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研究

  因東西方的文化差異、價值觀的不同等等,完全套用西方人心理學測驗於華人顯然是並不恰當的。如中西文化中人格特質即有很大的差異,西方有五大人格特質,分別為神經質、外向性、開放性、和悅性、負責性,而東方則分為七大類,分別為精明幹練(愚鈍懦弱)、勤儉恆毅(懶惰放縱)、溫順隨和(暴躁倔強)、誠信淡泊(狡猾卑鄙)、外向活躍(內向沉靜)、豪邁直爽(計較自私)、樂觀自在(悲觀善感),其中重疊者甚至只有三個。

  在動機與情緒的章節中,中西方研究領域也有著截然不同的觀點。同一研究主題,卻因地域性的不同而有著不盡相同的結果。因此為了貼近生活,多了解在華人文化影響下,學習、愛情的動機與情緒與西方所述有何異同,以下我們將由台灣本土研究的觀點,依序探討關於學習、關於愛情的動機與情緒。

一、學習篇

(一)動機

  過去西方成就動機的理論主要強調個人自己設定目標,以滿足自己內在的成就需求。並沒有特別探討社會中對個人的期許如何影響個人成就動機。

I.本土成就動機[11]

  余安邦、楊國樞(1987, ‬1991)將成就動機界定為「個人想要超越某種外在決定的或內在決定的目標或優秀標準的動態心理傾向;而目標或是優秀的選擇是社會或個人所決定的。」他們認為成就動機有兩個各自獨立的向度—個我取向、社會取向,並且彼此在「目標、結果評價、行為」等方面有不同特徵。

目標與結果的評價
  社會取向成就動機強調:成就目標的內容是由他人或所屬團體決定,評價是否達到目標的內容也是由他人或所屬團體決定;個我取向成就動機特徵是:成就目標及內容是由自己決定,評價時採用的標準大都是由個人設定。

成就行為
社會取向成就動機所引發的行為,主要是由他人或所屬團體決定,“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是由他人所屬群體決定,並且個人在追求成就時會比較依賴他人或所屬團體的幫助,行為的維持與延續常常需要他人在旁監督或關注。同時會不斷對自己的行為檢討,行為也因此具有變通與動機性。

  他們認為社會取向成就動機有兩個特徵,其一:個人認定的價值基本上是他人或所屬團體的價值,這些價值尚未內化成為個人價值系統的一部份,也就是個人對成就的價值觀念內化較弱。個我取向成就動機則是個人對成就的價值觀念內化較強,成就的價值已是個人價值的一部份。其二:行為的工具性較強,把事情做好為的是其他的目的,例如工作報酬、團體榮譽、避免處罰。個我取向的成就動機的功能自主性較強,完成事情的目的就是把事情做好。

II.中西文化成功動機的差異[11]

在中西文化對成功動機的影響裡對責任感認知的差異占了很大一部分。

責任的意義
  包含使人担當起某種職務和職責、謂分內應做的事、做不好分內應做的事,因而應該承担的過失。

  而中國文化背景中的個體傾向於把事件或行為結果的責任歸因於外部因素(外歸因或情境歸因),而西方文化背景中的個體則傾向於把事件或行為結果的責任歸因於內部因素(內歸因或特質歸因)。例如:英國報紙把一個謀殺者解釋為由心理不穩定和他的其他消極傾向導致的,而中國報紙則把同一個謀殺者解釋為由背景的、情境的,甚至是社會因素導致的。

成敗的事件或行為結果
  中國文化背景中的個體傾向於把成功與失敗的責任歸因於能力和努力等內控因素,華人主要將成功歸因於神靈命運、機遇運氣、報應、能力、努力、他助、難易程度,而失敗則強調是自己能力不足、努力不夠。而西方文化背景中的個體則傾向於只把成功的責任歸因於能力和努力等內控因素,卻把失敗的責任歸因於運氣、任務難度等外控因素。西方人把成功的責任更多地歸因于個人特質,把失敗的責任歸因於運氣,而亞洲人則對失敗給予更多的個人責任。

對於成功最明顯的例子
  2000 奧運游泳金牌 Misty Human ( 美國 ):I think I just stayed focused. It was time to show the world what I could do. I am just glad I was able to do it. I knew I could beat Suzy O’Neil, deep down in my heart I believed it, and I know this whole week the doubts kept creeping in, they were with me on the blocks, but I just said, “No, this is my night”. 2000 奧運馬拉松金牌 Naoko Takahashi ( 日本 ):Here is the best coach in the world, the best manager in the world, and all of the people who support me— all of these things were getting together and became a gold medal. So I think I didn’t get it alone, not only by myself.[106]

  可以看出在動機裡中國傳統文化非常注重人際關係,在人際交往中講人情、重面子,希望通過各種方式來保持與他人的良好關系。而西方文化強調個人利益,在個人利益與人際關系發生沖突時,他們會捨棄人際關系而選擇個人利益。[105]

III.本土成就動機蓋麵模式的反思[11]

  社會取向與個我取向基本上只著重於探討個人內在特徵或是人格特質,陳舜文(2005)認為應該更進一步考量情境因素,換句話說,就是不同動機特質的人會表現出何種心理與行為可能視他所面對的目標或情境性質而定。若延續余氏、楊氏的概念可推論:面對具有社會期許的成就目標時,個體的某些行為與心理現象就可能受到社會取向成就動機之強弱所影響,而與個我取向成就動機關聯較低;相對的,面對不具社會期許的成就目標時,比較可能受到個我取向的成就動機影響,與社會取向的成就動機關聯較弱。

(二)案例

  在搜集本土關於成就動機的研究論文時,為了讓成就動機的概念更容易理解,我們將研究對象限定於大部份人們較熟悉的群體,也就是台灣的大學生。在這主題下,探討個人在台灣這個環境下成就動機的產生、察覺旁人對於自己的成就的心態如何影響事情的結果,並以大學生的英文學習狀況與動機作為進一步的延伸應用舉例。

I.大學生成就動機與目標[11]

  華人追求成就的心理與行為會受到所追求的目標的情境與成就動機影響,換句話說,當一個目標擺在眼前,這目標是家庭、社會與自己共同期待的、抑是單單自己或社會其中一方期待的,都會影響他對於情緒與面子的敏銳度、事情成敗的歸咎對象及呈現方式,而不只是個人可以主宰對這些事情的感受和言行。以下依照不同主題介紹個人對各個角色的情緒與面子的感受、結果成敗的歸因的形態。

成就目標類型

  成就目標有三類:唯獨個人有強烈興趣的「個人成就目標」、旁人或社會所期待的「社會成就目標」、個人與社會共同期待的「共同成就目標」。(參見表3-1)

表3-1 成就目標基本類型與性質

社會成就目標 個人成就目標 共同成就目標
目標建構來源 社會期許 個人興趣 社會期許、個人興趣
內團體價值 重視 未重視 重視
個人價值 未重視 重視 重視
自主選擇權 非自主認定 自主認定 共同認定
促發就動機取向 社會取向 自我取向 社會取向、共同取向
資料來源:“華人的社會目標與成就動機:以台灣大學生為例”。陳舜文,2005,臺灣機構典藏 NTUR,246246/55837,頁29。

  假設有一位大學四年級的學生參加了研究所入學考試,無論是否能夠成功考取資格,情緒感知的方面,「社會成就目標」與「共同成就目標」會讓這位考生對於父母、或其他對他抱持期待的人的情緒與面子敏感度會比「個人成就目標」來的高。(參見表3-2)

表3-2 成就目標類型對追求成就之各項反應的影響

情緒、面子的影響程度 社會成就目標 個人成就目標 共同成就目標
自我情緒
內團體情緒察覺
內團體面子察覺
資料來源:“華人的社會目標與成就動機:以台灣大學生為例”。陳舜文,2005,臺灣機構典藏 NTUR,246246/55837,頁52。

  結果成敗的歸因方面,當考取研究所是「個人成就目標」,並且他成功達成目標時,他會傾向認為是因自己的“努力”而得、其次是因為“運氣”好;但若考試失利時,他也會認為是因為是自己不夠“努力”、和“運氣”不好,但歸因於自己“能力不足”的可能性最低。另一方面,當考取研究所是「社會成就目標」,倘若失敗,考生會認為是自己不夠“努力”,但成功的這方面並沒有顯著的歸因對象。

大學生的日常
  生活就是由許多大大小小的目標建構而成,這些目標的來源有從自己內心的興趣或所重視的價值而產生,例如:為西班牙之旅學習西班牙語、把鋼彈組裝完成...等;有些則來自社會或身旁朋友家人,也就是所謂內團體的期許,在內團體中又分為由父母、長輩組成的縱向團體,他們讓人產生的縱向目標例如:好好整頓生活、學業要有好表現等,另一類由同儕組成,稱為橫向團體,帶來橫向目標,例如:籌辦畢業旅行、舉辦系上營隊。而常常這些目標有時亦是個體自己與大家共同期待的。

  對於成敗的情緒敏感度,若是自我重視的目標,成敗結果會對本身有較大的影響,若是內團體重視的目標成敗,則較容易察覺到他們的情緒。對目標的重視程度與發覺情感變化的敏銳度有直接關聯,但是對目標的重視程度對於面子的感受的關聯比較間接。舉例來說,學生小明的父母很重視他的課業表現,而小明這次成績表現不錯,小明知道他達成了父母的期待,並察覺到父母的反應是高興的,再由此推測他們是感到有面子的。

  在結果的成敗歸因方面,「個人成就目標」也是傾向內歸因—歸因於自己的努力;「社會成就目標」值得注意的是,當個人認為是朋友愈重視的目標,愈有可能歸因於運氣,或是他人的協助等傾向外歸因的行為。可能是因為在橫向關係中表現的比較謙遜時,更能夠得到同儕的認同與協助。

當目標衝突時
  當來自社會的期許與個人想要追求的目標衝突時,人們會如何面對這樣的狀況呢?假設小明剛從學校回到家裡,打開遊戲機正要與朋友連線準備解任務,就在同時媽媽卻要求小明快去洗澡,他會如何處理這場衝突呢?

  處理衝突的方式取決於對目標的成就動機的程度,個我取向動機越高,越有可能在衝突當中表達自己的意見,並且也容易以自己的取向做決定,採取他人的期許做決定的機率越低;另一方面,當社會取向動機越低,越能夠聆聽別人的意見,也越容易依照他人的期許行事,也就是採取「順從、間接溝通」的方式處理。而小明的狀況混雜著橫向團體與縱向團體的期許,這時就要視小明傾向服從哪一個團體的期待,或是他的個我取向動機偏向哪一方,而形成共同成就目標,決策過程的行為與決策結果就會因此產生差異。

  比起西方人,在華人文化下成長的人們除了會追求個人感興趣的目標外,還會顧及或是追求內團體所期許或決定的目標,依照目標的類型,人的行為與心理會產生不同的傾向,形成不同的決策。儒家傳統中的理想社會關係是以“角色關係”為規範的核心,而不只是個體與個體間的“個人關係”,倫常關係之中規定了人在每一個角色上應盡怎樣的義務、塑造什麼樣的形象,甚至有許多事物是個人毫無興趣但是必須不求回報的去實踐的。換句話說,在華人社會中因社會期待而產生的社會目標時常在其中隱含該角色的社會義務,而目標的達成與否,則會影響社會與個人之間對彼此的看法,這影響力有時會擴及到有直接關係的角色。例如孩子表現好壞可能影響父母的心情與面子。

II.大學生與英文[3]

  對於學生的角色,學習本身的動機時常除了個人興趣以外,環境中仍有許多他人的期待與體制設計的影響,接下來以大學生英文學習動機、歷程說明。
大學生學英文
  在台灣,高中三年是許多人英文實力登峰造極的三年,在升學考試的壓力以及大大小小填鴨式考卷的洗禮下,練就了一身英文好功夫,卻往往同時對英文倒盡胃口;有許多人到了大學,沒有了升學考試的壓力在背後推趕著,英文程度就好比雲宵飛車一般急速下墜。
  要如何才能夠維持高中三年辛苦所累積的英文實力呢?又或者,我們就這麼在大學時代跟英文分手好嗎?而這一切都是跟「學習英文的動機」有關。

大學生為何要學英文
  如果生活及課業完全不需要用到英文的話,和英文分手當然是件合情合理的事,但是就許多的大專院校的學生來說,想要順利畢業的話都有一道英文畢業門檻要跨過,各校要求不一,可能需要通過某個英文檢定考試或是修畢某些特定課程。既然大學生不能在大學時代與英文輕易say goodbye,我們便來放大檢視大學生與英文學習之間的關係。

學習環境、學習策略、學習動機

圖案說明
學習環境
  學習環境可以分為三類:物理環境,如:教室有幾張桌椅、黑板是綠色還是黑色的;教育環境,如:教學方式;社會環境,如:師生、同儕之間的互動。
學習動機
  白話解釋就是為什麼學英文
學習策略
  學習英文的方法
箭頭
  代表影響的方向,學習環境會影響學習動機以及學習策略,而受到學習環境影響的學習動機則會影響到學習策略。

  我們所處的學習環境除了影響我們用什麼樣的策略學習英文外,也會影響我們學習的動機。

  大學生花最多時間待的地方不外乎是大學校園了,一個大學生所修的課程、教授的授課方式、教室的硬體設備皆會影響他的學習動機以及學習策略。從上面這張圖可以看得出來,學習動機扮演著很特別的角色──在這裡學習動機是學習環境及學習策略的「中介變數」,要怎麼理解「中介變數」的概念呢?若把學習環境看做「因」而學習策略看做「果」,學習動機就是因果之間的第三者,或是這麼說:學習環境如何「間接」影響學習策略。以下將以學習動機作為介紹的主軸,看大學生究竟是如何在大學生活裡與英文共處。

學習環境的重要性
  台灣大學生在物理環境、教育環境以及社會環境三個項目中,以社會環境的學習感受最為不佳。台灣大學生普遍在日常生活裡沒有什麼機會能夠使用英文和人溝通,自然而然對於英文的記憶及期待除了「考試」還是只有「考試」。

是什麼促使我們學英文
  如同前幾段,有些人在心裡十分想要跟英文say goodbye,可是卻被英文畢業門檻狠心阻撓,在這裡,英文畢業門檻可以被認定為是「外在動機」,大學生接受到個體(大學生本人)以外的刺激(英文畢業門檻),進而開始學習英文。

  有「外在動機」當然也就有「內在動機」的戲份,如果大學生本人覺得學習英文本身是件很快樂的事,那麼驅使他學習英文的就是「內在動機」。

  比起高中絕大部分的人都是單純為了通過考試得高分而學習英文的情況,大學生的英文學習動機複雜得多,雖然「考試」仍然占有其不墜的地位,但是面對到申請研究所、交換學生以及畢業求職等問題時,英文則被視為一項重要的工具,這些動機被稱為「工具性動機」,也是台灣大學生學習英文最具影響力的一個項目。

如何提高學習動機
  根據不同的學習環境及學習動機會因應而生不同的學習策略。而「補償策略」為臺灣大學生常用的策略,補償策略的方法如:使用手勢彌補語言的不足、轉換話題跳過不會的英文或是換句話說找到自己會用的詞彙。然而這是治標不治本的應急式語言學習方法。採用「記憶策略」或是「認知策略」才能真正建立扎實的英文實力。

  「為什麼要學英文」成了英文學習最核心的問題,為了應付考試或是檢定等一時的英文學習目標,最後還是會跟英文分手快樂。當然外語學習也不局限於英文,在大學生裡,因為日本動漫文化的風行,日文可以是說炙手可熱的第二外語選擇;隨著韓劇的流行,也有越來越多學習韓文的人。以上渴望能夠融入所學語言的文化或是由內所建構的正是所謂的「融合性動機」。

III.結論

  由此可見,台灣大學生在學習生涯中,除了個人志向、興趣以外,仍有一股強大而不可忽視的力量影響著他們的學習動機,更影響了學習當下所展現出的行為,而這股力量來自於他們所在的環境。如何在設立目標時適切地引導年輕學子、並讓學生們重視尋找自己的長才與興趣,將是教育的重要課題之一。

二、愛情與人際篇

(一)緒論

  身為大學生的我們,課業、社團、愛情學分缺一不可,根據 Erikson 的心理社會發展階層理論 (Psychosocial Stage Theory of Development) ,成年期的任務為親密及孤獨,若我們能在這 個階段建立與他人之間良好的親密關係,心理上便能感到滿足。親密關係涵蓋愛情、親情等層面,在大學生的階段,正是生理與心理上發展成熟之時,李佩怡(1996)的研究結果提及,影響大學生最久的失落事件為愛情關係的結束。也就是說,大學三大必修學分(愛情、課業、社團)之一的愛情學分,對人們如何發展良好的親密關係有著極大的影響。

  而在面臨困難與喜悅等不同狀況時,各個地區往往因風俗習慣或思考方式的差異有著截然不同的表現。理解如何處理這些情境及背後的動機為何則是一個了解各地民情的好方法之一。

  以下將先從自我決定理論開始探討在戀人的親密關係中,受到不同動機導向影響所產生的不同表現,並以本土學者研究解釋華人在面臨不同情況的應對動機,並囊括作結。

(二)自我決定理論受動機導向的影響

  動機理論的相關研究,說明了個體如何對關係與情境進行評估,而後產生了行為的動力,尤其Deci與Ryan (1985) 提出自我決定理論 (self-determination theory) ,主張人類行為受到天生具有追求成長趨力的影響,個體的內外在動機皆會影響其對外在環境壓力或威脅事件的詮釋與認知評估,進而影響個體的行為表現。Knee、Patrick、Nanayakkara 與Neighbors (2002) 採自我決定理論的觀點,認為發生在親密關係中的互動行為,主要受到不同動機導向 (motivational orientation) 的影響,可分成:

I.自主感導向 (autonomy orientation)
II.被控感導向 (controlled orientation)

  在愛情關係的情境脈絡中,本研究將此自我決定歷程中發生的兩種動機導向,稱之為「愛情動機導向」。此兩種導向是連續性光譜的兩端,個體受此驅力與需求的影響,會自行發生認知評估歷程,進而影響愛情關係中的互動行為[4]。 自主感導向是指個體對該段愛情關係評估為開放、自由、而不受約束的,所以較能有選擇性,是一種成長動機 (growth motivation) (Knee et al., 2002) 。當個體在愛情關係中,自主感導向被驅動時,會使得個體較能表現出正向的行為與因應策略 (Koestner, Bernieri, & Zuckerman, 1992; Koestner & Zuckerman, 1994) ,個體會比較願意投入關係、努力維持關係且較容易以正向的認知評價來看待關係,甚至較容易發展出積極維持關係的策略,以及較多支持對方的行為 (Deci & Ryan, 1987) ,伴侶雙方也因此容易對此關係感到滿意 (Knee, Lonsbary, Canevello, & Patrick, 2005) 。Hodgins與Liebeskind (2003) 、Hodgins、 Liebeskind與Schwartz (1996) 等人的研究也發現,自主感愈高,個體也愈少負向的人際行為溝通方式,例如責備他人或是表現攻擊行為。可知,自主感可能是驅動某些正向行為的動機。 Knee 等人 (2002) 認為被控感導向是一種自我動機 (ego-motivation) ,其指個體對該段愛情關係評估為被威脅或被操控,當自我受到威脅才會驅動個體去做某些事情,屬於被動去維持關係的行為。此與自主感導向不同,自主感導向強調成長動機,意即個體願意去維持關係或做某些行為,乃因為個體願意去做或為了得到好的正向結果才行動,但被控感導向屬於要逃脫某些危機或威脅,才會採取行動的策略。當被控感導向驅動時,個體有可能會做出負向或破壞關係的行為,甚至會展現暴力行為 (Follingstad, Bradley, Helff, & Laughlin, 2002)。Knee 等人 (2002) 認為,雖然這兩種導向是光譜的兩端,但低被控感並不代表高自主感,兩者應分開測量與分析。其認為自主感導向與約會關係中的正向行為較有關連,但自主感導向驅動時,並不一定代表個體在約會關係中破壞性或負向行為會被抑制;該研究也發現,被控感導向愈高,個體在約會關係中愈容易表現出否認與防衛。由此可知,自主感與被控感導向對約會關係各有不同的影響,自主感導向雖然會降低負向情緒的表現,但更重要的是可驅動正向行為的表現,被控感愈高雖然有較少的正向行為,但重要的是,被控感導向可能是驅動負向行為表現的主要原因。

(三)愛情風格|歐美

在探討完親密行為中的動機導向後,我們將進入到不同愛情風格的探討。愛情風格指個人在戀愛關係中呈現的行為、想法和情緒。個體對於愛情的觀點不同,也會形成不同的愛情風格。以下將分成介紹西方學者對於愛情風格的論點。

John Lee 愛情色輪論 A Colors Circle of Loving [62]

  加拿大學者 John Lee (1974) 的「愛情色輪論」,被認為是最能完整涵蓋到愛情各面向的理論。他將之分類為六個類型。 主要三類:情慾之愛 (Eros) 、遊戲之愛 (Ludus) 、友伴之愛 (Storge) 。這三種愛情類型是愛情的「三原型」,就像是色彩中的三原色,依不同比例混合後,會重新組合成另外三種次要的愛情類型。次要三類:癡迷之愛 (Mania) 、現實之愛 (Pragma) 、利他主義之愛 (Agape) 。

I.情慾之愛 (Eros)
  又被稱為浪漫愛,具此愛情特質的人相信一見鍾情,注重外表吸引力,渴望知道對方的一切,不論是悲傷、喜悅或過去的經驗。
II.遊戲之愛 (Ludus)
  具此愛情特質的人以自我為中心,視自己為愛情遊戲中的高手。不願被愛情束縛,不想佔有對方,希望伴侶也有一樣的想法。
III.友伴之愛 (Storge)
  愛情的發生是從朋友做起,與情人的關係是漸進式的,交往的過程中可感受到信賴、平和和溫馨。
IV.現實之愛 (Pragma)
  兼備「遊戲之愛」和「友伴之愛」的冷靜、平穩,站在現實的角度上,選擇最符合條件(如:家世、學歷、能力、未來成就等)的伴侶。
V.癡迷之愛 (Mania)
  兼具「情慾之愛」的浪漫激情和「遊戲之愛」的好勝心。具有此特質的人,會對情人有強烈的依賴感、佔有慾和忌妒心。
VI.利他主義之愛 (Agape)
  亦稱為奉獻之愛,兼有「情慾之愛」的深情和「友伴之愛」的堅定,認為愛情是一種責任,以對方為中心,盡心付出自己的一切求得對方的快樂且不求回報。

(三)愛情風格|台灣

  西方愛情研究開始發展後數十年來,逐漸受到學者的重視,許多愛情的理論與測量工具紛紛出籠。反觀台灣,研究愛情的文獻報告多半借用西方的理論與量表來探討國人的兩性關係或行為。

卓紋君-台灣人愛情風格之研究

此研究旨在發展屬於臺灣人的愛情量表,並探討愛情風格與一些個人特質變項的關聯,藉此檢測量表的效度,並增加對愛情現象的了解。 研究中將台灣人愛情風格分為8類,部分與國外學者分類有所重疊與相關,分別為:犧牲奉獻型、執著佔有型、悲觀保留型、真情投入型、游移手段型、肉體感官型、婚姻目的型、浪漫表達型。

I.犧牲奉獻型
  此與利他主義之愛相似,認為愛情是一種責任,將伴侶視為愛情的中心,願意付出所有以博得對方快樂,不求回報。
II.執著佔有型
  此類型的人將兩人伴侶關係視為神聖不可侵犯的,渴望了解並占有另一半的心靈以至於身體,背叛對於他們來說是難以容忍的。
III.悲觀保留型
  此類型的人對於愛情認知較為客觀,認為愛情並不是強加對方責任,對方並無義務對自己有過於犧牲的舉動,抱持著中立乃至於悲觀的態度。
IV.真情投入型
  和犧牲奉獻型相似,將愛情視為十分重要的一部分,願意努力經營關係,但卻不是盲目的犧牲一切,較犧牲奉獻型中立冷靜。
V.游移手段型
  此與遊戲之愛相似,在愛情中特別享受曖昧時的旖旎時光,不被單一關係所束縛,甚至有些會抱持著騎驢找馬的心態。
VI.肉體感官型
  此和情慾之愛雷同,重視外表的吸引力,相較於難以理解的內在,此類型的人更偏向於以外觀擇偶。
VII.婚姻目的型
  這類型的人認為婚姻是愛情的唯一和最終的目的,一切的行為都是為了能與對方共同組成一個完整的家,較偏向於現實的關係。
VIII.浪漫表達型
  有真情投入型與游移手段型的部分特徵,將自己的想法與愛意不吝嗇地對另一半表達,此類型相較婚姻目的型有更多對愛情的憧憬與想像。

(四)男女大不同|愛情觀

  在研究中我們也發現男女生在愛情觀念上有顯著的差異,分別就愛情色輪論及台灣人愛情風格之分析研究,根據調查,台灣女性大學生傾向於浪漫表達型的愛情風格,而男性則傾向於犧牲奉獻型、執著佔有型、真情投入型、肉體感官型、游移手段型與婚姻目的型[8]。 呂貞儀(2010)在「大學生愛情態度與愛情衝突的生氣情緒表達之相關研究」中指出, 在愛情態度中,大學生的友情之愛顯著高於遊戲之愛,且男性大學生在遊戲愛、熱情愛高於女生;女性大學生在友情之愛則是高於男性[4]。 當大學生的戀愛次數越多,現實之愛傾向越高;交往時間越長,利他主義之愛的傾向越高。

(五)愛情關係|情緒因子

  大學生的愛情態度,與愛情衝突的「生氣情緒表達方式」有顯著相關。在生氣情緒表達 上,男性大學生以動作表達、隱藏在內心不表達的頻率高於女性;女性大學生以言語表達、 間接表達的頻率高於男性[4]。也就是說,女性大學生會藉由言語表達心中不滿,向周遭朋友 傾訴的可能性較高,而男性大學生則以動作抒發情緒,或是將情緒放在心中隱藏起來。 就成長環境的家庭關係而言,父母之間不常爭執衝突互動的大學生,在愛情衝突的生氣 情緒表達中以動作表達的頻率,低於父母之間常爭執衝突的大學生。亦即父母經常性的爭執衝突,也會影響孩子負面情緒表達[4]。 此外,情緒表達對於愛情關係也有相當大的影響。大學生正向情緒語言表達、正向情緒 動作表達、正向情緒間接表達的方式,與愛情關係滿意度呈正相關;正向情緒不表達與愛情關係滿意度呈負相關[31]。因此,當我們表達出正向的情緒,愛情關係的滿意度也會提升。

(六)愛情態度|中西對比

  在不同文化與社會風氣影響下,中西方對於愛情的態度也將會隨之而不同。許多文學及藝術作品反映出作者對於愛情的想法,可以發現,相較於中華文化,西方較重視人的獨立性與獨特性。對於他們而言,愛情是人類感情中最神聖的部分,不可以被玷汙也較少受到家庭及他人的束縛。而中華文化中愛情則是需要與麵包一起考慮的,現實層面是必須考量在愛情發展的。中華文化注重「群體」、「務實」,「門當戶對」才是他們眼中愛情的典範,也因此在面對愛情的選擇時,常常受到家人以至於社會的影響,自己的想法反而並不那麼重要。

  當然,我們無法絕對地說某種愛情觀就一定是哪種文化培養出來的。根據葉光輝 (2013)在「不同世代女性的愛情觀、性態度與關係滿意度研究」中指出,因為成長環境具有世代變化,在相同地區不同世代的人將表現出不同的愛情觀。既然同地域世代與世代間的愛情觀就可能截然不同,更何況是文化差異巨大的中西兩方呢?

(七)困境的應對

  在面臨非得向人求助的麻煩時,在華人較其他地域不同的風氣下,往往會做出不一樣的選擇。華人社會較為重視群體完整性及社會關聯性,遇到麻煩時應會向親近的人尋求幫助,然而,研究顯示,在華人特別重視「面子」的風氣下卻有「捨近求遠」的情況發生。研究中表示,在華人文化中,只有在所遇問題無損於自身顏面的情況下,才會向家人、親戚等關係較為緊密的人開口。而當所處困境將損及自身形象時,將傾向於尋求陌生人或工具性的協助。研究結果說明,當選擇向「家人」求助時,考慮的是希望能夠獲得「較好的協助」,反之,當選擇「陌生人」時,代表希望能夠「維護面子」。[107]

(八)成就的歸因

  當華人在面對不同關係的人時,會將自身成就歸因於不同因素。研究顯示,當成就事跡可能會影響到對方社經地位時,華人將偏向將成功歸因於運氣因素而非自身能力,以同理對方及維護對方面子,避免發生「功高震主」的情形。當自己的成就不會威脅對方,對象的親近程度便決定華人的人際歸因方式,在互動的對象是關係親近者時,基於互享榮耀的動機,華人會以努力和能力這種自我增進的方式,來歸因自己的成就;當互動的對象是不熟識者時,則是以外在因素的運氣爲歸因方式,但其後的動機是受到不讚己長社會規範的影響,此不同於在自己的成就會威脅到對方時,是基於同理心而謙虛的情況。[108]

結論

  大學生正值談戀愛和開始社會化的年紀,而親密關係中的互動行為,依每個人的不同而會產生不同的 行為,主要受到不同動機導向驅動,而產生正向的行為或負向的行為。在不同的人際關係下,我們皆有不同的應對方式與情緒表達,在這些外在表現背後往往有來自於個人以至於社會的動機影響,藉由多多了解每個動作的內在涵義可使得我們在愛情上及人際關係的處理更為融洽,人生也能更圓滿。

三、情緒偏

(一)華人文化隊情緒表徵的影響

I.現代人生活壓力的來源
1.開放的社會,同時也是壓力很大、情緒失調的社會。
2.情緒影響你的決定和判斷,它干擾你的生活。
3.現代人壓力大、情緒不安的理由是:
  (1)多元化的價值觀念,增加了分歧度和衝突(意見不同)。
  (2)忙碌、競爭、追求成長(人被壓榨得透不過氣來)。
  (3)自由就需要獨立,但人性又有些依賴,兩者產生矛盾。
  (4)多欲、人際衝突、執著帶來壓力。
  (5)社會變遷,人必須不斷學習成長,否則會被淘汰。[102]

II.而在華文化的影響下,是如何影響我們的情緒表達呢?

  從文化來探討,華人具有「堅忍」的國民性,指的是華人能忍耐,也有韌性,諸如克己、自勉、忍辱、吃虧等皆屬,這些是自古流傳而來的通俗智慧。

  例如:「忍耐克己」為妻子面對婚姻關係困難時所採行的調適策略之一、將忍讓當作是華人化解衝突的重要方式,它主要是利用放棄己見或犧牲己利來順從對方或成全對方。此外研究指出諺語中有關忍的正向功能占六成以上,可歸納為三類:促進個人生存或生活的福祉、促進人際和諧、獲得社會成就。探討一般人對忍的認知後發現,八成以上的人認為「忍」有助於減少人際之間的衝突,對社會秩序、事情的完成都有幫助,對於個人的道德修養、工作或生活、生理或心理、利益都有正面的影響。

  除了負向情緒表達壓抑,華人也傾向於不表達正面情緒,原因在於美國文化的個體是主動追求快樂的,追求成就、達到自我實現是其生活目標之一。當有成就訊息時,是自然主動地與人分享。然而在東方亞洲文化裡,其情緒表現在維繫和諧的人際關係,高度主動追求快樂是不被鼓勵的,不符合人際和諧的目標,反而可能引起別人的嫉妒或者讓人覺得自私自利。因此在東方社會裡,個體表達高度的成就喜悅,若有可能會威脅到人際關係時,就會傾向抑制高興的表達。另外也有研究指出,北美文化重視凸顯自我,在社會化過程中重視正面的讚美與鼓勵孩子自我激勵。但在亞洲文化,特別是華人及日本人重視融入團體,因此強調謙虛與自我貶抑,認為在公開場合推銷自己的成就是尷尬的事,造就出在情緒表達方面,東方人在有外人時會掩飾真實的自己,西方人在有外人時仍會做自己。[103]

  但另一方面,忍卻可能帶給個體身心健康上的危害,Hwang,K. K.指出華人應付人際衝突多採忍耐方式,卻也較多心理困擾症狀;黃囇莉認為長期自我壓抑式的忍讓方式,對忍讓者心理健康不利;李敏龍與楊國樞發現一般人也都注 意到忍對個人心理健康所產生的負面影響;Hwang,K. K.(認為忍是華人為了保持人際和諧卻忽略個體內在的和諧;余德慧也認為隱忍或自我退讓不但無助於解決親子間的權控問題,且可能帶來羞憤、憂懼及卑下感。張思嘉認為忍是個人內、消極的適應策略,雖能暫時解決問題,但對於一味委屈自己、順應配偶的一方,將產生不利的影響。

  上圖研究顯示在隱忍過程,會經歷各個不同過程:
  (1)「前忍耐」階段中,個體幾乎全然認同社會或集體的規範,展現順從的思維,因而個體並未有忍耐的感受;
  (2)「自我壓抑」階段,個體和權威者的互動中,個體感受到被壓迫的經驗,處於內心抱持質疑,但因畏懼而迫使自己相信那是對的;
  (3)與(4)「自我區隔」階段或「自我勝出」階段,則是個體在自我肯定與自我認同後,還能在權威的互動中滿足自己的需求,「自我區隔」強調是一種陽奉陰違態度,即使仍奉命行事,但已確信自己的認知是對的;
  (5)「伸縮自如」階段,則除了自我認同之外,甚至突破權威之禁錮,主動掌握與權威互動時「忍」或「不忍」的決定權,進而享有自我在各方面的自主。

  此可知在第二階段,人們處在最脆弱、最需要幫助的時期,若無法找到自我或取得平衡,會造成自殺或心理疾病等風險。[104]

情緒勒索

情緒勒索是甚麼?
  情緒勒索(emotional blackmail)最早是由心理治療師Susan Forward所定義,當有讓自己不如意的事情時,而用威脅或利誘來使對方順從自己的決定[101],而情緒勒索者會利用言語或動作來讓被情緒勒索者感受到心理上的壓力,而迫於做出自己不喜好的決定,而Susan Forward用FOG:恐懼(fear)、義務(obligation)及罪惡感(Guilt)[100],來形容被情緒勒索者心中的情緒與情境,就像是在迷霧中失去自己,如果認真回想,會發現在現在華人的社會中其實是不斷發生,父母對於兒女的期待、職場老闆對於下屬的管理等等。

1.情緒勒索的起手式
  當人們對於某些事情不滿時並不直接表達自身的立場與想法,而是用旁敲側擊的言語或動作來表達自己的不滿,想造成對方的心理壓力,而選擇自己所喜歡的決定,這就種常見的情緒勒索方法,而在Susan Forward的研究中,有六種構成情緒勒索表達的要素(杜玉蓉譯):

(1)要求(demand)
  勒索者為了要完成自己的目的,不管對方的心情和處境,不斷的要求。
(2)抵抗(resistance)
  被勒索者因為被勒索而感到不舒服,所做的的動作或是言語上的抵抗。
(3)壓力(pressure)
  勒索者會因為被勒索者出現的抵抗,而感覺自己在關係中的壓力,此時勒索者會會強調自己在關係中的付出與犧牲,來提醒被勒索者自己在關係中的特殊性、必要性,進而做出壓力源。
(4)威脅(threat)
  除施加壓力外,勒索者也會利用言語來讓被勒索者感到不安。
(5)順從(compliance)
  為了保持目前的關係,或害怕遭到對方遺棄,被勒索者通常會採取,順從或讓步,而這樣的關係就會繼續下去。
(6)重複(repetition)
  上述的關係會因為一方不願意放棄而持續下去,看似和平且良好之間的關係,其實其中有大量的壓力。

  從上面的情緒勒索表達方式可以得出情緒勒索的發展進程,從情緒勒索者的動機到施加被勒索者的壓力,使被情緒勒索者服從,讓勒索者食髓知味,而在關係中變成一種循環。

圖二表示在情緒勒索過程中是一種循環,當勒索者產生動機而去勒索其他人,而被勒索者就會產生壓力,如果選擇服從,就會讓勒索者食隨知味,知道用怎樣的方法會讓被勒索者依造勒索者的想法行動[109]

2.勒索者的心理因子
  情緒勒索者是不知道自己在情緒勒索的,他們或許很難理解自己的所做所為,會認為自己是對的,而不是種情緒勒索,這樣的不同就要從他人和自我需求的觀點來看[109],情緒勒索者對於他人的拒絕的容忍度是相當低的,當對方拒絕他時,心中會產生強烈的不安和羞愧感,而為了消除這樣的不安,情緒勒索者會將這種情緒轉嫁到其他人身上,並且認為是對方的問題,利用這樣的手段讓他們獲得短暫的服從與表象的滿足安撫心中的不安。

3.被勒索者的心理因子
  情緒勒索者,會利用對方的自我價值感、罪惡感和安全感[109],利用言語或行為來增加對方的罪惡感,剝奪安全感和自我價值感,而被情緒勒索者會對自身的價值感到懷疑,覺得自己不好,感到焦慮和不安全感,然後為了要贖回這樣的感覺,就會被迫於順從情緒勒索者的想法。

I.華人職場上的情緒勒索

1.職場情緒管理
  職場上總是會有各式各樣的壓力來源,來自上司、同事或客戶甚至家庭,而這些壓力在適當情況下會增加工作效率,而過多的壓力反而會造成情緒低落,工作動機降低,在這裡將會探討在華人職場上,情緒勒索的原因和影響。

  華人世界跟西方世界的職場環境不同主要是來自我們的文化思考,從過去父母就常教導我們「吃苦當吃補」或者是「不合理的對待是磨練」等等在人生中如果有任何不合理對待時就要接受下來,因為這樣的文化價值,我們不被鼓勵獨立思考、重視自我感受,我們被教育成,按造別人的需求去做才是對的,才是被允許的[109],這樣會是情緒勒索的高危險群,不只是被情緒勒索,連情緒勒索者都會認為自己是對的,以下我們就從過去對於職場情緒勒索所做的研究來進行探討。

2.領導者
  領導者在職場中能夠決定是否是個好的工作環境,通常領導者多為情緒勒索者[101],因為他們有權利能夠去剝奪員工的價值觀與自信,所以當領導者交派一項工作時,如果是相當不合理的要求時,領導者能夠利用各種模糊威脅性的字眼來迫使去接受,這樣不止給員工壓力,還會扼殺員工的思考。

3.員工
  同事之間的相處有時候也會產生情緒勒索,最常見的就是同事想把事情委託給你去幫忙的時候,一但成為習慣,當拒絕時就會同事就會用各種無聲的抗議來施加壓力,這也是職場中常見的情緒勒索。

4.客戶
  這是在職場中遇到第二多的情緒勒索來源[101],客戶跟上司一樣能夠決定員工的經濟來源或業績,所以當客戶有不合理的要求時且用著言語壓力來打壓員工自身的自尊心還有為了完成工作的責任感時,就會對員工造成相當大的壓力。

5.情緒勒索在職場上的影響
  情緒勒索為員工帶來壓力,這會對整個工作環境產生惡劣的影響,不止工作能力與意願低落,也可能造成離職潮,情緒勒索只是工作壓力的一個來源,但是卻是個穩定性且常發生的壓力來源,對於工作環境是個相當不好的因子。

II.創造良好職場環境

  根據過去在華人職場的研究[101],可以發現情緒勒索和工作壓力有正相關,而當在工作壓力增加的情況下,也會增加離職率,對於公司整體來說會是相當不好的影響,接下來要探討對於職場情緒勒索,在不同職位上如何去處理情緒勒索,並創造更好的工作環境

1.領導者
  主管容易利用職位上的權力,利用怒罵或者隱晦的情緒威脅,要求員工完成工作目標,通常員工接受這樣的情緒都會感受到壓力,並感受到未受到尊重且自信受到打擊,進而減少工作意願與增加離職率,進而減少公司生產率,所以建議領導者使用溝通和建議的方式取代怒罵,並且給予員工支持與鼓勵,讓員工感受到自己被受到重視,減少工作上的焦慮,進而減少離職率與增加工作效率。

2.員工
  員工在職場中受到壓力不止來自領導者還有同事間與客戶,在其他方都不能改變時,員工只能靠著自己的心理建設讓自己好過點,但非常不好的工作環境只會阻礙發展,是否去留還是需要審慎考慮,如果今天真的遇到情緒勒索,要注意的是自己內心的弱點,在權力上對下的時候,很多時候為了要獲得上的讚美,就會去迎合上位者的要求,形成情緒勒索的循環,為了要逃脫這樣的循環,必須先認知到,之所以要追求他人的評價,主要是因為自我價值感的低落,當被情緒勒索時,將問題一昧地認為是自己的問題,但相當多的時候,都只是被社會價值觀給蒙蔽,自己的價值自己去創造,完全的接納自己,重視自己的感受,捍衛自己的感受。

參考資料

[95]捨近求遠的求助模式:“面子威脅”對華人選擇求助對象的影響(韓貴香(Kuei-Hsiang Han) ; 李美枝(Mei-Chih Li))
[96]大我的道德臉面受威脅對華人選擇求助對象的影響 (韓貴香(Kuei-Hsiang Han) ; 李美枝(Mei-Chih Li))
[97]華人對成就的入際歸因方式與動機之分析研究
[98]邱珮思,2006,學生人際情緒勒索行為與情緒適應的輔導,學生輔導,頁44-60
[99]吳依珊,2008,人格特質、情緒勒索、工作投入、工作壓力與工作滿足之關係,國立臺北大6 學企業管理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100]柯小萍,2009,職場情緒勒索與社會支持對工作績效影響之探索性研究─以中部五金產業為例,國立中正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101]陳怡伶、劉仲矩、方國榮,2005,「職場情緒勒索來源內容分析之研究」,東吳經濟商學學報,51 期頁157-180。
[102]情緒管理與壓力調適 http://www.ylib.com/author/newstone/file-feeling/1file1.htm
[103]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 教育心理學報,2012,43 卷,3 期,657-680 頁 大學生人際互動情緒表達壓抑的探究
[104]《本土心理學研究》,2008 年 4 月,第 29 期,第 3~76 頁 焦點論文 邁向發聲之路:上下關係中 「忍」的歷程與自我之轉化
[105]《本土心理學研究》,2008 年 4 月,第 29 期 責任觀的中西文化比較研究
[106]Going for the Gold: Models of Agency in Japanese and American Contexts,Vol. 17, No. 2 (Feb., 2006), pp. 103-112
[107]韓貴香、李美枝:捨近求遠的求助模式:“面子威脅”對華人選擇求助對象的影響
[108]韓貴香: 華人對成就的入際歸因方式與動機之分析研究
[109]周慕姿:情緒勒索:那些在伴侶、親子、職場間,最讓人窒息的相處

results matching ""

    No results matching ""