的本意,但為什麼明明都有設置垃圾桶,還是有人亂丟垃圾呢?因為他們沒有誘因及動機走去垃圾桶旁邊,把手伸進髒髒的垃圾桶丟垃圾。於是,這個神奇的垃圾桶就誕生了,當我們把東西丟進去時,垃圾桶會發出像是把東西丟進很深很深的洞的聲響,咻咻的聲音激起了大家玩樂的心態,於是他們願意為了這個有趣的音效,跑過來丟垃圾到垃圾桶,甚至撿地上別人亂丟的垃圾起來丟。

(二)減肥動機

  在現代社會裡,常常可以吃到高熱量的食物,常常在家吹冷氣忘記要出去運動,這種狀況下很容易會變胖;再加上現在的審美觀偏向喜歡瘦的,所以可以聽到很多人都想減肥。當然有成功的例子,也有又復胖的失敗例子,也會有朋友是很痛苦的減肥。其實,減肥跟心理學的動機是有關係的,減肥成不成功就看你是否有良好的動機。

I.減肥的動機

  有些人減肥是為了變帥變漂亮,有些人則是為了健康,變帥變漂亮屬於「外在動機」,健康是「內在動機」。心理學上的外在動機通常是短期內成效顯著,但是長期卻不易維持,那就是很容易復胖;但如果是為了健康這種內在動機,短期內效果不見得好,可是卻比較容易長期維持下去,成功的機率較大。所以減肥成不成功跟動機是有關的。

II.心理影響大

  那要如何減肥?有些人會瘋狂的節食,並強迫自己每天運動一小時,這其實會造成自己的壓力,執行幾天後會發現你不是快樂的,沒有人會每天做不開心的事情,所以會沒有動力繼續節食、運動,減肥當然不會成功。所以要把減重變成一件快樂的事情,你可以想健康之後就可以出去玩,是一件多麼開心的事呀,所以現在要少吃油炸物,下午去跑跑步打打球,讓自己整個身體可以邁向更好的狀態;也可以給跟朋友一起為健康瘦身,互相督促,這樣能將動機持續更久,減肥的成功機率就大大提升了。重點就是心情要愉快,做事才會有動力[9]。

III.心理學的小招式

1.節食的時候,固定做「同一件事情」
  當你很餓想吃東西的時候,可以固定做一件事情,而且可以是一件讓你有成就的事,例如背英文單字,除了能轉移你的注意力之外,還可以將不吃東西的難過,化為實際快樂的「成就感」,讓這個成就感超過不吃東西的難過[18]。

2.依然天天吃最愛的食物,但只吃一小塊
  不吃喜愛的食物會帶來負面情緒,進而影響到減重的毅力,有一個方法就是每次吃都只吃少量,在不影響到減肥的前提下,讓自己的情緒維持在開心的狀態,可以有動力繼續減重[18]。

3.用「等一下再吃」取代「不可以吃」
  Roy Baumeister提過告訴自己「等一下再吃」的效果,對大腦的作用等同於「現在就吃」。等一下吃讓你有期待的感覺,也會覺得快樂情緒等一下就會來了[17]。

4.嘴巴上說不要,會讓你更想要
  嘴巴上說不要,會讓你更想要的現象在心理學上稱做「侵入性思考」(intrusive thoughts),或是「白熊效應」(White Bear Suppression)[59]。當你越是壓抑自己、要自己不要想某件事情的時候,反而讓你變得更想做這件事情。所以不要把「我不吃」掛在嘴邊 [17]。

5.改變環境線索,減少誘惑
  改變環境線索做的方法有三:第一,把大碗換小碗,大杯子會小杯子,就會讓你吃或喝少一點的食物,也有吃光東西的享受。第二,專心吃飯,不要邊吃邊看電視,研究顯示,在節食又在看電影時吃東西,會吃進三倍的份量,因為你專注在別的事物上,不知不覺就吃了過多的東西。最後就是把零食收在不會看到的地方,減少看到食物而產生食慾[17]。

6.相信自己已經減肥成功了
  《Secret秘密》一書中有提到減肥時心理應如何應對的三個步驟:要求、相信、接收 [9],要求自己要清淡飲食、要常常運動,同時也要相信自己會成功,愛迪生曾說:「成功的秘訣很簡單,那就是無論遇到任何狀況,都要相信自己一定能夠迎刃而解。」;「有錢人心理學」[78] 的內容也很類似:不是因為做了什麼事,才會變「有錢」,而是你要先相信「你一定會有錢」,再來思考要做什麼事。每個人能達成的高度,一部分取決於能力,另外一部分取決於自己有「多大程度」相信自己能夠做得到。所以相信自己可以減肥成功,其實就已經成功一半了[18]。

(三)購物動機

  隨著人類文化的演進,經濟發展到一定水平,購物不再全然是出發於生理需求,社經地位的追求也是一個常見的誘因,例如:名牌包對於務實的人來說難以接受,但對於打入高級社區媽媽團體或許會產生奇效。有時候購物甚至超脫於物質,而是人對購物行為本身的追求。購物與生活息息相關,與其只能後悔購買了沒用的東西,不如好好了解自己為什麼當下會掏出錢包。

I.心理性購買動機

1.感情動機
  是由消費者的情緒和情感兩方面所引起的購物動機。
  例:孝順是華人推崇的品德,全國電子以感人的親子故事為題材,帶入感強烈,使消費者因聯想到自己的家人與孝順,而買下其產品。

2.理智動機
  消費者對商品分析、比較基礎上所產生的購買動機稱為理智動機。
  例:瑞士刀的廣告總是以介紹功能為主,依此產品的特性而言,樸實好用通常比花俏更吸引消費者。

3.惠顧動機
  消費者根據情感與理智的經驗,對於某商品或商店的特殊信任或偏好。
  例:龍角散常是老一輩人聽到喉糖第一個想到的品牌,也較願意購買,顯示其品牌經營的相當優秀。

II.社會性購買動機

1.社會性動機
  由社會交往、歸屬、自主等意念引起的購買動機。
例:買GUCCI女用包通常不是為了實用,而是為了展  現自己的社經地位,所以名牌包包的象徵通常不會以實用為主,而是以時尚、高貴走向。

2.高級社會性動機
  由成就、威望等意念引起的購買動機。
  例:加長型的禮車比起便利性,派頭、氣勢才是他的產品主打特性。

III.購物動機的五大特性

1.迫切性
  由消費者的高強度需求引起。
  例:食衣住行的迫切性非常強,因為是人生存的基本條件。

2.內隱性
  消費者出於某些原因不想讓別人知道自己的購買動機。
  例:國外有人在家裡蓋游泳池,主動機是向別人誇耀財富,表明自己的生活檔次,卻對別人說是為了鍛鍊身體。

3.可變性
  消費需求被滿足的優先順序是可調整、變動的。
  例:原本計畫好要去運動健身,但因為同學的邀約而決定去旅遊。

4.模糊性
  動機有可能出自於消費者的潛意識,有可能有時候連消費者自己都不知道為什麼要買。
  例:有人在家鋪設地毯,有可能是為了顯示優越感,也可能是為了居家舒適,消費者可能也說不上來確切原因。

5.矛盾性
  當消費著心中有兩種以上的消費需求,並互相衝突、不可兼得時,內心產生的矛盾。
  例:向銷售員買了一台音響,回家拆封後發現品質不佳,想要退貨,但想到退貨的不愉快場景,不如自己忍氣吞聲算了,就當花錢繳學費。

IV.衝動購買

  衝動性購買與一般購買行為不同。一般購買行為是有計畫性的確認需求,在蒐集相關情報,比較評估後才做決策;而衝動性購買易造成購前高估購買效益、低估或忽略購買成本的認知失調。

1.衝動購買的類型
  (1)純衝動型       消費者事先完全沒有購買意願,沒有經過正常的消費決策過程,臨時決定購買。出於心理反應或情感衝動而一時興起的結果。
  (2) 刺激衝動型
    消費者在購物「現場」見到某些產品或廣告宣傳,提示、激起消費者尚未滿足的消費需求,從而引起消費欲望,最後決定購買。
  (3) 計畫衝動型
    消費者有某種購買需求,但沒有確定購買的時間與地點。如得知某間商場要讓利行銷,而專門到那間商場購物,卻沒有具體的購買清單。所以買「便宜貨」是有計畫的,而買哪種「便宜貨」是衝動的。

2.引導衝動購買的策略
  (1)挖掘熱賣點
    人們在食衣住行上需要每天都花錢,人不只要吃飽、還要吃好、有營養、新鮮夠味,生鮮是超市提高日常客流量的法寶。利用顧客天天光顧,激發顧客對非生鮮物品衝動購買機會。

  (2)巧用「特價商品定價法」
    大賣場利用將部分商品讓利行銷,從而提升賣場人氣,以此帶動衝動購買促進賣場的銷售。

  (3)生動化商品陳列
    把高利潤的商品盡量放在能見度高的地方。功能多樣的產品放在容易讓顧客觸摸觀察的位置。收銀台附近放香菸、糖果、電池等。

  (4)營造良好的現場氣氛
    利用現場氣氛提高顧客購買的可能性。現場的人越多,想看想買的人就越多。顧客將現場壅擠的程度視為產品受歡迎的程度,圍觀的人越多,產品就越具吸引力。

  (5)現場促銷活動
    長期性促銷活動大概在一個月以上,主要著重在塑造本店優勢,增加顧客對本店的向心力,以穩定長期客源。短期性促銷活動大概在3天到7天左右,藉由特定主題的促銷活動,以達到預期的營業目標。

3.抑制衝動購買

  (1)構築未來美好願景
    在心中想好,如果這筆錢存下來,之後可以買更想要、且更高價的物品,與其只能小打小鬧,不如存夠錢再買大的。

  (2)延長購買決策過程
    在購買之前先仔細評估此次行為的必要性,並克制自己先等等,再多看一會兒,多比幾家店,或甚至把個產品的資訊詳細列成表格,此舉可以破除行銷廣告造成的影響,做出最正確的購買決策。

參考資料

心理性動機,MBA智庫,Zfj3000,Dan,Yixi.。
< http://wiki.mbalib.com/zh-tw/%E5%BF%83%E7%90%86%E6%80%A7%E8%B4%AD%E4%B9%B0%E5%8A%A8%E6%9C%BA >

社會性購買動機,MBA智庫,Zfj3000,方小莉,林巧玲,寒曦.。
< http://wiki.mbalib.com/zh-tw/%E7%A4%BE%E4%BC%9A%E6%80%A7%E8%B4%AD%E4%B9%B0%E5%8A%A8%E6%9C%BA >

消費心理學: 當代文叢 – PSYCHOLOGY,傅三芳,購買動機內隱性。
< https://books.google.com.tw/books?id=MY3oCgAAQBAJ&pg=PT61&lpg=PT61&dq=%E8%B3%BC%E8%B2%B7%E5%8B%95%E6%A9%9F%E5%85%A7%E9%9A%B1%E6%80%A7&source=bl&ots=QFmZkjQf0k&sig=8KWxMwzQAkbMZIjrB005M2eDSbY&hl=zh-TW&sa=X&ved=0ahUKEwjI5b-uiPzTAhUMXLwKHd38BbAQ6AEIVDAH#v=onepage&q=%E8%B3%BC%E8%B2%B7%E5%8B%95%E6%A9%9F%E5%85%A7%E9%9A%B1%E6%80%A7&f=false >

衝動購買,MBA智庫,Wwdz,Zfj3000,Cabbage,Vulture,Dan,Yitao,KAER,pigeon,Yixi,方小莉,Mis铭,林晓辰.
< http://wiki.mbalib.com/zh-tw/%E5%86%B2%E5%8A%A8%E8%B4%AD%E4%B9%B0 >

Money101.com.tw理財達人|你的理財好夥伴2015/6/4, 向衝動購物說拜拜!改變思維的省錢四大招, 編譯撰述: Money101.com.tw / 江宛璇 Angela,作者:CAG (CompareAsia Group) 編輯群
< https://www.money101.com.tw/blog/%E5%90%91%E8%A1%9D%E5%8B%95%E8%B3%BC%E7%89%A9%E8%AA%AA%E6%8B%9C%E6%8B%9C%EF%BC%81%E6%94%B9%E8%AE%8A%E6%80%9D%E7%B6%AD%E7%9A%84%E7%9C%81%E9%8C%A2%E5%9B%9B%E5%A4%A7%E6%8B%9B

中國文化大學國際企業管理研究所博士論文, 指導教授:謝安田。作者:宋玉麒。 衝動性購買刺激因素、購買傾向與消費滿意度之關係
< http://ir.lib.pccu.edu.tw/retrieve/67167/101.pdf >(第3頁)

四、犯罪心理學

  近年來,國內犯罪型態日漸殘暴,隨機殺人案件發生的頻率也越來越高,這些案件無不令社會大眾感到震驚與惶恐。我們不禁感到困惑,是什麼原因造成這些案件層出不窮,又有什麼方法能夠避免這樣的事情一再重演。我們尚無法得到一個標準答案,但我們希望能藉由探討諸如此類的犯罪和心理學中「動機與情緒」之關聯,來對此有更進一步的了解。

(一)犯罪動機

  據資料顯示,犯罪之動機有分為以下幾類[100]:
  偶發犯罪:由於過失犯罪的,看不到有犯罪的意識。

  激情犯罪:由於瞬間性情緒的爆發而犯罪。
  機會犯罪:由於一時的引誘所驅使而犯罪。
  預謀犯罪:經過深思熟慮後進行的犯罪。
  累犯:多次實施同一或不同種類的犯罪。
  慣犯:犯罪成了習慣。
  職業犯罪:把犯罪當成了職業。

  由於犯罪之類型非常多種,以下專門探討普遍大眾較為關心的殺人犯罪之動機。

  殺人犯罪之動機有時甚為單純,如為錢財的糾紛或是因為憎恨。但亦有隱含複雜之動機,如為隱蔽罪行而殺人、精神病態殺人或政治性謀殺等。根據美國統一犯罪報告 (UCR, 1995) 的資料顯示,自 1991-1995 年全美殺人犯罪者的動機平均以爭吵佔第一位,之後依次為不詳、強盜殺人、毒品交易時所引起的殺人等 [101]。

  而震驚台灣社會的鄭捷捷運隨機殺人案,是典型的大宗謀殺案之例子。犯罪者把自己封鎖在一個公共場所裡,然後隨機殺死所接觸到的人。以定義而言,大宗謀殺犯 (Mass Murderers)意味著在單一地點殺了三個以上的人,而且沒有時間間隔。

  據研究了解,大宗謀殺犯多半是因為挫折而生氣或對生活感到無助的人。犯罪者認為幾乎沒有機會可以讓他們的生活變得更好。他們的個人生活可能達不到自己的標準,並且可能突然有了很大的挫敗、或遭受一些悲劇性的、嚴重的失落,像是失去有意義的工作。

  此外,大宗謀殺犯通常計畫在事件中死亡、自殺或者是被執法人員擊斃。這些謀殺犯多半是社會孤立且退縮的人,缺乏足夠的社交網絡或人際支持。這些孤立可能是來自他本人不喜歡人群與缺乏適當的人際及社交技巧等原因。而大宗謀殺可能成為他們去報復、支配、控制他人,或者獲取認同的方式[13]。

(二)殺人犯的心理因素

  殺人犯的犯罪心理因素可簡單分為以下五種[100]:

1.在感情關係中不能得到滿足的那種強烈感覺。
2.人格、個性養成階段受到損害。
3.異常願望與思春期的衝動受到妨礙。 4.由於內心深處感到受壓抑所引起的不幸感。
5.罪責感。

  而探討殺人犯之人格特性,傳統上,殺人犯被認為是被激怒的個人在喪失理智與衝動的情況下,突發的殺人。然而,卻有其他學者認為殺人犯具有某些獨特之心理與人格特性,容易在特定情境中以暴力方式反應。美國紐約州立大學犯罪心理學教授 Toch (1969) 在「暴力男性」(Violent Men)一書中即指出許多暴力犯罪之衍生係行為人從人際衝動中習得,以慣性之方式暴力相向獲益。此外,Megargee (1966) 則指出高度攻擊性者具有低度控制 (Undercontrolled) 及過度控制 (Overcontrolled) 兩種心理人格特性。低度控制者無法抑制攻擊行為,當被激怒或面臨挫折時,即暴力相向。至於過度控制者基本上具有高度挫折忍受力,能經得起一般之挑釁,並接受社會規範約制,但在超過其容忍度之情況,可能比前述低度控制者更具暴力反應[101]。

(三)殺人犯罪之主要成因

I. 生物因素
   殺人犯罪之衍生與犯罪者本身或具有 XYY 性染色體異常、缺 MAO 基因、下視丘邊緣體長腦瘤或遭傷害、兒童期間呈現注意力缺乏過動異常及生化上不均衡(如低血醣、內分泌異常)等有關,但專家指出這些因素並不必然與一個人之反社會性有直接關聯,充其量為前置因素,其常須與後天環境與行為者心理因素互動,始可能產生暴行。

II. 心理因素
  犯罪心理研究指出,行為人各層面認知和思考因素與其暴力行為之反應密切相關。首先從犯罪者理性抉擇之角度觀之,殺人犯罪之衍生可能係加害者在進行成本效益分析後,認為殺人對其較為有利,而在預謀或有利犯罪機會之情況下,從事殺人行為。其次,文獻指出犯罪人常有認知曲解之情形,包括欠缺理性與邏輯、短視、以自我為中心、未能注意他人需求、歸罪他人、不負責任、認為自己是受害者等。而在這一些錯誤之認知型態下,無法妥善處理人際衝突而產生暴行。

III. 行為互動因素
  許多殺人犯罪之衍生係因殺人犯與被害者行為產生互動,進而提升至爭吵暴行與殺機。研究指出有一定比例的殺人犯罪是由被害者所引起,而且這些被害者往往是先挑起爭執、毆打加害者或是拿出武器者。亦有研究指出殺人犯罪之衍生常與殺人犯及被害者之一連串動作與情緒反應(如傷害自尊)、激怒彼此,進而提升至暴行與殺人之層次。

IV. 社會結構因素
  對於殺人犯罪之解釋,社會結構因素中歧視、財富分配不均、貧富差距擴大,個人長期被經濟剝奪、絕對剝奪、相對剝奪感擴增 而衍生挫折與憤怒,轉而產生暴力行為。

V. 暴力副文化與不良友伴、團體接觸因素
  Wolfgang 和 Ferracuti (1967)在對費城之殺人犯做系統性研究後,提出「暴力副文化」之概念。所謂副文化,即社會中某些附屬團體所持有之一套與主文化有所差異之文化價值體系。他們認為,在某些社區或團體裡可能因暴力副文化之存在,致暴力為現存之規範所支持,並滲入到生活方式、社會化過程及人際關係之中。青少年殺人犯罪中最常見的為同儕的慫恿,即屬此類型[101]。

(四)應用及建議

  研究犯罪心理學,無非是希望透過既有的案例,去了解犯罪人的背景以及其動機從何而來,使得日後我們能提早預防悲劇發生。因此以下是專家所提出的建議[101]:

I. 預防腦部功能受創並加強保護與治療
  研究發現近一半之殺人犯腦部有受創情形,故應在胎兒形成、嬰兒分娩成長及未來生活各階段注意防護,避免腦部受傷,進而影響情緒控制衍生暴行,而對於腦部受創之個案,社政、醫療單位及犯罪矯正機構應予以適當監管與診療,以避免暴力行為之發生。

II. 發揮教育功能,避免潛在惡性發展
  殺人犯罪者有精神疾病之比例並不高,故研究者認為,殺人犯罪之防治重點不應由改善犯罪者之精神狀態著手,相反的,在各級教育學程中透過適當教育措施,改善潛在犯罪者邪惡之意念,灌輸正確的法治及人權觀念,進而提升公權力,重建社會秩序,為防治殺人犯罪之重點。

III. 加強親職教育,落實兒童少年保護工作
  部份殺人犯來自破碎與欠缺和諧之家庭,並曾遭性虐待及凌虐,同時其家庭成員(近三成)有酗酒情形,此為其子女反叛與暴力行為製造了危機。因此應加強父母親職教育,發揮家庭功能,強化監督子女,並予適當管教,此為防止殺人犯罪發生之根本工作。

IV. 學校傳授人際溝通與社交技巧課程
  殺人犯具高度攻擊性,且暴力行為與暴力犯本身人際溝通拙劣及憤怒情緒缺乏控制與管理有密切關聯,此點由殺人犯罪之主要動機為爭吵及案發前有攻擊、爭鬥情形獲得驗證。故有必要在就學階段強化社交技巧與人際溝通之學習,或辦理提升情緒智商 (EQ) 之講習,讓行為人在面臨憤怒等負面情況時,能妥適處理,以減少暴力行為之衍生。

V. 淨化大眾傳播媒體
  殺人犯多有接觸不良傳媒(閱讀不良書刊、觀賞色情錄影帶、暴力影片等)之經驗,由於目前許多電影、電視、錄影帶濫製一些誨淫誨盜以及暴力之節目,加以報紙、雜誌對於犯罪新聞與犯罪技術過份渲染描述,無意中在人們內心播植一些不正確之觀念:解決問題的最有效方法是使用暴力。因此改善我國媒體素質也是首當其衝的工作。

VI. 及早從事少年偏差行為輔導
  相當高比例的殺人犯在青少年時期即從事許多偏差行為活動,如:抽菸、無照駕車、進出聲色場所、觀賞暴力影片等,因此防治殺人犯罪之重點工作之一為,必須重視少年(兒童)犯罪防治工作,及早對其偏差行為予以輔導,避免行為進一步惡化。

VII. 致力酗酒預防宣導與戒治工作
  研究發現殺人犯在案發前酗酒者高達百分之五十四,顯然酗酒的結果極易促使行為人降低自我控制與明辨是非之能力,增加冒險的意念而表現攻擊性。因此,政府應致力於倡導健康、合宜的飲酒禮儀,減少豪飲,同時鼓勵廠商製造不含酒精成分之飲料,供民眾選擇。最後並應致力於酗酒預防宣導與戒治工作,以減少過量飲酒導致之心理、生理失調,甚至暴力攻擊行為的衍生。

VIII. 重視暴力犯之犯罪矯治工作
  文獻指出殺人犯有前科記錄者高達百分之五十四,顯示殺人犯在經歷刑罰處分後並未悉數悔改向上,適應社會生活。因此,應有必要強化殺人犯之犯罪矯治工作,以避免其再犯。目前在暴力犯之矯治方面,學術與實務界大致認為以著重於改變暴力犯扭曲認知、拙劣社交技巧及憤怒情緒之認知最具效能,國內犯罪矯正機構有必要積極引進、評估、試驗,對暴力犯進行干預,以協助其獲得適當處遇,減少再犯。

IX. 加強殺人犯罪問題研究
  殺人犯罪具血腥、恐怖之特性,對社會各層面衝擊甚大,為最嚴重之犯罪行為,但令人遺憾的是目前國內對各類殺人犯罪之成因與特性仍所知不多,多止於媒體的報導,故有必要進行深入研究,俾提供政府防治殺人犯罪之參考。

五、飲食心理學

(一)肥胖與節食

根據研究結果顯示,BMI 大於 24 以上,其代謝症候群的危險性明顯增加,也會提升高血壓、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的風險,而導致肥胖的因素,可能有環境、心理動機及環境因素。如果環境中存在多種致胖因素,例如:鼓勵大量飲食、食物多糖多脂且缺乏運動,就可能產生肥胖的結果。心理動力 (psychodynamics) 的觀點則認為當人們處於壓力時,可能將進食化作一種化解壓力的防衛機制 (Macht & Simons,2001)。但此研究的結果分歧,在壓力的情境下,有些人以進食來降低焦慮,有些人卻可能因此抑制食慾。從遺傳因素探討肥胖的成因之研究指出,70% 的體重變異與遺傳條件有關 (Ravussin & Bouchard,2000)[16]。

(二)飲食性疾患與身體意象

  當人們對自己身體意象的知覺與他們實際體型之間的偏離過大時,容易提高患有飲食疾患 (eating-disorder) 的風險:當一個人的體重低於他被期待體重的 85% 之下,而他仍對肥胖表現出強烈恐懼,就可能是心因性厭食症 (anorexia nervosa);反之,如果一個人的行為特徵是無法控制地、定期地暴飲暴食,再透過各種方法,例如催吐、禁食與濫用瀉藥和利尿劑來排除體內過多的卡路里,則可能罹患心因性暴食症 (bulimia nervosa) 。心因性暴食症患者非因飢餓而進食,而是因為食物能帶來滿足感。心因性厭食症的患者可能也有暴食症的症狀,這兩者長期下來,都可能導致病患營養不良而死。
     這兩種飲食疾患的患者大部分是女性,有證據指出,人們罹患飲食疾患的傾向可能是遺傳上的傳遞 [16]。然而,有大量的研究將焦點放在女性對自己理想體重的期待上,這種期待常常是社會與媒體促成的,傳媒上的女星一個比一個瘦、女性的行銷雜誌也常常傳達減肥的資訊,這種文化誘導的錯誤知覺可能是造成女性罹患飲食疾患機率較高之原因[16]。

六、情緒管理

  從新聞媒體及雜誌上,我們時常看到許多人不善於處理情緒問題,而鑄下各式人倫與感情悲劇,甚至前日人心惶惶的隨機殺人事件也是情緒異常宣洩的一例。傳統教育及觀念上,我們追逐明確的 IQ 成就,卻疏忽 EQ (情緒智商)的重要。美國心理學家 Goleman 在 1995 研究成功人士發現:「人生的成就至多只有 20% 歸因於 IQ,80% 則受其他因素影響,包含自我了解、溝通能力與處理情緒的能力。」因此該如何覺察自己的情緒,運用情緒來釐清事件、幫助思考,並在適當宣洩後調整情緒逐漸成為生活中益發重要的課題。

(一)情緒調適

  生活中,我們經歷各種事件,而每個事件為我們帶來不同的情緒,若未能適當的調適情緒,會進而影響後緒生活品質,可能會為自己帶來更多負面的情緒,但生活中卻難以避免負面的情緒,因此找到適合自己的處理、調適方法更顯重要。

I.覺察並接受自己的情緒
  無論遇到什麼事,最重要的是先察覺自己處在哪種情緒狀態,並且接納自己當下的負面情緒,才有方向更妥善的解決問題。因此,我們可以時常透過和自己的對話進行反思、觀察自己的感受,並且理解情緒背後的緣由,如此能更有效的針對原因來調適心情。

II.正向思考、解決問題
  了解到產生情緒的原因之後,嘗試換個角度思考,例如失去了一個工作機會,或許只是因為自己和公司文化並不適合,或者當遇上生活或工作上的困難,可將之視為成長的契機,可在嘗試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學習,若能順利解決問題,隨之而來的成就感,將可以帶來正面的情緒。

III.調適
  但並非所有情緒的來源都是能夠被解決的問題,所以必須找到適當的調適方法,讓自己回復心理與生理上的平衡,而適當的宣洩讓我們有足夠空間面對下一個挑戰及壓力。最好的方法是找人談談,或是寫下來,把情緒描述出來的過程中,除了將負面情緒傾倒,同時也能更理性將事件與情緒的關連做出整理。其他良好的宣洩方式如: 運動、唱歌、藝術、旅遊等,方式因人而異,可以多方嘗試後找出最適合自己的方法。

(二)情緒表達

  人有時像帶著面具的小丑,將快樂呈現給他人,卻過度壓抑自己的悲傷情緒;或是有些人因過分理性,負面情緒不這麼明顯表露,這卻不代表沒事,而是我們用心理防衛機制處理,讓負面情緒不被看到,並不表示已經被處理完畢,而適當的表達情緒有助於彼此溝通,解決問題。

I.適當表達
  情緒表達是好的,但是如何表達卻很重要。試想對方如果在氣焰上頭來質問你,你的反應想必也會傾向負面及不耐。如果人在情緒發生後能夠冷靜思考,先釐清自己生氣的原因,思考如何表達想法,如此才能真正促進溝通,而非只是單純向人發洩;思考自己情緒的同時也要顧慮到他人的狀況,適不適合在此時了解你的情緒,否則只會被視為無理取鬧。

II.使用「我訊息」表達
  把原因歸諸於他人,是人的慣性,如「都是你害的,我才會...」,「要不是你,我才不會...」,然而這樣的表達反而會激起他人的防衛心,開始否認甚至反擊,難以得到正面回應。心理學家高登 (Gordan,1975) 在研究溝通時發現,如果在表達時多用「我訊息」而少用「你訊息」表達,往往能製造較佳的效果。「我訊息」例如:「我們其實是擔心你沒有考好試的話,以後工作難以被肯定」、「我常常感到孤單,因看到朋友的男朋友都陪著她,我更加難過」等。

(三)如何控制易怒的情緒

  處於現代的社會,不管是誰都很難控制自己的情緒。結果就是,我們已經走入一個很容易陷入各類惡性循環的時代,特別是已經發生、變得高漲的「情緒」,是相當難以控制的,但是如果在情緒產生的過程中,有「行動」要素介入,就比較能夠有效地控制情緒,因為有「行動」的介入,只要透過控制「行動」,就可以間接地妥善控制「情緒」。

I.憤怒控制(anger control)技巧
  重點在於控制憤怒的行動,而非控制憤怒的情緒。 例如: 當經理對你降低考評時,與其到他面前破口大罵,不如想著如何讓自己變好,並且加倍努力,讓經理無話可說。前者讓自己和經理都產生憤怒情緒,甚至可能會加重憤怒的情緒,且對事情毫無幫助,而選擇後者的人,雖然心中的憤怒還是存在,但是他控制了自己的情緒往社會期待的方向發展,憤怒情緒可以得到抑制。本來兩者最初的生氣和衝動,都是很難控制的,後來因為反應行動的方式不同,一方讓發怒的情緒繼續升高,另一方則讓憤怒的情緒減低。

II.不胡思亂想,情緒會自然受到抑制
  此法亦適用於其他負面的情緒。人類所謂的情緒衝動,並不會長久持續的存在,憤怒的過程是突然有怒氣升上來,這股怒意不斷往上攀升,到無法忍受時開始爆發,進入發怒行為狀態,怒氣達到最高點之後,也就開始消散了,但是如果人們想得太多,達到高峰的怒氣就會一直持續下去。

  情緒這種東西,如果沒有多餘的刺激,達到頂端之後,就會自然下降並獲得控制,但是如果人們刻意設法「處理」這股情緒,有時反而會讓不愉快的情緒持續出現。就像頭痛或牙痛的時候一樣,愈是注意疼痛的地方,頭痛或牙疼的感覺就愈強烈。最好的解決方法,就是把注意力集中在別的事物上,儘量忘掉疼痛。

  因此抑制負面情緒的重點就是「不要刻意處理情緒」,且可以透過其他事情轉移注意力。

[資料來源: 和田秀樹《療癒好情緒》、康健雜誌-如果還這樣壓抑暴走情緒,那就錯!
http://www.commonhealth.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nid=66848&page=5 ]

(四)憂鬱症及憂鬱情緒

I.「憂鬱情緒」為暫時的情緒低潮,「憂鬱症」則是長期處於憂鬱情緒,且為一種症狀。是否從憂鬱情緒轉為憂鬱症,可由三項指標來判斷:  

  1.情緒:與過去相比,原來感興趣的事現在幾乎都不感興趣?心情幾乎天天都很低落、愁眉不展?
  2.生理:個人毫無食慾,有時卻又暴飲暴食,以致短時間內體重明顯增減?常常失眠或嗜睡?會覺得疲憊,一整天有氣無力、相當虛弱?
  3.心理:注意力變得難以集中?對自己毫無信心或感到自卑,並認為沒有改變的可能?對未來感到無助或絕望?腦中常流轉著生活無趣的想法,甚至想以自殘自殺的行為來了斷?

  如果上述症狀強度與持續時間比一般人嚴重或持久,也就是憂鬱情緒兩週以上,就有可能得到憂鬱症。  

II.如何面對憂鬱症
  憂鬱情緒可以透過情緒管理來排解,但是一旦轉為憂鬱症後,就是一種病症,必須透過專業的協助來恢復生心理平衡,透過心理諮商輔以藥物治療。而身為陪伴者,可以展現並表達出同理心,切忌向憂鬱症患者說「想開一點」等話語,應多傾聽,並且主動關懷。

III.罹患憂鬱症時如何自助?
  1.設訂實際可行的目標,並且不要求過份的責任感。
  2.將大任務拆成很多小部分,按照先後順序來排序,逐一完成。
  3.嘗試與人群在一起,試著去信任別人,這會比孤單一人好得多。
  4.參與讓你覺得不做錯的活動。
  5.稍做運動、看電影或參加宗教活動,與其他有益的社交活動。
  6.期待你的情緒「逐漸」改善,而不是「馬上康復」。病情改善通常要花一些時間的。
  7.憂鬱期間不適宜做重大決定,例如離婚、結婚、離職等,最好多跟信任的人討論。
  8.憂鬱期常會有負面思考,這是憂鬱症的症狀之一,等到情緒改善之後,就會消失的。
  9.讓你的家人或朋友幫助你。

[資料來源:台灣憂鬱症防治協會http://www.depression.org.tw/QA/question_9.asp]

results matching ""

    No results match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