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期(adolescence)


(一) 臉書以及各種網路技術影響青少年的情緒以及心理健康

1.議題介紹

當人在青少年時期時,同儕對他的影響力遠大於在其他時期。當面臨抉擇時,比起獨自一人,身處同儕之中的青少年更容易做出冒險的決定。

為了證實這一點,563個受試者,年齡從年紀較大的兒童到成人都有,參與了一個實驗。這個實驗要求他們必須為日常生活中的情境打分,根據風險的多寡給予分數。這實驗會重複很多次,但在重複前,他們將被告知,就同樣的情境下,其他成年人或青少年是怎樣給分數的。實驗證實,所有人都會因為獲得了其他人的分數而受影響。大抵上來說,年齡越大的人越不容易受影響,而幾乎所有人都比較信任成年人所打的分數,只有年輕的青少年受青少年的影響比較多。這代表對於年輕的青少年來說,其他青少年的看法遠比成年人重要。

2.研究摘要

研究臉書、簡訊、以及其他各種網路工具如何影響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雖然有時研究數據呈現的現象存在矛盾(例如某一個實驗顯示長期使用臉書會讓使用者感到更孤獨,但另一個實驗卻說臉書會讓使用者感覺跟社會的連結更加緊密),但可以確定的是現在科技確實會強化青少年的情緒,而且不只是青少年,成人也會有相同的現象。因此,本篇文章將描述當現代人使用現代科技時,這些新穎的技術將如何影響年輕人的發展。

Mishna et al.說:「溝通技巧是我們生活中主要的配件,而它正在快速改變個人與社會的互動、學習的策略、選擇的娛樂等議題。」研究還沒有找到確定的答案,並且猜測這並不是一個單一答案的問題,但臨床醫師的首要任務是讓顧客產生警覺心,因為通訊技術已經無法從生活中避免。

根據一個簡短的臨床案例,Kylie是16歲的國中小女孩,是她的媽媽帶她來做臨床治療。身為一個單親家庭的小孩,又沒有兄弟姊妹,Kylie總是表現的十分優秀,做到身為學生該做的事,同時做到一個關心且體貼媽媽的好女兒。但最近卻明顯的十分易怒跟焦慮,根據媽媽的描述,這樣的情況開始於她參觀她的新學校之後,她認為原因是因為她們母女即將分開所導致。但事實上,原因並不是如此。根據幾次與Kylie的見面會談中發現,她生氣的原因之一是因為她媽媽的男朋友,因為她十分疑惑為甚麼她媽媽不等到他上大學離開家裡後再讓她男朋友搬進來住。而另一個原因可能是因為她在現在的學校中,雖然有好幾位親密的朋友,但他們之間似乎發生了一些問題。在我們談話之間,突然她的手機響了起來。她將鈴聲關掉之後,問了作者:「我剛剛說了甚麼?」

此時作者想到將科技產品與治療結合或許是一個新的方式,但肯定不是一項簡單的工作。對於治療師來說,使用簡訊或是Skype等方式進行溝通,或許可以幫助患者更加清楚的表達自身的情緒與感受讓治療師了解;但同時如果治療師對於病患的要求感到困擾,例如不想要使用簡訊溝通或是成為臉書的好友,必須以委婉的方式拒絕,才不會讓病患因為被拒絕而放棄治療。

3.三個發展議題

接來將說明三個發展議題:Separation-individuation, Affect management and Identity formation

(1)Separation-individuation(分離個體化)

Blos(1967)提出青少年是個體化的第二階段,這個階段是與家庭分離的過程,發展出新的人際關係,以及開始發展自己的人格特質。然而現今的青少年常常在家庭關係中,與父母親發生衝突。Shaeffer(2014)認為現代青少年的互動不應該侷限於同儕,與成人,甚至是治療師的互動都十分重要。然而在現今社會中,要在獨立跟依賴之間找到平衡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先進的溝通方式使得現在的青少年更加獨立,但同時與父母的連結卻也增加。因為大學生每天會與父母傳送好幾則簡訊,或是在各自的臉書上留言;而外出旅行的父母也可以透過Skype或是其他視訊軟體與小孩見面聊天,縱使實際上分隔兩地,卻如同在身旁一樣親近。

當然,現在科技也可能對於青少年造成一些負面的發展,例如太早與父母親分離(premature separation)或是過度依賴(extended dependence)。

(2)Affect management

由於這些科技的出現,現在的青少年相對於老一輩年輕時來說,可能具有更佳的口條或者是交際的經驗較為豐富。然而,雖然現代青少年具有較佳的"情緒智商"(emotional intelilgence, Goleman, 2009),但這樣的能力並不全然是好的,可能反而是造成發展限制的原因。因為人的大腦必須要到25歲,才能正常發展出邏輯判斷以及決策的能力。Seigel(2013)將現代青少年發生的問題稱為"emotional confusion",同時他認為是屬於正常的心理發展過程。

情緒失讀症(Alexithymia)是一種無法以文字表達出內心情緒的心理障礙。Muller(2000)指出罹患這種疾病的病患不具有"從經驗中了解自身情緒"以及"找到適當的詞彙表達"的能力。然而,這個領域的實驗卻遇到了許多的困難。在Kross et al.(2013)的實驗中發現到,臉書的使用會讓使用者的孤獨感更加強烈,即使在使用過程中經歷很多的支持以及他人的連結。但同時在Koutamanis el al.(2013)的實驗結果卻是完全相反,他認為使用簡訊或是其他線上聊天軟體的青少年,可以藉由使用科技的過程,加強與同儕真實的面對面聊天互動。

而其他心理學家認為對於使用科技通訊的青少年來說,上述的Alexithymiad屬於emotional confusion的情況,是青少年正常的發展過程。當青少年面對到這方面的問題時,需要正面的成人藉由分享心裡的情緒感受、給予正向的目標等方式,陪著他們度過這個時期。也就是說,大人們或是治療師必須引導青少年在面對現今科技進步的時代時,如何扮演一個具有智慧的人,培養出自我警覺及自我反省的能力,才不會讓青少能迷失在虛擬的世界中。

(3)Identity Formation

對於separation-individuation跟affect regulation的態度上轉變在於我們如何看待身分發展這件事。如果有個人很注重健康依附(healthy attachment)對於個體化以及管理不可管理的情緒的青少年,這樣的青少年需要更多來自成人的關心及協助,但去很困難的。然而,龐大的文化壓力提供的空間以及親自介入遠多於青少年的需要,對於健康發展以及成人身分。這樣情況使得即使青少年需要父母的關愛,仍然必須表現的堅強獨立。根據Pew 的研究(2013)結果,發現年輕人喜愛透過網路分享自己的訊息,但同時又希望這些網路上的訊息能夠對父母親保密,造成父母親與小孩不親近或是不清楚小孩發生的事情。

網路可使得與他人產生社交接觸,而他人可以是同儕、成人、偽裝成大人的同儕或是偽裝成同儕的成人。研究結果顯示,如果父母親從孩童時期便開始教導小孩關於網路使用的知識,持續到小孩進入青少年,這樣發生危險的機率會大大降低。而且如果父母適當給予小孩尊重,那麼這些小孩將會更加地對父母敞開心胸討論關於同儕關係、情緒管理、個體化以及身分養成等議題。

Dangers of cyber world

Hick(2010)認為如果在孩童時期長時間接觸網路世界,可能造成長時間久坐而肥胖,並且可能誤認為網路世界才是真實的。但根據研究,社會媒介是個簡單的環境,使青少年能夠在其中進行適當的發展任務,例如身分發展、個體化或是同儕關係。(Steinberg, 2013)然而,也有許多證據顯示在青少年進入大學之前是沒有辦法完全發展出健全的決策能力以及判斷力,也就是說當小孩太早進入到網路生活的話,父母必須適當的介入。兩難的是,父母親很難在介入小孩的網路使用以及讓小孩獨立發展之間找到平衡。若是介入太少,可能使小孩缺乏安全感,只好在網路上以各種方式尋求慰藉;而介入太多又讓小孩感到被控制及監督,可能會造成反效果。

4.小結

以科技的方式與他人進行對話對於青少年的發展究竟是好還是壞仍然沒有一致的說法,但可以肯定的是,網路科技已經成為了青少年生活的一部分,在發展過程的已經成了不可或缺的元素。


(二) 青少年時期的被霸凌者,和成年時的精神病症狀是否有關連?

1.議題介紹

近年來,有越來越多研究有關霸凌對青少年短期或長期的影響,有些研究人員特別關注霸凌受害者和精神病症狀之間的關聯。雖然已有一些研究表明兩者間的關聯性,但這些文獻存在一些爭議,像是被霸凌者和精神症狀的前瞻性措施的必要性,或是這些研究大多是短期的研究成果,長時間研究將能更好的反映精神病症狀的發展和變化。因此,這篇文章用收集了35年的縱向研究(the Christchurch Health and Development Study; CHDS)的數據,審視兩者間的聯繫,包括兒童行為問題和早期精神病的症狀。

2.研究方法

因為是長時間的研究,所以觀察許多的面向。受測試者從出生到35歲,這項研究的所有階段都有道德的批准。

(1)被霸凌者(13~16歲):當參加者年齡在13歲至16歲,他們的家人接受一系列關於受測者學校和社會經驗,並被要求回答哪個受測成員被別人欺負的程度,為了獲得單位度量,將是否被霸凌分成 a.'not exposed' b.'moderate exposure c.high exposure三種程度。

(2)精神病症狀(18,21,25,30和35歲):對測試者給予全面的心理健康訪談,用來評估一些個體的心理健康和心理調整面相,並要求受測者對自己的症狀報告,這些症狀包括幻覺和妄想; 偏執; 及相關症狀,這些項目可以用來評估精神病症狀的嚴重程度。

(3)性別: 性別在出生時決定。

(4)出生時社會經濟地位(SES):用Elley & Irving (1976) Scale of Socio-Economic Status 將家庭階級分成6個等級,數字越高代表家境有差。

(5)兒童認知能力 (焦慮/退縮;注意力問題;7-9歲): 受測者的父母或老師,描述孩子表現害羞,焦慮或退縮行為的程度,並將這些行為分成三種程度,從完全沒有到大量表現。

(6)童年是否有性虐待:詢問受測者在16歲之前,是否發生在自己不希望的情況下發生性行為,並將程度或嚴重性分為:沒有發生(85.9%)非接觸性侵犯(2.7%) 接觸性虐待或被企圖性交(5.1%) 被強迫性交(6.3%) 。

(7)精神病和偏執的早期症狀(年齡14-16歲):詢問受測者的家人,孩子在過去的1年內是否有不信任他人;責怪別人錯誤;感覺被觀察或討論等等精神病的早期症狀。

3.研究結果

被霸凌者(年齡13-16歲)和精神病性症狀的關聯(年齡18,21,25,30年和35年)

協變因素(童年的行為,個體因素和精神病和偏執的早期症狀)和被霸凌者的關聯

4.結論

若只看第一張圖,青少年時期的霸凌確實會增加成年時有精神性疾病的風險,但觀察第二張圖,可以看到被霸凌的人中,更有可能有下列的經歷或性質:男性、智商比較低、家庭經濟較差、曾經有兒童性虐待等等原因。除此之外,許多被霸凌的人,在7~9歲時,就有更高比例的焦慮/退縮行為和注意力不足的問題,以及較高比例精神症狀和偏執。

研究結果說明,少年時期霸凌,和成年時的精神病症狀的關聯,更有可能的是,在被霸凌時,青少年就已經有不尋常的行為或症狀,而這些行為或症狀,已被證實更容易成為被霸凌的對象,因此,成年時的精神病症狀,更有可能是青少年就存在的行為問題,累積而逐漸形成的,而不是很直接因為有被霸凌的經驗而形成精神性疾病。最後,雖然研究結果顯示霸凌並非造成成年精神疾病的主要原因,但霸凌能然會讓人有較高的機率有精神疾病。

results matching ""

    No results match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