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觀念

你是否曾經懷疑過”我”是誰?到底是甚麼再進行思考?當我們進入夢鄉時,我們的意識還在嘛?又是怎麼運作的呢?你曾經看過催眠師用簡單的命令就讓觀眾做出任何事嗎?禪宗的靜坐真的能讓意識進入另一個狀態嗎?現今的技術越來越進步,藥物已經可以控制人們的心情,那我們的意識是可以被操弄的嗎?我們在核心觀念中會討論關於意識的各個面向。

一、意識的本質

1. 什麼是意識

意識示意圖。Tara MacIsaac\(2015\)
意識示意圖。Tara MacIsaac(2015)

心理學上意識的定義為:個體對自我內在(例如:感覺,知覺、思想)以及外在環境對刺激的察覺狀態。簡單來說,意識與人觀察自己與自己身邊所發生的事情的能力有關。
從以上的定義,我們得知意識是從個體自身的觀點與自覺的經驗出發,因此早期科學家常透過內省法(自我觀察法,introspective method)來研究意識,亦即透過蒐集受試者紀錄與陳述自己意識狀態的資訊來分析人類意識。但以內省法蒐集資料並不客觀,因受試者多從自身的感覺經驗出發,因此後來研究者開始採用較客觀的實驗法與觀察法,例如行為觀察、腦波觀察、腦部活動攝影技術等方法。

2. 意識的不同狀態與層次

意識在不同時間及情況下,可分為不同的狀態:

  • 無意識歷程 (nonconscious processes)

    意識的層次。Anees Khan\(2013\)
    意識的層次。Anees Khan(2013)

某些內/外在的刺激會影響到我們身體或心理的活動,然而這些刺激訊息卻不會被我們所察覺或意識到。例如:閾下知覺(subliminal perception)是指低於閾限的刺激所引起的行為反應,而閾限是指可以引起人的感受的最低強度刺激。低於絕對閾限的刺激,雖我們感覺不到,但卻能引起一定的生理效應。如呼吸、體溫、血壓的調節都不需要意識的控制。

  • 前意識記憶 (preconscious memeories)

    一些儲存於記憶中、而並未在人們當前意識上的資訊。雖然當下並沒有被察覺,但會處在一種準備的狀態,當接收到外界刺激時,會比其他訊息更容易被察覺或提取,且我們能夠輕易將之喚回意識層次。例如:回想前一天吃什麼當晚餐、回想以前看過的電影內容等。

  • 未被注意的訊息 (unattended information)
    面對外界大量的刺激,我們通常只能專注於一小部份,而其他雖沒有被強烈注意到,但也在某種程度上進入我們意識的部份,即為未被注意的訊息。例如在派對上,雖然我們可能將注意力都放在自己聊天的對象,而對旁人的談話內容毫無感應,但當旁人提到自己的名字時我們仍能察覺,這代表我們在下意識裡傾聽別人的對談。

  • 潛意識 (the unconscious)
    根據佛洛依德,當某些訊息被意識到時,將引發個體強烈的情緒波動,因此人們將這些記憶排除在意識之外並壓抑在內心深處,例如:個體的慾望、衝動、負面記憶、創傷經驗等。


二、睡眠

睡眠示意圖。蔣莉蓁\(2014\)
睡眠示意圖。蔣莉蓁(2014)

1. 睡眠的理論

睡眠,是種對於外界刺激反應很弱,身體活動大幅減少,不清醒的意識狀態,也是一種生物的本能,但是對於睡眠存在必然性及必要性的解釋未有定調,目前較常見的理論有以下三種:

  • 日夜節律 (circadian rhythm)
    人類的生理變化幾乎都會依循一個基本的生理週期(biological rhythm),為一24小時週期的日夜節律,即清醒與睡眠的週期。該週期因人而異,但原則上大約為24小時,幾乎與晝夜變化週期相同,此外研究顯示影響睡眠週期的因素有二:外在環境因素,以及內在生理因素,外界的光線強弱變化,透過視神經進入下視丘的視交叉上核(SuprachiasmaticNucleus,SCN),分泌神經傳導物質,調控體溫、睡眠狀況以及褪黑激素(Melatonin)分泌,因此睡眠通常與日夜變化同步。 日夜節律有時會因為跨時區旅行、夜班工作,而與生理時鐘(biological clock)脫鉤,發生大半夜卻睡不著,大白天卻昏昏欲睡的情形,這種錯亂的狀況,可以藉由習慣新的日夜變化改變生理週期;減少睡眠環境中的光源,增強夜間工作環境的光亮程度,改變對視交叉上核的刺激程度,加強睡眠或清醒程度;或者藉由褪黑激素的調整生理時鐘,讓睡眠再次與晝夜變化重合。 由於睡眠週期受光線影響很大,因此視網膜無法接收光線,進而區辨晝夜的盲人通常會有睡眠上的困擾,但是他們仍然會睡覺,可藉接下來兩個理論來說明。

  • 恢復論 (restoration theory) 恢復論主張生物得藉由睡眠恢復體力與精神,修復大腦、神經系統與身體在白天運作所產生之耗損,為未來的活動做準備;與之相近的保養論(conservation theory)則認為,睡眠是為了進一步儲存能量,釋放激素,對於兒童尤其重要,在其發育期深層睡眠過程中,所分泌之荷爾蒙有助於肉體生長與大腦發育,前者如同電池要充電,後者如同要準備行動電源一般。

  • 演化論 (evolutionary theory)

該理論主張睡眠為長期演化的結果,通常睡眠時期會是該物種最容易遇到危險的時候,因此藉由睡眠減少活動,避免遭受生命的威脅,例如人類夜視能力不佳,外出捕食成功率低,又容易發生意外,所以在夜晚進行睡眠,迴避天敵。

2. 睡眠階段

在入睡前與睡眠期間的生理狀態、大腦電位變化略有不同,睡眠深淺程度不一,而透過分析腦波圖(electroencephalogram, EEG),可以分成以下幾個階段:

表一:各睡眠階段之特色整理

意識狀態 睡眠狀態 腦波 腦波特徵 生理狀態
清醒-專注 β波 頻率高、振幅小 波形不規則 ※大腦活躍,肌肉緊繃 ※心跳、血壓、呼吸率維持較高以隨時應付外界挑戰
清醒- 想睡 α波 頻率低、振幅稍大、波形規律 ※心跳與呼吸漸慢 ※體溫下降
睡眠階段(入睡期) 淺眠 θ波 頻率漸低、振幅漸小 ※似睡似醒,不算是真正的睡眠 ※心跳與呼吸漸慢 ※肌肉放鬆,可見抽動現象 ※極度疲勞,有墜落或漂浮感
睡眠階段二─淺睡期(輕度睡眠) 淺眠 睡眠紡錘波(sleep spindles) K複合波(K complex) 出現短暫的高頻波 ※肌肉放鬆 ※體溫下降 ※心跳與呼吸漸慢
睡眠階段三─漫波睡眠(SWS)─深睡、熟睡期 深眠 δ波 頻率提升、震幅增大、腦波變化大 ※肌肉放鬆,心跳與呼吸更慢 ※體溫血壓更低,腦內血流減少 ※最深沉的休息階段、組織修復、與學習記憶相關 ※難被喚醒,若被叫醒會出現醒覺混淆(arousal confusion)
睡眠階段四─快速動眼期(REM)─做夢睡眠 夢境產生 α波 頻率低、波形不規則、隨循環次數增加 ※眼球快速轉動/跳動 ※心跳、血壓、呼吸率、腦波都升高至如同清醒,但變得紊亂 ※肌肉張力極低、近乎癱瘓 ※大腦活躍,出現夢境

註:1968年, R&K區分將上表的睡眠階段三區分為兩個stage,但2008 AASM已不區分
(人類睡眠期標準化術語、技術和工作手冊1968)
睡眠階段示意圖。國立臺灣大學睡眠實驗室\(2013\)。睡眠階段示意圖。國立臺灣大學睡眠實驗室(2013)。

由上表可以見到,在整個睡眠歷程中,REM的生理狀態明顯異於其他睡眠階段。此時肌肉近乎麻痺,然而大腦神經元的活動卻如同清醒,作夢的機率達到最高。REM約佔整體睡眠時間的25%,而其餘的75% 則被稱為非快速動眼期(NREM),此時睡眠由副交感神經支配,大腦的活動下降到最低,使得人體能夠得到完全的舒緩。

  • 睡眠的功能

    • 恢復體力

      在熟睡時,許多細胞會增加蛋白質的生成、降低耗損,因此經過一天的活動後,睡眠可使我們的大腦與身體復原、恢復體力。

    • 適應環境

      由演化的角度來看,大部分的動物會在晚上睡覺,這是一種自我保護的機制,可避免動物於視線不佳的情況下活動,從而避開可能發生的意外,因此睡眠較少的動物,很可能會成為其他動物的食物。

    • 修復身體
      深層睡眠可使嬰兒及孩童釋出成長荷爾蒙,對其生長和腦部發育,頗有助益。對成年人而言,充足的睡眠可修復大腦的神經系統,且神經間的連結會在睡眠中增加。而隨著年齡增長,睡眠需求會逐漸減少。

    • 維持記憶
      睡眠對於長期記憶的儲存及維持有著重大的貢獻,快速動眼期REM階段的睡眠與情緒記憶有關,因此我們可以透過睡覺強化記憶及情緒經驗。睡眠不僅有助於固化學習與記憶,也有助於隔天的學習。

  • 睡眠剝奪

    當一個人沒有充分的睡眠,我們稱作睡眠剝奪。睡眠剝奪會降低視丘及前額葉的活動,使得認知的表現降低,而無法集中注意力,可能導致決策失誤、無法與他人溝通等。我們都需要充足的睡眠,才能有好的表現。
    一般人持續清醒達4天,就會感到極大的不適。Randy Gardner在17歲時,創下最長時間不睡覺的世界紀錄:持續264小時不睡覺。在清醒100小時後,他開始出現幻覺;事後他僅睡了14小時又40分鐘即恢復正常,由此可見大部分的睡眠剝奪或睡眠不足,只需補充半天的睡眠即可恢復,但晚上只要少睡60到90分鐘,就可能讓人隔天做事效率不彰。

  • 睡眠異常

    • 失眠

    失眠是指人們遭遇睡眠不足或睡眠品質不佳的經驗,主要可分為三種型式:難以入睡、睡眠過程中頻繁醒來、過早醒來。造成失眠的原因眾多,可能由生理、心理、環境等多種因素引起,例如,睡前使用電子產品,產品的藍光會增加失眠的可能性,下次睡覺前可不要再使用手機了!

    由於每個人對於睡眠的需求量不同,所以判斷失眠與否,並非其睡眠時數,而是取決於當事人是否透過睡眠,獲得充分休息的感覺。面對不同的失眠患者,治療方法也互不相同:短期的失眠患者,大多是服用安眠藥以治療症狀,但連續使用安眠藥幾周後,將不再有顯著效果,且長期服藥對身體會有不良影響;輕度的失眠患者通常可透過改變睡眠習慣改善失眠情況;而重度的失眠患者則需要透過光照治療、補充褪黑激素等方式,改變患者的生理週期。

  • 猝睡症

    猝睡症有四種典型症狀:白日過度嗜睡、猝倒症、睡眠癱瘓、入睡前幻覺。猝睡症常發作於患者有強烈情緒時,此時患者會四肢無力、猝然倒下,並跳過睡眠前四個階段,立即進入REM睡眠階段。
    猝睡症患者常有家族成員亦有此病症,因此研究者認為猝睡症應與基因有關。目前針對猝睡症的治療,主要是利用興奮劑或抗憂鬱劑,維持患者白天的清醒狀態。有研究發現,體內食慾激素過少可能為引起猝睡症的原因之一,未來或許會以增加體內的食慾激素,作為治療的方法。

  • 睡眠呼吸中止症

    睡眠呼吸中止症是一種上呼吸道的睡眠障礙,其最明顯的症狀便是鼾聲大作。大部分的人在睡眠過程中,會發生短暫的窒息,但睡眠呼吸中止症患者每晚窒息次數可達上百次,且每次窒息時間高達1分鐘,促使患者醒來喘口氣、導致睡眠被打斷。
    睡眠呼吸中止症的病因可能為呼吸道受阻,若是因肥胖導致呼吸道受阻,可透過減肥有效改善症狀,其他非因肥胖引起的睡眠呼吸中止症患者,則需接受藥物或手術治療。

  • 夢遊

    夢遊常發生於睡眠的第三及第四階段,因此雖被稱為「夢」遊,其發生的原因,與夢境並無直接關聯。夢遊者會於睡眠中起身、四處遊走,能睜眼看東西,甚至可以進行簡單的反射性對話。
    相較於成人,夢遊較常發生在兒童身上,因其腦部尚未發育完成,待其腦部發育成熟後,大多能不藥而癒。成人夢遊的起因,則可能與壓力或遺傳有關。

夢遊示意圖。Kathleen Davis FNP\(2016\)。
夢遊示意圖。Kathleen Davis FNP(2016)。

  • 夢魘和睡眠驚恐症

    夢魘即為作惡夢,夢境內容通常為危險的情況,使人於快速動眼期中驚醒。3到6歲為夢魘發生的高峰期,這段期間以後,夢魘發生的機率會降低,若夢魘的情況惡化,則可能與其經歷的創傷事件或生活壓力有關。
    睡眠驚恐症會使患者於睡眠過程中驚醒,並感到極度恐懼,通常伴隨著心跳加速、呼吸急促及盜汗等生理反應。5到7歲為睡眠驚恐症的高峰期,這段期間以後,睡眠驚恐症發生的機率會降低。睡眠驚恐症異於夢魘之處,在於睡眠驚恐症通常不會發生於快速動眼期。


三、夢 (Dream)

人們何時做夢呢?人們在從REM期間被喚醒時,有較高的做夢機率(約82%),而NREM(Non-rapid eye movement sleep非快速動眼期睡眠)則較低(54%)。值得一提的是,後者內容通常不會涉及情緒,近似於白天時的思維,較少伴隨感官意象。然而,在不同人生的階段,做夢的內容則會有些差異。

夢示意圖。100000whys\(2013\)。
夢示意圖。100000whys(2013)。

1. 不同人生階段的差異

根據研究發現,不同發展階段的孩童做夢情形並不相同,內容豐富性也有差異:年紀越大,在REM階段被叫醒時,受試者做夢比率較高、描述內容時用字較多(可能因為認知發展較成熟,敘述能力較佳)、內容較豐富、自我涉入程度也漸漸提升。
有關兒少的研究顯示,青春期的青少年平日對異性的注意會展現在夢中,兒童則較少涉及對異性的好奇;一項對加拿大大學生的研究則發現,其最常夢到的主題是「被攻擊和追趕」,其次依序為性、墮落、學業、一再嘗試同一件事、親近之人死亡。成年之後,夢境內容便不再隨年齡變化改變。

2. 各個學派對夢內容的看法

  • 心理動力取向 (佛洛伊德)

    佛洛依德在經典著作《夢的解析》中指出夢的意象是強力之潛意識、壓抑的願望之象徵性表達。在睡眠時,個體卸除意識的監控,潛意識的慾望便浮現出來──我們作夢的原因即是想要獲得「願望的達成(wish fulfillment)」,然而這些願望只能以偽裝的形式出現,因為他們埋藏著禁忌的慾望。
    佛洛伊德將夢的內容分為兩種:隱性/潛性內容(latent content),屬於潛意識境界。顯性內容(manifest content),屬於半意識境界。
    夢的顯性內容是該故事可被接受之版本;潛性內容則表徵(represent)不被社會或個人接受,卻也是真實、「一刀未剪」的版本,和潛意識的慾望有關。而根據他的理論,夢的解析需要從顯性內容回溯至潛性內容。
    另外,他還提出一些普遍的象徵(大多有性的意味),被賦予同樣的意義,如長型物品、武器、工具都被他視為男性性器官的象徵;盒子、箱子、碗櫃、爐灶和房間則為子宮。佛洛依德認為夢境是潛意識慾望的表徵,然而許多當代心理動力學者則認為,夢的內容也是焦慮、恐懼等其他情緒壓抑的表徵。

  • 夢的生存理論 (Dreams for Survival Theory) 從演化觀點來看,做夢對人類生存有貢獻,其提供人們另一個機會繼續思考與處理發生在清醒時的重要事件,因此,人們做夢的內容通常與日常關心的事務有關(如夢到和心上人約會)。 Cartwright(1996)則認為做夢具有解決問題的功能,人們有時可以在夢中想出解決問題的方向。另外,許多事情經夢的模擬,可以讓當事人有所準備,並且有提醒的作用(例如繼續打混摸魚,某科目可能會被當掉)。而一項記憶與夢的研究說明做夢對人類生存適應似乎有其貢獻,我們從此研究可推論,REM做夢階段若未被打擾,對記憶學習有所幫助。

  • 做夢無用論

    Crick等人(1983,1986)認為白天大腦忙碌的運作會產生不必要的連結,作夢的活動只是為了清除之。因此他們認為作夢的內容沒有特別意義,僅是用來清除平日累積的心理垃圾。

  • 當代其他研究

    夢的內容跟當事人清醒時的關切事項具有重大連貫性,即所謂日有所思夜有所夢,然而,夢的內容通常來自於一些片段的記憶,並不是清醒生活的完全複製。研究發現,若人們清醒時花大量時間從事特定活動,夢境會有很高的機會包含那些活動。
    另外,夢境也有延遲效應,含有五到七天前的記憶元素機會比二到四天前來的高,可能是因REM在新記憶凝固上擔任的角色造成的影響。而關於回憶夢境一事,有些人會較難回憶夢境,然而在REM被叫醒、以及對做夢持正面態度則較容易回想夢境。

3. 大腦與作夢

  • 認知理論 (Activation-synthesis Theory)

    夢的認知理論是利用認知心理學的概念來幫助我們理解夢的作用。這個理論認為夢只是另一種認知歷程(內在思考歷程),經常與清醒時的思考歷程息息相關。簡單來說,夢境只是另一個更放鬆時刻的白日夢。在生活中,我們會發現許多夢像是自己在引導劇情般。

  • 活化整合理論(activation-synthesis theory)

    活化整合理論認為夢是大腦進行整修的過程,即俗稱之「睡眠學習法」。大腦隨時接收外在訊息(所見所聞所聽)與內在訊息(想法感受)。大腦在清醒時無法好好處理的內在(較多)和外在訊息會在睡眠時進行重整,而作夢時,大腦會開始消化這些訊息,因此可以觀察到大腦皮質區會有活化現象,有助於醒來後的功能表現。簡而言之,睡眠是在修復大腦,夢境則反映這個修復的工作。
    另外,和佛洛依德理論不同的是,他們認為夢的來源是隨機的刺激(來自腦幹的神經信號,活化皮質區),大腦根據這些資訊,並且和過去的經驗、關心的事務、個人人格等連結成為夢境。

  • 清醒夢(lucid dream)

    清醒夢是在意識清醒的時候所作的夢,又稱作清醒夢。清醒夢跟白日夢並不相同,清醒夢是做夢者於睡眠狀態中保持意識清醒;白日夢則是做夢者於清醒狀態中進行冥想或幻想,而不進入睡眠狀態中。清醒夢一詞首先由荷蘭醫生Frederik van Eeden在1913年提出。在清醒夢的狀態下,做夢者可以在夢中擁有清醒時候的思考和記憶能力,部份的人甚至可以使自己的夢境中的感覺真實得跟現實世界並無二樣,但卻知道自己身處夢中,清醒夢者亦能記憶大部分各個不同清醒夢之世界與情境。有一些電影以清醒夢為題材(例如韓國科幻電影:清醒夢),亦有許多網路文章和書籍教導人們如何做清醒夢(例如:清醒做夢指南:全面啟動你的夢境之旅 )。


四、特殊意識

特殊意識狀態,為一種催眠狀態或夢境狀態下產生的一種心理變化,其主要表現為意識範圍狹窄以及模糊,並以此為基礎產生各種心理變化,直至催眠或夢境狀態結束,心理變化才恢復常態。

1. 催眠

催眠示意圖。A Correspondent\(2014\)
催眠示意圖。A Correspondent(2014)

催眠,意指在特殊情境下,被催眠者籍由催眠師不斷重複的單一指令及誘導,而對周遭環境的察覺降低,並將其意識聚焦於催眠師的暗示所產生的意識狀態改變的現象。被催眠者通常會出現以下幾種感受,例如:疼痛減緩或消失;產生幻覺,對眼前的事物視若無睹,回憶起過去發生

的事情等等。催眠的成敗關鍵在於該被催眠者的催眠感受性,然而催眠感受性是因人而異的。催眠感受性高者易遵照催眠師的誘導作反應,感受性低者,對任何催眠師的誘導都無動於衷。一知名的標準化測量為史丹福催眠感受性量表,該量表的測量方法是先由一位有經驗的催眠師誘導進入催眠狀態,然後測量其對特定任務的感受性。

根據新解離理論(neodissociation theory)**,被催眠者在進入催眠狀態時,其意識會被分離成兩個層面,即為經催眠暗示後所殘剩的意識以及能偵測自己實際感受的意識。 Hilgard (1992)稱這種能偵測實際感受及察覺實際情況與意識的人為隱性觀察者。這群人在被催眠過程中仍持續進行監控,倘若被誘導做出尤為個人價值觀的行為,隱性觀察者會發出信息,而不會受催眠師擺佈。

另一方面,社會角色理論,著重於催眠社會催眠發生的社會情境以及被催眠者配合催眠師暗示的動機。被催眠者本人對催眠經驗的期待及興趣程度決定他們是否樂意扮演催眠師知識的角色。此外,Kirseh與Lynn(1997)提出催眠的反應心向論,主張催眠不是改變了的意識狀態,而只是對催眠暗示作出適當反應的一種意願,並期望自己被催眠師的暗示成功催眠,引發對於被催眠的正向積極反應。

目前對催眠較一致的看法是,新解離理論以及社會角色理論都解釋了催眠的部分真相,有些催眠確實能改變被催眠者的意識,有些被催眠者的意識與其清醒狀態並無差別。因此,催眠的成功與否一定程度上也取決於不同催眠者,被催眠者與催眠情境的組合,且被催眠者的意識狀態也極有可能在清醒狀態與完全被改變的意識狀態兩極間遊走。以下介紹一些催眠的應用:

  • 心理治療

    催眠可以被運用為一種早期心理分析學及進行心理治療時常用的技術。治療室通過了解病患的潛意識歷程,並通過催眠讓病患達到放鬆,減低焦慮的狀態,或是減低自我攻擊的想法。

  • 疼痛控制

    催眠可用來降低或消除病患情緒上的疼痛感受。在被催眠狀態下,當人們接受疼痛刺激時,被催眠者反應身體感覺得頂葉皮質(parietal cortex)會變得活躍,但反應負面情緒的額葉皮質(frontal cortex)的活動減低,因此主觀上不覺得痛。除了在催眠師的協助下進行疼痛控制之外,受過催眠訓練者也能進行自我催眠達到疼痛控制的效果,這對於對麻醉藥不適或是對止痛藥有耐藥性的病患而言,是一種安全且可行的治療選擇。

  • 提供證詞

    催眠能幫助目擊證人及受害者回憶案發時的現場狀況,以幫助警方收集犯罪證據,並對他們自己所回憶的事情的正確性有信心。但部分研究也發現,被催眠者回憶的內容易受催眠師的誘導或常有錯誤。部分國家法律也規定被催眠者回憶的證詞僅供參考,不被當成正式證詞,或被判定為記憶已受污染,不適合繼續當證人。

  • 戒掉成癮行為

成癮行為可能是由於基因,環境、童年經歷,成長經歷等因素造成。而不管是沉溺食物、酒精、藥物、吸毒、賭博、上網等,研究者也希望通過催眠的方式,讓癮君子感覺不佳,進而達到戒掉成癮行為。催眠療法被證實可以有效且持久的幫助戒除成癮行為。

2. 靜坐

靜坐可分為兩大類:

  • 開放式靜坐(open meditation)

    開放觀察,接受任何體驗,但不對該經驗做反應,並將其意識平靜的自由流動以達到隨遇而安的境界。開放式靜坐看似只需簡單的技巧,但其實不易達成,尤其是當某些身體的苦痛及不愉快的回憶不斷湧現。其靜坐建議的原則為“Let it come, let it be, let it go”。“Let it come”勸導靜坐者接受任何直覺,想法和經驗,不要刻意去趕走它們;“Let it be”指不對任何直覺,想法和經驗做評價;“Let it go”指讓任何直覺,想法和經驗順其自然。

  • 專注式靜坐(concentrative meditation)

    完全處於當下,注意當下出現的任何事物,但不區別,不分類,不判斷也不評論。專注式靜坐者將意識集中在某件事物上以排除外在的刺激及干擾,並達到另外一個層次,例如重複吟誦梵文或無意義音節,注視某個東西像畫或蠟燭,或者集中在自己的呼吸。

  • 靜坐的效應
    研究發現相對於非靜坐者,靜坐者的心跳、血壓及耗氣量較低,肌肉較不緊張,壓力荷爾蒙較低,且免疫力較好。此外,靜坐也會影響大腦活動,人們靜坐時處於非常輕鬆的狀態,有益大腦皮質的增生。在心理方面,倘若人們在面臨壓力時靜坐,則有助於減低焦慮,對心臟病患的病情控制亦有重要幫助。在思考能力方面,研究顯示在靜坐之後,人們對自己周遭的問題會有新的洞察。
    靜坐示意圖,David de las Morenas\(n.d.\)。
    靜坐示意圖,David de las Morenas(n.d.)。

    3.覺察(正念療法,Mindfulness)

    漫不經心或是自我思考都是大腦和身心的自然狀態,但是經常會產生紛亂或是極端的想法,而注意力是將無意識帶入意識的關鍵 : 覺察是改變壞習慣的開始。
    正念療法,是正向心理學當中的一種引導治療方式,正念是一種轉注於當下,全然開放的自我覺察,不需要帶有自我批判的心態,改以好奇心和接納,迎接內心和腦海的每個念頭,也就是強調正視當下和正面思考。正念療法是由麻省理工學院的榮譽教授 Jon Kabat-Zinn(台譯名:卡巴金),在20世紀70年代所提出的心理治療方法,經由長時間的反應和文獻報告,正念療法對於精神官能症、焦慮症、思覺失調症、恐慌症、憂鬱症、強迫症、重大創傷後症候群和慢性疼痛,都有相當程度的改善作用。
    正念有七個主要的要素:

  • 初心:保持好奇心,把面對每一次的事物接觸,都當作是第一次面對,嘗試保持新鮮的經驗。

  • 接納:實際體察自己或是外在,對於面對事物的身心現象,接納思緒或是環境的本來樣貌。

  • 不評斷:盡可能採取不偏不倚的觀察態度,對於現在不要急著做出好壞、對錯的論斷。
  • 自我慈悲:接納自己並珍惜自己,接受原原本本的模樣,在當中發展出信任自己、相信自己,並且不要對於身心做自我傷害、人格批判。
  • 平等心:對身心所有的經驗,都已歡迎和溫柔的方式面對,讓注意力可以平均於身體的內外、自由自在的改變。
  • 不刻意努力:當念頭或思緒產生時,就讓身心停留在當下的狀態,不需要壓抑或是逃避,在正念當中也不強求達成任何預設目標,或者希望在正念當中改變或得到什麼。
  • 順其自然:平靜地看著事物的本來面貌,接受他們的存在和發展,也順應事物的變化或節奏,在這當中觀察不斷變化的過程,而身心不需要妄加施予壓力。

    正念不刻意做出吐納觀想等宗教式的舉動,也不壓抑任何的思緒、念頭或雜念,反而刻意專注於當下的內心觀察,暫時不要對於內心的思緒做出評斷,帶>著好奇心的本質,迎接每一個動作或是每一刻。

Jon Kabat-Zinn\( 卡巴金 \)Mindful\(2013\)
Jon Kabat-Zinn( 卡巴金 )Mindful(2013)

五、 改變意識(心理)狀態的物質

  • 心理促動(作用)藥物(psychoactive drug)

又稱精神藥物、精神活性藥物。心理促動藥物是在神經系統中作用的化學物質,透過影響腦神經傳導物質(如多巴胺)的功能,改變意識狀態,或使生理和心理產生變化。儘管某些藥物具有醫療用途,但任意或過度使用容易傷害身體或產生依賴,讓使用者對藥物成癮,致使藥物濫用。

  • 藥物成癮/依賴(drug addiction/dependence)

    • 耐藥性(drug tolerance)

      經常使用同種藥物,將漸漸無法達到相同效果,此時藥物服用者對藥物的敏感性減低,耐藥性增強,因而必須增加劑量才能維持藥物的效力,達到一樣的效果。

    • 生理成癮/依賴(physical addiction/dependence)

      藥物成癮後一旦停藥,生理上對藥物的需求,將使身體產生極為痛苦和反常的現象。因為所有精神藥物都會對中樞神經系統的某些部位發生作用,一旦停止服藥,該等部位即運作失常,因而在生理方面表現出異常行為,諸如:打哈欠、流眼淚、噁心、嘔吐、出汗、失眠、顫抖等情況均屬之。

    • 心理成癮/依賴(psychological addiction/dependence)

      服用者有依賴藥物疏解痛苦的經驗之後,進而養成習慣;需要時如不服用,在心理上即會坐立難安,以致無法接受。
      生理和心理上的依賴情形,在藥物缺乏或是企圖戒絕時,情況尤其嚴重。兩種現象合稱為戒斷症候群(withdrawal syndrome)。藥物成癮與依賴藥物容易使自己被藥物所控制而失去自主能力。社會上的犯罪行為中,很多與藥物的依賴有關,因此現代精神病學視依賴精神藥物為心理異常之一。

  • 藥物分類

    依據藥物對意識產生的不同效果大致可分為四大類:(1)興奮劑(stimulants),其中安非他命與古柯鹼兩種是最主要的;(2)抑制劑(depressants),以酒精為主;(3)迷幻劑(hallucinogen),則以迷幻藥(或麥角酸二乙醯胺,LSD)與大麻為大宗;(4)麻醉劑(narcotic),其中嗎啡和可待因兩種是最主要的。

    六、其他概念

    1.自我意識(Self-Awareness)

自我概念是甚麼?根據Baumeister(1995)的定義,自我概念(self-concept)是「任何人所擁有關於自我之訊息的整體結構」。自我概念從生命初期就開始發展,而自我概念首先發展的層面是自我覺察(self-awareness),意指個人將自己視為注意對象的心理狀態。例如,如果你正在思考自己是否正襟危坐,那麼你就表現出自我覺察的狀態。

Lewis和Brooks-Gunn(1979)的一系列研究有助於了解自我概念的發展。在研究中,哪們在嬰兒的鼻子上點上紅點,然後將嬰兒放於鏡子前。可以認出鏡中影像的嬰兒會伸手摸自己的鼻子,而不是鏡中的鼻子。這表示他們已經具有自我覺察,朝向發展自我概念的目標邁進。實驗發現,一歲前的嬰兒並不會表現自我覺察,十五到十八個月大的嬰兒大約有25%表現出自我覺醒,大約70%的嬰兒在二十一到二十四個月時才能表現出來。

在動物方面,大多數猴子 (monkeys) 沒有自我意識,但與人類血緣較近的黑猩猩 (chimpanzee)則有。

2.沒昏迷(consciousness)

討論完了睡眠與夢,你也許會好奇那如何衡量清醒的程度呢?
早期人們口語形容病患「昏迷」、「半昏迷」、「會認人」、「感覺得到痛」、「迷迷糊糊」 等這些字詞無疑對每個醫師來說太籠統,從而造成認知上的不同,久而久之,自然出現了一個統一評估清醒程度的標準。

  • 昏迷指數(Glasgow Coma Scale)

昏迷指數是各醫院用來統一描述病人清醒程度的標準,又簡稱GCS。最先是由 Glasgow 醫院啟用,英文開頭便由此而來。
昏迷指數是由三個部分組合而成,分別為E(睜眼反應)、V(說話反應)與M(運動反應)
昏迷指數示意圖。Ali \(2012\)。
昏迷指數示意圖。Ali (2012)。

3.有感知(perceptual awareness)

所謂感知即為感覺(sensation)與知覺(perception),感覺是指個體靠身體感覺器官(眼、耳、鼻、口、皮膚等)在環境中接受各種刺激所收集到的訊息,進而辨別該刺激特徵的歷程;知覺則是將前述感覺傳來的訊息經由大腦統合,加以選擇、組織並作出解釋的歷程,知覺的產生是一種需依靠感覺生理基礎的心理作用。

以下是一些perceptually unaware的例子:
  • 盲視(blindsight)

盲視可以用「視而不覺」四字形容,有些因為腦部受損而失明的人能對他們意識中看不見的物體或影像產生反應。這種能力不只出現在人身上,1967年,英國劍橋大學的魏斯克倫茲(Lawrence Weiskrantz)和學生韓佛瑞(Nicholas K. Humphrey)發現了盲視出現在一隻名為Helen的猴子身上,它也是盲視的最早案例。

  • 閾值下刺激(Subthreshold Stimuli)

指雖然有刺激但接受的刺激太微弱,沒有到達閾值而沒感覺。你可以想像圖中的頂點是刺激的閾值,石頭是刺激,人若未把巨石推上頂點,不管推得多高,石頭仍會滾下。
Antrarnik\(2012,  April 27\) Subthreshold, Threshold and Suprathreshold Stimuli
Antrarnik(2012, April 27) Subthreshold, Threshold and Suprathreshold Stimuli

  • 不注意盲視(Inattentional Blindness)

當我們全神貫注某一點時,就算周圍發生再不合理的事件,我們卻仍渾然不覺,這種現象就稱為不注意盲視,非常有名的「看不見大猩猩」實驗(Invisible Gorilla Test)就是一個經典例子,當你把注意力集中在穿著白衣的人們傳球次數上時,便會沒察覺大猩猩已然穿過整個場地,即使這刺激夠強但你仍然沒注意到。

  • 改變盲視(Change Blindness)

當我們專注於一個連貫的情境時,即使中間過程被打斷,我們的大腦仍會把它連接起來,造成無法查覺「前一秒鐘影像」與「此時影像」的差別。

看完上述的內容,你能推測到注意力對有或無感知的影響甚劇,一些應用在生活中也能見的到,比如扒手犯案時利用誤導,轉移被害著注意力的手法,其他更多有趣的例子可以在書籍影音中看見。

results matching ""

    No results match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